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rey573 发表于 2019-8-9 07:57:05

应试教育到底危害谁了?

经常见到应试教育害人的说法。 是否有一个可以快速鉴别“应试教育出来的学生”的方法,我看不出来“非应试教育”与“应试教育出来的学生”有什么区别。 喊了这么多年,“应试教育出来的学生”是一批又一批,我也没见这世界就塌了还是怎么着。人家该宅的还是继续宅,穷游的、追星的、耽美的,跟旁人过的都是一样的日子,为什么一说是某高考工厂出来的就有人带着优越感可怜地看着人家呢? 这样的优越感是从何而来?应试教育到底害…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19-8-9 07:57:48

童话大王郑渊洁因为对应试教育体制不满,决定让儿子郑亚旗读完小学后退出教育体系,自己编教材教学。非常朋克,一度作为“anti-应试教育”典型被媒体普遍报道。

郑亚旗83年出生,今年34岁。现任皮皮鲁总动员CEO 。






在超市打工和摄影工作室除外,其他的工作经历都跟“皮皮鲁”,“报社”有关。

事实证明,正面刚应试教育的行为,非常费爹。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19-8-9 07:58:34

答案很明显,应试教育危害到孩子了。
不是因为孩子在应试教育中压抑辛苦。也不是因为孩子在应试教育中学习不到知识。而是因为,应试教育中,孩子的学习是效率低下的,是有巨大的无用功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要明白学习的三个要素:知识储备、思维层次和想象力。
首先知识本身是没有好坏,只有对错的,但是知识储备是有质量之分的。死记硬背的知识质量低下,高质量的知识储备必须通过高质量的思考才能得到。
大家都有经验,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如果只是把它记住,那就是低质量的;但是如果理解了它的原理,通过理解而记住,质量就会高一些;在理解了原理之后,做几个能用这个知识解决的难题,思考量上来了,得到的就是高质量的知识。
而在应试教育中,有多少孩子的时间花在了死记硬背细枝末节的知识上了。

其次,每个人心里都有许多模板(这个在心理学上叫做认知结构)。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如果符合我们的模板,就把它融入进来。如果不符合,或者改变模板、或者增加新的模板。
改变模板的过程是痛苦的,自己会问自己很多问题,要不断的同已经知道的知识对比,找到答案所在。思考的量决定了思维的高度。
而在应试教育中,大家进度划分一致,大多的知识学习都是通过老师讲授,自主学习能力弱,接触到的知识都是为了应试,思考量怎么能上去。

最后是想象力,马云说过:未来不是知识的竞争,而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竞争。
想象力有两种,一种是呈现性想象(就像把墙上因常年漏水而留下的霉斑想象成各种动物)。另一种是创造性现象。创造性现象就像是一双无形的双手。在面对难题的时候,能够把你脑中的知识储备,结合思维层次,像捏橡皮泥似的,快速的搭配组合、变形、比较、融合。最后解决难题。
创造性想象是我们想要的,它只有在解决与你而言棘手的问题时才会出现,并且得到锻炼。
解决问题是需要时间的,而应试教育没有给。
可能有人要问,现在初中开始,很多孩子不都住在学校吗,整天学习,怎么说没有给时间呢。因为浪费太大,应试教育都是统一教育,大家教一样的课,做一样的作业。在培养想象力的时候,是需要做大量最近发展区内的题目。
离学生能力范围太远,以至于不可能做出来的题目,不能算是最近发展区内的题目。而在能力范围之内,经过简单的思考就能做出来的,也不能算是最近发展区内的题目。
必须得是在当前能力范围之外,却没有离开太远,你经过大量思考是有可能做出来的题目,才是最近发展区内的题目。
这种题目能够把孩子逼至极限,从而提高想象力。而现在的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搞题海战术,做了大量能力范围之内的题目,还有时间好好思考最近发展区内的题目吗?
码字不易,如果文章对你有所帮助的话记得点赞关注哦~,谢谢^_^。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19-8-9 07:59:18

应试教育并没有“危害”。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句话后,会有立刻点“反对”的冲动,别着急,因为你可能误解了我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我的真实含义是:用 “危害” 来描述应试教育并不妥当,更为恰当的词是 “局限性”。


“危害” 和 “局限性” 的区别是什么呢?举个例子:
喜欢吸烟的人得肺癌的概率更高,因此,吸烟对身体是有 “危害” 的。
素菜中几乎不含有蛋白质,通常钙的含量也较低。它很难让人变得强壮和漂亮,所以,吃素菜是有 “局限性” 的。



这下就很清楚了,危害和局限性的区别在于:“危害” 会让你在某些方面直接遭受损失,而 “局限性” 只是无法让你在某些方面得到进步,但并不会让你损失什么。

之所以我用 “烟” 和 “素菜” 来举例,是因为我觉得它们确实很好地刻画了“应试教育”的地位:

接受应试教育,并不相当于吸烟,而是更接近于吃素菜——为了身体的健康,我们不应该吸烟,但不该停止吃素菜,而是应该去吃点荤菜;同样地,对于教育来说,我们不应该完全抛弃应试教育,而是在维持应试教育的同时,去慢慢地添加一些其他的教育方式,让人才选拔和自身发展变得更加多元化一些。

应试教育的存在是有它的合理性的。

应试教育最大的优点,是它的 “高效”。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试教育评判标准明确,动用的资源少,不需要太多的师资力量,通过几张考卷就可以迅速筛选出相当数量的优秀学生。而且筛选出来的结果,也是大体合理的:985 学生总体来说确实比普通一本学生优秀,本科生总体来说也确实比中专生优秀。这样的教育制度,也的确 适合那些人口众多而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 —— 我们都知道鼓励学生讨论的小班化教育甚至是一对一辅导有着更好的教育效果,可是学生那么多,哪里有那么多匹配的高质量教师呢?

对于学生来说,应试教育能帮助我们迅速地了解到一个知识点下的知识架构,通过对知识点的传授和一定量难题的训练,我们可以迅速拿下一个知识点。事实上,总体而言,中国学生在学习知识的高效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非常有名的。看看大部分美国大一学生们的教材吧,国内的高中生们基本都可以尽情地嘲笑他们。

这种简单高效的教育制度,也带来了另一个优点,那就是相对公平。因为应试教育主要依赖课本,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不那么高,加上相对统一的试卷,使得即使是条件落后的地区,也能受到可以接受的教育。“寒门贵子” 的比例虽然远不如发达地区的孩子高,但好歹人们还看得到希望。

当然了,我写这篇回答,并不是在给应试教育洗地。因为应试教育的局限性,也确实不少。


第一,应试教育窄化了优秀的标准

在 @肥肥猫 的回答(应试教育有什么危害? - 肥肥猫的回答)中,他提到:
“数学,在我们传统的应试考核体系中, 在“对人的智力进行评判”这件事上,权重过高。一个语文很好的人和一个语文很差的人,可能是90分和65分的差异,但一个数学很好的人和一个数学很差的人,就是99分和20分的差距。”这种说法很吸引眼球,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觉得并不算准确。

假设这种说法是准确的,那我们像 TOEFL 和 GRE 一样,对考试分数进行修正,使它符合相同的分布(比如把语文分数的 映射到 ),这样数学的权重就和语文一样了,行不行?

