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过年》?
1991 年 主演:赵丽蓉 / 葛优 / 梁天 / 李保田 / 丁嘉丽 / 六小龄童 / 史兰芽 / 申军谊 / 胡亚捷 / 谭小燕 / 马晓晴 / 王丽云 [图片] 葛优调戏媳妇的弟妹,几个动作便透出了猥琐。第一次看到赵丽蓉老师演电影,一点没有赵本山演电影的感觉,很像一个传统的好妈妈。
李保田不愧是国宝级演员,老一辈的男人,有很多那样倔强、大脾气,又父爱如山的。
其他几个角色,懦弱书生气的六小龄童,他霸道精明的媳妇,等等等等
我都能从自己一些亲戚身上找到影子
一句话,真实反应上一代大家庭!! 在差不多十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去年回家过年了,
大表弟吸毒有五六年年了,戒了吸又戒,现在在家里相当于软禁,和活死人没什么两样
二表弟一直在县里帮小老板开车,年前因为山区路况不好,车祸挂了。
三表弟在韶关帮一个亲戚食堂打下手,闲工资低回老家带孩子了。
大舅包了煤矿,花了260万/年,原来的集体煤矿是15万/年,从共有到私有了。
二舅在煤矿测瓦斯含量,每天冒着生命危险下井。
三舅借了大舅的钱买了车,每天就是靠别人帮忙送煤碳过活,经常在大舅那里和大表弟一起hi。
小姨一直在算我外面的工资,说十年怎么的也有100万了,她嫁了农村公务员,基本上的开销都是报销,报销以外的钱没有花过。
大堂哥在省里十大铝业制品厂打工,正在建房子,已经花了7万,他说给我留一层,让我们家回家住,但是没有向我借钱。
二堂哥在云南和一帮子人贩毒被抓了,其中1个花了20万出来了,另外四个人都是死缓。是从边境往昆明走了40公斤冰毒。
弟弟以前一直在广东和我一起打工,去年回老家了,对了媳妇,买了房子,准备生小孩。 作者:腹黑电影
链接:知乎专栏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现在眼看就要过年了,今儿,咱们就来说一部很有过年气氛的片子——《过年》
看海报,爷们儿背着个娃,喜气洋洋的。
如果这样你就以为史某人要推荐的是新年的贺岁喜剧,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部片,是关于现实中的人情冷暖。
豆瓣评分8.4,好于86%的剧情片,好于89%的家庭片。
片子1991年上映,主演是赵丽蓉和李保田。
如果你的年岁比史某人大的话,那你对这两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
赵丽蓉,想当初在那个春节联欢晚会还是联欢晚会的时候。
从1988年《急诊》首次登上春晚的舞台,到99年的《老将出马》(2000年因为肺癌去世)
十一年间,年年出现在春晚的大舞台上,受到了全国老百姓的追捧。
她可谓是春晚名副其实的“一姐”。
但是,如果你以为她只会演小品,那你也大错特错了。
赵丽蓉是评剧演员出身,因为《花为媒》被大众所认识。
凭借这部《过年》获该年度东京国际电影节影后,以及中国电影政府奖。
这也使得她,成为了第一个获得国外影后的中国艺人。
李保田,估计大家就更熟悉了。
想当年,家家户户电视机大概都放过这个歌词“百姓心中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
李保田凭借着《宰相刘罗锅》中的出彩演出。
将刘墉这个角色的清廉、嫉恶如仇、正直与固执的形象深入到了万千的百姓心中。
他自己,也因此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实力演技派演员”
就是这样的两位老戏骨,带给了我们的电影作品怎么能错过。
甚至有的观众说,这是中国关于过年最好的电影,就算说是没有之一也不为过。
片中李保田和赵丽蓉饰演了一对老夫妻。
女方比男方大了八岁,但这四号没有影响两个人的感情。
又是一年的过年,家家户户张罗着置办年货,盼望着一家人的团圆。
赵丽蓉饰演的母亲角色也是如此(以后简称为母亲)
她买了一小车的肉,准备着让全家人大吃一顿。
片子画面中,母亲拉着小车,各家的熊孩子在接上嬉闹。
集市两旁的商贩叫卖声此起彼伏,声音不断。
这不才是过年该有的样子么?看看现在,拜年的路上根本看不到几个人。
能把气氛带热闹的熊孩子也看不见一个,真是一点儿年味儿都没了。
李保田饰演的父亲(后面简称为父亲)是一个身怀手艺的老焊工,不辞辛苦,勤劳能干。
他带着年货从外地赶了回来,只不过用了一种比较特殊的方式,就像这样——
史某人看他这样,只想说一句话:我也想玩······
老两口见着的第一面,父亲就赶紧给母亲围紧了围脖。
大年三十的晚上,母亲弄了酒菜,老两口就这样落寞的围坐桌前。
母亲念叨起了对子女们的想念,父亲却说“去年回来又咋了,差点儿没闹出人命来”
父亲又何尝不想自己的儿女,只是他更多的是无奈。
面对自己另一半的伤感情绪,自己只能用这种话帮她释怀。
真正的情绪,却只能藏在自己的心里。
他为了安慰老伴,从棉裤的暗兜里,一打一打的十元钱。
全都交给了自己的老伴。
老两口本来想去外面跟着人们热闹热闹,借此来忘掉伤心事。
却被人问起孩子们怎么没来的事,只能扫兴而归。
第二天一大早,母亲对孩子们回来还抱有幻想。
包了很多饺子,还耐心的在个别的里面塞上了硬币。
