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0-1-21 08:24:09

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补充说明:要知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中的"苦"不仅仅是生活的苦,还有学习、工作等其它苦。吃学习的苦能提高生活质量(物质或精神),但一味地吃生活的苦,只能让人变得平庸且麻木。 问题产生背景:打暑假工时,认识两个朋友,一个叫小A,另一个叫小B。他们都16岁,小A出生农村,小B出生城市,都是初中毕业。小A曾找到月薪6k左右的销售工作(白班9小时,有工休),但由于要背一本20页的手写册子,他只干了1个月就辞职了,转身…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1-21 08:24:45

吃苦可以感动自己,但是市场看的是业绩。
生活的苦和罪往往就是自己吃,自己受,对外界没什么影响。比如在风沙中等公交车,不想等可以打车,想等就继续等,这是一个完全个人的事情。而在放弃打车,选择冒着漫天风沙等公交的过程中,人们在痛苦的同时,会感觉这个苦是真的“有意义”,在抱怨的同时往往会有一种类似殉道者的愉悦感,会不自觉的给自己所吃的苦加入很多的戏,比如『我是在磨练自己的心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尽管最后往往是心志没有见怎么磨练,大任也始终没有降下来,但是自己吃的苦依然能够把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从而获得某些满足感。


吃学习的苦就不同了,因为学习是有客观的评判标准的,做为学生,那就是考试分数,进了职场,那就是业绩。考卷不会因为一个人每天都在熬夜看书而主动降低难度,客户也不会因为一个人很努力就哭着闹着找他签约。一旦有了一个外在的评判标准,人们就有了新的顾虑:


如果自己始终不努力,还可以安慰自己说只要自己一振作,就什么都好了,可以轻松的达到标准;而如果自己努力过了还是如此,那岂不是连这个借口都没有了?这无疑是对自信的毁灭性打击。无论身份地位高低,人其实都是有自尊需求的,不同的只是满足的方法。在心理经济学里面,这种行为叫做“拒绝信息更新”,因为信息更新会带来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证明这个人变好了,一种是证明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如果一个人足够的风险规避,并且自己的自信已经处在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状态(哪怕这个状态是虚假的),他也会有意识的拒绝让自己接触到新的信息更新,以维持目前的状态。国外有些学生在临考之前进行酗酒、吸大麻等对考试状态有负面影响的行为,也是可以基于这一模型来解释——故意破坏自己的应试能力,以便于为自己不好的考试成绩找一个外在的解释。


并且,如果自己的努力后来被证明是没有效果的,自己会感觉到“损失”或者说“白努力了”,17年的经济诺奖塞勒提出的“损失规避”,也可以部分回答这个问题。生活的苦因为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每一份苦都不是白吃的,都可以很容易的被赋予更加深刻的意义,从而不会有损失;而学习和工作则会有产生挫败感的风险,那么如果一个人是损失规避的,他就很可能避免在学习和生活中过多的投入从而预先防止这种挫败感。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舒适区的问题。生活虽然苦,但是是自己的舒适区,自己已经习惯了这种苦,以及这种苦给自己带来的很多“意义”,但是学习的苦是未知的,是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所面临的未知。每天扛着麻袋走十公里路是很苦,但是这种苦今天如此,明天依旧如此,我今天就可以预见到一个月,一年之后的生活;每天都要学习也很苦,但是这会让自己陷入到巨大的未知中来。


这一点,甚至于和人的教育程度无关。知乎上有不少专业,不少人——其中不乏名校的硕士和博士每天都在“被劝退”和“坚持”之间徘徊。如果自己有信仰,那么其实并不存在徘徊的问题,而徘徊了,说明自己在权衡——坚持下去,得到了的大概率是稳定的但是不那么吸引人的生活;但是劝退之后要重新学习,就要面临巨大的未知和挑战。于是很多人就选择了稳定的吃生活的苦,也不愿意卷入进学习和未知的前途中。


我有一位朋友说过一段话,我觉得特别有道理,人生的函数,就是一个一个的局部最优点组成的;当人们处在一个小极值的时候,会发现无论往哪个方向走都是负反馈。唯有真的猛士,敢于进行极点之间的跳跃走上巅峰。

赤月 发表于 2020-1-21 08:25:40

大概是因为懒。学习的苦需要主动去吃,生活的苦...你躺着不动它就来了...

赤月 发表于 2020-1-21 08:26:01

因为学习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个结果,而生活却是一个不请自来的过程。你未必能做到学习,却始终在生活。






我觉得题主可能没搞清生活之苦和学习之苦的区别。能被称为学习的行为,门槛其实是很高的。不是一天在自习室熬十个小时,看书看得头昏脑胀,就叫吃了学习的苦的。分辨是否为学习,要看行为的结果。


生活和学习的界限其实很模糊——如果能清醒地面对生活的困难,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并汲取信息和营养,其实你就已经在学习之中。如果面对学习的苦,胆怯了,想逃避了,没有继续保持敏锐的感知力和探索未知的好奇而开始麻醉自己,那么即使肉体上还在受折磨,却不能从中得到收获,这就变成了生活的苦。


区分一个人具体在吃什么苦头,要看结果,不要看形式。事实上,吃苦后有收获、是在提升自己而不是无意义地浪费精力的事情,才是在学习;如果为做而做,没有明确的规划,就算场地是教室,也只是吃了生活的苦,依然没有在学习。


但是从每一件事中都能得到收获并不是一个很大众的现象,空耗时间才是常态。人人都知道读一本好书要读透作者的思想,理解书中的精髓,但是有多少人能融会贯通?又有多少人是看过就忘?


人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假如一件事情长期得不到回报,是否去做就要看它本身带来的感觉。如果说本身具刺激性的行为——看电影、听歌,对他们还能有诱惑力,那么啃厚厚的大部头,写长长的读书笔记这种事情变得相对绝缘也就是很正常的了。


比如题主所说的小A,为了不背一本20页的小册子而辞去月薪6k的工作,选择月薪2k的工作。是他不知道收入的差距会影响他的生活质量吗?自然不可能。


但让我们假设这样一种情形:
他努力去尝试背这本册子了,却仍然背不下来;或者勉强背下来了,但背册子也只是一个缩影,展现的其实是这份工作需要的素质和能力,那他迟早会因为不能跟上要求而被迫离开。


小A比你更熟悉自己,他应该是比你更知道他背这个小册子能记下多少的。你认为他应该去直面学习之苦而非逃避,但当他去背而背不下来的时候,他其实并没有真正在“学习”。如果他因此选择拒绝,这并非他拒绝了学习,而是本来就没有学习的选项给他选,他只是拒绝了一种生活,然后主动换了自己能接受的另一种。


基于同样的理由,小B拒绝了去图书馆;小C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小D宁可玩狼人杀也不学C++……


但是他们没法拒绝生活的苦。


生活的苦决定生存的下限,不得不吃;学习的苦决定生活的上限,求而不得。


学习是一个有所收获的结果,它并不局限于场地和方式方法,如果是被生活中的困顿逼出了急智,同样是一种学习。有心处处皆修行,这说明了学习的普适性。但只有很少人可以做到真正的学习,这又说明了学习的特异性。除了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或许绝大多数人一生不曾学习,只是在模仿学习的表象而已。


而生活却是一个不管你喜不喜欢都在持续进行的过程,不管结果如何,众生都在生活之中。


题主现在知道为什么他们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了吧?
因为绝大多数时候,他们即使完成了学习的仪式,仍然得不到学习的结果。
即使想吃学习的苦,也无门而入。


学习从未靠近,生活不曾离开。还能怎么选?


