帝王将相测字故事
帝王将相测字故事历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多是亡国之君,而独有崇祯史学界均认为:他是唯一一位不具备亡国之气的皇帝,他比较恭俭而且非常勤政,但他的前两任皇帝的无能早已使明朝大伤元气,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为了尽快瓦解明王朝的江山,派军师宋献策扮成测字先生对崇祯实施“攻心术”。
1644年3月李自成兵逼北京,寝食不安的崇祯帝与太监王承恩出皇宫散心消愁,碰到了位测字先生,此人便是李自成的军师宋献策。宋打量了崇祯及身边的太监,便已心中明白了。心神不定的崇祯便让王承恩去占卜吉凶,王承恩先写了个“友”字,测字先生说“友”字去掉上部,便成了一个“反”字,照字形来解,恐怕“反”要出头,有成功之意。崇祯大吃一惊。
王承恩随手又写了一个“有”字,测字先生沉默不语,在王承恩的催促下说:“有”字上面是“大”字少一捺,下部是“明”字少个“日”,这分明是说天下将有大变,大明的日子已到了尽头。
这时崇祯皇帝夺过王承恩手中的笔,在地上写了个“酉”字,测字先生故作神秘地说:“这是天机。”随手写了一个字条交到崇祯手中,说:“此字条须在今天子夜方可拆看。”崇祯回到皇宫,在子夜打开字条,上写道:“酉”字乃“尊”字上无头下无尾,大明天子本为“尊”,现在去头去尾,只剩下“酉”字,说明大明江山已危在旦夕。崇祯帝顿时瘫在了地上。
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也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1908年12月摄政王载沣一只腿跪在宝座下面,用双手扶着溥仪,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年仅3岁的溥仪见自己面前跪着黑压压的许多人,被吓得大哭起来,挣扎着要下宝座,口中用力喊叫着:“我不在这儿,我要回家……”载沣按住溥仪说:“别哭,快完了!快完了!”散朝后朝臣纷纷私下议论,皇上“要回家”,摄政王说“快完了”,这是不祥之兆。仅过几年清朝便灭亡了。所以在中国复杂的文化环境中,人们办事情前总爱讨个吉利话,吉利话最主要的功效便是在心理上先取得胜利、成功。
就连受过现代文明熏陶的汪精卫也是一样,仍旧在重复着古代农业社会的那一幕,最终也没有走出远古时期的甲骨占卜的古文明。1943年,汪精卫在他的公馆里庆贺他的60岁生日,当时的伪警察厅长苏成德献上一座汪精卫石膏像,作为祝寿礼物,以讨好汪精卫,当时由于过分紧张且激动,一不小心石膏像掉在了地上,摔了个粉碎,汪精卫见状大惊失色,连连说:“完了!完了!一切都完了!”不久汪便旧病发作,1944年1月10*于日本,其实当时汪精卫的身体状况就十分差,石膏像摔碎也彻底打碎了这个汉奸生存的信念。
当然也有许多借此获取成功的案例。
明朝的权臣严嵩便是个最好的范例。1521年3月,明武宗因病驾崩。因为武宗没有儿子,最后决定从两个亲王中选一个做皇位继承人,并立遗诏规定:两个亲王,先到京者为君,后到京者为臣。并同时给两个亲王下了诏书。当时的翼王在河北,距北京只有一二百里,另一个兴王,其王府远在距北京一二千里的湖广。按这个路程计算,由北京同时给两个亲王下诏书,等兴王接到诏书时,翼王也早进京城称皇帝了,可见武宗是企图立翼王为君。然而事实上最早进京的却是兴王,最终兴王朱厚熜继承了皇位,即嘉靖皇帝。
具体的情况是这样的,当兴王接到诏书时,便心灰意冷了,也完全打消了当皇帝的念头。一天兴王百无聊赖地在大街上游荡时,迎面走来一个测字先生,测字先生迎过来对兴王说,看您福人贵相,何不测一字看看。兴王就下意识地写了一个“问”(繁体为“問”)字。这时测字先生慌忙跪地道贺:您一定是千岁,这个“问”字从中拆开,左看是君,右看还是君,您马上就要当皇帝了。兴王失望地答道:皇帝早到了京城。
测字先生却说:有福不在忙,没福跑断肠。如果您答应让我做丞相,我担保您一定能做皇帝。兴王把这个测字先生带回王府,先写好封其为相的“圣旨”,然后问如何称帝。而这个测字先生就是严嵩。
严嵩对兴王说:翼王自认为离京城很近,认为帝位必属于他本人,所以在进京途中行动缓慢,时间多浪费在沿途官员的挽留接风上。走了半个月,才走了不到百里的路程,照此速度计算,进京至少还要半个月时间。如果您火速进京,日夜兼程,到达京城也只需六七天时间,您定能赶在翼王之前到达京城。兴王按严嵩的方法去办了,最终获得了皇位,严嵩也获取了他想要的丞相职位。 帝王将相测字故事 帝王将相测字故事 帝王将相测字故事 帝王将相测字故事 帝王将相测字故事 帝王将相测字故事 帝王将相测字故事 帝王将相测字故事 帝王将相测字故事 帝王将相测字故事 帝王将相测字故事 帝王将相测字故事 帝王将相测字故事 帝王将相测字故事 帝王将相测字故事 帝王将相测字故事 帝王将相测字故事 帝王将相测字故事 帝王将相测字故事 帝王将相测字故事 帝王将相测字故事 帝王将相测字故事 帝王将相测字故事 帝王将相测字故事 帝王将相测字故事 帝王将相测字故事 帝王将相测字故事 帝王将相测字故事 帝王将相测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