这个念想没白盼,二儿子(胡亚捷饰)带着女友回来了。
二儿子年轻帅气,在北京攻读研究生,这次不顾父亲的反对带了女朋友回家过年。
还给二老买了新鲜的玩意儿——按摩垫
这孩子看似孝顺,不过话还没超过三句,就暴露了。
他把母亲偷偷的拉到一边,说他和女友两人想自费到沿海考察,准备写毕业论文,希望得到父亲的赞助。
母亲见到儿子高兴,顺口就答应了。
父亲听到这个,一脸的不高兴,摔门就走了。
大年初一的白天,接上热闹非凡,大儿子(六小龄童饰)也赶回来拜年。
▲看看这颜值,素颜胜过当红小鲜肉,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他的演技,对比一下某姓某姓的小鲜肉,简直没有可比性
这大儿子是一个中学教师,老实内向,有些懦弱脾气超好,结婚年头挺长,一次火也没发过。
怕老婆,对自己的妻子一点办法也没有,平时最常干的事,就是看关于教学。
妻子对他的评价也就是那么一句话“你呀,真是个窝囊废,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他的老婆(丁嘉丽饰)则是一个泼辣势力的小市民。
上年因为家庭矛盾,砸了父亲家的镜子,此后就再没来过。
这次听说老公父亲赚了钱,特地带着孩子来拜年,而且表现出一副贤妻良母的样子。
指望能在婆家捞点儿东西。
没一会儿,大女儿带着老公,小儿子(梁天饰)带着女友也赶了回来。
小儿子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家伙,没有工作,花钱却大手大脚。
“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是父亲对他的评价。
女友喊一句累,就能让他花“天价”打的回家。
▲从《我爱我家》中扶不起来的贾志新,到《天生胆小》中混不吝的吴小辉,梁大叔还真是个演混混的专业户······
换个角度的话,可以说梁天饰演的这个小儿子的形象是体贴女友的。
如果他能自力更生,这无可厚非。
但是,他这样的情况做这种“体贴女友”的事情,非但没有人会赞美,还会被人不齿。
大女婿(葛优饰)是一个秃头却偏偏爱带假发,是一个人渣中的人渣。
他好色风流,和外面的女人乱搞关系不清不楚。
逼着怀孕的妻子做人工流产,还要骗老丈人一家,说是他们的大女儿“性冷淡,习惯性流产”
(他的妻子,也就是老两口的大女儿,则是一味的忍让退步,盼着他能早日回心转意。)
▲葛大爷这年轻的形象,还真是让人看着有股想揍他的冲动~
除此之外,他还喜欢背地里说二女婿的坏话。
什么玩儿命瞎干啊,什么还有内部的情况啊,只要是能编的,他都说。
就在这个时候,当初忤逆父命,和架子工私奔的二女儿也回来了。
父亲和二女儿二女婿的隔阂渐渐消除,大女婿的谎言也露了馅。
晚上,这样的一家人做到了一起,吃上了老两口梦寐以求的“团圆饭”
大孙子“闹闹”开心的向各位大人拜年,拿到了自己的压岁钱。
小儿子则是把自己要结婚的事情告诉了大家,并且拿出了自己“精心”赶制的募捐箱。
大儿媳拿起酒杯,没有敬二老,也没有敬大家,而是敬给了刚给过自己好处的“二女婿”
并且开口就是“大嫂家困难,以后有用得着的地方可别甩脸子”
大嫂这个功利主义小市民的形象这一下没有隐藏的全部暴露出来了。
还没等大嫂说完,二儿子起身给父亲敬酒。
一番假意的祝福之后,紧接着又说起自费考察需要资助的事情。
因为钱的事情,他和小儿子互相讥讽,差点在饭桌上拳脚相向。
父亲见着这情况,亲自下厨给全家做了一盘“大餐”端了上来——8000块钱
这时候,大妈找上了门,央求大女婿放过自己的女儿。
全家知道了大女婿的事情,大女儿向母亲诉说了所有实情,悲痛欲绝。
已经喝醉的大儿子联想起自己的情况,发出“老实人啊,就容易受伤害”的感慨。
大儿媳回到饭桌找钱,情绪已经积压已久的大儿子终于爆发。
重重地给了泼辣的媳妇一记大大的耳刮子。
一场闹剧过后,屋子已经变得狼藉不堪。
一家的年夜饭也就这样结束了。
其实,父亲早就看出来了,除了二女儿一对儿和大儿子以外,全都是冲着自己的钱来的。
他们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互相拆台算计,只是为了自己能够从自己这里多得到一些。
所以,当小儿子和二儿子发生争吵之后,自己亲自为他们上了最后一道“硬菜”。
他希望在自己的讽刺之下,各位儿女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过分之处学会收敛。
但是他想错了,当利益直接呈到他们面前时,只能带来更激烈的争斗。
所以他最后万念俱灰,对这些儿女已经丝毫没有了留恋。
决定,放下自己的家,带着自己最爱的妻子,去“环游世界”
片子是90年代的片子,但其中的故事却让我们当代的子女脸红。
如今越来越多的子女们(尤其是儿子),天经地义似的向自己的父母要房、要车、要存款,好像父母天生就欠他的一样。
有的手段精明内敛一点,像片中的二儿子一样,先投入一小部分,希望能在父母那里换取大额的反馈。
但是,他们都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他们都向最应该坦诚相待的人耍了心眼。
马上就要过年了,史某人向大家推荐这部片子可不是为了给大家添堵。
我只是想让更多的小伙伴引以为戒。
要知道,你出门在外的时候,父母都是挂念着你的,而且他们又老了一岁。
