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尊门 发表于 2019-9-30 09:26:25

最伤害孩子的“反作用”教育:父母相互“拆台”……



最近,被一个有爱的家庭逗乐了。

在黑龙江,一个孩子因为折断了客厅里的花叶,害怕妈妈惩罚,所以主动面壁思过。孩子低下头,一副可怜知错的模样,面壁时,还不忘偷瞄妈妈几眼,怯生生的小眼神,简直萌翻了。

看到孩子主动受罚,爸爸便在一旁“落井下石”,嘲弄道:你说你嘚瑟啥?你说你犯得上吗?我都怕你妈……



不少网友被这有意思的场面吸引了,纷纷留言道:


“好的不学,光学你爸面壁思过。”

“太可爱了,真是有爱的一家。”


家有怂娃必有怂爸,爸爸的话语反而暴露了他的家庭地位:爸爸都听妈妈的话,家里的事,妈妈说了算,没有争议。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会因为教育观念不同而大吵一架,孩子在家里只能听到一种声音,不仅有利于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还能为孩子的成长指明方向。



教育专家孙云晓曾经说过:教育的有效性,依赖于教育的一致性。父母统一阵营,就是给孩子的内心增加坚定的底气。最靠谱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齐心,步调一致。

父母不统一的教育,是对孩子最深的伤害

01
教育不统一,让孩子变成两面派

英国一个8岁男孩Ioan,是一个令人头大的熊孩子。他情绪不稳定,爱捣乱,面对孩子犯错,父母各自采用了截然相反的处理方法。

爸爸用拳头威胁,试图以暴制暴,妈妈就出面维护。从此以后,儿子学会了欺软怕硬,看见爸爸就害怕求饶,看见妈妈就继续做小霸王。



父母忘乎所以地唱起黑红脸时,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也形成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没有懂得规矩,只知道要在谁面前伪装,能避免挨打受骂就好。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写道:如果家庭中一定要有个“怕的人”,说明同时也有“不怕的人”,那么孩子就很难建立平等的公民心态。

从小学会表里不一的孩子,会把真正的自己隐藏起来,长大后难以与人建立真实的关系,也不敢自信地表现自己。

02

父母互拆,让孩子无所适从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个故事,印象挺深刻的。

女儿把伞借了给同桌,冒着雨,全身湿透地回了家。她把这件事告诉给爸爸,爸爸表扬女儿乐于助人。可没有想到妈妈却生气地训斥,批评她不会保护自己,是个傻瓜。



父母因此争论了一个晚上,到最后,两人还是没有得出一个一致的答案。女儿很困惑,不知如何是好,如果下一次又发生了这种情况,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科威特女作家穆尼尔·纳素夫说,父母意见的统一、说话的一致是十分重要的。否则,父母任何一方教育改造孩子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父母互相拆台,只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到最后,孩子对每一个人提出的建议都听不进去,深深地陷入无助的状态之中。



父母站在统一战线,就是最好的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塞德兹说:人如同陶瓷器一样,幼儿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粘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

作为父母的我们,要怎样才能做到双方意见统一的同时,又能促进孩子的成长呢?



私下协调,不当面吵

前段时间,和一个朋友讨论育儿经验,发现朋友和她老公,从未因为孩子的事情而吵过架。

朋友说,在生孩子之前,她就和老公约定好,对于孩子的事情,要友好商量,有事情就私下协调,不当着孩子面前吵。

为了避免情绪激动,而发出过大的声音,惊吓到孩子,他们会选择在孩子不在家时,或者两个人在外面的时候才商量。



即使是在同一个屋子里的别的房间,他们也不会争论,因为孩子太聪明了,是能听得到,感受得到的。

心理咨询师黄杏贞说,养孩子是一场修行,修的是父母们的情绪智慧。

试着不因为教育分歧,而急着辩解,按下负能量的暂停键,停止糟糕情绪的传播,并及时商量,父母才能肩并肩,共同解决育儿路上出现的问题。



一方宣布决定后,拒绝互拆

教育家王强,在一次演讲时,分享过一个关于儿子小时候的故事。



王强

爸爸准备在儿子九岁生日那天,送他一台电脑。但是妈妈却持有否定态度,认为儿子现在还小,没有能力控制自己,很容易沾染上网瘾,难以戒除。

即使将来,儿子有染上网瘾的可能,爸爸也坚持,要让儿子尽早接触未来社会的进步科技。多次商量后,最终双方一致同意,送给儿子一台电脑,妈妈也没有再反对。

王强回忆这件事时,假设道:如果孩子的妈妈,当年先跟儿子宣布,生日礼物不是电脑,我也不会再改变她的说法。因为一个决定做错了,我们还可以再商量,但是在儿子面前,我们必须只有一个声音。



当孩子从父母的其中一方,接收了一个决定后,只有父母不再因此而反复争论,孩子的心里才会有父母的威严。

演员胡可说:“父母意见一致,是最有效的育儿策略,可以让孩子在父母统一的价值观里,学会反思和成长。”

父母作为孩子的指路人,指出一条明确的道路,孩子才能坚定而自信地走下去。



相互谅解,学习科学育儿方法

少儿教育研究者谢琴,从未因为与家人的教育方法不同,而产生家庭矛盾。因为她始终坚持六字箴言:学习,沟通,不争。



谢琴

从怀孕开始,谢琴就详尽地安排各种事务,帮助自己和家人,普及科学育儿观念和方法。

她定期组织全家人,一起观看科学育儿视频,还把育儿书籍,放在随处可见的地方,方便大家随时随地阅读,获得新知。

知识的提前储备和及时的沟通,使得整个家,形成了较为融洽的育儿氛围。即使大家的想法有时不同,他们也能相互体谅,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说:“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



教育孩子的本质,也就是教育自己。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父母积极提升自我,孩子也愿意加快步伐,遇见更优秀的自己。



美国家庭治疗大师维吉尼亚·萨提亚说过:无论国王还是农夫,只要他家庭和睦,便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只要记住抓住原则,分情况讨论,就不必为此伤和气。因为再科学的育儿理念,再丰富的教育知识,都比不上营造和谐的氛围,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

一个孩子,只有成长在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家庭里,才能积蓄内在的力量,迸发耀眼的光芒,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本期福利

本期话题:你的家庭教育是如何站在同一战线呢,欢迎来分享噢~

编编将会从这篇文章的精选留言中任选10位,送上这本《养育女孩》!

父母如何在女儿的生命之初与她建立亲密的联结?

父母怎样教给女孩纪律和规则使她在关键时刻足够强大?

总给女儿买那种强调外表和着装的玩具的做法是否正确?

女孩应该掌握哪7种提高社交能力的关键技巧?

怎样帮助女儿远离性侵、同侪欺凌、媒体与网络、减肥节食等问题的困扰?

希望本书能帮助你将你感受到的所有的爱,都赋予你的女儿。

公布时间:10月8号(周二)下午3点(详见本文的置顶留言)。

请中奖的亲们及时回复收货信息噢(10月10日前不提供收货消息视为放弃),记得到时来看噢!

喜欢这套书的麻麻也可以点上文书本图片,直接购买~

更多热文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李嫣9月的第一张照片,

一个细节暴漏内心真相,网友:还是不自信



▲辟谣 | 女孩数理化就是比男孩差?

专家:女孩只是语言能力比男孩强

热门微课







文中所用图片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人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版权所有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们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3375761794(QQ)

文章转载: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文章投稿: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最伤害孩子的“反作用”教育:父母相互“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