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0-1-21 15:05:34

什么是假性亲密关系(Irrelationship)?

"Gone Girl" Goes to the Darkest Reaches of Irrelationship 在关于《Gone Girl》的讨论中,很多分析都提到了「假性亲密关系」这个词,双方虽然形式上亲密着,但实际却在回避真正亲密地在一起。 所谓的假性亲密关系真的存在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机制?有无克服的办法? === 本题已收录圆桌「关于爱情 」,欢迎前往关注!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1-21 15:06:25

原文发表于:在假性亲密关系中逃避真的亲密感? | 你以为很近,其实你们很远

真正的亲密关系是你与另一个人之间深刻的、自由的、互相回应的联结。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情侣之间都真的有这样的感受和联结。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自己身边的人,也许就是你的父母,甚至就是你自己,一定有那些看似亲密,却总是好像“差点儿什么”的伴侣。

在关系中逃避关系(hiding from relationship in relationship)就是Irrelationship,假性亲密关系。它其实不仅仅指恋爱关系,也可以发生在朋友、家人或工作伙伴之间。但今天,我们先来讨论亲密关系中的“假性”状态。

下文还会谈到另外一种病态共生关系,我们翻译为依赖共生关系(Codependency)。

什么是假性亲密关系?(Irrelationship)

假性亲密关系,并不是真正的亲密关系,而是指伴侣双方默认的一种状态: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来回避真正的在一起。你们可能在外人看起来是亲密的;但实际上,这段关系避开了双方彼此的坦诚和接纳、避开了双方自愿地为这段感情和对方付出。它是双方不自觉地精心构建起来的“联结”,是伴侣双方的共谋。

真正的亲密关系代表着相互关心,彼此共情及情感付出。但这些是需要承担情感投入的风险的,在乎一个人,我们就有可能因此受伤。假性亲密关系就是为应对这样的风险出现的:我们怀着对失控的恐惧,所以不敢投入,回避了彼此情感的付出。

因此,它是一种防御机制(defensive mechanism),是两个人一起在防御那种“需要双方一起创造的真正亲密状态”。很多时候,我们害怕“真的在乎一个人”,或者“让别人对我们来说变得重要”,因为真正的爱和关心一个人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让我们有一种被伤害、被拒绝、被抛弃的脆弱感。这使我们恐惧和焦虑。

而这样的一种防御机制则可以帮助我们抵抗这样的恐惧和焦虑。待在这样一段关系里,对我们来说是“安全”的,因为这段关系从表面上看非常稳定,有着精心构建的规则,不会出现不可预测的危机。我们在这段关系中将会得到的情绪反应都是在自己控制中的、可以完全预测的。假性亲密关系使我们从真正的亲密关系带来的复杂性中得以解脱。

有心理学家认为,在假性亲密关系中,我们处于一种“情感禁闭”(Brainlock)的状态,即双方不自觉地达成了协议——共同保持情感上的麻木。这种禁闭的状态,看起来双方是在一起,但却拒绝进行深刻的情感联结,在实质上却是一种分离。

假性亲密与依赖共生(Codependency)

在近年来对假性亲密关系的研究中,这个概念经常被与“Codependency”一起讨论,因为“Codependency”造成的病态相互依赖的关系,往往也是双方的共谋,和假性亲密关系一样,Codependency 的双方也往往都看似稳固,很难分开。(回复143给微信公号knowyourself2015提取“你有恋爱成瘾症么?”)

Codependency这个词,在中文中曾经被翻译为拖累症,然而我们认为这种翻译并不完全准确。我们更愿意称呼它为“依赖共生关系”。

Codependency最早出自和物质成瘾相关的语境,是指一种伴侣之间的关系。例如,一对伴侣中一方酒精成瘾,导致自身功能低下;而另一方则依赖于伴侣的这种功能低下,给出强制性的照顾(caretake),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Codependency的本质是一个人无法依赖自己内在的自我、或自身完全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动。他们的行动和自我价值都依附于外界的东西,可能是人,可能是成瘾物质等。在一段狭义的Codependency的关系中,两个人都具有这样的特点,需要一方有生理或精神上的成瘾(嗜赌、性成瘾、物质成瘾等),造成这个人功能低下,极端对自己不负责任;而另一个人则高度依赖这个人的“社会生活功能低下”和“不负责任”,在过分地、强制地、照顾另一方中获得自己的价值感。这是一种病态的共生关系。

在依赖共生关系中扮演“助人者”角色的一方,往往“依赖别人对自己的依赖”。他们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另一半身上,给予ta并不需要的过多的关怀,为此可以完全忽略自身的需要,同时又带有强迫性的控制欲,痴迷于控制对方的一切。

一段Codependency的关系中,往往两个人都既是受害者,又是同谋:一方依赖对方,另一方则依赖“对方对自己的依赖”。在这段“共生”的关系中,两个人往往都会感到痛苦,也能够感受到他们在做有害的事情,助人者能感到自己真正的需求被忽视,还会给自己打上“弱者”、“受害者”的标签。但实际上这种关系也是他们自己所寻求的。

Codependency关系中的人,其实也是秘密地达成了互惠的共谋,这一点,和假性亲密关系是有类似之处的。

不过,假性亲密关系的双方并不觉得自己是受害者,事实上,他们是同盟者。他们携手建立起了降低焦虑的机制,避免和对方分享真实的感觉,尽管这种机制会使关系变得冷漠和令人窒息。

他们觉得,这种联盟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而避免使自己面对那些真实的失落感。他们不会轻易对自己的伴侣放手,不肯结束亲密关系,但这并不是因为情感上的亲密或者深刻的承诺,而是因为这种关系帮助他们防御了“真的在乎一个人”所可能导致的风险。

而从两种关系的性质上看,Codependency是一种可以被识别和确认的、有害的个体病态心理(不管是成瘾者,还是助人者,双方都有病态心理),而假性亲密关系则只是关系的一种,虽然也必然有它的负面作用,却不一定是“病态”的。

什么导致了假性亲密关系?

可能的原因很多。

其中常见的一种是,我们都是从人生早期的关系中学习去“定义”什么是爱。有些孩子的父母,本身就是一种假性亲密关系,他们从不自主、自发的互相表达爱意,这样的孩子就更容易认为,亲密关系、婚姻、爱就是这样一种程序式的互动而已。在这种僵死的、程序化的、缺乏活力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很容易会缺乏“激情(passion)”,无论是和性有关的激情还是其他方面的。毕竟“激情”它显而易见不是程序化的。而激情是好的亲密关系中所必需的。


假性亲密关系看起来有很多种形式:
有时候可能一方的行为取决于另一方的需要(索取方为主导);
有时候一方接受什么取决于另一方给予什么(付出方为主导);
有时候一方负责表演而另一方负责赞赏(看起来的完美情侣)。

但实际上,无论哪一种,关系中的双方都是平等地被束缚着,他们自愿被束缚去感受到“世界是安全的”,而狂野的激情在他们看来是最危险不过的事情——毕竟这是他们从小长大的过程中始终陌生,从未接触过的。

假性亲密关系的危害以及改变

尽管这种关系在表面上是“安全”的,且会使人长期深陷其中、不易分离,但假性亲密关系如果不加修复,会带来很多问题。就像心脏过于有节律地跳动,反而是严重心脏病甚至死亡的前兆一样(健康心脏的跳动反而不是那么规则),过于冷静和规律的交往模式很有可能是一段不够健康的关系。

一方面,假性亲密关系中的人,可能从儿时起,就没有过真正双方彼此接纳和理解的深度联结,他们对自我的角色定位因而是非常片面和狭隘的,ta的思想和行为都有日常的规则可循。假性亲密关系压抑了人的情绪、也压抑了人的自我认识,从而就剥夺了这个人真正去和别人联结的可能。

此外,假性亲密关系中的两个人,即便努力去“照顾对方”,也常常会觉得失望。双方都会觉得自己是唯一一直在付出的那个。这些人中的许多,从小就要去满足父母明确提出的各种需求,因此他们逐渐失去了看到“别人或自己真正需要什么”的能力。他们自以为是的付出是基于自身,而不是对方的。因此这种付出注定会让他们感到更加被隔离、被剥削、被低谷,感到愤怒。当我们在无意识中被消磨得精疲力尽,总会有其中一方或者双方觉得孤立无援,开始渴望真正的亲密,最终想要离开这段关系。

在这时,我们中的一方可能就会突然有向外寻找新的对象的冲动。但即便发展了新的恋情,可能还是会对于接纳一个新的人、作为“真实的自己”被看待和被爱而感到害怕和焦虑。

如果你习惯了假性亲密关系,你最应该做的也许是检视自己在每段关系中已经形成的角色及期望的固定模式。比如,你们总是无意识地、但却是不可避免地,按照设计好的固定脚本来扮演角色。我们已经知道,这并非正常的状态,而只是对焦虑的防御机制。但是要知道,焦虑是不会因为防御和逃避就自然消亡的。

在意识到自己的假性亲密关系状态所带来的危害后,你可能会拥有“冒险”的动力。当你尝试着迈出第一步,比如试着对一份感情怀有并不总是拥有失败结局的期待,你就有可能想要发展真正的爱情。渐渐地,你可以试着与对方分享自己的感觉,让对方了解真实的你。

这一定会让你害怕,你体内的预警机制会跳出来,告诉你让他人了解你是危险的,这会让你惊慌和脆弱;然而,处理焦虑的方法不是逃避,只能是经历它们。

而如果你遇到的对象是长期习惯假性亲密模式的,你可能会感到无助,因为你会发现,这个人虽然口上说着爱你,并对你进行着例行的关心,但ta实际上对于了解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毫无兴趣,面前的这个人好像只是在进行着角色扮演。而你又会担心,说出真实的感受会对这段关系造成毁灭性的破坏。这时,你也许可以试着坦诚,只有你的坦诚,才可能影响你们互动的状态,从而影响他。抓住令你失落的感觉,让它引导你去寻找真正能带给你内心的满足感的东西。也许你们之间真正的联结可以逐渐建立起来。

“勇敢不是不恐惧,而是心怀恐惧,仍然向前。”这句话可能就是那些假性亲密关系者最好的解药了。

以上。

----------------------------------------

“KY教主”将于近期停止更新,我们已经搬家到机构账号KnowYourself - 知乎。欢迎关注新号KnowYourself - 知乎查看更多相关文章及回答。

欢迎关注微信公号knowyourself2015,查看更多亲密关系文章:

心理学领域逼格最高的公号,做有审美、有态度的先锋学术ICON.


