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rey573 发表于 2019-10-1 20:48:16

做空者必输,做多者必赢,因为这里是中国!





最大的赢家和最大的输家背后,都有一个关键词:中国机遇。
作者丨华商韬略出品人 毕亚军
华商韬略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客服微信:hstlkf

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 ID:hstl8888

图片:网络、图虫创意



郭鹤年的国贸往东几百米,正大作为大股东之一的中信集团总部大楼——“中国尊”已超越国贸三期成为北京新高度,而与“中国尊”相对的正大总部——世界华商中心大厦,同样也已拔地而起。
拔地而起,拔起的还是四个字:中国机遇。



从松下索尼三星的去魅到格力、美的、海尔、海信、TCL,从全中国没有一块液晶屏到一个中国的京东方稳坐全球液晶屏的铁王座……
从芯片到操作系统,从5G到5G手机;从“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芯片”;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从互联网到物联网;从芯、从云到人工智能;从新能源到新的医药医疗和生命科技……
从高铁、飞机、航母到蛟龙和神州。
已经突围、已经崛起的中国科技公司,还是继续突围,继续崛起。踏着世界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和产业浪潮,瞄准国内国际的市场。
从万亿市值的茅台到山沟沟里干出世界最大白酒庄园的郎酒;从市值超过万科的海天酱油到亚洲乳业第一的伊利;从中国的羽绒服专家到纽约、米兰时装周的世界波司登;从海底捞到麦当劳变成金拱门,从宝洁高露洁到立白和云南白药;甚至,一个小罐茶几年的时光跑出让千年行业惊掉眼镜的成绩……
从最传统的到最新兴的,从刚刚踏上创业之路的初生牛犊到已经收获了前瞻与大胆的人还在布局更大的前瞻,还在以更大的胆识和气魄长风破浪,济沧海。
从中国机遇到世界机遇,从中国市场到世界市场,从各行各业的中国第一仰望世界第一,到越来越多的中国第一就是世界第一,甚至一家刚刚创业4年的本土咨询公司(上海君智咨询),都扬起了10年助力100家千亿公司的雄心……
包括房地产,四大天王之首超人李嘉诚在从内地撤退,但他身后的三大天王都继续在内地加码拿地,甚至揣着趁机超车的心思;
有人卖,有人买;有人悲观,有人乐观;有人退场,有人进场;有人越来越不好了,有人正在拥抱有史以来的最好的现在……
时代在巨变,产业在分化,中国新时代和新产业的轮子依然在滚滚向前。
在国际国内不乏悲观与唱空的声音中,华商韬略接触的绝大部分企业家,看到问题,但也更看到机会,对未来充满乐观与希望,无不正以更大的努力酝酿更大的爆发。
甚至有人直接喊出,新常态,新中国的动人概念。
这个新常态是,中国经济不断从大到强到更强大,中国产业不断接轨甚至领跑全世界的新常态;这个新中国,是一个由这些新常态企业的生生不息,蒸蒸日上构筑的一个创新和活力不断爆发,快速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新中国。
要去相信他们的乐观吗?看不清未来,可以看历史……



2005年,华商韬略开始专注全球华人企业和企业家的报道。
当时,中国企业还在集体仰望世界500强。如今很少被财经媒体提及的一众外商500强中国CEO,正好似今天的马云、任正非,牵引着财经媒体的神经。
当时,中国一共才有18家企业入围《财富》的《世界500强》,其中3家还是来自港台。榜单上中国企业排位最高的是第31,它的名字叫中国石化。
也就是,当时《世界500强》的前30,没有中国人的身影。
2005年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如今轮番当首富的马云、马化腾分别以3.7亿美元和2.58亿美元,位居榜单的第27和第68位。
但在2005年,李嘉诚的财富已被评估为130亿美元,按当时汇率折算,超越千亿人民币大关,跟随李先生以10亿美元以上财富入榜的海外华商也已浩荡,只不过,他们绝大多数来自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来自东南亚,甚至美国。
他们是当时世上最有实力的中华商人,也是中国内地无数民营企业家们仰望的高山。但就是他们,在谈到内地的发展时,却常常说出当时的我们不太相信,更多认为他们是谦虚、是给祖国一点面子的恭维话。
当年,雅虎以其中国资产和10亿美元为代价,取得了阿里40%的股份。一位在美国科技业干到顶层的华人大佬和我谈起这件事,轻描淡写地吓死人:
用不了几年,阿里就会比整个雅虎更值钱。
另一位在美国科技界呼风唤雨的华人企业家,则对当时正与世界强敌“思科”激战正酣的“土狼”华为点赞,认为华为超越“思科”将是大概率,而且强调,在其他一些领域,中国企业也都会陆陆续续打出来,改变世界产业的格局。
包括在金融领域,这个我们当时最担心加入WTO被冲击的核心,一位著名海外银行家开场不久就掷地有声:很快,全世界最赚钱的几家银行,都会是中国的。
一些当时被仰望的外资500强中国CEO,也已带着对某些外商在中国傲娇的不满说:要不了多久,这些人就会成为“二等公民”(指被中国本土企业拉下马)。
还有一位台湾超级富豪则在他的办公室,开口就是祖国大陆,把我们都吓了一跳:
“我们现在最羡慕祖国大陆的企业家,一年就可以相当于我们的一辈子,10年内,华人首富一定不再是香港的李嘉诚,而是祖国大陆的某个人。”
“某些人(指一些泼冷水的绿色台商)对此不服气,不相信,也不愿意去相信,但这是大势所趋,甚至已经是事实,不承认只是自欺欺人。”
得中国市场得天下,这是很多海外华商企业家一路上跟我们强调的话。
理由是,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明,中国人足够聪明智慧,足够勤劳刻苦,足够致富欲望,甚至,中国人比全世界的人都想致富,只要坚持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为中心——“背靠这么强大的母国市场,没有发展不好的道理。”
他们相信中国会坚持改革开放,会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他们相信中国经济一定会发展好,中国企业一定会在各个经济和产业领域快速地崛起。
他们也都跟随中国发展,跟了的,都成了赢家。
这些商界老革命、老前辈的话,在当时,往往超出常人的想象力,但现在,都一一应验了,且应验得比当初的预言更有想象力。



