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佛祖,菩萨是怎样的存在?
佛,菩萨是有神位有法力的类似上帝,真主,奥林匹斯众神这样的神?还是类似孔子,默罕默德这样的先贤?还是耶稣这样的神的人化身? 也就是说按照佛教观点,佛祖和菩萨能不能影响现实世界? 按照我对佛教浅薄的认知(我家乡这里没有宗教气氛),佛祖释迦牟尼是一个博学的长者,他教导弟子和世人贴合世界规则(因果论之类)的做事方法。 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会有信佛人去寺庙许愿?反正佛祖菩萨他们不管事,还不如抓紧时间自己好好… 两千多年前,在北印度的迦毗罗卫国,悉达多太子诞生了,其父净饭王甚宠溺之,给他建了冬、夏、雨三时殿。为他遍延名师,传授技艺,以致其十几岁就学会了五明四吠陀,学冠一时;文既成武复就,悉达多又苦练百般武艺,并在随后释迦族贵族的比武中,名得头筹。在悉达多十六七岁时,他娶了他的表妹耶输陀罗公主为妃,他的父亲净饭王怕他寂寞,又选送数百美女陪他玩乐。后来耶输陀罗公主为悉达多生了一个儿子,取名罗睺罗。儿子出生后,悉达多却倍加苦闷,一直存在的出家的念头此时更加高涨了,他十分害怕被刚出生的儿子给彻底拖住身。又相起自己那年游四门时所见生老病死之种种态相,终觉留于俗世继承大统,做一国之君,非自己所愿。他终于忍不住向父亲辞行,意欲出家。净饭王虽百般不舍最终还是无奈同意,于是太子未向妻儿告别,夜出王宫,自为沙门。他先是遍参诸修行人,行六年苦行之法,最终因营养不济差点饿死,后幸得牧女相救,喝其所供之乳糜,方保性命。后于菩提树下跏趺而坐,日夜参悟,终得正道。其后遂传其所悟,于世说法四十九年,在其八十岁的时候,终入涅槃。这就是释迦牟尼一生之梗概。
为何悉达多能成佛,为何我们难成佛?为何释迦牟尼能悟宇宙之真理,为何我们的佛教却流于消灾祈福,烧香磕头?
我们来看,释迦之一生
论地位:迦毗罗卫虽小,他也是一国之太子,且这个太子不是中式的太子,没有父皇的猜忌,没有兄弟、群臣之暗算,他受净饭王的极度宠爱,甚至只要他想,可以随时接王位。为一国之至尊,却不受国事之操劳。
论出身:悉达多为刹帝利之种姓,释迦族王子,不但父系是王族,且生母、继母、妻子皆为公主。不可谓不贵。
论财富:无需多言,至少不会为钱财而发愁。
论情感:唯一遗憾的是生母摩耶夫人难产而死,但其继母大爱道亦是其姨母,对他的关爱并不逊于生母,母爱于他是并不缺少的。年纪轻轻又娶妻生子。父慈母爱,妻贤子慧可谓美满。
论修养:学识渊博,文冠一时,武功高强,亦堪骁勇,绝非无知无能之辈。
论相貌:仪表堂堂,以至后来更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至于其他,健康、智慧,威望无一不足,吃的是珍馐美味,穿的是绫罗绸缎,身边美姬环绕,仆从成群········
佛教有个词叫“福报”
我们想想自己,再思索古往今来你能想到的所有的人,福报之大能出悉达多之右者有几人?
为何彼能成正道,而我辈却流俗,答案显而易见了。
我们苦苦追求的东西人家已经玩腻了。譬如小儿,一块糖,一个拨浪鼓看见了也要眼直,伸着手咿咿呀呀的想要,攥到手里就不肯。可是这东西对你这个成人来说还有这么大吸引力吗?同理,功名富贵,佛陀生来便已享尽,我们还在烧香磕头,念经拜忏苦苦祈求时,佛陀已弃之如小儿之拨浪鼓。
人是有俗欲的,这是人之本性。这些俗世之欲驱使我们不断去寻求,求富、求贵、求美、求情······
可是机会是稀少的,苦难是重重的,寿命又是短暂的。于是我们往往在无尽的追求中耗尽了生命与精力。
如果将生命比喻成一条大道,那么俗欲就是一道道沟壑,或深或浅。大道的尽头是宇宙之玄义、是人生之真谛、是佛之果位。可是我们过不去,光是填平这些沟壑就够我们忙的了。所谓欲壑难平,正是如此。有的人路上的沟深,为了填坑,一抔沙土也会让他疯狂,所以他可以为了几千块钱不计后果,杀人越货;他可以为了一个小小的职位卑躬屈膝,丧尽天良。有的人路上的坑浅,他有机会添平大部分沟壑,接近大道尽头,得见一缕曙光,然而时间有限,生命有期,他终究无法到达点。
最终能到达终点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有奇大之福,一种无丝毫之欲。
有奇福者人生道路为一条坦途,不会为了填坑而费事费力。这就是佛陀。
无丝欲者腿奇长,弹跳极远,这些欲壑并不能阻拦他。这种人是天生的圣人。这样天生的圣人有谁?我不知道,也未曾听说,因为这种人必然无名。
所以佛陀是什么,他不过是一个走到了大道尽头的人,他看见了尽头的光与景,然后向我们描述并召唤我们一同前往。
有一群人用种种方式向他顶礼膜拜希望他能帮助自己填平沟壑,这是佛教。
有一群人不断背诵和思索他的言论并不时时填上自己的想象加以转述,这是佛学。
还有一群人听闻了他的描述,心生向往,努力填坑向着尽头前进,这便是佛法。
搞佛教的拜了一辈子,最终沟还是沟,他一辈子也没迈过去,困死在了坑边。
搞佛学的学了一辈子,结果不知不觉自己又挖了一个深坑,最终把自己埋在了其中。
所以什么叫学佛,哪个是正道?
好好过日子就是学佛,挣钱养家,敬老尊贤,爱妻怜子,有自尊心,有慈悲心,有公德心就是行正道。所以禅宗讲行也是禅,坐也是禅,吃饭喝茶,劈柴打水无不是禅,这话不是妄言。
若问佛教就如此平淡嘛,佛教有没有神迹与神通?有,今天努力填沟壑,明天努力填沟壑,后天努力填沟壑。一门心思,岿然不动,不思巧技,不思邪法,或许有一天你抬头一看,赫然发现,前路的沟壑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这就是佛陀接引,这便是菩萨显圣,你再仔细一看,发现你自己已是菩萨、佛陀。所以佛度人,人自度,佛乃人,人乃佛。
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
可译:去吧,去吧,向着大道的尽头去吧,大家都向着大道的尽头去吧。努力平沟壑,菩提萨婆诃。 --- 11/13/2015更新在最后 ---
本人大学在读,专业是宗教研究,主攻佛教,尤其是东亚佛教。无宗教信仰,也不与任何宗教组织/协会挂钩,所以以下回答纯从学术角度出发,信与不信、灵与不灵是每个人的个人选择。因为一直从学术角度学习相关,所以不太会用一种传教的口吻来回答这个问题。当然学识浅薄,佛教也是学习不久,语言较简单直白,有理解错误或表述不当的还望大家指出,互相学习。
佛祖释迦牟尼,相当于佛教创始人,历史上真实存在。但关于他的所有故事是不是都是真实的,信徒与非信徒各有各自的看法。学术角度研究宗教非常核心的一点,就是不要过度追究真的假的,而是在所存有的经文、传说、风俗之上再发展出一些新的学说和理论(就好像考据耶稣是不是和圣经里说的那样走过了耶稣撒冷更像是考古学家会关心的问题)。
先来说说佛祖、佛陀和菩萨这三个概念。
佛祖,特指释迦牟尼,顾名思义佛教的开山始祖。
佛陀(Buddha),指的是真正圆满觉悟(Attained Enlightenment)的圣者。[曾经纠结过如来佛是哪个佛,后来发现一切佛陀都有十种徳号,其中一个便是如来,所以其实所有佛陀都可以被称为如来佛。好奇其他九个尊号及每一个意思的可以百度,解释的非常一目了然,这里就不偏题地复制黏贴了。]
菩萨,即菩提萨埵(Bodhisattva),指的是觉悟的有情众生[梵文中Bodhi(菩提)为觉悟,Sattva为有情]。菩萨比佛陀低在尚未真正圆满觉悟(Enlightenment not yet attained)。在释迦牟尼出生后到觉悟前,以及他的最后的几个前世里,他也是Bodhisattva的状态。
试图把佛陀、菩萨与上帝、真主、奥林匹斯众神、耶稣、穆罕穆德相比的难度在于,这些来自西方的人物背后所代表的西方思维模式并不一定能完全准确地套用在东方宗教概念里。甚至“religion”这个概念都因为由西方引入,很多时候都会有关于佛教是不是一种religion的学术讨论。
佛陀释迦牟尼本身来讲,他从未宣称过自己是神或上帝,或上帝之子,也没有像穆罕默德那样死后需要选择继承者。但是考虑到佛教六道轮回中有天道,而佛陀正是特殊于他们彻底挣脱了六道轮回,所以天道中的诸神(类似奥林匹斯众神)应该是低于佛陀的。佛陀和孔子或许相似,因为两者都宣扬过关于如何处世为人的内容,但孔子没有像佛祖一样有过多超验主义的内容,没有着重于我们这个世界之外的东西。
至于佛教能不能影响现实世界,在佛教观念里,我没有听说过佛陀说会像上帝一样亲自奖赏或惩罚一些人的所作所为的故事。犹太教徒出埃及在沙漠里游走,找不到出路失去希望的时候,背弃与上帝的契约,自己造了个小金牛作神一样祭拜的时候,上帝一怒之下惩罚他们在沙漠里流浪了四十年才找到应许之地。但是佛陀并不是上帝,佛教经典中不曾提及他有改写人命运的能力或意愿。即使是有杀生之过的人,不还“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呢嘛。
佛教觉得,所谓的“奖惩”,或生活中的一帆风顺和跌跌撞撞,自由我们前世今生的所作所为导致。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之前的果,我们现在所做的决定又会是将来的因。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是,水面上的波纹都是我们之前投下的石头所激起的。所以好与坏、幸与不幸,都怪不到佛陀头上,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归根结底都是每个人自己导致的。
