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尊门 发表于 2020-1-29 18:55:52

中医如何理解并治疗2019新型冠状病毒?

中医如何理解并治疗2019新型冠状病毒?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1-29 18:56:11

翻看非典中医所作所为。
在现代医学还没控制住局势,中医还得修炼内功。
毕竟现在冲出去,不但抢不到功劳,还会暴露自己的无能。
非典传播能力超级强,一般的防护手段对非典病毒几乎没有防护力。
在这容许我嘲笑一下信奉中医的某些人。非典治好了,网络流传各种邓铁涛诊治病人的故事。恕我直言,当年邓铁涛一大把年纪如果不穿防护服,早就被传染了。要穿防护服的话很大可能还没穿完他老人家就送医院了。
再填一个笑话,邓铁涛治好了钟南山女儿的非典。该是多么没有。。的人才会相信。
还有非典致死率13%,在病毒里并不是特别出众。
非典消失主要是因为国家变态的隔离制度,任何发烧迹象的人都要隔离。没有了宿主病毒自然停止了传播。当然也和当时气温回升,病毒活性降低有关。
最后吐槽一下,中药对非典基本没有作用。
非典发病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烧,食欲不振。这个阶段只需要卧床静养,使用抗生素,免得细菌趁虚而入。大部分人都会自愈,不需要使用呼吸机,更不会使用激素。少部分人会进入第二阶段,持续高烧,肺部阴影持续扩大。这是因为人体免疫系统和病毒剧烈作用,累计肺部细胞。这时候病人需要使用呼吸机帮助病人正常呼吸,使用激素降低免疫作用,减少肺部损伤。
所谓的中医治非典,最开始叫中西医结合治非典,是在西医治疗方案基础上加了中医,效果也没有什么特别的。
至于宣传没有激素后遗症,拜托,中医方案压根就治不了第二阶段,当然不用激素。
还有死亡率低,中医治非典如果病人进入第二阶段,病人转科进入了西医系统,死亡率当然加在西医头上,加不到中医头上。
当年为了某种目的宣传中医,宣传到最后连中医自己都相信了。
当然如果是中医自己治,完全可以宣称自己治愈率为86%没有激素后遗症。(当然不会告诉你,即使不治疗,死亡率也只有百分之十几。)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1-29 18:56:59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20-1-29 18:57:58

等问题解决了再说中医解决的就完了呗
不需要理解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1-29 18:58:09

泻药。
急性期症状控制优先选用西医药物治疗。
个人观点,介于该病情症状于SRAS相类似,中药治疗可考虑服用 连花清瘟胶囊 控制发热症状。
目前中医方面缺少相关病例治疗经验,疾病信息披露较少,不予过多论证。
2020-1-25更新
今天发布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科技大学联合研究提出了一些可能有效的中西药物活性成分。
中药来源包括四种:虎杖、山豆根、大黄、紫草。
作为为一名目前身在武汉的医生,我相信中西医通力合作一定能助力我们早日战胜疫情。
重症急性期症状控制优先选用西医药物治疗。
轻症急性期可在医生指导下中西医结合治疗。