References:
Mark B.Borg , Grant H Brenner, Daniel Berry.(2015): Irrelationships:How We Use Dysfunctional Relationships to Hide from Intimacy: Central RecoveryPress.
Beattie,M. (1986). Codependent no more: How to stop controlling others and startcaring for yourself. Center City, MN: Hazelden.
Acevedo,B. P., Aron, A., Fisher, H. E., & Brown, L. L. (2011). Neural correlates oflong-term intense romantic love. Social Cognitive &Affective Neuroscience, 7,145-159.
Chen,S., Boucher, H. C., Andersen, S. M., & Saribay, S. A. (2013). Transferenceand the relational self. In J. A. Simpson & L. Campbell (Eds.) TheOxford handbook of close relationships (pp. 281-305). New York, NY: OxfordUniversity Press.
Fletcher,G. J. O., Simpson, J. A., Campbell, L., & Overall, N. C. (2013). Thescience of intimate relationships.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Fletcher,G. J. O., Simpson, J. A., Campbell, L., & Overall, N. C. (2015).Pair-bonding, romantic love, and evolution: The curious case of homosapiens.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0, 20-36.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20-1-21 15:06:30

新发布了知乎「盐」系列新书《假性亲密关系》,想读戳这里:为什么你渴望的是亲密,行为上却在疏远 - 知乎周刊 - 知乎专栏

------------------------------------------------
所谓的irrelationship,我觉得就是炒作一个概念,本质上还是在说很多人在情感里的连结处于很浅层的状态,然后又处于不作为的状态。

产生机理
我的理解,两个人在一起,最理想的状态时依附理论(attachment theory)里面描述的安全型依附关系,就是两个人对彼此感到安心,信任,安全,不会有焦虑或者不信任的感觉,然后互动过程和情绪流动都很顺畅。

但是显然每个人个性里都会多多少少有焦虑性或者回避型的特质,因为极少有父母能够做到十全十美,所以两个人在相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会需要处理焦虑、不信任、缺乏安全感的问题。

我们为什么会在亲密关系里焦虑,不信任,或者缺乏安全感?从依附理论的角度来说,是因为早期经验中体验过被扶养人抛弃或者可能抛弃的风险,所以我们在自己的亲密关系里感到焦虑或者回避,本质上是我们内心对被抛弃的恐惧和伤痛感。这些情绪是情绪聚焦疗法(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EFT)里所谓的原生情绪(primary emotions)

由于生活经验的影响,我们在面对恐惧或者伤心的情绪时,又产生出了很多次生情绪(secondary emotions),比如有些人用冷漠来掩饰伤心,有些人用愤怒来掩盖恐惧。这些次生情绪,可以理解为是我们自发形成的自我防御机制。很多人带着这些次生情绪的防御机制长大成人,并且走入亲密关系。

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一段亲密关系里,A会因为害怕被抛弃,而愤怒地指责对方:“你为什么不在乎我?你这个不负责任的人渣!”B听到之后,也感到同样的愤怒,因为自己的人格受到了攻击,于是回应:“你居然会这样侮辱我,我无法容忍这种态度!”两个人的争吵和矛盾会因此进一步升级,但A的原生情绪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安抚。

这在EFT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恶性循环的互动。事实上非常多的夫妻或者情侣,关系无法深入,都是因为双方对自己和对对方的原生情绪/次生情绪,缺少认知,因此两个人的情感互动中存在很多的恶性循环,也就阻碍了两个人获得更亲密,更安全的关系。

形成过程
当两人关系亲近到可以一直相处,但是有因为这些恶性循环一直存在,无法被察觉和改变时,我认为irrelationship就产生了。两个人看似亲密,但其实关系里有很多的禁区,有很多不可以触及,一触即发的部分。两个人小心地回避着这些禁区,极力维持和谐美好的场面,但彼此都没有获得令自己满意的亲密情感。

这种关系在gone girl里面体现得尤为明显,两个人没有沟通,没有坦诚的对话,遇到问题都是采取逃避的方式,也没有寻求专业咨询师的帮助,而是任由关系一步步恶化。

在我的情感和心理咨询工作中,发现这种关系的确是比较常见的。一方面很多人对自己的情绪模式,对两人相处的不良循环缺少觉察和意识,另一方面,在遇到矛盾问题时,两个人缺少寻求帮助,尤其是专业帮助的意识。因此会反复在一些细节的琐碎的事情上面争论对错,但其实都忽略了情感流动受阻,误解和误导性的表达,才是带来问题的真正原因。

而且很典型的一种状况是,两个人在一起的蜜月期临近结束时,很多问题已经出现了,可是这时候两人却还渴望着继续保持蜜月期的甜蜜,拒绝去面对问题,拒绝承认两人要走的更亲密,需要有更深一些的沟通和对相互的理解,而是在吃蜜月期的“老本”,吃到一定的时候,蜜月期的甜蜜经历,再也无法说服两人忍受当下的矛盾冲突时,就可能产生感情破裂或者出轨等现象。

如何避免
要避免这样的状况,我认为最主要的一点还是两人在一起要有预防意识,两个人都是独自生活几十年的成年人,性格和情感上肯定有很多差异,在一起需要模糊,需要去探讨“当你这样表达的时候,你真正在表达的是什么?”,以及“当你这样的时候,你最希望我怎样做?”这样的问题。

如果你的关系已经深入,并且矛盾问题已经产生了,而且已经超越了你们以及你们的亲友能够处理的范围的话,我强烈建议你去找一位做夫妻咨询和治疗的咨询师,去做一些梳理的工作。很多人愿意为自己的伴侣买几百几千块的礼物,却不愿意花几百块钱去看看咨询师,这绝对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误区。

我经常接到的伴侣案例,都是两人已经经过多轮相互伤害,彼此都累觉不爱时才来求助,其实病入膏肓连专业人士都帮不了你们了。

所以说irrelationship的产生,一半因为彼此情感和性格问题,另一半因为疏忽和不重视。要避免这种状况,就应该像治疗癌症那样,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p.s.我一直没想通为什么gone girls里面两人不可以离婚,而是非得用这种方式来结束关系。哦对了,剧情需要。。。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1-21 15:07:28

应邀!

刚才看电影百货战警2 (豆瓣) 里面讲到句歌词 I've been to paradise, but I've never been to me
我曾经到过天堂,但我从未找到过自我
出自:I've never been to me_百度百科
《I've Never Been To Me》中文常译作《未曾有过自我》,是由素有“蓝调女王”之称的美国歌星夏琳·邓肯演唱的歌曲。

还有之前我看时间线上出现 I love you, but I am not in love with you.or I love you, but I do not like you.

假性亲密关系(Irrelationship)来源于假性自我。

一个是persona 面具式人格,一个是真实的自我组成的那种主体性,真实我的个性。
面具式人格可以考虑哭闹,其实哭闹是正常的,首先要理解婴幼儿最初的哭(不是成年人展示那种非理性的哭,而是一种表达的沟通信息) 我在专栏里面,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讲到很多次,哭的信息

如果最早期的信息被很好接受,孩子本能可以运用自身的方式和外界互动,这个时候真实的自我逐渐孕育出来而不需要带上虚假的面具式人格(比如我很乖,比如我很强大…… 这些会在不同的情境和阶段下会有不同的展现,但是是部份而不是全,需要主体性整合,而不是碎片式,或则感觉活着的不真实感等,或则说无聊……)

“Amazing Amy took care of her parents in every possible way: wealth and fame bought at the cost of their daughter's development.”
假性自我:成为妈妈的好孩子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中国文化下生长出“假性自体”尤其“自然”。“特别乖”、“特别听话”、“特别懂事”,背后往往隐藏着不能体察亦不能表达的“愤怒”,以及排山倒海地“抑郁”。 敢于破坏规则的孩子常常更能够体会自己的感受,体会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更容易真实地喜欢自己。”


