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佟丽娅原型曝光:开战斗机的女人都很牛!
作者丨山野
看完《我和我的祖国》,
有热血,有震撼,也有感动。对我来说,印象最深刻的是《护航》。小宋佳和佟丽娅饰演的女飞行员,
实在太帅、太酷了!
先给大家科普一下《护航》里的故事:吕潇然是一名中国空军女飞行员。
当其他人准备执行一次特殊的飞行任务,
她却被告知只能作为「备份飞行员」。
所谓备份,也就是「候补」的意思。要知道,对于飞行员来说,能亲自驾驶飞机飞过天安门上空,是何等自豪的事。
一开始,吕潇然并不甘心。“我技术一流,水平一流,临场应变一流。”“备份备份,有备无份......”可军令如山,她要做的,就是严格遵守组织给自己下达的任务。
看完电影,我被女飞行员的英姿飒爽所震撼,也被她们的强大和坚韧所感染。《护航》的故事很短,可你是否知道:这背后,真的有一群空军女飞行员。
她们不为人熟知,而是默默坚守着保家卫国的使命。她们的经历,堪称传奇。
2009年10月1日,16名中国空军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驾驶飞机飞过天安门。然而当时细心的人或许会发现:明明是16个飞行员,却只看到了15架飞机。
为什么?
其实,16名女飞行员是同时从基地起飞的。当整个飞行编队即将进入天安门上空时,张晓佳驾驶的飞机退出了编队,返航基地。
“编号1216,右转退出!”没错,她就是电影里的「备份飞行员」。
在整个编队,她“技术全面、发挥稳定”。
以张晓佳的技术和水平,她可以胜任编队里的任何位置,足矣应对任何突发状况。
所以组织上才放心将这一艰巨的任务交给她。
“你最强,所以你做备份,你别无选择。”这大概是任何人都无法接受的结果。可军令如山,张晓佳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
她说:“我多想飞过天安门,哪怕只是演练。但我又怕实现这个愿望。因为它一旦成为现实,就意味着我的姐妹出事了。我只有在心里默默祝愿她们安全、顺利、圆满完成任务。”
成功完成任务后女飞行员们聚在一起的剪影
寥寥数语,我看到了空军女飞行员的内心的强大。
毕竟在飞行员职业上,无论是民航还是空军领域,
男性比例远大于女性。也曾看到过一个提问:“空军真的有必要培养女飞行员吗?”言外之意是:“女性在力量和体能上,不及男性。所以不如全部安排男性飞行员比较合适。”虽然在体能和耐力上,女飞较为弱势。可在「严谨性、思维的缜密度和敏感度」、
以及「精密仪器操作的水平」上,女飞行员其实更具备优势。
那么,要想成为一名空军女飞行员,究竟有多难呢?就拿中国第一批歼击机女飞行员来说吧。首先,你要历经严格的筛选。她们都是从20多万人中脱颖而出「尖子生」。
被选中的35人,也要经历层层选拔。单是「身体检查」就将近120项。
其次,还要考验每个女孩在「模拟飞行状态下的应变能力」。她们会——“坐在上下左右高速大角度旋转的转椅上,检测抗眩晕能力。”几分钟后转椅停止,此时你可能已经高速旋转了几百圈。然后要迅速起身,并在2秒内精准回到自己原本站立的位置上。
你以为经历了这些,就一劳永逸了?姑娘们还要进行严苛冷酷的魔鬼训练。最简单的是体育课上雷打不动的——100米、800米、3000米的全速跑和变速跑。无论春夏秋冬,她们日复一日,风雨无阻。还有「推小车」训练:训练时,每两人一组。其中一个人双手撑地在前,另一个人在后,抓住前者双腿,然后以推车的姿势在地上艰难爬行。这种训练是在篮球场的水泥地面上进行的,无论严寒还是酷暑,都要雷打不动地爬行两圈。无论地面烫手还是冻手,就算手磨破出血了也照爬不误。
这些训练的强度相当大。甚至体能和力量训练,远超男性飞行员。因为只有这样,姑娘们才能不断突破生理的承受能力。有一个更能抗能打的身体,应对飞行时的任何问题。
就像女飞行员陶佳莉,除了日常训练,她还会给自己加训。每次会按照男飞行员的标准进行「篮球训练」。甚至每天还会比他们多投100次三分球。
只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体力和耐力。
除了体能训练,还有跳伞训练。想想一下,如果是你:跳伞前或许真的要做很久的心理建设,甚至可能临时打退堂鼓,临阵脱逃。可女飞行员第一次就要从800米高空纵身一跳。
她们必须心无旁骛,无所顾虑,做到绝对的果敢。因为在军人眼里,每一分每一秒都要对祖国和生命负责。
除了体能训练,姑娘们还要学习各种高深的「飞行理论知识」。
比如飞机操作手册,气象地貌的勘测和分析。那些复杂难懂的数据参数,她们要倒背如流。因为飞行考验的不仅是身体,还有脑子。你要在飞行时精准地判断飞行高度和间距,