还有之前卫健委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中医治疗部分
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病位在肺, 基本病机特点为“湿、热、毒、瘀”;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参照下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本方案不可用于预防)。
1.湿邪郁肺
临床表现:低热或未发热,干咳,少痰,咽干咽痛,倦怠乏力,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或白腻,脉濡。
治法:化湿解毒,宣肺透邪。
推荐处方:麻杏薏甘汤、升降散、达原饮。
基本方药:麻黄、杏仁、草果、槟榔、蝉蜕、连翘、苍术、 桔梗、黄芩、牛蒡子、生甘草。
2.邪热壅肺
临床表现:发热,口渴,不欲饮,胸闷、咽干少痰,纳差,大便不畅或便溏。舌边尖红,苔黄,脉浮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透邪。
推荐处方:麻杏石甘汤、银翘散。
基本方药:麻黄、杏仁、石膏、桑白皮、金银花、连翘、 黄芩、浙贝母、生甘草。
3.邪毒闭肺
临床表现:高热不退,咳嗽痰少,或有黄痰,胸闷气促, 腹胀便秘。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
治法:宣肺解毒,通腑泻热。
推荐处方:宣白承气汤、黄连解毒汤、解毒活血汤。
基本方药:杏仁、生石膏、瓜蒌、大黄、麻黄、葶苈子、桃仁、赤芍、生甘草。
4.内闭外脱
临床表现:神昏,烦躁,胸腹灼热,手足逆冷,呼吸急促 或需要辅助通气。舌质紫绛,苔黄褐或燥,脉浮大无根。
治法:开闭固脱,解毒救逆。
推荐处方:四逆加人参汤、安宫牛黄丸、紫雪散。
基本方药:人参、附子、山茱萸,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散。
2020-1-26 更新
刘清泉新型冠状病毒中医治疗建议:
来源:2020.1.25 国家卫健委健康报 对 刘清泉 采访记录
个人简介:刘清泉,北京中医医院院长,曾参加2003非典一线救治工作,于2020年1月21日抵武汉并与多位专家共同会诊轻、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患者60余人。
正文:
中医治疗方案如何形成的?
中医诊疗疾病讲究“望闻问切”,尤其是突发新发疾病更是如此,我们过去到现场认识病人的真实的临床表现,发病过程,收集相关信息,确立疾病的病因的属性病机的特点,根据病机具体分析,才能辨证论治。
1月21日中午到达武汉,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协调下直接去了金银潭医院,住院病人比较多,也感觉到相关综合医院的应对还处于不是特别顺畅的状态。
在武汉金银潭医院,我们对患者发病情况、发病时的症状情况以及病情演变、舌苔和脉象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诊察。一下午,大致会诊了60多位病人,包括住在ICU的危重症病人和普通病房的轻症患者。
基于此,我们随后与武汉市中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及武汉金银潭医院中医科专家等组成的湖北省专家组的6位专家,围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属性、病位、病机演变特点等进行探讨,还结合武汉协和医院中医科其他专家的治疗经验和意见,到晚上8:00多完成了一个基本框架,提交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的专家组再进行讨论和分析制定了初步方案。这就是1月23日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中的中医治疗方案的雏形。
同时,我们还对金银潭医院的患者进行了分类,按照轻重分类,研究了两个处方用于病人的治疗,并为医务人员开了一个具有提高自身正气的代茶饮处方,交予院方开始临床使用。
1月22日上午,我们到武汉市中医院会诊一例确诊的危重病患者,分析了中医药治疗的阶段效果,并为进一步抢救制定了中西医方案,查看了呼吸科住院的疑似病例,为疑似病例研究了治疗方案。当天下午,又分别到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湖北省中医医院等查看患者,并指定了治疗方案,病人的基本状况与传染病医院是一致的。因为中医院在中药使用更为便捷,在我们来之前,患者用上了所在医院的院内制剂。从基本情况看,中药对于病人病情的稳定、退烧等还是有效果和优势的。