至于为什么还会有人去佛寺许愿,要理解这个问题得先认识到佛教的发展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
其实类似的动态发展在西方宗教里也可以找得到,像基督教也经历过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分支,各分支有相同也有不同的教条、教义。而基督教至少还有一本(几乎)统一的圣经可以作为一切的核心。佛教典籍大概有上千本,本来就留了很大的发展余地。更何况佛教从印度尼泊尔地区向外扩散,到底中日韩东南亚之后,又与当地的文化、本土宗教信仰有了交流和融合,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佛教借鉴了很多道教、儒家的元素。现代佛教分支数不胜数,有些人试图根据最古老的传统定义所谓“真正的佛教”,而否定之后的任何发展,这个在学者看来是没有意义的。
以上段是为了铺垫大小乘佛教的介绍。大乘佛教(Mahayana)宣称起源于释迦牟尼同时期,但是从文本批评(Textual Criticism)的学术方法来定年出现较晚。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Theravada)的区别在于自利和利他,大乘觉得小乘光顾自己修行、只渡自己是不够的,还要渡他人。大乘佛教认为,有些菩萨其实早就可以圆满觉悟成为佛陀然后超脱与生死轮回,但就是为了渡他人留在了六道轮回里。大乘佛教多流行于东亚,中国就是(藏传佛教 不同于汉传佛教,但是也属于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则在东南亚比较常见。[小乘佛教的名字是大乘佛教给扣上的,以显示大乘更伟大一点,尽管小乘佛教才最接近于释迦牟尼的佛教。但是刚刚说了嘛,去追究什么是“真正的佛教”,不是学者所关心的。]
佛教与西方宗教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西方宗教,如基督教,你要么是基督徒或不是,你要么信耶稣或不信,而佛教的追随者既有出家的和尚尼姑,也有未出家的居士。也就是说,你不需要非跑去庙里把头发剃了换个法号才可以信佛,你也可以在家念念佛经做一个居士。去寺庙烧香拜佛,是一种表达自己宗教信仰的方式。有些人觉得只有跪在佛前祷告佛才听得见,有些人觉得只要心诚在家祷告佛一样听得见,这都是个人选择。喜欢去寺庙烧香拜佛是缘于传统,去寺庙可以听法师讲经,也可以通过功德箱里支持寺庙和佛教。毕竟佛教特别注重积德行善(making merits),而居士在经济上或物质上资助寺庙都是很好的积德行善的方式。那想要有很多很多善报,就多积德咯。
另外,佛陀或菩萨无法直接控制你的命运,但是可以渡人。就比如说净土宗,即一种相信西方极乐世界存在的佛教,主要特点在于相信,如果来生可以出生在西方极乐世界,那就一定可以圆满觉悟成佛。尤其是印光法师所宣扬的净土宗,要想到达西方极乐世界,是通过不停的念诵“南无阿弥陀佛”以实现的。一心一意相信净土宗的信徒,根据净土宗的观点,在死时自会有阿弥陀佛来渡。所以不能说他们“不管事”,但是他们也不会因为你今天没有念“阿弥陀佛”就来影响你明天堵不堵车。
因为“religion”这个概念来自于西方,所以很多时间当我们去思考宗教的时候,我们会习惯性的套用一种西式的思维模式。就比如宗教就一定要有一个神,这个神有超能力可以影响我们的生活。但是释迦牟尼的佛教,非常注重自己的修行。佛或菩萨不会监督着你理佛,因果报应、投胎转世,皆在个人。
--- 11/13/2015更新 ---
抱歉没有更及时的回复所有评论和更新内容。能在知乎看见答主那就是答主又在为写paper拖延了……上次也是写paper的时候拖延了一晚上写了这篇答案,首答竟然这么多赞答主真是要飘到天上去了(哈哈,“答主”,还没适应这个新身份呢)。
嗯,把自己拉回来。真的很谢谢大家赞,虽然不能跟动辄几K几十K的大神比,但是每一个赞都是对答主漫漫求学路上的肯定。知道这每一个赞都不是因为爆了照或其它,而是因为扎扎实实的每一个字,觉得非常受鼓舞。
挑评论里一些未得到其它知友解答但是我又可以稍稍提供一些小想法的东西补充下。关于金刚乘、日本佛教,前者不够了解,后者实在太过庞大。答主觉得自己还没有资格可以来说什么,所以抱歉不能给你们满意的答复了。
关于书目
看到大家问推荐书目,我也很希望能够给出一份非常扎实的精品书单。但是觉得自己书读得还不够多,还不能够很负责任地就给书单,所以抱歉不能如大家愿。个人觉得可以先从一些故事性强的书开始看起培养兴趣,读读释迦牟尼的生平或者各类神话一样的传说。佛经非常难读,尤其是不要像答主一样从心经入手,那样会觉得自己很没有慧根的……(以及吃素并不一定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帮助读懂很晦涩的佛经,不要问我怎么知道……不过三天瘦四斤我也就不抱怨什么了吧)
关于专业
是的,确实是有这个专业的。不是,这个专业没有比其它专业厉害多少。只是冷门和不好找工作,所以很需要兴趣和魄力来读。事业前途渺茫的答主决定还是先写好下一篇paper再考虑好了(然后我会发现下一篇paper之后是下下篇paper和下下下篇paper……)
关于“佛祖”这个概念的澄清
有答案里提到其实没有“佛祖”这个概念,因为在释迦牟尼之前有前世佛,之后有后世佛。这是对的。当我说“佛祖”的时候,是因为从纯学术角度看,佛教最早的教义、传统等等是从释迦牟尼开始的,作为一个创始人一样的存在,他被视为“祖”。虽然他说了有前世佛,但是前世佛没能传授给我们佛教,所以不算“祖”。[P.S. 如果你们好奇的话,下一世佛是弥勒佛]
关于“转经筒”
真有意思最进刚提到“转经筒”就看到有人在评论里提到了。简单的科普,转经筒就是把抄好的经文放进去,然后转一圈相当于念一遍筒里的佛经。看到评论里有人觉得转经筒疑似偷懒不够虔诚,我能理解这样的想法。如果我懒得真的读一整遍好长好长的经,但是又贪图读完一遍能积的德,抱着这样侥幸的心态去转,确实有些不够虔诚。不过如果我们想一想其他人的视角,比如不识字的信徒,那转经筒也许就是他们唯一能通过佛经表达信仰的方式了。在非常边远、欠发达的地区(比如藏区),当家徒四壁的一家人把家里的60头牛牵出57头捐给寺庙的时候,你再看着他们去转那个转经筒大概只会想落泪吧。再加上心经里说的“色即是空”(“色”,形式),如果心是虔诚的,读佛经、抄佛经、转转经筒,真的有区别吗?苦行僧确实让人可敬,但没有那么辛苦地去朝圣的信徒也不能说就不虔诚。从多么辛苦来衡量多么虔诚,似乎有一些武断。
另外说一点点关于西游记
答主也是看西游记长大的(六小龄童简直童年男神),不过细想这部几乎可以说是奠定了大部分中国人对于佛教的初步了解的讽刺性文学作品,似乎佛教被讽刺的非常厉害。玄奘法师,多么了不起的宗教领袖,上次读他生平简介之后答主分分钟把他奉为了新男神。自学外语,一个人靠脚和偶尔的骆驼从丝路一直走到印度地区。就因为当时的中国佛经混乱不系统,教徒觉得很困惑,所以他觉得应该有一个人站出来去始源地把系统的佛经请回来。玄奘作为一个外国人研习印度本国宗教,却能在印度没多久被举国上下膜拜的不要不要的。回来以后更是翻译了大量的佛经,为后世教徒留下好多宝贵的资料。结果在吴承恩笔下,成了一个慈悲泛滥、优柔寡断、手无缚鸡之力的无用和尚,身边跟的徒弟都是动物。如果取经路上真的有九九八十一难,那真实的玄奘就是自己一个人全部挺了过去。想象一下唐僧悟空结合体,分分钟新男神有没有。而我们大多数人对于佛教的印象还局限于西游记,想想有些伤心。不过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我看到赞和评论那么激动,大多数人不关心的话题其实还是有人在乎的。所以,谢谢大家的关注,希望有一天可以有更多人从严谨的角度了解佛教。
额外的一个小小想法征求
答主正在确定接下去为期一年半的project主题,会先花一个学期做文本研习,暑假再实地考察,然后之后一年专心写作。目前主题还在构思方向,大家要是不嫌弃可以推荐一下有趣但缺乏研究的主题呀。先谢谢大家咯。 『根据世尊的教导,这个问题没有意义。』
你要小心邪魔外道。
————————————————————————
杂阿含经第九○五
我是这么听说的:有一段时期,佛陀住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里,摩诃迦叶尊者与舍利弗尊者住在城郊的灵鹫山上。
这一天, 有一大群游方的外道行者来参访舍利弗尊者,寒喧问讯后,坐在一旁,问道:「尊者!有情众生在死后还以另一种形态活着吗?」
舍利弗尊者答道:「根据世尊的教导,这个问题没有意义。」
外道行者接着问道:「那么有情众生在死后就一无所有了?」
舍利弗尊者答道:「根据世尊的教导,这个问题也没有意义。」
外道行者闻言,追问道:「这么说来,有情众生死后的世界既可说它存在,也可说它不存在?有情众生死后的世界既不能说它存在,也不能说它不存在?」
舍利弗尊者答道:「根据世尊的教导,这类问题都没有意义。」
外道行者们问道:「尊者!为何你的老师沙门乔达摩认为这些问题没有意义?」
