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尊门 发表于 2020-1-20 13:13:43

学心理学的人在育儿方面会有什么不同吗?

经常会看到各种心理学方面的养育小孩的建议,从智力开发到性格培养,哪些必须做的,哪些不能做的,都是一套一套的。想知道这门学问的用处究竟大不大?学心理学的人是不是在现实生活中真的会遵循这些建议去当父母呢?这样培养出来的小孩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20-1-20 13:14:10

我是一个学心理学的妈妈,我有个快2岁的孩子,男孩。
孩子很容易跟大人交流,懂礼貌,会撒娇,喜欢妈妈抱抱;
1岁半能自己吃饭,出门会拜拜,回来会你好;
换了尿布会自己丢,头上抹了洗发露会自己洗;
数数能从1数到10,不过没有7;


如果你以为这就是学心理学的妈妈养娃的全部
还有后半段
1岁半能自己吃饭,但要吃得全身都是;
出门会拜拜,但是还是要先大哭一场;
换了尿布会自己丢,丢完还要翻翻垃圾桶;
头上抹了洗发露会自己洗,洗完还要尝一尝;
我知道你肯定偷偷地笑了一下,心想,学心理学的人养娃好像也就这样。


如果你以为这就是学心理学的妈妈养娃的全部
还有完整版
孩子哭孩子笑孩子闹孩子长高;
孩子闹脾气要小汽车,去游乐场不想走;
孩子体贴孩子叛逆孩子打人孩子乱跑;
我都接受,
不管他是什么样,他都永远是我的宝。
学心理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尊重生命原本的模样,帮助孩子去到更好的地方;
他跌到了,我告诉他要自己站起来,不是地板坏,而是自己要小心;
他要什么东西没拿到,一直哭,我告诉他,宝贝,要好好说出来,大声哭妈妈也不知道你想要什么;
遇到不认识的小朋友,我鼓励他去一起玩,抢不到玩具就拿水果换;
我会带他看书、听音乐、去动物园认识好多好多的动物;
也会带他去超市,问他要吃什么自己挑,但是只能挑一个;
他发脾气的时候我会先问他怎么了,而不是先让他别哭。
孩子的生命才刚刚开始,我们对他的态度,会成为他以后面对自己人生的态度。
他长大后也会有自己的小秘密,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人生;
但只要他想起妈妈,就想起一个永远支持他的人,就够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2.26更新
没有想到引起了这么多知友的共鸣,谢谢评论里问我还需不需要一个儿子or女儿的盆友,谢谢你们对我的信···任···


补充~我们在家都管孩子叫豆哥~
事件一:昨天晚上跑步去了,回家比较晚,一到家豆爸就告状说,他在吃牛肉干,豆哥喊着要吃,他就顺手给他一块我给他专门买的葱油曲奇,结果,结果,豆哥就生气地把曲奇扔在了地上!然后,豆爸就很生气打了他的手,我说然后呢?你有告诉他为什么要打手吗?豆爸说,豆哥刚扁嘴要哭,我还没开口,他就听到你敲门,立马兴高采烈跑去开门了···这事儿就不了了之了···


事件二:吃完饭豆哥骑着小车车来回跑,不小心撞上了我的膝盖,我说哎呀,好痛啊···豆哥相当担心,马上下车过来摸着我的脸说,别哭、别哭、别哭···豆爸说,那你跟妈妈说对不起,豆哥马上说,对不起,对不起···妈妈乖···


事件三:在奶奶的小菜园里,豆哥看到奶奶每天浇水,就拿着水壶过去,浇了自己一身水;看到奶奶摘一些蔬菜和水果,也过去帮忙,当然也摘了很多未长大成熟的东西,比如绿绿的柠檬,还有绿绿的西红柿,绿绿的小橘子···


说这么多是想说明什么呢?世界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新鲜的,他们都充满了好奇心。学了心理学的我也并没有说遇到什么事情都马上能知道如何解决,只是我可能在事情之后多了一层思考,我为什么会这样,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如果下次遇到这种问题我应该怎么处理比较好。


我们跟孩子一样,养育的过程也是全新的体验,孩子成长,我们也要学习。


学心理学的人,在养孩子的过程中,可能会多一些好奇,以及很多很多的悦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年3月11日更新


被评论里说娃长得像王宝强和地包天的评论shock到了,我意识到我挑错了照片···为了不毁掉娃的形象,我决定把照片删了,万一以后他成为了网红呢?偷笑脸^^


2016年3月15日更新
就在豆哥2岁生日来临之际,他自己把1到10数全了···又长大了一点~


——————————————————————
2016年4月1日更新


关于小朋友的语言能力的发展问题,想根据自己的经验补充一些
我和老公以及婆婆在家里都是说方言,但是我们生活在深圳,孩子以后势必是要以普通话为主,可能还要去学习粤语、英文等等···


曾经我很长时间在纠结,婆婆带着孩子,说的家乡话,小朋友会不会听不懂普通话?不会说普通话以后上幼儿园跟其他小朋友没法沟通怎么办?


现在我完全地放心了。婆婆每天家乡话夹杂普通话跟小朋友在家聊天,过程也是相当顺畅和有趣,小朋友开始自发学习念儿歌,开始用他知道的词汇来描述这个世界,开始自言自语跟玩具聊天。事实证明,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跟说家乡话或者普通话没有太大关系,重点是要有人跟他说,跟他讲,让孩子习得语言是如何使用~


昨天带小朋友去打疫苗(是的,打疫苗),我在排队,小朋友在社康中心里面开心地玩滑滑梯,坐摇摇,很开心。


轮到他打疫苗,我说,宝贝,来,我们去给医生阿姨看一下,会有点痛痛,但是你要勇敢好吗,妈妈和奶奶都在这里陪你。
小伙子似懂非懂地进去了
我们把他袖子脱掉
他盯着医生擦酒精
取注射器,没哭,也没退缩
针一扎进去,小伙子开始大哭,2秒后就打完了,我们抱着他出去
抱着他坐在外面的凳子上,他开始一边哭,一边喊:干嘛···干嘛···
那委屈的小眼神,好像在说,医生阿姨,我只是来给你看看,你干嘛打我···
然后我就笑疯了


——————————————————————
2016年5月10日更新


糟了,发现写成了连载。
整个四月份都在疯狂出差,完成了几件在我看来非常有意义也非常重大的工作,很多知友私信我也来不及回,在这里说明一下,我不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不能给很多人点对点解决问题,我认为现在很多家长遇到的问题还不是某一些细节上如何处理的问题,可能跟知识体系以及固有观念有关。很多妈妈开始学习心理学,讲真,这绝对是孩子的福气。


四月份菲利普·津巴多先生访华,分别在北大和清华做了演讲,万人空巷。我们有幸承办了此盛事,在圆桌论坛我忙得要飞起来的时候,听到津巴多先生非常诚恳的,非常有份量的,关于孩子的创造力培养的发言。在这里贴出来分享给大家,个人认为对我们做父母的非常有价值。版权属于菲利普·津巴多先生。


演讲原文如下:
可能对很多家长来说,他们希望小孩在学校里很成功,具体解释含义他们觉得这个孩子比较聪明,考试考的比较好,将来会有远大的前途。
什么叫聪明?很多时候定义在短时间内能记住很多的信息,考试的时候再把信息倒出来。但是创造力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一件事情了,因为创造力是创造一些新的东西,有老师、父母,甚至别人都没有想到过,所以你在课堂上只能学到知识,知识只是创造力的源泉和基础,创造力比知识走的更远。所以在课堂上不可能学到创造力。
也就是说,如果你真的很有创造力的话,你就会做很多新的东西,前所未有的东西,这也同时意味着会有大量的失败,并不是创新就都能成功,更多的创新会失败。
我们看到好多人为什么能成功呢?他们在出现了障碍的时候,会把它视为挑战,在所有人对他们说不的时候,他们会坚持自己的信念,相信自己的决定。他们在面临最初的失败的时候,会昂首挺胸的往前走。就像在座的企业家来说,不仅有创造力,还有很强的能量,同时有很强的意志和坚信自己能成功的信心。
我想说的最后一件事,在新的一种教育中,不仅在中国,应该在美国,在全世界,希望每个孩子在走进课堂学习,走出课堂会更有创造力。这些实际上都是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的。
家长本身如果想让孩子有创造力必须这样支持孩子,要支持孩子去探索,支持把自己的挫折转化成动力和挑战,支持他们面临失败,这实际是改变小孩的内在心理动力。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1-20 13:14:50

我和老婆,都是心理学专业的,也都系统学习过发展心理学。我以前上学的时候,也经常观察我的心理学老师们是如何教育他们的孩子的。现在自己做父母了有了一些亲身体会,分享给大家。

1.有心理学背景,最大的好处是你不会盲从,有基本的判断能力!
比如我们去体验早教班,工作人员会说,你家宝宝,这个方面的发展落后了,那个方面需要重点加强。我估计这招对一般的家长都挺有用的(看到可爱的宝宝,你愿意给孩子最好的)
如果你学习过心理学,你会明白,首先每个宝宝都有发展差异,也有各自的气质类型(是气质,不是血型。这个确实是天生的,对比一下你就会发现)。所以你首先需要接受你家宝宝的特点,而不是去和别人家的盲目攀比。所以当我们听到早教保有这样说法,我们就会放弃这家早教中心,因为我们自身有判断能力。

2.我们也会主动学习的育儿方面的知识。一方面,现代的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的快,所以平时肯定需要多多学习。另一方面,以前上学时候更多是给予理论上知识而非实际操作,这是两种知识体系。所以我们有价值观之后,还需要去学习最新的操作经验和知识。这个和普通的家长应该是一样的。

3.你会发现自己和孩子是一起成长,从个人的行为习惯到心理能量。学习心理学,可能会让你更加敏感,更加积极主动去接受这种变化。所以我一直认为,孩子确实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珍宝。他们是无条件爱你们,无条件依赖父母们 。心理学家会告知你,爱的能力和依赖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请牢记一点,当你付出的爱的时候,你也收获满满的幸福。而这些在当今的社会显得更难能可贵。积极主动为你的孩子去改变自己,无条件去爱你的孩子,将是你身为父母最大的收获。

4.在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困难,孩子也是如此。实际上,宝宝的成长过程的本身就是人类克服种种困难的纪录片。所以我经常感叹小朋友的神奇能力,突然开始走路,开始说话,开始使用工具。这些事情要让机器人完成何其困难。在当父母的过程,每个月似乎都会有焦虑的问题,我们特别着急希望有一个完美的宝宝,没有任何问题要去解决。而宝宝目前这些问题,恰恰是他正在学习和努力的过程。比如现在让你去学习开飞机,你能一次成功吗?所有的失败和挫折都是为了明天的成功。这是我和朋友们分享最多的心得,不要太心急,给你家宝宝再多一点耐心,相信他有能力能处理好这些事情。我们人类是如此的神奇!

5. 我从我的老师们获得最大启示,顺其自然,是最好的办法。 这大概是东方特独哲学思想。顺其自然,不是放纵,不是无负责。而且尊重孩子的客观发展所需,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从小平等对待每个孩子。

我认为,孩子的问题大多数都不是问题,是他自身发展的过程而已。另外还有不好习惯或者脾气,大多是家长的自身的问题。想要一个好宝宝,所有要自己做一个好家长。
别总是严格要求你家宝宝,而放纵你自己的行为。

第一次在zhihu写这么多东西,有点乱七八糟,大家随便看看就好。

补充一点:

大家对『顺其自然』反应很大。我稍微补充一下:顺其自然核心是尊重自己宝宝的客观发展规律,而不是盲目的攀比。说个自己的故事,我们家宝宝在路上被星探发现,然后我们也很好奇去经纪公司了解情况。但是我们做父母心理很理性,我们自己没有艺术方面的特长,家里也没有给宝宝提供这样的环境。自己的宝宝的也没有体现出对音乐和舞蹈有特别敏感信号,所以我们不太会非理性在这方面给予特别高的期望。而更多重视自己宝宝体现出现自己的特长。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20-1-20 13:15:27

比如说我们家会特别尊重熊孩子的自主决策权。


所以,熊孩子左右脚鞋子反穿,晴天穿雨鞋,夏天穿棉鞋,冬天穿凉拖,短裤配棉袄,短袖搭棉裤,等等各种骚操作,我们都随他去了。


长袖+短裤+棉鞋




因为我们始终坚信生命本能的设计不会让他出多大的差错:
什么时候该穿什么,得他自己去体验、去感受了,从而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而不是麻木地执行由我们输入给他的指令。




我们对他唯一的要求就是:自己的选择自己负责。


我会告诉你正确的、最适宜当下气候环境的穿法是什么,你也有自己决定穿什么的权利和自由。
不过,你要是觉得冷,我可不会脱了自己的衣服给你保暖;
你要是夏天穿棉鞋觉得热,那你就脱了棉鞋自己打赤脚呗!




当然,他这潮流穿搭我们看得下去,大爷大妈们可看不下去 :
有人会好心的提醒;
有人则是在旁边哂笑,一脸“这孩子怕不是个智障吧”的关爱表情。(手动捂脸 )
这也算是从小就生活在非议当中吧,哈哈






再比如说许多家长一看见水池水坑,就赶紧带着孩子绕道走。
甚至是哄骗恐吓孩子,水池里有这样那样的怪物,玩了水会有这样那样可怕的后果。


其一是担心孩子弄湿弄脏衣服或弄脏房间,给自己找麻烦。
其二是担心孩子玩水会生病感冒。
其三是担心孩子的安全。




可我们是怎么做的呢?
1、专门给熊孩子买了雨鞋去踩水坑。
2、专门给熊孩子端盆水,拿上各种玩具到门口去玩儿水。
3、只要不是会危及生命安全的水池深度,就随便玩儿。
4、即使是水深的河边,不是不让他去,而是在背后绑根绳子,并且提醒他注意安全。既能够让他去探索安全边界,又不会真的发生安全事故。


一岁多时,无比自在地玩水




就我们这种自由探索边界的教养方式吧,直接导致了熊孩子在两岁到三岁那一年掉进我们小区的水池七次(水深及熊孩子的腰部以下大腿根处)!


掉进水池后,脱掉上衣,自己走回家换衣服。裤子虽然也湿了,但是没让他脱(手动捂脸)




我们这种带娃方式也把一众带娃的老人们吓得够呛。
甚至有老人出于正义感和责任感,对着我破口大骂。估摸着他们是对现在的年轻人带孩子这么心大无比地愤慨吧。
唉,忍了,忍了。
人家也是出于好意,关心孩子,我能肿么办嘛。




不过呢,可能正因为这种频繁掉水池的经验,直接结果是我家熊孩子对安全边界把握得特别好,什么地方可能有危险,他自己门儿清。
根本不用我说,自己就会主动回避掉。带起他来特别地省心。
并且,平衡感也特别地强。
而这些,都是掉水池掉出来的经验呀。










一、从不要求孩子听话。





很多家长都会苦恼于孩子不听自己的话的问题,但我们家就完全不存在这个问题。
因为啊,我们根本就不要求孩子听话。
熊孩子出生到现在四年半了,至少在我和先生这里他从来没有听到过“听话”这两个字。




事实上,家长对孩子听话的要求,源于家长对孩子的掌控欲:
你顺从我的个人意志,我就奖赏你;
你不顺从我的个人意志,我就从品行上否定你!