昨天,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仝小林院士与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呼吸科主任苗青、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王玉光已经奔赴武汉第一线。后续北京一些大的中医院还将派专家医疗队进行支援。接下来,中医治疗方案还将根据全国各地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整。我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湿瘟”的范畴,其病因属性为“湿毒之邪”致病,核心病机是不会变。
患者的表现及核心病机
通过问诊及当地专家介绍,患者有以发热前来就诊的,但体温不高,还有一部分患者没有发热症状,而更多的表现为乏力、倦怠、食欲不好,甚至出现一些恶心、胸闷、脘痞、大便溏泻等症状;绝大部分患者都有咽干、咽痛的表现,有些病人还伴随干咳无痰。这个过程一般持续5~7天,期间患者不发热或仅有低热,体温多在37℃多一点,很少超过38.5℃。
如果这个时期,患者体温持续在37℃~38℃,六七天以后,经过治疗,患者一般会逐渐会进入恢复期。但如果这个时期的两三天内,患者突然体温达到39℃以上,病情往往一下子就还会进入危重症状态,喘憋气急,氧合很差,肺部CT检查有大量的渗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舌象,不管舌苔偏黄还是偏白,但总的呈厚腻苔。我们了解到武汉的气候状态,一个是阴雨,一个是湿冷。尽管较以往冬天,温度偏高一些,但没有阳光。结合患者的舌苔、脉象、症状,我们判断其病因属性以“湿”为主,湿困脾闭肺,气机升降失司,湿毒化热、阳明腑实,湿毒瘀热内闭,热深厥深。目前因为各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都是武汉输入性病例,所以病人的病因属性和病机特点不会有太大变化。
如果会有一些轻微的差异,要结合当地的特点“因地制宜”,与热结合而成湿热,与寒结合形成寒湿,与燥结合而成燥湿……但总归 “湿毒”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核心。
所以,我们在制定方案的时候,就考虑早期如何化湿,以防湿邪郁闭以后化热,进入阳明,腑实不通,会加重肺气的郁闭。因为阳明属于胃肠,肺与大肠相表里,这样肺的症状就会更加严重。阳明腑实证重了以后,湿就极易化成湿毒,湿、热、毒、瘀合并,就容易出现热深厥深,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我们看到的一些用上了呼吸机、用上了ECMO的危重患者,往往表现为胸腹灼热、手足逆冷,处于脓毒症休克的状态。所以,早期正确、及时地化湿,然后通腑泄浊,是治疗这个病的一个关键环节。根据上述原则,我们选用麻杏薏甘汤、升降散、达原饮、厚朴夏苓汤、藿香正气散、银翘散等方剂为基本方,拟定了基本的中医治疗方案。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医生适当调整一下药味和剂量,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反应吃完药后,身体轻松了,乏力减轻了,胸憋减轻了,食欲也开始好转,体温开始逐渐下降。目前,也有针对重症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案,重症病人有的是以高热(邪毒闭肺)为主,有的人是以内闭外脱为主,应根据不同情况,辨证用药。
在回京前,我又随国家卫健委指派的相关专家去安徽省进行督察,在合肥传染医院查看了安徽的3例病人,其证候与武汉的病人基本一致。我建议将安徽传染病医院收治的病人尽早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并结合患者情况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开了处方。
医生用药应该注意什么?
近年来,不管是流感,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一些传染病,“湿邪”这么严重的特点,神术散、达原饮、藿香正气、甘露消毒丹等这一类方子更是很少用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当属于“湿瘟”范畴,病程缠绵,它不像风热夹湿,湿邪一除热自清,患者比较容易痊愈。湿邪缠绵,如油裹面,所以,中医同道在选方用药时尤其需要谨慎,将本病的“湿毒化热”与“热毒夹湿”区别开,不要出现方向上的错误,它们的用药思路截然不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以“湿毒”为主,并不是热毒夹湿。热毒夹湿证,用清热解毒加祛湿之法即可。热毒一清,湿自然就没了。对于湿毒化热、湿毒蕴热的情况下,如果贸然清热解毒,过早用上寒凉药物,必然会导致湿邪加重,会出现“冰伏”,反而影响治疗效果。所以,本病应该化湿为主,芳香化浊避秽,透表散邪,升降脾胃,这是我们治疗的核心。湿一化,郁热就散,毒也就没有了,症状自然就慢慢消失。
