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可以高二结束就高考?
?关注并星标豆瓣读书 遇见更多好书电视剧《小欢喜》剧照
电视剧《小欢喜》近日迎来大结局,三个备战高考的家庭历经重重考验和挫折之后,最后也得到了各自的「小圆满」。
现实中的高考远比电视剧残酷和枯燥,而高考的冲锋号,也早在「誓师大会」前就已吹响。对绝大多数中国孩子来说,18岁以前的人生,几乎都在为高考做准备。
从学区房到早教班、从幼儿园到高中,从学生到家长,从学校到社会……这场教育的军备竞赛,几乎无人幸免。
同时,我们又感觉好像哪里不太对?
学者、社会学家郑也夫在《吾国教育病理》一书中,对中国教育当下面临的问题及「病因」进行了「诊断」。
今天摘录书中的一篇文章《精英史观与平等追求》,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认为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最大的问题是过度复习,没必要花费12年时间为高考作准备,应该根据个人能力和志向,提前分流和筛选。
*以下内容来自《吾国教育病理》,内容有删节,小标题为编辑所加。
01过度复习
我们中小学教育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复习严重过头。 中小学的前11年中我们学生的复习已经饱和,第12年整整一年又完全投入到复习中。现在高考复读生比重越来越大,复读生中有为了考上一本的,也有为了上北大清华的,他们覆盖了所有档次的高校。多读一年的优势是显然的,而复读的成功将挤压和逼迫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复读。 过度复习为什么有这么大的罪过? 说句糙点的话,一匹马拉了12年的磨,你让它飞奔,可能吗?不仅今天奔不起来,永远也不会像一个从不拉磨的马一样飞奔。
诺贝尔奖获得者生物学家坎德尔在其《追寻记忆的痕迹》一书中告诉我们:
“习惯化是教动物忽略某刺激。与之相反的是敏感化……看到新异图像后,婴儿的特征性反应是瞳孔扩大,心跳和呼吸加速,如果反复向婴儿呈现同样的图像,这些特征性反应就消失了。通过习惯化,动物学会识别无害的刺激,这样就能在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对它们置之不理。” 我们漫长的12年中的过多的复习,使得学生们失去了敏感、兴奋、对新知的巨大好奇。没有了这些,他们将与一流的科学创造力绝缘。
我们为什么要搞如此频率、如此强度的复习?
因为要伺候各级考试,最终是高考。 考试为了什么?小的考试为了比较同学们学习这门课程的效果,大的考试为了筛选潜力好的同学去深造。
02
「多余」的高三
我相信,减少复习时间,对全体师生都是福音,因为这减轻了同学的负担,且照样完成了老师的检验或筛选。关键是要一同减少复习,不能我减你不减,那样你就将我比下去了。 1977年恢复高考,笔者进了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初时自然高兴异常。不久发现同学们为了应付期中和期末的考试拼命复习,要记住每一个细节,实在烦人。
当时我就在同学中散布怪论:不如将十天的复习期压缩,三天后就考试。此言一出,学习潜力差的同学最不认同。我觉得大家复习三天或复习十天后彼此的考分差异应该有较大的一致性,即大家同样复习十天获得优秀的学生若同样复习三天多半还是优秀,反之多半也还是后进。
那么后进生为什么希望增加复习时间呢?
一个是心理因素,这是虚妄的。
还有一个是实在的事情,他们智力不够,希望靠耐心补足,借此可能会挤掉少许智力优秀但耐心不足的同学。耐心并非不重要,但耐心的素质不可以在筛选人才中占有过大的权重。
拉磨的驴子的耐心肯定练出来了,但是不能奢望它依旧能撒野、狂奔、有爆发力。更微妙的是,探究科学奥秘或追捕猎物的耐心与复习的耐心其实是不同的,前者无论成败都是亢奋的,而后者肯定是寡趣的。 也就是说,在应对考试的过度复习中,后进生捆绑了强者。
如果复习三天比十天好,我们为什么不可以高二结束时就高考,免去了最无聊的高三这一年。
接下来的推论是,为什么不可以是高一时完成重要的筛选和分流,为什么不可以是初三、初二,乃至小学毕业时?
