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rey573 发表于 2019-8-7 06:50:53

扭曲的西洋镜: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所看到的世界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评论区话题丨你怎么看清朝和英国的认知差距?



作为所谓的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曾大量借助翻译材料认识外部世界。他下令翻译的外国报纸合集,最后被变成《澳门新闻纸》,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然而他可能并不清楚,自己所看到的内容被重重过滤。这让他最后只能了解一个已经被扭曲的西方世界。本文将从词句和军事力量对比的角度来分析这点。

翻译和人物名称维度




林则徐的主要内参《澳门新闻纸》

在人名、制度、物品和历史名词的处理上,《澳门新闻纸》的处理可谓非常不专业。与同时代西方人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和翻译形成了鲜明对比。

首先是国名翻译都不统一。由方言习惯、受教对象和受教育程度不同,所以4个翻译人员几乎是在各行其是。他们将听到的英语语音是以各自的方言为蓝本,然后依照着自己的方言母语,转为汉字记录发音。在从英文-英语-汉语-汉字的漫长翻译过程中,汉字只能大致标志单词的部分声母和韵母,不能标明声调。结果就是大家翻译的国名都千奇百怪。仅仅一个接触时间最长的葡萄牙,都可以有大西洋国、布鲁牙、彼嘟呀尔、布都凯尔等称谓。同时代的英国在进行阿富汗战争,林则徐的翻译在对喀布尔的翻译中,也是出现了咖嘛尔、咖咘尔、加武尔等不同的译名。



已建立300年的澳门 也没让清朝正确认识葡萄牙

这种译名不统一是翻译的大忌,会给读者造成巨大困惑。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在接待了一批在南中国海落难的美国水手时,曾经向后者问奥斯曼土耳其是不是美国的一个地区。美国水手回答自己的祖国和土耳其完全是两个国家,之间的航程约为6个月。这让林则徐大吃一惊!后来美国水手还感慨,大清最富庶行省的总督的地理知识还赶不上普通美国水手,翻译的地名不统一可谓授人以柄。

除了国名的翻译不能统一之外,这些译者对于本国的历史也不甚熟稔。比如对于在水师发展的历史和清朝对应海军战术的深度报道中,原文的大意是“元世祖忽必烈派出舰队远征日本”。结果被译者翻译为“元朝第一位皇帝派遣其将领姑布列坎远征日本”。如果作者对本国历史足够熟悉,在拼读出Kublai的发音之后,就能对应上本国固有的名词。



林则徐的翻译人员 连忽必烈征日的历史都不清楚

相比之下,同时代英国人对于清朝名词的翻译要精细很多。比如在处理诸葛亮的翻译时,如果只是列出一堆字母Kong Ming,那么对于不了解东方历史的读者毫无意义。所以在鸦片战争前后,英国人乔治-怀特出版《中华帝国图景》时,就对孔明进行了补充说明。将他比作中国的马基雅维利,虽然内容有待商榷,但突出了诸葛亮的政治家和战略家属性,让对历史背景缺乏了解的人能迅速把握基本形象。能这样引用典故,体现了英国人对于中文的掌握度,强于华人对于英文的熟悉程度。

在涉及到制度类名词时,翻译者没有对这些名词进行适当的归化和意译,完全保留了词语的异域色彩。结果也是让不了解西方制度文化的读者一头雾水。比如译者直接将英国的上议院、下议院,议会翻译为吕好司(house of lords)、甘文好司(house of commons)、巴厘满衙门(parliment)等等。此外,对于某些制度性名词,作者自己都没有弄清楚是什么意思就直接翻译。所以林则徐在后来按照集权帝国的模式反推英国国情,认为英格兰女主年幼当国,其叔又觊觎王位,断不敢与大清开战!