并不会有太大的效果。诚然,有些文科好而数学稍差的人会脱颖而出,但是那些数学特别好而语文稍差的人会抱怨自己的优势科目变得不明显;而对那些语文并不突出但数学很差的人来说,基本没什么帮助,他们依旧会觉得数学比例太高。

因此,问题的本质并不在此。问题的本质在于: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都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东西。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文科生就是要考语数英政史地,理科生就是要考语数英理化生,这六门课,只要有一门不好,就会影响升学。

实际上,尽管对全人类来说,数学是很有用的学科,但有些职业是真的用不上初中以上的数学的:学新闻的人基本不会用到解析几何,学美术的人也很少用到数列。

应试教育的局限性在于,它给你的考试科目和难度提供了太少的选择,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给“优秀” 定下了一个标准:优秀就是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全面发展,最好有几科还特别突出。除非你在某些方面特别突出(比如奥赛金牌、国家运动员),否则你是无法脱离这个标准的。
(好在这种状况正在好转:一些省份的教育改革,让我们在考试科目上有了更多的选择)

这种被窄化的优秀标准,极大地限制了我们对兴趣爱好的培养,很多所谓的优秀学生,本来可能会在很多其他方面拥有潜能,但却不愿意利用好自己的业余时间发展兴趣,只是一味地做题,这样的生活是很无聊的。

而另一方面,到了真正上大学和找工作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高中把这几门课学到这种程度,对自己的帮助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但效果也确实不明显。而曾经那些多才多艺而被定义成“不务正业”或者因为偏科被我们嘲笑的人,反而过得更好,这让我们对 “优秀” 的定义产生了动摇,只是,已经有点晚了。


第二,应试教育并不鼓励对真理的探索

简单地说,应试教育倾向于告诉你什么是正确的,而不会告诉你它为什么正确,以及我们是如何探索到正确答案的,中间又踩了多少坑。

这种教育方式的原因很明确:它需要高效,需要学生们在每堂课上都学到知识,所以无法接受很多讨论和探索的过程,更不用说错误的讨论。

当学生们回到家时,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学到什么知识。
若孩子说:“我们今天学习了 XX 定理,然后用这个定理讲了几道例题,然后布置了几道相关的作业题。” 家长们会感到满意。
若孩子说:“今天老师让我们讨论了一道难题的解法,我们各执己见,得到了很多不同的答案,然后老师分析了每个人答案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但并没有告诉我们正确答案,他让我们回家查阅资料,继续想,明天上课讨论。” 家长们则会想:这老师教的是什么玩意儿!那么低效!

但实际上,哪种教育方式更好呢?

如果为了追求考试分数,当然是前一种很好。如果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还真的是后一种好啊。让我们进入社会时,过去学的知识点和考试分数很多都用不上了,但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却是受益终生的。

如果我们不鼓励探索能力的培养,永远只告诉你结论,那我们学习东西,永远是线性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还容易遗忘;但如果我们掌握了思考的方法,那么我们就拥有学习大量知识的潜能,让我们越学越快。在缺乏学习资料的情况下,这种潜能也能帮助我们自主地学到更多的东西。


第三,应试教育缺乏对实际生活的联系,难以让我们产生职业兴趣

为了让我们学习理科,应试教育 “发明了” 一些奇怪的场景,比如:
一边蓄水一边放水的水池,最终水池干了;
白天往上爬,晚上在墙上休息,掉下去一点点的井底之蛙;
傻乎乎沿着直线逃跑的羊和按照螺旋线追羊的奇怪的狼……
我承认这些题目背后的知识点是有用的,但是这些所谓 “应用题” 的场景却是理想化而难以在现实中发生的。而真正用到这些知识的场景,其实要复杂得多,而相关的综合性题目却并不多见——哪怕作为课后探索题也好啊!

当我们在做这些题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的把它们抽象成某道理科题,但由于场景本身距离生活太远,这些例子很难让我们真正意识到理科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类似地,当我们学习英语的时候,为了提高区分度,我们会出一些英国人根本用不到的语法,出一些英国人也不知道答案的阅读题。这才出现了 “英国教授做高考英语卷竟然不及格”、“英语高分学生完全无法在美国生存” 之类的奇怪事。

总之,为了追求分数和区分度,一些科目的学习会脱离学习初衷,到最后,我们掌握了一堆细枝末节的知识和考试技巧,却难以对科目产生真正的兴趣,亦或是产生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等我们进了大学,突然发现,学习和中学阶段变得完全不同,学习目标不再是一张张试卷而是一个个项目时,我们发现工作完全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个样子。曾经觉得特别有趣的东西可能非常无聊,曾经不屑一顾的东西到反而会有点意思……但这时发现这些,就已经错过了很多择业良机了。


以上这些,是我心中应试教育存在的局限性,但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彻底摒弃应试教育,而是让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它,并采用其他方式弥补这些不足。
如果未来有条件,我们可以丰富大学的录取方式、适当增加讨论和探索相关的课程、多让学生参加工程实践和项目实践并了解职业,那么,应试教育的局限性,也是可以被慢慢消化的。

#

(欢迎转发,转载需私信作者获得授权)

赤月 发表于 2019-8-9 07:59:23

谢邀
要说应试教育的危害,其实也很简单,有人说局限性,有人说价值观单一。
但是实际上来说,在我看来,应试教育在我看来最大的问题在于
让绝大多数人觉得,学的东西除了考大学之外没有别的作用。

很多时候人都会犯下这样的问题。
在孩子格局还没有打开,眼界还没有提升的时候,强制要他们去学那些除了能够得分之外看不到任何作用的知识,显然是最大的问题。
这个也导致的问题是
大部分人在应试教育下,所有的动力源泉都来自于攀比
大部分的人,都是为了年级第一,或者取得一个好成绩来学习。
但是这个却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因为攀比需要一个外在的大环境
只有在高考这个范畴之中,往往会通过成绩来衡量学生是不是优秀。
但是高考之后,这个大环境就消失了
进了大学,有多少人会因为成绩好而受到崇拜?确实有,但是数量一定变少,不如高考。
进了社会,有多少人会因为成绩好受到崇拜?没有了,大家除了比谁钱多,谁还比这个呢!
所以往往很多时候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脱离了高考,没有外在的攀比环境,人们往往失去了学习的欲望和动力。
就算有学习的动力,往往也是因为这个知识的“折现”能力比较强,人们学了知识之后,往往需要的,是获得更多的金钱,是为了更好的就业。
这也是为什么,在高中的时候有些学霸,在大学就不再读书,做学渣的
还有很多人,进了大学之后,翘课的现象这么严重
有人说是因为大学管束的不严格
但是在我看来,真正带来问题的,其实是他们缺乏学习的源动力


但是,真正动力源泉,是一份对于自己成长的喜悦。
真正能够让一个人持续不断做一件事情的时候
往往很多时候,是因为他对于自己不断提升的价值观,不断成长这一个现象的喜悦感。
但是很多时候,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动力源自攀比,不是成长。
我想,这才是应试教育让他们真正失去的东西吧
当然,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在高中学习中,转变一下
毕竟这才是他们持续学习的动力
大致如此。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19-8-9 07:59:41

这个回答下的绝大多数答案回答的问题应该是:缺失的家庭教育危害了谁?
应试教育确实有明显的缺陷,我自己也常常自嘲自己是个应试教育的残缺品。
但是,我自己又明白,这个残缺,不应该完全归咎于应试教育,而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这个大锅,落后的家庭教育应该先背起来,而不是全部甩给国家。
应试教育被大家骂得最多的是:
在这底下磨出来的孩子价值观单一:我读书牛逼,所以我一切都牛逼;大部分应试教育的残次品缺少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而独立思考/敢于探索的品质恰恰是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需要的,新的商业模式,科技应用,理论创新,无一不需要打破常规。
但是,应试教育的游戏中, 最收益的反而是标准答案的遵守者。
可是,我们冷静想想,具有独立探索和思考能力,敢于打破常规去创新的,这些难道不就是被叫做精英品质的东西么?
你要标准化的公共品提供精英教育,是不是太为难了点?
至于,不懂尊重他人的“学霸”;不会沟通的nerd;心理脆弱的名校生,当爹妈的去干嘛了?
承认了吧,这些“悲剧”了的学霸,绝大大部分的原因不过是“缺少家教”。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wenge对社会的伤害,需要不止一代人来消化。
而社会的成熟和进步也需要时间。
等社会进步,等去看看现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那一代人为人父母,看看他们教育出来的子女,自然就能剥离出这个变量了。
应试教育能在过去这么多年推行,因为它适应了时代;等到它不能再适应时代,自然有时代推动它的变革。
家庭关系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很多控诉应试教育悲剧的,应该先控诉家庭关系的失败
——END——
相关阅读:
不出国如何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
想看更多类似话题,来关注我的公众号【杨大宝识】吧!我会持续更新有关留学经验,学霸养成,英语学习,思维见识,个人成长的文章。
在公众号后台回复:手册。还能看到我为你准备的一份丰厚的见面礼!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 要构建对世界的系统认知,你一定要读的书单&高清电子书资源——大宝多年阅读整理推荐;
2. 摆脱痛苦地死记硬背单词和语法,从初阶到精通,真正学会像外国人一样使用英语的方法&资料;
3. 学霸的自我修炼手册:出国留学申请到顶级奖学金,我是如何做到不拼“智商”,也能升级学习能力的。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19-8-9 08:00:33