建议:
通过这几天的观察,我们认为,对于轻型的病人,没有明显的呼吸困难、憋气、喘急及氧合能力正常的情况下,症状温和且没有慢性疾病(如肺病、心脏疾病、肾功能衰竭、免疫性疾病)的病人,可考虑家中隔离,不要忙着去住院,吃上中药,注意休息,保证营养饮食,不需要恐慌。这既是对自己的一个很好的保护,同时也是对于家人和社会的一个保护。对于严重者,有严重慢性病的患者,尤其是氧合指数低于93%,且持续时间较长,一定要去住院。
2020-1-26 夜 更新
仝小林新型冠状病毒中医治疗建议:
来源:2020.1.26 国家卫健委健康报 对 仝小林 采访记录
正文
1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带领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医疗队抵达武汉。与此同时,仝小林院士带领专家组深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临床一线诊治病人。
值得说明的是,2003年,时任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糖尿病科主任的仝小林和全国的医疗同道一样遭遇了非典。作为中日友好医院SARS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长,仝小林主任第一批进入SARS病房,亲手诊治了200多例患者,通过直接接触大量患者,系统总结了SARS的发病特点、中医分期及证候规律,创制了“SARS-肺毒疫四期八方”的辨治方案,其中11例纯中药治疗的经验写进世界卫生组织《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临床试验》报告。
1.《健康报》:您带领的高级专家组前往武汉疫区承担什么工作?
仝小林:我们中医高级专家组的主要任务有三:一是优化中医治疗方案,二是通过到医院实地考察发现中医治疗中存在问题,三是中西医结合救治疑难危重症。
2.《健康报》:通过查房,您如何看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否具体分析一下?
仝小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当属“寒湿(瘟疫”,是感受寒湿疫毒而发病。我之所以这样归属,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病发于冬季,而且主要是从冬至(2019年12月22日)开始,经历了小寒(2020年1月6日)、大寒节气(2020年1月20日),这个时间段是一个高发期。按照“冬九九”来看,发病正值“一九”前后(2019年12月22日~2019年12月30日)。所以,在这个季节,“寒”邪是毫无疑问的。
对于“湿”,武汉的湿气本来就挺大,今年尤甚。以往这个时候,武汉开始降雪了。我们查了一下,2020年1月到今天为止,阴雨绵绵天气持续了16天,湿气非常重,这也是一种反常的天气。
“非其时而有其气”,该特别冷的时候反倒不冷,该下雪的时候反而下雨,就容易出现瘟疫。“疫”本身是指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寒湿(瘟)疫”,之所以加“瘟”字,是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病名。因为武汉今年是个暖冬,这个“瘟”字反映了当寒反暖的意思,它是在一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一种气候、物候下形成的。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中的中医治疗方案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归属于“疫病”范畴,其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如果说得再具体些,我个人认为其中医病名可以定为“寒湿(瘟)疫”。
2. 病性上属于阴病。《黄帝内经》讲“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阳病、阴病的性质、发展和转归是完全不同的。若为温疫或湿瘟,病性上属于阳病,结局是伤阴,是以伤阴为主线。
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寒湿之疫邪引起,病性上属于阴病,是以伤阳为主线。所以在治法上,一定是针对寒和湿。具体来说,因为寒邪被湿邪所抑遏,治疗寒邪,要温散、透邪,用辛温解表之法。治疗湿邪,要芳香避秽化浊。这是一个大的原则。
3.从病位来看,在肺和/或脾。《黄帝内经》讲“形寒饮冷则伤肺”,综合武汉气候及我们所看到的病人,也可以完全没有脾胃症状。
通过问诊,我们发现大多数患者有脾胃症状,而且非常典型,如周身倦怠乏力,食欲不好,恶心、呕吐,脘痞胀满,腹泻或便秘等。我认为治疗时要注意调理脾胃。
