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头条]左手肖战,右手五月天,流量与经典并存
文|kaola
一边抱着ipad追着肖战、李现,疯狂舔屏,一边穿梭在鸟巢,挥舞着荧光棒嘶喊着倔强,处在对立面的流量与经典,似乎有着明显的楚河汉界,但左手肖战,右手五月天的追星一族却比比皆是。
当蔡徐坤、鹿晗不再屠榜,大IP+小鲜肉不被买单,流量失灵了吗?倘若与以往相比,它确实没有那么灵了。经典又回归了吗?其实经典永远都是经典,只不过早前被一时的流量风浪所盖过。
流量与经典的交战,或许只是那时舆论的喧嚣。对于追星女孩来说,流量即颜值,哪里火追哪里,经典即青春,其承载的是对流逝时间的回忆。而这或许是流量失灵、经典不落幕的底因。
星粉关系 流量不济
流量的高热度,离不开那一群群的追星女孩儿,但她们大多非唯粉,唯粉与毒唯的数量只占一小部分。
谁火就追谁!颜值即正义。
为什么追吴亦凡?帅。为什么追鹿晗?好看。为什么追肖战?可爱。就是这样的轻易“爱”上了。
流量明星靠颜值轻易圈粉,而颜值这层技术,含金量并不高,最直给却也最容易被篡夺。就像瑞幸咖啡最开始以不断亏钱补贴作为主要手段占领市场一样,高效却始终无法构造自己的壁垒,在市场上杀出一条血路,而流量明星靠颜值轻易圈粉,缺少自身实力打造的壁垒,一旦有新的对手进来,他们便面临淘汰。
如今工业化造星以每年400个的速度生产偶像,已不再“年轻”的初代流量们也难免陷入困惑。此时流量二字似乎更是成为了一剂毒药,任何与之相沾边的事物,一不小心便处于风口浪尖。
过去造就的初代四大流量,如今正在谋求转型,而转型路上,他们要么默默无闻,未泛起较大声量,要么就质疑不断,哗然一片。
吴亦凡胖了,而且得罪了造型师。曾经的高贵小王子,如今的形象居然和光头强联系到一起!一言难尽的造型,搭配略微发福而又憔悴的脸,“变老”的吴亦凡被吐槽跌下神坛。
彼时的吴亦凡开始摆脱霸道总裁的人物设定投身综艺,并开始了人设重造之路。“你看这个面它又长又宽,就像这个碗它又大又圆。”就是这样一句梗,让吴亦凡与高冷范分离,也让大部分网友们,与吴亦凡和解。《大碗宽面》成为了吴亦凡出道多年以来,最出圈的音乐作品。
同有韩国练习生基因的鹿晗则没有那样幸运。《上海堡垒》的败直指鹿晗的流量原罪,鹿晗的演技也再度被质疑。而《古剑奇谭》《青云志》走红的李易峰,从《微微一笑很倾城》走出的肖奈大神杨洋,他们或走上综艺之路,或继续活跃在剧集之中,但却也失去了当年的声量。
30未满,这个对于普通人而言正值年少青春的年纪,对于他们来说已经相当于“中年”。然而,他们既没能成为一个实力派演员,也称不上一个资深音乐人,初代流量们仍在不断变化的娱乐市场里寻找下一个位置。
青春与经典 此消彼长
此时,流量明星失速,而经典似乎开始愈发有力。
五月天的门票真的好难抢,在闲鱼上好不容易买的票,想要加价换成更近一点的票,结果都没有了。一位饭圈女孩吐槽到。
连续三天在鸟巢开演唱会,场场爆满,即便在流量的巅峰时代,流量明星也做不到如此大的影响力,但是五月天做到了。
一代人已经老去,盼着下课的人已经在等着下班,但五月天依旧年轻。
“我和我最后的倔强,握紧双手绝对不放,下一站是不是天堂,就算失望不能绝望。”五月天对于粉丝的意义其实早已经超过了偶像的范畴,化作一种精神和记忆。而那些回忆皆是青春,寄托着年少的精神追求。
他们是音乐殿堂的巅峰人物,但他们的音乐却直接切中了大众的最底层情愫。每一句歌词都太像你我。不解散、不撕逼、不负面,纯粹玩音乐,强大的号召力却无过分粉饰,五月天是流量也不是流量,是偶像也不是偶像。
