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rey573 发表于 2019-10-4 02:49:38

那些对家长大打出手的孩子,是如何一步步被惯成“白眼狼”的



撰文/毛毛妈 父母堂签约作者,学前教育学硕士 曾经的幼儿园老师 目前为全职妈妈,家有3岁儿子

国庆假期里,我带毛毛去逛商场,与孩子一同目睹了一幕孩子打妈妈的场景,这个场景过去好多天,依旧让我很想说些什么。

当时走在我前面的是一家三口,儿子不知道生了妈妈什么气,一直在后面锤她的背,母亲默默走在前面似乎没有制止的想法。爸爸还在旁边帮腔:“儿子打得好。”虽然看得出父亲的口气应该是开玩笑的,但我还是有点不舒服。

“妈妈,你不是说不可以打人吗?那为什么这个哥哥打人了他的爸爸还要夸他啊?”

“他们是闹着玩的。”我只好这么跟毛毛说。

这样的行为,其实正是父亲的“呐喊助威”助长了孩子的底气。

父母打孩子见多了,孩子打父母你见过吗?

9月下旬,一则新闻被家长争相转载,男孩因妈妈工作太忙而忘记给他买玩具而大打出手。下手狠厉,丝毫不顾及妈妈的感受。平时使不完的劲,现在都发泄在母亲头上。

直至孩子母亲绝望无奈地躺在地上,依旧没有阻止孩子继续殴打的行为。

最令人心惊的是,该行为发生在家里,从视频的拍摄角度可以看出是孩子的父亲,作为丈夫,并没有阻止孩子的举动,淡定进行视频拍摄,甚至“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一幕,默许孩子对母亲的粗鲁。心安理得的样子更加助长了孩子的行为。





迟早“死”在孩子手上的家长们

理想状态中,我们认为孩子应该像天使一样,家长一伸手他们就飞奔过来抱住我们,但实际情况可能是这样的:



或这样的



如果把偶发性动手都算进去的话,那小朋友打人的情况真的不算少数,打人原因也多种多样。有时候是被家长打了要还手,有时是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有时是情绪不好,而有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精力过旺要宣泄出来。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认为,孩子早期的攻击性是无意识的,比如咬母亲的乳头,乱抓乱踢,非但没有恶意,有时还是一种肆无忌惮的爱的表现。

逐渐地,孩子也会有意识地使用暴力,他们开始懂得用尖叫、哭闹来表达愤怒,这其实也是他们区分自我和世界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母亲通常是崩溃的,如果她选择逃避,那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对母亲具有控制力,自己的攻击性行为可以伤害到她。如果母亲决定报复孩子,那他就会觉得自己使用攻击行为时非常危险,会受到外界压制。

但如果母亲能平静接受这一切,当然这非常难,却会让孩子发现母亲是一个不从属于自己的独立个体,对他未来的成长大有助益。



当然,这些都是小宝宝时期的攻击心理,等孩子逐渐长大后,他们的攻击行为也会越来越复杂,但只要这种攻击性是释放在人身上的,那我们仍可以归结为一种自我和他人的互动方式、相处关系。

不过,很多家长遇到此类问题时,第一反应都是,孩子肯定是被我宠坏了,果真如此吗?

打人的孩子 是因没有被温柔对待过



我有一个朋友,她刚有娃时也相信要给与儿子无条件的爱,这样他长大之后才更有安全感,结果几年后孩子变得非常骄纵,想买的东西必须得到,不然就发脾气骂我朋友,严重时还会拿小拳头揍她。

“我是不是把他宠坏了?”某次聚餐时她疲惫地跟我抱怨。

也许是吧,当家长一味满足孩子的需求后,他很难再把家长当作独立的个体,而是自己的附庸,是用来为自己的幸福服务的。一旦他的要求不被满足,就会用曾经获得的成功经验来达成目的,可以是打人,可以是撒泼打滚或不吃饭不说话,总之,只要家长妥协了,这样的情况多半还会出现。



但是孩子打人一定是被宠坏了吗?未必,有一个非常典型的反例就是郑渊洁了,他对儿子非常宠爱,几乎要什么给什么,从不打骂,甚至不让儿子叫他爸爸,孩子不想上学就接他回家。但郑亚旗最后并没有变成一个骄横跋扈的富二代,反而挺能吃苦,个性也很开朗。

可见教育方式和教育结果间有无数变量,做家长的并不能复制样本。大部分情况下,孩子的暴力确实是“宠”出来的,但也有很多其它情况。

武汉有一位单身母亲张女士,曾育有一子,但7岁时不幸出车祸“走”了,直到快40岁时才生下第二个儿子,2017年她和丈夫离婚,独自抚养孩子长大。



图为张女士在展示被儿子殴打的伤口

老来得子本来是人生乐事,但张阿姨却叫苦不迭,14岁的儿子整天为了小事揍她,还扬言不帮他修好路由器就打死她。



按照刻板印象,这样的孩子应该是被宠坏了的。然而事实真相恰恰相反,儿子是为了报复多年前遭受过的母亲暴行,在他念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期间,恰逢母亲更年期到了,脾气暴躁,经常动手打他,而且不考虑他的感受,屡次在同学面前说他坏话,又爱唠叨又爱传递负能量。如今他长大了,便把曾经积压在内心的怨恨一股脑发泄了出来。