虽然现在已经不同片中的那个时代。
有好多的事情,在当时的那个年代可能会算作天大的事情(比如小儿子和女友睡在一个屋)
到了现在,就已经什么都算不上什么事了。
虽然事情全都变了,但是父母的对我们的关心和挂念丝毫没有减少。
所以,过年的时候,多给他们一点真情的陪伴,少来点虚伪的套路。
他们又操劳了一年了,所以啊,让他们也全身心的放松一下,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等到过后再说吧~
本文首发于腹黑电影(公众号:fhmovie) 文_ @焚书者
1991年2月12日,春节前三天,一部豪华阵容的电影上映了。有多豪华呢?演员全是曾红极一时、且现在看已经被封神的老戏骨:赵丽蓉、李保田、葛优、六小龄童、梁天、申军谊、丁嘉丽。
这部电影就是[过年]。
[过年](1991),豆瓣8.7
[过年]比真正意义上的内地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早了六年。[过年]和这“第一部”之间,只有两步之遥。
第一步,[过年]是北京电影制片厂和香港万和影视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属于合拍片;第二步,[过年]不是自古以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团圆”式欢喜剧。
但是无论从全明星阵容还是热闹的剧情来看,[过年]都可以算作内地贺岁片的鼻祖了。
这部电影的意义不仅限于此,它还在于拿下了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会大奖、最佳女演员奖,影片质量及演员的表演水平都很高。
然而豆瓣评价人数仅仅是[甲方乙方]的1/8。
▼
[过年]改编自舞台剧《大年初一》。原版舞台剧难以再现,从影片中不难察觉到舞台剧的基底:封闭式结构,主要故事的发生时间在24小时之内,地点集中在程家老房子。
围绕一个中心事件,即大年初一吃团圆饭;人物和事件顺着程家老两口这条主线,依次展开,叙事结构像伞骨;针线很密,戏剧冲突一个接着一个,最终推向高潮。
影片100分钟的片长,13个主人公,每人都有故事,却凭借这种伞骨式结构铺叙得多而不乱。
程家老两口是安分守己的农朴实民,他们的五个孩子,除了老小,都成家的成家,上学的上学,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家看看老人,吃上一顿团圆饭。
而这团圆饭也不是那么好吃的,去年大年初一,这顿饭就让大儿媳给砸了。
影片没有展开去解释去年矛盾爆发的原因,对今年团圆饭的描写,实则便是一种解释。
丁嘉丽饰大嫂
围绕着团圆饭开展的,是对子女们“鬼胎”的扫描。
大儿子和大儿媳妇,一个老实内向,一个泼辣势利。自从去年砸了团圆饭后,一年都没登门儿,这次来拜年,当然不是孝敬爸妈那么简单。
二儿子是研究生,从北京带回来个高干子弟——部级以上干部家的大小姐。春节回家,屁股还没坐热乎,就开始张嘴要钱了,理由是做社会调查。
谭小燕饰未婚妻、赵丽蓉饰程家老太、李保田饰程家老爷子、胡亚捷饰二儿子(左至右)
大女儿有点像《红楼梦》里的二木头迎春。她的丈夫是个为人油滑、两面三刀、喜欢沾花惹草的干部。她“挂不住胎”,弄得程家老两口都觉得对不住二女婿。
这频频滑胎的背后,另有隐情和算计......
王丽云饰大姐,葛优饰大姐夫
二女儿是老两口的心头肉,曾因不顾父母反对嫁给架子工而与家里断绝了来往。如今发达了衣锦还乡,却连门儿都不敢进,大姐夫也没少在老两口那儿给他俩使绊儿。
结果最得老人心的,反而是他们。
申军谊饰二姐夫,史兰芽饰二姐
小儿子不学无术,没工作,成天带着小女朋友看电影,一宿看五场。结婚得靠哥哥姐姐募捐,说婚后不分家照顾爹妈,实际上是要将啃老进行到底。
马晓晴饰女朋友,梁天饰小儿子
简简单单的一顿饭, 使得心怀鬼胎的子女们丑态毕露。若说影片的重点情节在这团圆饭上,那么团圆饭的重点则是一盘“大菜”。
这8000块钱,是程家老爷子外出半年多赚回来的辛苦钱。当年的工资大概每月在100—200块,这8000块钱,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0-30w。
饭桌上的所有矛盾,归根结底都是这盘大菜的“分配问题”。大嫂子的迎合奉承,大姐夫的虚情假意,二儿子攀高枝儿的资本,小儿子生活的所有成本,全都源于二老的积蓄。
只有二女儿和二女婿,是目的单纯的,他们够有钱,就不用惦记着钱。
但会被大嫂子这样的势利眼惦记着。
影片风格可以用“典型”概括。
叙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故事,注重对社会现实和现实生活的还原,刻画富有特征性的人物形象。[过年]的“典型”体现在三个方面:时代特征,传统伦理,乡土文明。
▼
1990年大年初一开机,[过年]讲的也是这一年这一天的事儿。
时代特征主要体现于二女儿和二女婿,程家老爷子对他们的偏见反映出了当时人们对“下海”者的看法。二女婿搞个体户、工程队,旺季一个月就能挣1000块钱。到了大姐夫嘴里,就成了违法犯罪的了。
程家老爷子担心钱的来路不正,问二女婿:“国营职工这么干没毛病?”
二女婿回答:“我凭力气挣钱,犯什么毛病?”