根本没得选。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20-1-21 08:26:55

居然上了人日,菊花一紧,赵先生玩大了啊
你们别问我引不引用了,要引还是周国平先生的话,字字珠玑啊


周国平《直面苦难》
一个人只要真正领略了平常苦难中的绝望,他就会明白:一切美化苦难的言辞是多么的浮夸,一切炫耀苦难的姿态是多么的做作。

不要对我说:苦难净化灵魂,悲剧使人崇高。默默之中,苦难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悲剧毁灭了多少失意的英雄。何必用舞台上的绘声绘色来掩盖生活中的无声无息。

浪漫主义在痛苦中发现了美感,于是为了美感而寻找痛苦,夸大痛苦,甚至伪造痛苦。然而,假的痛苦有千百种语言,真的痛苦却没有语言。

任何智慧都不能使我免于痛苦,我只愿有一种智慧足以使我不毁于痛苦。

我无意颂扬苦难。如果允许选择,我宁要平安的生活,得以自由自在地创造和享受。但是,我相信苦难的确是人生的必含内容,一旦遭遇,它也的确提供了一种机会。人性的某些特质,惟有藉此机会才能得到考验和提高。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由于它来之不易,就决不会轻易丧失。而且我相信,当他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底蕴。

——“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

生活的苦难可以被疲劳麻痹,被娱乐转移,无论如何只要还生存着,行尸走肉也可以得过且过,最终习以为常,可以称之为钝化。
学习的痛苦在于,你始终要保持敏锐的触感,保持清醒的认知的丰沛的感情,这不妨叫锐化。
一经对比就会发现,为什么古人会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如果生活是对意外习以为常乃至压垮骆驼,主动学习就是选择去一层一层的剥开我的心。
更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生活的磨难可以倾诉,偶尔的超越了庸常之后,还能让人鹤立鸡群之感:而学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人只会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是多么愚蠢。
智力游戏,永无止境。
为什么不反过来来思考这个问题呢,学习带来的体验,相较日常生活,为何能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
    感谢各位指正,各种用词不当之处已修改。
    因为彩云大佬点赞,第一次收获这么多赞和关注,本来想说受宠若惊,可是再想下去,自己其实什么都不是,而这也无关荣辱。可以说惊讶有,但更多的是惶恐和羞愧,一是当时仓促写下的答案,不仅在修辞上有问题,观点也存在一定的误导性。 二是很多评论说受到鼓舞,可是我自己现在后台还挂着LOL而不愿意去看书,这是欺骗,我应该道歉,对不起。但是该说的问题,我还是应该在能力范围内表述清楚。
下面我将重新分析和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考,希望能得到大家指正。


   首先,我们可以提炼出这个问题的关键词,宁愿/生活/学习/痛苦或者苦难。
   按照知乎先问是不是的原则,这个问题本就不成立,没有人愿意遭遇苦难,无论是生活还是其它。
   他们看起来的选择,实际上是生活中,他者施加的,实然(不是实际)上是没有选择。
   平庸之恶和乌合之众都是无意识的群体性主体,简而言之,是没有个体意识的个体。这个大多数人反而问的很精确。
   区别这两者选择的过程,我称之为“觉醒”吧(无色-5)。
   事实上这是人是否有自由意志的问题,是选择和决定。这一点太深奥,我无法阐述清楚。
   如果我们抛弃到对于决定论和绝对自由的争论,单从捍卫自由的角度来说,就回到了康德的义务(应然)和行为(实然)上——行动和知识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当我们区分了理论和实践,我们就可以重新定义这个问题
   从实践层面,为什么有人选择不通过学习(知识技能)这一更快捷的的方式,去减少生活的苦难总的质量。


然而,这个问题依旧是不成立的。
   一方面还是在于主体的无能力,或者大家常说的地位/知识/财富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夏虫不可语冰。然而即使是获取知识,比如看书,看起来是开放式的学习,事实上依旧是封闭自我世界的过程。如果说不从某一种方式框架,去分析解读,并与自己印证,这些知识依旧成为不能活化生命的养料。
    事实上,我原来的回复不对,生活和学习,都对感知有钝化和锐化的作用,芝兰鲍鱼,并无差别。大脑和肌肉一样都可以锻炼跟适应外部。保持敏锐,无论是对理论还是实践都很重要。
   走出洞穴,智慧的获取,需要新的眼光,新的角度,新的框架,需要知识内部,日常与知识相互印证,能为是在应为之先,行动要先与言语才能称得上知行合一,从这一点上,学习(知识)和生活从未分离过。


   另一方面,学习并不意味着苦难减少,从决定论来说,人生苦难一开始就注定了。从概率统计上,可能我们这个社会中具备知识技能的群体,其物质资源平均占有要优于无知识群体水平,但一具体到个人,大概率就失效了,人生永远都充满意外和恶劣的玩笑。
   苦难带来的异变和畸形,对于人的摧残不会减少一丝一毫,但是从中获取财富的多寡却因人而异。假设苦难总量一定,痛苦总量=时间x程度,选择差异就在于此。
    生活苦痛的平庸且长久,当你觉醒后跳出水面,你会发现你所处在环境中,其他人都跟你在一个层次或者更低,你无法汲取继续成长的力量,反而会面对木秀于林的困境。你痛苦了很久,你得到很少。
   这种痛苦可以淡忘,但每一个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的时刻,都会像蚂蚁一样啃食你的内心。
    学习的痛苦则更为深邃,人生识字忧患始,不知道各位能否理解那种,看到数学之美,却难得其门而入的无力,或者3.22那天某种理想破灭的虚妄,又或者发现现实不可认知的恐惧(克总发糖)。
   学习相对于日常,类似于刮骨疗毒,痛苦的程度上更深重,因为在不断的解剖自我。通过向人类中出类拔萃的人学习,不只是知识成果,技能经验,还有眼光,洞察甚至他们的痛苦。我老师这样提醒我:“你之所以进步缓慢,恰恰是因为你不知道学谁,真正的学习要学习一个人,包括他生活方式和思想”。
   问题还是走到相反的一面,学习到底给我们带来的什么,我们才会认为其价值超越于庸常生活,带给我们更加永恒的感触。
    我的观点是学习或者读书,都是在面对人类的永恒话题:对于知识的渴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正义的追索,对意义的追问。
    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一定要与生活分道扬镳。
    学习的对于生活的价值在于以下两点,一是工具价值,避免了重复发明轮子,我们才能更快开上幼儿园校车。就目前我们社会而言,读书依旧是一种高回报低风险的投资,考虑到精神生活,这一点在任何时间都不晚。 二是存在性价值,重估一切,重新定义自己与永恒事物间的关系,锚定自己的位置,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安定的面对和重塑生活。
    知乎上喜欢鼓励知识学习,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有某种淡淡的优越感; 甚至成为对资本异化下,对于智力资源权重的鼓吹,事实上可能并非如此,我们渴求的不是知识而   是智慧。
   无论读书还是日常生活,都是精神在现实中的映射,寻找日常生活中的的真实自我,依旧是求道的一部分,我们渴求的依旧是那种生存性的智慧,是内化于自己之日常生命的反复追问,而不是将读书与生活割裂,将知识与行动分离。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以往我们都以为是苦难造就的这些,而是否忽略了他们在那种孤苦伶仃,无枝可依状态下,对于生命内化的追问呢?
   有一位评论的朋友问我,我们如何摆脱痛苦?我记得知乎上有一张描写读书多少对于认知影响的图。我想在我们学习以前,不妨先引入一个追问,为什么要去学习,学习对于我解决当下的存在性焦灼有什么帮助。当我们有这种迫切的追问时,我们才能避免那种做给自己看的学习表演,最终脱离宠辱皆惊的状态,直达生死。
   至于堪破生死,我还没有女朋友好不好,我不想出家,我怎么知道,我只能说我还要学习一个。
   从现实角度,可能评论的各位都和我一样是年轻人,我们面临的困境大部分集中在传统与现代,理想与显示,自我与社会三者的交织当中,最大的焦虑在于被抛弃,被排除,在于没有被承认的功业。其实,没关系,在现有资本主义格局愈演愈烈的私有化浪潮下,大多数人所在的阶层,无论内部有何种年龄国籍知识水平差异,结果都是一样的,哈哈。
   如果不内求诸己,我只能说一句,全世界被排除者们联合起来。
评论翻完了,感谢大家赞同和指正,让我人生第一次有这种体验,大约是可以去答一道知乎体的。我中午看到这些,再重新看答案,觉得不妥,可能是挑动到了某个爽点,于是从一点改正到现在。内心最大想法是害怕,真的害怕,我错了怎么办,怎么会大部分都是赞同呢,后来看到评论里有一些朋友提出建议看法能够印证我的修改,终于算松了一口气。水平有限,大家看看就好,能稍微有一点触动我就很满足了,还是自己独立思考最重要,最好能写出来,输入不输出就不是自己的脑袋了。就这样。。。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20-1-21 08:27:05