“假性自体第一讲Jeffrey
Stern
李凌
翻译及文字整理
译者按:以下文字材料,整理自我参加的一个心理治疗学习小组。小组两周一次通过网络进行,我担任翻译工作。主讲老师Jeffrey,是一位自体心理学取向的治疗师,美国人。他本人自然有一串头衔,这里不详加介绍。他讲课的特点是平易通俗,不需要特别专业的知识也能听懂,但这并不影响课程的专业性。本文取材于第十次课程所讲的内容,在整理时几乎没有做任何结构或语言上的加工,课堂上原始的互动也最大限度地予以保留。
假性自体的概念并非科胡特的原创,最早由温尼科特提出。科胡特和温尼科特在很多方面是相似的。假性自体听上去像一个社会概念,仿佛存在于日常和外界的互动中,但其实并非如此。下面我来解释。
我们都知道在社会环境中我们会按照特定的方式去行动,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遵守这些社交原则。比如对老板、亲属,以及其他各种人,我们都会礼貌相待,对一些我们不喜欢的事情也会装作喜欢。社交性的礼貌要求我们常常以一种与真实感受不同的方式去行动。
如果我们知道,某些情况下我们是出于社交需要才不能说真话,那这种情况不属于温尼科特所说的假性自体的行为。如果我们表现出友善、礼貌,而内心感受并非如此;如果我们说我们喜欢什么东西,比方说你送别人一个礼物,收到礼物的人并不喜欢,但因为是个礼物,他还是说,太感谢了,你真体贴,我太喜欢了。但他心里在想,我真希望你给我买别的东西。这就不是温尼科特所说的假性自体,不是假性自体的行为。
那么什么是假性自体呢?假性自体的根源来自早期的镜映失败。温尼科特对母亲对婴儿的回应很感兴趣。当婴儿说“我很饿”的时候,妈妈可能回答:好的,你饿了我就喂你吃东西;或者妈妈也可能回答:当我准备好喂你的时候你才能有东西吃。这里婴儿做出了一个夸大的表达:喂我,或者用温尼科特的话说,做出了一个无所不能的姿态(omnipotent
gesture),只为表达一个需要:喂我,现在就喂我。温尼科特与科胡特都认为,母亲或婴儿的其他照顾者需要给予婴儿恰到好处的回应(optimally
responsive)。婴儿需要感到自己是强大的,需要感到母亲会回应她的愿望,需要感到母亲想要、愿意回应她,而且能轻易地满足她。但如果妈妈不想回应孩子,如果妈妈不断地要求孩子调整自己适应妈妈,问题就会出现。当婴儿被拒绝的时候,她起初的反应是生气,而最终会变得抑郁。如果妈妈不接纳婴儿的要求,会出现两个问题:婴儿不仅会被挫败,而且还不允许对此生气,因为妈妈不希望孩子因为遭到拒绝而生气。最后,婴儿发现她提出要求就会被母亲拒绝,而如果她为此抱怨母亲,母亲就会不理她,或变得冷漠,或因为婴儿不高兴而惩罚她。这时,婴儿就会倾向于发展出一种假性自体。
婴儿意识到,如果她想让母亲站在自己一边,如果她想让母亲微笑而不是皱眉,温暖而不是冷冰冰,婴儿必须学会随和,学会做妈妈想让她做的事,于是她开始努力取悦母亲,学会让自己变得可爱。孩子尝试了解母亲的喜好,学着做母亲喜欢的事,甚至在母亲要求她做之前就把事情做好。但孩子取悦母亲的同时,也付出了代价。孩子招人喜欢,做母亲期许的事,而后母亲就会对她和蔼;这样孩子知道了她只有做个乖孩子,在母亲要求之前把母亲想让她做的做好,母亲才会满意。但孩子会为此付出代价。
成为一个妈妈的好孩子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代价即,孩子逐渐与她自我真实的感受和情绪失去了联系。只有在她表现好,妈妈对她满意,对她微笑时,孩子才会高兴。但孩子失去了对自己真实感情的认识、热情、清晰感,和意义感。这个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成为非常好的学生,擅长运动,或其他任何受妈妈赞许的活动。但对妈妈想要她做的事,孩子内心深处感受不到任何愉悦或满足。因为她并不是为自己做这些,而是因为她知道这些是妈妈认为重要的。
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一些成功者,尤其是年轻的成功者,出现无法解释的自杀倾向。许多这样的人都伴随着假性自体长大,他们内心的抑郁是隐藏的。他们表面上可能非常努力工作,成绩出众,非常成功,但内在感觉迷茫、空虚。只有在能够唤起母亲或其他人的正向回应时,他们才能感到高兴。他们对自己的优秀或成功没有任何愉悦感。他们行动的意义只在于操纵或控制母亲。我们常常可以在很多特别优秀的孩子身上发现假性自体。
如果一个具有假性自体的人来做心理治疗,会发生什么?
我们通常特别喜欢这类来访者。为什么我们会喜欢具有假性自体的病人?有人愿意猜猜为什么吗?
(同学回答:因为他们希望将自己好的、成功的一面展示给治疗师。例如,我现在就是一个具有假性自体的病人,因为我希望把我的回答展示给老师和同学。我想将我的正向回应展示给大家。)
这个回答很好。所以我也会喜欢这样努力取悦我的病人。这些病人非常令人满意,讨人喜欢。他们发觉治疗师喜欢什么,然后就那样去做。他们很会镜映,善于反应,他们简直好极了。但当我们治疗这样的病人,非常随和,悦人的病人,一段时间之后,通常会有问题出现。如果我们用心治疗他们就会发现,病人逐渐让我们感到有些厌倦。病人可能非常赞赏治疗师,比如:“Jeffrey,你的解释太精彩了。我从来没有那样想过。”起初我可能会觉得,哇哦,这个病人太聪明了,他真的知道我有多棒,但愿我所有的病人都像他一样,我真的很喜欢给他治疗。但随后我会发现,虽然病人看似认为我所说的一切都改变了她的生活,认为我给她提供了诸多崭新的美妙的洞察力,但我渐渐发现她完全没有改变。尽管她表现出好像我说的一切都可以解决她所有的问题,但她的生活和几个月之前一模一样。
如果我读过温尼科特,我就会意识到,病人对我的赞赏、钦佩之中有一些假性的东西。病人可能会挑我喜欢的话说,但在她的表达和真实的感觉之间隔着一堵墙。最后,在移情中,我可能又会发现,病人并不是在把我理想化,而是在我身上重复她生命早期与危险母亲的关系。病人实际上并不信任我。她其实在通过取悦我、配合我来控制我,让我不至于攻击她,或对她冷漠,或像她小时候父母曾经那样对待她。当我意识到病人在努力取悦我、吸引我、让我满意的时候,这不是个好事。这重复了一种让她感到痛苦的关系。对此的觉察是真正的治疗开始的契机。
但对于这些病人来说,很难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深层隐藏着极大的痛苦,虽然他们既然来接受治疗,一定在某种程度上感受到了自己不开心,但如果你问他们早年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他们很可能说,自己的父母都很好,他们没有任何问题,一切正常。
有时,只有病人的现实功能受损,他们才能开始觉察自己的成长经历可能存在问题。但他们通常会拒绝承认自己的养育过程有任何问题,相反,他们会责怪自己。他们会说,我的童年很幸福,是我自己太糟糕了,所以我现在才突然考不好,这么抑郁,想自杀。
例如:我们经常看到那些有才华的孩子会这样,比如运动健将,或音乐神童。有些父母只有在孩子做了他们想让孩子做的事情,他们才感到满意,才爱孩子,比如打好网球,拉好小提琴,或在学校取得好成绩。这样,孩子得到了很多有条件的爱。我们还记得科胡特形容婴儿需要母亲眼中的光芒,婴儿希望母亲对他所做的一切,对他所是的一切都激动兴奋。婴儿需要无条件的,无条件的爱,“我希望妈妈认为我做的事情都是美妙的,不管我做什么”。但对于一个“虎妈”而言,只有孩子做了母亲认为重要的事,母亲才会爱孩子。“即使你不喜欢,也必须弹钢琴,因为如果你不弹,我就会生气,不理你,惩罚你。如果你不按我想的那样做,你就要倒霉了”。很自然地,孩子学会了如何取悦母亲。于是孩子学着去做父母要求他做的所有事,比如拉小提琴,打网球,学业优秀等等。
但同时孩子也感到愤怒,因为只有在她按照母亲的意愿行事,母亲才会爱她。孩子受到了伤害,变得抑郁和愤怒,因为妈妈没有爱她的全部,或者她自己最爱的部分却不被母亲所爱。于此同时,孩子也学会了压制自己的痛苦,像我们之前谈到的那样。一段时间后,她甚至意识不到她的痛苦了。
这样的孩子,常常在某一个时候,会突然放弃那些对妈妈很重要的事。他们拒绝继续打网球,或跳芭蕾,或拉小提琴,他们说,我不干了。另外一种情况,他们还会继续做,或努力去做这些事,但他们突然开始做不好了。网球比赛开始输球,小提琴竞赛表现不佳,或者考试成绩很差,尽管他们说自己已经尽全力了。他们在某个时刻发现,虽然不是有意识地发现,他们无法再继续努力满足那些仅仅用自恋的方式爱他们的人,不满足于提高父母的自尊来获得父母的爱。孩子发现他不是因为自己是自己而被爱。他们陷入抑郁,并且在以前擅长的领域开始失败。他们意识到自己仅仅是作为满足父母或其他人自恋的自体客体而被爱的,这让他们非常抑郁。
我们已经说过,这时孩子不会认为是妈妈的问题,不会认为妈妈不够好,她只是因为我网球打得好才喜欢我的。孩子会说,我是个坏孩子,我再也没法赢网球比赛了,我小提琴再也拉不好了,妈妈对我很生气,我给她丢脸了,我真不应该活着。这就是他们来做治疗的原因:他们的生活出现问题,现实功能开始崩溃。而有时我们很难发现真正的问题所在,很难理解病人之所以感到如此受伤、愤怒,是因为父母对他们的爱伴随着苛刻的条件。病人也同样很难发现自己的受伤和愤怒,但这些被分裂到意识以外的感受其实一直都存在。这是因为假性自体的特征就是病人与自己真实的深层感受失去了联系。我们要帮助这些病人触碰到自己真正的感受,而不是让他们持续不断地责备自己是失败者,但这做起来很困难。
我有一个这样的病人——实际上这样的病人很多——这里举个例子。这个病人有严重的自杀倾向,他感到自己无法实现对别人的承诺。但他很难将自己的问题与其他人联系起来,他只是觉得自己不够好。
以上是有关假性自体的基本内容。假性自体的病人非常善于取悦他人,取悦他们需要取悦的人。作为治疗师我们会喜欢这样的病人。他们的老师也会喜欢他们,因为他们是好学生;他们的老板也会喜欢他们,因为他们是好员工。但在他们随和的外表下面,他们非常害怕别人,不信任任何人。他们的吸引力、那种讨人喜欢的能力,是他们用以控制他人的方式,他们以此来免受他人的伤害。
学员提问:刚才说到这种人通过比较好的表现,有魅力来控制别人。我有个个案,担心治疗师会控制他,这种表现和J说的是不是一样?
回答:可能是假性自体,因为假性自体的病人确实害怕被控制。但这种害怕不是意识层面的。你的病人也可能是偏执。假性自体的病人不偏执,他们不会有意识地害怕被控制。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过分随和是为了控制,或为了防止被控制的时候,他们会非常惊讶。如果一个病人单纯是害怕被控制,而且伴随着孤独、多疑等特点,那可能不是假性自体的情况。假性自体的病人外表看起来讨人喜欢,而且除此以外好像不想做别的。
学员提问:我的一个来访者非常讨好治疗师,比如经常给我买饮料,称赞我,或觉得我特别好,看上去特别像理想化移情,让我不忍心责怪她,不忍心对她严厉一点点。但她和老师讲的情况不一样,她能感觉到父母用她满足自己的自恋,她能意识到自己的愤怒,并没有分裂,她也感到自己的生命没有价值和意义。我们在对她的行为做分析的时候,她也意识到,她对治疗师和其他生活中的人非常好,是希望他们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她。这种情况和老师讲的假性自体的区别在哪?是理想化移情吗?
老师回答:可能是理想化移情。从科胡特的理论出发,问题的关键在于发现父母早期对她理想化的镜映失败。我认为我们不能批评我们的病人,或责备他们。我们的任务是帮助他们开始就他们的行为和想法进行思考。只有认识到了病人理想化的想法和愿望,治疗师才能与病人讨论,病人把治疗师想象成好人、聪明的人、伟大的人等等有多重要,借此,治疗师让病人有可能谈论他们对父母的失望,这些失望是怎么来的,对病人有何影响。批评病人,或者告诉他们如何行动,是无法带来改变的。只有让他们重新体验自己被分裂出去的情感,病人才会改变。
改变通常是缓慢的。病人不会因为我们给他们做解释而改变。改变产生于病人逐渐慢慢地意识到他们真正的想法和感受,而这些东西以前对他们来讲太危险了,以至于他们一生都要逃避,无法面对。因此当病人开始觉察自己的创伤和愤怒时,会遇到很多阻抗。一般来讲改变会非常缓慢,并且只有真正唤醒了来访者的感受时,改变才会发生。
学员提问:作为父母应该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但也要教会孩子必要的社会规则,后者应该是有条件的,如何处理两者关系?
(我的猫突然开始狂叫,我告诉她安静。
李:我告诉她安静一点。
J:她没有假性自体。她不高兴的时候就会叫,向你抱怨。
李:我把她惯坏了。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人能管。
J:因为她没有假性自体。
李:那她是只健康的猫吗?
J:是只很健康的猫,很有活力。她很满意,她得到了恰到好处的回应,因此她很独立,开心,而且很不听话。这些都是好事。
李:但是我快被她弄疯了。
J:没错,做个好母亲不容易。)
关于问题:很好的问题。弗洛伊德有本著作叫《文明及其缺憾》。教给孩子社会规则会让孩子不高兴的观点可能是真的。但教授孩子规则不意味着缺少爱。事实上,孩子在社会上生存需要理解规则,如果我们不教他们这些,相反恰恰是缺乏爱的表现。温尼科特所说的早期的回应,以及其后需要的持续不断的回应,是针对孩子的独特性、差异性而言的,虽然我们不得不教会每个孩子服从社会规则。无条件的爱意味着我们因为孩子是他自己而爱他,我们不会因为孩子做了对我们有意义的事情就爱他们,也不会因为孩子做了对自己有意义而对我们没有意义的事就不爱他们。当然爱和赞成是有区别的。对孩子的一些错误行为我们可能不赞成,但并不代表我们不爱这个孩子。
以上是温尼科特的观点。
举个例子,比如你养了只猫,你必须清楚猫不是人,猫与世界相处的方式不同于人。你必须得接受这些。如果你能做到,就是如同温尼科特所说的,按照猫的样子喜欢猫。我们来想象李凌家的喵,再想象现在有一个坏李凌。喵来到李凌家,想做李凌的猫,但李凌只希望喵表现得像个小姑娘,而不是只猫。喵喜欢捉老鼠,上蹿下跳,喝牛奶,做所有的猫喜欢做的事,但李凌不喜欢她这样,李凌希望喵用筷子吃饭,不要吃猫粮而改吃米饭,而且只有李凌饿的时候才给喵吃饭。喵明白了,如果她表现得像个小猫,虽然自己喜欢这样,但是李凌会生气,不抱它,不喂她,不理她。于是喵学会了非常乖巧顺从,按照李凌想要的样子去做。但这样做的时候,她必须完全忘记自己是只猫。然后喵成长为一个完美的小姑娘,她去上学,成绩很好,还成为体操队的领队,李凌很为她感到骄傲。
但有一天,喵突然变得非常抑郁。
于是她来做治疗。我问喵:怎么啦?喵说,我是个坏姑娘。我问:为什么这么说?喵说,我不知道,我再也考不出好成绩啦,我也被体操队开除啦,我让李凌很失望。治疗之初,喵非常可爱,我忘记了她很抑郁,我也很享受和这位悦人的病人一起工作。但随后我意识到喵没有进步,我也对她总取悦我感到厌倦了。我们开始谈论这种感受,然后我们意识到,为了成为李凌的小姑娘,喵的真性自体被牺牲掉了,喵其实是一只猫。她完全压制了自己想要做猫的渴望。她本来就是一只猫,但李凌不喜欢她做猫,为此她非常难过,受伤,愤怒。希望这个小故事能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真性自体和假性自体。”


