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卦机 发表于 2013-8-19 09:20:02

《随》:反抗与镇压

《随》:反抗与镇压(1)

      随
  随:元亨,利贞,无咎。
  随:很通顺,利于占问,没有过错。
  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
  初九:馆舍中发生变故。占问吉,(奴隶主之间有盟约),这对于出门抓捕逃亡奴隶都有好处。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六二:捆绑小孩子,又逃走了成年人。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
  六三:捆绑成年人,又逃走了小孩子。追逐搜索,将其抓获。安居不动,占问有利。
  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九四:追逐抓获(了逃亡奴隶),占问凶险。心中诚信,根据道义辨明,有什么过错呢?
  九五:孚于嘉,吉。
  九五:诚信达到美善的程度,吉。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上六:捆绑他的双手,又捆绑他的双脚,君王用逃亡的奴隶在岐山祭祀。
  随,跟随、追逐、追捕的意思,在本卦中具体指追捕逃亡的奴隶。
  《易经》成书于商、周之际,商周之际还处于奴隶社会阶段。奴隶为摆脱奴隶主的压迫、奴役,经常逃跑,卜辞中常见“丧人”、“丧众”以及商王派人追捕逃亡奴隶的记载,《尚书》所说的“臣妾逋逃”、“多罪逋逃”也反映了这种情况。
  随:元亨,利贞,无咎。
  随:很通顺,利于占问,没有过错。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在论述到北美易洛魁部落之间的关系时说:“在原则上,每一个部落只要没有同其他部落订立明确的和平条约,它同这些部落便都算处在战争状态。”古时战争的目的之一就是掠夺奴隶,氏族与氏族、部落与部落之间因奴隶纠纷也会发生战争,为了维护奴隶主之间的共同利益,奴隶主之间会达成某种协议。例如,商周之际,商纣王自恃国大势强,“为天下逋逃主”(《周书·秦誓》),收容其他部落或国家的逃亡奴隶以为己有,这种做法激起其他部族的不满、怨恨。对此,周部落的首领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共同利益,其实也有借机削弱商王朝的威信而提高周人自己威信的意思,倡议“有亡,荒阅”(《左传·昭公七年》),规定奴隶逃亡,奴隶主之间不得私自藏匿,要物归原主。这个公约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共同利益,得到了奴隶主、贵族的拥护,在对付逃亡奴隶上达成一致意见。因此卦辞所说的“元亨,利贞,无咎”是从奴隶主、贵族的立场而言。
  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
  初九:馆舍中发生变故。占问吉,(奴隶主之间有盟约),这对于出门抓捕逃亡奴隶都有好处。
  官,馆舍。渝,变化、变故。交,都、相互。功,好处、益处。
  结合全卦卦爻辞看,“官有渝”是指奴隶从奴隶主、贵族家中逃跑的事情。奴隶虽然从甲奴隶主家门逃出,但为了生活、生存,又不得不跑进乙奴隶主家门。根据“有亡,荒阅”之类的公约,奴隶主相互之间要遣反逃跑的奴隶,在追捕逃亡奴隶上相互协作。在这种情况下,逃跑的奴隶很容易被抓回。因此说“贞吉,出门交有功”,《象》说“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六二:捆绑小孩子,又逃走了成年人。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
  六三:捆绑成年人,又逃走了小孩子。追逐搜索,将其抓获。安居不动,占问有利。
  六三爻的“系丈夫,失小子”与六二爻的“系小子,失丈夫”互文见义,也就是说二句话虽然变换了词语,但说了一个共同的意思:抓住了成人,又跑了小孩子;抓住了小孩子,又跑了成人。颇有些使奴隶主手忙脚乱的味道,正如《象》中所说:“弗兼与也。”可见当时奴隶逃跑现象的频繁、严重。有一些逃跑的奴隶被抓回,因此说“随有求,得”。奴隶的逃亡使奴隶主、贵族疲于应付,给奴隶主、贵族带来很大的麻烦。为了打消奴隶企图逃跑的念头,奴隶主利用占卜蒙蔽、欺骗奴隶说“利居贞”——安安稳稳地呆在这,不要逃跑,对你们是有利的。
  