谢谢邀请。

我理解这道题的表述是错的。不是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而是大多数人宁愿只吃生活的苦也不愿怀着学习能够改变生活的期待逼自己将生活的苦和学习的苦一起吃。

修正之后再看,这道题其实很沉重,因为它的背后是一个残酷的事实:在当今中国社会,通过吃学习的苦能够显著降低生活的苦的人生节点就那么几个,一个人一旦全部错过了,他或她学习的苦将显著提升,且学习的苦对生活的苦的降低效率将显著下降。换言之,也许我们可以说,在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我们只有在那几个人生节点选择生活和学习的苦一起吃才真正是确定有利可图的,而在这些人生节点之外的时间内多吃学习的苦远远则没有很多人信仰的那样有帮助,更别提在多吃学习的苦的同时生活的苦也会随之动态上升。

这几个人生节点中,比较确定的就是义务教育节点和高中节点。在这两个节点中,生活的苦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显著,因为我们有父母亲人帮我们支撑着自己的生活,相比之下反而是学习的苦远远大过生活的苦。然而这就形成了一个极大的矛盾:从每个节点上看,学习的苦远大过生活的苦,且似乎对生活没什么直接影响,但从大多数人一生的时间轴看,这部分学习的苦的价值是最高的,因为它对于生活的苦的降低效率也是他们一生中最高的。在这两个节点之后,也有职业教育节点和高等教育节点等节点,他们也属于高价值节点,也就是说在这两个节点多吃学习的苦也能以很高的性价比降低今后人生中遭遇到的生活的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正规教育体制外的人生节点,比如师徒传授节点和商业技能学习节点,这些节点的情况和价值无法一概而论,但大概率都属于高价值节点,但它们中生活的苦很可能也不会像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节点那样低了,也就是说处在这些节点的人需要同时吃很多生活的苦和学习的苦。最后,还有一些因人而异的具体节点,我们可以称它们为每个人的特殊际遇,比如在收拾家中破烂时突然翻出了爷爷传下来的《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等等。

到此为止,我们看似提到了诸多吃学习的苦有利可图的人生节点,但如果把它们放在人一生的时间轴上看就会发现,一个年龄70岁的人也许总共只有不到20年时间处在这样的节点中。而在他或她剩下超过50年的人生中,学习的苦将始终居高不下,且对生活的苦的降低效率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在这50多年里已经被生活的苦呛得死去活来的我们又有多少决心,多少毅力,多少时间,多少精力去多吃一份高昂的学习的苦呢?我们所能做的,无非就是不学或者吃点不太苦的学习的苦来假装自己还在学习。市场很好的迎合了我们的心态,提供了诸如读书会之类的逼格高又苦味小的学习选择,但哪怕如此又有多少人会去吃一点这些不太苦的苦呢?我想更多人一定会理直气壮地回一句:“学不懂!学不会!不需要!没卵用!”相信我,这些话真的没说错。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20-1-21 08:28:02

我觉得是因为生活的苦是重复性的,而人的适应能力非常强,持续地经历同样的苦时间久了,苦的体验和效应会逐渐减弱,让人进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这种状态虽然不是特别舒服,但也不会特别难以忍受。
但是学习的苦是非重复性的。学习会一直拉扯你的认知边界,需要你主动思考,而且学习的内容往往是循序渐进的,不如生活的苦那样重复,所以你无法进入麻木的状态,而是需要不断面对新的知识和学习目标。
还有这也涉及到一个人对学习的理解问题。如果你的生活不曾受惠于学习,可能很难相信学习的价值,从而吃学习的苦就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如果学习给你带来过好处,比如个人成长或者事业发展,你自然会将学习视作一生需要坚持的事情。如果成长于一个普遍否定和忽视学习的环境,你可能很难有机会从学习中获得回报,所以自然也不太会相信这件事情。
我自己在中学时代非常痛恨学习,也很不愿意吃学习的苦,尤其讨厌读书和写作文,那个时代这些活动对自己没有任何意义。进了大学开始发现阅读和写作对自己有各种好处,逐渐的就改变了对学习的看法,到了今天我已经无法想象不读书写作和思考的人生是怎样的。
说白了,人都是目的性的动物,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就是一个又一个的操作性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你做一件事情得到越多好结果,你就越有可能重复它,你对它的态度也会更加积极。
如果你对人生的苦感兴趣,想要探索面对痛苦和人生的不同视角,我推荐一本特别值得读的书给你。名字听上去有点鸡汤,但是鸡汤是心理按摩,让你舒服,而这本书全部在很硬核地讲人生皆苦难的真相。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20-1-21 08:28:26

研究生刚入学的时候,在学校图书馆遇到一个女孩子,我进门,她出门,期末考期间背的书太多,一不小心两人就撞到一起。

我扑到地上捡东西,她男友一直催她赶紧走,怕赶不上下一班火车。我摆摆手,让他们赶紧离开。后来在校庆活动上又遇到,才知道妹子是本校学艺术的,每周末来图书馆接男朋友下自习,风雨无阻。

有一次考完试,大家一起喝茶,席间聊到另外一半,她自豪地说到,“他是local呀,毕业了就能担保我拿绿卡,我英语那么差,怎么可能凑地够移民分数啊。” 那个时候一边读研,一边考雅思的我,只能羡慕地咽着可乐。

再一次见到她,又是期末季。校园里开满了蓝花楹,我一边灌着黑咖啡,一边滴眼药水。她妆容精致地穿着小短裙,开着甲壳虫来接男友。“是不是只等着毕业结婚了?”,她腼腆地笑笑,正聊着,她男友搂着一个高挑的妹子也从图书馆里出来。我倒吸一口冷气不知道怎么开口,妹子只是抿了抿嘴唇说,我在车上等你。