“Irrelationships are learned relational patterns that may haunt people whose childhood caregivers were unable to meet their emotional needs—and who may even have looked to the child to meet their own (e.g., Amy Elliot). Amy was her parents’ caregiver. In this role caretaking initially became confused with love, and was later perverted into something monstrous and all-consuming.”

主体被牺牲掉了,本身应该受到照顾的变成需要去照顾他人的,中间的委屈受伤痛苦愤怒等等交织,但是不只是负面的,而是负责混合的,也会有满足后的成就喜悦得意和之后的难受愤怒等交替重叠,甚至恶性循环。

“early on, that Nick did not kill Amy Elliot Dunne. But what he did do was join her in repeating a brutal (irrelationship) routine where it was his job—his role—to act as if what she was offering him in the marriage (her heart, her soul, her eternal and undying love) was enough (it was not). It was Amy’s dream that Nick would play captive audience to her performance and that a fantastical marital bliss would endure the storms of every day life (financial problems, boredom, resentment, etc.).There wasn't much to it when she was a child. In fact, Amy's parent's were simply making up a wonderful fantasy girl (who brought them all the good things in life), while neglecting the real one. But, she did keep up with the fantasy version of herself. She went to the best schools (Harvard, Oxford), became a successful writer for a popular magazine, and married the handsome and charming Nick.
Nonetheless, in order to approximate happiness, Amy needed an audience who would at least act as if what she was offering was good enough. And that was exactly what Nick was increasingly unable to do (he'd been emotionally absent for at least two years, and had been having an affair with one of his young creative writing students for over a year).”

今天早上回答的另外一个帖子把四五岁的孩子教的很懂规矩是不可能的吗? - 曹舟力的回答间简略的这部份,换句话讲的没解离/躯体化,疾病话等等,么严重就是,人格面具带着,觉得好像有不同的自己应对不同的情况。
而那个彬彬有礼,让人羡慕的部份自身并不觉得羡慕、有礼、喜爱、得意等缺乏自身认可和赏识的情况。其实有部份人就处于这个维度:可以有好的学校,可以结婚,可以生孩子,但是另外有些部份确实hold不住了,熬不下去了。
无法坚持的明明很好的工作;外人看来好但是自己渴望逃离的婚姻;忍不住的外遇;忍不住的对孩子动手;物质滥用等等都于此相关。

我们可以偶尔扮演一些角色,获得成就,获得认可,但是始终要有一个地方看到真正的自己,即使不是给别人看,但是自己要看到,很多心理咨询所做的核心工作就是看到自己,明白理解体恤安抚自己内心的这些感觉感受,把那些动力从破坏性转向升华。理解 hostile revulsion并接转化过来。

Do not just play out in destructive ways,而是从中看到受伤的自己,不是去至少另外的受害者来看到里面发生了什么,而是荣格说的受伤的治愈者。


“ An irrelationship is a pseudo-partnership. It may look intimate, but it's actually carefully constructed—usually without the participants' awareness—precisely to avoid the openness, spontaneity, and reciprocity that characterize true intimacy, while enforcing the relational rules and roles of early childhood. And this repeats in our adult relationships—it may be why we end up in one bad relationship after another. And every time, it feels just like going home. Maybe that is why, in the final moments, as Nick is telling his sister about Amy’s pregnancy, and she is crying in anguish over her brother's horrific fate, he seems to change. He looks relieved; at least, resigned. It seems that Nick is realizing (a la Poe’s, "The Purloined Letter") that the letter always reaches its destination, and that this is a fate that was not imposed by but co-created with his partner. We call that irrelationship.”
孕育下一代,在养育的过程中学习理解觉察,然后一代代新的希望就会延续下去。 那些强迫性重复,那些痛苦来源于我们的忠诚,和我们都带有着爱和希望渴望更好生活,只不过是方式是否恰当,好坏程度罢了。

感觉这种东西骗不过自己,可以用酗酒,抽烟,两性关系,等等替代,但是sooner or later 迟早要面对,或者在三分之一人生的睡眠/梦里不得不面对。 (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失眠,吃不好,性生活不行……)

这也是为什么心理咨询,特别是精神分析/心理动力等深度心理学得以认可和发展的基础(参考:温尼科特抱持的四个阶段)。我们或多或少隐约会知道有些在那,而那些或多或少以不同的方式在影响着。有些时候可能一下子领悟看到;有的时候确实需要或许更漫长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一位同行朋友说的,心理咨询,心理成长虽然痛苦,但是值得。因为这才有机会避免从假性亲密的破坏性中走出来,遇见真实的自己,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死前才不至于后悔或者觉得错失多少。而在死前这些具体看还是漫长的时间里面,不如同我们的祖先父辈, 我们生活在一个老鼠会动你芝士了年代了,那些屈服和顺从已经完全很困难了。要有自己的方式和策略,要有自己爱好,即使缺乏爱好,要有自己的乐子,要懂得奉献,适度的奉献,做做好事,感谢真实的关系,逐渐有一天,真实的自我,真实的关系,好的感受可以超越那些过去一直以来断断续续不真实和虚假感,活出属于自我的满意人生,而周围人也没什么不满意,这些本身不冲突。

PS: 假性亲密关系在家庭中的破坏性,用刚才看到的电影可以相对直观地展现出来: 甜蜜地狱之家_百度百科
甜蜜地狱之家 (豆瓣)   (我怎么觉得这几年就表面和谐收入高的夫妻,外遇,之后合谋杀人的这类故事有几部,还有篇是请到家里在游泳池旁边动手的)
有时候,女人太聪明能干,或许就是原罪。 (甜蜜地狱之家 影评)
刚好也有人这么评价了:“ Full.M                                              5                     2015-04-17 22:02:44               
  强迫症,严重洁癖,强烈的控制欲和自我保护的本能使得女主见不得一切脱离自己掌控的事件发生,即便双手沾满鲜血,也要坚决遏制,其实这只是个宁可背负一身罪恶也要守护家庭的坚强女子,走了点极端又如何,谁让自家男人太窝囊。让我忍不住想起《消失的爱人》里的艾米,一样让人怜惜。有时候,女人太聪明能干,或许就是原罪。两个女主,乔丹娜·布鲁斯特热辣靓丽,凯瑟琳·海格尔精致性感,看点十足。”

一般来讲假性自我都会有很多症状,只不过当事人本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类问题(类似精神病性障碍的自知力,但是这里有区别,这里更多是意识没有连接起来,或则意识到是属于严重的大问题)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1-21 15:08:11

两个人在一起没有恋爱的感觉,想挣脱又怕一个人寂寞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1-21 15:08:29

(纯属个人观点)

假性亲密关系一词似乎是因Gone Girl 而火起来的,影片的最后,Amy和Nick的关系在公众眼里看来是亲密恩爱,而Amy知道自己并不爱Nick,只是她需要人来完成自己在公众面前的表演,她内心的完美剧场缺少Nick这个演员而已,Nick也逃不过Amy的掌控,他内心对这段关系的恐惧却不足以支撑逃脱之后身败名裂的后果。这种假性亲密关系是对外性的,外人误以为的亲密关系,内在却是彼此清楚的。

还有一种亲密关系是对内性的,即一段亲密关系里的参与者自己都没意识到假性亲密的本质。假的东西自己认识不到自己假的本质是比较可怕的。

从熟悉到真正的亲密关系,假性亲密是一个跨越不过的阶段。真正的亲密意味着真正的互相敞开,对彼此有较高的责任承担性,而这样也带来了伤害的可能性。假性亲密构建出亲密的表面,而彼此内心的敞开程度远小于真正亲密关系。表面的亲密关系能满足浅层的心理舒适,同时避免了潜在的未来伤害。每个人都是渴望着亲密关系的,可又对真正亲密关系所带来的风险迟疑,这种心态我觉得可以简单粗暴地用李荣浩的《不搭》歌词来形容

伴随我这样好吗虽然不搭
目前还谈不上牵挂
也不要路人甲的对话
...
伴随你这样好吗别说不搭
可以总是重复问话最近好吗
归根到底,假性亲密关系的缘由是不够爱。满足于表面的亲昵,拒绝进一步的认识对方以及认识自己。这是现代一种舒适的交往方式。现代的沟通方式也促成了假性亲密,比如通过手机的交流,没人知道隐藏在手机屏幕后的那张脸上真正的表情。而且人们也正尝试在将自己的情绪简化,简化成一个个表情贴图。而亲密关系所需要的深入交流是不能被简化的,这也是一个漫长而略带痛苦的过程,了解另一个灵魂的路程总是艰难的,所以大多数人安于假性亲密关系,安稳地呆在自己的shelter里。所谓的“你在干嘛”的问句究竟是源自对另一个个体纯粹的关心与思念还是夹杂着自己生活的寡淡无聊,想从别人生活里获取些新意填补琐碎时间的原因呢?