把“听话”当做判断孩子品行好坏的硬指标,是最高效地管理孩子、让孩子服从的手段,但也是最高效地抹杀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工具。
所以,在我们家除非是紧急情况,可能会使用强制手段。其它时候,绝大多数的分歧,我们都是用沟通来解决。




不过是多花点时间、精力和耐心嘛,但是这样的花费我相信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比付出金钱更有价值。
因为,我希望他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一个思想奴隶。






二、从不欺骗糊弄他。





很多时候家长们对孩子使出哄骗的手段,无非是想投其所好或者使其恐惧,以快速达到让孩子顺从自己指令的目的:
不让他玩水,就哄骗他水下有鬼怪。
不让他玩火,就哄骗他晚上要尿床。
不让他吹口哨,就哄骗他晚上小偷会来偷东西。
不让他玩雨伞,就哄骗他玩雨伞了会长不高。




但是,我们在用谎言哄骗孩子的时候,同时也在用谎言构建他对客观世界的认知。
也就是说,我们知道是假的,但孩子不知道,他会信以为真。他的内心里会对这个世界产生许多不必要的恐惧和担忧。
当他长大了,有一天醒悟过来,也会对这些欺骗感到气愤。
更重要的是,他的思维和认知方式会发生扭曲,他会像这些谎言一样对客观事物建立错误的因果联系。这才是谎言对孩子最大的危害。




所以,我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对他实话实说。




比如说他有段时间天天晚上幼儿园放学回来,故意去衣柜里把衣服翻出来,一会儿换一套,一会儿换一套。




那我就会直接和他讲:
虽然你有自主选择穿什么衣服的自由,但是也请在行驶自己的自由选择权的时候考虑一下他人。
你换这么多衣服,我又要洗又要晾又要收,我很辛苦的。要么这些活儿你全部自己干,要么你就得稍微克制一下。






三、教育过程中善于自我反省。





举个栗子:
前两天,我发了一条朋友圈,吐槽熊孩子一个单词教了许多遍还是记不住。






不过呢,吐槽归吐槽。
过后我就会总结反省:
对于一个智力发育正常的孩子,如果一个单词教几十遍都记不住,那就不是学的人的问题,而是教的人的问题了。




很多时候,当我发现熊孩子没有按照我所期望的那么做的时候,我就会自我反省:
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
是我对他的期望太高他的能力发展还不到位,还是我的方法出了问题?




总之并不是一味地把责任推卸到孩子身上:
出了问题都是孩子的错,孩子懒,孩子笨,孩子不认真,自己一点问题都没有,那对孩子就太不公平了。
就像是那些吐槽陪孩子写作业心脏病发的家长,其实大多应该做的是自我反省,而不是指责孩子。






四、因材施教。





耶鲁大学曾挑选一群一岁左右的婴儿做过一个心理学试验:
在任务进程受阻的时候,那些更多表现得性情平和的宝宝很快就放弃了继续尝试;
而那些更多表现出愤怒情绪的宝宝却不那么容易放弃,他们坚持尝试任务的次数远远高于性情平和的宝宝。
以此证明,愤怒情绪是有助于人类生存的适应性行为。




可我家熊孩子是一个典型的性情平和的宝宝。
所以他非常地消极悲观,总是轻易地放弃继续尝试,也非常害怕面对失败。




比如说,我们去赶公交,眼前着时间来不及了,我就催他:加油,还有三分钟!
他却一屁股坐下了:呜呜,肯定来不及了!
比如说,玩游戏的时候,他如果觉得自己遇到了困难,或者觉得自己赢不了,他就会中断游戏,因为他内心害怕失败的结果。




正我们因为了解他的个性特点,所以我们就会针对性采取一些手段来让他在继续保持性情平和的情况下,能够更加勇敢地尝试,不轻言放弃:


1、让他发现,只要不放弃,就有可能成功做到的正向激励。


2、即使坚持努力还是失败了,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完蛋了,还可以尝试其它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错过了这一趟公交车就寻找另一趟同样可以抵达目的地的公交车。


3、示范给他看,即使失败了,我们仍然会继续尝试,一次又一次地总结经验教训,继续挑战。
例如有一些益智类或者技巧类的玩具我玩也会遇到困难。于是,我就借这个机会示范给他看,我是怎么一次又一次不放弃地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
现在,我已经经常能听到,他自己玩玩具遇到困难的时候在嘴里念念有词:我不放弃努力,我会继续坚持尝试的!






五、遇到问题,教孩子应对,而不是回避、失控或撕逼。





近几年,许多诸如批判开玩笑戏弄小孩儿的爽文在网络上爆红。
可能是过去国人的自我在集体主义文化里被压抑捆绑得太久,现在那些过去被压抑的人们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以为自由就是无所顾忌地释放自我:
只要我是正义的一方,我就要以正义的名义撕逼、绝交。




所以,我在知乎上回答示范我如何教孩子应对朋友对孩子的玩笑和戏弄的时候,下面一大片评论批评我:
不负责任,不知道保护自己的孩子,居然结交这样的朋友,居然不和朋友翻脸等等等等。




可事实是,人类几乎所有的玩笑都是针对弱者的,这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
并且,朋友逗弄孩子,更可能是他不知道应该怎么和孩子互动。虽然他这件事做得不对,也不代表就可以以此否定他的全部。
另外,也没有谁能够拥有完美无缺,一点都不会让自己不舒服的朋友。




所以,我们一直给熊孩子培养的一个理念就是:
挫折、挫败、伤害、心理上的不舒服,这些在现实世界往往都无法完全避免。不主动找罪受,但更重要的是,困难来了,我们要知道如何应对。
作为个人,我们能力有限,无法改变他人,改变世界,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应对困难的方法。
由此,我们引申到下一个知识点: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






六、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





有一天晚上,熊孩子拎着一袋子玩具去小区草坪上玩。
熊孩子特别开心地拿着玩具到处嘚瑟。结果就被几个大孩子抢玩具,并且最后也没有送回来,随手一丢就走了。




回来的路上,熊爹就骂他:
以后不准再拿着自己的玩具到处嘚瑟!
并且,如果你自己不能保护自己的玩具,那么以后就不要把你的玩具给我带下来!




要说熊爹也是心疼熊孩子,可这样的处理方式其结果是会把孩子隔绝在这个真实世界之外,因为“孩子们一起玩游戏”是儿童建立友谊、建立社交关系的主要手段。
并且,这句话是在彻底地否定熊孩子保护自己的能力,会对孩子的自信心造成打击。
所以,这样“动不动就我不和你玩了”的消极应对方式不可取。




所以,我赶紧补救:
没关系,以后玩具还是可以带下来玩的。
不过,带下来就要记得保护好它们哟。不然,到时候人家抢你的玩具,或者把玩具丢得到处都是,你心里也不开心啊。


以后再带玩具下来给其他小朋友玩要记得先申明规矩:
这是我的玩具,要玩我的玩具要经过我的允许,不可以抢我的玩具。玩好了请帮我放回这里来,不可以到处乱丢!


还有,你还小,面对那些大哥哥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应对他们,这是很正常的。如果下一次再碰到这种情况,可以向爸爸妈妈求助哦!




所以,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的区别就是,一种方式会把孩子锁死在一个小圈子里,而另一种方式,则是不断地鼓励孩子向外探寻。
日积月累下来,就会形成天壤之别的差异。






七、不仅仅是知识点,还有逻辑关系分析。





很多家长都知道让孩子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可是很多家长不知道把这些知识点串起来,理清客观事物的逻辑关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其实,无数海量的数据存储在脑子里,却不知道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甚至他们之间建立了错误的连接,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不知道如何运用。
那么,这些数据都只是冗余信息而已,没多大用处。




而我们在考量一个人的智商时,很重要的一点叫做“抽象思维能力”。
那考察的不是一个人记住了多少知识,而是看这个人能不能用抽象的概念进行逻辑推理演绎。




举个栗子:
有一次,我和熊孩子坐在公交车上,有一架战斗机从头顶上飞过。
公交车开过几个站后,我们还能看到这架战斗机。
熊孩子特别开心地对我说:妈妈妈妈,快看,这架战斗机跟着我们走诶。




可能许多家长遇到这种情况也就是附和一下了事:是的呢,这架战斗机真的在跟着我们走诶。
孩子一旦得到这样的确认,他就会信以为真。但其实他得到的是错误信息,建立的是错误认知。




所以我对熊孩子的回答是:
这架战斗机只是看起来是在跟着我们走。
事实是恰好它的航向和我们的公交车行驶的方向一致,并且因为它距离我们很远,所以看起来相对位移保持了不变,使我们误以为它在跟着我们走而已。
(当然,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对儿童思维能力的训练不要急于求成。低龄段儿童大多处于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阶段,要尊重孩子思维能力发育的自然规律,不要对孩子产生过高的期待。)






八、我们做错了也会向他道歉。





我们希望能够用实际行动告诉他 :
不完美的世界里,是不完美的你,不完美的我们,以及他们。


你不是完美的孩子,我们可以理解。
但是,我们也不是完美的父母,也请你能够理解。


而我们作为普通人,人人都可能会犯错,但重要的是不再重蹈覆辙,并且知错能改。




因为,如果我们作为父母如果从始至终都不承认自己有错,这会让孩子产生对父母完美化的期待。
并且,一旦将来他发现我们也犯了许多糊涂,做错了许多事情,他们的认知就会崩溃,无法接受现实,造成认知失调。
而这,也是童年阴影和原生家庭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限于篇幅的关系,这里就分享这么多了。
毕竟数一数都4000多字了,我怕是很多朋友都没有看到这里都关闭了这个页面了吧,哈哈。






最后想说,虽然我做到了很多可能对孩子成长有益的事情,但是我并不确定最终会把他培养成什么样。




或许,更客观地看待世事万物,更稳定的情绪,这个我是比较有信心的。




但是,因为我和先生两个人都是死宅,也都是懒癌晚期患者,并且,我们还长期地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执行一种叫做“顺其自然”的策略。
所以,他可能比常人更懒散,更佛系,这个我也是有预期的。




至于会不会比普通孩子更优秀,这个我是真没把握。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位置。
而他的位置在哪里,一时半会儿我也看不出来。




并且,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我们其实可以拥有多元化的成功,和多元化的幸福人生。
我们作为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助他去找到他自己的位置!
不求他超越别人,只希望他能不断地超越自己!




熊孩子和小伙伴儿欢快地玩水




—END—

赤月 发表于 2020-1-20 13:15:32

我是个普通人,第一次怀孕没事去蹭听儿童心理课,收获非常大,专门写了一篇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直接影响发展的八个技能(父母必读)

为了理解发展的意义,我们必须明白导致发展变化的两个重要过程:成熟和学习。即影响我们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基因遗传和模因遗传。

一个是成熟,指个体按照遗传基因(基因是怀孕时父母传递给孩子的遗传物质)中预先设定的生物程序的发展。成熟也要对人心理变化负一定的责任,这些心理变化包括日渐增长的注意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他人的思想或情感的理解能力等。

第二个关键的发展过程是学习。通过这个过程,我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产生了相对持久的变化。我们大多数人的能力和习惯不是作为大自然宏伟计划的一部分而简单按程序发展的,而常常是通过观察父母、老师、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或与他人或他们交往,以及通过自己的经历来学习,并用新的方式去感觉、思考和行动。

大多数发展变化是成熟和学习的共同产物,由基因和模因共同决定。

我真正开始考虑如何与孩子相处的问题,是看《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教育子女不是要我们去书写他们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父母父母成长了,就意味着他们能放开手脚去爱孩子,欣赏孩子,不再纠结于“如何做才会让孩子成功”等问题。

最近很多家长问我怎么能让孩子自主学习?有没有适合孩子读的学习的书、培训班、培训机构推荐?嗨!我真的只能回复“嗨!”

孩子是你自己的,学习是决定他(她)一辈子的大事,怎么可能你给孩子买本书、报个培训班就解决了呢?!真的这么容易解决,那谁还为了学习成绩着急呀?做家长是我们有孩子的人,这辈子最重要的职业之一,我们生育一个孩子,不光要让他吃饱穿暖,还要教会他在这个世界上安身立命的本事,教会他幸福的能力。

一、观察

孩子2个月以后,就开始会观察大人的脸色,会哄大人高兴。9个月开始孩子进入生活自理能力学习的黄金时期,我家孩子都是10个月开始学习自己吃饭,我周围的很多人都觉得这太早了!可是当我带孩子出去吃饭,他们发现才一岁多的孩子,已经能自己坐在旁边用勺子吃饭、喝汤。我完全不用追着喂的时候,他们都沉默了。孩子3岁上幼儿园,很多家长有分离焦虑,怕孩子吃不好、睡不好、穿不好衣服。皮亚杰儿童发展理论(参见《发展心理学》)很清楚的表明,孩子在2岁完全可以通过观察大人的行为完成生活自理,而且通过这些学习,他们还会得到很多成就感,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你要做的就是教会孩子观察你的行为,我妈妈教孩子吃饭的时候,总是会边说边示范“你看姥姥怎么吃饭的,举起勺子,低头!喝进去了吧!”孩子注意看几次,模仿几次就学会了,成功以后,自己会高兴的哈哈笑。吃饭对她来说就是快乐的,是件愉快的事。每次吃饭会自己要求穿罩衣,搬儿童座椅。

通过观察学会吃饭、上厕所、穿衣服等基本生活技能以后,她还会举一反三的观察其他的事情。你会发现她的学习能力突飞猛进的发展,比如春节的时候在饭店用炖盅喝汤,她意识到这和她平时用的儿童碗不一样,她先看大人怎么用,然后认真的把炖盅里的东西挑干净,捧起炖盅一饮而尽!喝完让人看看空炖盅。

现在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适应一年级的学习生活,买桥梁书、上桥梁班。其实等到孩子3岁幼儿园以后,家长就可以带孩子观察小动物、昆虫、植物,这些就能培养孩子注意力集中、记忆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这些就足够孩子在小学学习中游刃有余的完成学习任务。

初期可以试点简单的,养个小动物,小朋友对这些有兴趣,很容易安静下来观察。如果嫌养这些家里脏,可以直接观察户外的小动物,我妈在小侄子小时候,常带他去观察小区里流浪猫教小猫抓老鼠,观察羊吃草,去公园里看野鸭子。

等孩子有了一点耐心,注意力开始集中了,就可以看小一点,无趣一点的昆虫,城市的孩子,可以先从绘本来,我推荐冈岛秀治的 《我们去找小昆虫》系列,我家的孩子外甥、外甥女们就是冬天的时候看这套书,在春夏出游的时候去野外找这些昆虫,孩子们集中注意力观察这些野外昆虫,然后回想自己在书上看到的细节,锻炼了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二、认知思考

2岁的孩子,开始认知能力的发展,这段时间可以给孩子选择认知颜色、形状、数字、时间、词语的认知书,也可以自己在生活中教孩子。这段时间的认知发展非常重要,很多孩子上学以后bd不分、pq不分,凹凸不分都是在这阶段,观察和认知发展的不好。

国内很多家庭愿意给孩子读故事绘本,在认知上愿意给孩子买玩具、画片。我个人推荐格温德琳娜·莱松和尼古拉·古尼的《蓬蓬猫》系列,一套五本,分别是《蓬蓬猫去上学》《蓬蓬猫过生日》《蓬蓬猫去野餐》《蓬蓬猫去动物园》《蓬蓬猫去购物》这既是故事绘本又是认知书,既能让孩子学习认知,同时也是一个逻辑培养的过程。

谈到逻辑培养,很多家长觉得非常难,其实是因为家长自身的逻辑能力就不强。蓬蓬猫这套书的优点就在于,这是一个家长和孩子共同进步的机会,共同学习逻辑的机会。我是文科生,在跟孩子一起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被动的,必须把我的思考过程讲给孩子听,比如在色彩认知的那本《蓬蓬猫去上学》孩子问我怎么找到蓬蓬妈妈?我就告诉孩子因为蓬蓬猫穿绿色裙子,拿着黑色雨伞,然后我指给她,她再理解。这种逻辑分析的训练过程,是家长与孩子一起的。