阿里早就比雅虎更值钱,以前在很多人心目中比MSN土的QQ,则从小企鹅厂长成了全球巨人,而MSN在中国,已经不见了身影。
甚至,当年(2005)才刚刚从柜台走上互联网的京东,都已闯入世界500强。
而到2019年,被认为经济下行压力山大的中国,上榜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已从2005年的18家增加到129家,实现历史上首次多过美国(121家)的超越。
也是2019年,在世界500强的前五大中,中国占了三家。在新上榜和重新上榜公司的25家里,新上榜的中国公司高达13家,占总数的一半以上。
至于如今的全球银行业,打开利润表,站在最前的也早已是中国人。
标普全球市场财智(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最新公布的全球银行年度排名,前四名皆来自中国。位居首位的中国工商银行,是全球唯一一家资产规模超过4万亿美元的银行,相当于花旗集团与富国银行的总和。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甚至因此感慨:美国的银行是大,中国的是强。“纽约或许是世界金融之都,但中国却拥有地球最强银行。”
2005年营收才59.82亿美元的华为,2018年实现营收1070亿美元,而2005年营收就高达248亿美元的思科,2018年变成了493亿美元。虽然都在增长,但华为已从当年不敌思科的四分之一成长到了是思科的2倍还多。
与之对应,2005年中国GDP按照当年平均汇率计算,折合为2225.7亿美元,世界第六,而到了2018年,这一数字变成了13.6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当年身价均不足4亿美元的马云、马化腾,则早已以将近400亿美元的身价越过李老先生。
曾被外资霸占的众多领域,本土力量也已夺回阵地。从日化到家电,再到手机、高铁、航母、大飞机,一个接一个,纷纷大突围……
与之伴随的是,谁看空中国,谁就是在做空自己。这是诸多海外华商、外商的心声,也被诸多海外华商、外商,用或正面、或反面的事实与案例应证。
从香港到台湾,从台湾到东南亚,从非洲到欧美,星移物换,沧海桑田,大致上,最大的赢家和最大的输家背后,都有一个关键词:中国机遇。
谁把握了这个机遇,谁就成为了赢得时代的人;谁错过了这个机遇,谁就被时代抛弃。而且,赢得和抛弃,其力度和速度都超出想象。



1985年,台湾商人大都还对大陆抱有警惕,郭台铭却跑到深圳,以一句“眼前看到的土地,我全要了”,开始了背靠大陆的传奇。没有大陆,也就没有他今天的“科技界的成吉思汗”。
现在想来,真不知是远见让他有了勇气,还是勇气造就了他的远见。
跟郭台铭一样逆袭的,还有旺旺集团老板蔡衍明。
这个叛逆富二代,在台湾几乎走投无路之后,靠给大陆的上千个县长写信,投资盖厂卖雪饼,卖出一个“台湾新首富”的新身份。
同样靠大陆13亿嘴巴爆发的,还有原本偏居台湾一隅卖食用油的康师傅魏家,也就20来年,他们就靠一包方便面和几瓶水成就了一个王国。
在郭、蔡、魏们崛起的背后,则是台湾一些老牌财团的相对落寞,纵然他们也在把握机遇,但把握慢了,力度小了,也只能无可奈何,花落别人家。
反应慢了,力度小了,都不行,这就是中国机遇。
台湾的财富和产业格局被大陆改革开放洗牌,只是一个缩影。
香港、东南亚,更广地区,30年来一直在蒸蒸日上的人,打开他们的记事本,密密麻麻写着的,很多都是跟投资中国有关的事。
东南亚首富郭鹤年,这位被邓小平称为“你和我一样,都是引路人”的隐形巨头,正是靠着中国,将东南亚首富的宝座稳稳盘踞。
如今,他旗下以金龙鱼为开端在中国发起来的粮油业务已是宇宙级的规模,而他更出名也赚得更大的,则是香格里拉酒店,以及当年不希望把这么重要一个项目交给外国人干、而是自己做出来的北京国贸。
与郭鹤年齐名的正大集团谢国民家族,不光在中国干着年销售额累计近1000亿元的实体生意,还悄然在中国金融业构筑了一个隐秘王国:
2013年,以总对价727.36亿港元接盘汇丰宣布持有的全部中国平安股份,成为中国平安单一最大股东,持股15.57%;2015年,连同日本伊藤忠成立正大光明,一口气吃下中信集团旗下中信股份约20%的股份。
如今,郭鹤年的国贸往东几百米,正大作为大股东之一的中信集团总部大楼——“中国尊”已超越国贸成为北京新高度,与“中国尊”相对的正大总部——世界华商中心大厦,同样也已拔地而起。
拔地而起,拔起的还是四个字:中国机遇。
不止是华商。过去二三十年,尤其是最近10多年,全球有多少商人敢忽视中国机遇?包括硅谷最拽最炫酷的,哪一个敢不把中国放眼里?
乔布斯厉害,但从找富士康代工开始,就走着依靠中国崛起的道路,从制造到市场,一路分享中国红利。到了库克,更是动不动就往这边跑。
马斯克也厉害,然而他不但着急忙慌地把特斯拉卖到中国,现在更火急火燎地推动特斯拉生产中国本地化,并且已经在上海开出自称非常震撼的超级工厂,感叹中国的创业企业发展速度就像“火箭”一般,感叹:
“中国就是未来,未来是非常令人激动的!”
谷歌退出了中国,退出的只是搜索,甚至搜索都退得不干净;Facebook至今没入中国,但小扎到天安门跑步不是为了锻炼身体,跟马斯克、库克一起到清华大学当顾问也不只是想给自己的学术添金。