其实错不在应试教育,错在穷。
天朝上国看起来再怎么强,北上广工资再怎么高,依旧是一个字,穷。
你说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你说老师要提高素质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你说学校要提高设施质量提供各种活动,你说社会大环境要改变。
每一个都需要很多钱。
所以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就想着办法出国,不出国的也可以出钱去私立学校实验学校双语学校。
天朝教育制度有缺陷么?有,有很多,我在各种地方各种吐槽过。
错在哪里,错在没钱。

写完之后又想了想,再补充一句,有钱的地方能把钱化作能力然后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没钱的地方只能眼睁睁等死。
然后有钱地方的学生理直气壮地说“你们这些老少边穷的地方也有脸和我们说你们高考难,你看看我们高中,我们才是真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国外把这叫马太效应。
这种“物理定律”基本无解。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19-8-9 08:01:13

应试教育实在是糟糕。为什么呢?相比于其他方式太公平了。
你个泥腿子出身,通过自己的努力,居然有可能来国子监和诸位贝勒爷、格格一起念书,还有王法吗?
真是礼崩乐坏,世风日下。
所以,我们要坚定不移的走教育产业化路线,把优秀的教育资源集中起来。没有好老师带,再努力,也是事倍功半。要坚定不移的走素质教育路线,让“泥腿子”们,八点上课,四点放学,天天吃鸡,提高素质。还要进一步扩大自主招生,校长推荐制度的范围,争取做到没有推荐信,莫入大学门。
刹住应试教育的歪风邪气,还这个世界一个朗朗乾坤。

赤月 发表于 2019-8-9 08:02:03

不是应试教育害人,而是:
在目前这应试教育体系下,某些害人的教职工和领导不会被即时清理出去。什么是害人的教职工/领导呢?所有能够随时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构成任何负面影响的,都是。
(很多情况下是不经意,但自己又不肯承认错误、不认为是错误,这群也算在内)
阴三儿的《老师好》的歌词不是白写的(虽然你要自动过滤粗口才能看懂)。
# EOF.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19-8-9 08:02:43

应试教育危害了中上层的子女,让他们的孩子面临了太多的压力;而对之下的阶层则非常友善,对之上的阶层没什么影响。
越是强调素质教育,强调多元化考核,培养子女就需要越多的资源。中上层在资源方面恰恰有优势。他们可以买好的学区房,减少子女小学入学压力;可以给子女买数万的雅马哈钢琴,让孩子上钢琴课;可以让孩子从小接受比较正规的体育训练,给孩子报跆拳道、网球、艺术操等各种培训班;可以每年花数万带孩子旅游,让子女长见识、练口语、参加各种名义上的实践。
中上层以下的阶层有这样的资源么?有这样的精力么?没有的,好的学区房一条就把大部分中下层卡住了。在中上层抱怨学区房贵的时候,中下层在愁的是凑首付买房结婚。如果初中、高中还像小学一样是按学区,而不是按考试成绩,中下层及底层孩子还剩多少考上好大学的希望?
中下层的孩子只有考试一条路,只有这条路相对公平,所以网上呼吁减少应试教育的,不是中上层的小资,就是脑袋坏了的中下层。
现有应试教育的问题是考核内容,而不是改革考核方法。比如应试教育中最公平、最重要的科目,恰恰是舆论抱怨最多的数学。在各种社会科学研究结论中,数学几乎是所有学科中唯一可以长远影响一个人收入的科目;而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是大部分中下层孩子唯一可以接受较为公平教育的阶段;所以现在应试教育的问题,恰恰是数学涉及范围太少、难度太低,特别是考核机械化的计算过多,推导过少,而不是数学没用,不能买菜。
应试教育是不会毁了真正偏科天才的,现在有各种保送方法的。一个人语文考135,数学考85,这不叫偏科,这叫数学烂,一个人数学考140,英语考75,也不叫偏科,这叫英语烂。有太多人的单科成绩可以达到140左右了,所谓的偏科只是和自己对比罢了。这样的偏科,只是说明你是个平庸的人,有一门强项可以糊口而已。真正的偏科是和全天下的英才对比,是数学竞赛进省队,高中翻译的图书可以卖,初中写网文能挣钱。
至于那些把应试教育和心理成熟挂钩的人,请不要把家庭教育层面的问题,归于公共教育了。老师再怎么怎么催学生按时交家庭作业,也不能阻止熊孩子熬夜扶老奶奶过马路,第二天忘带作业本,放学却聚在一起打农药啊。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19-8-9 08:03:10

再来解释一下淘汰问题,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是由其相对性决定的,即教育资源是否优质并不存在一个绝对性的恒定的标准,用民国初年的眼光看现在,几乎所有的正规中学都算优质教育,但水涨船高,总有一部分会比其他的更好。
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办法,一是用强制手段促使教育资源同质化,这样大家都一样也就不存在什么优劣了。但这种情况下的公立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和私立教育培养出来的完全无法相比,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看,也并不是培养出国家所需的人才的最佳方式。全社会从教育投资中获得的收益也被降低了。二是让受教育程度和人的社会地位脱钩,所谓的“还原教育本质“。比如理想状态下职业不分高低贵贱,扫大街和当主席、拿诺贝尔奖一样光荣,但很明显这样的社会离我们还很远。也许北欧比较靠近这种状态?
==============
应试教育的危害在于:要想科学的实施应试教育难度太大了,而不科学的实施会导致部分教育的本来目的丧失。就这一个危害。
这个问题下很多答案答的都不是应试教育的危害,是现行教育体制的危害。因为他们说的那些问题,解决之后仍然还是应试教育,或者换种教育制度仍然无解。难道全国统一命题统一录取之后就不是应试教育了?难道改成素质教育之后,就可以想干什么干什么最后开开心心上清华了?
教育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资源的稀缺性导致的,这个问题不解决教育永远是痛苦的,因为你要和其他人拼个你死我活。而我还看不到优质教育资源无限供应的可能性,所以在可以预期的将来教育肯定也不会是一件快乐的事(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学霸走开)。即使清华的录取标准改成比赛LOL,那也只会导致大家玩LOL的训练强度堪比职业竞赛选手,而不是会让大家开开心心玩……大家期望的素质教育,不过是换一种更复杂的考评体制罢了,在这个体制下学生必须精心琢磨去哪个国家做志愿者会吸引录取官,必须拼命把乐器练到最好,这和拼命把题目做到满分是一个道理。
当然,目前应试教育实施得不太科学,也需要改进,比如题目区分度应该大一点啊,减少偏题和怪题啊等等,这方面教育界研究得很多,我也不细说了。
@yilin wang 说了,教育就是不应该淘汰人,但这就是不可能的,再富有的国家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在美国的UCLA和UCB也不是敞开录取的。淘汰机制是必然存在的。我们能做的,一是尽可能让更多的人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二是给被淘汰的人一条出路。
目前教育的残酷,就是因为落后生产力和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不发展生产力,不管什么教育制度都没办法减少一丝一毫当前中国教育的残酷程度。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19-8-9 08:04:10

应试教育的危害是让人不想学习。

高考,成了很多人学习的终点,这就是危害。

赤月 发表于 2019-8-9 08:04:59

当然是危害了我啊
我的三代以内近亲里一个清华,两个浙大,一个南大,一个上海交大。如果咱们中国也搞美国那套推荐之类的话,上述四个国内最一流大学里至少会有一个学校会被我占据一个名额吧。你说这危害对我大不大?
你看知乎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到处都是屁股坐歪了的人。我这种 既失利益者 高举应试教育的大旗;反过来……


关于应试教育的讨论大约是我的“人群鉴别器”。简单的说吧就是两点:1. 无成本的质疑的都是流氓;2.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赤月 发表于 2019-8-9 08:05:11

做为中美教育都略走过一遍的人,以前写过文章,代表个人观点吧

O编辑总结:"学渣"在美读大学--会把孩子教傻的不是基础教育,而是观念
正文

前两天有好几个好友转发了“"状元"在美读大学:现在的基础教育会把孩子教傻的”一文。   我自己不是状元,也没九所大学求着录取我。事实上,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偏科学渣:国内语文不错的同时数学150分的卷子只能考38分。以至于老师当时下结论   是我高考没啥希望。。。后来来了美国后因为当美军打仗的缘故,一个本科读了8年。。。上大学后继续延续理科奇差的习惯--物理作业基本是我家领导给我参考的(领导是理科博士。。。)。。。噢,我本科GPA 2.97...甚至不够研究生的最低申请标准。。。