在不通过绘本的情况下,家长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画片教孩子认知的过程中也建议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告诉孩子。有次去参加阅读障碍课的讲座,有位老师就明确提出,很多家长图省事,给孩子买点读的认知玩具,价格昂贵不说,孩子提问,机器不会回答,孩子不主动思考,造成被动的“伸手党”模式,已经成为越来越学龄前孩子阅读障碍的诱因。

三、阅读

我反观自己的生活,发现自己身上有很多父母的影子,而他们在养育我和妹妹的过程中,也成为了新的自己。我妈妈跟我爸爸结婚以后,为了照顾老人和孩子成为了家庭妇女,但是她始终保持了阅读的习惯,看《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关于亲密关系的章节时,有个案例是妈妈跟女儿谈论什么,决定了孩子的兴趣爱好方向。在《完美母女关系的秘密》也明确提出“与他人的交流问题、缺乏自信、不断重复同样的失败、选择恋人的难题、婚姻生活的困难等,究其根本,她们所担负的各式各样的人生烦恼都与母女关系有关。”

我想我家孩子在阅读上比同龄人要更有热情,更能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跟妈妈的阅读习惯,以及她习惯让我们分享自己阅读方面的收获有着很大关系。有次我分享工具书书单,就有人说这些书是多么的无聊,看下去是需要多大的意志力。我才惊觉,如果不是母亲让我在幼年的时候就领略到阅读的快乐,让我们即使是面对工具书,也能发现其中的乐趣,我可能也会觉得这些书很无聊。

引导孩子阅读的过程同样需要技巧,我曾经写过《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六个技巧》引起广泛的共鸣,在这里补充几点。

阅读也是有方法的,很多孩子为什么不爱阅读,因为家长就“不会”阅读,我做过很多次阅读课,都发现这个问题,很多人觉得我大学都毕业,难道还不会阅读吗?听完课发现自己还真不会!如果没有时间参加阅读培训,可以看看《沟通圣经:听说读写全方位沟通技巧》这本书的第12章 增进阅读速度,第13章 提高阅读效率,学会里面的阅读方法,练习熟练后教给孩子。

除了方法,选书也很重要在孩子阅读的初期,尽量选择图文并茂,能引起孩子兴趣的书,比如著名的儿童科普书《长长小百科》系列、立体书《神秘日志》系列、《DK生物大百科》都是儿童阅读启蒙的佳品。很多家长急于求成,有的家长刚开始阅读启蒙就让孩子读世界名著,四大名著,孩子没有兴趣,他们来咨询我怎么让孩子爱上阅读,我当时就回复,这些书你恐怕自己都没兴趣吧!

四、想象力

孩子在8岁前,复述事情的时候,或多或少会有自己“演绎”“夸张”的成分,这是他们还不会控制自己想象力的表现,家长在这个时候批评、指责甚至羞辱孩子都会制约孩子的想象力。想象力有多重要不用我强调了,我只说一点,就是联想是记忆重要的组成部分,孩子想象力的匮乏直接影响孩子对知识的记忆和梳理,这也是为什么欧洲和美国等国家非常重视孩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的培养,荣获多项童书大奖的《动物的朋友圈》很多国内家长为什么自己看不懂,就是他们对分类、联想、梳理的能力在幼年时期的发展缺陷。

当然保护孩子的想象力不是说就任凭孩子发展,家长可以在单独与孩子相处的时候,帮助引导孩子还原“真相”,比如小侄子在幼儿园玩,被同学推了一下,摔破了头。回来他跟我妈说,很多同学打他。我妈在晚餐后喂他吃西瓜的时候跟他聊天,问他是几个同学,他说两个。我妈说那这个不能算很多同学。问怎么打他,他说他站旋转木马前面等妈妈来接他,同学要玩旋转木马,让他起开,他刚要走,两个同学就推他,他就磕旋转木马的腿上了。我妈说这怎么能说打你呢,同学也是不小心的,下次你先说,自己马上走,赶紧就起开,不要妨碍别人。第二天那两个小孩的父母跟我妈道歉的时候,小侄子没什么障碍的就释怀了。

五、欲望

我嫂子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嫁到我家了,说实话这么多年,我都是个不懂事的小姑子,我从内心里觉得她笨笨的。上大学以后,有次我爸教育我,我才开始从内心尊敬她。那段时间我嫂子找了个开电梯的工作,小侄子很不放心,就跟她说“妈,您这个工作太危险,我都不放心。”我就说“对呀!找个安全点儿的工作。”我嫂子就跟小侄子说“我跟你小爸(我家这边管姑姑叫爸)不一样,我没有文化,只能干点粗活儿。你好好学习,像你小爸一样,考个好学校,有个一技之长就不用像妈一样。”

他们走了以后,我爸跟我说,你嫂子能这样,孩子就差不了!什么是成功?成功就是把自己的孩子培养的比自己强。小侄子这么多年学习好,名列前茅,就在于他知道,他学习能得到什么!能够过什么样的生活,他真切的感受到知识带来的财富,这些财富能帮他满足自己的欲望。

六、倾听

很多人认为沟通是单向的,重点在表达,重点在怎么说,其实沟通是双向的,说在点,听在心,提高速度,增加效率才是沟通高手。培养孩子沟通能力,从孩子会说话以后的“学舌”开始,要提示孩子,他要自己“学舌”,比如我带他出去看望家里世交的长辈,会提前跟他说“别忘了回家告诉姥姥。”她就会刻意的倾听大人们说话,记住大人们说话,回家复述给我妈妈。孩子话多,很多家长就会嫌贫,呵斥孩子。其实这些都是孩子沟通能力、思维逻辑的发展过程,只要引导孩子什么场合该说什么就好。

我有次带孩子出席个活动,孩子跟我说“怎么这么臭?妈妈你放屁了?”等到回来的路上,我就跟她说,我刚才真的放了个屁,你当着那么多人问我,我真的非常尴尬。你想想你不小心尿裤子的时候,我有没有当着很多人说你尿裤子了。她马上就明白了,马上就道歉了。

七、思维导图

这个恐怕对很多家长来说也是个难题,很多家长自己就不会,教思维导图的书、课程又太难。我给大家推荐《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从日常生活入手,轻松易懂无门槛,人人可以开始,只要你不懒于行动,练习几次就能掌握。大家可以试试,然后把这个方法教给孩子。如果是5年级以上的孩子完全可以自己看懂,我送了小侄女一本,她现在已经会用思维导图梳理数学知识了。

八、学习方法
孩子在进入小学前,家长就要开始教一些学习方法。比如我妈会在孩子进入小学前,除了教孩子整理书包、铅笔盒这种基础技能。还会教记笔记、听课、预习等基本学习方法。

如果你自己不掌握学习方法,可以看看日本教育学教授、学习问题专家斋藤孝的《学会学习:从认知自我到高效学习》书里列了16个名人的读书学习技巧精华,分篇整理,提供了包罗万象的学习方法。让你看《学会学习》不是说让你给孩子读,斋藤孝认为要想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就要先从了解自己的个性下手。容易找借口的人就要学学斯蒂芬金 的“外界隔绝学习法”;烦恼自己无法坚持到底的人,就来学学村上春树“为强健大脑而锻炼身体”的学习法;如果你天生反骨,老是不按牌理出牌,就要学习香奈儿的“照镜子学习法”。

你可以先看书,然后在聊天中把这些方法教给孩子,这样孩子既好理解,也会对你充满崇拜,增进亲子关系。

随着大家生活条件好了,大多数家长开始选择亲子课,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各种昂贵的玩具也是生怕孩子没有。我们先来说“亲子”课,亲子,你在家亲子,跟花钱在外面亲子,就真的不一样吗?有的家长跟我说“我们不专业呀!亲子老师专业呀!”

亲子老师跟你孩子相处才多久,他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吗?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我的大女儿在出生时被产钳划破了脸,跟其他孩子比安全感很差、对家人的依赖很强。有次我去商场,一位早教推销员向我推销他们的“独立亲子课”培养孩子“独立精神”,我说我的孩子不需要,她一个劲儿强调“独立”重要性,当时我就很无奈。你的孩子你自己最了解,完全可以自己在家选择适合你孩子月龄、性格的亲子游戏,完全不用去十多个孩子家长的亲子班。如果你想寻求专业指导,我推荐《宝宝的第一本游戏书:适合0~1岁宝宝的德式PEKiP婴儿早教游戏》,定价42元,常年打折20多块钱,5分钟亲子课的钱,你就可以陪孩子从出生玩到13个月。

昨天大家讨论老了以后要过的生活,我很自然的说出了妈妈现在的生活“在院里栽两棵西红柿、花瓜、丝瓜、豆角,养着几只鸡、鸭、鹅,每天午睡醒来领着小孙女去拿报纸,回来读给孩子听。姐妹们有空时相约一起出行,看看风景。”说完自己才顿住,人生在世,不就是读书、见人、历事、行路。父母是这世界上最难的工作,我们都是没经过培训就上岗了,我们只能边学边做,在成为好父母的同时,我们也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赤月 发表于 2020-1-20 13:16:32

首先交代一下自己:心理学专业人士,两个孩子(女儿老大,儿子老二;一个典型外向,一个典型内向)的妈妈,在美生活近15年,仍然在孜孜以求的了解孩子、了解自己、了解生命......
1. 如果真有一些育儿类的书说“哪些必须做”(除了生存需求)和“哪些不能做”(除了生存威胁),请你持一种怀疑和审视的态度来看待这样的书。在养育孩子方面,尤其没有所谓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没有一颗灵丹妙药能帮助所有家长解决养育过程中的问题。正如很多心理学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戏谑之言:生孩子之前我有100种理论怎么养育孩子,但是生了孩子之后,我一种理论都没有了。
学习过心理学的人都有知道: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差异的学科。说白了,心理学家,无论是发展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人格心理学家,或者临床心理学家等,几乎终生都在研究这样几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如何量化人和人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都和什么因素有关?我们要如何做才能让人类发展的更好?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开始探索:生物学、认知科学、系统论、习性学、社会学、脑科学、(行为或者分子)遗传学、等等,他们试图了解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前世今生,了解他们的“行为”规律以及规律背后的不规律。
正因为深刻意识到孩子之间的各种差异和其背后诸多无法量化和评估的因素,所以负责的人是轻易不敢下断论的,他们会说【这种方法“可能”和或“更可能”对你的孩子有帮助】,而不负责任的则更倾向于说【它对你的孩子“绝对”和“一定”奏效】。无知者无畏,用在这里不失公允。
的确,人类的大脑喜欢那些【肯定】和【被肯定】的信息,所以前者听起来充满不确定性似乎非专家所言,而后者听起来则言之凿凿很专业。
2.人类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物种。任何一种来解释人的理论,都受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人类文明的进程、理论提出者的认知局限以及所处文化等等因素的影响,必然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那些被奉为经典的理论,是那些在这几个维度上不断被验证和支持的理论。
比如,依恋理论强调母婴依恋关系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在半个多世纪的研究中不断被验证,因此它的影子在各种儿童心理学、心理咨询、或者家庭养育类的书籍不断可见。
比如情绪管控理论,无论从何种角度去看待孩子情绪管控的发展,都无法否认父母在孩子习得情绪管控能力过程中的重要性,无法否认孩子的【自控】是由【他控】而逐渐发展而来的过程。
再比如(新)皮亚杰关于孩子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阐述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处在具体运算阶段的孩子不可能胜任对抽象思维能力有要求的任务,何必拔苗助长?
诸如此类的理论在养育孩子方面有没有用?当然有用!观念和思想指导我们的行动,只有观念的改变才能带来行动的本质改变。所以我一直和很多家长朋友们强调【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重要,不过能做到【防患于未然】那就更好了。
可是现实呢,很多家长不爱看、不愿意学、或者没时间学习这些理论,绝大多数人期待的其实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论。“我不想知道什么大道理,我只想知道我该怎么办!”
这个可以理解。“我只要会用电脑就行,不必要知道电脑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但是养育孩子不一样,没有一套简单可操做的程序可以运行。不但孩子的先天禀性以及后天成长的个体差异迥然,在时间这个轴上孩子在不断变化,我们的抚育任务和目标也随之变化。就算此时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做,那彼时呢?
3. 懂得心理学的人在养育孩子方面有什么不同?这个我想也是因人而异的,见过从本科到博士一路都是心理学的人,在养育孩子的具体实践方面,真心不一定比没学过心理学的人做的好。
那就简单说一下我自己的体会吧。更好的认识到孩子先天秉性(比如气质和基因)和后天养育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能更清楚的知道孩子的哪些方面是我改变不了的,哪些方面是我可以发挥作用的。因此更加接纳孩子和自己,心态端正不焦虑。更好的认识到和孩子的connection(联结)要先于我们对孩子的correction(纠正)。和孩子之间安全健康的亲密联结,才能让彼此的心走的更近,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才能更顺利的进行。更加具有成长型思维和心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成长,每个孩子各自有自己独特的发展时间表。会去创造条件让孩子去探索和学习,但不会去拔苗助长。更加关注孩子在时间维度里的自我成长,而非和他人的横向比较。
当然还有很多心得,无法一一在这里细说。至于这样培养的孩子有什么不同,这个就更难说了。我只能说目前看,最大的成就是和孩子之间的彼此尊重和信任,交流和沟通毫无障碍,彼此相处和谐愉快,孩子的行为有规有矩,人际关系非常好。

赤月 发表于 2020-1-20 13:17:15

不请自来。我讲个故事。

去年暑假,我有幸和一个心理学前辈一起带她家六岁的小娃参加户外拓展。这种针对儿童的拓展其实就是在大树之间大概一层楼的高度上绑好各种绳索、软梯和木桩,让孩子们在几棵树之间穿行,但因为高度和平衡性的缘故,很多第一次玩的小娃都会卡在某一个地方不敢动,不论下面的家长怎么说,就是不继续,这样就只好请教练把他们抱走。

前辈的小娃也是第一次玩这个拓展,在最开始的适应阶段,前辈并没有像其他家长一样立马给小娃鼓励,而是安静的站在树下,时刻关注自己的孩子,当孩子看她时,她会向小娃微笑一下,表示自己在关注。看我有些迷惑,她说如果一开始就跟小娃说话,会使小娃的注意力并不是集中在任务上,也不会全然的享受拓展,而是时刻关注自己在家长眼里的表现。

我点点头。觉得前辈说的好有道理。

在软梯上行走时,小娃前面的小朋友因为软梯太摇晃,在梯子上不肯前行,对树下的爸爸妈妈说自己害怕。树下的爸妈一直鼓励孩子没事没事,宝贝不怕,宝贝加油,那没什么好害怕的,爸爸妈妈相信你之类的话。后来小朋友也就怯怯的开始行动了。前辈的小娃看了看,也跟树下的前辈说,妈妈我害怕。这时前辈的回应是:妈妈知道了你有些害怕。你试试,带着你的害怕继续往前走走。妈妈一直在这呢。 小娃听了,也开始慢慢行动起来。

这次我简直要在心里默默鼓掌了。

题目问学心理的人养小孩有什么不同,我认为,如果说最大的不同,就是学心理的父母不会因为小孩子小,就否定他们的感受和体验生活的权利。心理学的父母更多会以无条件积极关注的爱来养育小孩和尊重小孩。而他们的小孩也会因为这样的养育方式,而对这个世界怀有更多的尊重和爱。