改革开放的时代气息扑面袭来,整部电影用先抑后扬的方式隆重塑造的,就是二女儿和二女婿这对“弄潮儿”。
时代特征是以非常传统的大家族模式为底色的。
[过年]里的家庭观念和春节、团圆饭一样传统。饭桌文化和家庭观念是对中国人的伦理观念最好的承载。李安的[喜宴]关注的正是这两点。
[喜宴](1993),豆瓣8.9
[过年]和[喜宴]在取材上有类似之处,但[过年]没有聚焦“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而是在“传统”内部暴露人性。
程老爷子作为大家长坐在正座,处于权力的顶端,一句话就能掌控全场。不过影片没有任何去挑战权威的意味,也没显示出挑战的兴趣。
影片并非客观叙事,有着批判的介入姿态,批判的是被金钱扭曲的人性,对“传统”则采取了默认的态度。
只是这种仿佛至高无上的“权力”,本身已不具有将家族凝聚一堂的能力。大家族表面看上去热热闹闹,其实不堪一击。真正让他们齐聚一堂的,还得是那盘大菜。
[过年]对大东北的民俗展现得很到位,使影片有种乡土的厚重感。大年初一拍摄,很多景象都是真实记录和村民的本色出演。
如高跷秧歌,在冰天雪地里踩着高跷扭秧歌。
如集市上喜庆的年货——什么都带点红。
演员们五花八门的东北话值得观赏,特别是葛优的京腔东北话。
典型的优点是戏剧性强,引人入胜,但同时也有浮夸的问题。越现代,就越去“典型化”,淡化叙事。
难得的是,这么一部舞台剧改编过来的电影,这么一部塑造典型的电影,演员们的表演却都是行云流水风格的,尤其是赵丽蓉老师,本色当行,完全没有表演痕迹。
给人的感觉像是在偷拍一个农村老太太的生活。
老戏骨的敬业精神和演技一样令人佩服。片中有一场拔火罐的戏份,因气太过寒冷(零下二十几度),剧组想给62岁高龄的赵丽蓉老师找替身,被拒绝。后来她大病了一场,落下了肺气肿的毛病。
舞台剧和电影的表演方式一个外放,一个内收,赵丽蓉老师竟然转换得如此不费力气。人们都知道这位“小品艺术家”,却很少留意到她的国际A类电影节影后身份。
除了赵丽蓉,丁嘉丽的表演也相当出彩。她演的大嫂属于泼辣户型的,很容易演过火儿,但经她的演技一拿捏,就成功地塑造出了很多人心目中势利又长舌的亲戚形象。
葛优,饰演的算是比较脸谱化的油滑人物,在片中就跟假发套似的,是虚伪的化身,同时是喜剧担当。
猴哥儿突破自我,饰演了老实本分易受伤害的大哥。
▼
[过年]是部宝藏电影。
单拎出每个人来,都有典型意义。逆来顺受的大姐与曾为爱出走的二姐,对一个像封建家族中的妇女,一个像出走的“娜拉”,对比中能看出对女性问题的关注;同样是软弱,大姐与大哥截然不同,同样是虚伪,大嫂与大姐夫截然不同。
根植于乡土民俗的厚重质感,演技派飙群戏的阵仗,戏剧性与真实感的巧妙结合,时代特征与黑暗人性的捕捉再现,都使得这部电影足以成为经典。
现在来看,能做到其中一个,算了不得了。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看电影杂志
转载请私信联系,未经授权的转载将被我们视为侵权
这部1991年的片子聚集了很多当红的影视大腕,赵丽蓉和李保田饰演一对普通东北老年夫妻,女方大男方八岁,平日里,男方外出赚钱,五个儿女在外地生活,家中只有老妇一人操持,但也不乏丈夫的顾念。
春节前夕,丈夫归家,把大半年在外奔忙挣来的钱交予老伴,老妇幸福地哭了。中国农村传统观念里,把挣来的钱交给老伴的行为充满着悲伤而感人的仪式感,那是对一辈子操劳家务的妻子的认可,赵丽蓉演得太过真实细腻,悲喜交织的表情如暖流一般流淌在纵横交错的脸部皱纹里。虽然影片渲染了这对老年夫妻间的温情脉脉,我却只觉得心酸,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女性要以终其一生的辛劳来换取丈夫的尊重与体谅。
老妇默默盼着并没有在除夕出现的儿女归来,丈夫虽然嘴上责怪老伴包那么多饺子,但心里还是期待与儿女见面的,只是男性表现隐忍。年初一,先到家的四儿子携高知女朋友回家的一个目的是要向父亲借钱,用于研究生课题组的南方考察。高干女朋友的礼貌和疏远暴露出了两个阶层家庭观念的差距,但总的来说,没有什么坏心,也是为了做正事而和父母要钱,心胸还算坦荡。
剩下的子女携家眷陆续回家,大姐和葛优扮演的大姐夫是最糟心的一对儿夫妻,葛优把那种痞子无赖、猥琐得志的干部小人演得入木三分,大姐性格懦弱,刚被丈夫威逼堕胎却对父母谎称自己是习惯性流产,任凭丈夫在外拈花惹草只是苦闷忍受。影片结尾出,怀孕小三之母闹到家中,大姐不得不哭着对母亲道出了夫妻生活的真相,可悲母亲对女儿的心疼之余竟是劝诫女儿委曲求全、忍耐过活。有多少家庭悲剧的侩子手竟是来自于至亲之人狭隘落后的传统观念啊!