03分流
这不是胡思乱想。
德国人的实践更彻底,他们在孩子10岁时完成了一次分流,学习优秀的孩子上文法中学(日后上大学的比例很高),后进的同学上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日后基本上进技术学校)。这思路的支点是10岁时可以判断“大部分”孩子的潜力。 这思路也包含两个弱点:其一,有些早熟的孩子日后可能不成才;其二,有些晚熟的孩子10岁时潜力被低估了。
以精细见长的德意志民族的设计不可能是粗糙的,他们以制度弥补这两个缺陷。1994年61%的文法中学毕业生当年考取大学,即10岁时的成功不能担保日后。如果成绩优秀且有读大学的愿望,主体中学的学生可以在6、7年级的时候,实科中学的学生可以在10年级的时候,转入文法中学。
分流的好处是:潜力不足的同学不必在漫长的学习中遭罪;潜力好的同学因为考大学的同学大幅度减少而降低了竞争的压力,可以充分开发个人兴趣。
中国人认识到了分流的作用,但是无法收获德国人的效果,任凭我们怎样宣传和鼓吹中等技术学校,依旧是过多的人要读高中。
原因有二:一是读大学和不读大学对日后前途的影响太大,前途者,收入和声誉也;
二是独生子女政策导致众多家庭逼迫孩子读高中考大学,不考虑孩子的潜力和兴趣。当年多子女时代很多家庭都完成了子女教育上的分流,如果技工的收入和声誉大幅度提升,一部分家长有可能改变初衷。收入和声誉也是关联的,收入是基础,收入高了,声誉往往会提升。 至此我们推导出中国教育的梗结:
复习过度导致我们培养不出顶尖人才,复习过重是考试竞争惨烈所致,竞争过烈是因为参与者太多,参与者太多是因为不能及早分流,完不成分流是因为两大流派在收入和声誉上差距太大,技工的职业完全缺乏吸引力。
搞好了社会财富分配,大家各得其所。搞不好财富的分配,几乎全体父辈都会驱赶孩子加入到上述风格的教育竞争中。
这是一种多米诺式的压迫:潜力三流的学生靠过度的复习挑战潜力二流的学生,潜力二流的学生靠过度复习挑战潜力一流的学生。
偌大的中国没有几个松弛的、自由的、轻负的学生,都要在压抑中没完没了地复习。
04 双赢
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人类有条件完成精英向大众出让财富。
人类的生理条件决定了过多的财富只是符号,不能真正消费掉。
出让财富后,精英仍旧占据着两大优势:
其一,吸引眼球是零和博弈,此范畴中精英必然占据优势,精英应该明白你要的是牛逼,不是通吃;
其二,他们的工作更有乐趣。乐趣是温饱解决后的重要追求,精英应该满足自己在工作乐趣上的优势。应该提升大众的收入,因为他们的工作更乏味。 精英出让利益符合交换的潜规则。老话说:大恩不报。我们该给瓦特、爱迪生、法拉第、爱因斯坦、袁隆平什么样的回报?爱因斯坦的回报是最难确定和获取的,因为其理论转化成现实福祉的时间跨度太大。与之对应,近期的、直接的、微观的服务,最有讨价还价的根据和空间。 精英出让利益符合自身的利益。你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你也是一个七情六欲的动物。你希望食堂的饭菜可口,希望居室的装修精良,希望所在的城市清洁,希望周末看一场好球赛,等等。
这些高质量服务直接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而促进这些服务提升的一个要素是给这些生产者和服务者更高的收入,虽然他们在历史观的意义上无法与精英比肩。伺候人类感官的成员和塑造人类前途的成员,应该在财富分配上达成良好的妥协。 如果有大学文凭的群体和无大学文凭的群体的收入比大于7:3,更不要说10:1,就很难自愿分流。如果二者是6:4,相信我们一定会顺利地完成这一分流。那将是真正的双赢。
我们的少年天才因为解脱了科举的压力,可望成为真正的精英。技工们因为收入高了,声誉会提升,声誉的产生又将带来技工的分层,它将激励催化出最好的服务,最好的手艺,最好的技工。
选自《吾国教育病理》
作者:郑也夫
中信出版社
2013-9-1
-End-
■ 往期精选 ■
亦舒「择偶观」,今天依然适用
有多少人的性启蒙读物村上春树?
「脱发」是没救了,焦虑还能抢救下
高考「幸存者」点个在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