以上。

赤月 发表于 2020-1-20 13:18:02

有些心血来潮更新一下这个问题。学过心理学之后其实最大的变化应该就是能够接受自己家的孩子是一个普通孩子,不对她有过高的期待。
事实上,也有不少朋友问过我,你读了这么多心理学的书,学了这么多,你家孩子应该很厉害吧。而事实上,我女儿在学校和日常的表现并没有出现什么“逆天”的变化。事实上,她就像教科书一般的标准和正常。而学心理学之后,我则更能够接受这种“正常”。
心理学能够让我知道什么是她做得到的,什么是做不到的。也让我知道,什么是有些孩子做得到的,而我家孩子做不到的;什么是有些孩子做不到的,我家孩子做得到的。而这一切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平静的对待就好。同时,如果孩子出现了有些事情应该可以做到的,但孩子发生了发展滞后的情况,我不会浑然不觉的认为:大了就好了,或者过分的使用鞭挞责罚,而是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的支持和促进她的发展。
总之,心理学的学习,本质上让我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并且在教育方式的获利和风险取舍之间,能够更为准确的做出评估和选择。
=========================分割线,以下是原文===========================
我是有了孩子之后倒过来学心理学的。也说说学过了心理学之后,养孩子会有些什么样的概念的变化吧。
作为普通爸爸来说可能最多就是在怀孕后,陪着老婆上几节关于孕妇健康的课,分娩后,拿到一堆小表格和小册子。很多时候能把《育儿百科》多看几页就很了不起了。
但事实上,我在我很多的回答里面总是说,育儿这件事情的复杂其实远远超过我们自己想象。这句话真的是真的。
我试着在这个回答里面慢慢叙述。
大标题:
早期很重要
尊重生物性,尊重科学性
沟通的技巧
。。。。待续


一、早期很重要

我有在知乎上回答过类似的问题,孩子三岁前没有记忆,随便谁带没关系。
但事实上,学过心理学之后,我相信绝大多数人是不会轻易把孩子随意给他人带的。0~3的重要性相信大多数学过心理学的都会明白。
首先,劳伦斯(Konrad Lorenz)的出生印记这一项,其实就会让很多人明白孩子生下来要多陪孩子有多重要了。事实上,还有各种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出生后,越晚和妈妈接触,妈妈关爱孩子的兴趣就越低。(很多哺乳动物如果分娩后如果过长时间和幼崽分开,母亲舔舐和安抚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类似的情况其实也出现在人类母亲身上,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放在母亲身边,母亲的整套反应系统被激起程度最高。时间拖越久,母亲的状态就越低。当然,我们人类作为理性来说,还是会对孩子有责任和义务的,但是如果知道最佳状态的做法是什么,为什么不做呢?所以,孩子生下来之后,作为丈夫,切记,让孩子在母亲身边,而不是让爷爷奶奶什么的抱着各处病房得瑟,这样的情况在妇产科里面真的好常见。)
另外,再给一个tips:孩子出生后,作为妈妈会感受到所有人的关注由她,转到了孩子身上,刚生完孩子会有很强烈的失落感(如果男性难以体会的话,可以想象一下:掉一颗恒牙,或者掉一个手指是什么感觉,孕妇是分娩出去这么大一个生命出去。这种失落感能够明白了么?),再来感受一把失宠的感觉,真的是屋漏又逢连绵雨。做老公的切记提醒一下在场的所有人,关注妈妈(把宝宝放妈妈身边也是保证人群的关注还是靠近妈妈的。),


然后,包括母乳的重要性;孩子在出生后与母亲更多的身体接触能够提高孩子的安全感;如果在孕期,妈妈和爸爸经常和孩子说话,在产后,孩子听到爸爸妈妈的声音就更容易安静获得安抚;孩子出生后各种敏感期的产生和度过(出生印记应该算是分娩后第一个重要的敏感期)。而这背后伴随着的孩子神经,肌肉的发展,又会影响到接下来幼儿期的能力表现,而这些表现则又会决定孩子自尊自信,进而影响到其未来在学校的学习表现。而和父母的关系的发展也会决定了,孩子心目中,你是一个重要的成员还是一个相对次级的亲友(这一点上做得不好,就是你认为你是孩子他爸,但孩子不认为你是,他可能觉得爷爷外公更接近这个角色。),然后未来和孩子沟通的难度会让你明白这个位置的错失的问题,当然,你可以通过威胁到孩子生命的方式来加强(比如用语言:不管你吃饭啦,不给玩具,零食这类威胁到孩子日常生活质量的事情;和打孩子。,父母会被自己的孩子被迫推到这些行为上的,只是因为在该在这个位置上做事情的时候没做。),但这同时也会带来孩子的各种负面效应,而且难以修正。简单的举例来说,比如打针,去幼儿园,面对挫折的时候,如果没有和孩子建立好情感链接的父母,会非常难以哄好孩子,我经常可以看见爸爸来幼儿园送孩子,结果孩子哭着要的是外婆。这种情感的错位是会在接下来带来一系列潜在的问题的。(比如到了青春期了,应该有好的亲子沟通,孩子可以将私密的一些事情与父母沟通的时候,特别是生理上的问题,这个时候,这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又有多少可以做到和孩子坦诚的谈这个问题呢?)而,数据又证明,能够科学的和孩子说明白这个问题的,孩子的首次性行为会平均晚上1~2年,而导致产生意外怀孕的几率又会更低,而这背后代表着无数年轻妈妈的血泪。即使在北美,意外怀孕的年轻女性(18~20岁左右)绝大多数会选择把孩子生下来,这些女性大多数会成为单身的年轻妈妈,而最终能够完成大学学业的不到三分之一,未来的事业成就也会大大低于选择更晚时间生育孩子的女性。并且,这种年轻妈妈的问题还容易代代相传。
而以上这些只是节选了一些我读过的心理学的教科书的内容而已。关于打孩子方面的资料可以看我的这些回答打孩子屁股会影响孩子的智商吗?当你家的孩子犯错的时候,你是如何教育他(她)的? - 知乎用户的回答 父母如何做到从不打骂孩子? - 知乎用户的回答 二、尊重生物性,尊重科学性
大家可能对心理学有个比较大的误解就是,心理学是管抽象的思维的。但事实上,现代的心理学很多内容都是建立在现实的生理研究上的。很多问题看起来是“心理问题”但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证明都是有生理原因的。
所以,懂得心理学之后,我们首先学会的就是从人的生理特性出发,来讨论育儿的。
在学会心理学之后,我自己感觉比较明显的一个特征是:孩子的什么状况我都可以理解。我相信很多时候家长会觉得孩子为什么总是会烦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或者老是会让人很尴尬,或者一而再再而三的不长进,等等。但事实上,对于孩子来说很多时候就是她们并没有具备了能够做到这些事情的能力。
对于我们来说,4个月会翻身,7个月会爬,9~11个月会站,(12~14)个月会走这些指标都是比较显性的,我们不会让刚会翻身的孩子去走路。但是还有很多内容是非显性的,而在这些内容中,超越孩子的能力谈锻炼的事情就时有发生了。
比如,孩子自主如厕。其实,孩子什么时候能够自己喊有尿,有便,然后自己跑去上厕所呢?2岁半左右。这个其实早就有实验证明了。而之前费劲和孩子把尿什么的,其实在心理学看来真的是挺无语的。


为什么外国人不给宝宝把尿,他们是怎么训练宝宝自主如厕的能力的? - 知乎用户的回答再比如,孩子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皮亚杰老先生也有划分了这些能力阶段(没耐心看的就看一下四个阶段的标题吧。):1.感知运算阶段(感觉-动作期,Sensorimotor Stage,0-2岁)这个阶段的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儿童借助这种图式可以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应,从而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通过这一阶段,儿童从一个仅仅具有反射行为的个体逐渐发展成为对其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2.前运算阶段(前运算思维期,Preoperational Stage,2-7岁)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3.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思维期,Concrete Operations Stage,7-11岁)在本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具有守恒性、脱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皮亚杰认为,该时期的心理操作着眼于抽象概念,属于运算性(逻辑性)的,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4.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思维期,Formal Operational Stage,从11岁开始一直发展)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其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摆脱现实的影响,关注假设的命题,可以对假言命题作出逻辑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反映。同时儿童可以进行假设一演绎推理。
其实,这里面就涵盖了不少我们育儿中遇到的思维上的:”明明和孩子说得挺明白的,孩子咋就不听话。“的原因。其实,作为成人,大脑转化成语言的内容,和孩子通过语言解读后理解的内容,往往完全是两回事。或者孩子在对于自己的大脑的管理和使用方面也没有达到有能力完成的状态,往往孩子可能是处于理解了,但做不到,做不好和想不到做的状态。
PS:作为皮亚杰的理论来说,现代也有了不少的修正的内容。主要是有些认知能力孩子可能在更小的年龄段里面就会表现出来,并且孩子的发展并非完全阶段性的,而是线性发展的。
然后说到这里,我也要说一下奥数的事情,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奥数不合适的原因就是,奥数是形式运算阶段(第四阶段)的内容。但大量的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第三阶段)的孩子却不断的在学,这本质上又是让不会走路的孩子学跑步的案例。而且,奥数的内容和教育方式不是让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第三阶段)的孩子通过锻炼上升到形式运算阶段(第四阶段)。而是让进入形式运算阶段(第四阶段)的孩子去尝试其能力的极限。
然后我还可以说说关于学习方法和用脑规则。对于孩子来说,很多时候学习的内容往往是点状分布的,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并没有连接,而我们成人的很多知识和能力都是以链状,树枝状或者网状构成的,每当我们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也是在无意识之中运用了相关的知识点从而在一些特殊情境下避免了各种风险,克服了各种困难。但当孩子在做的时候,家长就会领教到什么叫做可以出错的地方都会出错了。所以对于家长来说,需要避免我们所谓的专家盲区,将我们已经熟练到无意识的内容重新分解和解释,帮助孩子建立知识之间的链接。


可以看到上图里面,我们很多时候事情是进入了无意识的状态,所以可以节省了我们很多的思维和反应的时间。但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专家盲区。
而对于大脑的使用方法心理学也发现了很多大脑运作的规律。可以见「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哪个学习效果更佳? - 知乎用户的回答
如何有效的帮助孩子就变得非常的重要了。很多时候我们很多教育孩子的思路其实很原始,我相信很多爸爸妈妈都会采用一种后果教育法,比如,让孩子摸烫的东西了,被轻微烫到了,孩子知道以后不这么做了,孩子作业没完成,被老师批评了,下次就知道自己要完成了。但事实上,这样的教育法没有考虑到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孩子的认知和学习是怎么发展的?吸取教训这是一种非常原始初级的学习法,但我们人类更重要的是学习间接经验来学习的。也就是,我不用去冒各种后果的风险,但也能够达到了解风险的构成,和如何避开风险,同时对于使用和掌握新知识也是如此。那对于特别年幼的孩子来说,概括总结经验的能力很弱,再次遇上的预判分析和自我控制也几乎没有,那么除了少数特别强烈的刺激带来的经验以外,孩子其实无法做到“吸取教训”这个事情。所以这个年龄段里面很多的内容是:控制避免风险的发生,而不是让孩子“学会”避免错误的发生。如何使孩子保持一定的好奇心又能够在大人无法时刻看管的情况下保证孩子的安全? - 知乎用户的回答而对于更大的孩子来说,虽然孩子会说话了,看似好像可以用大人的方式沟通了,但是孩子在身体尺寸,力量,判断力,自我控制,逻辑分析等等方面还没有发展完善。如何判断孩子是做不到,不会做还是不想做很重要。错误的将孩子做不到,不会做的事情判断成孩子不想做。那对于孩子是一种打击,然后怎么练都练不好对父母自身也是一种挫败。而且即便到了18~25岁的青年,在生理上依旧会有发展不完全,人类的大脑前额叶完全发育成熟可能有些人都可以到35岁,特别是男性。而在这个之前让他们学会冷静,理性和良好的自我控制,往往不那么靠谱。适当的规则限制仍然是需要的。对一个18岁的青年限定归家时间这一类其实也是有必要的(的确会很有效的降低早孕的风险,但前提也是亲子关系良好,大家好好说。不然效果也会欠佳。)关于这方面,我的回答还有:教导 0~6 岁的儿童有什么正确的教育观? - 知乎用户的回答 如何培养宝宝的运动习惯? - 知乎用户的回答

沟通的技巧其实学过心理学之后才明白:好好说话,心平气和的说话。是要学,是要练的。我有在我以前的回答里面说过,我的练习的方法是:那个手机录音或者录像,学会“闭嘴”。如果你好奇为啥要这么做。我给你说个例子:我在送女儿去幼儿园的时候,有观察过,在入园前的洗手这一件事情上,有多少家长能够一声不吭的看着孩子把手洗完。只在孩子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给出必要的提示。而事实上,我注意下来,有些家长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给出近百句话。我学给大家看看:来来来,洗手洗手,洗手,来去冲一下,冲一下,抹肥皂,抹肥皂,不要偷懒,两边都抹,快点快点,后面还有小朋友等着。不要愣着,再用水冲,老师还等着呢。肥皂冲干净,冲干净嘛,我看看,我看。好好,别水甩得到处都是的,去擦手,去擦手。……
这个还是比较精简的版本,有的时候,这个过程会持续很久。而孩子的状态不再是探究:洗手的整个过程是什么。而是在等待父母给出的下一个指令。而且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指令中往往还暗含了大量的紧张,焦急,负面的指责等待内容。而这些言语会成为孩子思维和判断的一部分。而如果说心理学上有什么催眠法的话,这种暗示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催眠。
但其实,当经过练习之后,我们还可以反过来做。我们可以给出很多暗示强调孩子的记忆力好,数学好,画画好,愿意积极的练习,等等方面。让孩子觉得:我生来如此。
其实在沟通的方面,当之前提到的那些内容都做好了以后,这个点可以发挥出非常好的作用。孩子对你信任,愿意和你分享她的各种思想,你也能够更好的帮助她调整,之间也不需要威胁或者恐吓来控制。其实到了8~9岁之后,很多事情会变得没有那么困难了(相对于一些“困难户”而言,说句不厚道的,我每次对女儿有什么不满的时候,我就会想想那些和孩子相处很困难的父母和他们的孩子,顿时觉得我的女儿养成游戏已经进入very easy模式了。)。这类相关的内容可以看我的回答: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聊天? - 知乎用户的回答 如何教导孩子敢于认错? - 知乎用户的回答 如果孩子在被纠正不该说脏话的时候反问『脏话为了什么而存在』,你会如何回答Ta呢? - 知乎用户的回答
未完待续
这些年陆陆续续读完的部分心理学书籍。


什么是真正的家庭教育? - 知乎用户的回答

赤月 发表于 2020-1-20 13:18:27

一线幼师路过。真心感谢当年我读书时学校开设的心理学和心理咨询两门课!这两门都是必修的专业课,每个学期都有,涉及很广,内容也不算简单,挂了好多人,因此刚开课时同学们全都怨声载道。
可是,大家都不得不承认,心理学在教育孩子成长方面,真的很有用!
我们作为儿童教师,与孩子以及家长相处都是有技巧的。
心理学主要帮到我下面几点:
认识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性特征,面对发脾气的孩子不会感到气恼
西方人有种说法,小朋友都有“糟糕的两岁”和“可怕的三岁”(Terrible two, horrible three)的成长阶段。如果你的孩子刚好是两三岁,常常无缘由地哭闹不休,导致父母不断产生焦虑和自我怀疑“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对?”“我是坏妈妈/爸爸吗?”……也许不是你的错,他/她只是刚好到了这个“糟糕两岁”的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的小朋友,往往充满着内心冲突:既想与母亲合为一体,又想与母亲脱离发展自我;既是完全的自我中心,又突然发现这个世界的规律不是围绕自己运行的。所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的世界有多么困惑,在遭受打击的时候有多么愤怒。然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语言能力还不足以表达自己的需求,一切都导致孩子内心很焦灼。这么一来,“小恶魔”们就出现了……
而我偏偏最喜欢两岁和三岁的小朋友。我的专长,就是专治“小恶魔”,并且把他们一个个向“天使宝宝”转化。我现在工作的教育机构中,每个九月的头两个礼拜是新生入学季,教室往往被一片哭声淹没。然而,两三个礼拜之后,孩子们都能快乐的Settle down,积极配合老师,愉快的参加活动,一切一片祥和。
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两点:一是取决于老师本人是否能积极的和小朋友建立关系,二是取决于小朋友的日常计划表的设置是否合理。
遇见相容的老师和合适的日程表,所有的“小恶魔”都会蜕变为“天使宝宝”。
“天使宝宝”都是很忙的。他们的日常作息表,需要充实又有节奏感,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应该符合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心理成长需求。