六小龄童饰演的大哥是一个木讷老实的教师,无奈娶了丁嘉丽饰演的一个刁蛮悍妇,终日算计二老钱财,连母亲戴着的一环已吃进肉里褪不下来的金戒指都不放过。
唯一的好人是多年来并不被父亲接纳的二女儿丈夫大川,老人受坏人大姐夫挑拨,长期离间着这一对夫妻,大川和大姐夫在一个单位工作,大姐夫出于嫉妒大川的事业有成而不断败坏着大川的名声,在一家人的劝说下,老人终于接纳了夫妻俩回家过年。其实老人最疼爱的女儿便是史兰芽扮演的二女儿,后来得知了大川干的是正事,且为人上进正直本分后也曾在心里后悔误解了大川。二女儿最为体谅父母,当听见大嫂惦记母亲的戒指时,便私下喊大川临时买环金戒指送给大嫂。
梁天饰演的小儿子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打着结婚的名义在饭桌上直接向父母和哥哥姐姐要钱。年初一的饭桌上,除了二女儿一家,其他儿女围坐一起却心怀鬼胎,大嫂指使儿子向每个人磕头要压岁钱这一幕让我感慨万分,大人心里恶心盘算老人连自己的孩子都不放过,身为父母不以身作则教给小孩“尊严”的概念,难怪小孩长大后也不知耻。
本是一家团圆的喜庆日子,老父亲看透了各方儿女的心思,小儿子为钱与四哥争执起来,老人终于看不下去,进厨房端了一盘“盛着十元一沓人民币”的“大菜”上来,随即掀翻了热气腾腾的饭桌撒手而去,最为可悲的是,二女儿和女婿来收拾残局时,母亲还因为过年习俗拦住不让打扫。
影片结尾,一地狼藉,二女婿大川和大姐夫刚打过一架,大姐受了丈夫欺侮还被母亲劝回家去。大年初一,儿女一如往年般闹得不欢而散,留下凄凉悲伤的老父母,觉得还是自己过比较舒心。
《过年》充分展现了中国农村的传统旧习,透过春节这个大舞台,尽显了家庭生活中最见不得人的悲哀、落魄、狼狈与心机,让一家人的丑态暴露无遗。影片不仅表达了对农村老一辈人的同情与体谅,更揭露了新派价值观与老派成旧观念习俗的碰撞。影片难能可贵的地方还在于,父母对于愚昧传统观念的固守态度加深了自己子女的婚姻悲剧而不自知,这种带着温情的迫害令人倍感悲哀。 这部电影我准备全家聚在一起的时候给他们看,因为跟我家情况很像,相信很多农村的80后孩子都有感触(农村80后很少独生子女,而且都25岁以上了~啃老,夫妻不合,争风吃醋,婆媳妯娌关系,所有的都好像发生在我们周围似的,我本人是深有感触。我家兄弟两个,还有个哥哥,自从前年结完婚,家里多少都会有点矛盾。作为观众我们从电影中看到自己的身影,同感很重要。来自生活,可要高于生活。几位演员的演技没得说,若想真正了解赵老师,必须要看这部作品。丁佳丽演的泼辣女人有点过,但是不影响人物性格,尤其是老三媳妇一进门,一把薅过去,搂在怀里,很传神。葛优,申军宜戏份虽然不多,但绝对够精彩,尤其是葛优两面倒,机会主义者典型的好大喜功,猥琐下流形象跃然纸上。虽然是部老片子,现在看仍有教育意义。故事发生的特定年代,发挥想象的话导演还有其他的故事要讲,最后说,赵老师演的真好!似乎都看到了奶奶,姥姥的样子 看完挺为六小龄童惋惜的。拍这部电影的时候他还是个出道不久的年轻演员,却能在与演技逆天的赵丽蓉老师对戏时丝毫不落下风。这么好的天赋多出些好作品多好,非要浪费在那些沽名钓誉的事上 六小出演的除了猴哥以外为数不多的片子 实在是佳作。看到结尾竟然有些不舍,想想这样一个难以复制的明星阵容,以及已经离开的非常亲切的赵丽蓉老师,更觉伤感。故事很像话剧,但和现在的话剧改编电影不同,每一个角色拿出来都极为出彩,这是当下国产电影根本难以比拟的。中国的家庭问题一直都存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依旧难以解决,也是宿命吧。 电影还是过去的好看,接地气
现在的电影啊,太浮躁
回到电影本身,如果说众生百态和众生苦在哪里,就在这部电影里
赵丽蓉赵老师和李保田两位演员,简直了,撑起了这部电影的半边天 比较好奇饭桌上的8000块钱去哪儿了?有谁帮忙解答一下吗? 遥远的冰雪乡村
本文原发微信公众号【电影通判】
1993年的电影,距今25年了,东北农村的一个家庭,大嫂、二弟、小儿子、大姐夫,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征。这个电影如果再补一个混社会的角色就更完美了。
曾经在东北生活过一段时间,喜欢那里冬季的漫天飞雪,秋天的白桦林与红叶,粗豪的饮食,火坑和包谷烧酒,那个时候交往的几乎都是东北人,形形色色的,唯一遇到的一些浙江金华来的是来要帐的,还有些从山东来的,是来走亲戚的。
性格大部分外向,男人、女人很快能熟悉起来,俏皮话也多,称呼亲热,如果喝酒呢,三杯以后,哥啊,姐啊,兄弟的就叫开了,说话也就不分彼此。眼花耳热后,说的最多的就是有什么事找我。
大部分人都是叫外号,比如四哥、钢子之类的,颇有江湖之气,而且男的,女的都有拜把兄弟或姐妹,比如七姐妹等,称呼上如果说我家老三,那不是他的亲弟弟,而是拜把兄弟。并且一般一个地头都会有一个比较有名的街头人物,有点象香港电影里的湾仔、铜锣之类的,当然没那个大,范围局限于小区、厂区,比如什么二道沟老铁、标准件老三等等,听起来都是很牛叉的人物,却从来没见过,喝了酒以后就问你有啥事没,有事提我,好使。并且一直追问你有啥事,二道沟那,老铁,那是我哥!