获得真正亲密关系只有一个方法,真正去爱。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1-21 15:08:59

开始是感觉合适,各种配合演戏做样子,心里却一点一点排斥,做足了情侣该做的事,然而却一点没有动心。
时间久了不见不想,聊天少了不会去在意。有自己的圈子各种疯各种high,落寞了才发现还有这么一个人存在,就拿起手机回了一句“喔”,然而他的信息只是一句毫无感情的“下班了”。

赤月 发表于 2020-1-21 15:09:55

 我是一年前认识小飞的,那时他刚刚考上研究生,
  有一个从大学伊始就开始交往的女友,
  彼此相伴走过了四年时光,这是颇令人羨慕的。
  后来一次聚会中碰到小飞,问起他的感情状况,
  我意外地发现小飞对于这段在我们看来让人艳羨的感情甚至没什么正面的评价,
  他说的最多的是抱怨彼此缺乏沟通,双方都不能理解对方,经常争吵等等。
  他说原本对这段感情的期待是研究生毕业后能结婚,但现在情况不太乐观。
  我好奇原因,他说大学四年一直在一起,现在是异地,这可能是一切产生的根源。
  “假性亲密关系”
  我读书时见过很多校园情侣,但即便是大家眼中的模范情侣,修成正果的也是少之又少。往往毕业季就是分手季,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比如毕业后不再生活在一个城市,工作的出路不同,彼此家庭间的罅隙等等。这些问题的确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一些相处两三年的情侣而言,这些问题绝不是毕业的当口才出现的问题,只是这些问题在毕业前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不得不分手。
  这些问题真的没有出路吗?家庭的罅隙能否在相处的几年中,通过和父母的沟通尝试弥合;毕业后工作的出路,能不能在找工作前彼此协商,并且寻求双方都可以接受结果;其他性格上的问题,是不是应该在相处的几年中主动沟通,磨合调整。在一段感情结束之后,总会感觉有些遗憾,回头问自己如果重来一次会不会好。但是,情侣们为什么在那些更容易解决问题的时刻不愿意坦诚相待,总要留到最后的时刻才去面对呢?
  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小飞来说,通过后面与他的深入了解,我想是因为他成长在一个传统保守的家庭中,家人很少主动表达自己的情绪,更没有表达爱意的机会。小飞从小就把“稳定”视作对感情的第一追求,对爱的定义偏向沉默、程式化的相处。这并不是说对稳定的追求是错的,东方人对爱和情绪的表达本来就偏向含蓄。但稳定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对年轻人来说,感情本来就是一种不太稳定的情绪。例如,一件事有益于两人的关系,但是有可能会暂时破坏稳定的现状,那么要不要去做这件事?
  如果是小飞,他会选择不做,为了不破坏稳定的感情现状,他有时会选择搁置争议,有时会放弃沟通,避免冲突。久而久之,这种对对方的“尊重”形成了一种逃避交流的方式。女朋友问“毕业后我们怎么办,我有点担心”,小飞只会说“亲爱的别想太多,我们会好好的”,之后两个人紧紧拥抱在一起,虽然没有冲突,但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这种表面的和平看起来美好,却在背后积累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为了追求稳定而压抑自己的情绪,为了一时的和平而放弃对矛盾的沟通,这种过于程式化、稳定的交往模式很有可能是一种不太健康的关系。他们认为自己的理解与忍让是出于保护对方的感受,不过现实很残酷,他可能只是想保有对稳定的追求而已。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假性亲密关系”,大致说的就是这种回避沟通的亲密关系,即便在一起很多年,这两个人之间的情感联结还不怎么深刻。可能对彼此的生活习惯已经熟悉得不行,但更深一层的思想、理想、情绪上没有交融,而且双方并没有沟通的意愿,只是形成一种对维持“在一起”关系的默契。
  冷处理非冷暴力
  2014年有一部电影很红,名字叫Gone Girl(《消失的爱人》),里面呈现的内容是这种“假性亲密关系”中的冷暴力的极致形态,两个人在表面维持美好的婚姻关系,但事实往往不是表面看到的那样,背后是个可怕的骗局。生活中的情况大多没有影片中那么暴力奇幻,但有些时候人也会下意识地做出一些对伴侣的伤害,自己却浑然不知。如果对方又不善表达,这个问题可能就会成为一粒种子,随着时间越来越大。
  随着后来和小飞的接触,我逐渐发现他和女友之间的问题并没那么简单,他们之间的相处模式有些令人感到不适的地方。诸如经常出现的“夺命连环call”:“你在干吗?”“你在哪里?”的反复追问,在一次次地追问中情绪越来越坏。或者在其他朋友面前表现出对爱人的不尊重,在朋友面前让爱人尴尬、丢脸。还有提出对爱人家人的质疑,比如“我不喜欢你妈妈”之类的语言表达。小飞面对这些情况时,总是希望通过隐忍解决,压抑自己的情绪。
  这时需要分清楚一个概念,就是“冷处理”和“冷暴力”的差别。在恋人双方情绪激动的时候,冷处理不失为一种处理方式,给彼此一个冷静的空间,等情绪稳定后再谈。但冷处理不代表冷下来后不处理,而是冷静下来后再处理。有时一个问题很复杂,需要多次沟通才能彻底解决,这时争吵、冷静、沟通的循环会重复多次,但只要还有沟通、理解、达成共识的后续步骤,就是健康的冷处理方式。
  冷暴力则不同,小飞经历的事情已经属于冷暴力的范畴。冷暴力是一种对感情、对恋人的消极态度,是一种对待伴侣的暴力行为。只是这种暴力是精神上的,而不是肉体上的施暴。这种精神上的暴力行为,在不健康的亲密关系中几乎会百分百地存在,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承受过这种暴力。
  你或他在争吵中会不会大喊大叫,骂人,对对方进行人身攻击?会不会说“我不能没有你,没有你我就活不下去了”这样的话?有没有限制对方和朋友的交往?会不会经常对对方的表现、语言表达出贬低的负面态度?有没有不断查岗,了解对方一举一动的做法?你有没有对爱人感到害怕,或者会因为害怕让爱人生气而回避一些事情?
  冷暴力的形式多种多样,以上类似的行为越多,你就越可能遭遇了冷暴力行为。大家往往会忽略心理上的冒犯,这些精神上的冷暴力行为会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慢慢发酵,如果失控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一般终日以泪洗面郁郁不乐,但又不愿意离开对方的人,多数是这种亲密关系暴力的受害者。
  亲密关系中的冷暴力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中断感情当然是最快捷的逃脱方式,能够做出这个决定并不是软弱的逃避,而愿意做出决断的人才是勇敢的。但如果情况还不太严重,还有一些沟通的方式改善关系。
 首先要认清自己的需求,之后才考虑对方。如果因为对方的需求而一味压抑自己,必然陷入恶性循环。在一段亲密关系之中想清楚自己的价值观、期望和底线是必须的,之后才是去和另一半沟通。做事情的初衷是自己的意愿,而不是为了迎合对方,更不是因为受到对方的威胁。
  还要为对方的行为做出限制,拒绝无底线的伤害。作为爱人,有必要听取对方的关心,并且从善意的角度去考量,但如果无意义的人身攻击频繁出现,有必要在讨论中明确告知对方,这种事情不该频繁出现,即便是一时冲动的气话。
  再就是从伴侣的角度出发,寻找自己能做的事情。试着去询问爱人的期待,以及他产生这种行为的根源,是什么事让他这么不爽,他想让你怎么做?确认对方的需求后,结合自己的原则,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有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没有必要委屈自己,一段健康的关系是允许沟通协调的。沟通后的妥协不是坏事,还会增进感情。
  给你自由
  无法沟通的结果是失恋,每个人一生大约都会经历失恋,既然谈了恋爱,就有可能面对失恋。失恋并不可怕,但每个人从失恋中得到的并不一样。有些人从中成长,越来越成熟,对爱情依旧充满憧憬。有些人在痛苦之后只留下伤痕,对未来的感情产生莫名的恐惧和抗拒。
  事情没有十全十美,尤其对于恋爱这种两个人的事情。就算你自己尽了力,但若对方对你不理不睬,无论什么原因,这段感情都可能无以为系。这种时候,“给你自由”未必就是坏选择,有时分开也是一种负责。分手固然痛苦,但如果伤痛无法避免,不如试着从中得到点东西。
  最近小飞的状况很差,听他说是“果不其然分手了”。郁郁寡欢的他每天把自己关在家里,默默流泪,不去上课也不写作业,浑身散发出一种生无可恋的气场。这表明他还处于分手后的止血阶段,这可能是分手后最痛苦的阶段,也是人最不愿意面对的阶段。对于一段漫长恋情的结束,对于心理的冲击暂且不谈,对生活习惯的冲击就让人难以接受。
  这一阶段重要的是尽快恢复自己对情绪的控制能力,分手后情绪会突然莫名低落,朋友聚会欢声笑语时,你可能会突然觉得想哭,这都是情绪失控的表现。试着做点开心的事,走出去换换脑子,就算不觉得开心,也让自己的内心先平静下来。
  “可我想起她的时候,还是会很难过。”小飞说。
  难过是正常的反应,关键是自己有没有恢复面对难过的自信,尽管难过,但我不会再掉到失恋时那种不快乐的深渊中去,到了这一步,基本就可以说告别了止血阶段,可以进入成长阶段。
  情绪恢复后可以回想一下上一段恋情中的几个要点,维持我们感情的基础是什么?导致分手最大的矛盾是什么?这个矛盾可以解决吗?我可以做什么?这不是劝你去找回前男友、前女友,而避免在未来的恋情中重蹈覆辙,当然如果复合,那也是未来恋情的一种形式。
  小飞要做的是认清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固定模式,是不是在每段恋情中自己对稳定、理解、保重的认知出了问题,这种无止境的包容并不是真正的包容。他需要学会和伴侣表达自己情绪、意见的方式,明确自我认知之后,也要让对方了解真正的自己。
  我接触到的一些案例,大都是双方经历了长久的相互伤害后,才发现存在已久的沟通问题,但这种时候往往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早发现、早解决是不变的黄金法则,这对生理和心理问题都适用。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每一段关系也都是不完美的,唯有我们理解完美的概念之后,在一段感情中不断督促自己与对方向标准慢慢靠近,才是健康感情的发展模式,这也是解决“假性紧密关系”的最佳答案。
  (作者现于台湾辅仁大学研究认知心理学在相关问题中的应用)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20-1-21 15:10:35