舍利弗尊者答道:「因为它们对修梵行没有利益,修梵行的根基也不是建立在那些见解上。前述那些见解不能使人断爱去执,无助于心意的安止与内明的开发,不能使人彻悟无生,不能使人止息烦恼,不能通达涅盘。正因为如此,世尊不具说前述那些见解的对否。」
外道行者们又问道:「那么,尊者!你的老师沙门乔达摩说些甚么呢?」
舍利弗尊者答道:「世尊教导我们认识苦、苦的生起、苦的止息、灭苦之道(四圣谛)。」
外道行者们问道:「尊者!为何沙门乔达摩宣说这些?」
舍利弗尊者答道:「因为它们对修梵行有益,修梵行的根基也是建立在四圣谛上。四圣谛能使人断爱去执,达成心意的安止与内明的开发,使人澈悟无生,令人止息烦恼,通达涅盘。正因为如此,世尊一向宣说四圣谛。」
听了舍利弗尊者的回答,外道行者们很不满地呵骂道:「尊者!为何关于有情众生身坏命终后之去处的各种见解,你不能明确地答复其对否,只是一昧回称『根据世尊的教导,这个问题没有意义』?你没有知识,缺乏智能,像婴儿一样的无知,实在不配为上座长老!」
外道行者们说完这番抱怨指责的话后,纷纷起身离去。
外道行者都离去之后,舍利弗尊者来到摩诃迦叶尊者的住处,彼此寒喧问讯后,各自入座。舍利弗尊者向摩诃迦叶尊者谈起自己刚才与外道行者对话之事,顺口问道:「尊者摩诃迦叶,世尊为何不置答『众生有常?』、『众生无常?』...之类的问题?」
摩诃迦叶尊者答道:「因为『有情众生死后仍存在』、『有情众生死后一无所有』、『有情众生死后的世界既可说它存在,也可说它不存在』、『有情众生死后的世界既不能说它存在,也不能说它不存在』这四种见解,无论采取其中任何一项,都是由于对【色】、【受】、【想】、【行】、【识】(五蕴)的生起、聚集、灭去、觉受、过患,乃至出离,还未能有所认知。
成就正觉的圣者对于【色】、【受】、【想】、【行】、【识】(五蕴)的生起、聚集、灭去、觉受、过患,乃至出离,均已如实了知。
对这样的圣者而言,『有情众生死后仍存在?』、『有情众生死后一无所有?』、『有情众生死后的世界既可说存在、也可说不存在?』、『有情众生死后的世界既不能说存在、也不能说不存在?』这类的问题,根本没有意义,因此世尊不具说它们的是非。」
经过这番议论后,两位尊者各自回到自己的住处。 佛陀、菩萨、阿罗汉是什么意思?这是佛教四圣法道中的三种,如果加上辟支佛的话,就是十法界中的四圣法道,也就是佛、菩萨、辟支佛、声闻;阿罗汉乃是声闻法道的最高果证,就是解脱道四果的阿罗汉。我们从“佛陀”这个名称来说明今天的内容。佛陀的功德无量无边,因此可以有很多很多的名称来说明佛陀的功德;我们透过说明如来佛陀的功德,就可以同时也一起来说明菩萨以及阿罗汉的功德及差别。
一般来说,我们都是用佛陀的十号来说明,这是因为诸佛的通名就是这十号,一定要十号具足,才能够称为佛陀、称为如来;如果少了任何一个名号的话,那就不能称为佛陀如来了。我们常常看到经典中提到这十号的名称,例如在《阿含经》中的一段开示,我们举出来说明。《阿含经》这样讲:“我今于此世作佛。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杂阿含经》卷十四)所以,佛陀的这个十号是:如来、应供阿罗汉、无上正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陀以及世尊。我们分别来说明一下这十号的内涵,简略的来说明。
我们先说“如来”这个名称,以如来这个名称来显示佛陀名为如来的这个功德,因此我们引一段《菩萨优婆塞戒经》当中的一段开示来说明。经上说:“如来世尊修空三昧、灭定三昧、四禅、慈悲、观十二因缘,皆悉为利诸众生故。如来正觉发言无二,故名如来。如往先佛从庄严地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如来。”(《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三)
从这段开示我们知道,如来世尊修学空三昧等无边无量的三昧成就,因此诸佛如来所得的空三昧以及灭定三昧等种种三昧,乃是不同于二乘圣人所证得的三三昧,乃是超胜于甚多甚多;同样的道理,诸佛如来所证的四禅,也不同于二乘圣人所证得的;慈三昧以及悲三昧,更不是二乘圣人所能了知的;而且诸佛如来现观十二因缘,不是单单只有十二因缘而已,而是从心真如来现观十二因缘的,也就是说基于十因缘观而说十二因缘的,所以也有许多不同的十二因缘观;这些都是为了利乐诸众生而必须亲证的。
因为如来这样的修行而获得了解脱智慧与佛菩提智慧,而且都是究竟圆满而无人能加以质疑的,因此,如来正觉发言开示的时候,不会有前后不同的二法,永远都是前后如一,而只是当中内容深浅有异;但是并没有自相冲突、自相矛盾,永远都不会有自相矛盾的情形发生。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称为如来,因为,如来就是从诸法性究竟如如而来世间。诸佛都是发言无二,凡是通达三乘法义的人,绝对不会愚于佛,也不会愚于法,也不会愚于僧;只有凡夫总是愚于佛、愚于法、愚于僧的;甚至有的人更是大胆的诽谤佛陀,说佛陀说法前后有二、自相矛盾,这些都是谤佛的说法。我们应当了解三乘菩提中的种种异同,就可以如实了知诸佛如来确实是正等正觉而且是无上的;所以,诸佛如来发言无二,因此应该称名为如来;而且,这个如来就是从诸法法性究竟如如而来世间。
诸佛都是从庄严地出生。从布施庄严、持戒庄严、忍辱庄严以及精进、禅定、般若的庄严,加上方便善巧的庄严、智慧的庄严,而要具足十波罗蜜多来庄严,这些都是庄严地的功德。最后还要百劫修相好,专作布施,内财外财,一切时、一切人、一切地,统统皆乐于布施。这样具足了庄严,才能称为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诸佛如来才叫作如来。
再说,如来也可以称为“应供”、“阿罗汉”。如经典中说:“具足获得微妙正法,名阿罗呵;能受一切人天供养,名阿罗呵。”(《优婆塞戒经》卷三)
为什么诸佛又叫作阿罗汉呢?第一,因为诸佛都具足获得微妙正法。二乘圣人成为阿罗汉,而被称为人天应供,这是因为他们能够出离三界的生死,而凡夫以及诸天外道,都未能离开三界的生死,所以,出三界生死的人都可以称为阿罗汉。阿罗汉的意思就是应供,一切人、一切天,统统都应该供养他;他们在人间只是人类之身,但是一切人以及天都应该要供养他。因为一切诸天并不能出离三界生死,但是阿罗汉他却可以出离三界生死,所以,一切的人、一切的天,统统一样应该供养阿罗汉。诸佛而且具足了微妙的正法,远远超过了诸阿罗汉的证德,当然诸佛更能够称为阿罗汉,所以,诸佛也是可以称为人天应供,可以称为阿罗汉。诸佛远远超过诸阿罗汉的解脱境界,这是诸阿罗汉无法想像。而诸阿罗汉尚且是人天应供,更何况是诸佛呢?当然能够受一切人、一切天的供养,所以诸佛也可以称为应供阿罗汉。所以,诸佛如来为佛,也是因为祂实证解脱道的极果阿罗汉的果德,这也是祂的证德之一。而且,这个诸佛的大解脱证境乃是超越了阿罗汉的功德,因为诸佛不仅断尽了分段的生死,同时祂也断尽了变易生死,成就了究竟的大解脱。
我们再说,佛陀也可以叫作“正等正觉”。经上是这么说:“觉了二谛:世谛、真谛,名三藐三佛陀。”(《优婆塞戒经》卷三)
佛为什么叫作正等正觉呢?因为佛陀具足觉了二谛:觉了世俗谛,觉了真谛。佛陀对于世俗法蕴处界,现观它是无常、苦、空、无我,并且实证了五阴、十八界、十二处的缘起性空,而当中是没有常住的真实我性;而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乃是世俗法,如此亲证的人名为证得世俗谛。这样现观而断除了我见,乃至进而能够断除我执,都可以叫作世俗谛的亲证。诸佛如来如实觉察现观,究竟了知世俗谛,所以能够教导众阿罗汉们出离三界的生死。
诸佛所证的第二个谛就是真谛,真谛是说有一个法是正真无二的,正真无二的法就是一切诸法的实相——法界实相心如来藏。诸法的实相一定是常住而不可坏的,一切诸法的实相就是讲心真如,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也叫作异熟识、无垢识;因为祂是一切诸法的根本,没有一法不从祂所出生,所以祂是一切法的真实法相,祂是真实本际;当你证得第八识时,就是亲证了真谛而可以入内门修行。诸佛对于一切法的根本这个第八识乃是究竟了知的,对于第八识中的一切种子已经具足了现观、具足了亲证,所以可以具足真谛。佛具足了这二谛,所以称为正等正觉;只有真觉觉了这二谛而且透彻源底,才能够称之为正等正觉。
接下来,佛陀也可以叫作“明行足”。经典上说:“修持净戒,具足三明,名明行足。”(《优婆塞戒经》卷三)
佛陀因为从因地菩萨道中修行,就世世修持净戒,所以具足了三明——具足了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才能够称为明行足。因为诸佛都有天眼明,这种天眼明不是阿罗汉所拥有的;因为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只能看到未来八万劫,超过了就看不到了,但是诸佛的天眼明没有限制的时劫。而至于宿命明来说呢,大阿罗汉的宿命明,最多也只能了知过去八万大劫的事,超过了也没办法看到,诸佛则是没有限制。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虽然也有漏尽明,可是他们的漏尽明只是世俗谛上的漏尽明,世俗谛中的法他无所不知,但是一碰到真谛就丝毫不了知了。诸佛则不然,祂连习气种子的随眠如何断尽,也包括了智慧障的所有上烦恼如何断尽,都没有不了知的;这样的漏尽并不是声闻、缘觉所能了知。因为具足修了这三明之法,所以也可以称佛为明行足,因为佛陀三明已经圆满具足;而阿罗汉有三明却未具足,所以不能称为明行足;辟支佛也不能称为明行足,只有诸佛才能称为明行足。