毕业典礼前夜,接到了她祝福的短信,笑着笑着,突然她开始大哭,说男友已经不再顾虑她的感受,频繁出去约会。我劝她赶紧自己想办法。她咽着眼泪说,他只是花心,但不是坏人,我们一起这么久,他一定会帮我担保的。

可是我开始更加频繁的接到她的电话,短讯也开始在临晨,一点,两点,三点亮起。她问我,我的签证马上要到期了,是不是应该和他结婚?又感概,今天去接他下班,又看到了新的女孩子。她到最后总是泣不成声,我已经付出这么多了,他为什么不担保我呢,我真的没有办法啦。

我无言以对。

最近一次接到她电话的时候,我在陪女儿玩积木,她说男票已经彻底离开家了,还明确表示,如果要他担保她拿绿卡,就给他50万。电话里她边说边哭,女儿在一旁推到了积木咯咯地笑,我便没有听清楚之后的哭诉。

换到清净的地方,我忍了半响,还是告诉她,你知道吗,40周的时间就可以读完英文硕士课程,其实很多事情,都没那么困难,反而人心昼夜流转,最难得。

学习的苦是如此切身可循,以至于我们急于把它托付给别人,哪知别人有了你的托付,就有了你的底牌,赢光你的筹码,再光顾下一人。

努力地学习,不过是保护自己的底牌而已。

感谢阅读。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1-21 08:29:18

他们并不是在选择吃生活的苦还是学习的苦之间选择了前者,而是在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博弈中,他们习惯性选择了短期利益罢了。
这也就是很多人虽然懂得很多道理,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


比如说你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按今天给自己立下的flag,今晚应该看一小时英语。但一想到今天自己累了一天,想到学习这件事,脑海中就有两个小人在说话,
一个说:今天都这么累了,还是先打会游戏,然后早点睡,明天早起精神好再去学习,不是更好么。
另一个说:好呀好呀。


然后玩到了预定的睡觉时间,又觉得自己精神很好,而且正在兴头上,于是那两个小人又开始说话,
一个说:难得这么开心,玩晚点没关系啦
另一个说:对呀对呀。


等到第二天早上,手机闹钟六点响的时候,不等那两个小人说话,自己主动就把闹钟关了继续睡,心里想道:妈的,天大地大睡觉最大。


等到自己又重新回到办公室,面对这份没有前途又没有钱途的工作,又突然觉得这种状态很可怕,所以决心今晚回去看一小时英语。


等到下班回家,想到自己今天累了一天,那两个小人又开始说话了……


这就形成一个很有趣的反差,你最渴望改变的时候,其实正是自己忙着经历那种让自己不爽的工作和生活的时候,但当时自己抽不出时间去改变,只能拖到后面;
而当终于有了时间可以去学习的时候,又面临着是要享受眼前触手可得的短期利益,比如打游戏,刷抖音,还是继续努力,去追求那份不知何时才能兑现的长期利益。


有人习惯性地选择了短期利益,然后每天如此恶性循环,最后自暴自弃,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有可能改变。终究,也就混成了庸人一个~



喜欢这个答案的话,不妨关注下公众号“鬼木知”,更多关于生活和职场的深度思考,希望对你有用。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20-1-21 08:29:42

人被逼急了啥都做得出来。
除了数学题。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1-21 08:29:52

There are only two ways to live your life. One is as though nothing is a miracle. The other is as though everything is a miracle.
有两种生活方式。一种是好像无事是奇迹,另一种是好像事事是奇迹。- 爱因斯坦
今天受教于波力老师, 他分享给我这样一张图:


图片来自《泽宇教育》


左半边的图是我们的“记忆曲线”(蓝色),我们做的努力,我们学习的知识,随着时间慢慢在流失。
右半图是“复利曲线” (红色), 我们做的努力,我们学习的知识,慢慢积累,随着时间却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大多数人不是宁愿吃生活的苦, 而是由内之外地深信,这一切都是“命运”。生活本就是沉浸式体验, 整个社会进步了,你的苦还会跟随大家一起也被改善的, 随波逐流地待在自己的舒适区,而你的知识和努力也正在随着时间慢慢消失殆尽。


你做的每一件事情, 都在很久之后才能看到结果,这就是绝大多数人会放弃的原因。 也是很多杰出人士能越来越少, 却享受到复利增长的原因。
马云曾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对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


我们没办法在最开始的时候能看到未来,这很难, 既然题主在思考这个问题,其实本来就是有格局的体现,祝愿你早日享受复利的甜头!


END

感谢各位的点赞,本文已在我的公众号「闻梧之道」发布~
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才能 努力需要有效的策略,如果你想连接其他很努力的人,可以加我VX联系。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1-21 08:30:07

我曾经吃过生活的苦,后来喜欢吃学习的苦。
为什么会在生活的苦和学习的苦之间做了不同的选择?
我有这3个原因:熟悉、害怕、目的。
我找到了自己原因,于是现在也在不断地做出改变。
还是举我的例子吧
①熟悉,曾经在国企工作过,作为一个新人多做事是个惯例,后面做再多的事感觉自己都能应付过来,虽然有些苦,但至少自己熟悉。这听起来有点抽象,说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比如做试卷,为什么喜欢做简单的题,简单的题再多也乐意做,因为你熟悉它,心里有底,做起来有信心,这就像宁愿吃生活的苦。
②害怕,人不害怕天下无敌,谁没有害怕的时候。做事情,害怕的原因就是害怕失败,害怕失败的最终原因是什么呢?害怕更多人看到自己失败。如果只有你自己一个人看到了你的失败,是不是心里会好受些,反正我是这样的~
③目的,没有目的的做事就像平放的车轮,没有指向。那也许就是迷茫,总是担忧,却又无从下手,带来的是焦虑是难受。。
对于怎么解决,自己也做了一个总结,希望有用。
这里所有的一切都要从目的说起,有了目的,就能向那个方向做出改变,因为你知道能够得到什么。
比如,学习这个方法,你能得到另一份不一样的工作。说得通俗点,就像你考驾照,学习这个技能,知道你能够去开车。
所以踏出第一步就是找到那个行业的人,他知道能够得到什么,确定了你做与不做的选择(得靠自己衡量,每个人价值观不同~),也能确定你的信心。这里有个前提就是你知道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可以是兴趣,也可以是职业。
就如同找到开过车的人,他知道需要有驾照,你就知道需要去考个驾照。
关于熟悉和害怕的问题,因为你知道能够得到什么,面对失败更容易接受,你会坚持下去,这就是你更喜欢吃学习的苦,它能给你带来你想要的(至少在心里已经肯定它了)。
彼此信任肯定,不一定是人和人,也可以是人和事。
我自己也开了一个公众号: 成长启航,分享个人成长,时间管理,沟通技巧等内容,欢迎来聊。
如果你想读书,我也在公号上为你准备好了: 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经典书籍的书单。
点个赞,很感谢你哦~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1-21 08:30:34

