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马车提速:“松绑汽车”!20条政策刺激消费升级
华夏时报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近年来,消费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而易见,政府也把越来越多精力放在培育和壮大国内市场上。8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了释放汽车消费潜力、扩大成品油市场准入等共计20条促消费政策,激发国内消费潜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刺激政策的持续加码进一步明确了消费对于当前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显示了高层提振消费的决心。从内容来看,本轮并未选择以往大规模补贴的老路子,而是将重心放在顺应商业变革和消费升级趋势、补齐重点领域短板等方面,亮点颇多,体现了支持消费政策的新思路。”京东数字科技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210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对于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1%,超过了投资和出口的总和。
今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出台6个相关文件促进消费,内容主要集中于稳定消费、增强消费市场活力、深挖消费潜力等。而此次提振消费的20条新政中,指出了消费领域存在的诸多不协调之处,同时把推行消费新政的责任分工落实到了相关部委。这意味着,提振消费不是旨在短期应对外部风险,而是有着更长远的布局。
“今年消费仍对经济增长起到压舱石作用,预计今年消费增长8.5%左右,对经济增速的拉动作用有望超过75%。”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释放汽车消费潜力
从6月和7月的社零总额同比增速来看,可以说是“成也汽车、败也汽车”。
受多地汽车排放标准升级影响,6月份汽车类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7.2%,带动整个6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9.8%,为今年以来单月同比增幅的最高点。而到了7月份,由于汽车消费在6月份已经集中透支,导致7月汽车类消费同比下降2.6%,当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7.6%,涨幅比6月份收窄了2.2个百分点。不过,7月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速是8.8%。
因此,《意见》明确提出,要释放汽车消费潜力、探索推行逐步放宽或取消限购的具体措施、支持购置新能源汽车、促进二手车流通。
在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所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东看来,汽车消费市场相对低迷的一部分原因和限购有关。而《意见》提出要探索推行逐步放宽或取消限购的具体措施,这对汽车行业和消费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利好。
目前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石家庄、贵阳等城市以及海南省实行汽车号牌限购政策。据了解,此前三部委促进汽车消费的文件下发后,今年6月,深圳、广州率先表示,今明两年将分别新增10万和8万个车牌指标。随后海南也表示,将于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全面放开新能源小客车增量指标申请资格条件及数量。而据媒体透露,北京也正在研究“以家庭为单位摇号”和“以停车位为条件摇号”等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方案。
在沈建光看来,此次《意见》下发后,限购放松的城市或将进一步加码。
兴业证券研报显示,此前市场一直担心汽车下半年终端需求能否真正好转,此次政策释放积极信号,未来逐步放宽、放开限购,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加快二手车流通等,都将有望引导汽车消费需求端向好,预计伴随后续政策在地方强化落实,汽车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夜经济”等新业态创新发展
不仅是汽车消费,“夜间经济”也成为促进消费的重要手段之一。
凌晨1点的望京街头,骑着摩托的外卖小哥呼啸着驶过路口,后座的保温箱中,火锅、小吃、快餐应有尽有。仅是此前的端午小长假,北京望京、中关村和五道口等商圈18点至次日凌晨6点的夜间消费就同比大幅增长,其中,饮品消费同比增长120%,特色菜、火锅品类消费增长49%,小吃快餐同比增长35%。而综合型购物商场首创奥特莱斯延长营业时间至凌晨2点,直接带动零售额增长近1倍。
这也让外界意识到了“夜间经济”的潜力。此次《意见》就提出,要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拓宽假日消费空间。
“发展‘夜间经济’的初衷在于增加经济新的增长点,对城市现有功能进行挖掘,刺激就业和税收。同时,‘夜间经济’也正在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从时间与空间上为文化产业搭台,从而刺激消费者对文化消费的增长。”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近年来居民的节假日消费旺盛,四五月份节假日变化对社零数据带来较大扰动已经证明了其重要性,而一二线城市的夜间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上述措施无疑将扩大消费尤其是服务业消费的空间。事实上,前期已有部分政策在积极落实上述内容,如今年‘五一’假期延长一天,北京积极开展‘不夜城’建设等。”沈建光表示。
此外,《意见》还提出,推动流通新业态新模式健康有序发展;鼓励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商旅文体等跨界融合;扩大全国示范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范围;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扩大农村消费等。
消费发力
国家大力促消费的背后,是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强力支持。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2018年,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消费作为我国经济增长支柱作用进一步巩固。而今年上半年,消费对GDP的增长贡献了超六成。
在白明看来,14亿人的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尤其是农村市场,还有很大挖掘可能性。
此次《意见》从一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入手,着重解决制约消费增长的体制机制障碍,畅通流通渠道,对未来消费增长点全面布局。
“《意见》中提到的加快农村物流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农村消费来说,首先要解决消费能力的问题,其次是消费渠道问题。”白明表示。
沈建光对记者表示,近年来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使得农村的消费需求增长,一方面,下沉市场消费品价格较低,而消费者可支配收入比例较高,消费需求极其旺盛,对于电商等线上消费渠道的使用甚至超过一二线城市,存在较大潜力;但另一方面,流通渠道等基础设施却并不完善,例如,延安当地特色“苹果”产业仍然面临“走不出去、烂在地里”导致“优质难以优价”的难题,补齐物流冷链短板也格外重要。
因此他建议,当务之急是加强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完善现代仓储设施布局,改善道路状况完善配送网络,着力提升村镇末端配送服务质量。同时,用好民间资本,吸引更多民营企业参与农村物流配送网络与节点建设,扩大流通网络及网点覆盖面,降低农村流通成本。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对此表示,《意见》明确各部门分工,在疏通堵点方面,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症结”所在,推动相关部门和地方出台实施一批促消费举措,重点针对消费领域突出的“痛点”“堵点”问题,加快破除制约居民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促进居民消费提质升级。
“总体而言,《意见》再次明确了消费在当前稳增长政策中的重要地位,针对中国目前的消费痛点提出了多条应对举措。此轮刺激政策顺应了长期消费升级和商业变革潮流,整体上坚持以破除供给障碍来释放潜在消费需求的思路,对于短期提振消费信心、保持增长韧性、长期改善经济结构等均有重要积极作用,如各项政策能在各地积极有效落地,效果值得期待。”沈建光说。
NEWS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