诸佛的另一个名号叫作“善逝”。经典中说:“更不复生诸有之中,故名善逝。”(《优婆塞戒经》卷三)
诸佛可以永远不再受生于二十五有之中。因为诸佛究竟断尽阿罗汉所断的分段生死,同时祂也断尽了变易生死,这是阿罗汉、辟支佛无法作到的;所以,诸佛就可以称为善逝,阿罗汉、辟支佛不能称为善逝。
诸佛还有一个名称,祂可以叫作“世间解”。经典上怎么说呢?经典上说:“知二世界:众生世界、国土世界,名世间解。”(《优婆塞戒经》卷三)
这是因为佛陀已经具足了知二种世界,也就是众生世界、国土世界。众生世界就是指我们每一个众生的五阴世间,诸佛都具足了知众生、一切众生的五阴世间的法,三界五趣众生的五阴世间;所以这包括了畜生世间、饿鬼世间、地狱世间,没有一个诸佛不了知的;这只是世间解的第一个部分。另外一个部分就是,诸佛了知一切国土世界,也就是对于器世间也得以了知究竟;诸佛对于器世间也能够具足了知,所以称诸佛名为世间解。所以,要具足了知众生世间及国土世间,才能够称为世间解;也就是说,诸佛了知一切的五阴世间和器世间。
再者,诸佛另外一个名称叫作“无上士”或者叫作“无上尊”。经典上说:“如来从观不净,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庄严地至解脱地,胜于声闻辟支佛等,是故如来名无上尊。”(《优婆塞戒经》卷三)
由于如来从因地时修不净观,这是最初期最基本的观行;再从这最基础最基本的不净观,往上一步一步的进修种种的法门,乃至最后的位阶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这样次第的修行。从庄严地开始,也就是说从庄严地佛菩提的资粮位、加行位,从庄严佛菩提的见道位、通达位、十地的修道位,进而一直到究竟解脱的如来地,在在处处所修的种种法,都超胜于声闻阿罗汉,也超胜于缘觉辟支佛;所以如来可以另外称为无上尊或者无上士。
而诸佛如来的另外一个名称叫作“调御丈夫”。也就是说,因为诸佛如来能够调御一切的众生,所以称为调御丈夫。经典中说:“善知方便,调伏众生,名调御丈夫。”(《优婆塞戒经》卷三)
诸佛又可以称为调御丈夫的原因,这是因为善知众生的心以及众生的一切境界,并且能够善于了知一切的器世间境界,因此具足了无量无边的方便善巧;以这个方便善巧的智慧来调伏一切众生的心,教导众生如实如法的利益自己、利益众生,而成就佛道。因为诸佛善知众生世间,了知一切众生心的关系;又因为诸佛福德智慧统统具足圆满,威德极为广大而成为大丈夫;而且诸佛的智慧无量无边,祂有种种的方便善巧,所以能够调御众生,而成为调御丈夫的名号。
诸佛还有另外一个尊称,是叫作“天人师”。经典中说:“能令众生不生怖畏,方便教化离苦受乐,是名天人师。”(《优婆塞戒经》卷三)
因为诸佛能方便教化众生离苦得乐,所以佛用无量无边的方便来教化众生,让大家离苦得乐。诸天天人有苦来求,诸佛也是可以让他一念之间而免离了天人的生死;佛也能这样教导一切的众生离苦得乐,当然祂可以叫作天人师。
诸佛如来还可以有一个尊称叫作“佛”。经典中说:“知一切法及一切行,故名为佛。”(《优婆塞戒经》卷三)
佛陀因为如实了知一切种种的法,以及一切的种种行,所以佛陀可以称为佛。佛具足了了知一切法,没有一法祂不知;一切法所指的就是众生心所起的一切法,所以佛的智慧就称为一切种智。而且,佛具足能够行一切的行,修证成佛所应当修的一切行,都已经修过了,具足圆满了,所以佛可以称为佛。
佛陀还有另外一个尊称,就叫作“婆伽婆”,或者称为“世尊”。经中说:“能破四魔,名婆伽婆。”(《优婆塞戒经》卷三)或者说:“婆伽婆者,婆伽名破,婆名烦恼,能破烦恼故,名婆伽婆。”(《大般涅槃经》卷十八)
这是因为诸佛如来能破四魔,能破一切的烦恼,所以称为婆伽婆。所以,诸佛如来能够破尽一切的四魔,也就是说,能够破尽烦恼魔、生死魔、天魔、五阴魔;如果这些四魔统统都能够破尽,这样才有资格称为婆伽婆。所以,佛陀另外一个尊号婆伽婆,或者另外一个称号叫作怖魔,就是祂能够破尽四魔,同时也断尽一切烦恼、一切的无明,断尽了两种生死,而成就了佛道——究竟的佛道。
所以,我们从佛陀的这十号名称的内容,就可以稍微的了知一点点诸佛的功德,而且只是了知少许。因此佛陀是究竟圆满的觉者,乃是一切智者;祂是福德智慧两足尊,而且是圆满具足。
而菩萨则是称为“菩提萨埵”,也叫作“觉有情”。这是因为菩萨的种性尊贵,菩萨志愿效法过去诸佛,努力的精进成就佛道;这样三大无量数劫的自利利他,行普贤行利益众生,因此最后能够成就最究竟的佛道,未来成就佛道的时候,也同样具足了这十号。但是还在因地当中的菩萨,就是这样少分少分的修证佛陀的功德,而这是二乘独觉及阿罗汉所不能了知的。而且,菩萨三大无量数劫的修行,在七住位明心的时候,能够证得法界实相心;七住位之前是外门广行六度万行,七住证悟明心以后,而证得法界实相心,因此发起了般若的总相智;而这个智慧是不共外道凡夫以及二乘人。然后菩萨于见道后,转依第八识如来藏的清净体性,而于内门中广修六度万行,这样在三贤位中努力的伏除性障,努力的熏修智慧,以及广集福德;这样满足初地菩萨该有的智慧及福德,最后能够满足般若别相智,因此而成就见道通达位的功德,成就了一分无生法忍道种智而进入初地,来修地上菩萨的无生法忍道种智,继续下去。这样于圣种性中的修道位里来行菩萨行,广修十地所应该修的十度波罗蜜;这样经过将近两大阿僧祇劫的时程,最后满足了十地心,蒙佛加持灌顶而进入到等觉位菩萨。而这个等觉菩萨继续在等觉位中利益众生无边无际,这样百劫修相好,累积成佛该有的广大福德。这位等觉菩萨广行布施,他是“无一处非舍身处,无一时非舍命时”;这样百劫修布施内财外财,成就三十二大人相及八十种随形好,最后成就佛道,并且这时候祂也是十号具足圆满。
所以,菩萨就是佛陀在因地的身分所修行的,没有一尊佛不修菩萨道的,一切诸佛都是从因地修菩萨行而成就这项的果德。所以说,菩萨就是佛在因地时所行的一切行。 我就说个实际情况吧…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佛陀是通过内观成佛觉悟的…而佛经只是类似于史书的作用…你天天读经书你说能升官发财还是能顺风顺水?所以…佛的巴利文觉悟的意思…觉悟是需要去修行的…而不是读几本经书拜佛祖,念经就能有成果…要靠自己去修行和练习的…练习观察自己的内在… 一个偷吃猪肉,结果拉屎活活拉死的超脱者
一个在农村里自称太子的癔症患者
同样是以死为解脱,庄子就比释迦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佛教简史1:三次集结与大藏经的诞生|锵锵美国行第13期
原创 2017-03-20 行者牛客 牛客Newker
心经
孟庭苇 - 心经
一个人真正的幸福,并不是待在光明之中,而是从远处凝望光明,并朝它奋力奔去,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时间里,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实。
——安藤忠雄
《渡河之旅(下)》从佛教开始,先介绍佛教历史,再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依托管窥佛学,从中汲取到达自由彼岸的智慧。
1如何理解宗教
宗教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部分:
仪式规范
哲学理论
哲学理论是宗教的核心
生活中说信不信某个宗教,一般指的是宗教中的仪式规范部分,比如佛教中的烧香许愿带手串、基督教中的忏悔祈祷做礼拜;而佛学、神学这类的哲学理论,较少被人们注意,但却是宗教诞生、传播过程中“虚构故事”的核心所在。
论点的使用价值
按照《渡河之旅(上、中)》的介绍,宗教的哲学理论,大部分用“非形式逻辑”的方式讲述,少部分使用“形式逻辑”论证,但绝没使用过形式逻辑中的“证伪方法”,否则就是科学了。以上的过程,也恰恰是科学方法诞生的过程,所以科学不能嘲笑哲学,正如孩子不能嘲笑母亲。
由于非形式逻辑的原因,我们关注宗教哲学理论的重点不在于论据的严谨性,而在于论点对我们的使用价值——能否帮助我们在人类社会这个“虚构故事”网络中,游刃有余、享受当下,接近自由的彼岸。
2佛教简史
历史无真相,却有故事。
佛教的创立
公元前466年(大约,下同),在印度,有一位叫悉达多的王子,青年时期生活奢侈,极尽声色娱乐,但心理上仍然困扰于快乐短暂、苦恼繁多、生老病死之无常。到了而立之年,决定离开宫殿,寻找哲学、心理学上的解决方法。实践了当时印度主流的修行方法,如禅修、苦行等,都没解决问题。
最后在菩提树下自己思考了四十九天,最终大彻大悟,自称“佛陀”,意思是觉悟的人,年龄约34岁(公元前432年)。此后45年,招收弟子、传播思想,逐渐形成了早期佛教的哲学理论和仪式规范。81岁时(公元前387年),于娑罗双树之间“入灭”,后世尊称为释迦牟尼世尊。
第一次集结:佛经的诞生