《随》:反抗与镇压(2)
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九四:追逐抓获(了逃亡奴隶),占问凶险。心中诚信,根据道义辨明,有什么过错呢?
  在,根据的意思。道,道义。明,“盟”的古字,结盟,如上面所说的“有亡,荒阅”之类的盟约。也有人认为就是辨明、辨清的意思,也能解释通。
  追逐抓获了逃亡奴隶,对于奴隶主来说是好事,但为什么说“贞凶”呢?这是因为,虽然在奴隶逃亡问题上已有“有亡,荒阅”之类的公约在先,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如追捕、遣还奴隶的过程中,奴隶主之间有时仍然不免出现一些误会、矛盾和摩擦,因此说“随有获,贞凶”。但如果彼此之间心存诚信,又以公约为据,双方的误会、矛盾终究可以辨明、化解,因此说“有孚,在道以明,何咎?”《象》说“有孚在道,明功也”。
  九五:孚于嘉,吉。
  九五:诚信达到美善的程度,吉。
  诚信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基础。虽然奴隶主在逃亡奴隶问题上达成一致,彼此间也有一定的诚信,之所以仍然会出现九四爻辞中那种误会、矛盾和摩擦,说明相互之间的沟通还不够。彼此间的诚信达到完美、完善的程度,大家都能够严格地执行公约、配合默契,使逃亡的奴隶各归其主,奴隶主、贵族们可以皆大欢喜,因此说“吉”。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上六:捆绑他的双手,又捆绑他的双脚,君王用逃亡的奴隶在岐山祭祀。
  拘、系、维义近,都是捆绑的意思。之,指逃亡的奴隶。从,进一步。王,当指周王。亨,通“享”,祭祀。西山,当指岐山。
  奴隶们逃亡又被抓回,为防止他们再度逃亡,捆绑一重又一重,正如《象》说“拘系之,上穷也”,真可谓是黔驴技穷。周王将其中的一部分逃亡奴隶用作在岐山祭祀祖先宗庙的人牲,这样做不仅是祭祀本身的需要,同时也可以此来儆戒其他的奴隶。
  “人牲”即用人作为牺牲品、祭祀品,用人牲的祭祀称作人祭。苏联学者克雷维列夫《宗教史》中说:“人祭,不仅在原始宗教中有过,而且在往后发展阶段的宗教中也有过,这是宗教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奴隶是主要的人牲之一,商代以前以人作为祭品司空见惯,只要去河南安阳参观一下发掘的商代墓葬遗址,就足以令你惊心动魄!周人使用人牲来奠基和祭祀祖先神灵的情况,虽然比商代已经大大减少,但从现有考古发掘来看,也仍然大量存在,如徐良高《中国民族文化源新探》中介绍:“在洛阳北窑村西周遗址中发现过奠基牲和祭祀坑,如2号房址,有十二个奠基坑环列坪壁基槽内,共埋人牲7具、马牲3具、狗牲2具。在同一地点发掘了一座双墓道大墓,在墓道的两侧有祭祀坑4个,东侧人牲坑、羊坑各一个,西侧马坑2个。”“见于它处的西周贵族墓中的人牲仅二例:一是陕西宝鸡茹家庄伯墓(M1),人牲1具,在墓道填土中,身首分离。一是河南新郑县唐户村M3,在填土中发现无头屈肢人架1具。”等等。
  周人的祖先古公亶父率领族人迁居岐山之阳的周原后,周人的势力迅速发展起来。后来,出于政治、军事斗争的需要,周文王迁都于丰,周武王又建都于镐。周武王灭商后,周公、周成王又在洛阳建陪都——成周。周人自西向东经略发展,都城不断向东转移,因此自东称岐山为“西山”。西周一代,岐山之阳的周原作为周人的发祥地、周人祖先宗庙之所在,一直未被放弃,周王常在此活动,这一点被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所证实。本爻中所说的“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应当就是周人以奴隶为人牲在岐山祭祖之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随》:反抗与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