有时会遇到一个年龄大的,混过的,结了婚,就稳重了一些,家中会有一位嫂子,与《过年》丁嘉丽饰演的大嫂很象,一张长脸,满脸热情,泼辣,算计,去家里吃饭,如果是第一次,肯定非常热情,弄点红肠、松仁小肚,然后炒个鸡蛋,拌个拉皮,招呼你们先喝着,过一阵又端个小鸡炖蘑菇来,男人们都大男子主义的,女人不上桌。
不过呢,如果你经常去,天天和大哥往彪了喝,嫂子的脸就开始变得更长,让你一下子就能领会到她的不爽,这是个好性格。
梁天演的小儿子是非常典型的,好逸恶劳,混吃混喝,街上的混子他似乎都很熟,但是由于不能打架,便也不受重视,经常回来惦记着父母的那点钱。
如果是他遇到大嫂这样的长脸,最多是一阵的嘻皮笑脸,继续喝继续吃,经常看到东北人在一起吵吵骂骂,好象是常事,几乎没有不吵不骂、不相互嫌弃的,但还天天凑和在一起。
胡亚捷演的二哥,聪明但自私,读了大学,对于前程规划得非常明确,找了个家境不错的女朋友。但为人小气,远离家乡,对家乡的人和事都看不惯。
葛优演的大姐夫,我认识的人中就有这样的,一个小干部,瘦小枯干,40左右,酒桌上绝对是八面玲珑,会说俏皮话,领导喜欢,酒量也有,包养个情人,算计老婆、算计岳父母。
这里似乎对于男女关系的尺度和其它地方不太一样,都以有个老铁为荣,出去南方闯荡的,一般来说男的走向边缘人生,女的也走向边缘人生,回家以后,以前认识的邻居,亲戚背后会嚼舌头,却还在明知他们是干什么的情况下,委托把女儿或侄女什么的带出去见识见识,于是,过年之后,一群群的就象北雁南飞一样。
当然也有象六小龄童饰演的大哥,老实的很。但无论怎么样,此地男女都能喝两口,女孩子喝酒非常普遍,冬天时拿着白酒盅,确实有着与别处不一样的风情。
赵丽蓉、李保田演的这对父母宽厚勤劳,也不知他们年轻时怎么样。
也许过了几年,那里也会搞旅游开发,家里有小院还是非常吸引人的,树柈子搭的围院,墙上挂着一串串金黄的包谷、院子中的雪堆里埋着大马哈鱼、猪腿、羊、鸡、有时还会有野兔子,狍子肉。院里靠墙的大缸里有冻得梆梆硬的粘豆包,屋子灶间旁边有两口大缸,分别装着渍酸菜和大酱。窗户上贴着红红的剪纸,门外的雪积得半米多厚,从一入冬开始,连续几个月都是这样,空气清洌干燥。
这里的冬天,大雪将一切都冻住了,空气冻得也似乎稠了,只要你别遇见没变老的老铁、刚子、小军之类的,来东北玩玩,大酱炒笨鸡蛋、小鸡炖蘑菇,杀猪菜、大锅馒头,德莫利炖鱼,烙大饼,小葱粘大酱,再揪两个水萝卜,坑烧得极是热乎,不能喝的也能喝个半斤包谷烧酒,贴着剪纸的窗户外面便是茫茫雪原,小孩子在院里堆雪人,放鞭炮,这个年就过得就非常有年味,时间也慢了下来,漫长的冬季里,是一种非常好的享受。
白山黑水之间,绵延的皑皑白雪,多少年了,这片土地上的风情,我一直喜欢着。
关注微信公众号【电影通判】 《过年》,91年的一部内地电影,李保国和赵丽蓉主演,其他演员不仅有葛优,还有很多好角。故事讲述了一家人过年,老夫妻俩、三个儿子、两个女儿。老爷子是个电焊工,大儿子中学教师,二儿子研究生,三儿子不学无术;大女儿嫁了个干部,二女儿私奔找了一个技术工人。表面上看,真的是非常好的家庭了。
年三十当天,除了老爷子带着八千元,没人回家。小儿子虽然在家住,但是和女朋友去看通宵电影了。老两口晚上一起吃得饭,大年初一一起上街。二儿子最先回来,带着漂亮的女研究生同学,女同学的父亲据说是副部级以上高官,回来后说要去考察,得家里赞助一千块钱;路上遇到大儿子和孙子,大儿子的老婆是个母老虎,去年大年初一就闹得大家不欢而散,今年本来计划不去了,结果看见婆婆身上戴得金镯子,就来了;大女婿虽然是当官的,却是个流氓,成天沾花惹草,让大女儿堕了几次胎,这次回家的目的是讹一千块买股票;二女婿因为肯干,盖了小洋楼,家里各种电器都有;小儿子不学无术,说要结婚,却在大年初一的饭桌上,拿出一个募捐箱,美其名曰,让大家捐钱结婚。
电影里有很多相对当时,非常有特点的表现。家里盖得房子,女研究生来了说是副部级待遇,家里有大冰箱,大女婿要炒股,二女婿有组合音响,小儿子带着女朋友在家里睡觉,这些有的在当时都是不可接受的。甚至老爷子一年的收入,就是一个万元户,二女婿更是一月收入近千,在当时,简直都是大富户。
大年初一的这顿饭,以老爷子端着八千块现金到桌子上为高潮的起点,大女婿的姘头妈妈来求大女婿放过她的女儿,大女儿说出被流产的真相,大儿子说老实人就是受欺负而醉酒,进而和妻子大打出手,终于一家人不欢而散。老爷子带着老婆子,离开这个家,去北京、去外地而结束。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市场经济之后的家庭的表现,“一切向钱看”是这部电影的悲剧的一切来源。导演在这部电影中的反思,直到今天也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反反复复地上演着。很极端,却也很真实。
这个电影我去年看过 唯一记住3个点
1.那个大学生和我是校友
2.电影用百姓生活最直观的方式,展现了中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那个阶段,价值观在一家人中的改变。家里的不同地位代表不同年龄段的中国现状。方法直接,更触动人们反思.