不过。。。偶本科的时候读了24个研究生学分(30个硕士毕业)做了研究生一般才做的tutor program manager啥的。最后老师还是破格把我留校读了硕士。(需要找dean wave GPA 要求)

然后我拿着我的小研究报告去哈佛忽悠了一下后,9个月以3.91的GPA 溜达的去当了一个小米国公务员。。。

当然,我这个绝对是特例,并不具有普遍参考意义,但是好歹我在米国大学里泡的时间(fulltime part time, contin.ed.等等加起来)超过绝大多数同学,而且鉴于我本科换过三次专业(从工科EE到商科旅管到文科汉语语言学)偶觉得至少偶见过足够猪跑可以唠叨唠叨。

首先,我必须强调:

我非常感谢我在中国受到的基础教育(小学--初中)。every bit of it. 而且我希望我的子女继续接受中国的初级基础教育。这并不表示我对高中和大学教育表示赞同,甚至可以说,系统性的基础教育也许的确让不少天才(或者我这种偏科的)很难受。但是它却保证了大多数学生有对科学,世界的基本认知。对于一个人口庞大,整体教育水平并不算高的社会来说。培养大家都认字接受基本系统教育,比集中力量培养几个“大师”有意义的多,也更能促进全社会的进步。

即使我是一个学渣,但是国内所谓“填鸭式”的教学和机械性的训练也使得我在日常中省下了更多的时间。我仅在中国接受   过初中教育的水平来说,加上美国高中的一点微积分就足以让我在GRE数学部分里得到一个过得去的成绩了(我老G数学只是85%,给大家丢脸了。。。)没有这些训练,我能考到这个成绩根本不可能。

其次,因为我自己热心公益(给自己贴贴金),一直在美国幼儿园到初中里当各种助教(双语的或者学科的),也目睹了美国公立学校里教育的现状。这更是让我确定了我的想法:

“美国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基础教育可不是其中之一。美国成天说自己的素质教育创新第一,中国也有样学样的整天说什么不知所谓的素质教育,什么应试教育扼杀创新能力。这些人却不想想创新能力是更多的和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还是和教育形式相关?如果连手机都没见过,你发明个iPhone给我看看?你连微信这样的app都   写不出来。无论中美或者任何一个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只会随着人均生活水平、大众科学素养的提高而逐步提高,不会是一蹴而就的,更不会是取消考试带来的。   应试教育和创新教育并不矛盾。最简单的,可以在基础教育中增加批判思维能力的训练,强调“实证+逻辑”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并体现在考试中。考试形式和内容   倒是可以向美国学习,比如高考作文采取批判写作形式,而不是采取培养文傻的话题作文形式。话题作文,实质上鼓励了以偏概全、“以小见大”的《读者》体的泛   滥。从这点上我看教育部的老爷们就是被“应试教育扼杀创新”这种骗人的陈词滥调说教给洗脑了。学习已有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因为这样才不至于重新发明车轮。你们话题作文不是喜欢举例子吗?我保证你连一个不学习就创新的例外也找不到。想站在巨人肩膀上,你首先得爬上去吧?没有掌握已有知识,谈何创新?”

话题扯的有点远了。 本来只想根据原文扯扯的,不过不说上面的话就没法评判原文。 毕竟原文的话题针对的是基础教育。

原文里提到:“今天接到一个妹妹的电话,她刚查到了高考成绩,问我明天填志愿该填什么专业,她爸爸说金融工程好,以后去银行就业,收入稳定,要不要报金融工程?我要怎么告诉她呢?我自己为了选择我的专业花了一两年的时间思考,到现在还没有给我自己的职业生涯下一个定论,我怎么样告诉她在一个晚上的时间里快速地判断学什么专业好呢?中国的教育就是这样,中学时代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不知道各个专业到底是什么意思、社会上各种职业到底意味着怎样的工作状态、他们到底擅长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终生的追求是什么,统统不知道… 于是就在高考分数出来之后的某一晚在饭桌上和家长合计了一下,就胡乱报个金融、报个计算机、报个会计…可是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可以在饭桌上花一两个小时决定呢?“
事实上我估计出国的同学(尤其是读博读硕的同学)都经常会遇到国内的这种咨询。我自己也是,但是仅从国内同学父母对这种思路的茫然就认为”中学时代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不知道各个专业到底是什么意思、社会上各种职业到底意味着怎样的工作状态、他们到底擅长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终生的追求是什么,统统不知道。。。“是”中国的教育“导致的,我个人认为有失偏颇。

原因很简单: 你去问问申请大学的美国同学他们知道自己申请的是什么么? 如果他们真的知道你说的那些问题,美国大学总体drop out rate 平均下来接近50%又是为什么?

其实答案也很明显,和教育无关,是学生缺乏选择的同时,人生被家长过分的限制。而这一切还有一个关键理由:成本。

这就涉及到了原文的第一部分 成功的人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里我要加一句。 如果他们家里足够有钱 或者自己足够心狠导致没有牵绊的话。

原作者提到”美国人一般会转行很多次,这也是他们反复探索自己兴趣的一个过程,但是一般对于东亚人来说,重头开始总被认为是特别困难而且丢人的。”

这是为什么,因为东亚人认为一个人在一个资源相对紧缺的社会里,都要给予社会价值。而一个人反复探索自己兴趣的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往往是一个家庭承担不起的,而社会里大量个体反复探索自己兴趣的过程中消耗的总资源则是社会承担不起的。

我深刻的被触动是一个姐们问过我一个问题,她在工作和读博之间犹豫,我认为她很喜欢读书,也善于钻研,因此鼓励她读博,直到她说出了那句话:
“我父亲是老三届,40多才生的我,一个博士至少5,6年,这个期间我还不怎么赚钱。我家也不富裕。如果我读书过程中我爸不在了,我就算毕业也会因为没有尽孝后悔一辈子的。”

当时我就无语了。个人的兴趣,想做的事情和自己的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优先选择哪个?

同样,美国的人均资源能保证我三换专业,但中国的人均资源就那么多,强行要求这样是否现实呢?

说现在感觉不明显,当年我岳母兄弟三人,她是唯一的女孩,家里又需要人帮忙,所以家里把能上初中的机会留给了两个男孩。导致我岳母一辈子是小学文化。虽然她后来养了两个女博士。人到今天也非常聪明。但是她从人生角度来看已经错过了她想做的事情,上学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每个人并不平等,手里的牌不一样,有些人为生存挣扎的时候,另一些人这在追求最大的发展。这都没错。 唯一有错的是,告诉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会成功” 这其实等于“胡不食肉糜”

另外说一句,原文中“美国富人总觉得金融、计算机、工程、医学这种技术性很强的学科是中低阶层的孩子还有很多亚洲人   爱学的,他们的孩子以后要做高管,要去政府,就必须学英文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法律这一类的富人才敢学的专业,因为本科毕业不用急着养家糊口,还可以体验几年社会,再继续深造,接着进入商界和政坛。” 是正确的。 制定游戏规则永远比遵守游戏规则高端和有利。

但是请看好,原文是“美国富人” 穷人呢? 这也是我一直在强调的, 中国教育也许扼杀了天才和淘汰了傻瓜。 但是培养的都是A-C 等级的人,并可以被社会使用。而美国所谓的“素质教育”培养了1%的天才同时,学废了99%的人(甚至少于D)这些人只能成为社会的负担。亚洲人作为整体一直在美国社会里保持整体最高收入水平,why? 因为他们学的都是计算机、工程、医学这种技术性很强的学科。

虽然对第一部分有不同意见。但是第二部分千万不要继承父母不成功的思维模式 我却非常同意。不过出发点却不一样。

我很赞同文中提到的”我认识的大多数同龄人,都处在父母粗暴的人生规划之下,从小学这学那是父母决定的,选什么专业上什么大学是父母决定的,大学毕业马上读研究生或者考公务员是父母决定的,跟哪个女生在一起也是父母决定的… 那人生到底还有多少是自己的?“

但是他的解决方案却是和第一步相扣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却忽略了”这个人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去做他想做的事情“

我个人的解决思路则是:在可见的范围内观察和思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尝试。观察父母及身边学长的成败。做出自己的结论并走一条尽量共赢的路。 在走前永远要知道自己会面对什么,及是否愿意承受相应的代价。