周杰伦演唱会门票,在不到两分钟内全部售罄。7月周杰伦与蔡徐坤的粉丝对战,再次显示了经典的力量。
当周杰伦微博数据那么差,为什么演唱会门票还难买,一则豆瓣留言引发了夕阳红们的不满,夕阳红打榜团与ikun的战争就此拉开,3天时间,周杰伦超话破1亿,稳居第一,最终ikun以未来将会把重心放在关注艺人的作品和舞台,数据重心转移至舞台、音乐等理由退战。
经典依旧是经典,难以超越。
人民日报的评论更是直接说明:两名艺人各自拥趸的较劲,虽是娱乐“游戏”,却映射了时代征候。这不是代际冲突,更无关价值观断裂,而是一场联合致敬,寻找内心深处的寄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偶像,一个群体有一个群体的向往,向美好看齐,夯实审美坐标,岁月就无法带走我们的乡愁和坚守。
平时看不到这些“经典偶像”的粉丝,他们没有把五月天、周杰伦推上热搜,不控评打榜,没有PB,但只要演唱会一来,分分钟就抢光。
经典的身上有着这样一种魔力:即便不认识,但只要听一次,便会成为他们的歌迷。而喜欢五月天与周杰伦就像喜欢青春时的自己,时间越长,感情越深。
数据失速 市场刚需
流量的爆发源于互联网的加速,进而开始了娱乐市场的一场大变。
互联网高度发展的时代,数据思维盛行,当一个个好看的点击量成为衡量标准,明星本质上就成为了操控流量,流量明星随之诞生。但在此之下产生的流量明星就像那些五光十色的泡泡,旋即在空中,却毫无重量。
彼时,互联网进入下半场,增速变缓,流量之风开始乏力,此刻的流量泡沫要么破,要么落地。
初代流量开始“落幕”,偶像养成类节目也是不温不火,去年的偶像元年,今年便陷入瓶颈,不仅收视率不佳,豆瓣评分更是普遍偏低,难现水花。而从中走出的新生偶像,出道即巅峰。
一个粉丝能为一个爱豆持续发电多久?根据2018年新浪的调查问卷显示,一年不到就“爬墙”的粉丝占60%以上。也就意味着,当下粉丝与爱豆的粘性并不高,一旦没有持续的作品和关注度,便会有脱粉的可能。
剧起人火,剧终人灭,流量造星,寿命减半。他们来得快,去得也快,流量造就的明星就像一个快消品。
但即便流量失速,偶像产业也仍是一块氪金地,市场始终需要偶像。
据艾瑞数据预测,2020年中国偶像市场总产业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有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近七成粉丝都曾为偶像消费。
偶像的刚需,在于普通人能找到自己的感情投射,在偶像身上找到自己想要却未能实现的影子,因此他们愿意为“未满的自己”发电。而偶像还有一层本质是陪伴一代代人成长,不断在产生连接中提供正确价值。
左手肖战,右手五月天,这并不矛盾,就像在读韩寒、郭敬明的青春文学的同时,也不妨碍喜欢经典名著,但随着一代经典的老去,市场上也需要更多五月天们的出现,而更具生命力的圈粉路线也在于始于歌声,陷于才华,忠于人品。
—The End—
出品 | 米瑞文化
总编 | 韩英楠
编辑 | 青禾
校对 | 栗子
热文
张雪迎:期待、享受、满足,在表演的世界里舞蹈
为什么你的抖音号始终无法变现?
《乐队的夏天》:“解药”还是“毒药”?
END
合作交流
商务合作|约稿转载
微信:hanyingnan12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