2. 懂得孩子的身心发展阶段,能设计出最适合孩子的成长环境
儿童所处的环境是除了父母之外的第三名老师。一个明亮丰富的生活起居环境,会让儿童心情愉悦,并且增强他们的探索欲望。
例如,早教中心专门为孩子设计的“睡眠屋”。到了午睡时间,老师会温柔的提醒小朋友把午餐盒什么的收好,在毯子上坐下来,听老师讲一个睡前故事。故事讲完后,孩子们挨个儿排队走进幽静昏暗的午睡室,各自躺在属于自己的软垫子上。老师打开睡眠音乐(森林和海浪的声音),小朋友们很快的就安静下来,沉入了睡眠之中,呼吸声此起彼伏。
还有的学校会动员小朋友们一起给蜂鸟搭房子,或者在后院建造属于孩子们自己的树屋。


3. 理解孩子的问题行为背后的根源,不会一味怒骂孩子
以前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听老教授讲过一个案例,关于儿童时期的内心冲突和行为问题的关系。
教授本人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儿童教育领域工作了四十多年,拿到了博士学位,也出版过关于儿童发展的专著。她说,经过她的观察和统计,最容易出现行为问题(例如咬人、打人等暴力行为)的孩子一般是那些语言发展较为迟缓的孩子。由于他们无法像同龄人一样籍由语言来与他人沟通、表达需求和寻求帮助,他们的解决策略就是通过行为和身体语言来发送信号。一旦这些信号被同伴忽略或者误读,愤怒的孩子就会采取暴力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例如一掌把小朋友推开、抢别人的玩具/食物、抓住别人胳膊狠狠的咬一口……
我记得自己当时举手提问:“请问,那些咬人和打人的孩子的行为规律是怎样的?他们会随机挑选受害者,还是会重复性的攻击特定的几个人?”
教授回答:“一个很好的问题。一开始我们以为受害者是随机性的,例如在咬人的孩子发脾气时刚巧从身边经过的孩子……但是后来发现不是这样。我们发现,有几个特定的孩子的确更容易受到攻击,就好像是他(咬人者)一开始就在群体中选中了最脆弱的几名作为他的猎物。”
教授给我们讲了个听亲眼见到的事:一个小男孩正在发脾气,他先左右看看确认老师在较远的地方,然后越过了他身边的一个大孩子,走向远处一个年纪较小的孩子,然后泄愤般地咬了他一口。你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其实也说不上来,这是一种盛怒之下人性的本能。
由这件事情我们知道,原来“羡慕嫉妒恨”的情绪和“捡软柿子捏”的生存手段,从人年幼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这就是为什么,大家提到两三岁的小朋友,都大摇其头,然后哀叹一声:哪怕是自家的宝贝孩子,有时候气人起来也恨不得把他/她按在地上狠狠打一顿屁股。
这么说起来,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个阶段的小朋友真的挺“恶魔”的?可是,我并不这么认为。每个小朋友在合适的环境下,都是“小天使”,可惜很多“小天使”都在父母不了解长辈不懂得的情况下,问题行为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更加扭曲,被生生的折断了翅膀。


4. 迅速有效的与陌生小朋友及家庭建立关系,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
按照自己和小朋友打交道的经历来看,我自认为在和他们建立关系的方面是比较顺利的。
例如,新来没多久的小朋友C和J,在难过时愿意告诉我他们内心的感受,并要求一个拥抱;
另外一名小朋友E,在午睡中途醒来之时,会主动爬到我腿上求安慰。我悄声告诉她别的小朋友还在睡觉,要求她保持安静,她就乖乖的靠着我坐好,安安静静的看图画书,一声不吭;
新来的小朋友C从一开始的整天嚎啕大哭,转变成后来的笑靥如花,天天告诉外公外婆她有多喜欢上学。这画风清奇转变太快,外公外婆简直都不敢相信。
我看似很轻描淡写的做到了这些,但是,为了建立好和孩子们的关系,我也是花了不少时间精力去钻研和经营的。经过实践认证,比较有效的是以下几条:
(1)必须是真心的关爱这个孩子。“假装感兴趣”和“假装关心”也许能暂时糊弄得了家长,但却骗不过孩子的敏锐。你是不是真的关心他/她,是不是真的在乎他/她心里好不好受,孩子一眼就能看穿,并且第一时间决定了你这个人是否值得信任。
(2)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孩子。虽然老师也是人,一定会在心里有自己的倾向性,但要极力克制自己不把对某个孩子偏爱表现出来,要给予每一个孩子公正的对待。
(3)外貌和行为上具有一致性,稳定、温和、无攻击性。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能够帮助小朋友建立对陌生环境的安全感。
(4)随时关注每一个小朋友。“关注”是指常常注意(远远注视)着他们,并给予积极反馈(微笑、点头或者挥手)。不一定要走过去打扰他们的活动,但要让孩子感受到他们是受到重视和关爱的。
(5)尊重每一个孩子。我们需要把儿童当成成年人一般地尊重,却又要把他们当成儿童一样去理解、爱护和宽容。这一条说起来简单却最难做到。和孩子们说话时,我会蹲下来或坐下来,以保持我的视线和孩子们的视线处于水平状态。我会认真倾听孩子们告诉我的事,哪怕只是幼稚的只言片语。
(6)积极的帮孩子挖掘自身的优势和天赋,并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潜力。欣赏他们独特的个性,并将有关孩子的重要的信息(喜欢的食物、是否有过敏反应、睡觉规律、排便频率等)记录下来,给父母参考。
(7)和孩子的父母/家庭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父母和家人对于学校/老师的感受会迅速的传递给孩子,如果父母信任我,孩子们很快就能对我表示亲近。我工作的地方是加拿大的大温哥华地区,华人家庭比较多,因此我在语言上具备天然的优势——如果家长(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不谙英文,我会用中文和他们交谈,给他们一个大惊喜。这样一来,和家庭的关系就迅速拉近了,我也能获得许多关于孩子的重要信息,形成一个关系上的良性上升循环。


先讲这么多吧。
如果您喜欢我的答案,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AliceandMagicBeans
每周都会更新,和你们分享我在北美儿童教育行业的工作经验、 趣闻轶事和个案咨询的深度分析,还有每周一篇的原创童话。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20-1-20 13:18:51

心理学有很多不同的分支,我是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学习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童年经历和家庭环境方面的理论,说说我的看法。学习发展和教育心理学的人,看法可能又有所不同:

1,关于必须和不能做的:我认为得是一些久经检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才配得上「必须」和「不能」这么严重的字眼。朋友们,如果今天有这种教条还不为大众所知的话,请相信,心理学者是绝不会无视名利,只一味在小圈子内传播的!最有把握的教条早已在日常生活中深入人心:必须保障孩子的生理需求,不能虐待(注意是虐待而不是惩罚),不能抛弃,这些都与常识无异。
2,有的儿童心理学家整日观察儿童的行为,总结出一套规律。这些规律总体上经验性的成分居多,例如发现蹲下对孩子说话比站着说效果更好,近距离比远距离更好,有肢体接触比无肢体接触更好,之类。行为学家还会上升到理论思考的层面,比如应用行为的效果律,去设计强化和惩罚机制以塑造儿童的行为表现。这些想法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形成一些具有操作性的「方案」。现在也有很多儿童心理学家在研究层面上设计和检验这类方案,可能国外会更多一点。国内还是以抄为主。
3,这些方案的推广过程中,通常会有商业因素的参与,有时不免会有夸大和过度解释(起码在国内是这样)。但就它们的设计初衷,和经过实证检验的部分而言,都只能聚焦于即时行为的改变和优化(比如我刚学习过一套来自美国的类似于「如何让孩子学会在超市里守规矩」,「如何强化孩子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之类的行为方案,就很棒,以后有机会可以分享),减少养育过程中的冲突,提高家庭沟通的效率,等等,但不可能聚焦于「十年二十年后,这个孩子能否成功或幸福」。
4,为什么不可能?因为方法论远远没发展到那一步。二十年的纵向数据很难积累且不说,就算积累了也没法得出因果性的结论,因为混淆变量实在是……这个稍微受过科研训练的人都明白,一个孩子的成长要受到多少变量的影响?他小时候被骂,长大以后自卑。你就能说被骂导致自卑?
5,但现在很多父母的担心,恰恰是在于「十年二十年后」。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焦虑,我觉得一方面是来自于对自身成长经历的反思,发现如今的问题都来自于早年,说白了就是父母的错(请看豆瓣的父母皆祸害小组)。很多心理治疗学派也从早年着眼,最突出的当属精神分析和家庭治疗,但还远不止这两家。说起来,这种思路从逻辑本身并没有错,毕竟说到底,现在的问题肯定和过去的经历有关。——但我要强调的是另一方面,很多人据此引申出一个推论,在我看来,这才是育儿经在今天大行其道的根源:既然我今天的问题源于当年父母的错,那么我作为父母只要不犯或少犯错,就能培养出一个没有或少有「问题」的——或者说,成功或幸福的——孩子来!
6,在我学习心理治疗之初,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我也希望为将来的孩子创造更完善的成长环境。我估计这种想法也有不少同行有过。但是随着见到的越来越多,我开始迷惑:到底怎样的养育方式才是更好的?什么时候该接受,什么时候该拒绝?这个说要无条件积极关注,那个说边界要清晰,这个说要关注感受,那个要关注行为,都有道理,都拿得出实实在在的案例。然后聪明人说了,哪种说法都不能走极端,要找到一个折衷的平衡。好吧,但问题是这更难了!什么样才叫平衡?
7,后来我慢慢就不再思考这些问题,觉得很无所谓。一方面是理性思维告诉我:影响一个孩子成长的因素多得很,站在今天这个时间点上,我根本就没法预测她今后的走向。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我通过一些体验和学习,对自己认识得更透彻一些。我发现我之所以想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所谓的,更好的环境,其实更多是为了我自己。这种追求的本质还是把孩子当做一个实现自我的工具。

嗯,我好像一直在跑题。现在说回来,心理学的知识背景肯定可以给育儿一些指导,比如前面说的,在即时行为的的改变上提供经验性的参考(不能保证一定适用),又或者,对孩子的某些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更早期的识别。除了这些显而易见的好处之外,心理学工作者在育儿方面最大的优势,可能就在于「不会被任何育儿经唬住」了。因为我们很清楚那些东西是怎么写出来的……也知道它们距离真正的科学结论还有多远……这份淡定会让我教养孩子更自由,更轻松,这在我看来特别宝贵。而且这份淡定是学不来的。即便看了这篇答案的你们,也不见得愿意或者能够做到这种淡定。

说说我的孩子吧。我家闺女现在一岁半,目前看来性格相当顽劣,黏人又怕生,又任性,稍不顺意就咔咔大闹,人送外号「咔咔公主」,从来没有对任何除了吃以外的事物表现出特别的专注和兴趣……但是我和孩子妈妈都很淡定。我们有时会宠着她,只是因为我们发自内心地不想看到她失望,而不是因为育儿经说「无条件积极关注」,也有时会拒绝她,只是因为我们能力有限,没法满足她的需要,而不是因为育儿经说要「设置合理的边界」。我们带她去过婴儿游泳,去过早教班,也只是为了尝试一些新活动,而不是因为育儿经说「有助于智力开发」,她不感兴趣,然后我们就退出了。我们也会累也会烦,也会让她受委屈受惊吓。当然,我们心疼她的感受,所以我们也会道歉。
我们不觉得这家伙会表现出什么不一样……前面也说了,她性格不怎么好,也丝毫没有早慧的征兆,学会说话走路都偏晚。同月龄的小孩都会背唐诗了,这位姑娘还停留在叠音词的地步,估计将来学习也就那样吧。反正清华北大我也都见识过了,也不需要她再考一次……她跟我俩的关系很好,这倒是比别的小孩稍微明显些,有个什么好东西都记得给我俩吃(没人教她),常对我们搞一些恶作剧也不害怕,如果是我们跟她商量事情她也会比较合作。但这也没什么,因为迟早也是要叛逆,要分开的。总体上就是没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小不点一个,优点和缺点都不少,肯定会有很多她自己的问题(没法预测是什么),免不了要吃苦也免不了要难过,很可能也会在豆瓣上哭诉,是父母祸害了她……但是我想这也没办法吧,如果这些发生了,那这就是她的生活,而且谁说这样的生活不可以?
硬要说有什么不一样的话,在大部分的年轻父母都孜孜以求孩子成长得「不一样」的今天,这种平凡的小姑娘反倒是真的「不一样」吧。不过这些其实真的都很无所谓啊。我要说的就是这些。

赤月 发表于 2020-1-20 13:19:21

我是心理学本科,考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在学校是专职心理老师,刚毕业时教过5年政治,当过2年班主任。自己有一个三周半的孩子。
自己有了小孩之后,我和其他家长的不同在于:
1.对他人教养小孩的态度和方式意见超多:小孩在哭闹,我妈吓唬小孩子:"再哭,你妈妈就不要你了!",我很生气地说,你这样会破坏他和妈妈的关系,以后会很粘妈妈,不要让他感到恐惧啊!我妈表示很疑惑,以前我不就这么带你的嘛。
   甚至连其他人的小孩也要管,吃酒席的时候一个朋友的孩子,到处乱跑乱跳,我朋友很生气的把小孩抓回来,屁股一顿揍,还连打带骂。我马上表示,你这样打他会听吗?朋友说,大部分时候还是不会听,但偶尔还是有效的。然后我就开始blablabla……

2.会不自觉地把小孩子当成实验研究对象。碰到新生儿总想在他耳边打指响测试听力正不正常。看到安静的小孩就想了解他的父母、近亲的性格特点(我发现小孩有很明显的天生的倾向性,我自己对害羞心理很感兴趣,下学期准备在学校心理社团开班一个“害羞研修班”)。会自以为是的写自己的育儿经。

3.被逼无奈的装“育儿专家”。因为很多人都会觉得我有专业背景,肯定是个育儿专家。实际上我以前对小孩真的一点兴趣都没有,但为了符合别人的期许,我只能经常装“专家”,尽量不露破绽。不过这装的过程也让我成长了很多。