还要根据突发情况作出近乎完美的反应。因为你身在空中,一次毫厘失误都可能造成覆水难收的后果。
经过上述考验,留下来的只有22人。
此时此刻,挑战才刚刚开始。22个姑娘开始驾驶高级教练机。她们要习惯超音速飞行,适应低氧高压环境;要习惯低空飞行时强烈气流的颠簸;还要具备超高的机动性应对突发状况;更要有精湛娴熟的飞行技巧,完成超乎寻常的高难度飞行动作。
单说「超音速飞行」吧。这完全违背了人类的生理本能。据说第一次训练时,许多姑娘都吐了。防止呕吐,那不吃东西行不行?可组织上有规定,飞行员不能空腹驾驶飞机。于是她们只能硬着头皮,吃了吐,吐了吃。渐渐地,有的人渐渐习惯了超音速飞行、适应了汽油味。呕吐次数不断减少。有的人则因为自身体质问题,始终无法适应。女飞行员的训练,就是这么残酷。扛过去了,就留下来。没扛过去,只能被淘汰。
飞行,是勇敢者的游戏。而空军部队的训练,一向奉行「从难从严」。“难度越大,标准越高,风险也就越大。”
其中最具挑战的是——「昼间复杂气象」和「夜间复杂气象」训练。
通俗点说,就是在雨雪天气进行训练。
这种天气,能见度非常低,几乎看不到地面。飞行员只能依靠飞机的仪表盘指示飞行,相当考验她们的心理素质和操作水平。
如果天气不复杂,那就人为制造复杂。
比如设置了「盲降」科目,要求飞机在夜间降落时,不能打开着陆灯。
甚至要将舷窗用黑布帘罩严,全凭仪表盘指示操作。
只有经历了极端条件的考验,才意味着你的技术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证明自己有实力挑战各种高难度任务。最终,16名胆大心细的女飞行员顺利毕业,开始了翱翔天空的梦想。
非常羡慕飞行员这一职业。感觉她们与蓝天为伴,肩负使命。这真的很酷,也很有荣耀感。可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问题:空军飞行员无疑是世界上最高危的职业之一。
哪怕你十年磨一剑,训练到几乎完美的程度。
哪怕飞行设备的精密程度和安全性能不断升级。可它毕竟是战斗机,毕竟要进行许多高难度的动作。我们毕竟无法阻止从未出现的突发情况。于是,光荣的背后,是牺牲的血与泪。
你知道余旭吗?她是中国第一位歼10战斗机女飞行员,也是前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队长。
右三为余旭
所谓飞行表演,就是战斗机在空中进行编队,进而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比如“集合、开花、俯冲、跃升、盘旋、滚转......”飞行表演不是“花架子”,而是在和平年代,各国空军作战实力的真实呈现。
遗憾的是,2016年11月12日,余旭在一次飞行训练中发生事故。她跳伞失败,壮烈牺牲。这个直飞苍穹的「金孔雀」,生命永远定格在30岁。
这是余旭牺牲前的最后一次高机动表演
翻看余旭生前的飞行日记,便会深知女飞行员训练有多么艰苦,也看到了她有多么顽强。她说:“冬天每次训练完哈口气,围脖就会结冰。”“我根本受不了那种冷,腿跑得不听使唤。”
可“不管每次训练多么辛苦,我从来没有真正退缩过,从来没有。”
余旭生前最后朋友圈
我知道,余旭的理想在天空。
哪怕如今她身在另一片蓝天飞行,
可人们依旧不会忘记她。就像在今年,家人带着余旭的徽章,在天安门上空看到了昔日战友们的飞行。
此时此刻,早已泪目。
所谓和平年代,是因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我们为这些驰骋蓝天的飞行员鼓掌喝彩。可很少有人知道:这背后有多少苦难和血泪,很少有人知道,英姿飒爽的背后。
是遗憾和分离,付出与牺牲。
对于中国空军女飞行员来说,每次飞行,都是骨血忠诚铸就的信仰。只有完成使命,才能对得起身后的祖国。而我们,只想在此刻愿她们平安。
顺利进行每一次训练,完成每一次任务,然后平安归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丨余旭
《共和国首批女飞行员》人民网:领队机女飞,为你揭秘极限飞行背后的故事中国新闻网:中国空军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是怎样“炼”成的?小品《我心飞翔》背后的故事本文图片和视频来源于网络
看更多走心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扫码关注
视 觉 志
点赞致敬「中国女军人」
她们才是「中国最美天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