4.在分期上,高级专家组的意见基本一致,就是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分为四期,即早期、中期、晚期及恢复期。
我认为各个时期的证候如下:早期为寒湿袭肺碍脾,中期为寒湿阻肺困脾,晚期为寒湿闭肺伤脾(内闭外脱),恢复期为肺脾气虚。
5.在用药上,总的原则是散寒除湿,避秽化浊,而且应该一以贯之。
早期可以用藿香正气散、神术散、达原饮等,中期用宣白承气汤、藿朴夏苓汤等,晚期用参附四逆汤或加苏合香丸等,恢复期用六君子汤、理中汤等。
应该注意的是,体质、年龄、基础病不同,感染疫戾之气有轻重之分,证候可以有所差别。但“万变不离其宗”,伤阳为其主线。有些偏于阳性体质者,很快就化热、化燥,甚至伤阴。
凡是武汉输出的病人,与武汉当地病人治法基本相同。而对于无武汉病人接触史的患者,可以根据当地情况 “三因制宜”。
遗憾的是,我们目前看到的主要是住院病人和发热门诊病人,对居家治疗病人的防和治情况还缺乏第一手资料。随后,我们尽快了解。
今天下午,我还将与黄璐琦院士、张忠德副院长、苗青主任、王玉光主任等专家一起,向顾问组的院士、国医大师们汇报武汉疫区患者的中医治疗情况,在他们的指导下进一步优化中医诊疗方案,不久将把新版中医治疗方案对外发布。
3.《健康报》:在治疗过程中,您还有哪些嘱咐吗?
仝小林:减少不必要输液寒湿者,舌体偏胖大,有齿痕,厚腻苔,甚至腐苔,反映湿邪很重,此类患者初起阶段尽量采用中医药治疗,减少不必要的输液。湿邪缠绵难愈,过度输液会加重寒湿。
避免滥用抗生素因其为病毒感染,除非合并细菌感染,不宜常规使用抗生素。从中医来看,抗生素多为寒凉之品,易伤脾胃。
4.《健康报》:对于病症不典型的病人,在预防上应注意什么?
仝小林:对于部分无发热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的防控,要引起高度重视。
自始至终没有发热症状的部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防控上容易放松警惕。我们发现部分患者以乏力起病,一周左右也未见发热,同时伴有轻度咳嗽胸闷、食欲不振、胃肠道不适等,拍片后肺部出现毛玻璃样改变。
5.《健康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除了外出戴口罩、勤洗手等,中医有什么好办法吗?
仝小林:艾灸该病病邪为“寒湿”,所以应该慎用苦寒药,患者饮食要避免寒凉,食用温热饮食。除了服用中药,中医还有一些简单的治疗方法可以试用,如艾灸神阙、关元、气海、胃脘、足三里等,可以温阳散寒除湿,调理脾胃,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吃大蒜2003年非典时,我们在进入病房前都吃大蒜。大蒜素有抗菌作用,对于一些病毒感染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这是我们非典时期积累的经验,有病无病都可以用。
代茶饮推荐一款简易的寒湿(瘟)疫方:苏叶6克,藿香叶6克,陈皮9克,煨草果6克,生姜3片(寒湿重者,生姜用5~10片)。煎汤代茶饮。
中成药预防上,可用藿香正气软胶囊(或水),剂量减半。
2020-1-27 更新
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预防方案
一、预防参考方药
(一)成人中药预防处方
1.适用于流行期间普通人群的预防。
【处方一】紫草10克、赤小豆30克、绿豆30克、生甘草6克
用法:一日一剂,水煎服,每日2次,可连服6天,无不适可继续服用。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腹泻者慎用,孕妇慎用。
【处方二】芦苇根30克、白茅根30克、生甘草10克、桔梗10克、黄芪10克
用法:煎或泡水代茶饮,不拘时,少量频饮。
注意事项:老人、儿童皆可服用,孕妇慎用。
2.适用于流行期间特殊人群的预防。
【处方一】适用于平素脾胃不和,或近期有腹胀,不思饮食,苔白腻等湿气偏盛者。
藿香3克、陈皮3克、桑叶3克、芦根2克、桔梗3克、甘草2克
用法:一日一剂,加水煮沸后代茶饮。幼儿减半,孕妇慎用。
【处方二】适用于平素易感冒,畏寒怕冷人群。
生黄芪15克、防风10克、炒白术15克、前胡10克、藿香10克、生薏苡仁15克、生甘草3克
用法:一日一剂,水煎服,每日2次,可连服6天。孕妇慎用。
【处方三】适用于流行期间普通人群,尤其适合伴咽喉不适、大便偏干者。
麦冬5粒、白菊花2朵 、射干2克、桑叶2克、青果2克、贯众2克
用法:以上6味药代茶饮。孕妇慎用。
【处方四】适用于流行期间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接触或慢性基础病患者的预防。
生黄芪9克、射干5克、北沙参9克、金银花9克、苍术9克、 藿香6克 、贯众5克
用法:一日一剂,水煎服,每日2次,可连服6天。孕妇慎用。
(二)儿童中药预防处方
1.适用于流行期间正常体质儿童的预防。
【处方】生石膏10克、绿豆12克、蒲公英6克、竹叶6克芦根3克、贯众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可连服6天。1岁以下,每日半副;1-16岁,每日1副。
