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rey573 发表于 2019-9-16 15:56:09

由蒋介石日记,管窥其软禁张学良的“心路历程”|史料

主旨如题。以蒋介石日记为脉络,辅以其他资料,略作梳理。

张学良“昂昂然而去”

1936年12月26日中午,蒋介石乘机返抵南京。同日,张学良致函蒋自请处分。

27日,蒋得知胞兄蒋介卿去世。蒋日记写道:

“本日医病,下午会客,胞兄介卿正午逝世,余在病中,家人犹不愿使余闻知。呜呼,兄弟三个,今只残余一人矣。蒙难之中使病兄惊悸,致其遭速亡。但余出险之讯,彼己闻知,当可慰。”

当天晚间,蒋与张会面,但并不愉快。据蒋日记,张要求蒋改组政府,蒋认为张毫无悔心;在蒋承诺将有特赦后,张“昂昂然而去”。日记原文如下:

“晚见汉卿,彼犹强余以实行改组政府而毫无悔祸之心,余乃善言慰之,并实告以军法会审后,请求特赦,并予以戴罪图功之意,彼乃昂昂然而去。”

“妻为此事□□□□”

28日,蒋与众人讨论如何处置张学良。多数主张不可让张返回西北。蒋日记原文如下:

“本日会见各部长,征求对汉卿如何处置之意。中央谈话人多主张不能令汉卿再会(回)西北,惟子文则不肯失信于其友人,必欲在任其回去,并深信张以后必能服从到底也。子文只知私人感情而不顾国家□□□□□□及也。余仍以好言慰之,妻为此事□□□□。”

“□”系日记涂抹删除的部分。隐晦的日记,透露出宋子文与宋美龄,就如何处置张学良,与蒋介石发生了不愉快的冲突。

29日,蒋作出了软禁张的决定,“决心不准其再回西北而保全其生命”。蒋担心张回到西北后,会借口中央不履行承诺而随时叛变。日记原文如下:

“本日病痛未减,为处置汉卿问题,欲求一公私两全之法而未得也。乃决心不准其再回西北,而保全其生命。……会益之、天翼分别进行,并缓撤西北公署,……以备叛军抗命也。若复放其回任,不惟后患无穷,而政府之地位立即摇动。以彼回西北不仅为所欲为,且可借口前所要求者,如有一件不行,彼即可叛变也。彼所要求者为中央在西北部队一律撤退,此为其惟一之要求,如果放弃西北,任其赤化,则不惟国防失一根据,而且中华民族发祥之地且陷于永劫不复矣,况西北动摇则统一之局全堕,经济计划无从实行,十年建设成绩毁于一旦矣。”

30日,蒋在日记中写道:

“下午,妻赴沪疗病,以在京刺激太深,此次操急,实非常人所能担负。对张处置办法决定方针也”。

宋受“刺激太深”的原因,很可能是与蒋介石就如何处置张学良发生了冲突(也有可能涉及到宋美龄对戴季陶、何应钦的批评,西安事变期间宋一度误信谣言,认定何应钦有意害死蒋介石,蒋对此种判断很不以为然。事变和平解决后,宋美龄坚持己见,公开发表《西安事变回忆录》,不点名批判戴季陶、何应钦等人,令戴季陶大怒,蒋亦十分难堪)。

“彼必逃也”

31日,军委会判决张徒刑十年,禠夺公权五年。蒋随即呈文国民政府,请求特赦。虽有特赦之请,蒋对张的观感仍然很坏,甚至认为张可能会逃走。日记写道:

“上午军法审判张学良,闻其卫队陆续到宋寓,已十有一人,如不审判卸其武装,则彼必逃也。余致书子文慰之,使其为难,于心不安也。”

1937年1月1日上午,朱培德来见,向蒋讲述对张学良的审判情形。日记写道:

“益之来谈昨日审判张学良经过情形,张有不承认政府与做百姓亦要革命之语,是其尚无悔祸之心也,可痛之至。”

2日,蒋回溪口,“谒见胞兄遗容”。

3日,宋子文、王宠惠、魏道明等人至溪口与蒋商议如何处置张学良。蒋日记写道:

“下午,……子文与亮畴、伯聪诸先生来会,商谈处置汉卿事,子文似有不反对其留京,但仍有准汉卿固其家居住,略予自由之意。”

4日,国民政府批准蒋的特赦请求,免除张学良十年徒刑,交军委会严加管束。至此,软禁之事走完了“法律流程”。

阎宝航“无人格”

5日下午,阎宝航策动宋子文、李石曾同赴溪口,欲向蒋建议将张学良接来奉化安置,“以安西北军、东北军将领之心”。蒋拒绝接见阎宝航,于日记中写道:

“正午闻子文与石曾及阎宝航同来,以阎无人格,子文与之同来,愤怒又起,乃告其明日方见,子文以为拒其来会,乃发怒飞沪,未得会晤。”

据阎宝航自述,西安事变期间,他曾在东北军、西北军中散布消息,称何应钦有意刺激张、杨杀死蒋、或直接用飞机炸死蒋。

当日深夜,蒋接见李石曾(无阎宝航),同意将张学良接来奉化,且对李石曾提及阎宝航的“言语挑拨”。

张学良“意气至豪”

13日,张由贺国光、戴笠等人接来溪口。据同在溪口的徐永昌观察,张抵达时“意气至豪”。徐日记写道:

“午饭时,贺贵严偕张汉卿、米春霖、 戴雨农来,汉卿意气至豪,在渠以为极周至、极爱国,事实上则大都非是,今仍不悟。”

蒋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

“下午汉卿来武岭,令驻岭麓小筑,此人怕死胆小、狡狯胡涂,不可以道理喻也。”

14日,徐永昌与张学良就如何做才算真爱国有一番辩论,张拿出他人写的誉己文章对众人自诩。徐在日记中写道:

“傍晚祝绍周来,晚饭在墓庐。爱国心要有,要切,且不可一时忘,但亦不能出之操切,此今日与汉卿反复申论者。张汉卿极赞许王卓然(似东北大学校长。)写的《张学良到底是如何样人》, 以为知己之言,此可观汉卿思想幼稚,其最要两段‘由安内方可攘外,变为先攘外’,是真轻动易挫者。”

蒋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晚与张谈话,夜不安眠。”未提及具体谈话内容。

16日,徐永昌与张学良聊奉军四次入关的往事,于日记中感慨:

“汉卿极易受环境支配,亦可以说是浮躁、无定见,苦哉。”

1937年1月31日,张学良的软禁已成定局,蒋在“本月反省录”中写道:

“汉卿怕死患失,毫无气节,到溪口以后不欲余示意,而彼自动函电其所部服从中央,早求解决。乃为党国计,对彼处置觉未错误也。”

2月2日,蒋介石、徐永昌等人离奉化返回南京。

(完)

推荐阅读

清朝版“西方文明起源于中国”

清廷如何使用“汉奸”这个词?

太荒唐,“《易经》与预测学”成为博士招生专业

中国人的“酒量”为什么越来越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由蒋介石日记,管窥其软禁张学良的“心路历程”|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