动机问题。学习它本身并不是目的,是手段。


我们都知道好好学习,将知识付诸于实践,就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但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学习它是有目的的,它的苦,是现在,立刻,马上就能品尝,属于即时反馈。而学习的回报,是需要你克服脑海中的畏难、怀疑、恐惧心理,将想法付诸于实践,然后才能得到反馈(在这个时候,你还不知道是正面反馈还是负面反馈,也很有可能是失败)。
而生活的苦呢?在你每天碎片化的沉浸于游戏,小说,综艺的时候感觉不到,而在每个月房租,水电,信用卡还款时间到点的时候,它自然而然的就来了。
一者是主动,一者是被动;一者是现在、立刻、马上,一者是未来、可能、不确定;你说人的大脑会怎么选?自然而然是现在爽了再说,正如高赞答案所说的:“学习的苦需要主动去吃,生活的苦...你躺着不动它就来了...”
当然,如果我的回答只到这里,那也没有任何回答的必要,因为其他答主都已经解释的够清楚了。
而我想要解决的是:如何才能克服人的惰性,主动去品尝学习的苦?
在我看来,有三条路径可以尝试:一曰欲望,二曰绝境,三曰习惯。
1-欲望导人向上

最近看过的三本书都提到了类似的一句话:欲望,是人类所有行为的原动力。
当你全身心投入做一件事的时候,你需要一个超现实的理由来回答缠绕在你脑海中的“为什么?”的问题。
我想要一辆法拉利,想要找一个漂亮的媳妇儿去旅行,我想要在北上广深定居买房......
当“想要”这种精神力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能形成强烈的欲望,吸引你去做这件事情,因为你期待着愿望实现后的美景。
当然,这条路子可能有点难,因为很多人连“我想要什么?”都回答不上来,想要让欲望给人源动力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所以很多人成功是通过第二种路径。
2-绝境求生,成功都是被逼出来的

当你去访谈100个成功的创业者,您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有90个都会跟你说这句话:我的成功,都是被逼出来的.....
你以为他们在装逼,然而人家说的是事实。“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答主还记得才毕业那会,一个月在深圳拿3500的工资,每顿饭都要纠结是吃10块还是12块,但那段时间却是我学习欲望最强的时候。人只有在绝境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最大的爆发力。和欲望相比,绝境不需要你主动去探索,说不准哪天天灾人祸,你就被绝境给包围,强烈的求生欲刺激着你向前,在这种状态下,想不成功都难。
当然
人现阶段的欲望满足之后很有可能会陷入相对的无动机状态,行为变得相对的随机性与无目的性。——马斯洛的《动机与行为》

所以,很多人还需要第三条路径。
3-习惯影响行为

我将上面的两种场景画了个简单的流程逻辑图。
路径1是欲望,在无动机状态下,凭借欲望的牵引力,刺激人类去主动学习,采取目的性行为实现目标。也是最直接的路径,但是绝大部分人都缺乏强欲望的刺激,想不明白“我想要什么?为什么想要?”的问题,宁可就这么浑浑噩噩的活着。
路径2是绝境,在绝境状态下,现实逼着你前行,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半主动的行为,绝境触发欲望,客观条件摆在眼前,无路可走,只有破釜沉舟才能有一线生机,在这种状态下往往也能爆发出强大的力量。但是人一旦脱离绝境,容易陷入阶段性的满足,进入无动机状态,从而也丧失了目的性行为的源动力。
路径3是习惯,事实上习惯应该从属于以上两种状态,当人类的行为得到正面的反馈时,会刺激人进行重复性的工作。比如说我觉得做爱很爽,然后有机会就会想要再次尝试,而当重复行为满足一定条件时,就会形成习惯,习惯影响人的行为和生活。但它存在一个缺点,习惯属于一种非目的性行为,好的习惯可以使你成为更好的自己,却不能让你直接实现目标。


当然,最好的方式自然是三者相结合,绝境或者欲望状态下刺激人的目的性行为,实现阶段性目标。然后在正反馈的激励下,人主动去培养这种行为习惯,使得目的——行为——正反馈——行为——习惯,形成一种正向循环。而这也是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解释:如果你知道自己要去哪,然后坚持,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广告:
大象老湿个人微信公众号(xixing1993);
回复“书单”获取26本精选书籍推荐;
点击子菜单栏“财富故事”,查看几个年入几十万的90后财富故事;
欢迎来撩。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1-21 08:31:29

中学时候班里有个叫阿兵的,特别跳,什么事都少不了他。


记得那时候我们两个班闹矛盾,两帮人正谈判呢,要看着就要谈妥了,结果阿兵这个虎逼从人群里冲出去,跳起来就给了对方领头的一个大脑炮,两帮人呼啦一声干在一起。


语文课这小子乱丢东西,后来被老师训了竟然要冲上去踹人家……我们语文老师身强体壮爱看拳击,当时就一炮给他ko了。


当时就觉得这小子活力无限,天天嘻嘻哈哈的,各种皮各种捣乱。上自习课把女生包里的卫生巾掏出来丢,弄得班里各种尖叫。放学后偷着把黑板的板报擦了画一些邪恶的东西。上生理课在下面大呼小叫,搞得老师满脸通红。


而且这小子贼自恋,天天跟身边的人张口闭口“兵哥今天帅不帅?”,然后就是一个经典的甩头动作。记得冬天他还穿了个金黄色的大衣,贼辣眼睛,还逢人就得意洋洋的说:“怎么样,兵哥潮吧?你们啊,太土了。”


后来他被劝退了,因为拽着拖布把子打教导处的主任,让学校颜面无存。


后来他爹来了,满面尘土,半头花白,听说也才四十出头,看起来比其他同学家长大一辈似的。他一面金刚怒目,对着阿兵就是一顿拳脚,下手毫不留情,对着主任又是一脸讨好的笑容,近乎谄媚。


然而阿兵却忽的爆发了,掀了桌子大喊着,你别他妈求他。他爹啪啪两个耳光扇过去,痛斥道,你不学习能干什么?


阿兵扯着书包摔在地上,歇斯底里道,老子打工去,打死我我也不学了,然后转身而去。


曾经只是觉得这人幼稚又吵闹,但是班里忽然缺了个带头皮的,一下子犹如一潭死水,学习的低头学习,不学习的低头看手机,反而挺怀念那个活力无限的家伙天天搞出点乐子。


再次听闻他的消息是后面同学聚会上,他们说他不念书后去工地上干活,后来又去饭店后厨当过帮工,也去过洗浴里面喊“男宾三位”,再后来又开始无所事事,跑回我们学校门口跟学生要钱,还偷进学校里偷设备卖,被抓到后关了一晚上。后来还惹上事被社会上的人揍了,他们绘声绘色的描述他被揍的有多惨,说看到他是红着眼睛回的家。


我就想起来他在学校里面打架时是多么张扬跋扈,即使打输了也还是得意洋洋,张口闭口兵哥怕过谁啊。所以一想到他会被人打哭,还挺心酸的。那时候他身边还有听他吹牛的朋友了吗?还可以硬撑着跟别人说兵哥怕过谁吗?还是一个人孤零零的趴在那里,又痛苦又屈辱的小声哭呢。


有一年大学暑假期间,大坝放水,一堆人去下面抓鱼卖,很便宜,于是我也跟家人去买鱼。


我一眼就看到阿兵,穿了个红背心,上面脏脏的,剃了个平头,但是一点也不显得精神,整个人黑了很多,眼睛看起来再没有过去那么有神了,手上都是厚厚的茧子,身前是一大块塑料布,上面摆着一排鱼,都是活的,应该是刚抓上来的。


他看到我后大声的吆喝我,我走过去说好久不见,这时候就有个小东西从他身后钻出来,一脸好奇的看着我。他就笑着对我说,这是他弟,然后指着我对他弟说,这是你哥以前的同学,现在是大学生对吧?你以后也要好好学习,不能像你哥这样知道吗?