无论是谁,再没钱的人当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时候都可以去做做职业性格测试。或者多接触各个领域的成功人士(比如参加各种论坛和聚会)而不是天天打游戏或者看图片,问问他们的成长轨迹和新的。 至于有钱的可以禅修、去休学、去打工、去旅游。。。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让自己的内心走出喧嚣的环境,自习地听清楚内心的呼声到底是什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再去做事读书。再去花时间培养自己那一方面所需要的所有素养,而不是相反。

原文这段结束时候写的一部分我非常同意,这里也再转述一下:

”对于父母的建议,很多当然都是宝贵的人生经验,但不要在自己独立思考判断之前就全盘照收,除非你不想发展得更好,   只想复制你父辈的人生轨迹。父母永远都是为你好,没错!但是父母永远都不知道什么选择对你最好!做为司机的你,做为棋手的你,必须经过自己的思考,自己手握方向盘、自己谋划大的棋局,而不是和父母一起握着方向盘、在争吵声中落棋…“

文中第三部分说的是“大学,不仅仅只是学好专业那么简单”   这句话我非常同意。因为从大学开始,一个有心人就应该建立自己的人脉。尝试把所学的运用到社会中,并试图根据自己的能力,家庭背景等给自己未来的工作和发展方向定位。还有最重要的--谈恋爱。(学会和异性互动的同时分辨适合于自己性格家庭背景的异性)

不过我觉得由于系统设计原因,中国大学教育非常缺乏上面说的几点。

我记得我和朋友探讨时候说过,中国基础教育的成功就在于在小学初中这种吸纳最强的时期给予了最完整的系统性通识教育   的同时。最失败之处就是在最需要学习分析和判断的时期(高中大学)延续了基础教育的僵化和死板。。。说白了,高中以后的学科越来越趋于专业化。在一个社会大分工的今天我们不需要每样都精通的人,这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一个对基础有了解,有科学素养(而不是宗教式科学崇拜)同时对某一方向有专精的人才是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对于大多数18岁的学生来说,大学的目的应该是创造尝试的条件,培养学生对整个社会体系的了解和对知识的兴趣。 而不是继续死板的集团性管理。 我对军训没意见,学习工业化社会的纪律性么。不过对后面什么熄灯,禁止研究生结婚生孩子啥的就很不屑了。 这是成年的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不是小孩子,你干嘛还像小孩子一样在管?没有意义的同时你也管不住?不信?中国每年1400万人流里多少是女大学生贡献的自己去查。
堵不如疏,面对成人就要用成人的思维。 让他们知道自己要为自己负责。把一个人当孩子这个人就会行为总像个孩子,不会长大的。

至于文中提到“在美国的大学毕业要求里,每个学生通常都必须修满定量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课程,这三个领域也是构成一个人知识系统的基本分类,如果任何一个人,没有在这些领域都有过较好的教育,都很难称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
我觉得这是因为美国大学之前没干别的,全去玩了啊。。。从中国教育系统出来的筒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本已经是刚刚的了。 补补艺术就好了。(话说我很崇拜85后啊,很多人 都是一群会多才多艺会乐器的筒子啊)我是既不会乐器也不识谱,更不会花花的艺术渣啊。。。唯一能做的就是写歌词有木有。。。自卑ing...

回到话题,我觉得这些领域的通识并不是为了做所谓的领导者。事实上,我很讨厌美国这边动不动就各种leadership的叨叨。 军队里最讨厌的也是 too much talker too few doer.所谓领导力,更多的应该是实干的跟我上,而不是指手画脚的给我上。有实绩,大家自然愿意和你走。这些领域的通识是你可以加深对世界的了解,最后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完美的人。

我很欣赏对各科知识贪得无厌的人,我自己也是。但是这并不是为了我成为什么领导者或者成功的人。而是我愿意去了解学习这个世界,这让我能更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和发展方向。这样会让我很开心。 that's all.

文中还提到了“很多人都在花很大的气力提高自己的GPA,这样固然是好的,但是大学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啊。从一个懵   懂的高中生,到进入职场,我们需要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还有好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领导能力(包括演讲能力、写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批判性思考能   力(你是否敢于挑战权威,永远保持冷静客观?尤其是在国内上学的学生们,更应该特别小心地呵护自己地批判性思考能力遭到扼杀,否则将造成非常大的遗憾)、写作能力、社会责任意识、职业素养… 其中的每一项都非常的重要,而且是很多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还严重欠缺的。”
我个人觉得基本正确,不过动不动就说 “批判性思考能力遭到扼杀” 很无聊。 因为这玩意不是被扼杀的,而是自己放弃的。 所谓来美国一个人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就不会扼杀么? 看看这个想法本身是否客观是否批判? 所以说,不过是被谁洗而已。

文中所提到的解决思路如“好好地利用大学四年的时间吧!给自己一个阅读和锻炼的计划;去勇敢地开口和陌生人交谈,去   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了解他们的故事;去积极地参与几个有意义的社团,或者组建一个自己的社团;去旁听各类入门的课程,打开自己的知识面;去逼自己跳出舒适圈,不要交那么多的酒肉朋友,独立地应对挑战,并且和优秀的、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吧;去打工、实习、省下零花钱,去旅游和探险吧“

我个人建议还是我在上面提到的:

量力而为。 在可见的范围内观察和思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尝试。观察父母及身边学长的成败。做出自己的结论并走一条尽量共赢的路。
不要因为别人做什么(如打工、实习、省下零花钱,去旅游和探险)自己也就盲目跟风去做。
记住,你不是文艺女青年的话就不用去西藏搭车然后用打炮清洗自己的心灵。。。

至于这个部分最后提到的”我尽量避免过多和中国学生“扎堆”“ 我个人也持不同意见。 这在我原来老文 O编辑总结: 关于华人如何融入美国人的圈子(链接:人人网 - 抱歉)提到过。 这里不多陈述。

其他的如”花了很多的时间,去理解华大里的国际学生们背后的文化,去感受基督教、天主、摩门教徒们的信仰,利用交流访问、会议、采访、背包旅行各种机会,去到20多个国家,认识当地的人,感受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我只想说,无论原作者你觉得不需要怎么花钱。你本身做这些事的成本是中国绝大多数人承担不起的。 所以我很赞赏你的开拓精神。但是如果你觉得自己是榜样,那么社会是无法承受的。 当然,对于有条件的同学,我则要说,像这哥们学习。 对你没坏处。

原文的第四部分是做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自己没好处

其实作者却没说清,为什么重视个人主义的西方却一致在强调teamwork (在美国上学的中国同学一定有感触,美国大学的各种课里强调teamwork,可是能力很强的中国同学一般都被猪一样的队友搞的头晕脑胀,甚至需要一个人干全组的活,不时感叹,没队伍多好),而强调集体主义的中国教育系统陪培养了完全不懂合作,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的学生呢?

作者的答案是“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机制让我们一直参与非常盲目狭隘而且没有意义的分数攀比,导致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出现了严重的扭曲。生理上的教训就是现在学生的体质的严重下滑和近视的大规模发生。心理上,学生开始为了自己的一点点利益不择手段,甚至杀害自己的同窗好友,还有更多的人为了一些情感上的问题选择自杀。。。”

我个人却持不同观点。

当然,这并不表示我全盘否定作者的原观点。分数鉴定制所产生的攀比心理是资源紧缺社会里的一个典型表现。也是不少人的前进动力之一。(虽然这个动力不一定是啥好事情) 这个攀比并不只是学生,很多时候我们的家长起了非常差的作用。“邻居家的孩子”的痛苦我估计和我一样的学渣们都有体会吧?(我家领导体会不到,因为从小学到高中,她只做过一次年级第二,第一是她孪生姐姐。。。)不过幸好自己是有想法的小学渣,所以我很早就学会了对老妈的比较左耳进右耳出。 再说就出王牌: “别人家孩子分数高,找别人家孩子当儿子,别找我。”

当然,偶还是比较彪悍的,而且有从小被打出来的抗击打能力。 所以细皮嫩肉的同学不要盲目学我。。。

我从小就给了自己两个标准,后来觉得对自己帮助很大:

1. 每次考试后和自己进行比较,我是否比上一次有进步
2. 这门课里教授的知识我理解了多少,能否变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并运用?