看到这个词立马想到的是并不喜欢的大学室友。看不惯生活习惯看不惯生活方式不能真正好好相处,但怎么说同住一屋檐下住四年又不能彻底撕破脸皮。表面上一起吃饭一起上课,但在心里已经手撕不下几百回了()

现在每每和室友有争执都会想到这个答案,然后看看评论里的话,嗯,我不孤独

赤月 发表于 2020-1-21 15:11:09

我所理解的恋爱中的假性亲密就是:
所有能够体现出关心、体贴、呵护对方的种种行为语言并不是因为我爱你而发自内心的想要这么做,而是因为你是我男朋友/女朋友所以我应该这么做。

赤月 发表于 2020-1-21 15:11:53

和你做着情侣都会做的事 却从未想过要和你共度一生。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20-1-21 15:12:01

一个人暧昧,一个人配合。

赤月 发表于 2020-1-21 15:12:22

和“貌合神离”有区别么?

2018年3月20号修改的分割线
===========
没想到过了两年多还有赞,我这“答案”说是答案,其实从一开始,自己也知道是不准确的。只是希望大家能快速的“收敛概念”,以便于去好好看那个高赞答案。
在我看来,那个答案写的是很不错很准确的,只不过不是那么通俗易懂而已……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1-21 15:13:02

我在学生时代曾认识一对情侣,男方多次劈腿,女方洞若观火。我与女方聊天,女孩数次表示要报复男方,咬牙切齿。同时女孩也多次表示有更好的男友人选,精神出轨,还让我参谋。然而,两者对外仍然宣称情侣关系,所谓貌合神离、同床异梦。
毕业以后,我与二人联系渐少。然而令我惊讶的是,两人仍然保持着情侣关系,整日在空间朋友圈里秀恩爱,仿佛热恋如初。我虽然跟二者关系都还不错,但是这件事,我一直抱有一些主观看法。想到以前关于情感的交流,看看现在,实在让我有些哭笑不得。
也许这就叫假吧?不是爱,而是两者“有需要”。
爱是这样的:我们冒着被冷落被伤害的风险,向一个人投入“爱”,然后等待回复。每一次的投入、等待、回复,都将让彼此更亲近,更了解。最终我们确信要与对方共同生活,是已经足够了解了,也已经有了足够多的回忆与默契。
假是这样的:我们很快地跳过了彼此小心试探了解的那一步,迅速地建立了关系。在关系中,我们扮演好各自的角色,秀好恩爱,彼此关心。结果就是,我们没有为爱冒着被冷落被伤害的风险,依然享受到了情侣关系带给我们的一切——很多人,就把这个叫做“爱”了。
因此,假性关系里,彼此因为“有需要”而在一起,演好角色,乃至忘我,称作“亲情”。
有什么需要?女孩需要被关怀,男孩需要在关怀中确立男性价值,双方都需要秀恩爱。
不客气的说,我们身边大部分的情侣,都是如此。
爱情需要了解,需要交流,需要两颗心融为一体。而绝不是肤浅的彼此关怀,秀恩爱,享受情侣关系本身。一对爱人,没有恋爱关系,一样能够成为极好的知己朋友;一对假性情侣,没有了恋爱关系,就什么都没有了。
最后,拽个文,是我以前写来调侃那一对恩爱情侣——
多情的心肠好,痴情的最无聊,莺燕青春本来少,可怜欲壑难消。这一边花容月貌,那一边雨打芭蕉,谁知曾经几纷扰,如今缠绵了。哈哈哈哈,都说人间恩爱好,我写恩爱共浊醪,就把荒唐看饱。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20-1-21 15:13:56

这就是伪物吧。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20-1-21 15:14:25

我们只是两个迷失的灵魂,在一个鱼缸里游泳,年复一年。
Pink Floyd--“Wish You Were Here”
在生活中,也许两个人的生活或许已经非常紧密地关联在一起,但他们不会像真正的亲密恋人一样正常沟通,在长时间的交往过程中,两人之间会有了愈来愈多无法探讨的话题、不敢表达的情绪,以及难以掩饰的不信任和不安全感。相恋数年却不了解彼此的成长经历,即将走入婚姻却并不了解彼此的婚恋观念,誓言一生的夫妻,却像是陌生如初见的客人。
假性亲密关系双方都认为,去爱去付出会让人变得脆弱,亲密会把自己暴露在对方面前,并且自己会害怕由此受到伤害。为了避免这种伤害,情侣双方会主动的逃避亲密关系,而只通过“浪漫的表演”去向旁观者(亲戚朋友邻里)表现他们的爱。
在这样的关系中,双方会陷入到一种感情僵局里,双方都无法摆脱这种困境,最初是因为这样不变的行为模式让他们感到安全,而最终双方乐于这样处理关系,是因为这变成他们喜欢承受的舒适。双方共同达成了协议,为表达真实的自己设立了一个无法逾越的屏障。他们专心于扮演表演者的角色,拼命地向观众展示,而观众也在回馈表演者——观众的认同和赞美会再次减少他们的焦虑。虽然这种方式轻松化解了自我的焦虑,但它会导致情侣之间长期的疏远和退缩。
受假性亲密关系影响的情侣:
不需要爱的感觉:不了解对方对于情感、金钱、生育、精神追求等问题的看法。他们最在意的是,共同创造与假性亲密有关系的角色和行为,并且让他们的感情保持一定距离。
互惠优先:许多人不清楚自己为什么恋爱、结婚,也不确定自己希望从感情中获得什么。他们会首先想象,自己的对伴侣的照顾,会为自己带来那些好处。
不会放弃自己的对象:因为假性亲密关系关系使他们免受焦虑,即使这种焦虑的源头来源于自己。但他们保持是因为感觉“安全舒适”,虽然这种安全模糊不满。
通过假性亲密关系,可以摆脱生活中无关紧要的问题:这可能是一些私人原因,也可能是普遍的社会问题,比如常见的催婚问题。
假性亲密关系是伪恋爱关系。它可能看起来亲密,但它实际上是精心构建的,通常没有参与者的意识,为了避免亲热带来的焦虑,同时实现社会性家庭性的需求,两人自发的互惠活动。
为什么会产生假性亲密关系?
1 对亲密关系的焦虑
WAW Institute的临床心理主管Mark B. Borg博士认为,假性亲密关系是一种双人心理防御系统,是一种消极的屏障,保护自己不会因为生活中多出一个重要的人(通常是爱人)而变得焦虑。这是一种让人们孤身一人的方式,他认为:暴露自己的的灵魂,会令他们感到危险,他们需要这种方式隐藏自己。简而言之,它是一种躲避亲密爱情的方式,也是一种隐藏自己感受,恐惧自己暴露的爱会受到威胁的防御方式。
假性亲密关系是一种精心编写的关系规则,旨在避免焦虑。在一段假性亲密关系中。一方给出假的亲密表演,另一方需要。两个人表演,其他旁观者人鼓掌。一个决定剧本,一个人顺从。一个人节省恋爱的成本,另一个被从焦虑中救赎。事实上假性亲密关系中的两人,都是他们关系的奴隶。
2 童年延续的依恋风格
根据依恋理论,在我们非常小的时候,我们通过与最亲密的照顾者(通常是我们的父母)的联系来观察世界。我们将我们与他们的关系带到未来,依恋风格依旧影响我们的处事风格。通常我们童年隐含的亲密度越大,我们的依恋风格对未来行为就越重要。
依恋风格通常被分类为安全或不安全(回避或焦虑),取决于照顾的质量,儿童与看护人之间的移情关系,以及孩子出生的先天身体因素。那些具有安全依恋风格的人在生命早期建立了一个内在安全的“基础”,这使他们能够在情绪中断期间,或甚至在严重的生活危机期间保持基本的调节手段。他们自己可以感受到情绪不安,但不会被深深击垮而且可以快速地恢复平衡。
相比之下,具有不安全依恋风格的人经常在经历生活的正常起伏时,焦虑情绪会激发,他们通过回避,抗拒以避免这些焦虑影响他们。这是一种无差别的情绪遮挡。因此当经历爱的亲密体验时,不安全依恋会使人失去同理心,或坠入爱河的能力。导致无法表现出自发的情绪,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最后注定要让他人保持安全距离并且从不分享亲密关系。
通常,在假性亲密关系的情况下,一个人最终成为“表演者”,另一个人最终成为被动的“角色”,角色和表演者基于适应旁观者为彼此创造剧情剧本,让平时的交往活动变成任务。并创造一种令自己信服的叙述:“我们都在尽力为我们的关系付出,因此我们无可非议。”
真正的相互关怀被强制性的任务所取代。没有相互依赖,只有孤立自给自足。陷入假性亲密关系的情侣如果不加以控制,这种情况可能会成为习惯,再加上假性亲密者有对失去的恐惧,两个人的结果很可能是创伤性的分手或是在长期孤独中结束关系。
如何将假性亲密转换成亲密关系?
第一步,主动表演者的认知修复
Mark B. Borg博士在其专著《亲密关系的认知性失调》中提到的解决方案:
1. 发现。去发现和了解自己的依恋风格(Attachment style),即我们在亲密关系建立中所持的态度类型,是安全积极,还是回避。如果可以判断是消极回避型,意味着你的焦虑感已经开始侵入你的意识运作,你不能再忽视问题,你需要立即将精力投入改变之中。
2. 修复。之前为了维持自己不安全的依恋风格,我们会认为和他人隔离是正常的。如果我们要改变这样的状态,我们便要与他人一起共同努力修复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明确一个原则,修复所有关系问题需要伴侣参与沟通。沟通时,应该不仅仅关注具体的事件,更应该关注两个人在关系中的角色、期待、评价和感受。
3. 替代方案 。即学习思考与人交往的新方法。这主要是推动我们的亲密关系脱离利益原因,并且接受真实的自己和真实的另一半,然后相互许诺去发展一段更加诚实,开放和安全的关系。
4. 相互关系。也就是说,通过学习给予和接受,去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重现建立亲密关系。去建设高品质的关系,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成年人,性格和情感表达方式一定有很多差异,需要有效的沟通、理智的探讨和积极的表达,共同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第二步,假性亲密的关系修复
曼哈顿邻里精神病学协会的创始人Grant Hilary Brenner博士,通过长期咨询发现,假性亲密关系的修复过程有4点:
1.重新认识彼此。真正的情侣不仅能看到问题存在,而且还一定可以解决问题并达成一致,这种关系才能保持长期的健康的发展。在假性关系解决过程中,情侣双方依旧有未解决的冲突记录。修复关系的第一步就是不能再回避这些问题,你们要约定好重新认识彼此。冲突的化解对身份的认同和相互信任很重要,信任可以打破长期不正常的模式。通过重新认识彼此,如果两人的性格兼容,他们可以培养一种共同走下去的源动力。
2.富有同理心。经历长期的不健康关系,伴侣之间往往变得防守和敌对,当他们试图坐下来谈论问题时,要么大家回避问题,要么只能进一步互相伤害。一再尝试修复关系失败将会使伴侣更加远离,越来越不相信你们能在一起。情侣获得彼此的同理心,就是解开这个循环的钥匙,这也是相处的必要步骤 ,通过建立同理心,自己与伴侣可以将关系的基调转向同一个方向。不仅如此,同情心保持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平衡,为互利互惠创造了条件。但要注意,过度同情是无济于事的,因为它可能导致我们忽视自己的需求并陷入勉强拯救的陷阱,最终不会有结果。
3.互惠沟通。假性亲密关系使人处于功能失调之中,无法有建设性地进行沟通。之前的交流通常是在保护自己的需要,或“只是假意的帮助”。当你们尝试进行有效的互惠沟通时,我们需要利用一些对话规则使交流顺利进行,比如:轮流说和听,理想情况下给每个人3到5分钟的表达时间;规定只谈一个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而不是谈论自己的贡献;以开放的心态,不加判断地倾听对方所说的话。我们可以摆脱假意的破坏性模式,最终我们可以在不间断的对话中逐步降低对方的威胁感。
4.继续前行的承诺。只有双方同意这样做,关系才能以健康的方式向前发展。这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能不断出现问题,这些问题,有些似乎无法解决,甚至难以想象。过去的逃避虽然简单,但很虚假。真正的亲密关系不仅意味着情侣以健康的方式照顾自己和彼此的需要,而且还意味着他们也会投入情感来维护的关系,都将爱情视为他们共同的珍惜,日复一日,建立的过程艰辛,但陶醉的美好时光可以持续一生。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1-21 15:14:54

