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图图 发表于 2013-2-26 11:43:00

《劝和小组》传递正能量 成最摩登公益行动

 导演于荣光集结潘虹、归亚蕾等众多明星倾情加盟  该剧抛弃了以往家庭剧狗血的争斗题材
  有望成为一部展现积极正能量的热剧
  “劝亲子和、劝兄弟和、劝姐妹和、劝夫妇和、劝师生和、劝邻里和”这“六大劝”写在剧中“劝和小组”办公室的黑板上,整个故事也围绕这六方面的内容展开。中国人“以和为贵”的观念,在剧中得以生动体现,“劝和”则成了“最摩登的公益行动”。
  于荣光自导自演,集结了潘虹、归亚蕾、鲍起静、苏瑾、吕中、高明、郭金、于小彤等众多著名演员的家庭生活喜剧《劝和小组》,于2月25日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该剧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述了社区民间组织“劝和小组”解决居民各种纠纷的故事,让家庭剧抛弃了狗血的争斗题材,展现温馨积极的正能量。
  东方今报记者 赵珈
  【爆笑】造型段子皆幽默
  为了在同质化问题严重的家庭剧中脱颖而出,于荣光此番自导自演《劝和小组》,对人物造型和性格的塑造,可下了不少苦功。他颠覆多年的硬汉形象,戴上黑框塑料眼镜、头顶环保纸盒,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好管闲事的落魄记者成就,用他的“唐僧式幽默”,解决邻里之间的纠纷矛盾。
  鲍起静、高明也在剧中“卖萌”,分别扮演李奶奶和简爷爷,他们二人的配合,走的是近几年十分流行的“冷幽默”路线,于荣光总结说,这两位“老活宝”能让不好笑的话也变得特好笑,把你逗得涕泪横流,但他们二位却始终冷面淡定。
  为了兼顾老中青三代观众,“劝和小组”的成员还包括朱晓渔、苏倩薇两位年轻演员,他们在剧中饰演“80后”新潮男女费俞、左香菱,他们的台词与流行趋势结合,将网络上的搞笑段子一网打尽。
  于荣光表示,幽默段子是《劝和小组》的“撒手锏”,其实和谐就在于幽默的三言两语间。“幽默段子来源于生活,《劝和小组》讲的就是最接地气的百姓生活,笑点自然俯拾皆是。”于荣光拿剧中的一句台词举例说,“剧里李奶奶曾说,‘两口子别一打架就武松打老虎,把老虎打死了,武松也就没戏唱了’。这就是《劝和小组》独创的幽默和谐。”
  【新奇】家庭纠纷变“案子”
  一提起家庭生活剧,观众的印象总停留在婆媳恶斗、翁婿失和、子女争产等“乱斗”之中,难免会对这一类的题材疯狂吐槽,《劝和小组》的出现,也许会改变家庭剧在观众心目中的“狗血”形象。
  在《劝和小组》中,夫妻失和、子女代沟、家产纠纷、婆媳争执、赡养老人等生活中的百态现象层出不穷,比起以往的家庭剧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连职场规则、食品安全、高考等各种热门社会话题也牵涉其中。但是换了一种讲述方式,观众似乎更容易接受。
  剧中通过因争风吃醋花钱整容的“高龄俏人妻”、痴迷LV的名牌控、怕老婆成瘾的懦弱男、只爱高富帅的结婚狂、满腹经纶的退休老头、空巢老太、不得志小记者、金钱至上保险男等等性格各异的小人物,组成了一桩桩一件件的麻烦事,对于“劝和小组”来说,这些看似琐碎的家长里短,就是他们的“案子”,在成功解决一个个案子之后,等待小组成员们的,还有他们自身的问题。经过一连串事件的考验,“劝和小组”的成员之间、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纽带,邻里关系更加紧密、和谐,日子自然也就更加红火。
  把家庭纠纷当做“案子”逐个击破,是《劝和小组》叙事上的一大突破,有望成为家庭剧的新标杆。
  【积极】解决问题是关键
  “劝亲子和、劝兄弟和、劝姐妹和、劝夫妇和、劝师生和、劝邻里和”这“六大劝”写在剧中“劝和小组”办公室的黑板上,整个故事也围绕这六方面的内容展开。中国人“以和为贵”的观念,在剧中得以生动体现,“劝和”则成了“最摩登的公益行动”。
  看过宣传片的观众表示,《劝和小组》的形式乍看类似于港剧《谈判专家》,但内容相比之下更加接地气,因为讲的是老百姓身边正在发生的事,不仅直面矛盾,还给出了适当的解决方法。“发现问题并把它无限扩大是一般家庭剧的惯用伎俩,但是《劝和小组》不但发现了问题,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生活中遇到类似于剧中的纠纷,可以参考剧中人的解决方式。”
  出品人之一的蒋晓荣表示,这样自发的“劝和小组”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希望“劝和精神”能通过这部剧成为一种时尚。“百姓无小事,《劝和小组》虽然落脚点在一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但和谐正是体现在这些微末之间。一个‘和’字,包含了和气、谦让、体谅、互尊等,每个人在小事上践行和为贵,就是在践行建设和谐社会。”
  即时评剧
  作为生活题材走向温情的转型尝试,《劝和小组》个别情节略显理想化,贴标签式的人物出场介绍也显得有些刻板。但相比该剧接地气的现实基础和潜移默化中积极正面的受众引导,这种略显理想化的设置,却是瑕不掩瑜。至少,相比一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情感剧围绕婆媳斗、婚外恋之类噱头小题大做的做法,《劝和小组》要让人亲近得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劝和小组》传递正能量 成最摩登公益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