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rey573 发表于 2019-8-15 07:27:00

借“迷信”巧育儿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吧!




读《三国演义》我们都知道吕布是杀干爹专业户。张飞曾大骂其为“三姓家奴”。他先杀死义父丁原,后来董卓用赤兔马一匹,黄金一千两,数十颗夜明珠和一条玉带便令吕布动心,遂杀丁原转投董卓麾下,立即认董卓为义父。后来又中王允设的连环计为貂蝉杀了董卓。
呵呵!也怪刘备多嘴,不是他提醒曹操,曹操若收了吕布且一高兴也认他做干儿子,按照吕布的一贯所为,历史岂不是就要改写了吗?! 比起吕布我逊色不知千倍万倍。我没有亲手杀死我干爹,但我曾今却踏踏实实的心怀忏悔之意许多年。为何?就为小时候父亲说起给我找干爹的原因是:算命先生说我命里克父,必须找一个干爹“克”我,(按迷信的说法即生辰八字相互钳制之意)才能保我父亲性命无虞。于是,我有了一个干爹。 那时一个很慈祥的人,对我特别好。可是就在我十三岁的时候,我干爹得癌症撒手西归。谁也没怪我干爹的死跟我有关系,事实上也根本没关系。是年幼的我相信算命先生的话,总以为我命太硬克死了我干爹,所以一直耿耿而不能释怀。 直到现在,家父快八十岁而依然康健,我才放下算命先生给我念的那个“魔咒”。有时候。无端想起几十年的风雨岁月里我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固执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行,虽然有时候跌的遍体鳞伤,但毕竟还顽强地活着,竟忍不住稍稍有点得意:命不硬能活这么久吗?! 我相信除我之外应该有很多人都有或者有过认同“宿命论”的经历。我三叔是个地道的农民,就因他生了个有出息的医生儿子而备受亲戚和乡邻们的尊敬。 直到现在三叔一提起我堂哥的时候总爱说这样一段话:“他是午时生的,他妈生他的时候,有只老鹰就在我家房顶飞过来飞过去。他一落地,那只鹰就不见了。所以啊,我认定这娃子有出息……” 堂哥比我大两岁,小时候我们叫他“鼻子筒”。这个绰号含贬义,意思是愚笨且邋遢。事实上,堂哥真的资质平平,一起读书的时候,他的功课并不很出色。后来,我们差不多大小的孩子有的不用功,有的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还有的得照顾更小的弟弟妹妹,大多都放弃学业。只有三叔家的堂哥一直在坚持上学。第一年高考失利,复读一年考进一所重点医学院。现在是一家大医院的名医,颇受患者及家属们的尊敬。
堂哥算是真正的麻雀窝里飞出来的凤凰。他是我们村里“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代表。也是父母们教育孩子时常用的正面例子,神气的俨然教科书似的人物。

如今我当然知道坚持读书的意义,并不认为堂哥出生时有老鹰在屋顶盘旋就注定他命里应该出人头地。但在小时候,三叔的这番话却是一颗信念种子种在我们心里。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相信堂哥与别人不一样,就算我们叫他“鼻子筒”的时候,在心里也稍稍的带点敬意,在“鼻子筒”后面常常加上“将军”俩字以抵消由“鼻子筒”带来的贬损之意。 后来读一点书才明白一点——我三叔真聪明!斗大的字认不得一筐的他居然把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运用的自然天成而不露痕迹。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期待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景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的效应。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只要充满期待。只要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就会顺利进行…… 三叔一直坚定地认为堂哥一定会区别于一般的孩子而有出息,他只是上了迷信的圈套。巧的是他用迷信的方式暗示堂哥的命运不同一般。堂哥也坚信他跟我们不一样,所以在求学的道路上,当其他父母由于种种原因让孩子们辍学的时候,三叔却让堂哥一门心思好好读书。堂哥认为自己会是“人才”,所以尽管成绩平平,但是从来没有动摇过他做“强人”的念头。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三叔教子的方法给我们以极大的启示。当你认为你的孩子了不起的时候,其实你给了孩子自己相信自己的力量。如果说孩子日后的作为是棵果实累累的树,你用心培植出来的孩子的自信就是这棵树的根。这棵树长得是否茁壮,取决于孩子的自信力是否强大。
由此可见,养育成功一个优秀的孩子,父母的功劳首当其冲!我爹用算命先生的话让我无端难受好几年,我三叔用一只可能捉他家小鸡的鹰成就我堂哥的一辈子。都从迷信出发,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呵呵!罪过罪过,绝无冒犯老父之意,只是借这两个故事来告诉年轻的父母们,想办法养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一个人这辈子最大的积德行善之举。
不必钻研什么“期待效应”,如果实在不会做,学我三叔。古时候大多有成就的人的母亲基本上都做过一个了不起的胎梦,不管是确有其梦也好,还是人为杜撰也罢,只要让孩子相信他有别于常人、注定能做一番大事业就行。



作者:紫岚,一个普通的语文教师。工作之余,最大的乐趣有两个。一是看书,一是做饭。只要有书有饭,我可以一辈子不下楼!公众号写写教育话题,聊聊生活感悟。若觉能聊到一块儿,欢迎您常来,得空咱们一起聊。

(ID:2002021119)最大的支持是阅读,最好的赞赏是转发,谢谢您!





教育话题   生活感悟

紫岚与您相约

——有空就闲聊

敬请关注 感恩转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借“迷信”巧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