熟悉我的朋友都会觉得我很能忽悠,也得益我自己一直在拿这两个标准要求自己,任何我学的东西我都要求自己能尽量深入浅出的给不懂的人讲会(从中国初中的时候我就开始这么做,来美国以后也是)并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而我在讲述过程中他们提出的问题(尤其是我不能回答的问题)也是我自己继续学习的动力。

说到这里大概朋友能猜出我的哲学流派了。 正确,我是阳明心学的粉丝 :-P“知行合一”是我学习的动力。

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将知识运用进生活,不断修正,领悟并提高,使我能更好的了解世界,了解自己,是我不断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所在。

这也是为什么我能看到很多人学历比我高,学的比我好,但是求知欲却远远不如我,因为对他们来说,知识是负担,是责任。而我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有明确的兴趣目的:

我对军事感兴趣,所以去当兵,而且是作战部队里的战地工兵,参加实战,可以让我更好的体会和观察战争。

我对社会运行感兴趣,所以当了劳工部的联邦探员,能让我更好的观察社会的运行。

我对汉语博大精深感兴趣,所以我学了汉语语言学硕士。。。

我不知道我以后还会对什么感兴趣,但我知道,我感兴趣的就会去尽力去了解。

我并不求自己最后能达到什么圣人境界,我只知道,我在学习世界过程中了解完善自己,就够了。万物有始有终,人终有一死,能在走的时候对自己说,此心光明,夫复何言,就够了。:-)

跑题说了半天自己,回到原话题。

原作者说的情况其实说白了就是中国的教育竞争机制导致学生从小把自己的同学乃至每个人都看成了竞争对手。这点从同学   会里就知道,全班学习最好的几个关系一般都不怎么样(除非他们是恋人,兄妹或者基友。。。)毕业后也不会和大家经常联系。而关系最好的反而往往是班里中游乃至中下游的同学,因为分数竞争对自己的影响不大。

当然,有那种天才型睡觉也能学好,没事就和大家打成一片的高富帅。。。我只有跪舔的份,人和人是有差距的我承   认。。。(话说我米国高中微积分课同桌是个加拿大帅哥,这哥们上课就睡觉,考试就是A,是魁北克人,说法语和英语,后来自学中文跑天大和复旦交流,这哥们足球还踢得好,最后娶了个CBC(加拿大出生的华裔)做老婆,接手了老爸的公司。。。这种人,我只能说,土豪,我们继续做朋友吧。。。)

这种氛围下出来的所谓“精英”其实是敌视合作的。这些人往往认为自己能搞定一切,看不起“比他差”(他自认的)的人的同时往往嫉妒“比他好“的人。极端一些的,更有我如果过不好,TMd 谁都甭想过好,我过的好,谁都甭想过的比我好的心理。这些人也是原文作者说到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事实上,中国社会里很多时候还是鼓励这种人的,看看“杜拉拉升职记”里就知道。但这是一种短视的利己主义。很简单一个道理,你再强一天只有24小时,你再聪明也必有一失。 你再强壮如兰博遇到全民动员搜山也要跪。人类最强的力量不是个体,而是组织。一个运行良好的组织能成倍数的放大本不强壮的个体效应。 人类之所以能迅速攀登上食物链的顶端,一个靠的是工具,一个靠的就是组织, 管你老虎豹子,看我长长矛如林,你也照样灭绝。
那么如何在组织里发挥自己的特长,就是个人主义。即最大程度的为组织发挥自己的特点。人和人都是不同的,利用不同的长处互相合作才能使得一个组织得到更大的力量。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学校里明知很多项目让学生单干会更好非要搞合作的原因。也是习惯了单打独斗,靠beat others得到优越感的中国好学生不适应的原因所在。

你再牛X,也要用傻X能听懂的语言帮助傻X一起完成整个项目。 如果你觉得你牛X不和傻X合作,那你和傻X一样会得F。 这就是社会的现实。 懂得看到别人的长处并与之合作达到共赢的目的,是整个社会运行的基础。 也应是我们教育系统培训的目的所在。

至于文章最后提到的“我在美国的体会是怎样的呢?我的国际研究课上有不少同学,他们在朝鲜进行过食品援助,他们积极地为无家可归者筹集物资善款,他们去非洲帮助难民解决用水问题…这些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真的让我倍受感动,尽管很多人是出于自己的信仰去实现他们的善举,但不管信仰如何,这样的力量指引着人们做真、善、美的事情,我们   的社会就还有希望。我在云南看到干海子村的小孩儿们一年只能洗一次澡,几乎完全过着原始人的生活的时候,深深地不明白为什么同一个国家的教育可以差得那么远… 我们这边有很多人为自己没考上一本苦恼,那边的孩子上不上得了高中都是个大问题。”

我只能说,同学,成本,成本问题,你同学能去非洲是因为他们能买的起去非洲的机票,问题是他们想过并能说清楚,非洲的贫穷是因为他们在这个国际经济结构中占什么地位么? 如果不能,那再解决有意义么?治标不治本?中国今天云南干海子村的小孩儿们一年只能洗一次澡,但是如果你倒回几十年前,中国多少人一年只能洗一次澡?没有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洗澡的基础么?联合国的确完成了千年发展目标中把地球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一半的目标。问题是,那一半全是一个国家提供的--中国。(同时全世界其他第三世界地区贫困人口是增加的) 这是公益的力量么? 答案不是。而是埋头苦干和发展工业化的力量。

原文作者提到“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快乐,我们的任何一个举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自己快乐,要么直接取悦自己(比如游戏、吃喝),要么避免让自己陷于不快(比如赔偿、减肥)…但是你们想过人的终极幸福来自于哪里吗?人的终极幸福感来自于感觉到被爱和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如果不去亲自参与公益,不去亲自帮助那么一两个人,我想这   样的给予所带来的幸福感,是没有办法体会的。正是因为这种对于最伟大的幸福的追求,才会有屈原、鲁迅、南丁格尔、甘地这样的人像灯塔一样照亮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这样的幸福,可不是豪华的汽车别墅和万贯财富可以比拟的。”

我也想问一句,你做公益的前提是否是不对自己的生活条件做大的改变,如果让你放弃你现在拥有的一切,把自己的家产全部分享给最穷的同学们的同时改变社会不公正的分配基础,让他们生活更好些你会做么?如果不会,你的公益是在做什么?看着他们感激的眼泪让自己感觉幸福?还是嗟,来食?

就像不少人一方面说我热心参加公益教育,一方面大骂不应让外地孩子进京参加高考挤占北京考生份额一样。。。

也就像某些人热心参与地球一小时,却对自己学校体育馆连年彻夜开灯熟视无睹一样。

小清新无过于此。

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说他去做公益不对,而是希望做公益的人多想想,一方面利用系统的剪刀差得到了额外的资源,然后把一点点分出来给被压榨的群体,然后还说,啊我多么幸福。这不是你应该做的事情么?

与其这样,不如照实说,我们占据了更多的资源,退还一部分是应该的。不需要谢,这会让我心安些更好一些。

至于其他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我无意评判。只希望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学习,生活的目的是什么并从中感受到美好,并传递给下一代。

仅此而已

赤月 发表于 2019-8-9 08:05:18

中国现行基础教育之所以受社会诟病的原因,从舆论角度分析,其实很简单,主要有两条:
1、中国科技水平落后于西方。
2、中国现行基础教育体制和西方不一样。

既然科技落后,而且基础教育模式还不一样,那肯定说明,中国的教育扼杀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导致了中国科技的落后。不然,为什么人家外国人一拍脑门就能想出一个主意来,就能拿诺贝尔奖,而中国人死活也做不到这样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好点子来呢?

媒体上几十年了,连篇累牍的说应试教育扼杀想象力,进而导致中国科技缺少创新。但请问,谁能拿得出确实的证据来证明这个逻辑是成立的?除了中国之外,数数100年前的列强名单,再看看今天的列强名单,(除中国加入外)几乎就没有多少变动,难道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教育也都是效仿中国应试教育所致吗?