3.对当时环境下,女士依旧是处在劣势的
喜欢里面推销春联那段 营销手段还是蛮独特的嘛何厚铧 最心疼六小龄童老师演的大儿子,也是读书人,怎么就娶了那么一个无耻贪财的母老虎?
还有最后桌子上8000块钱到底去哪了?! 挺好的片子 我记得有人说是贺岁片 可这片子真不适合全家人一起看 感觉很尴尬 我是在大学毕业前看的,那时候的自己正在从象牙塔到社会的过渡期。看了这部电影之后,瞬间感觉以往只象征着团聚和欢乐的春节,乃至似乎仅以血脉亲情为纽带的家族交往。原来一直都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可以说是暗流涌动。家族尚且如此,何况纷繁复杂的社会? 看的太压抑了 导演来来来咱聊两句
披着阖家欢乐的外衣你赤裸裸揭开了好多中国家庭的伤疤 你来来来 我们和你聊两句 在中国的语境下,“过年”意味着团圆和睦,一年中所有的伤痛可以在此得到治愈,一年中所有的委屈可以在此平息。在我们中国人眼中,“过年”与其说是一次节日的狂欢,不如说是一次集体主义的抱团取暖,希冀在家庭这个最小单位的团体中得到最大的存在感和满足感。
然而,在不少家庭中,过年非但不是神丹妙药,而是催命速心丸,在本身就鸡飞狗跳的家庭中,过年,这种用传统伦理的锁链将家庭成员捆绑在一起的场合,往往是利益角斗场,让每个人都能暗怀鬼胎,见风转舵。
http://pic4.zhimg.com/v2-ddb5fe93e500e2b35db016dc5ac7134d_r.jpg
上世纪90年,内地的一部电影《过年》,将这种一地鸡毛的家庭糟心事,呈现的淋漓尽致。阶层各异的兄弟姐妹由李保田饰演的程家老爹,以及赵丽蓉饰演的程家老娘,在过年当天,黯然神伤。因为他们的五个子女都不在身边,就连梁天饰演的小儿子,在除夕夜,也陪着女朋友到电影院看连场电影,整宿不回家。
http://pic3.zhimg.com/v2-3ee5c0dd10f3ded35a8a38affd3ab6d2_r.jpg
可程家的这老两口在抱怨子女的同时,又分明透露出一种窃喜,因为去年过年虽然一家人在一起,但是差点闹出人命。导演黄健中用低调昏暗的打光,让程家老两口一边埋怨子女的不是,一边拿出今年积攒的存款,漫谈着他们的小欢喜。然而,大年初一这天,从二儿子带着女朋友回来开始,程家陷入猜忌、攻讦和破裂中。二儿子在程家的知识水平最高,在读研究生,但是他的眼中是外面的世界,以及他那父亲是副部级干部的女朋友。他之所以回来拜年,只是想要从父亲手中拿到一笔资助,到南方城市做社会调查。
http://pic2.zhimg.com/v2-7e6987e3df7c269e8ed311a55771282f_r.jpg
http://pic2.zhimg.com/v2-957735231476f6cef56759b18cb2e09e_r.jpg
而由六小龄童饰演的大儿子,在家里是个窝囊废,完全被妻子摆布。大儿媳妇之所以给公婆拜年,只是想从众人口中分一杯羹,不落吃亏。加上她还有个程家目前唯一的第三代,就算是去收割一波长辈们的红包,也非常划算。
http://pic1.zhimg.com/v2-16bec4975c02c9d6798eb5c0079fee7a_r.jpg
http://pic4.zhimg.com/v2-de2a1863ba9357ed4914f84130fbb5b1_r.jpg
程家大女儿和大儿子一样,在家中也受制于她的丈夫——由葛优饰演的丁图,不但经常遭受家暴,甚至被多次强制流产,更悲惨的是,还得忍受丁图在工厂调戏女孩。在片中,他连二儿子的女朋友和小儿子的未婚妻都敢轻薄。他之所以鼓动妻子过年上老丈人家,同样在惦记着老丈人的存款。
http://pic2.zhimg.com/v2-4248b05edff6b40d7af895871706040b_r.jpg
至于小儿子和未婚妻,完全是个啃老族。在外游手好闲,出手阔绰,就连自己的婚礼筹备,也指望着哥哥姐姐们的赞助,以及老父亲的全盘张罗。他是八九十年代中,家里老幺的一种代表。
http://pic3.zhimg.com/v2-a5cc1aabd44ec52b30fc120005ad858f_r.jpg
只有二女儿一家才是真心来给老父亲、母亲拜年。尽管二女儿之前叛逆出走,和无父无母的大川私奔结婚,但是他们二人真心相爱,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敢于奋斗和冒险,所以能够取得高收入。同样,作为家庭中的一员,二女儿乐善好施,给家里的每个成员都买了礼物,而二女婿大川同样勤奋踏实,充满正义感。
http://pic1.zhimg.com/v2-b3f496b138f3617d1056835b6137b2e9_r.jpg