(公元前387年)
世尊生前传教,均是口口相传,没有文字记录。为了保证大家理解一致,由弟子主持召开全体大会共同回忆,这就是“集结”。
世尊入灭当年,由十大弟子中“苦行第一”的大迦叶(世尊的堂弟)组织召开了“第一次集结”大会,共500弟子参加。
首先由“多闻第一”的阿难代表背出了世尊创立的哲学思想——“经”,500人发言表决,多数觉得和自己听世尊所说的一致。
其次由“持戒第一”的优婆离诵出佛教的仪式规范——“律”, 500人发言表决,多数觉得和世尊当年定下的规矩一致。
但这次集结,仍然口口相传,没有产生会议纪要。
由于会议经费所限,当时没被邀请参会的弟子,在会议室外也进行了集结,人数比窟内更多,氛围更轻松,史称“窟外结集”。
“第一次结集”后,
结合印度传统神话,世尊的很多传奇故事开始流传;
佛教的哲学理论与仪式规范在口头传播中初步定型;
佛教弟子中形成了阿难、优婆离两大师承派系。
第二次集结:大众部与上座部的分裂
(公元前287年)
人类靠虚构故事实现了大规模的组织,由于批判性思维并未普及,对同一个故事的理解往往因人而异。一个理论在诞生初期,由于权威的存在,容易维持统一。随着时间流逝、权威的影响力不在,分歧就会扩大成分裂。
生物细胞的分裂,拉开了基因演化的序幕,而虚构故事的分裂,则是人类实现文化演化的里程碑,比如欧洲文明的希腊时期、文艺复兴,中华文明的春秋战国、民国时期,都是大师云集,群星闪耀。
世尊的第一代弟子相继离世后,佛教的分裂便开始了。优婆离系的改革派,提出了对佛教戒律的十项改革提案,比如:
可以饮用未发酵的椰子汁;
可以储存金银与食盐;
过了饭点20分钟仍然可以吃饭;
佛教全体大会休会期间由常委会进行决策等。
优婆离系的保守派弟子、阿难系的大部分弟子,都持反对意见。
世尊入灭100年后,阿难系弟子召开了“第二次结集”大会,共有700位弟子参加,由阿难系六位大弟子及优婆离系两位大弟子,代表全体参会弟子,组成大会主席团,即“上座长老”。
大会做出决议,认为“十项改革提案是错误的”,又称“十事非法”。由于是上座长老的决议,因此遵守“第二次结集”决议的佛弟子,被称为上座部。
优婆离系的改革派不同意“第二次集结”的会议决议,自行组织上万人的集结,承认十事合法,因参会人数众多,后被称为大众部。
优婆离系的改革派有一位叫“大天”的大弟子,又提出了对佛教哲学理论的改进建议“大天五事”,至此佛教弟子彻底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史称“根本分裂”,大天则成为大众部创始人。
随着佛教传播范围的扩大,两个大的派部,逐渐分裂出许多小派部,又称“枝叶分裂”。大众部分裂为八部,而上座部分裂为十部。这一时期被称为部派佛教时期。
第三次结集:南传上座部佛教创立
(公元前253年)
公元前273年,印度孔雀王朝的老国王病重,朝中未立太子。阿育王在大臣的帮助下,加入了争夺王位的斗争。传说曾杀兄弟姐妹99人,最终,公元前269年,古印度迎来了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
阿育王早年好战,统一了整个南亚次大陆,晚年放下屠刀,笃信佛教。由于佛教成为国教,佛教徒待遇较好,便出现了很多冒牌佛教徒骗吃骗喝、扰乱教义。为了从严治教,阿育王请国师“目犍连子帝须”组织召开了“第三次结集”大会,上座部1000佛弟子参加。
大会主席团经过9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经、律”的再次整理。同时,批准了将6万不合格教徒从佛教中除名的决议。
这次集结,仍然没有形成文字记录,依靠口口相传。
阿育王也是佛教从印度走向世界的主要策划人,第三次集结之后,派出传教僧团,在东南亚国家传播上座部佛法,这就是一直延续至今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其影响包含我国云南地区。
至此,近代佛教的三大分支,已经形成了第一支:
南传上座部佛教:流传于东南亚、中国云南
藏传佛教:流传于中国西藏地区
汉传佛教:流传于中日韩
以上为近代各大佛教派别公认的三次大的集结。后期的各部派集结,只有一次对佛教各派别产生了重大影响。
佛经典籍的诞生
公元前29年,“南传上座部佛教”在斯里兰卡进行“第四次集结”,将历来用巴利语口传心受的佛教理论,全部用字母音译刻写出来,终于结束了经文口口相传的历史。
后世,将汇集佛教一切经典的全书总称为《大藏经》,包含三藏:
经:佛所说的哲学理论
律:礼仪规范
论:佛弟子对经的解释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大藏经,是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佛教典籍全集。近代各种版本的大藏经,都源于此,由后人发展而成。
1920年,《频伽精舍校刊大藏经》由在中国致富的犹太商人哈同出资,南京栖霞古寺住持宗仰上人和著名学者王国维、章太炎等,耗数十年时间,集数百位高僧编修校刊而成。全藏共6000多万字,共收经、律、论1916部,是最新版本的汉传佛教中文大藏经。
2008年,《频伽精舍校刊大藏经》在中国首次不限量公开发行。
大乘佛教的创立
公元144年,印度人龙树诞生,后世尊称龙树菩萨、第二代释迦牟尼。
大众部佛教,由此进入大乘佛教时代,并开始大规模传入中国。
大乘佛教的故事,我们下期分享。
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混合的人生观。(指苏东坡)
——林语堂
长按二维码,关注“牛客Newker”
拥有是生存,给予是生活
“牛客”致力于发现生活,温暖梦想,传递美好
倡导有精神内涵的物质生活
欢迎加入“牛客”
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
Newker,让生活无界 我不是一个佛教徒,但是我是释迦牟尼的粉丝,这个老兄太牛叉了,大教育家。
菩萨是什么?佛祖又是什么。我刚从厦门的南普陀回来,我觉得我的一段感悟可以给题主一些启发。
南普陀其实算是个小庙不大,也不要门票,都是信徒在维持秩序。
一进门左右是风调雨顺四大金刚,有人在拜。
正面是大肚弥勒佛,有人在拜。
背后是立杵的韦陀,有人拜。
然后左边是珈蓝阁,供奉的居然是关老爷,有人拜。
右边是地藏王菩萨,有人拜。
天王殿里正中是佛祖释迦牟尼,然后两边站着迦叶和阿难,然后东边是药师佛,西边是阿弥陀佛。在外面是帝释天和大梵天。从旁边绕过去,背后是西方三圣,中间是阿弥陀佛,左边是观音菩萨,右边是大势至菩萨,都有人拜。
然后是八角楼,千手观音,有人拜。
我当时就在想,怎么这么多菩萨和佛祖,你说信徒能记住么。另外为什么有这么多种菩萨呢。还有我们拜的时候该怎么拜呢,毕竟不可能每个人都认出来是什么菩萨。
其实拜菩萨都很简单,一般就是口中称念阿弥陀佛。
其实我觉得这个事情其实是这样的。
佛,是音译,实际意义是觉悟者。阿弥陀佛的意思是无量寿,无量光,无量觉。就是大智慧。
我觉得所谓的佛教,其实就是让人们明白宇宙的规律和道理,告诉人们生活快乐的法门。比如不要固执(不执象),不要夹杂主观意识(四大皆空),一边领悟一边实践(修行)等等。佛教因为当初受众文化水平不高,所以释迦老爷子就说你脱离苦海是因为有菩萨帮你。有些菩萨是专门帮你摆脱劫难的(救苦救难观世音),还有些菩萨是帮你身体好的(药师佛),还有些菩萨是减少你罪恶感的(地藏王)等等,所以说佛有三十二应身,千百亿的化身。你可以把你的生活变好理解为有特定的菩萨帮助你,你希望是什么菩萨,你就创造了一个菩萨。所以菩萨和佛有无数多个,每个人心理都有一个菩萨。
而其实我们不用过分执着是哪个菩萨帮你,其实帮你的就是佛的原理,无量寿,无量光,无量觉。就是戒定慧。自我控制,心思稳定,并且不断学习拥有大智慧。自然生活就变好了。是无限的智慧,无限的思考,无限的修行让你过得好的,这些是无量光无量觉,这些就是阿弥陀佛。
所以吧,佛,其实就是一个正确的理念,而菩萨嘛,就是你假象出来帮助你那些幻想,是自然规律的拟人化表现。 知乎盛产佛教发明家。"好好过日子就是学佛,挣钱养家,敬老尊贤,爱妻怜子,有自尊心,有慈悲心,有公德心就是行正道。"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普世价值,你爹妈如无意外从小就会教你,是所有正常人类本来就应该追求的东西,什么时候成你佛的教导了?释迦牟尼是好好过日子了还是挣钱养家敬老尊贤了?有自尊心还去要饭?有公德心不做点实事?释迦牟尼的四圣谛,说白就是世间皆苦,涅槃最乐。"好好过日子"和你佛本意根本就背道而驰。贵教说谤佛的怎么着来的? 昨天晚上睡前忽然心血来潮,想在梦里见见佛和菩萨。
隐约记得一个法师开示过,睡前诚心念10到15分钟阿弥陀佛圣号,祈求阿弥陀佛在梦中现身,好像就可以看到(大概是这个意思,可能遗漏了某些细节,不建议参考我的方式,若有兴趣可以自己搜一下)。
因为具体细节我也忘了,就简简单单的在心里说:之前一直看到的都是佛画佛像,这次希望能在梦里看到阿弥陀佛的真身,增长一下我的信心,如果能同时看到观世音菩萨的就更好了。
之后,就开始默默念佛,其实念的一点也不专心,经常走神,后来迷迷瞪瞪就睡着了。
结果第二天醒来,我立刻就决定要把梦境发出来,猜猜我梦到了什么?冒着金光的大佛?白衣飘飘的观音菩萨?脚踩莲花满天飞?