你穷你丑,又恰好呼吸姿势和优等生不太一样,所以你呼吸都是错的。

对于某些“评论家”而言,最善于的就是把两个其实并不相关的东西拉上因果性。

当然了,这绝不是说中国现行基础教育体制就没有问题。但现在中国科技正在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创新也正在大量出现,优秀论文数量快速提升,而基础教育体制还是“应试教育”,这本身就说明了一味把“创新成果暂时不如西方”的原因扣在所谓“素质教育”上的荒谬性和懒惰性。

如果以后中国科技继续发展到一个强大的地步,那么中国现行基础教育体制也完全可以被这些“评论家”们说成是支持创新的典范——你白富美,你的呼吸都是香甜的。

不信?那我先替30年后的“评论家”和“教育专家”们挣点稿费:

为什么今天的中国能涌现出这么多的科技创新成果来呢?中国基础教育,也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功不可没,它能有效训练并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孩子插上天马行空的想象翅膀,而这对科学创新是至关重要的。第一,应试教育能够在短期内灌输大量的基础知识。众所周知,创新只能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储备之上,而这些大量的基础知识就如同想象的翅膀一样,基础知识越牢固,翅膀也就越有力,才越能天马行空进行各种丰富联想,创新成果自然也水涨船高。而反观很多西方国家,由于几十年来实行“快乐教育”,学生翅膀软弱无力,想象力日益匮乏,体现在国家科技综合实力上,就是西方国家科学界的创新成果越来越少。第二,应试教育十几年中,实际上每时每刻都在进行高强度的创新训练。创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解决一个现实中的科学问题,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应试教育的一个秘诀就是大量做题,这些题库就像一个庞大的飞行模拟器一样,给“小飞行员”们从各种角度模拟了科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细节问题,就像飞行员在地面训练一样。因此,等中国的学生进入大学的时候,他们实际上相当于有过大量模拟飞行经验的“半成品”,这样,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时候,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大幅提高,在这样的基础上的科技创新就会相对比较容易。而这些年来,西方国家的基础教育则忽视了大量做题对大脑的模拟刺激,以至于等他们上真正的“飞机”的时候,才发现技能还很生疏,创新能力自然萎缩。第三,应试教育能够更好的保障公平性。一些好的苗子,仅仅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导致没办法在琴棋书画拓展训练方面有很好的表现,但是他们可能通过应试教育来展现出他们的才能,这样就避免了这些好的苗子被埋没,保障了能有更多适合科研工作人能够进入科研队伍,这也促进了中国科技创新领域的蓬勃生机。第四,应试教育有利于人尽其才。因为在学生时期高强度的训练和考试,每门每次考试的分数都明确清楚,学生能普遍清楚自己究竟在那一个学科表现较好,因此在进入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更多的会有清晰的目的性。而不至于盲目选择专业,盲目选择大学。而这种清晰的导向性,使得进入中国科研队伍的年轻人,都是喜欢科研并且清楚知道自己在哪个领域有特长的。这种高度目的性的组合,使得团队能集中合适的科研力量快速进行研究课题的突破,这种团队优化,也是如今中国年轻科学家能有这么多的创新成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摘自2052年10月13日《南X都市报》电子版 , 原标题《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力》作者:熊丁奇,著名教育学者,博士,22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19-8-9 08:06:06

干部、富贵家庭、知识分子,这些精英阶层的孩子本来完全有能力得到最优秀的教育,享受远超一般平民阶层孩子的教育资源,但是,罪恶的应试教育却几乎平均分配交易资源,他们的孩子不得不和泥腿子的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考试,这就是最大的不公平。让奔驰宝马之类的豪车和奥拓之流一起塞在马路上,罪恶啊。
素质教育改革就是把大量课内知识踢出课本,平民阶层的孩子下课后回去帮爸妈看店了,而真正高素质的孩子可以通过补习班等教育产业继续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把那些低素质的孩子远远甩在身后。
贵族是怎么产生的?垄断知识就是途径之一。应试教育这种让知识毫无神秘感,让知识一点不高贵的教育方式,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都不会喜欢。

赤月 发表于 2019-8-9 08:06:26

先放结论:应试教育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我们的内驱力,其结果就是做事容易懒、迷茫、不开心。

其实我很害怕谈论这个话题,说实话,因为每次说到这4个字的时候,都觉得背脊一凉,随之而来就是各种回忆像冰冷的瀑布一样淋我一身。

      记得以前我爸来我们学校寝室的时候,会看到很多同学在各个寝室里打游戏。作为一个60年代的人,他觉得大学生应该好好学习多看书,长大报效祖国。而我爸这个人有时候也会很逗,一根筋也有点暴脾气,所以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会气不打一处来,吼出那句经典名言:

      “TMD小兔崽子浪费时间,就知道打游戏,信不信我把你们的网线统统给剪了?!”

      剪了。。。
      剪了。。。
( *ω)╰ひ╯

         他有时候是真的干得出来这个事,我在家不知道被拔几次网线了。所以,大家能在寝室里安心玩游戏,主要是多亏了我竭力阻止(大误)。

         但是回过来想,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玩游戏?

         作为一名985的学生,很大程度上的聪明,经济压力不大,有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没人逼着你去学习,有各种各样的平台如学生会社团之类,让你发挥,那么多选择那么多机会,为什么偏偏选择了打游戏?为什么知道时间宝贵、青春不再,还会选浪择费时间?

      为什么浪费时间?

      我一直问自己这个问题,但是没法回答。我父亲认为现在的孩子缺乏自制力,需要有人管他们才会按部就班的做事,所以对他来说增加辅导员的数量、军事化学校会改善现状。但是我不这么认为,毕竟在很多2、3线学校里这样的方法也有被采用,但是效果不明显,该逃课的还是逃课。

      但我认为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我观察发现很多人就算毕业、工作后,也并不快乐。

他们选择了一个专业对口的工作,面试、托关系、上岗,稳定让很多人羡慕,很不错的工资,在父母口中那“我们家的娃,优秀,这工作,何愁没对象”,然后匆匆结婚,生孩子,考虑自己下一代的问题。但是他们并不开心,换句话说,他们每天都在迷茫中度过,面对这似有似无的人生,想拼命从里面榨出一些意义,玩玩游戏,打发这个有一天没一天的人生。未来何去何从,他们并不知道。

      在我看来,我们按部就班的学习,被从小灌输的模式:小学\中学\大学\工作,我们拼命的被催促着去实现别人灌输的目标:中考、高考、好工作,导致了我们根本没什么时间去考虑自己人生的意义,我发现大部分的人都是碌碌无为平淡度日,有一天混一天,没生机没有活力,像一具具木乃伊一样晃来晃去,为什么?很多人把问题抛向了自制力、拖延、年轻人的矫情,但真的是这样吗?我们苦练、战拖,用憋尿的办法催自己醒,各种番茄时间法想增加效率,每次都想在deadline前几天完成工作,每次都没办法避免拖到最后一刻。

      难道我们真的管不住自己?
      难道我们真的管不住自己?
      难道我们真的管不住自己?

      这个问题我问3遍,因为是希望大家和我一起反思。

       我的答案是:不是管不住,是我们身体本能的在抗拒我们所做的事情,而且目前所做的事情对自己没有太大的好处或吸引力,这个诱因早在小学的时候就埋下。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在教室里学习各种内容和技巧,我们虽然有很多的兴趣班,但是想想,哪个又不是为升学而服务的呢?我爸一直后悔没送我去念奥数,导致小升初没落到一个好的私立学校。而钢琴书法,谁不想手里多一些证书呢,兴趣班真的是为兴趣服务的吗?我们这12年的尝试机会本来就少,兴趣的发展方向很受阻,而是学校通常重理科、轻文科的一贯风格,导致大量对数学没天赋的学生痛恨不已。因为分数区间的因素,高考时已经定下了专业,到了大学,转专业的困难让很多对本专业没兴趣的学生焦头烂额,一旦转失败就只好在自己不喜欢的地方读完4年,何况是有更多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根本不了解的学生呢?

缺乏爱好,导致我们缺乏内在驱动力。

缺乏内在驱动力,导致我们做事容易没激情、没活力。

缺乏激情和活力,导致我们很多时候都要被外界的压力去逼着跑、催着做,最后才导致了很多人看起来懒、没精神、迷茫。

问问自己,我们的内驱力呢?自己心里的热情呢?去哪里了?

      这4年来,我听到的最多的就是关于爱好的言论就是:
      “其实我知道我不喜欢什么,但你问我到底喜欢啥,我也不清楚。”

      当然了,都没一一去试过,又怎么确定喜不喜欢呢?