字多不想看?我们还有音频版课程链接,让你解放双手,边走边听:
https://www.ximalaya.com/qinggan/4482169/205623536


导语:有的人,表面上在一起生活很多年,也不吵不闹,看似和谐,实质上却难以建立深刻的关系链接,无法体会对方真实的需求和想法。


心理学将这种关系称之为“假性亲密关系”


1
假性亲密关系的定义


假性亲密关系有时候就像有的人对恋爱对象、家人、朋友的那种感觉:主要体现在责任和义务方面,情感相对少一些,看似整天在一起,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这里更多体现的是责任,而没有那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或者说跟身边的人情感比较淡薄,比较冷淡。



假性亲密关系是情感的发展还不健康不成熟的表现。


举个例子:曾经有个男孩想要去追求一个患有抑郁症的女孩,而当时他的说法是:我怎么“搞定”一个有抑郁症的女孩。重点在于他所说的“搞定”。说明他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自私的想要得到这个女孩。这样就算追到手,也不会有长久地亲密关系。
如果这位男士真的喜欢这个女孩儿,他的问题应该是“我喜欢的女孩患有抑郁症,我该怎么办”,侧重点是放在关心女孩的角度上,这才是喜欢和爱。


现在很多人在感觉到无聊,寂寞的时候,就会想要去找个女朋友或者男朋友,目的就是为了排解近期的孤独感。比如在失恋的时候,情感比较脆弱的时候,如果刚好这时有人靠近,就可能会误以为碰到了爱情。


有的时候光看外表,颜值,身材,会觉得这个女孩不错,可当两人真的在一起之后,却发现对她失去了兴趣,之前她在心中是一个完美的存在,而在一起之后发现她身上有很多问题,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类型。




还有一类人经常性的更换女朋友,不要觉得这样的人很厉害,而去崇拜他们,只能说这类人的责任感比较淡薄,他们只是单纯的为了满足自己生理需求,而去谈恋爱。


这一类人,也不是完全没有真感情,他或许是真的对每一个女孩儿都喜欢,只不过他的喜欢,仅仅停留在荷尔蒙阶段,看到一个女生,有感觉就去追,追到手之后往往会因为一些小摩擦,就心生反感,不愿意在一起了。


假性亲密关系是没有深层次的交流和互动的,他们在形式上是亲密无间的,但双方缺乏必要的坦诚和回应。
2
假性亲密关系的表现


假性亲密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处于比较初级浅薄的状态,这种关系状态一般会有以下表现:



1. 感觉聊得很热烈,但是关系却迟迟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和进展。
2. 双方在一起说话做事总感觉不自在,拘谨。
3. 聊天只是为了得到回复,其实并没有什么话题。
4. 从来没有主动想要为对方做些什么,做什么都是为了自己,没有主动考虑对方。
5. 和对方交往的时候,感觉不到对方的感情,没有回应。


生活中,或许会碰到一个在你最困难最孤独的时候原意陪伴在你身边的姑娘,在困难时期她选择和你站在一起,一起去承担。在你低落时,她鼓励你,“没有关系,你身边还有我,无论怎样,我都会一直在你身边。”


如果恰巧这位姑娘长相得体,在你最困难孤单的时候她的出现,她的鼓励,促使了你的成功,你这时候就可能会想要一辈子都对这个姑娘好,想把所有的幸福都给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感情。




有的人见到女生,更多的是欲望,和对方交往的时候,感觉不到对方的感情,当然偶尔也会做其他情侣都做的事情,会聊天,会打闹,甚至还有人会在喝醉的时候讲“我好想你,我每天都在想你。”当时听完这些话的时候,会感觉到温暖,开心,激动。


但实际上,很可能耳朵听到了,可是心里却没有反应,不知道该怎么深入聊天,有人可能这个时候喜欢聊三观,可一不小心就会搞砸,所以尽量不要去这样做,不熟悉的人才会聊这些,每个人的经历都不相同,就导致三观不会完全相同,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争论。


如果两个人真心在一起,话题不会上升到三观,而是下沉到个人经历,三观是接近日常生活的上层,真正的关系亲密,最终话题会深入到我们的个人经历,聊过去的朋友,聊对一件事情的解决办法,聊一些日常生活。


最典型的假性亲密关系,就是两个人没有擦出火花,在一起没有话说,在追之前,没有话讲,追之后更没有话讲。


有一篇文章,叫做《渣女的自白》。里面讲当渣女是自己的一种选择,她的鱼塘里会养很多鱼,如果要管理好鱼塘,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控制住自己的感情,如果说,对某个人过于投入的话,就当不成渣女。


和男生在一起的时候,要控制住自己的倾诉欲,要多去关心对方,多了解对方,不能跟他说太多,如果透露太多,在对方眼里就会失去神秘感。


所以碰到“渣男”“渣女”的时候,一个最典型的状况就是完全搞不清楚他们到底爱不爱你,也搞不清楚他们在想什么。


回望历史上,那些三观不那么正的人,往往活的很好,比如历史上有名的“毒士”:陈平、贾诩,往往像这种会使用阴谋策略的人,活得都比较好一点,因为他们最懂人性,了解人性当中的丑恶。


3
假性亲密关系的特征


生活中有的人陷入假性亲密关系而不自知,甚至已经进入麻木状态,直到最后感情受到伤害无法挽回时才恍然大悟,追悔莫及,假性亲密关系都有什么特征呢?


首先第一个:彼此的感情比较浅,两个人在一起缺乏连接感,情感不深厚,没有进入到对方的心肝脾肺里。


其次,并不真的关心对方,但是有讨好对方的倾向。像之前说的“渣女”,喜欢听别人倾诉,这也是一种讨好倾向,希望使用过度付出这样的方式得到回应,就像日常生活中,有的男生在女生不理自己时,就通过送礼物发红包的方式,来讨好女生,获取对方的回应。


第三,始终感觉不到别人对你有真感情,觉得谁都不关心你,谁都不爱你,感觉不到其他人的爱。这其实是自己不懂得回应的问题,别人对你本来是有爱的,但是你不回应,别人得不到反馈,就会心凉,最后把对你的爱以怨的方式表现出来。


恋爱激情期过去后,到了磨合期,都不愿意为对方而改变自己,就像吵架,两个人都不想怎么去积极解决问题,也都不愿意去解决对方的问题,和对方一起做出改变,所以两个人的感情表现的不温不火,不冷不热,情感相对淡薄。


很多人看电影会感动到落泪,年纪越大越容易感动,原因很简单,生活当中,想得到的却没有得到,反而在电影中体现的时候,就很容易感动。




假性亲密关系,非常容易陷入长期单身的魔咒,因为觉得谈恋爱很麻烦,主要原因就是谁都不相信,与人之间的信任成本提高。


就像网络上的课程一样,免费的课程,很多人会觉得它是骗人的,不专业的,反而需要付费的课程,就觉得是名师讲座,其实内容可能一样,这就是为信任所付出的金钱代价。


为什么会有人陷入单身魔咒之中无法自拔,究其原因是对自己选择的对象不信任,刚开始聊天,会猜他在想什么,他这句话什么意思,无边的猜忌,阻碍着两人的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


时间长了就会缺乏经营长期关系的能力,这一现象大多出现在女生身上,女生各种不信任,各种怀疑,本来喜欢你的男生也会被你一次两次的推开。


情侣之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相互信任,互相回应,当一方做出爱的表示时,另一方会不会回应。


假性的亲密关系常表现为相互不信任,假如真的相信两人之间的爱情,就会真的在关心你,真的在想你,并且见面不会觉得尴尬、拘谨、不自在。


是否是假性的亲密关系一定要看两点:一个是有没有信任感,再就是有没有回应。既没有信任也没有回应的话,关系肯定靠不住。


4
假性亲密关系的产生
什么样的人容易产生假性亲密关系?