不不不不不不,不是这样的。
我梦到了很多很多人。
我梦到一个律师,在一个穷困人家需要法律支持但是交不起钱时,主动上门提供援助,全程和颜悦色,离开时没收一分钱。
我梦到自己难过的时候,一个人自始至终在一旁耐心的开导我,陪伴我,直到我开心了,才微笑着走了。
其实写到这里,别的梦境都忘的差不多了(明明刚刚还记得好几个,好可惜~),上面两个梦境也只是记得大概,但我几乎做了一整夜这样的梦,梦到的全部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没有金光没有神通不会满天飞,都很平凡。
但是这些人虽然平凡,却都很平静,很睿智,非常慈悲,他们无时无刻都在准备着帮助别人,任劳任怨,一心一意,而且总是在别人不需要他们的时候默默离去不求回报。
我本来以为自己会做一个离奇神异的梦,梦到金身的佛和白衣的菩萨,结果真实梦境和我潜意识里以为会做的梦境天差地别,但这更让我相信,这并非心理暗示,而是佛菩萨真实的感应。 菩萨与佛本来都是和我们凡夫一样,经过五十二个级位,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方可成佛,我们自己都是菩萨,但需要明心见性后,才可以称为菩萨摩诃萨,我们平时说的观音,大势至菩萨都是等觉妙觉菩萨,是明心见性后广修内六度万行,经十地后方能到达的层次,他们都会最终成佛,这也是我们修学大乘的终极目的 不妨换个角度,谈谈释迦牟尼作为凡人的一生……
看到这个问题,想到这几天大学朋友圈又开始讨论佛教、神通、基督教、原罪等等这些话题,很奇怪,我们作为一个最正统理工学院的纯理工科专业,会对宗教问题如此热衷,不过可能也是好事,也许到了一定岁数,会开始思索一些本源的问题。
于是,我想,如果换一个最简单的角度,就是从最普通人的逻辑或者日常经验,来看看释迦牟尼或者耶稣的一生,是不是会有不同的启发呢?下面先来看释迦牟尼,因为不同资料搜集的缘故,会有片段式结构,我尽量抛开神话的部分,还原凡人的思维。
首先,释迦牟尼是什么意思呢,梵语里是释迦族尊者之意,而“佛”是觉悟者的意思。另外,佛祖还有一个耳熟的名字“乔达摩.悉达多”,其中乔达摩是姓,悉达多是名,意思是达成目的的人,这是他尘世的名字,为表示尊敬,后文中,我们简称“释迦”。
释迦的父亲是净饭王,母亲是摩耶夫人,他们生活在古代印度的一个小小的国家,叫作蓝毗尼,释迦出生七天母亲便去世了,释迦由姨母养大成人。
在经书中释迦对于青春有这样一段描述:“我虽然生活富裕,但感受力强,尽管世人自老、自病、自死,尽管这些难以摆脱,但人们一看到生老病死,就会烦恼、又厌恶、又羞愧,这不是一种正确的态度,当我这样思考的时候,就全然丧失了青春的喜悦、健康与勇气。”由此,我们可以理解,释迦一定是一个很敏感的年轻人,会不时忧愁,他也是一个很宽容博爱的人,会希望解决人生的难题还有人民的苦难,也许所有的宗教创始人或者领袖都是这样拥有一颗慈悲的心吧。
还有释迦是长什么样子呢?他是这样回忆自己的样貌:"我身体清瘦,非常纤细,接受过极谨慎的培养。"是不是和我们想象的一样呢?英俊、清瘦还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只是常常会流露忧伤的情绪,而且,当然受过极好的教育。
在释迦十六岁时,有一次婚姻,妻子是耶输陀罗,生有一子罗睺罗,后成为释迦弟子之一。是的,就和耶稣一样,他们都有过婚姻,也懂得尘世的生活。
在佛教传说中有"四门游观"的故事,净饭王担心儿子出家,便禁止释迦出城,但是释迦在侍者帮助下,出东门看到了羸弱的老人,出南门看到濒死的病人,出西门看到死去的人,然后在北门看到了一名僧人……当然这是一种比喻,在释迦对于世间痛苦感到迷茫之后,决意出家,寻求生命的答案,这在古代印度本来也不算得多新鲜的事情,那时这样的人是被大家极为尊重的,我们可以想象那个时代的印度,很多追寻生命智慧的人在四处流浪、苦修和思索生命,可想,这是怎样一个思索生命的民族,又是怎样充满哲学探索的一生,想想也是一个美好的年代吧。
当时印度主流教派是婆罗门教,婆罗门将人生分四个时期,第一是学期,人们在七八岁时开始跟从学问最好的婆罗门学习,大约十二年;第二期是家长期,主要是侍奉神灵与父母,约三十年;第三期是林栖期,这段时间幽栖于林间,思考生命的答案;第四期是云游期,走出森林,身无一物,四处托钵行走。印度种姓制度也是婆罗门教而来,婆罗门(祭司)、刹帝利(王族)、吠舍(平民)、首陀罗(奴隶),种姓制度非常森严。当然现在我们对于中国封建制度开始重新审视的同时,也该对于其他文明要有所宽容。
除了婆罗门教,还有所谓"六师外道",他们是后来佛门中人对于其他宗教领袖的称呼,有苦行主义、怀疑主义、唯物论者、虚无主义等,有些像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
在这一伟大时期,释迦与苏格拉底、孔子、耶稣一起登上历史舞台。
释迦求学的地方是摩揭陀国,是蓝毗尼最近的一个大国,也是"六师外道"思想争鸣的地方,在那里,摩揭陀国国王曾劝释迦统帅国家的军队,在经书中释迦如此回答:"我从名门望族出家,不愿享受世俗的乐欲,我受世俗之欲牵累过多,知道唯有离此方得安乐,我将精进努力求取真理,只有这一个目的,没有别的愿望。"这里,我觉得摩揭陀国王是否真的给释迦这样一个年轻人这样的许诺并不重要,也许释迦在那里得到了非常好的礼遇以及当官的机会,也许没有……不过最重要的是后面的话,我坚信这是释迦真实的想法,一个充满热情与大慈悲的年轻人,只有真理才能满足他饥渴的心。
在摩揭陀国,释迦遇到的大多数是求得自己解脱的修行方式(例如瑜伽),这不能满足释迦解决人类生老病死的痛苦,所以释迦离开了。
大乘佛教是求得解脱世人之苦,便是此意。
在恒河岸边,释迦开始了漫长的苦修,也许六年,也许十年,释迦如此回忆:"在那里,我看到了令人喜爱的处所,幽灵美好的森林,流淌的尼连禅河,平整的堤岸,富裕的村落,那时我这样认为,这一处所的确可爱,森林幽静,河水奔流,实在适合奋发上进的子弟修行,于是我就在那里坐下……"
苦修,是心物二元论一种人生解脱的思想,通过摧残身体消除苦因来达到精神的自由,有断食、暴晒、抑制呼吸等,以耆那教最为出名。释迦如此回忆这段苦修:"在一切沙门或者婆罗门中,即使过去有能承受极端痛苦的人,但也没有像我这样尝试过最为彻底苦行的人,而且未来也不会有像我这样进行严格苦行的人,但是,即使像我这样实施极端苦行的人,也还是不能达到最高的觉悟。"
于是,释迦放弃了苦修,饮用了当地少女递上的粥,然后在恒河洗净身体,此时与他一同苦行的五名比丘都非常失望,于是离开了释迦,而释迦独自一人向彻悟的大道走去。这是一个非常动人的画面,憔悴又疲惫到极点的释迦在那一刻放弃坚持了数年的修行,勇敢又坚定地孤独上路,身后是最忠实却不能理解他的朋友……
然后,释迦有一段与“魔”交战的历史,而所谓"降魔成道",意思是在释迦证悟的前夜,众魔纷纷袭来,释迦用法力驱逐众魔,在黎明时分成就正觉。当然,所谓众魔也是一种比喻,在释迦的回忆中,包括贪欲、忧苦、渴爱、饥饿、睡眠、恐惧、疑惑、伪善与固执。其实这样的魔的形象在基督教也有,只有驱散这些困扰,才是证悟的前提。
释迦回忆:"恶魔,怯懦者往往败于你手,勇敢者却将获得升级的喜悦,我与你们日夜交战,失败之躯令人厌恶,与其在失败中苟活,不如在奋战中死去,在沙门与婆罗门之中,确有因失败而脱离修行的人,他们不懂得坚持修行者对真理的探求。"
