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家谱吗?
何谓家谱家谱名称繁多,大致有宗谱、世谱、祖谱、族谱、家乘、会通谱、统宗谱、支谱、房谱等称法。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它以表谱的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家谱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功用,它还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谱的起源
关于家谱的起源问题,历来就有几种说法:一说起源于周代,一说起源于战国秦汉时期,一说起源于宋代,更有一说起源于周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家谱甚至更以前的口头家谱和结绳家谱。
但第一部家谱究竟修撰于何朝何代?因为历史上缺乏记载,至今尚不得而知。
家谱的传承
家谱最初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
先秦时,社会上流传《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以后,出现《帝王年谱》、《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
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迅速发展。
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从官方流行于民间。
宋代,编纂家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且比较关注亲亲之道的提倡。家谱逐渐由官方垄断走向民间私修,家谱也日益多了起来。
宋元时代民间私修家谱尚未形成风气,并不普遍,这一情形的转变主要是在明代。
明代家谱在内容方面有所增加,体例也比较完备,大体上已经定型。
清朝、民国年间的家谱在体例上基本承袭明谱,变化很小。
家谱的主要内容
1、姓氏起源
中国姓氏原本就各有出处,再经过诸如战乱、迁移、改朝换代,以及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为单姓等历史的演变,变得更为复杂。
家谱详细介绍了本姓氏源流,以便世代承继,也能将族系根缘流传千百年。
2、世系表
作为家谱中最重要的内容,“世系表”,简而言之,就是说明家族成员间的相互关系,列明祖先后代每一个家族成员名字的图表。
它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3、家训
家训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法制制度,而拟定的用来约束家族中人的行为规范,它对传统宗族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
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名训,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至今脍炙人口。
家训大致包括以下内容:(一)、注重家法、国法 ,(二)、和睦宗族、乡里 ,(三)、孝顺父母、敬长辈,(四)、合乎礼教、正名分, (五)、祖宗祭祀、墓祭程序。
4、家传
家传,是用来记述家族中有名望、有功绩人的事迹的文体,是一种正式的传记,明朝之前,传与谱是分开来记的。
家传一般分为:列传、内传和外传等。列传是记录家族中有功绩男子的传记;内传是记录家族中有品行女子的传记;外传是记录家族中已出嫁有品行女子的传记。
5、艺文著述
“谱乃一家之史”,家人的艺文著述自然也不可少。自六朝起,就有将家族中名人的著作录入家谱的惯例;到了明朝,此风更盛,内容也更加丰富,涉及史学、文化、经济、宗教等许多领域。
家谱中的艺文著述,在体例上一般称作:艺文志、辞源集、文征集等。
6、家谱图像
将图片、照片纳入家谱,为家族传承提高了一个最直接的环境背景,使家谱不局限在文字文字记录、整体概念也变得鲜明而生动起来。
包括:1.老照片,2.祖先图片(遗像、人物画、肖像画),3.风水图(祠堂图、墓图),4.故居/村庄图。
家谱的意义
“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家谱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是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作者:王浩骅老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