听到这话我就一阵恍惚,记起当年叛逆期,我们考试都比谁交卷快,抢的都是倒第一,敢跟老师主任硬刚就觉得自己酷的不行的那段时光。


然后他问我买鱼吗,要给我便宜。旁边刚买完鱼的大妈听到就不乐意了,又要跟他讨价,我马上说,原价买,原价买……


本来想说几句什么,但是最后除了买鱼的事什么也没说,一片吵杂声中我们离开了,我若有所思的回头看了一眼,他还在跟那个大妈吵,吵的手舞足蹈,面红耳赤。


那一刻我知道,那个活泼开朗活力无限的阿兵,彻底被生活打败了。


而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可以接受生活的苦,却接受不了学习的苦。


因为生活的苦本身就是一个漩涡,许多孩子,在他们上学之前就已经背负上了生活的苦。对他们而言,生活的苦早就开始,并且已经习惯了。而学习的苦就成了苦上加苦,作为精神食粮的它们永远不能提前解决你的实际问题。


我认识过许多这样的人,上学校因为各种不如人而自卑,人际关系一塌糊涂,回家了家人在打架,打完了又各自来诉苦埋怨对方,想写作业又要管弟弟妹妹,天天听着你要努力希望全寄托在你身上,以后一家子都得靠你了,可这样的环境让人怎么学习?


那些生活的压力就像是一个黑洞一样不断的把你吸进去,每天有管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的压力……它们让你溜号,让你焦虑,让你变得心思极重,它们时刻告诉你,你没有选择的权利,你没资格谈恋爱,没资格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一旦开始了工作就要像老牛一样勤勤恳恳的开始还债,开始拖着庞然大物往前走。


事实上,学习更像是一种奢侈品,是那些拥有完整家庭教育以及完美生活环境的孩子可以去主动选择和享受的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而对于“学习是你唯一出路”的那些孩子而言,他们本身就已经背负了太多压力,他们可能生活困难,可能见识过太多人性的阴暗面,可能遭受过一些痛苦导致了性格上的偏激和缺陷……这些问题都在不停的消耗着他们的精力,以至于他们没办法集中注意力、贪玩、或者以对抗学业的方式发泄自己的负能量。


我曾经为了学做菜去一个饭店的后厨里待过一个月,那里面有一堆学徒,也都是该上初中的年纪。他们一整天的工作就是收拾食材、收拾垃圾、给厨师递调料、摆盘等等一堆杂事,从早到晚,永远看不到太阳,逛不了街。据说要好几年才能上手切东西,要上手做菜又要好几年。


别人还在上学的年纪,他们就要把整个青春消耗在这个阴暗潮湿,整天鼓风机轰隆隆乱响,气味刺鼻的地下后厨里。


然而不论一天多忙多累,一有空闲时间,他们也能嘻嘻哈哈一起疯闹,看快手跟着社会摇,一点也不见绝望沮丧。


人类强大的适应力会把生活的苦合理化,于是他们都会更倾向于选择自己熟悉的事情。坐井观天自娱自乐,或者不断妥协和委屈求全。


生活的苦吃久了,也就不会觉得苦了。是温水煮蛙,缓缓麻痹了你的不甘和渴求。直至你完全落入其中,彻底忘记挣扎。是苦中作乐也可,好死不如赖活着。我赚一分当下的轻松快乐,就能支撑我较久的活下去。


而学习的苦,是长期的投入都不知何时能收到回报,就仿佛行走在黑暗之中,充满了太多不确定。我好好学习就能学的好吗?我考试会发挥的好吗?我学到的这些东西真的能改变我的人生吗?为什么我努力了这么久还是没效果,是不是我没有天赋?我真的可能有出头的那天吗?知识真的有用吗,为什么没办法帮助我过好人生?


长期处于恐惧和脆弱状态下的人,你给予他一点点现实存在的微光,他们便甘于围绕着它,把它当成整个世界。


你告诉他要去学习,不要被眼前的萤火之光束缚住了自己。要重新走进黑暗和不确定之中,去探索远方的星辰大海,不可辜负了人生意义。


被生活锤过的他,只会对你说:“别傻了,这就是现实。”


学习其实并不苦,苦的是被生活消磨掉了好奇心求知欲以及敢于对未来报有期望的勇气。


生活其实并不苦,苦的是那个不知苦的人生。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1-21 08:32:17

也许不是他们不愿意学习,而是
1.下班回来很累,拿到书看不下去,索性玩手机,一玩就是一个晚上,索性熬一下夜
2.学习时抵抗不住诱惑,如看剧、淘宝、刷微博。
3.好不容易到周末,睡个懒觉再说。睡觉或睡觉+玩手机,反正一个早上没了。中午吃完饭,看会儿剧或者玩会儿手机。玩腻了,学习一会儿。学习的时候想着很久没出去玩,跟谁很久没见,于是拿起手机…
日复一日,周又一周,时间就这么过了。中间偶尔有挣扎,但总在无声中失败。
不知过了几年,生活中的种种不顺和烦心事,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已无力、无法挣扎,彻彻底底沦为现实生活的奴隶。

赤月 发表于 2020-1-21 08:33:07

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一下,比如,为什么很多人愿意花时间去打游戏,而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呢。以前微信跳一跳很火的时候,有的人在上下班地铁上反反复复在玩。


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两者的激励是完全不一样的。


游戏容易上瘾,在于,你每努力一点点,你的分数或者排名就高一点点,明码标价,有的你知道吃哪个东西会得多少分,你就会想方设法去吃。


就是说,游戏的激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你每一次的投入,都可以立马看到效果。人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但是学习呢?学习这东西,你只要没有达到量变,就没有实质性的奖励,比如一个东西,要100分才会有收益。。就意味着,你前面99分就要忍受寂寞。。没有任何人给你激励,你只能凭借自制力,自我激励。


久而久之,人就会丧失信心。


明明知道某个东西,比如学英语,学ps,能给你的工作带来改变。。但是你就是懒得去学习。


事实上,你只要有想学习的这个想法,你就已经领先至少50%的人了。。


你要能坚持3天,你就稳居前20%,你要能坚持30天,你就能稳居前10%,实际上,绝大部分人做一件完全凭自觉的事,是很难坚持30天的。


而当你把一件事坚持1年,2年,3年的时候,你绝对就已经甩开99%的竞争者了。


不要觉得这是笑话。你可以扪心自问一下,除了给手机充电之外,你这辈子,有任何一件事是坚持超过一年的吗?比如跑步,比如写字,比如做饭,比如学ps,比如绘画,有吗?


学习的苦,看起来很大,但实际上,只要你能熬时间,并不需要动太多脑子,你就可以超越大部分人。


再举个简单例子,拿刷知乎来说。。有的人,从来只是看,从来不回答。。然后还去问,别人是怎么成为大V的,这个你要问自己啊。


你从来不答题,从来不输出东西,别人会给你点赞,会关注你吗?