这样的五个子女和家庭,其实代表了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一种明显趋势。大儿子是普通公职人员,二儿子是高级知识分子,大女儿是无所依仗的家庭主妇,二女儿是勇于进取的商业弄潮儿,小儿子则注定沦为啃老一族的无业游民。这种截然不同的社会身份,在回归到原生家庭后,以往的种种问题自然会再次涌现。原生家庭的社会问题在程家一大家子人中,每个人的性格都有迹可循,他们符合中国农村最标准的人物面孔。
http://pic3.zhimg.com/v2-8b632f6ae2f5d94771eff738d7370b55_r.jpg
程父虽然晚年和顺,心中门清儿。但是从他经常外出打工赚钱不难看出,他很少和子女沟通交流,就算是妻子,他也不会有太多的情感抚慰。在程母面对大女儿遭受丈夫丁图出轨后,她透露了一段玄机。原来程父在早年间,也有过沾花惹草的经历,只是在孩子大了,自己老了之后,才逐渐消停。这也是程父在目睹丁图承认外遇之后,并没有找他算账,而是试图劝解的原因。
http://pic3.zhimg.com/v2-6d3e9af2905b9b24e48e213d6d097107_r.jpg
而程母,显然是中国最传统的妇女,她没有丝毫的自我意识。丈夫给她整年的积攒,她可以不要,丈夫朝他怒吼呵斥,她便立马顺从离开。即使大女儿被迫数次流产,丈夫外遇不断,她也在劝和不劝分。在她眼中,男人应该是家中的顶梁柱,权威不能受到丝毫的质疑。所以面对二儿子找了个官宦出身的女朋友,她担心的是,儿子没有话语权。同样地,在面对大儿子的窝囊处境时,她力劝儿子当官,不能丢了面子。
http://pic3.zhimg.com/v2-2feec518b0a6e3e996f3fc4c730e0582_r.jpg
这种中国传统伦理的因子,同样影响了程家的第二代。大儿子之所以醉心教书,并非真正超然物外,而是逃避自小身为长子的责任阴影。要知道,作为一名长子,照顾弟弟妹妹,成为他天然的职责。所以他必定顺从服帖。加之有程父的威严震慑,他不可能拥有话语权,这也是大儿媳妇之所以无法无天的根源。
http://pic3.zhimg.com/v2-a5b791897ebebeb04d70ece59d6a4c09_r.jpg
大女儿的性格,则完全继承了程母的一切。至于二儿子,他处于中间地位,一方面,他不用像大哥那样是个精神傀儡,另一方面,他也不可能像小弟那样,成为小祖宗,对一切不管不顾。所以,在面对前后夹击时,他自然选择通过读书这条路,逃离原生家庭。老实说,这种做法非常正当而且无可争议,然而,正是程父的威严过于独裁,程母的顺从过于卑微,这种逃离的冲击力对他造成的影响非常巨大,甚至是过火。因为从他选择官宦之女作为女朋友,和大儿媳妇一样,过于奉承曲迎二女儿女婿来看,他只是一种更为优雅和得体的势力,也更加具有欺骗性。这也是程父一直对他有所保留,甚至多次讽刺的根源。
http://pic2.zhimg.com/v2-0006c78ed8fa9316b1d85489802a2b25_r.jpg
至于小儿子,既是男子,又处于最小辈分,他的游手好闲,出于全家由于传统伦理,不得不在物质享受和精神自由上,对他放任不管。毕竟,他是最小的儿子,最小的弟弟,不疼爱他,疼爱谁呢?
http://pic4.zhimg.com/v2-cc05810947f495c9e6961e612a026487_r.jpg
如果联系程家的第三代,也就是大儿子的儿子闹闹,我们便立马知道,梁天饰演的小儿子为什么可以如此无赖放纵。在最后高潮的一场戏份中,全家齐聚一堂吃饭,闹闹假模假样地磕一个头,便可以拿到一份红包,在穿上由小儿子送给他的衣服时,他甚至自己道出了冠冕堂皇的秘密:我就是全家的小祖宗!
http://pic2.zhimg.com/v2-c469f51a81b717ca3d250e3c8a3b1384_r.jpg
那为什么二女儿可以如此清新脱俗,成为全家唯一一个在道德上毫无指摘的存在呢?这当然还是和二女儿的经历有关系。在程母和二女婿大川的一番对话中,我们知道,在二女儿出生的那年,程家收入很少,一家六口人得养活,确实很艰难。幸好程父的弟弟对二女儿疼爱有加,带到南方城市养活长大。从此就可以看出,二女儿拥有着和其他四个兄弟姐妹完全不同的成长环境,这才是她可以拥有不一样生活的根源。
http://pic4.zhimg.com/v2-7abd80feeebdbafc2c69e85fe76375ec_r.jpg
所以,与其说,《过年》这部电影是在讲述过年期间,程家十几口人所发生的鸡飞狗跳、暗里藏刀的家庭琐事,实则是在讲述在中国农村传统伦理下,程家从第一代到第三代人的性格悲剧,而这种悲剧并非是因为过年才会被激发,只是过年这个特殊性的时间节点,成为导火线,让每一个人都亮出了锋芒,如同刺猬一样,抱团取暖,但这只会是二次伤害。
http://pic2.zhimg.com/v2-c5f7e1e7b0a09f3d278ebc0a1676f82f_r.jpg
欢迎关注公众号“电影侃不停”
获取更多电影干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