碎片化阅读 并未帮林则徐认识到英国议会制度

在《广州纪事报》中有篇介绍欧洲列国军力的文章。原文提到在1839年,普鲁士有国民军或者后备军35万人。原文里是有对Landwehr的补充说明的,但是林则徐的翻译却不知所云地将Landwehr翻译为兰威阿兵,完全无法体现原文的本意。这说明当时的翻译不仅仓促,而且从不刨根问底,对于制度缺乏探究精神。所以林则徐看到的,仅仅是一串串陌生的国名和数字。

相比之下,同时代西方人介绍中国的著作则基本上没有出现这个问题。林则徐所参考的《华事夷言》,是19世纪的英文著作《番鬼在中国》。里面在描述清朝的官僚体系时,直接将各个等级的文人和官僚概括为文学家、立法者、执法者和道德家。在介绍古代军事理论时,直接绕开了具体而繁多的阵型名字,直接称为方阵、圆阵、前军、中军、后军等简单概念。

此外,部分名物的翻译出带有明显的歧视性色彩,是天朝上国观念作祟。比如将奥地利帝国的首都维也纳故意翻译为“欧斯特里阿部落”,将法国首都巴黎翻译为“佛兰西国首部落”。可能是翻译者为了让大官在阅读时保持内心的愉悦,而临时脑补出的描述。



19世纪版本的《番鬼在中国》封面

句法维度




错误的材料也让林则徐产生很多决策失误

受制于语法水平,也由于天朝心态在作祟,林则徐的翻译会颠倒了一些从句的主句和从句关系,进而扭曲了很多信息本意。

比如在翻译《鬼佬在中国》第12节的内容时,很多贬义性质的从句被翻译为褒义的内容。原文描写孔夫子的言行录被翻译成拉丁文,其中并没有提到很多令人震惊或者惊叹的奇迹。但翻译者却曲解为:孔夫子之书,系用拉丁字体译出,甚少精要道理。我等若信其不甚明白之书,以为中国儒教道理止步于此,恐为耶教所误!



早期西方著作上的孔子画像

在谈到中国人的民族性时,英国人原文的意思是素来轻视武勇,特别是当这些勇敢者高傲自大的时候。但是到了翻译者那里,这段话就自动变成了:中国唯有勇武不及西洋。若中国兼备西洋之勇武,我等敬中国尤当不及。

除此之外,翻译者虽然有着丰富的阅历和海外经验,但是在翻译时依旧在迎合传统儒家思维的华夷二元对立的模式,毫无列国格局之思维。比如在《鬼佬在中国》的第14节中,英国人在谈到中国人种时,原文这样写道:虽然看起来似乎不可靠,但是肤色越深,意味着该人种在智力和道德上越低级。那么中国人就是所有低级的有色人种中最聪明的一个。到了翻译那里,其他的白种人国家和世界列国被选择性忽视,翻译为:中国人之聪明灵便,除英吉利之外他国皆不及。


在清朝人眼里 所有欧洲国家几乎都是一伙人

军事分析的对比




错误的军事分析也让清朝对于开战后果缺乏认知

虽然有各种错误,但是林则徐组织的翻译在军事方面大致准确。但对比英国人对清朝军事的分析,这些科普级参考资料的水平还是太过粗浅。

从林则徐翻译的《澳门新闻纸》来看,英国人已经非常准确掌握了清朝军队的性质、构成、武器与战术。在构成方面,中国军队被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汉军绿营和各地民团5类。其中前两类理论上最为精锐但是人数相对较少,而且武艺弛废。所以多数地区的防御重任落到了汉军绿营和各地团练上。



林则徐等人的精心准备 在英国人看来并不可怕

在装备上,蒙古兵的水平并不精良。很多士兵只穿基本的毡帽、皮衣,使用射程不远的弓箭、马刀和风格类似于北印度的杈子枪,战马显得矮小、厚重而敦实。八旗的军官头戴配有缨枪尖的锥形头盔,身穿内衬有铁片的棉质战袍,也使用类似的弓箭、杈子枪和刀剑。普通的战士护甲没有军官那么帅气,但是也比较威风,有的护甲上有护胸或者护肩的金属片。1801-1803年,由于满蒙王公的骑射和火枪技能日渐退化,嘉庆皇帝曾经试图恢复在北方围场的皇家狩猎,并斥责那些荒疏武艺的贵族子弟。

相比之下,汉军绿营缺乏护甲,主要使用竹、柳条或者藤编制的盾牌。虽然看起来不结实,幸好在中国战场上可以挡住大部分弓箭伤害。此外,汉人使用种类繁多的刀、长枪、标枪、三头叉等近战武器。但和英格兰相比,中国剑和剑术根本就不值得一提。虽然种类很多,但是真正在近战中可以造成威胁的,是一种头部带弧度的长柄砍刀和汉人用的双刀。和其他蛮族相比,汉人善于用双刀或者双剑是一个比较显著的优势,这在日后的战斗中值得提防。