4.当然,我真的比一般人更会教养小孩,但是真心比不过我老婆,所有的小孩就是更喜欢她,一个神经大条毫无专业可言的妈妈,至于原因不详,没仔细研究,也想不明白。

5.对于市面上的育儿经,只能作为参考,地区文化差异,个体差异都很大,批判的接受。总之,教养小孩,我能做到说得比唱的好听。

赤月 发表于 2020-1-20 13:20:07

学心理学的人,在养娃的过程中,重新养育自己,疗愈自己儿时的创伤,打破生命的轮回,和孩子一起重新活出自我。
首先说明一下,我不是心理学专业的人,大学读临床医学的时候,学过一学期的医学心理学,但也许我比一些心理学专业的人更懂心理,因为心理学真的不是靠逻辑思维就能读懂、就能理解的,要真的懂心理学不仅要有知识储备,还必须有足够的经历和感悟。妈妈曾是一个极度自卑、完美主义、曾多次想过自杀的郁抑症患者,因从小是妈妈一手把我养大,所以我曾经也极度自卑、情绪不稳定、完美主义者、抑郁症倾向,我非常懂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也非常清楚自己是如何走出来得。生命是一场轮回,曾经你父母如何养育你的,你也会如何养育你的孩子,如果你不能有很高的自我意识打破这一个轮回,那么你父母曾经在养育过程中给予你的痛苦,你也会给予你的孩子。
大学期间看过许多国外名著(喜欢国外名著的小伙伴都知道,国外名著喜欢描写内心活动),通过看这些心理描写的小说,改变了部分自己,并无法自拔的爱上了心理学,读过几本心理学范畴的畅销书,得到《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一年期专栏看过两次。当然,要养育好孩子,还看过许多育儿书籍。儿子现在四岁多,感觉在整个育儿的过程中,我在不断的疗愈自己儿时的创伤,重新养育自己,不断纠正自己在育儿过程中犯的错误,并和孩子一起重新活出自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时候,妈妈真的非常爱我,她是一个对自己的孩子“无私奉献”的人,可以把所有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都留给我。并且为了照顾我,她在我16岁之前都没有上班(因为16岁之后我去远方读书、住校了)。但是,她对我的这些好,除了让我感受到满满的压力,并没有任何幸福感而言。她常说“妈妈都是为了你,才没有上班的,所以你要好好学习,才对得起妈妈”,生气的时候也经常说“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我相信,妈妈为了我确实放弃了很多,但当她孤注一掷的把自己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的时候,除了压力,除了负罪感(当自己没有做好的时候,会觉得对不起她),我真的没有幸福可言。
所以我一直不太主张做“无私奉献”的妈妈:为了能把娃养好,把自己的工作辞了,在家专心带孩子;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在将来的社会中不被淘汰,不买自己喜欢的衣服、包包,把所有的钱留给孩子报兴趣班。所谓无私奉献是指不求回报的付出,但是很少有人真的能做到,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确实没有要求过孩子有任何回报,但你是否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养育出一个乖巧懂事、成绩优秀、品学兼优的孩子了(这些就是你要求的回报)?一旦当你有这种想法之后,你给予孩子的爱也不再是无条件的爱。
同时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这一类母亲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因为放弃了许多自我需求与追求,容易没有自我。一旦孩子没有成为母亲希望的样子,母亲便容易情绪失控。这样的母亲,养育出来的孩子,自然也会情绪不稳定。一旦孩子读书,离开了母亲,这一类母亲会开始内心极度空虚,因为没有人再需要她的付出了,她会感觉没有价值感,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母亲,在自己的孩子成人后,还非得和自己的孩子住在一起的原因。我母亲就是这样,最开始每天都会忍不住要给我发信息,我不回她她就会觉得我不孝敬她了。
所以,做母亲的千万别一心只想着孩子,没有了自我。一流父母做榜样,二流父母做教练,三流父母做保姆。如果你是一位正打算为了孩子而放弃自己理想与事业的母亲,或者你已经为了孩子放弃理想与追求,那么你要小心,一旦你没有了自我就很有可能会沦落为三流父母。孩子在3岁前需要母亲无微不至的关爱,所以你的付出会有回报,但是如果孩子6岁后,你的所有注意力依然在孩子身上,那么你要小心,也许你在孩子心目当中的地位真的就是一个保姆的角色,出力不讨好,你对孩子关注得越多,孩子越想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我个人而言,坦然承认自己在孩子刚出生时,因为觉得家里人带不好孩子,也想过要辞职,当时自己所有的关注点都在孩子身上,因为关注孩子太多而忽略了家人,一度产生了家庭矛盾,不过我非常快就清醒的认识到,我不能走我母亲的路。慢慢的把自己的注意力多分了一些给自己、家人和工作,生活才被平衡。女人在生了娃之后最应该要学习的就是如何平衡自己的工作与生活。
现在孩子四岁多,我不仅把我的本职工作做得有条不紊,还利用工作以外的时间学习新知识、做育儿咨询,把这几年育儿的心得分享给新手父母,帮助他们解决育儿难题,这件事使我再次找到人生的社会价值感、及成就感。也许有人觉得我不是一个好母亲,但好母亲的定义是什么?真的是把自己无私奉献给孩子吗?你有没有想过孩子希望你是什么样子的。我一直觉得,母亲能在孩子面前快快乐乐的,没有抱怨、没有指责、情绪稳定,同时能活出一定的社会价值感,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这就是我们做母亲的最好状态。
在孩子3岁前,我的许多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但孩子3岁之后,我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自我成长上。因为3岁前给足了孩子满满的爱,所以现在的亲子关系非常结实。当我把注意力转移一部分在自我成长之后,反而吸引了部分孩子的注意力。
图片源自于网络
再谈自卑,我为什么会自卑,其实我家的家庭条件不算差,但是在我的内心深处,却根深蒂固的觉得,我家很穷,不如别人的家庭。其原因来自于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是一个非常自卑的人,她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舍不得给自己买东西,也舍不得给我买东西。记忆中,妈妈重来没有给我买过一个玩具,唯一的一个布娃娃是别人送的,我爱不释手。记忆中,妈妈也不给我买新衣服,作为一个女孩子,当然是希望能穿漂亮衣服的嘛,唯一的记忆就是,在我十岁那一年过生日的时候,亲戚送了我一套红色新衣服衣服,我硬是把他穿了好几年,直到再也穿不上了。
记忆中,我妈妈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家的条件不如别人,你要节约”,所以从小我真的很节约。那个时候我还小,我也没有反思过为什么要节约,只知道妈妈告诉我,节约是一个优良美德,直到2011年,大学快要毕业的时候,我已经存了2万块钱的零花钱。但我依旧很节约,为了买一件衣服,可以逛一天,因为我穷,我要货比三家,选性价比最高的,也从来没有想过时间比金钱可贵。
所以现在自己养育孩子的时候,就知道了在物质上给予孩子适当的满足,对孩子的心理是多么的重要(因为物质匮乏,是造成孩子自卑的其中一个原因)。当然物质只是避免孩子自卑的一个方面,并不是绝对的。要想真的养育一个阳光自信的孩子,做母亲,首先自己就得成为一个阳光自信的人。这就要求做母亲的知道自己心理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对我而言,是因为小时候妈妈没有给我物质满足,所以在做母亲后,我一直也在尽量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看到自己喜欢的就会买,没有钱了就会根据孩子的需求,适当的报一些兴趣班。而不是为了孩子,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要想你的孩子成为一个被“富养”孩子,我们首先就得成为一个被“富养”的母亲。要清楚你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传递你的价值观,它会传递给你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相比起自己的童年,我会适当的满足孩子的许多需求,但,不是主动给他买许多自己认为好的(因为这样会让孩子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他不会珍惜任何一件物体)。所以孩子现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当看到其他小朋友玩的某个特别好的A玩具的时候,他不会抢别人的,他会自豪的说,这个玩具我家里面也有;或者他会说,虽然我没有A玩具但是我家里面有B玩具。或者他真的很想要 ,他会告诉我,因为他知道我们会给他买。去商场或者玩具店的时候,他也不会一直无理取闹的要某一件东西。
文末彩蛋:育儿育己。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重新养育自己的过程。如果你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欢迎你给我点赞留言。
关注公众号:健康向上L,免费赠送你价值298元的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实用沟通手册

赤月 发表于 2020-1-20 13:20:24

我学的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未婚,所以可能感触还不是特别深刻,只是举一些真实例子谈谈个人的感受。
研究生的时候,听闻学校一位教授发展心理学的老师的孩子有些精神问题,大概是这位老师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做了一些行为研究,具体的情况我不得而知,所有老师对这一事情都讳莫如深。这位老师当时已经退休了,仍然要照顾自己甚至比我大的孩子,其中酸楚自不必说。这个例子当然有些偏颇,毕竟问题是学心理学的人是【养育】而不是【实验】孩子,但是这个例子让我思考一些问题,在今天广泛应用的某些行为方法,学心理学的都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仍然是有很多局限性,在实验室特定情境控制下的结论是否真的能够推广的实际生活?所谓的【养育】如何又不是人类在教育和发展心理学过程中的【实验】摸索呢?
看看心理学史,行为主义之父斯金纳曾设计了一个箱子来养育自己的小女儿,被称为“箱中的婴儿”,这个女儿长大了看起来似乎还不错,成为了一个以美国大学优等生荣誉的艺术家。可是这并不能说就是斯金纳的箱子和成就有因果关系,如李松蔚老师所说,这其中的变量太多。而同样是行为主义的华生,他的两个儿子似乎后来都不太好,同样的,这也不能说就是因果关系,想想华生“给我一打婴儿...."这句话,我只能笑。当然我也不是一味就否定了发展和教育心理学,有些关于学习和不良行为的纠正方法确实是非常有用的。
第二个例子,在一次课堂上,一位老师说到他的孩子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而第一名的只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他当时说“我和她妈妈一个是心理学博士,一个是教育学博士,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成绩居然还没有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孩子成绩好?”讽刺的是,当时他正在给我们讲“合理情绪疗法”,说完我们十几个学生默然地望着他,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即【凭什么我们的孩子就一定要是最好,凭什么人家的孩子就不能好?】
我想这也是所有学心理学的父母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父母本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实属正常的期望,可是一换成学心理学的就实在有把自己学的知识跃跃一试的心态。有意无意的把孩子当成了实验观察的对象,自然对孩子的成就期望也会更高。孩子在这样一个环境中长大,可见有多大的压力。在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中,18岁的安德烈呼叫”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我几乎可以确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一个最最平庸的人。”这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如苏轼所说“无灾无难到公卿”。
第三个例子,同样是我的心理学老师,她的女儿出生有只脚有点缺陷,走路稍陂,这是一个温润如玉的老师,她曾在一次课堂上说,”我时常为我的女儿难过,就算我学心理学也不能帮助她太多,我只能告诉她走在街上面对陌生人的关注和异样的眼光时,学会微笑,那么他们也会给她一个微笑。”说的时候,她的眼中充满泪光。这个孩子长大后必然比一般人更加艰难,这是我老师和她孩子都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她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应用心理学知识做出尽可能的改善。
据我所了解,我的心理学老师的孩子并没有表现出比一般孩子大的差异性,成绩有好有差,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与父母的关系更好些,但这也没有见到相关数据的统计支持。
综上,我个人认为,学心理学的人养小孩,大概最先要忘记自己是学心理学的吧。学习做一个普通的父母,给及孩子普通的爱,这就够了。我们都不是心理学家养出的孩子,好像也没有太差。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20-1-20 13:20:35

有意思的是,我身边不少学心理学的朋友都经常收到类似的疑问,似乎许多人会觉得有此专业背景的人比起其他人可能会有更加独特、科学的育儿方法。而对于“学心理学的人养小孩会有所不同”这一认知的形成我也很好奇。
我能想到的原因是,可能由于心理学中有发展心理学这一专门研究人类从婴幼儿时期随着年龄增长时在发展过程的心理转变的分支,大家也许认为有这些知识基础的情况下会更懂孩子。
其实,我身边还真有一个关于“学心理学的人养小孩”的神奇故事。之前曾有幸接触过的一位研究发展心理学的Matthew Sanders教授,他现在同时在澳洲,美国,英国,新西兰的多所高校任教,同时也是现西方国家最著名的父母培训课程之一Triple P(Positive Parenting Program)的创始人,中文名叫积极父母教养课程,目前也在香港推行,暂时还没有引进到内地来。
记得Matthew曾在介绍Triple P的一堂课上说道,他最开始研发这套课程的初心之一,其实就只是想要更好地教养自己的孩子。看到这里,你是否开始好奇像这样一位具有扎实专业背景的学者,究竟有着怎样的育儿“秘籍”,还发展成了一套课程呢?别急,下面就和大家分享Triple P的五条核心理念。

1. 确保一个安全、适合互动的环境。

Matthew认为,小孩子的成长其实就是一个玩耍,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为了完成这个过程,孩子需要的是一个安全的,有监督的,同时也充满趣味的环境。当孩子在的环境里几乎没有任何潜在危险时,你和你的孩子才能都放松下来,享受亲子间的黄金时间(quality time)。
其实不难想象,如果家里或者校园里处处都是“地雷”,孩子在想要玩耍、探索和学习的时候不断收到“这个不能碰,很危险”,“那里不要去,不安全”,“不要玩这个”等等类似的阻拦,久而久之,他们自然就会失去探索和学习的自发性和兴趣。
而达成这条理论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把所有可见的尖锐物品,清洁用具,以及暴露在外的插座等等“地雷”放到孩子难以接触到的地方,或者是妥善地包装起来。至于实现“适合互动”这一点,无非就是为他们提供数量、种类更多的玩具,工艺品和活动,让他们尽情地玩耍、探索、学习,也更少地作出不当的行为。

2. 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想让孩子自发、主动地学习,很重要的一点是让他们知道你的注意力和帮助都随时都为他们保持在“待机状态”。什么意思呢?就是你需要给孩子留下一个你很关注Ta、也很愿意帮助Ta的印象,让Ta知道自己是被支持着的。你能做的事情有且不仅限于:
愿意投资时间去倾听你孩子的故事这个时间不用太长,但需要频繁。比如,你可以在做家务的间隙听Ta说说最近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学到的技能,解决Ta的疑惑。
以友好、平等的态度和孩子交流只有在孩子感受到你对Ta的支持和帮助是友好且充满善意的,Ta才愿意在遇到困难时向你寻求帮助,在取得成绩时与你分享。
主动向Ta了解Ta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不要忘记耐心、真诚地倾听Ta的讲述。
不要吝啬向孩子表达你的情感你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直接地向孩子表达你对Ta的爱和关心。可以是口头上的——认真地说“我爱你”,可以是肢体上的——拥抱,亲吻,摸头等等。
在夸奖孩子时,多使用“描述性”的语言当你想鼓励孩子的某个行为,或者是Ta做好了从前做不到的一件事,你在表扬时应该把那件事描述出来,比如“你今天很乖,在起床时自己叠好了被子整理好了床铺,妈妈/爸爸很高兴,下次也要继续保持,好吗?”
鼓励你的孩子谈论他们的疑虑与烦恼你需要做的,是鼓励他们自己寻找答案,而不是一上来就教他们如何做。

3. 要使用坚定的纪律

可能与大家猜想的有所不同,在Matthew看来,“纪律”不是一个不好的词,反而,它恰恰代表了一个安全,可预测并且有爱的环境。这样一个环境能够很好地帮助孩子学会如何接受规则,如何学会自控以及如何在表达自己情感的时候不忘为他人着想。同时还能让孩子养成一种“我们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意识。那么,“坚定的”意味着什么呢?Matthew提出了以下几个原则:
提前做好准备而不是随机、临时地批评指责孩子。
制定基本原则要和孩子达成一个“这些事是绝对不能做的”的共识。
给出清晰、冷静的指令而不是在孩子犯错时暴跳如雷,一味责骂,你激动的情绪只会让他们更加不知所措,更加慌乱。同时,在严肃纪律时也应该明确地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做”,而不只是说“不能这样做”。
不忘表扬正确的行为
Matthew指出,在管教孩子的不当行为时家长的反应需要具有及时性和一致性,如果家长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那么管理孩子的行为对他们而言就更加困难了。此外,triple P也明确地反对在管教孩子时使用辱骂和体罚这样的负面方式。