2.适用于流行期间特殊体质儿童的预防。
【处方一】适用于气虚体质:平素易感冒,动则汗出,肢体倦怠,怕冷,纳差,便溏,舌质淡苔薄白。
太子参10克、生黄芪10克、防风6克、炒白术10克、枇杷叶3克、贯众5克、大枣6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可连服6天。1岁以下,每日半副;1-16岁,每日1副。
【处方二】适用于阴虚体质:平素易感冒,盗汗,口渴,心烦,便干,舌质红少苔。
太子参10克、石斛6克、麦冬3克、金银花3克、贯众5克、大枣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可连服6天。1岁以下,每日半副;1-16岁,每日1副。
【处方三】适用于痰湿体质:平素易感冒,体胖,面黄,乏力,口粘不渴,纳差,便溏,舌质红苔厚腻。
藿香6克、薏苡仁12克、苍术3克、厚朴3克、金银花3克、贯众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可连服6天。1岁以下,每日半副;1-16岁,每日1副。(以上处方请在医师指导下参考使用)
二、生活调节
(一)心平气和,清心勿躁。
(二)清淡饮食,适当增加新鲜的蔬果。少食或忌食油炸、熏烤或辛辣、油腻之品。
(三)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
(四)按时作息,避免熬夜。
(五)开窗通风,室温不宜太高,保持室内空气湿润。
(六)适度锻炼,可进行适当有氧运动,避免过汗耗气。
2020-1-28 更新
卫健委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
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参照下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
1. 医学观察期
临床表现 1: 乏力伴胃肠不适
推荐中成药: 藿香正气胶囊 (丸、水、口服液)
临床表现 2: 乏力伴发热
推荐中成药: 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 (颗粒)、疏风解毒胶囊 (颗粒)、防风通圣丸 (颗粒)
2. 临床治疗期
(1) 初期: 寒湿郁肺
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或无热,干咳,咽干,倦怠乏力,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腻,脉濡。
推荐处方: 苍术 15 g、陈皮 10 g、厚朴 10 g、藿香 10 g、草果 6 g、生麻黄 6 g、羌活 10 g、生姜 10 g、槟郎 10 g
(2) 中期: 疫毒闭肺
临床表现: 身热不退或往来寒热,咳嗽痰少,或有黄痰,腹胀便秘。胸闷气促,咳嗽喘憋,动则气喘。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
推荐处方: 杏仁 10 g、生石膏 30 g、瓜蒌 30 g、生大黄 6 g(后下)、生炙麻黄各 6 g、葶苈子 10 g、桃仁 10 g、草果 6 g、槟郎 10 g、苍术 10 g
推荐中成药: 喜炎平注射剂,血必净注射剂
(3) 重症期: 内闭外脱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动辄气喘或需要辅助通气,伴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质紫暗,苔厚腻或燥,脉浮大无根。
推荐处方: 人参 15 g、黑顺片 10 g(先煎)、山茱萸 15 g,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
推荐中成药: 血必净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
(4) 恢复期: 肺脾气虚
临床表现: 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
推荐处方: 法半夏 9 g、陈皮 10 g、党参 15 g、炙黄芪 30 g、茯苓 15 g、藿香 10 g、砂仁 6 g(后下)
卫健委这版看起来只是个针对当前疫情总结的大框架,具体临床应用还要根据个人状况调整。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1-29 18:58:55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业界目前有两个说法,寒湿和湿温—湿重于热型。
当然,实际上两者用药上是差不多的(湿温湿重于热型也必须用治疗寒温的温燥药),只存在不同医师对用药偏好的不同。。。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1-29 18:59:40