魔弥漫宇宙,本质却存于自己内心。
农历十二月八日,佛陀证悟之日,辉煌的时刻到来,在佛陀伽耶,一棵毕钵罗树下,释迦终于彻悟,此树此后便被称作菩提,也就是觉悟的意思。这时,释迦大约35岁。
"悟"当然不是法力,因为不仅仅是释迦,许多修行者也有过这样的时刻,在瞬间感觉到宇宙与自身通彻无碍,所谓"十界互具","一念三千",就是这个意思,十界是说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恶鬼、地狱。这里,不妨我们把十界理解成一切的多维宇宙,三千是指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这些都可看作比喻,只是一瞬间明了一切宇宙与时空的意义,感受到极大的喜悦。
释迦如此回忆:"在了之一切众生的死生时,我控制自己一心的活动,就是说我以清静、超人的天眼,见到了一切众生的死而复生,也就是见到了一切众生,包括卑贱和高贵的、美好和丑恶的、幸福和不幸的,他们都随顺着各自所作的‘业’而表现……"这里重要的概念就来了,“业”是什么,接着看……
释迦在彻悟时刻拥有了三重智慧,第一重,看清自己过去世,未来世,看到无数宇宙的建立与破坏,看到自己的死生、苦乐、名姓、因何而生,因何而死。第二重,看清世人的因与果,善与恶,六道轮回中人所受之苦与业报。第三重,懂得缘起与无明,一切万物因缘而生,因缘而灭,一切事物无不有某种关联性,依"他物"而存在,依"缘"而生起。而人类一切痛苦的原因在于"无明",在于无法理解宇宙万物是相互关联的实体,万物之间,有因,有果,有缘,是严格遵循因果律的生命实体,而人们以为自己是独立存在的,也由此徘徊于无明的世界,在欲望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那么,总结佛教的哲学(不是神学)其实是普通人都很容易理解的道理,首先,万物是“和合而生”,就是各种元素组合的,生成,分解,再生成,再分解;那么怎样的机缘会生成或者分解呢?这里就有一个因果的理论了,其实很简单,任何行为都会造成一个相应的后果,所有的行为与结果合在一起,就是万物生成与消解的原因(加上现在量子理论,不同时空的两个量子都能产生感应,不也是因果吗?);可是普通人看到的却是命运无常,于是有各种情绪出来,就是人生的苦;接着呢,要想通其中的道理,认识到一切都是这样随缘而生,随缘而散,想通了就没那么痛苦了,然后就解脱了。
佛法是非常精致、博大与高深的哲学,上一段随意而写,况且不同教派有不同的阐释,读者可自行忽略……
释迦在彻悟之后,开始进一步实现年轻的梦想,要让人类解脱苦难,于是就有了初转法轮,就是释迦第一次为他人讲法,他选择了对当时一起苦行的五比丘讲法,地点是鹿野苑。从这以后几年,释迦的弟子大概有一千多人,最后摩揭陀国国王也皈依了释迦,这样释迦有了传法的基地,竹林精舍、邸园精舍和东园鹿子母讲堂。
准确来说,释迦是掀起了一次真正的宗教革命,即便婆罗门中最智慧和才华的年轻人都皈依了释迦,这里有怀疑主义、虚无主义、苦行的目健连、舍利弗、摩轲迦叶、须达、迦叶等人。
释迦结束了摩揭陀国的传法之后回到了故乡,这里是他传法的第二站,在这里几乎所有优秀的年轻人都皈依了他,这其中就有一生侍奉释迦的阿难,还有优婆离、阿那律等人。
第三站,释迦来到舍卫城,在这里,他遭受到"九横大难",传有不同的故事,多具神话色彩,事实来说就是宗教斗争的比喻了,释迦主张"人非生而贱民,亦非生而婆罗门,人因其所作之业生而贱民,人因其所业生而婆罗门",不可能不与等级森严的婆罗门产生矛盾,一个新兴的宗教受到现有宗教势力的打压,这也容易理解。
到了释迦晚年,人生中发生了几件悲伤的事情,大概快七十岁的时候,先是两个最重要的大弟子舍利弗与目健连逝去了,舍利弗与目健连是释迦最重要的两个第一,称智慧第一与神通第一,在释迦一次晚年的集会中,释迦说到,"由于舍利弗和目健连的离世,我感到一种空虚之感……"不久,释迦的故乡释迦国在战争中也遭灭亡,再后来,教会内部出现了宗教分裂,尽管人们会演绎提婆达罗勾结王子,刺杀释迦以及分裂教众,刻画了一个野心和欲望膨胀的形象,我却以为,在释迦的慈悲与传统印度宗教的苛刻修行之间一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次分裂也是一次必然的结果。
在王舍城郊外的灵鹫山,释迦开始人生最后一段旅程,向着故乡走去。
在归乡的路上,释迦曾说:"阿难,修行僧们于我期待是什么呢?我已说了一切法,面向全人类的教法,我不会像拳师那样对弟子们隐藏什么了……在这世界上,你要以自己为安全岛,以自己为庇护所,要以法为安全岛,以法为庇护所而不是其他……这世界是美好的,在这世界生活是快乐的……"
释迦在一个又一个村庄说法,向着自己的故乡走去,在一个村庄,释迦向一个普通铁匠讲法之后,铁匠满怀感激为释迦做了一顿饭,而这次饭中某种蘑菇导致释迦身染重病,身体彻底衰弱了,释迦没有责怪铁匠,让弟子们也不要责备他,释迦反而赞扬了他真诚供养的心。
在拘尸那揭罗,两棵沙罗树之间,释迦让弟子铺好卧具,就在上面躺下来,这时候他知道自己已经接近死亡,最后他回答了远来一位修行者的提问之后,那天夜里,就死去了。
佛传曰:"那时候,沙罗双树虽非开花时节却鲜花盛开,这是为了供养如来而降注如来之体,又有曼陀罗花降自虚空,这是为了供养如来而降注如来之体。"
在这里,我但愿这样情景是真实的……
最后引用日本佛学家池田大作一段话,我觉得这是对释迦牟尼最好的注解:
我愿向世人推荐人类罕见的思想巨人乔达摩·佛陀,他既没有什么特别激烈的理论或狂热的宗教教义,更没有气势磅礴的宏大哲学体系,相反,他以令人惊叹不已而又极为平常的语调,运用大众都能理解的譬喻和故事,将人们内在的灵魂唤醒。但这决不意味着他缺乏深邃的思想,佛陀正是这样一位伟人,他以简洁明白的语言,通过平淡无奇的谈话,扬弃了传统的思想观念,引导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池田大作
lostsong 打个比方,我们这个世界是个网络游戏,耶和华、真主、奥林匹斯诸神都是NPC、BOSS。佛菩萨并不属于这个游戏,他们只是外来的程序员而已。 俗话说:
“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
人们都会念观音菩萨圣号,
祈愿菩萨保佑平安!
那么,
一句“观世音菩萨”究竟多厉害呢?
今日,
佛门高僧用亲身经历告诉你,
观音菩萨显灵,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90后法师:观音菩萨救回他一条命
传源法师,
1994年出生在江苏南通的一个农村家庭。
从小身体单薄的他,
在5岁时,
遭遇了一场生死体验!
大年三十晚上,
传源法师和父亲在回家路上,
一不小心摔倒在钢筋上。
农村的夜晚,
黑的伸手不见五指,
根本看不清伤势如何?
仅仅5分钟的路程,
在微弱的灯光下,
只发现蓝色棉袄全部染成了红色。
回到家后,
因为农村去医院不方便,
父亲只是给他涂了一点跌打损伤的药水!
母亲吓得不知所措,
因为母亲信佛,
便跑到观音菩萨圣像前磕头,
整整磕了一个晚上!
那个夜晚,
传源法师感觉伤口好像在自己愈合。
第二天,
竟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简直不可思议!