事情是做出来的,持续不断的去做,即使没有任何激励,你也要做下去。。


就算做了一年,还没有任何结果,你至少可以对自己说,有一件事,我能坚持做一年了,这就是你人生的一个蜕变。


你能把一件事,坚持做一年,你的精神面貌,绝对焕然一新。不信你试试。

赤月 发表于 2020-1-21 08:33:50

谢邀。题主描述的现象也许很多人都经历过或者看到过,正如题主所说“‘不做选择’也是‘选择’的一种,并且是最差的一种”。
那么为什么明明有选择权的我们却“选择”了最被动的、最消极的那一种(也就是所谓的“不做选择”)呢?
看了题主的描述后,我们猜想题主的朋友实际上面临的最大困难,也许并不来自于当下真实面临的选择。在题主看来,朋友明明通过努力提升自己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然而朋友却并不愿为此付出努力,去摆脱当下“麻木重复”的生活状态。
这样的行为背后原因和动机因人而异。对于有些人来说,原因可能是如许多题主提到的懒惰,安于现状,或是逃避对于未来的责任。
但还有一种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人们对于自己“努力就能改变未来”这件事情失去了信心。与其努力过后一场空,不如现在就放弃抵抗。在心理学上,这种心理可能被解释为“习得性无助”。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可能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正在经历这样的体验:发现自己曾经努力过,但却始终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人们开始感到无力抵抗某种“影响命运的力量”。当人们真正开始相信这种“命运”,便会开始觉得虚无,不再乐观,仿佛一切努力都是无益的。
本来可以采取行动避免不好的结果,却选择相信痛苦一定会到来,放弃任何反抗。这就是“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就是这样一种被动的消极行为。
表现在人的身上往往是, 当一个人在某件特定的事情上付出多次努力,并反复失败,形成了“行为与结果无关”的信念后,可能就会将这一无助的感觉过度泛化到新的情境中,甚至包括那些本可以控制的情境。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学习,比如题主所说的小A,宁愿做一份薪水更少、工作更累的活也不愿背那份20页的手写册子。再比如,一个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孤独中,就会渐渐认为孤独才是人生的真实,从而更加放弃与他人交流(小B的情况是不是和这个有些类似呢?)。


习得性无助受环境的影响最大

一方面,一些极端环境会催生习得性无助。比如说受虐待的女性、孩子和人质,是习得性无助的高发人群——他们已经接受了“尝试是无望的”这样的暗示。一个典型的表现是,当他们离开长期受关押、虐待的环境时,会因为无法面对任何事情(因为害怕可能的失败),而经历一段非常痛苦的适应期,无法正常生活。
另一方面,家庭的管教方式也有着很大影响。研究表明,过度管教、过度溺爱的家庭都会提高孩子习得性无助的几率。如果在上大学之前还不会自己洗衣服,不会做一顿简单的饭菜,或者在家庭的角色中,父母是经常说教、严加管制的(更像是老师),孩子在脱离家庭环境后(比如上大学后、就业时)往往会倍感无助。


在习得性无助的影响下,很多人会寻找外部的因素作为责备的对象。比如,会把自己工作中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工作中的制度不好,或者是“上司是个混蛋”。当然,他们也会责备自己,认为自己很蠢。


习得性无助很容易导致抑郁——当一个人不再认为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觉得付出的努力与最终的结果无关,那么可能就会变得无助和无望。这里的抑郁,不仅仅指持续一段时间的普通的抑郁情绪,也包括更严重的抑郁症状。
因此,习得性无助经常出现在对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中。许多抑郁症患者的表现是,当他们失败时,就会产生极大的挫败感,放弃尝试,产生“做什么事都是无济于事”的感觉。


为什么我们会感到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的人,往往在归因方式上存在问题。这是1978年,Seligman和他的学生Abramson和Teasdale进一步补充修正无助感理论得出的。
归因是指,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过程,作出的解释和推论。当个体经历了失败或挫折时,会有不同的归因风格。
例如,失败是由于内部的自身原因,还是外在环境造成的;导致失败的原因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导致失败的原因是普遍的,还是个别的。
这种归因方式的一个典型情境是学业困难。那些成绩不好的、无助的儿童更容易采取内在的、普遍的、稳定的归因(如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足,而这种能力是无法改变的),而非外在的(某次考试比较难)、个别的(仅仅不擅长某科)、不稳定(这次没有认真复习)的归因,他们报告了消极的感受,同时预期下次也会做的很糟糕,采取了无用的策略,并反复思考无关的事情。一次失败会让他们觉得要垮掉,然而之前的好成绩则对他们不产生影响。
20世纪80年代之后,无助感理论又有了新发展,即无望感。与无助相比,无望感涉及到对整个未来的消极预期,以及随之而来的反应。


换句话说,我们之所以能够且愿意付出努力改变我们的生活,是因为我们抱有一个信念,即“我们的行为会产生特定的结果,掌握这其中的联系,可以让我们在未来通过行为达成目标。”
如果这一信念遭到了破坏,我们就失去了控制感,产生“怎么努力也没有用”、“自己希望的结果不会发生”的预期,可能会使我们不再采取行动以改变这种情境。更糟糕的是,对尝试和努力的放弃可能导致我们的预期成真,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如何对抗习得性无助?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们并不建议随意对号入座。如果曾经历比较重大的创伤应激性事件,或者担心自己有抑郁症,建议优先寻求专业诊断和帮助。(划重点)


而面对日常生活中的无助感,下面一些小建议可能会帮到你:


1.检查自己的归因模式,即,我们是不是错误地提前将自己判了死刑?并将一时的困难夸张成永久的困境?比如,觉得背不完要考的内容或是觉得自己永远完不成boss给自己的任务。


2. 不要轻易说“不可能”,给自己一个尝试的机会。


3. 先着眼于完成小的任务,那些微小的抵抗。在取得小的进步和成绩后,及时用它们来激励自己,即使是庆祝自己每一个微小的胜利。切身体会到“自己真的可以做到一些事情”本身就是一种鼓舞。


4. 有时候,让我们无助的,仅仅是无助本身。压倒我们的,往往是一种抽象的感觉。当我们满心都是“我完蛋了”的念头时,也许我们可以将它具体化一些,比如“我具体遇到了什么事情,让我感觉很糟糕”,这样,我们就可以问出下一句,“现在这个情况下,我还可以做些什么?”




其实除了死亡本身,命运并非无法抵抗。伟大的诗人里尔克,曾在他的书《给青年诗人的10封信》中提到,“我们所谓的命运是从我们内部走出来,并不是从外边向我们走进。只因为有许多人,当命运在身内生存时,他们不曾把它吸收,所以他们也认不清有什么从他们身内出现。”
习得性无助就是我们体内产生的命运,看清它,就能够获得从中摆脱的机会。对于题主的朋友来说,或许也是一样。


以上。


想要了解更多的心理学专业回答,请关注:KnowYourself知乎专栏


点击查看过往高赞回答:
有哪些「年轻人最好要接触」的东西?
异地恋如何提供有效的关心?
有哪些可以让人的心智变得成熟的书籍?
戳此免费领取:心理学习资料包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1-21 08:33:57

学习的苦,犹如走独木桥过河,是一件精巧的事,走得太快不行,走得太慢不行,步子太大不行,步子太小也不行,总之是处处要用心,不用心可能就跌下桥去。
跌下了桥,就是吃狭义的苦了,这种苦犹如在淤泥里往前爬,真不用怎么费心,因为就算不费心,情况也不会被现状差到哪去,愿意爬就往前爬两步,不愿意就在泥坑里趴一会,完全都是被动接受,忍一忍也就行了。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差不多就是这个道理。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20-1-21 08:34:55

