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传统蕴含易经吗?
中国文化传统蕴含易经吗?《易经》本具天地人“三才圆通”的格局,其超越的价值之源是直接贯通人生的价值意义与行为规范的。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正以“天道性命相贯通”的精神,揭示并阐发了其中所蕴涵的生命哲学。
文化是一整体自洽的生命性系统,其发展不是机器式的更新换代,而是生命式的遗传变异,即一种连续且有突变的演化过程。最早提出中国文化的核心观念“道”与“德”的《周易》,在历史的变迁中,始终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价值之源与创造的源头活水。
“乾坤,其易之门邪!”乾坤二卦可谓《周易》之入门。“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这里,乾象征天与道,象征阳的生发作用,元即开始,万物生命借助伟大的乾元而发动与开创。“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坤象征地与德,象征阴的保存聚集作用,万物借助至广(或至终)的坤元使生命得以孕育而诞生。“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昭示着宇宙生命的伟大开端而生生不息的原创精神,坤则象征着顺承天命,厚德载物,呵护生命以最终完成的实践精神。“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在乾与坤“一阴一阳”推动变化的过程中,万物“正其性”而“成其命”,获得天地赋予的本性而成其为生命。因此,乾坤揭示了生命何以成为生命的终极根源。
那么,什么是天地万物得以创生与完成,且能“生生不已”的最终保证与根据?《周易》告诉我们:“天地之大德曰生”,首先肯定天地之伟大德性其内在而本然的价值目的,就是生命本身。而“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推动“一阴一阳”生成法则的是“道”,“道”不是可说的经验层面的“道”,而是形而上的、超越的永恒不变,周流不息的“大道”。保证生命过程无有滞碍,永不断灭的正是自然大道之最高善,使宇宙生命最终完成的乃是其内在的创造与实践本性。
作为本体的“天地之大德”与自然之“大道”,不是一种静止的存在,而是具有无限创造力的动态作用,其不仅开启生命之源,且“维天之命,於穆不已”,令其完成而“生生不已”。根据《周易》,“道”“德”最本源的内涵,如用简单的一句话表达,就是对生命的大爱。其中蕴涵着中华文化创造性与实践性超越的价值之源与根本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其后北宋周濂溪将“诚”引入对《周易》的理解,提出宇宙生命的启动,源于“诚”而“大明终始”,“元亨利贞”,无所滞碍,直趋完成。“诚”贯穿“乾道变化”全过程,因此,“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中庸》)一切事物皆由“诚”成始而成终。日月星辰的运转,一年四季的更替,万物生命的演化,不正因宇宙中有“大信”、“大诚”的存在,才能如此有序,有规律可循吗?由此,从本体宇宙论的高度,将“诚”看做宇宙生命的最后真实,看做普遍的自然规律得以成立的最终根据,不正是一种直透九霄,“与天地同参”的大智慧吗?
我们的祖先不预设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存在,不需要上帝及其“第一推动”,亦非“人为自然立法”。而本于生命实践的感悟,从本体宇宙论的高度,以生命的价值意义,肯定宇宙内在的“大道”、“大德”为世界及其规律存在的终极依据,万物得以创生与发展的根本保证。其所蕴涵的对生命大爱大诚的精神,正是今天文化转型,建构现代性社会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
《周易》本具天地人“三才圆通”的格局,其超越的价值之源是直接贯通人生的价值意义与行为规范的。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正以“天道性命相贯通”的精神,揭示并阐发了其中所蕴涵的生命哲学。突破当时人们对命运的执著,终于使中华文化提升到超越的精神境界,为当时人们与社会确立了以“道”“德”为基本价值的人生、社会理想。
那么,如何重回中华文化超越的价值之源,本于天地之“大德”、“大诚”,豁醒并重建我们的道德意识和基本信念,重新贞定今天人生应有的价值意义与基本行为?首先,肯定生命及其实现本身的价值意义,敬畏、尊重、爱护与珍惜一切生命;其次,肯定人所具有创造性与实现这种创造性的天赋权利与自由,尊重并为之创造条件;最后,肯定以自身的创造能力为他人与社会服务,是人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亦是人生价值意义的体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如何“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明了每个人本具的德性,历来是中国儒释道三家教育之本。《周易》的地雷复卦,以初爻一阳象征我们心底的光明,用其上五重阴爻象征遮蔽光明的乌云。表明人生最重要的学习,就是要把天地赋予我们的道德创造性,从感性的蒙蔽中解脱出来,让生命的价值在颖悟中朗现。
中庸提出“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唯至诚的生命,“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与天地参”。我们肯定每个人的道德诚信是其创造性灵感的源泉,而人类的道德诚信则是人类社会与环境和谐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