当然,也有无视中国机遇,嘲笑中国机遇的。
甚至,无视的,嘲笑的,不乏国人本身。无论什么时候,都有那么一拨人,你一说个事,他就是这不行,那不行。尤其是,自己人,肯定不得行。
外人都相信,甚至害怕,自己人却不信,不自信,甚至说风凉话,使绊子,这也是中国企业、中国经济一路走来的写照。
但就是从不相信中,走出了高铁、核电、核高压、航空母舰、大飞机、神舟、蛟龙、天眼;走出了华为、阿里、腾讯、美的、京东方……
曾经,还有人不相信中国能修好电站和大桥,不相信中国能建设钢铁厂。但今天,中国的基础建设顶牛到西方的超级工程只能说:不好意思,中国的钢厂……
网上的段子是:全世界钢产量排名:第一名:中国(不包括河北省);第二名:中国河北省(不包括唐山市);第三名:中国河北省唐山市(不包括瞒报产量)。
即便这一路的确充满坎坷,也的确存在纷繁的挑战和问题:1989年,众所周知的原因,很多外商撤出中国;1997香港回归的喜庆尚在,亚洲金融危机便乌云压顶;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金融海啸……
即便一路上,都有人在呼喊,中国经济要出大事,中国经济又要出大事了。
但中国和相信中国的,最终都走过了,走出来了,走出一个风生水起,一个势不可挡。忽视中国的,不相信中国的,换来的,大都是一个悔之晚矣。
历史再拉长一点,中华民族还经历更多挑战、更多不相信、更多坎坷,但也都走过来,走出来,走到今天,走出一个生生不息和伟大复兴。
2000多年前,世界的东方和西方各出现一个超级大国领导着世界,那也是最近2000多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东西方共同繁荣的盛世。
那时,东方的超级大国叫汉朝,西方的超级大国叫罗马。
2000年的兴衰更替走到今天,东西方共同繁荣的盛世再现,当年的罗马帝国已不见了踪影,而当年汉朝变成了今天的中国。
对中国,不但有信心,还要有长远的信心,不但要有信心,还要有想象力。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一位60多岁的长辈曾指着他的别克车,无不鼓励地说:好好工作,等你们到我们这个岁数时,大多数的家庭应该都会有自己的车。
当时觉得这还是很有难度的。
可哪等到他那个岁数。好像不知不觉,忽如一夜春风来,家家户户都有了车。
人人都关心的房子和房价,也有一个好故事。
早在1980年代末,新华社、人民日报就多次发表文章,为商品房价格暴涨担忧。
一篇文章是这样写的:“上海的同志告诉我们,目前上海六层以上的高层商品住宅每平方米售价为1600元至1800元,居民买一套建筑面积50平方米,居住面积25平方米的住房需要花8—9万元。”
结论是:房价这么高谁买得起?不理解为什么每平米建筑面积要售六七百元之多?
另一篇文章则强调,“一名大学生从参加工作起就日日节衣缩食,每月存储50元,已是最高极限,需100年才能买上两居室”。
结果是,今天,中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40.8平方米,中国的房价按照当时的眼光来看那是更加买不起了,但大多数大学生不需要100年也能买上两居室。
如果错过了当年对今天的想象,今天,最好不要错过对30年后中国的想象。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授权敬请联系小客服微信:hstlkf

◆◆◆

投稿、约稿、商务合作及建议,敬请联系:

010-65580525

zy@hsmrt.com周总监

◆◆◆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我就知道你在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做空者必输,做多者必赢,因为这里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