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尊门 发表于 2019-10-5 05:29:34

陆宗达、王宁先生:谈谈“因”的字形和词义

“因”字在现代汉语里由于常用来组成“因此”、“因而”、“因为”等虚词,已被列入到连词或介词一类的虚词中去了。而在古代汉语里,“因”却常常具有很实在的词义,出现频率很高,解释也似乎多种多样,乍一看很难理出个头绪来。在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文里,“因”字凡几十见,常见的解释有以下几种:


《鸿门宴》(《史记》):“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因,趁机。)

《廉颇蔺相如列传》(《史记》):“(廉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因,通过。)“王授璧,相如因持壁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因,即刻。)

《隆中对》(《三国志》):“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因,凭借,靠着。)

《孙膑传》(《史记》):“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因,顺着。)

《张衡传》(《后汉书》):“衡乃拟以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因,借着。)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因,按照。)

《黔之驴》(柳宗元):“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因为——因之而为。)


这许多解释应当如何整理?“因”的词义应当如何掌握?这就需要运用训诂“以形索义”的方法,从“因”的字形找出它的本义,再观察这个本义有什么特点,如何决定了它的引申方向,从而整理出这个字(词)的引申系统,诸多解释便可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了。



《说文·六下·囗(wéi)部》:“因,就也。从囗大。”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就’下曰:‘就高也’,为高必因丘陵,为大必就基址,故因从囗、大,就其区域而扩充之也。”段玉裁所说的“为高必因丘陵,为大必就基址”,是套用了《礼记·礼器》和《孟子·离娄》的话,原文作“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段以“为大必就基址”言之,以“因”和“就”对文,来说明“因”、“就”互训,并更明确、具体地解释了“因”与“就”的“凭借”、“依靠”之义,就释义来说,这个注是作得很好的。但在解释字形时他却说“就其区域而扩充之”,是以“囗”为一种区域,也就是一种限制下,按其区域扩充,所以有“凭借”、“依靠”义。这种“以形索义”过于迂曲了,未能正确反映“因”的字形,因而也未能说明“因”的本义。

其实,“因”从“囗”从“大”,已经是符号化以后的笔势了。“因”是“茵”的古字,它的形体象古代的蓆子。江永说:“象茵褥之形,中象缝线纹理。”朱骏声说:“席篆古文作‘

’,盖从因、厂,象形。”江、朱的说法是对的。《韩非子·十过篇》“缦帛为茵,?席额缘。”证明“茵”(“因”)、“?”都是席子一类的东西。从甲骨文看,“因”形作“

”,确实是一张席子,中间是简化了的席纹。

“因”字后来作“茵”,又作“鞇”。《说文·一下·艸部》:“茵,车重席,从艸因声。”“鞇,司马相如说茵从革。”《汉书·霍光传》又作“絪”。“茵”、“鞇”、“絪”义同形异,都是变易字。



由席子这个本义出发,可以探求它的引申系统。古代的茵席有两个特,决定了“因”字的两个引申方向,形成了它的双向引申系统:

茵席的第一个特点是:它是人的座垫,也就是人座下的凭借物。《说文·七下·巾部》:“席,藉也。”“藉”即是今天“凭借”的“借”字。“席”通“藉”的地方很多。《汉书·刘向传》:“吕产、吕禄席太后之宠”,“席”即是“藉”。《汉书·贾捐之传》:“民众久困,相枕席于道。”如淳曰:“席音藉”。“因”有“依靠”、“凭借”之义即由此产生。从它的同源字也可看出这一词义特点。《说文·十二下·女部》“姻,婿家也,女之所因,故曰姻”,“所因”就是“所依靠”。

茵席的第二个特点是:它重叠起来,加于其他东西之上。室中的茵是人坐的小垫子,下面还有一层大面积的铺席,叫作“筵”(“筵席”这个双音词,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所以古人称作“加席”。车上的垫子一般由兽革缝制而成,也是两层,因此称作“重席”。这个特点从“因”的同源字“裀”可以看出。《广雅·释器》“複襂谓之裀。”“襂”就是衫,也就是单衣,“複襂”是两层单的,也就是带里子的夹衣,“裀”与“茵”同,也有“重”义。“因”从而产生“重复”、“沿袭”、“遵循”、“循顺”诸义。又引申为空间上的“连接”、“延续”和时间上的“立即”。这些都是从它的第二个特点发展来的。



把这两条线索整理清楚后,再来看“因”的诸多解释,就可以明白,前面所引几段话中,“趁着”、“通过”、“靠着”、“借着”、“按照”、“因为”,都是第一条线索上的词义,其特点全在于凭靠某个东西,依据某个东西。而“即刻”、“顺着”,则是第二条线索上的词义,其特点在于彼此紧接着,紧挨着。

现代汉语中的“原因”,即是“原来的依据”,“因此”即是“根据这个”,“因为”也是“根据这个而为”,“因”的实义也都没有消逝呢!

(文章来源:陆宗达、王宁:《训诂与训诂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

往期回顾:

陆宗达、王宁先生:说“祭”字

陆宗达、王宁先生:“中”字形义释

陆宗达、王宁先生:“刘”字的本义与避讳





陆宗达(1905~1988),字颖明,浙江省慈溪人。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1926年起,追随国学大师黄季刚先生,学习文字、声韵、训诂等传统语言文字学。曾任教于北京大学预科、辅仁大学、中国大学、东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著有《训诂简论》《说文解字通论》《训诂方法论》等。











王宁,1936年生,浙江海宁人,著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著有《说文解字与汉字学》《训诂学原理》《汉字构形学导论》等,主编《汉字汉语基础》《汉字学概要》《古代汉语》等。

特别鸣谢
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

敦和基金会



章黄国学

有深度的大众国学

有趣味的青春国学

有担当的时代国学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



文章原创丨版权所有丨转发请注出处

公众号主编:孟琢谢琰董京尘

责任编辑:朱彩莲

专栏画家:黄亭颖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陆宗达、王宁先生:谈谈“因”的字形和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