1.早年有受过情伤和性挫折经验的人。
有的男生可能曾经经历过很多挫折,之后变得有些玩弄感情。跟女生在一起,希望通过快速发生关系来证明自己,这一类男生,自己本身已经出现了问题。


2.不会拒绝的,谁都想讨好的人。
生活中有一种人是过于讨好型,谁都不想得罪,他的生存方式就是以获得别人的好感为目的,别人对他的好感就是他的精神食粮,和谁相处,都希望对自己有个好印象,这样的人很难有几个真心朋友,因为他对待每个人都一样好,在大家心里,谁都不是他最重要的人,所以大家也不会拿他当最重要的人。




3.目的性太强,只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



4.完全对感情失去信心的,已经不想谈恋爱了。找女朋友只是为了打发时间,谁都无所谓,只要长的还可以就行,反正过段时间累了,可以分手。


5.只为自己舒服,什么事都不想管,有他没他都一样,像个大爷一样天天只顾打游戏,别人做饭刷碗,他就打游戏聊天。


佛法里面说:“人要修慈悲心”,要对一个人好,你真的要真心实意的为她着想,理解她,才能产生亲密关系。


假性亲密关系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想问题,并没有投入关注力在别人身上,人的感受是不会骗人的,你对别人关心有几分别人是有感觉的。


5
怎么破除假性亲密关系
假性亲密关系看起来是稳定的,但时间长了肯定会出问题,必须及早破除这种状态:


1. 要意识到别人反应背后最真实的原因是什么,理解别人为什么这样做,找出根本原因,看问题就要抓住关键。


2. 意识到自己的内心深处的问题,是否总是对别人冷漠不主动,不信任别人。




男女之间,越真诚越坦诚地直接去表达,效率是最高的,想得太多反而会导致效率降低。就像电流一样,不信任多一分,电阻就大一分,别人感受到的东西就少一分。


在爱情里最好坦诚,真诚讲明白,培养一些行动性思维。比方说经常对女朋友说我爱你,哪怕当初感觉不深,把我爱你时长挂在嘴边到最后自己都会相信真的爱她。


什么时候你知道爱上她了呢?是在讲我不爱你时,讲完后,你才知道自己心里有多难受,人是行为指导思维的动物。


别只跟着感觉走,要搞清楚状况,在假性亲密关系里很容易跟着感觉走,刚开始见到一个女生觉得很不错,但是越去了解越发现不是自己想要的。


“相遇仅仅解除了最初的障碍,最初的分歧,最初的敌人;若将爱理解为相遇,是对爱的扭曲。一种真正的爱,是一种持之以恒的胜利,不断地跨越空间、时间、世界所造成的障碍。爱是坚持到底的冒险。”——阿兰·巴迪欧《爱的多重奏》


感情的长久需要互相坦诚,互相包容,需要彼此沟通和理解,拆掉假性亲密关系的墙,才能收获真挚的感情。


音频版课程链接,让你解放双手,边走边听:
https://www.ximalaya.com/qinggan/4482169/205623536




本文系原创,需要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凡事都有解(gz-evolution)
凡事都有解社交、情商训练营
恋爱心态建设 | 立体思维法 | 结构化社交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20-1-21 15:15:22

001


有咨询者找我挽回前男友,我问了很多她关于前任的信息,她都答在很浅显的事件层面,甚至说他们的分手是毫无征兆,之前一切都好好的,吵了一架就莫名其妙分手了,怎么求复合都不行。


没有一段分手是真的毫无征兆,只是很多人在感情中不知道对方的想法,后知后觉罢了。


我问:你了解对方到什么程度了呢?或者对方了解你吗?
她说:“我们谈了八个多月了,彼此都很了解。”
我:“你了解对方的需求吗?你们是否无话不谈?”
她:“了解一点吧……没有……”
我:“你们是世界上最了解彼此的人吗?”
她:“不是。”
我:“你认为他了解你更深还是你闺蜜了解你更深?”
她:“肯定我闺蜜。。”
我:“如果你闺蜜了解你90%,那么他了解你多少?”
她:“60%吧”
我:“你可能谈了一个假的恋爱。”
……


这样的关系,是一种假性亲密。


很多来挽回的人问ta关于前任的问题,总是说,“ta从来不愿意跟我沟通,我也不知道ta心里想什么……”


其实我更愿意听到的话是,“我不知道怎么跟ta沟通,不知道跟ta深入交流的方法”。


当主语变成“我”的时候,问题就有了解决的方法。——学会有效沟通。


你看不见对方真实的样子,不能了解和满足对方的需求,并不只是因为对方回避你,而可能是你采取了一种让对方更加抗拒的姿态,或者这实际上是伴侣双方的一种“共谋”状态。


不能共情,是因为没有以真实为基础。你们只是形式上的恋爱,尤其在恋爱初期,你能感受到甜蜜,却在激情退却后难以感受到亲密。这样的关系是很难维持。


002


现在单身不婚的人也很多,我也想过亲密关系是否必须存在,如果不是为了繁衍,我们是否能不建立亲密关系而存在?


我没有答案,但人都有一种渴望——渴望被理解、被看见、被救赎,这是人类软弱而又固执的宿命。


我们能独立存在,但是这世界太大人太渺小,总有很多事是我们自己一个人无法独自承担的。
谁都想,建立真正亲密的关系。


人的灵魂,只要没有彻底麻木,就会渴望真正的亲密。


亲密关系的本质,需要彼此能量的交换,才能和对方建立真正的联结。


两个人的能量应是1+1>2的,谁都想在关系中,分享给彼此健康、有益的正能量,而不是低阶的、消极的的负能量。


我们想在关系中能拉高彼此的能量,而不是被拉低能量。


所以对方因为你的负能量太多而离开,你也不要觉得多难以接受。不要认为对方爱你就该接受你的一切,包括无止境的负能量。


廖一梅说:


“每个人都很孤独。
人生在世,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
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有没有那个人对于别人来说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对于你来说失去那个人同时意味着你自我世界的坍塌。


所以我很能理解失恋感到痛苦的人。失恋若是不痛,那是真的没有认真爱过。但是失恋痛苦的人,也不一定是真正进入过一段亲密关系。


在你想要得到对方,让对方满足自己之前,可曾想过TA的需要是什么?


假性的亲密关系,也只会带来消耗、不满足感,甚至痛苦。


003


再讲一个挽回的例子。


前些天,一位姑娘急切的找到我,字里行间都能看出她的痛苦。但是她一开始不是让我帮她挽回。她说让我帮帮她男朋友,他有很严重的心理问题。


我问她对方具体的表现是什么呢?


她说,表现就是,男友居然要跟自己分手。


她说他们已经恋爱五年,之前异地,后来同居三年。两个人在一起很和谐,几乎从来没有吵过架,她一直认定他是要一起走过一生的人。


可是,男方最近跟她提出来分手,理由是没有感情了,两个人在一起太累。


这位姑娘却觉得——两个人在一起好好的,为什么非要分手呢?


她理解不了,也接受不了。




所以,她自己断定,是男方的心理出了问题,思维错乱了。她自己也在网上看了一些心理学的东西,认为是男方有回避关系的倾向。


于是,她想通过心理治疗,让男友的心理正常起来,这样就可以不用分手了,他们也可以按原计划结婚。


而实际上,男友一切正常,没啥心理问题,也深思熟虑,只是想跟她分手而已。


这位咨询者的亲密关系,看起来形式上很亲密,恩爱,却只是一种假性亲密关系。


做为伴侣,她看不到男友真实的样子,也听不见他真实的想法,不管对方真实的诉求和需求,一厢情愿的希望对方扮演好男友的角色,如果他分手、不配合,就是他有问题,有病,需要改。


很明显,真正有问题的,不是她提出分手的男友,而是她这种自以为是的思维方式和错误的归因方式。


她一直这样想改造男友成为她期待的样子,要求对方去扮演“应该的男友”,不在自己身上找问题,不去看到和面对关系里面真实存在的问题。


她也不可能看见真实的对方、听到他真实的需求和感受,两人最终渐行渐远。


有时候不是对方从来不愿意沟通,而是无法和你沟通。


004


在关系里,为什么有效沟通那么重要?


我们表达自己的目的是因为有想被理解和看见的需求,当对方已经忽视你,并且不愿意被你了解的时候,你们怎能维持一段长久的关系呢?


身处假性亲密关系,双方在关系里所做的付出,不能带给彼此满足,反而会变成怨恨的来源,因为你们看不见真实的彼此。


我一直很努力,为什么你看不到、不领情?


问题在于,你的付出,是你想给的不是对方想要的。他想要一个苹果,你却给他一大束花,买花不是更麻烦吗?可是对方的需要并没有得到满足啊!


假性亲密关系常会形成这样的恶性循环:


因为你看不见“真实的”对方,你看见的是“应该的”对方。感受不到在意,于是,你们彼此都怨气重重。


身处假性亲密关系的人,就会感觉如同身处情感和精神的荒漠,感情在无意识中被消耗和折磨,最终,无法忍耐的一方会选择离开。


一个人的“假自我”可以看起来很“真实”。可事实是,无论这些关系看起来多么好,这个人也无法感受到自己和他们之间有什么深刻的链接。


Ta无法感受到你的对ta的喜爱,这些关系也无法填补Ta内心的空虚。你也将如此。


去面对痛苦,去承认那痛苦的根源其实是我自己——远比指责别人有病、别人坏、别人给我造成痛苦要难的多。


不可否认对方也是陷在假性亲密这个情感荒漠里,但是你要先成为完整的自己,才能疗愈他人。没有一个尚且不能看见自己的人,能真正感受到别人,看见别人。


在爱情里,懂得,其实远比爱更重要。


如果不懂,再怎么爱,最终只能让对方得出一个道理,那就是,我们不合适。


感情的长久需要灵魂的契合,需要彼此的沟通、理解。光凭爱意不足以让两个人互相折磨到白头。

赤月 发表于 2020-1-21 15:16:02

第一次大学部门聚餐…明明大家都第二次见面…却搞得熟的跟什么似的…手挽手…肩碰肩…一个人晕车…一堆人上去安慰…末了还要一起抱抱…
估计就是建立在有目的、展现自己内心善良、随大众的情况下…
似乎不表现关心就是冷漠不合群…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1-21 15:16:29

闺蜜。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20-1-21 15:17:11

我们白天身处同一个屋檐。
我们夜里睡在同一张床。
我们听得见对方的梦与鼻息。
我们拥有相仿的心跳。
却从不分享彼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什么是假性亲密关系(Irrelation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