虽然殴打母亲并不能解决问题,但可以让对方体验到同样的痛苦,也许孩子也在幻想,母亲某一天会对他说出“妈妈好后悔当年打你”这样的话吧。

在某种意义上,母亲用暴力、冷漠“杀死”了童年时的他(包括感受、个人意志等),如今他希望借用暴力“复活”过去的自己,如果母亲愿意承认错误、诚心忏悔,对儿子释怀童年会非常有益。然而这几乎不太可能,因为暴力只会滋生恨和愤怒,让矛盾越来越深。

虽然一个人使用暴力时的心理机制非常复杂,但如果我们把它当作孩子与他人的某种相处方式的话,那这种方式很多时候就是父母教的。

或许你从来没有溺爱过孩子,也没有打过他,但如果曾当着孩子的面踢打猫狗,也会让孩子学到这点:那就是可以对非人类的生命施以暴力。

比如文首那位鼓励孩子打妈妈的爸爸,实在令人寒心,哪怕是开玩笑,家长也不能纵容孩子打双亲、长辈。只有及早制止孩子的恶意攻击行为,未来才能避免铸成大错。

温驯的孩子背对阴影



“我们家孩子脾气太好了,被别的孩子欺负也不知道还手。”

孩子太暴力会让家长担心,但太好性了依然会被担心:孩子未来将如何与人竞争,会不会总是吃亏的那一方?

其实,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每个人都有攻击本能。谁都不是真正的好脾气,你所认为的温驯小孩,只不过背对阴影而站,如果转身,爆发程度可能比有暴力倾向的孩子有过之而无比。

但为什么有的孩子会选择攻击的方式发泄自己,有的会选择沉默呢?这是因为他可能在婴幼儿时期起一直遭到来自家人对其攻击行为的压制。

打个比方,小朋友生气时把饭碗摔在地上,有些家长选择默默清扫,有些会批评指责,有些会直接动手打人。最后一种方式会让孩子学会压抑自己的攻击冲动,只有这样才能保护自己。

就像脾气都很暴躁的应采儿和陈小春,之所以能培养出一个软萌可爱的Jasper,恐怕和他的“求生欲”紧密相关。



也许按照这种方式培养出的小孩可以变得乖巧可爱,但绝不可能让他心中的攻击冲动消失掉。

温尼科特曾说,胆小的孩子“会在自己以外的地方找到这个攻击性,并对它感到害怕,或预期它会从外界朝自己袭来”。

比如很多软妹子会喜欢暴力美学的电影,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释放压抑心中的攻击冲动。或者幻想自己遭受欺凌,但在幻想中他变得格外勇敢好斗,这些都是非常常见的补偿心理。

但需要注意的是,转移自己的攻击本能并不能解决问题,那些被压抑住的暴力总会以某种方式反弹,要么伤人、要么伤己。

建立抱持性环境



如果纵容孩子会让他更加肆无忌惮、压制又有损于他的心灵自由,那到底该怎么面对孩子的暴力行为呢?

在这里,毛毛妈决定分享温尼科特的“抱持性环境”理论给大家,这一理论是指,当孩子情感受挫时,家人要给出情感支持和理解,等到孩子的情绪慢慢平复了,他就能从这一过程中获得成长。

听起来很简单,只不过很多家长对情感支持的理解有些偏差。不是一个劲地安慰就是了,情感支持需要家长主动去体会孩子的情绪状态,被看见、被理解才是重点。

如果孩子动手了,家长可以阻止,但不能报复,可以按照规则处罚,但不能看心情决定惩罚措施。这其实是在告诉孩子,你的暴力并不能打破理性世界。等到孩子停止攻击后,再表现出情感支持的态度。

“你刚刚是不是很生气?可以和我聊一聊吗?”如果孩子愿意交流,切忌避免做出评价,比如告诉孩子“这种小事不值得生气”。尽量用询问代替猜测,用重复对方的话代替评价判断。等到孩子情绪平静下来了,再进行较理性的讨论。

只有当我们用理性包容的方式来应对孩子的情绪时,他才懂得用同样的办法来面对自己的情绪。

不知道你对这个话题有什么看法,

不妨分享到留言区哦。

推荐阅读





花季少女一个殒命,一个严重毁容!



父母在等孩子感恩,孩子在等父母道歉,

别因为面子伤了孩子的心

每 日 送 书



《小星星的大月饼》

作者:[美]林珮思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定价:49.8元

内容介绍

2019年凯迪克银奖绘本,斩获15项图书奖项和殊荣。在中国传统故事中加入新元素,同时展现了月亮的圆缺变化,充满创意;温馨的故事和画面,让人禁不住一遍遍翻看,一次次感受暖暖的爱,感受亲子之间至真至美的情感。小星星特别喜欢她和妈妈一起烤的那块大月饼,并且告诉小星星现在还不能吃!可是,如果小星星抵挡不住大月饼的诱惑,偷偷吃掉了月饼,结果会怎样呢?

留言送好礼

欢迎大家留言分享!截止周三(10月9日)12:00,评论获赞前5名中挑选1位幸运者送出《小星星的大月饼》1本。父母堂还为每日积极留言互动的用户增设额外福利,感兴趣的麻麻立即添加小助手(微信号:youshiyong2016),备注:宝妈交流!

“你在看吗?”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那些对家长大打出手的孩子,是如何一步步被惯成“白眼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