一个人吃生活的苦,而不吃学习的苦,很多时候是因为没得选。
因为很多人,在一开始懵懂不识字期,就没能有幸地培养出学习的乐趣。
我见过不少"学霸"型的人,考上大学之后就不想学习了,因为高考太痛苦了,此生再也不想读书了。
高三的时候,那种考试的重压,枯燥的题目,夜以继日地学习,讲真的是很多人这辈子最辛苦的时候了。
如果只在当代社会过一个普通人的日子,当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很难会经历高三那种精神和生理的双重压力的痛苦时候了。
只是学习的终极目的成了刷多少道题,做多少试卷,背多少单词,其实算是一开始方向就走错了。
觉得学习苦的,一来主要还是方法不得当,把(考试之类的)形式主义当做目标,舍本逐末;二来,不懂得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难以学以致用,觉得苦闷。



而生活苦不苦?
我想大部分人的生活是比不上当年关在监狱里的木心的生活苦的。
那时候木心被关在阴暗潮湿的防空洞里,周围全是污水,每天吃发霉的咸菜和馒头。
在这种情况下,木心还活得精致,在白纸上画琴键弹肖邦,用写检讨的纸坚持写作,把自己当王子。
但是,说实话,我是羡慕木心的,多么有幸能这样丰富的精神世界、有这样有趣的灵魂。
只是正如物质财富的积累一样,富庶的精神财富也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


学习的本质大抵是是对愚昧的反思、对未知的探索、对好奇的满足、对不断进步的自我的一种满足。
不如,就让我们把一个人能够不断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反思愚昧的状态叫做获得“精神财富自由”。
我们来看看,通往“精神财富自由”的道路上,我们要经历什么。


首先,要我们可能需要一位好的启蒙导师,在你还未识字,未曾开蒙的时候,教给你热爱阅读、激发想象,并且还能呵护你的好奇心。这位启蒙导师可以是你的父亲、母亲、哥哥姐姐,或者祖父母,亦或者小学老师。
亦或者,这位导师是一本不起眼的书、一段口耳相传的故事、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让你知道了读书的意义。
总之,一个人走上热爱学习的道路,肯定需要一个契机,一段缘分。


其次,这条路上要走远,需要有一段远离人群的孤独经历,养出能泰然自处的坚韧品格。有过这段经历,才会让你更好地沉下去,一个人踏踏实实地学习。
你作为一个凡尘俗子,明白了这个世界离了你也一样的转,其他人离了你也一样的活,你才能甘心又踏实地沉浸到自己的世界里。
厚重的学识都是通过大量的时间堆积起来的,消化一本书可能你需要一天、一个月、一年,甚至一生。
不敢说具体需要多长时间,但是肯定不是《得到》APP这种20分钟就能帮你搞定的。可是该死的,你偏偏却又天天被这种快餐知识所诱惑!


最后,如果能识得天地浩渺、世界瑰丽之无穷无尽,即所谓的开了眼界,自己的格局一再地被打开,才有无穷的动力去追寻。
而因为眼界的宽窄产生的认知上的差异,简直是维度上的吊打,心智上的收割。
但是开眼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好的东西喂养才行。
知乎的mission不是说看到更大的世界么,但即使是知乎这样的平台,也充斥着大量嘈杂的声音。


其实最难的一点是,能够在学习上有所建树之人,无论ta平时表现得多么温文尔雅,骨子里都要有一种冷酷劲。
这种冷酷是对自己的,要不断地给自己下刀子解剖,而且要目光挑剔,下手利落。
说起来有点精分,就是要常常察觉自己此刻的愚蠢,又不能接受自己下一刻还是如此愚蠢。


你看,这条通向“精神财富自由”之路,一点都不比“物质财富自由 ”来得容易。也需要太多的机缘巧合,天时地利。
而一般人的生活呢,小富即安不折腾,领着差不多的工资、追着差不过的剧、吃着差不多的瓜。哪称得上吃苦?何必来吃这个苦?
只是对于有些人来说,看无聊的娱乐消费,过无脑的生活,就是最大的折磨和吃苦。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想看更多类似话题,来关注我的公众号【杨大宝识】吧!我会持续更新有关留学经验,学霸养成,英语学习,思维见识,个人成长的文章。
在公众号后台回复:手册。还能看到我为你准备的一份丰厚的见面礼!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 要构建对世界的系统认知,你一定要读的书单&高清电子书资源——大宝多年阅读整理推荐;
2. 摆脱痛苦地死记硬背单词和语法,从初阶到精通,真正学会像外国人一样使用英语的方法&资料;
3. 学霸的自我修炼手册:出国留学申请到顶级奖学金,我是如何做到不拼“智商”,也能升级学习能力的。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20-1-21 08:35:33

生活的苦是被逼的,学习的苦是自找的。

你发现没,绝大多数的人,
这一生的主要知识基础,
都是在高中和大学时期铸就的。
因为那时他们有必须学习的理由,
可能来源于师长的压力,也可能是环境的影响。
毕竟学习这种比较枯燥的事儿,
就算是再努力的人,也需要意志力来支撑。

这也是为什么成人中的频繁自学者,
往往本身都对学习抱有明确的目的性,
比如事业发展的需求,
比如纯粹出于爱好,
再比如出于焦虑而需要靠“学习的过程”来麻痹自己,
总而言之, 目的性极为明确,
都是有一个明确方向的。
不然确实很难成为一个终生学者。

可生活的苦,那就不一样了,
生老病死 爱恨情仇,
只要你是个活人,你就要面对一切,
所以这个愿意吃生活的苦是个伪命题,
你看,情人要走,
双亲要亡,
事业波荡,
你能怎么办?既然发生了,
只能硬着头皮迎难而上,
你愿意么?当然不愿意啊,但你压根没得选。

赤月 发表于 2020-1-21 08:36:33

学习太孤独,生活的苦却有很多人一起吃。
人都有天然的一种从众心理,不愿意去做另类的事情。
教育行业有一句话:学习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因此不管是学校还是培训的机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如何让学生能够爱上学习,主动学习。实际上,能够主动去学习的人还是寥寥无几,这个问题目前仍然是教育的一大难题。
很多企业也在致力于让用户能够摆脱孤独学习的状态,但是同样的,还有更多的企业正在利用大多数人吃不了学习的苦这一点,做很多“方便”我们,实则让我们更懒、更孤独的事情。
刚毕业的时候,我在西安一家公司上班,工作不难,相应的工资也不高,刚刚解决温饱问题。我经常能够看到的情况是:6点下班,5点40很多公司的妹子都已经收拾东西开始聊天了,准备下班了。开始的时候,我下班的时候也会去学习一些其他的东西,但是久而久之,看到其他人每天下班欢乐的去约会,只做属于自己领域的一点点工作,绝对不碰没有人管的工作,心理开始会产生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
这里也承认,我不是特别能坚持的人,我忍受不了一个人在学习的道路上孤独的行走。我不知道多少人会有一样的感受,对于我来说,我做出的选择是离开,到一群爱学习和爱拼搏的人中间去。
这样,你就不会孤独,会看到更多不愿意去吃生活的苦,选择去吃学习的苦的人,因为对他们来说,学习已经不再孤单,不再是“苦”。


而且,我们的公众号【云朵在线】最近开了很多教育、微信营销相关的免费课程,有请到鉴锋、朱兆伟、jack ma、wade.gao等行业大牛进行讲课额,有关于销售、招生、营销一系列的课程,关注【云朵在线】后台回复【回放】就可以免费观看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