很多朋友毕业直接念了PhD,在此我举国内科研为典型的反例。

      我有很多朋友毕业后去申了PhD,现在3年过去了,我没有见到一个真正喜欢科研的人出现,反而出现了很多怨、很多不满,不仅国内的PhD如此,申国外的PhD的中国人也是这样。我只是想问他们,你们真的喜欢做科研吗?你们在之前试过朝九晚五每天待实验室吗?而且是以年为单位?说我自己吧,本科的时候我每天往实验室跑,跑了3年,各种实验都做过。我本以为我是一个科研的料,长大可以当科学家的,但事实不是,这样一个枯燥的、没法和人交流的环境简直要压死我,我很遗憾,但是不得不放弃这条路。那么多人里面,我只见过一个热爱科研的人,她是女教授、杰青,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她每天第一个到实验室,然后晚上10点才回去,聊天内容主要是谈研究方向,无聊了拿几份paper看看,有次聊天居然和我说什么做梦梦到了一个新的实验思路,老湿告诉我,您是发现苯环结构的人吧!!!我的膝盖请您收好!!!说真的实验研究对她来说像玩儿一样,每天笑嘻嘻的,除了她就再没见过这样的人了。而研究本身就是一个枯燥的、封闭的、需要长期忍耐失败和挫折的过程,同时在积累金钱方面,不如其他事业来的快。虽说一旦惊人成功是非常了不起,但是这个期限非常之久,十年磨一剑啊。而这么多时间的花费,本可以用来去尝试更多的可能性,我们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科研的,我们本可以去挑战自己,去发现真正的自我,去发现自己的内驱力所在。

         我们再来看看国外的教育,就说美国中小学教育吧,他们的教育也有各种问题,校园欺凌、数学差、教学进度慢等等问题,就说数学一点上,国内教育完爆美国。我在美国上工程计算的时候,老湿一道积分讲半天,然后下面的几个老美表示老师你这个办法太难了有没有简单点的,而中国学生随便口算就出答案了啊,这就是差距。但是我们也有离开他们的差距,很明显,就是我们缺少尝试的机会。他们在中小学开始就试着去发展自己各方面的兴趣,因为有时间啊,体育文学音乐理工,各个东西都花些时间去试试,虽然不一定能精,但是知道了自己的特点。举一个我同学例子,一个学CS的老美:他说音乐美术体育写文章,各个玩起来都要老命;轰趴什么的不去不去,毛线意思,但是后来感觉编程有趣,我一编就能编一天,挺适合我的,所以他选择了编程。这个是大部分美国人的教育过程,虽然有些地方很渣,但是大多数人在大学入学前,都对自己的特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了,加上美国本科前两年没有专业限制,基本是通俗教育,之后再根据你的选课划专业,同时在转专业条件上的宽松,所以大部分学生还是能找到自己的定位。最后在找工作时,他们更为轻松,基于对自己性格和长处的了解,相对于我们,他们更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

      问:什么是自己喜欢的职业?

      曰:是被兴奋醒的、不用闹钟的起床。

      我开优步有一段时间了,我很喜欢和我的乘客聊他们的事业。我发现,有极少数的人在开头就选对了方向,有少部分人在几次试错后发现了目标,但是,大部分的人还是依然在朦胧阶段,并不清楚自己要什么。我很羡慕那些明白目标的人,他们目光如炬,他们动如脱兔,他们脑中的CPU一直以95%的速率进行运转,他们敢于去尝试,他们自信,虽然有些骄傲,但也敢于承认自己的失败和不足,他们压力很大,但是他们很开心。

我觉得很遗憾,很遗憾,在美国有很多这样的人,在中国很多人不是这样。应试教育提供了一个看似平等的教育机会,但是代价却是降低了我们的活力,把大部分人打造成一个碌碌无为的机器,我们有生产力,但是却没有动力;大部分人会解决眼前的问题,但多做几步则是想避免的,我拿好我的工资就好了,干嘛那么多事?我们脑中没有对未来的宏观规划,但为什么要规划?反正我又不在乎这个事情的发展,我混口饭吃得了;我们总被说缺乏创造力,其实很多人大脑早就封闭了这个通道;总有人说我们懒,其实是只是没兴趣罢了。我每每想到这里,心中不免苦涩,痛心疾首却无可奈何,毕竟中国的教育问题并不是只有教育问题而已,涉及到多方的经济利益和政治问题,各种利益集团和非利益集团的平衡,民众的心态,没法说改就改。

      苦哉苦哉,苦行之路漫漫长。

而你,你的内驱力在哪里?你找到了吗?

      问:应试教育,我们能做些什么?
      曰:先做好自己。

赤月 发表于 2019-8-9 08:07:22

我先说两个小事:
①我们的练习册里有大量的小组讨论内容。(其中有一个固定的栏目,大概占一章练习的四分之一,就是自己阅读课本并与同学交流,互相讲解后,将书本的知识点自己归纳下来——按照其设计,主要的过程是自学)。
然而我们到现在都没这样干,通常是老师讲内容,讲(从课本里提取的)知识点,学生于是笔记。流程过完,老师出例题,讲如何解。

②我们用的是普通课本,但是我们部分课本有职业简介(一般两章就有一页到半页,其中三分之一的内容是课本知识和其职业如何相关,三分之一的内容是引用新闻等材料说明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三分之一是讲工作需要掌握的技术和可能需要学位)。此外,我们的地理书有英语的阅读材料——每个大章结束都有一篇,不难读,专业名词都给了解释。
然而我校老师并不会讲这些内容,也不会提醒学生看。


所以我觉得出问题的或许不(仅仅)是高考制度和各地编写的课纲。
我们的基础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秩序——不断的将老师和学生捆绑然后进一步加深它。衡水模式就是这个秩序的进一步发展,它已经扩散到我们附近的一所学校了,如果这届情况好估计几年后就会在我这全境传播w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19-8-9 08:08:14

学习是人的本能,接收新知识本身是快乐的。但是应试教育把人学习的热情给异化了,一旦过了高考,人的学习热情就全部都废了。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比如我好奇查一下“百年战争”,结果就把贞德怎么死的,阿金库尔战役长弓手如何布列……全部都查了一遍,虽然这些东西跟我一毛钱关系没有,但是查了一晚上挺快乐的,满足好奇心本身是快乐的。
但是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把获取知识变成了非常功利,非常机械的事,剥夺了你获取知识的快乐,学习变成痛苦的事情,也就说把学习这事给异化了。大多数人一旦经历过高考的摧残,很长时间都不想再看书了。这种内伤让人大学几年很难出于热情去学习,而把大量时间都浪在玩上了。而实际大学时期才是最宝贵有空闲自由看书的时代。这也是中国应试教育质量在初高中那么好,而大学生却学不过别人的原因。
而这种内伤要好几年才能恢复过来。而那时人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就更没时间看书。所以现在人流行一种知识恐慌,却很难真的静下心翻一本严肃书来读。
~~~~~~~~~~~~~~~~~~~~~~~~~~~~
我说的异化是马克思借鉴来的概念。关于说人懒才是本能的,你试着几天纯粹只趟床上不做任何事试试,提高游戏走位,刷知乎,看视频依旧是在满足你某种学习热情。
另外,我没有说应试教育百无一用,恰恰应试教育保障了底层阶级通过学习打破固化的权利,是相当有利社会人才选拔的相对公平机制。
但是弊端自然就是异化,只要人在制度里就会异化,我没说某国教育制度就不异化了,都是异化,只是程度不同。应试教育明显是极端异化了,考过试的都知道。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19-8-9 08:09:08

应试教育危害超常儿童。

同一次考试,既要决定谁上一本谁上二本,又要决定谁上顶级985谁上普通一本。为了两者兼顾,就只好有所牺牲。

结果就是超常儿童只能跟着大家一起重复训练,浪费了接触更多知识的可能性,而且分数会被在这个水平区分度不够的题目拉平。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19-8-9 08:09:44

应试教育主要是让一群六七岁到二十岁左右的孩子们认为:分数比人品好坏,比异性相处,比别的什么无法量化但会影响你一生的东西都TMD重要。
你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学习不好就是差生,被鄙视被无视没有女生喜欢你都是应该的。
而且,他们只关心分数,就算好学生也没有人关心你内心成长是怎样的,如何正视自己的阴暗,怎样处理同学关系,爱情是个怎么回事,没有人教你,全凭自己摸索,如果你学习好,那你被自然贴上全能的标签,你真实的人是怎样,累不累,辛不辛苦,想要如何如何,都在别人热切的目光中黯淡下去,只要你分数漂亮。没人管你怎样。很多孩子成人以后的内心症结,往往就是这时候种下的。
这对一群小花骨朵是很残酷的。生而为人,有得到人的尊重和爱护吗?对于一群迫切需要被肯定的少男少女,我们简单的以分数论高低,是很混蛋的一件事。

本人毕业多年,地处山东小城,不知道现在学校里是不是还这样。如有改观,实乃幸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应试教育到底危害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