传源法师说:
“农村人他们信佛,
他们不太懂,但很虔诚,
他们不知道佛法讲的是什么,
但是信心很强。 ”
所以,他的母亲深信:
是观音菩萨把他救活的。
正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机缘巧合下,
传源法师出家为僧。
他说:
“我现在挺享福,
世间人,享受的是鸿福,
出家人享的是清福。
晨钟暮鼓,粗茶淡饭,自由自在。”
星云大师:从小拜观音菩萨,求得智慧
15岁,
星云大师出家,
师父为了让他不忘初心,
于是请戒师燃烧戒疤时,
把他的戒疤烧大一点。
然而,
12个香疤连结在一起,
仿佛破坏了脑神经细胞,
竟然让他失去了记忆力,
反复念诵的经典,
一转头就忘得一干二净。
以后如此愚笨怎么办?
终于,
师父告诉他:
“傻孩子,你拜观音菩萨求智慧啊!”
后来,
每到夜深人静时,
星云大师都走到殿堂,
跪着礼拜观音菩萨,
整整持续了两个多月。
没想到,
从此他不但恢复记忆力,
而且更加聪明,
练就了一身过目不忘的本领!
生活中,
有很多人都在生死之际,
念诵观音菩萨圣号,
便可得以逢凶化吉,
这就是佛法的力量!
或许有人会问,
只要念菩萨圣号就可以消灾?
也并非如此,
前提是要你诚心念佛,日行好事!
每一句佛经、每一句佛号,
都蕴含着佛菩萨利益众生的大愿。
相信念佛的你,
也一样会有好运气哦~ 作为一个半桶水,觉得题主提了个好问题,强答一发,都是按照我的个人理解所总结的,不保证对,仅供题主参考。
首先,题主的一部分认识是正确的:
佛陀教导我们按照规则(比如因果律)趋利避害,离苦得乐。
但是也有不正确的。
比如“不管事”。
再比如对世界的认识——佛教认为,世界和自我,都是我们非常坚固的幻觉。
以我的粗浅理解,打个比方来说,我们现在正在玩一款全息游戏。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心理活动,都跟真实的一模一样
(想想小时候看的2d电影和现在看到的3d电影,再想想如果六种觉知都能仿真又是什么效果)……
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六道轮回。
我们现在所在的大地图叫娑婆世界,小地图叫地球。
而且,我们身边没有NPC,大家都是玩家。
包括你家的喵星人,汪星人,动物园里的猴子,晚饭吃的螃蟹,邻居家的漂亮妹妹,长得歪瓜裂枣的同学,去乡下上坟时候在空屋子里见到的阿飘,还有天上的神仙……所有这些各种不同形态的,可见或不可见的有情生命,都是玩家。
注意植物和菌类(比如蘑菇木耳)不是有情生命。但是有些植物相当于是某些鬼道众生的房子……
每一个角色玩到死以后,并不会自动退出游戏,而会根据游戏里的成绩,随机生成一个新的角色,甚至可能会换地图……
佛法就是指导我们离开这个游戏,回到现实世界的攻略。
但是,那个现实世界是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力的。
而且,最大的困难是,我们几乎所有的玩家,都忘记了自己其实只是在玩游戏,而把这个游戏角色当成了自己。
而当我们玩死一个角色,随机生成新角色以后,这个转换过程中剧烈的疼痛,又会令我们忘记之前的所有记忆
(有些人会保留一些记忆残片,这样就会出现一些人按照自己的前世记忆找到上辈子生活过的地方,见到上辈子的亲人),
然后又把这个新的游戏角色执着为自己……
想要认识真实的世界,做到从这个游戏里从容离开,想回来的时候也可以在这个游戏里来去自如,我们只有一个方案——这也是这个游戏最大的bug——就是修行佛法。
我们可以用一些方式跟佛菩萨保持联系……
也可以从佛菩萨那里获得帮助。
但是佛菩萨不能直接毁掉这个游戏,因为那样我们会认为世界和我们自己都真的毁灭了……
(想想黑客帝国里面如果主机直接毁灭了……虚拟世界崩溃了,人类能回到现实世界吗)
佛菩萨只能引导我们,早点找到离开这个游戏的路径,并且亲自离开这个游戏。
就酱。 佛陀,布达,一个睡醒了的人,如实了解自己他人和万事万物,
菩萨,雷锋,为人民和一切有感觉的生物服务的人。 单单从发菩提心的角度来说明菩萨与阿罗汉的心量境界差别吧:
在经中曾经有过这么一个典故:是说有个徒弟背著行囊,跟著阿罗汉师父后面走,他走著走著,忽然间发起了大心。他心里想说:我要行菩萨道,要救度一切众生。这位阿罗汉是个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他想:这个徒弟,竟然敢发大菩提心,真是个了不得的菩萨啊!我这个师父都还作不到呢!于是,他就赶快把行囊拿过来自己背,不敢让这位发心的菩萨徒弟来背。可是这个徒弟跟著大阿罗汉走了很久,脚很累了!他心里就想说:走路就都这么辛苦了,那么行菩萨道真的是太苦了!我看我还是修声闻解脱道,早点入无余涅槃就好了。这位大阿罗汉马上就知道他这个徒弟又打消了发大菩提心的想法了,所以他就又把行囊还给徒弟背了。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就可以知道,要发大菩提心、修菩萨行,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啊!光是决定发心,就已经超胜于大阿罗汉的果证。从证得解脱的难易度来说,如果非常精进的话,可能只要一生到四生就可以证得阿罗汉的无余涅槃。但是如果想要成就佛地的无住处涅槃的话,那么就一定要三大无量数劫,才能够究竟圆满的。 所有的父母都是他的子女的菩萨,但其中也分为初发心菩萨和初地菩萨,前者是大多数,后者是凤毛麟角。何为初发心菩萨?初发心菩萨会退转,譬如一小儿发愿要平定此星球上一切争斗,他就成为了初发心菩萨。后来他长大了,觉得应该挣钱为先,向前看齐,他就是退转了。但他就不是初发心菩萨了吗?非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是初发心菩萨。如果给他足够长的时间,比如说让他长生不老,他还是会重新行菩萨道圆小时所发之愿。这就是初发心菩萨。而初地菩萨则不同,初地菩萨不会退转。假如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的初地菩萨,那么此人不仅是并且必须是很有智慧,而且对那人的慈悲心绝不会退转,可以说,如果一个人能成为另一个人的初地菩萨,那么这个人也有成为真正的初地菩萨的潜质。在此门槛交叠效应十分明显。其实越往上越是交叠大,一直到七地菩萨为止完全交叠。一个人只有是七地菩萨的时候,他才能成为另一个人的七地菩萨,不能由他的一厢情愿所决定,因为八地菩萨又叫观自在菩萨。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些,只是朴素的道德秩序的观点。但是,如果进入现实生活,何为善,何为恶,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更是人类文明一直需要面对与回答的问题。就是天主教的教廷与教皇,在【何为善,何为恶】问题上也是没有答案的。
当年,古巴导弹危机,教皇只有呼吁苏联与美国的领导人,为了人类的未来,共同维护和平。古巴导弹危机的事件,至今谁是善良,谁是恶势力,根本就没有答案,留给人类的只是永远的反思。
因此,反观一般的佛教教义,教导佛教徒【一心为善 远离诸恶】的戒律,只是一种人类朴素的愿望罢了,这条戒律根本就是无法实践与思考的东西。
康德的内心道德立法,王阳明的致良知,远比佛教徒【一心为善 远离诸恶】的戒律更加完善,也更加具有社会实践的指导性。但是阳明心学最后的演化为一种虚伪的东亚读书人道德虚伪性,【存天理 灭人欲】就是阳明心学的演化。
欧洲文明在尼采呼喊【上帝已经死去】的口号指引下,古老的基督教文化才真正的得到更新与重生,才真正的引发了人类思想、哲学、科学、政治、艺术等等领域的突破性发展。这一例子,对于古老的佛学与古老的东亚大陆,同样是完全适用的。
=========================
我们的身体是果报身,基本上都是六道轮回里面的习气,要通过自己的修行去断,很难,特别是现在的信息时代就更难了。 现在真正能够明白大乘佛法真实义理的太少,大多依文解字,或者按着戒律去传播,不明白佛法是活活泼泼的,并不是刻板的。大乘佛法是积极向上的,而且主张不离开生活,不离开自己的本分。
这些,我都赞成。我理解的大乘佛法,只是中观学与唯识学,至于密宗、净土宗是避而远之。禅学,是大乘佛教的最高发展的阶段。只有禅学,才真正的融会了佛学的精华,打通了与现代科学思想的沟通之路。
因此,只有在禅学中,才真正有自我意识的觉醒,才有大自在,大自由,大智慧。所谓转识成智,才可以真正的解脱生死,才可脱离六道轮回。佛学中的轮回,业力,习气,果报,因果,等名词,应该在现代哲学与科学精神的背景下予以解读,因为2500年前的文字的内涵,需要重新阐述、解构,才可以呈现真理的本质。
佛祖创立的佛学,传承了人类最古老的智慧。如果没有对佛学的重新解读与认知,而是一味地以为佛经的文字本身就是永恒的真理,那就是落入了佛祖批判的我执、法执的邪见中了。
因此,我坚决反对年轻人出家,更反对10多岁年轻人学习佛学。朱元璋时期,要求男子50岁,女子40岁才可以出家,这其中包含有巨大的智慧。 菩萨是在不停的融合中存在。
佛祖,是如来佛吗?非也,请看如下横幅,是信教群众发自肺腑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