4. 你对孩子的期待必须是现实、可行的

大家都知道的是,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而这个不同也表现在他们的成长速度上。因此,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进行一些无意义的比较是很不合理的。同时,你对孩子建立期待时也必须时刻考虑到他们现阶段脑力和体力的正常水平和极限。比如,你不可能要求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会做小学五年级的奥数题(此处不包括神童的情况……)。
并且,你也不能期望你的孩子每时每刻都表现得完美——有礼貌,爱干净,听话,不调皮……作为教养者如果抱有这样不切实际的期待,你只会让自己失望,还可能因此破坏你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度。

5. 作为父母的你,也需要有自己的时间

积极地教养孩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好好照顾孩子与好好照顾自己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研究表明,其实在你舍得多为自己花时间,愿意在同伴间(包括伴侣,朋友等等)寻求情感的支持,给自己多一些独处的自由时间的情况下,教养孩子反而会变得更容易、更轻松。只有当你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要求得到了满足时,你才能真正在面对孩子时做到耐心与一以贯之。

好啦,以上这五条就是一个拥有扎实心理学背景的专业人士根据相关研究和理论所总结出的、广受好评与推崇的“育儿经”。不知道看完之后,你是否和第一次接触这些Triple P核心理念时的我有一样的想法,那就是,它们之中的绝大多数内容,即使对于一个完全没有心理学背景的人来说,也算不上特别“新奇”。更多地,其实是我们平时能够想到,或许也在实践的。但多年的跟踪调查,用户反馈和后续研究证明,它们的的确确是非常优秀且实操的育儿方法。
最后,我们想要强调的是:与其说心理学上,或者说任何一门学科上,存在着什么可以被照本宣科的、所谓的养育孩子的圣经,不如说真正好的教养,是在父母用心去了解、爱、尊重自己和自己的孩子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呈现的。“养育”,可以说是一个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与成长的过程。
不过,“道理都懂,可是做起来却很难”这句话在这个情境下依然是适用的。
现在,那些你可能已经知道、却没有意识到的“育儿宝典”已经以文字的形式详细呈现在你面前啦,要实践看看么?
记得留言与我们分享哦~ :)
以上。

references:
Sanders, M. R. (1999). Triple P-Positive Parenting Program: Towards an empirically validated multilevel parenting and family support strategy for the prevention of behavior and emotional problems in children. Clinical child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view, 2(2), 71-90.
Sanders, M. R. (2008). Triple P-Positive Parenting Program as a public health approach to strengthening parenting.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2(4), 506.
Sanders, M. R., Markie-Dadds, C., Tully, L. A., & Bor, W. (2000). The triple P-positive parenting program: a comparison of enhanced, standard, and self-directed behavioral family intervention for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early onset conduct problem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8(4), 624.

了解更多与心理相关的知识、研究、话题互动、人物访谈等等,欢迎关注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学社区,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20-1-20 13:20:59

人的行为,首先是受本能驱使,其次是情感驱使,最后才是逻辑(道理)驱使。孩子的教养问题出现了,仅仅去推演逻辑层面的解放方案无疑是一种非常低效的方法,因为它们本质上是先天气质和后天教养模式长期交互下冰山一角的凸显。
学了多年心理学,我发现它通过对人类情感和本能的探索,完整的展示了整个冰山的沉淀过程。在育儿这件事上,让我能够更客观的看待“差异”,理解“局限”。
比如孩子自卑怎么办,很多育儿的书籍都提到“鼓励和认可”。这个逻辑本来没错,可是再多的鼓励,认可都要依赖来自外界的给予,这是非常不稳定的。
如果你读过个体心理学,你会告诉孩子“自卑是人的本能,每个人都会有自卑感,你也不例外”。你会懂得适度利用他的自卑,因为“有时自卑并不完全是件坏事,它会促使人不断努力。”当孩子平和的看待“自卑”的时候,他的自卑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
自卑感不是“我为什么不如他”的人特有的东西,即使看起来非常优秀的人,心里也会感到自卑。只要还有目标要实现,就会有自卑感。 ——阿德勒


比如一直站在舆论制高点的母乳喂养,育儿经典说这是“实现母婴联结的重要途径”,当然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不容置喙,可是这对于那些天生奶水不足或工作忙碌的职场妈妈来说,过分强调母乳喂养只会带给她们巨大的压力。
但如果你读过心理学,知道那个著名的恒河猴实验,对“母乳”这个问题就会有更为变通豁达的看法。
将刚出生的小猴子与母猴分离,同时委派给它们另外两个“母亲”。一个是胸前挂着奶瓶的铁丝猴子,还有一个是柔软的绒布猴子。一位是柔软温暖的母亲,一位是可以24小时提供奶水的有着无限耐心的母亲。结果发现,小猴子只有吃奶的时候会去找铁丝猴子,平时宁愿不喝奶也要同它们的“绒布妈妈”呆在一起,紧紧地搂着她。
这个实验很好的证明了比起食物,宝宝更需要的是能提供一种舒适的保持性环境。温暖和抚触,是比母乳更好的发力点。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20-1-20 13:21:40

我和真理之间,只差一对自己生的同卵双胞胎。嗯,虽然不是双胞胎或者三胞胎那么好的事,但是总算有一个正常成长的婴儿落到我手里了。
我还从来没得到过这么天然、这么健康的……“参与者”。
记录吃喝拉撒的数据并且画图,这是当然的。
没事就观察各种本能反射暂且不提。
其他小实验,比如说这个,我做了个表,记录一些人类基本技能第一次出现的年龄,和熟练掌握的年龄。

这是为了观察哪些天生的能力是量变,那些是质变。当然这些事情早有人做过几万遍了,就是想亲眼看一下。
比如说“婴儿看人脸”,出生的时候就产生了这个迹象,在两周大的时候已经可以经常观察到。
“看人脸”的定义是,在清醒并且心情好的时候,熟人缓慢靠近婴儿面部半米以内,婴儿会把眼神停留在这个人面部5秒以上。
“经常观察到”的定义是,有70%以上的机率会出现。抽样一些时间段,每次30分钟,拿两个计数器,一个记录靠近的次数,一个记录看人脸的次数。
连续三个数据点超过70%,是在两周左右的时候。这和婴儿获得视觉几乎是同一时间,所以可以说,“看人脸”的机率增加,只是因为视觉变清晰了。“看人脸”是个天生的行为。
后来又做了其他实验,想知道婴儿“看人脸”时看的到底是什么。一对一对地展示人和动物、单独五官、人脸比例、圆盘等东西的照片,通过记录目光停留时间,发现婴儿看的是人脸比例(也就是 ∵ 这个图案)。
这个理论也不新鲜,就是好玩嘛。
并且发现,新生儿感兴趣的人脸,和人种、美丑、表情无关。如果展示的是照片,和生人熟人也无关。大概因为新生儿还不认识熟人的脸。
因为实验互惠原则,“参与者”也得到利益了,这样基本排除了自闭症的可能性。

以上是测试的第一个能力,这样的能力一共列了200多项,可以一直实验到上小学。
后面比较成熟的能力,包括理解空间、记忆图片等天生能力,以及认字等从教育中获得的能力,以及穿衣服等自理能力。这个思路就是,在机动能力足够的时候,看看需要教几次能学会穿袜子,是不是比天生的能力难教。是不是空间理解力是个质变。
表音、表意文字和数字,在每个阶段的学习过程有什么不同。
在语言关键期的幼儿看文字,是模块化记忆还是别的,模块有多大。
文化独特性什么时候开始体现出来。
当然使用的是完全没有负面反馈的教学,因为“参与者”要被重复使用。
记录用英语,只是因为……万一以后能发paper呢……(捂脸)
其实是发不了的,因为没经过道德审查委员会。……但是我仍然可以在网上发表给人类做贡献啊(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别人都以为我们是跳大神的,其实我们是科学家(越来越像跳大神了)……
-----------------------------------------------
“学心理学的”培养出的孩子是不是和别人不一样?我看周围的人,也不会。大家对“培养智力和性格”都比较淡定,比其他人淡定多了。
因为毒鸡汤不是心理学。
但是,很多学心理学的,养的猫狗也比较听话,也不会打它们,具体什么技巧则说不上来。心理学不是奇技淫巧,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
非说的话,我觉得“心理学世界观”是一种减法。我最大的收货是,从中学会了“做什么是没用的”。比如打孩子是没用的,带孩子去父母也听不懂的音乐会是没用的,试图把孩子培养成和自己不同的人,是没用的。
这些简单道理一直有人在说,但是他们的声音被排山倒海的“你应该做什么”毒鸡汤淹没了。
不过有些孩子经常出入实验室,特别是双胞胎们。他们从小就知道,自己不是世界中心,是为了一个更宏大的目标被生出来的(误)。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1-20 13:22:19

背景:我爱人在中科院心理所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拿了两个发展心理学博士。
我本人在商学院,从事心理学相关的培训、教学和科研有20年以上的经验。儿子快五岁。(不必过分崇拜心理学家
1、心理学家和其他人一样,也工作繁忙,不一定有时间关注孩子。心理学里专业很多,很多专业和育儿相去甚远。
2、即使是教育或者发展心理学专业的,也不一定能够把所学到的知识恰当地应用在实践当中。如同管理学教授不一定能做好总裁,好的总裁也不一定需要管理学博士学位。
3、总体来说学过心理学的人应该比没学过的人更懂心理学,但是差别没有那么大。我见过很多心理学教授育儿方式大有问题,也见过很多没学过心理学的人的教育方法很符合心理学的原则。
我家的育儿原则
理论指导育儿,询证育儿(Theory-driven,Evidence-based)1. 不盲目攀比
因为熟悉孩子发展的阶段,我们可以清楚全面地认识孩子的发展。比如:小海豚三个月的时候翻身,符合发展规律,和大部分孩子一样;说话和走路都比一般孩子早(我们能量化到底有多早);有些能力发展不如大部分孩子(我们大体知道是哪些能力,也大体能量化差异有多大)。有了这些知识为依托,就不会因为和别的孩子比较而妄自菲薄。2. 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注意我用的是发展,而不是教育,因为育儿更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所谓的「教育」。家长可以「强迫」孩子打招呼,但是不能迫使孩子有礼貌。
太多的父母过度教育,尤其是过分强调智力因素。
孩子的发展至少有三个方面:身体、认知和情绪社交。身体健康我就不细讲了。认知方面也毋需赘述,相关的内容太多了。需要注意的是:太多的父母过于注重认知和行为方面,而忽视了情绪。
比如父母希望孩子懂礼貌,会分享。但是往往是通过强迫,威逼,利诱等手段迫使孩子就范,而不是了解孩子的情绪进而引导。
再比如孩子在学校玩玩压力已经很大。父母在家还要「围追堵截」,和老师一起「压迫」孩子学习。如果家都不能成为孩子的「避风港」,那孩子岂不是「走投无路」了。3.「择校」择什么?
香港情况特殊,从本地名校到各种真假国际学校不一而足。家长往往在选学校的时候挑花了眼。要想在择校问题上不顾此失彼,左右为难,最好的办法就是「理论驱动」。
首先:明确对教育方式和目标的期待;然后:对所有的学校进行调研;最后:选择符合教育理念的学校申请。
我们做出了很多努力,最终进入了我们的第一选择。
这个策略也让我们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一般的香港父母申请十几家学校是常态,我们只申请了几家就解决了问题。
即使您所在的地方选择比较少,明白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也能帮助和校方老师交流。4. 理论驱动和询证育儿
我们几乎每一个决策都会拿相关的理论和最新的科研成果来进行论证。
比如小朋友是否可以看iPad,应该看多久,看什么内容等。再比如孩子不爱打招呼怎么办?不爱上学怎么办?
大家关心的问题大都有相关的研究,作为心理学家可以很自然地接触和吸收这些研究成果。这可能是学心理学的人在育儿方面的最大优势吧。结语
学心理学与否,育儿必须尊重孩子发展的规律。家长应该知道自己的育儿方式对孩子有直接的影响。不断的反思,学习和改进是很有必要的。
(注:本文首发于爱贝睿学堂,本人是作者。)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1-20 13:23:10

感觉有必要更新下答案了。
有两个故事,一个是和养宠物有关的,另一个是谈恋爱有关的。

最近受一个姐姐的影响,我对养宠物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她养了一条拉布拉多(母的),一条阿拉斯加(公的),每天带她的儿子女儿出去溜弯儿。我注意到一点“和狗狗在一起的时候,自己需要变得非常非常有耐心,你让狗狗坐下,往往说5遍他还不会坐下去。”
后来我就自己养了一只泰迪,每天教他坐下,卧下,恭喜发财之类的,和泰迪在一起的时候,很平静。耐心的教,用他能学会的方式教,毕竟我们是不同世界的。
“永远不要以为宠物在以和你同样的方式看待这个世界,你要去发现他们的世界,以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你的爱。”这和养孩子是一个道理。

小红(女朋友的室友)和她男朋友(小明)谈了8年的恋爱,异地恋。最近分手了,原因是小明另有新欢。
当时女朋友也觉得这个男的是渣男,小红很爱小明,从来不和其它男生亲近的。
如果一段关系破裂了,仅仅考虑自己做了多少努力,牺牲多少,这是极低情商的表现,
你努力再多没有抓住对方的需求点,一切都是扯淡的。
“如果以女生的思维去揣测男生的心理,女生多半会觉得自己付出那么多,为何男生慢慢不爱自己。”

通过这两个故事,我想说的是:小孩的世界也许根本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
我们想表达的东西>>我们实际表达出的>>对方感受到的,这之间存在损耗,我们表达出来的,不一定完全是我们想要表达的
,,对方感受到的更有可能不是我们想要表达的。
所以如果三体中的意念沟通方式能够实现 一定会少很多误解。

下面的写于2013年年底。
又一次感到是一群不懂心理学的人在胡扯。如果我是工业心理学方向、社会心理学方向、纯认知心理学方向,是的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我知道一些,英文文献看过几十篇,但那又怎样,我还是不能真正理解发展心理学,哪怕是最基础的皮亚杰理论。课本是个很神奇的存在,一页一理论,一章一领域,一本一方向,大牛们毕生研究才提出一些发展理论,写了几本专著,难道我只是上了一门发展心理学的课程,去幼儿园做了一些很水的实验就能在将来对自己孩子的成长有多么大的积极影响了么。最容易出现,也是我最担心的,自撰一良方,服之,zu。
心理学给我们最多的是更好的了解自己,首先提高了我们的思辨能力,逻辑严密性,其次我们是实证的科学研究,就算是儿童,我们也可以有不同实验范式去做:习惯化,延迟满足,数字线等等
我最近两个科研项目都是儿童发展的,每周都要跑幼儿园,我感受最深的是:我现在能够接受班里的各种孩子,不管他们多么淘气,或者多么abnormal,我知道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回到问题,市面上有很多有关儿童成长的书、资料,对于这些我就直接说,当自己的孩子表现得还好时,没有必要(没有处于正态分布6个标准差之外),并且最好不要做,否则会造成很大的期望效应。如果孩子某天不怎么在状态地做了一下智力测试,结果Z是负数(离差智商:以Z分数来计算,Z等于0代表平均水平;这里用Z,是因为不同的离差智力量表所使用的标准差是不同的,有的是15,有的是16),于是你就会处处觉得自己孩子智力abnormal了。
学心理的会不会遵循一些理论或者原则去教孩子,肯定会。但是否有效另当别论。

