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尊门 发表于 2019-10-11 12:51:30

提案选编 | 民进中央:加强学前教育 完善民族地区“学前学普”政策

来源:中国网政协频道(《议库》APP平台)

编者按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推广普通话有利于提高劳动力基本素质、增强就业能力,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国家为此出台了《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而学前是孩子语言学习的黄金期,少数民族孩子在这一阶段学好普通话甚至比义务教育阶段再开始学习更容易。学前学好普通话有利于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提升学业水平,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也有利于他们从小了解国家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适应和融入国家主流文化氛围,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对此民进中央提出关于完善民族地区“学前学普”政策措施的提案,建议加强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将双语教育作为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新建园的准入门坎。





问题



一些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落后,已经制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工作,不利于民族地区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影响了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一是在一些民族地区、尤其是人口居住较为分散的边远贫困山区,幼儿入园率很低,相当一部分孩子没有接受学前教育,也无法在学前学会普通话。

二是一些民族地区缺乏合格的幼儿教师,老师自己也不会说普通话,导致一些孩子即使上了幼儿园,也无法在学前学好普通话。例如在南疆地区,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要么是普通话水平比较低,要么是不具备幼教的学历背景,缺乏幼儿教育的基本训练。



建议



对此民进中央建议总结和推广“学前学会普通话”工作的经验,完善“学前学普”的政策措施:要求民族地区普通话从学龄前学起,并将其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从现在开始、从目前的学龄前娃娃抓起,最终实现全面普及普通话、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第一,增加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投入,提升学前教育的普及率。由中央财政补贴,随村(行政村)建园,做到全覆盖,保障少数民族幼儿就近入园。统筹推进乡镇中心幼儿园、双语幼儿园、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建设。

第二,加强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将双语教育作为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新建园的准入门坎,确保不欠“新账”。同时,逐渐还清“旧账”。

一是完善双语幼师补充机制,加大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公费师范生政策力度,由民族地区师范院校面向本地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建设一支扎根本地的优秀学前双语教师队伍。

二是切实加大双语幼师培训力度,对普通话不达标的幼师,经过1年左右的双语强化培训后,在每个假期对幼师进行普通话的专项集中培训,并在每周通过网络开展巩固性培训。

三是建设双语教学资源库和网络课程库,推进双语教育模式改革,加强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强化双语学前教育管理。

四是加强“家园共育”,通过开展亲子活动,给少数民族家庭的父母提供可以在家播放的普通话资料等方式,让孩子在家也拥有学习普通话的氛围。并鼓励普通话推广的志愿者到民族地区幼儿园支教。

第三,给予特殊优惠政策,改善偏远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待遇水平。要建立“越往偏远,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在工资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

要对在偏远民族地区长期从教的优秀幼儿教师及管理人员给予表彰鼓励,根据其在当地的从教年限给予对应的补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提案选编 | 民进中央:加强学前教育 完善民族地区“学前学普”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