英国人也很理解清军喜欢使用弓箭的原因

在远程火力上,中国人的习惯是更看重远射、其次肉搏。但主要的远射武器还是喜欢用弓箭,无论满汉蒙都是如此。这一方面是鞑靼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汉人在体格和精神上的柔弱,所以会避免近战。满汉蒙的士兵并非不知道火器的威力,沿海的士兵对于西洋人的火器比较畏惧。但本国手工生产的枪炮,因缺乏合理的数学比例和力学构造,射程很不稳定。他们的弹丸很明显不是统一批量生产的,这无疑会影响威力。最后因为铸造技术不过关,火药配比导致的药性不稳,他们的火枪很容易炸膛。最勇敢的士兵为了保证自己的战力,都不敢轻易用本国产的火枪。他们的加农炮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而且很多炮台是不能灵活调整设计角度的。因此弓箭成为了中国人最喜欢的远程武器,也是中国军队经常性的操练项目。

在布阵和行军上,清军的队伍不整齐而且松散。冲锋时不顾排面的匹夫之勇被视为精神可嘉,行军时插队也比较常见。虽然他们的军事理论里也有前锋、中军、后卫的划分,但是后卫往往不严密。民间文化也对骑士时代的阵前单挑似乎很受推崇,但个人的勇猛并不等于军队的整体高素质。此外,中国人狡诈的民族性格相通,他们将夜袭、火攻、埋雷、火攻船或者收买敌酋作为主要的手段,试图瓦解那些贪婪而短视的游牧侵略者。



即便是冷兵器水平 英军也觉得清朝并不厉害

英国人通过长期观察和分析,还得出了非常刺眼的结论。中国人虽然吃苦耐劳、服从命令,但是从本质上是更服从自己的利益和皇帝威慑。特别是在鞑靼人征服后,专制君主和他的汉族臣民是没有共同利益交集、或者说是敌对的。所以汉人很难有爱国热情,去应对可能的英国入侵。而且由于绿营和八旗的实际待遇远远低于他们的应得,这些人只能另谋生路或者抢劫人民,缺乏专门的时间操练。所以中国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精良常备军。80万军队的庞大数目看起来吓人,但并不是装备精良、斗志饱满的爱国者,所以其实不足为据。

最后,英国人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文明的超级稳定性和传承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封闭的地理环境。东亚大陆内部的广大田野、山脉和河道构成了巨大的内部市场,农耕的生活模式让人习惯于一成不变的生活。道德训诫式的法律很容易保存很多基础性的古老理念。而与发音脱节的文字,则让这里形成了跨越方言的沟通体系,但与世界其他地方相隔绝。所以英国人认为中国的文明稳定不是来源于军事力量强大,而是来源于根植于封闭环境的自成一体。这也造成了中国文化在早期先发时辉煌,但是后来长期停滞。



英军也早已认识到普通民众对于战争的漠然态度

相比之下,林则徐对于西方军事的认识完全停留在比人数众寡、船只大小的地步。比如俄罗斯人口和兵力最盛,户口5000万、战船130艘,军队100余万。其次为奥地利,户口3300万、兵40万,另有兰威阿兵在外等。

对于西方军队的长技,林则徐的认识还停留在连环枪的水平。认为欧洲人只能远程射击,但是却不善于近战。除此之外,别无所长。这样的认识很显然是信息闭塞和不对等的结果。英国人却已经研究过戚继光抗倭、壬辰战争、明清易代和郑成功反清等一系列战争。林则徐和所有的大清将领,却对欧洲发生过的三十年战争、英法争霸和拿破仑战争都一无所知。



整个清朝都对欧洲的军事发展没有概念

总而言之,鸦片战争不仅仅是战场上武力的较量,也是信息维度的较量。林则徐作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却处于以伦敦-好望角-马六甲-孟买-澳门-广州为中轴的世界新闻链底端。先天就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相比于英国人站在在西-葡-荷三国的认识基础上,林则徐只有通过碎片化的新闻学习西方知识,完全就是不成体系的学习。这让他的认识里的西方世界,在道德、制度和观念上与中国类似,仅仅是在武力上强于自己,丝毫意识不到西方列强对于中国即将进行降维打击。这种错误的认知世界的方式,直到今天依旧是存在的。



推荐阅读



《海录》:清朝中国水手眼里的西方世界

请扫描下方 二维码 加入冷炮的 知识星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扭曲的西洋镜: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所看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