我们发展心理学老师给我们讲的更多是人生价值,科学研究实质的问题,其中会说到很多那些成人看起来不能理解的儿童世界,举一个简单例子:上幼儿园的儿童,他们经常会“拿”别人的东西,并且他们并不认为这是偷。 最近一直在关注anger类的儿童(anger气质,或者anger state)的一些行为特定,认知偏向,系里面一位老师发的一篇JECP文章中的研究使用"空间注意线索范式"发现anger儿童对奖励线索有一种注意偏向;其实anger的人有很多优点:对目标执着追求,不易受挫折影响等等。。通过读这一系列研究我对儿童表现出的anger有了新的认识。也许将来我还会希望我的孩子属于high anger 气质的。如果是心理学专业的可以谷歌一下(Anger and selective attention to reward and punishment in children


效果得看你学的是否到位。具体的我前面已经说了,一门课,一本书,几篇文献的作用很微弱。

另外,把孩子送到好的幼儿园,多参加幼儿园的讲座对教育很有帮助。在这里我黑一下杭州某一幼儿园,在课上老师是有多大的火可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小马(一个在最后一排的小男生做操不是太好)。我们科研项目的幼儿园基本上是杭州最好的幼儿园(不是刚才那个),他们的老师不只是理论精通,并且在实际教学中有丰富的经验。曾看到一个班主任在和一位做儿童数字能力的研二的学姐在聊现有教育中儿童数字能力的教学!!!搞研究的再牛逼,也没有在一线的工作人员牛逼。。。这个幼儿园儿童的发展要比被黑的幼儿园儿童的发展提前至少两年(我专门比较过两者的差别)这里可能会混淆一些东西,能来前一个幼儿园的基本是都是学校教授的孩子。家长们的作用也很大,不能单从幼儿园来说。

如果是心理学专业的,上面说的难免有不严谨的地方,求多指教;
如果不是,那记住"我刚才说的都是错的,理论不等于实践,理论不可能包含所有"。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1-20 13:23:32



https://www.zhihu.com/video/1096382138651435008
心理学家李玫瑾教对孩子的一些教育观念,个人觉得讲得很好。

赤月 发表于 2020-1-20 13:23:53

会不会,主要看这个学心理学的人,是怎么运用知识的。如果是想学一些心理知识,更好地为人父母,那么大家直接跳去看第二段就好。但如果想知道,用了错误的方法养小孩会产生什么情况的话,那么我们建议大家从第一段看起。


01


相信学过心理学的人,把“心理”和“养育小孩”这2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时,首先会想到的,大多是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约翰·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


为什么会想到他呢?因为他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
孩子对爱的需求,源自于他对食物的需求,满足了他对食物的需求,就满足了他对爱的需求,所以母亲只需要给宝宝提供足够食物就可以了。

母亲不能和孩子过度亲密,过度亲密会阻碍孩子的成长,使孩子在成人后非常依赖母亲,从而难以独立难以成才。

为此,约翰·华生还专门写了一本名为《婴儿和儿童的心理学关怀》的书。在书中,他倡导行为矫正式儿童养育体系:


要把孩子当作机器一样训练和塑造;

得像对待成人那样对待孩子,尽量不要亲吻和拥抱孩子,不要让孩子坐在母亲大腿上;

不要轻易地满足孩子,就算孩子哭泣,也决不能心软,以免他们养成依赖父母的恶习;

……

这些理论,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风靡了整个美国,接着又影响了东西方多个国家。我们时下流行的哭声免疫法、延迟满足法、婴儿独立睡眠法等等,其核心思想皆源于此。


于是,贯彻了自己提出的养育理念的约翰·华生,把自己的三个孩子害惨了。


大儿子得了抑郁症,自杀身亡了;


二女儿也得了抑郁症,多次自杀;


小儿子同样也得了抑郁症,选择了流浪,靠他的施舍才能生活。




然而尽管如此,当代的父母也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他们养育方法有问题。直到后来,美国比较心理学家哈洛(Harry F. Harlow)做了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的“恒猴系列实验”后,这种育儿方法,才逐渐离开了西方国家。


而这个实验,也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但鉴于实验的过程比较残忍,在这就说一下实验最终得出的结果,其他就不多谈了,有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去搜一下相关资料。


恒猴系列实验最终结论↓↓↓


严重缺乏回应的婴儿,内心会产生两个激烈情绪:
第一,绝望——认为爱不存在。

第二,仇恨——想毁了整个世界。

除了上述提及的心理实验外,关于育儿方面的研究还是很多的。


不过,心理学知识懂得再多,在育儿实操的过程中,可能都不如以下这一点重要。




02


这一点就是:先当好你自己,再为孩子付出。


在论述这一点前,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式父母 “牺牲式” 的爱到底有多可怕:


在一个很寻常的晚上,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决定去死了。


16 岁的生命,戛然而止。


这个爸爸妈妈眼中的乖孩子,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刚考上重点高中。爸爸是系主任,妈妈是海归硕士,有一个以姐姐为荣的妹妹,是大众眼里艳羡的完美家庭。


倘若一切顺利,她以后会读医科,去美国读博,前途一片光明。


于是,妈妈始终想不明白,女儿茉莉怎么就这样跳下去了?她到底在想什么?


在她眼里,她自认为是全世界最爱、最了解茉莉的人。


因为,当全职家庭主妇后,她全副身心扑在两个女儿身上。一日三餐,24 小时全天候照顾,为女儿的学习成绩操碎心,甚至在家里装了摄像头,监控女儿的一举一动。


为了找出女儿自杀的真相,她去翻茉莉的房间,找到几张会诊单。


原来茉莉竟然有抑郁症,一直在偷偷看心理医生。她完全不知道。


她去找心理医生,要她说出茉莉咨询的内容。


心理医生以不愿透露病人隐私为由拒绝,却被她责怪:“茉莉就是找错了医生才会自杀的。”








她想起朋友的儿子在研究一项高科技,可以分析人的记忆。


她开始偷偷读取茉莉的记忆。


她看到茉莉活着的最后一天,放学后对她撒谎说去补课,其实是和男性朋友李声耀去偶像作家的签售会。


茉莉竟然瞒着她恋爱了?一定是这个男生害死了她。








她气冲冲地去找李声耀,质问他是不是在和茉莉交往。


当她知道茉莉写了小说,轻蔑地哼出一句:“肯定又在写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所有人都知道茉莉写小说有天分,叫她一定要继续写下去。唯独她妈妈,对她的爱好嗤之以鼻。


于是,她又把茉莉的死,归咎于她写的 “破小说”。


她去图书馆查茉莉的借书资料,发现女儿看了很多书,讲自杀,嗑药,自虐,同性恋…… 她不明白茉莉为什么要读这样的书。


“我要是知道文学是这样伤害我的小孩,我才不会让她读。”









读取了茉莉这么多的记忆,妈妈认为,女儿的自杀都是心理医生的错、文学的错。


于是,茉莉的心理医生建议她尝试站在茉莉的角度,想想在茉莉的心里,妈妈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她再次去读取茉莉的记忆。


她看到茉莉的小时候,她问茉莉:“长大后想当什么?”


茉莉答:“我要当收银员。”


妈妈说:“你怎么这么没出息啊!要当会计师,懂吗?”








亲友聚会,妈妈炫耀着,生小孩就像投资,小孩书读得好,才是父母投资成功 。茉莉成绩好,她并没有用特别的方法,只是劝孩子用心念书,花时间教导一下。


“我们没有人逼她的。”







考第一名,妈妈没有肯定,只有否定和打压:”要不是我这样盯,你以为你可以考第一名?你不要太得意,小心下次就掉下去。


考砸了,妈妈没有安慰和鼓励:“失误粗心都不是借口,我只要求你一件事,就是顾好你的成绩。”


给茉莉交通费,总是强调这些钱是她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好好念书,不然就是不孝”。


无数次咆哮:


“你去读中文系,你爸妈的脸就被你丢光了!”
“如果我没有生你的话,我现在早就当教授了!”
“你对得起我们吗?”

这些记忆,像一把把刀子插进在妈妈的脑海。她从没想过,自己牺牲一切的爱,早已成了茉莉最痛苦的伤害。


茉莉一直在拼命压抑自己。她常常一个人偷偷哭,被妹妹发现,就说是 “过敏”。大家都以为茉莉很喜欢读书,所以成绩优异。实际上,她只是胆小,以为只要认真念书,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








但她拼尽全力满足妈妈的期待,只是期盼妈妈能够认同她,哪怕一次。


都没有。


她告诉心理医生,觉得自己很变态,把偷来的发卡故意送给妈妈,看着妈妈用她偷来的东西,充满罪恶感。


却,很爽。


她不知道自己想报复谁。


心理医生道出真相:你是在报复你自己。


是啊,妈妈为自己付出了一切,怎么能报复妈妈?


所以,每次考不好的时候,她便在手腕上割下一刀又一刀,这样回家被妈妈打的时候就没那么痛。


茉莉一直希望有一天,当妈妈打她的时候,掀开衣服看到这些伤痕,她可能会吓一跳,可能会难过,可能会跟她道歉说:“茉莉对不起对不起”……


但,也没有。








茉莉妈妈终于明白是谁害死了茉莉,跑去警察局 “自首”,说:“茉莉是自杀的。但是害死她的凶手,是我。”


“牺牲式”的付出,注定不会给任何人带来幸福


茉莉妈妈,可以说是大多数中国父母的缩影。孩子成绩不好,工作不好,他们总能找出一个背锅侠,它可以是游戏、早恋、追星、看小说……


父母把最好的都给了孩子,怎么可能会害孩子?


但看似 “伟大” 的自我牺牲,有时候是压死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茉莉妈妈认为只有把孩子培育成才,才对得起她放弃教授的牺牲,否则就是给她丢脸。


她所有的人生价值,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变成一个 “怨妇”,总是对家人情绪勒索:我为你牺牲了这么多,为什么你不能努力来回报我?


于是,茉莉妈妈不幸福,茉莉也不幸福。


妈妈一直以来的否定和控制,她觉得 “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在自杀那天晚上,当她和妈妈说自己作文拿高分时,却换来一句:“作文写再好有什么用,还不如做多几套数学题……”


那一刻,茉莉放弃了。


她坐在书桌上做习题,眼泪不停地流,那些数学题,像一只只蚂蚁,一点一点地吞噬着她的心。


无法呼吸。


“反正也没人爱我。可悲又没人爱的林茉莉,再见。”








茉莉的妹妹也不幸福。


她让妈妈多休息,妈妈却呵斥:


“你不好好读书,我怎么休息?外面有多少人在等着看你们,这个脸我丢不起!”


茉莉死后,妈妈把注意力转移到她身上,要她向姐姐学习,把她的课余时间全部安排补习。


考试排名倒数,被罚跪。








妹妹问:


“谁,谁在看啊?你管他们干嘛?”
“你以为我想被你生出来啊,你要生有问过我们吗?”

妈妈最在乎的始终是自己的面子,从未在乎过女儿的感受。








茉莉的爸爸也不幸福。


面对一个总是质问他,觉得自己为了家庭过得 “很惨” 的妻子,他不知如何让她释怀。


“如果我以前去做一个教授,今天是不是都不一样了?”

“如果你像我一样放弃一切,你的自由你的工作,你的头衔你全部的一切,你知道这是什么感觉吗?我这样是为了谁?”

“我这不是为了你好吗,孩子成绩不好,别人会怎么看你?”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一切都让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亲所能给予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毁了孩子,也毁了自己。


生而为人,我希望大家都能活得“自私”一点


当父母用 “放弃自我” 绑架孩子,孩子也永远无法成为自己。


达不到父母的期待,孩子们就会愧疚:


“我怎么这么没用,长这么大还让爸妈这么操心。”
“我又让爸妈失望了。”
“我好像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父母把自身价值寄托在子女身上,子女自身价值也寄托在父母对自己的评价上。


更可怕的是,这样的不稳定的、固化的自我价值感很可能会继续传递下去,其他 “茉莉们” 也可能继续循环这样的模式到自己的下一代。




只有我们为自己而活的时候,这样的魔咒和怪圈才能得以打破。


心理学家 David Schnarch 提出过一个概念,叫 “稳固并且灵活的自我”。


“稳固的自我” 指一个人有稳定的自我和自我价值感,并且不会因为外界的否认或者质疑而有所改变。


“灵活的自我” 指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不会僵化或停滞不前,愿意不断去探索新的可能性,并且让自己不断成长。


一个 “稳固并且灵活的自我”,指我们一方面有着不受外界评价影响的稳定的自我价值感,另一方面是指我们不会局限自己的自我概念,能够灵活的在不同的情形下表现和发展多面的自我。


一个有 “稳固而灵活的自我” 的人,不会去控制别人及被别人控制。


因为这样的人坚信自己的自我价值不会因为他人的肯定、褒奖、支持、赞美或者安慰而得到提升,人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不需要通过控制别人的行为,来得到借来的价值感。




这部剧不是在控诉父母,我写下这回答,也不是让大家理所当然地埋怨父母。


我知道养育孩子很艰难,兼顾事业和家庭本就不易,大小事都要一手抓,当父母后,连睡个好觉都是奢侈。


他们对孩子有永远操不完的心,却永远舍不得为自己活一次。


伟大吗?很伟大。


但孩子真的承担不起父母 “牺牲” 掉的人生。


要知道,父母有自己的生活,孩子才能安心去打拼自己的生活。


心理学家克莱尔说:
“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 —— 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父母、子女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这条路不好走,但我们必须勇敢上路。


如《目送》中的一句: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既然彼此相爱,不要变成伤害。


世界和我爱着你。






PS:
.感谢壹心理小伙伴“Unwritten”对本文心理学分析的支持;
.部分心理分析引自《控制不了自己的人才去控制别人》,作者:Joy Liu;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共10集,每个故事2集,可在网上搜索网盘资源观看。




壹心理专栏作者 |   笛子
壹心理内容编辑 |   碗仔
心理学研究实验知识支持 | Gabriel


更多专业的心理学文章和回答,请关注:壹心理 - 知乎
谢谢一路有你,如果喜欢,记得点赞哦(〃'▽'〃)


赤月 发表于 2020-1-20 13:24:17

没有,除了答案末尾那一段。

比如,所有儿童心理学教科书和案例都反对“利诱”孩子,说孩子如果不听话,就给他讲道理;讲道理不听,就任他撒泼;家长不能妥协。天长日久他们会学会守规矩的。
没生孩子之前,我决心一定不会像街上看到的那些用糖果、玩具哄孩子听话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样——我毕竟是一位很牛逼的心理学家啊,咋能跟这些人同流合污呢?
然后我就做了妈妈,后来又做了两个、三个孩子的妈妈。我的育儿画风慢慢就变了。我发现自己口中经常冒出这样的话:
“你要是现在就去睡觉,明天早上一起床我就奖励你一块饼干!”
“你让弟弟赢一次好吗?哄哄他,不要让他再哭了。我周末给你买一盒乐高。”
“你可以吃一袋薯片,但接下来一小时你要保持安静,因为妈妈在写作业。”
“打扰你一下,你帮我把厕所刷干净吧。客人一会儿就来了,妈妈饭还没做好,实在没时间了。刷完了你可以玩半小时fortnite。”
.........
要不是靠这几年练就的炉火纯青的哄骗技能,我在知乎上的居住地一栏恐怕早就改成吉林四平了(这个梗有没有懂的)。




答案末尾那一段:

对比我和我长辈的育儿方式,我们的唯一不同是——当他们说他们“为我骄傲”的时候,他们的意思是“你的成功让我在周围人面前很有面子,所以你可千万不能失败”;

而当我对我的儿子说“我为你骄傲”时,我的意思是“你的成功让你自己开心,所以我为你高兴;哪怕你不能一直成功,但只要你开心,爸妈就跟着你开心”。

当然,这种不同也许并不是“学心理学”和“没学心理学”的差别,而只是代沟。
谢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心理学的人在育儿方面会有什么不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