基本上没有直接针对病毒,杀死病毒的药物,药物只能调节身体,缓解症状,保证人的身体不会因为免疫系统的反应受损,然后靠免疫系统清除病原体。所以,无论中药西药,只要能缓解症状,就是有效的。所以在现在这种没有特效药只有常规药的情况下,真得没必要纠结于中医还是西医,只要有效,就应该支持!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1-29 19:00:14

作为一个中医黑,这个时候忍不住跳了出来。
按照中医辩证论治的观点,不是应该一人一方吗?怎么这一两天蹦出来这么多通用预防方子?这些方子通用于每个人吗?
这么多方子各不相同是都有效吗?怎么用药中医界有没有共识?
我还想问一下:吃野生动物的锅中医不打算背一背吗?中医粉是不是认为野生药材疗效好,种植的没用?是不是认为以形补形才搞出那么多野生动植物入药?是不是药食同源的观点误导了老百姓乱吃?这些观念是不是误导了老百姓?
现在研究出来了,病毒宿主是蛇、蝙蝠一类野生动物,那说明这些动物与病毒共生抗病毒能力超强,按照以形补形吃啥补啥原理是不是可以入药?把蛇和蝙蝠晒干磨粉冲服如何?就起名叫龙凤汤吧!

赤月 发表于 2020-1-29 19:00:48

北京已有一例患者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出院。中医辅助疗法也已写入卫健委的试行治疗方案。此次大量的轻微症状患者,正好给中西医结合提供了平台。
然而中西医结合时,现代医学为主,现代中医为辅。且现代中医和传统中医理论存在差别甚至冲突。不知道以上古典籍为基础的传统中医会不会认。
最后,办法中的药方都是在现代医学介入的情况下使用的,所以出现症状请去医院确诊,而不是盲目的按药方处理。因为没有现代医学的药物或者手段下,这个药方肯定没用。
下面摘录原文。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1-29 19:01:36

自己看

赤月 发表于 2020-1-29 19:02:25

中医是信仰

赤月 发表于 2020-1-29 19:03:17

一般症状不就是麻黄汤症么?
有没有中医来探讨一下?中医黑绕道,这个只是探讨。

赤月 发表于 2020-1-29 19:03:37

老药方治不了新病毒。
吃野生动物吃出了祸,不要指望继续吃一堆野生植物能把这坑填上。
好好待着,别作妖。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1-29 19:03:45

1.国家卫健委中医诊疗方案具体了解:https://mp.weixin.qq.com/s/5Fo99kEsvS9RT2PwPwxbyg
2.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已经使用中医药参与肺炎病人治疗 具体了解:https://mp.weixin.qq.com/s/Hd0B15kyBvIblcVzEuYr7A
3.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呼吸科 苗青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仝小林院士
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 王玉光主任,
除夕之夜,奔赴武汉。
4.
http://pic2.zhimg.com/v2-28b6d6a74fad7fe97a02379ac19ab601_r.jpg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22日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新修订的《方案》细化了中医治疗方案相关内容,明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病位在肺,基本病机特点为“湿、热、毒、瘀”;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参照该方案进行辨证论治。该方案仅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诊疗,不可用于疾病预防。
《方案》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分为湿邪郁肺、邪热壅肺、邪毒闭肺、内闭外脱等4类中医证型。
湿邪郁肺临床表现为低热或未发热,干咳,少痰,咽干咽痛,倦怠乏力,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或白腻,脉濡。治法采用化湿解毒,宣肺透邪。推荐处方为麻杏薏甘汤、升降散、达原饮。
邪热壅肺临床表现为发热,口渴,不欲饮,胸闷、咽干少痰,纳差,大便不畅或便溏。舌边尖红,苔黄,脉浮数。治法采用清热解毒,宣肺透邪。推荐处方为麻杏石甘汤、银翘散。
邪毒闭肺的临床表现为高热不退,咳嗽痰少,或有黄痰,胸闷气促,腹胀便秘。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治法采用宣肺解毒,通腑泻热。推荐处方为宣白承气汤、黄连解毒汤、解毒活血汤。
内闭外脱临床表现为神昏,烦躁,胸腹灼热,手足逆冷,呼吸急促或需要辅助通气。舌质紫绛,苔黄褐或燥,脉浮大无根。治法采用开闭固脱,解毒救逆。推荐处方为四逆加人参汤、安宫牛黄丸、紫雪散。
《方案》印发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于23日组织专家召开了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工作视频培训会,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进行解读。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结合赴湖北武汉实地指导救治情况,对中医治疗方案临床运用进行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主管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及各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等人员参加视频培训。






1月22日,北京中医医院刘清泉院长已飞赴武汉,以中医专家身份参与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战役中。
刘清泉同志当年非典时候就战斗在第一线,妻子不幸染非典逝世。
http://pic3.zhimg.com/v2-bcb03e0eb35e2d9d14ed92c98cbf9ada_r.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如何理解并治疗2019新型冠状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