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尊门 发表于 2020-2-1 08:49:40

我们为什么提倡“春节要回家”? | KY调研:当代年轻人春节返乡报告

春节将至,身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不回家过年。我的好朋友就是其中之一。
她几乎每年春节都不会回家,而是用这个长假来去世界各地旅行。她的理论是,春节回家这么多天,闲得发慌。和老家亲戚又没有什么话好聊,非常无聊。小时候没办法,现在经济独立了,长假又那么难得,当然要用来做更好玩的事情。至于父母,平时找个时间回去看看也是一样的。
但今年,她却突然告诉我说,决定回家过个年。外婆年前生了场大病,她和外婆感情很好,因为这件事突然感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恐慌。她说,今年要在生养自己的小城走走看看,多陪陪长辈。
对于她的选择,我很支持。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这一代年轻人低估了春节回家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要和大家聊聊,我们为什么提倡大家——尤其是在独立后,春节尽量回家看看。






针对春节是否回家这个问题,我们在粉丝群发起了一个小调查,共收到250份有效数据。其中男性占比21.79%,女性占比75.98%,还有2.23%的受访者不愿透露性别。
在受访者中,有72.63%的受访者今年春节一定会回家,19.55%的受访者今年春节不会回家,其余7.82%的受访者不确定今年春节是否回家。




在回家的诸多原因中(多选题,每人最多可选3项),被选择最多的三项是“出于对家人的思念”(56.92%)、“出于平时没有时间照顾家人,节日回去尽孝的责任感”(38.46%)和“出于习俗”(36.92%)。
在春节不回家的原因当中(本题为多选题,每人最多可选3项),被选择最多的三项是“回家太远,时间成本太高”(34.69%),“春节不放假”(30.61%)和“想用春节小长假做更有意义的事”(24.49%)。其次三项是“回家会带来不愉快的体验”、“回家会带来额外的经济开销”、“每年回家过年都一样,很无聊”。
看来,除去客观原因,认为回家的意义不高、或者用春节做其他事会更有意义,是大家不回家的最重要的原因。




如果春节不回家,大家会去做哪些事?(多选题每人至多选3项)我们的调查发现,各类活动被选择的比例由多到少依次是“旅游”、“学习”、“在现在居住的地方自主安排娱乐活动或休息”、“工作”。
令人惊讶的是,高达2/3春节不回家的人把学习也纳为了自己的选项之一,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样本是随机抽样于KY粉丝群体,而这本就是更爱学习(比起普通人群)的一群人。
如果回家,会带来哪些不愉快的体验呢?(多选题每人至多选3项)我们的调查发现,被选择最多的三项是“被拿来和他人比较”, “被催婚或催生”和“因为和家人观念差别大,聊不到一起”。
此外,将“和家人关系不好,春节可能会争吵”和“家乡发展落后,回去生活不便”纳为自己选项之一的人也很多。
其中,单身的受访者回家的比例明显高于非单身的受访者(可能是因为单身被要求春节回自己家的压力更大)。但同时,也是更多单身的受访者会表示“春节回家会带来不愉快的体验”(被比较、催婚、催生的压力都更大)。
18岁-25岁的受访当中,80.52%的受访者春节会回家;26岁-30岁的受访当中,66.10%的受访者春节回家;31岁-35岁的受访者当中,63.16%的受访者春节回家。可见随着年龄增长,我们似乎注定与生养我们的家乡越走越远。




但,长大后的我们——尤其对于那些和原生家庭关系不好、曾经在家庭中感受过许多痛苦的人来说,我们真的不需要回家了吗?




托马斯·洛伦·弗里德曼称呼这一代年轻人为“无根之人(the unrooted)”。我们正在失去“家”的概念,脱离我们出生于的文化身份:亲缘、邻居、生活的街区等,正在从我们的身份概念中消失。
如果你在海外生活过,尤其是像纽约这样的充满世界各地来的移民之都,你会发现他们关于“root”的概念远比我们要深。他们会更多地去反思以及向他人介绍自己从哪里来,在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有着什么样的文化。
但我们这一代中国的年轻人,却往往对自己的“根”感到隔绝或者陌生。尤其是那些离开小镇,来到国际化大都市生活的年轻人。他们是真正意义的“无根之人”——在大城市他们并未被完全接纳,回家乡又觉得格格不入。
可大城市真的这么好吗?全球化的大潮下,全世界的大城市正在变得一模一样。我们吃类似的食物、以类似的方式度过闲暇时间、追求相同的消费品牌。我们在追求成为“global citizen”的路上,正在变成脸谱化、无差别的人。
可能有读者会问,那变成“标准”的国际青年又有什么不好呢?当这个世界对“好生活”的标准日益趋同之后,我们的焦虑才真正开始。我们都害怕无法过上标准中体面的人生。同时,我们也因为这些标准,失去了自己的身份中那些独特、有差异化、有情感的东西。
我们需要时不时回到生养我们的小城。它提醒着我们,我们是从哪里来,在什么样的文化中长大。一方水土一方人,我们有着“标准”以外的,自己独特的、值得自豪和珍惜的东西。
在那里,生活有着不同的可能性。


我们之所以呼吁年轻人春节回家,也和乡村与城市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有关。在大都市生活的年轻人,为什么也需要乡镇的支持?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社会学家大师帕森斯的一个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了一个社会中的五组“模式变量(Pattern Variebles)” (Parsons,1937)。这里为大家介绍其中3种。
1. 情感投入的 vs 情感中立的
“情感投入”的互动方式是指在人与人的互动中,彼此带有较多情感色彩;“情感中立”的互动方式是指人与人的互动更加依靠理性。
2. 扩散式互动的 vs 专门式互动的
“扩散式”的互动指的是,人和人的互动会设计多方面的目的,而不是单一的功能(例如在老家,医生可能和妈妈是好朋友,除了医患往来、平时还会一起逛街);“专门式”的互动指的是,人和人的互动较多情况下有着专门的、单一的目的(大城市中往往与医生的互动只有看病)。
3. 特殊主义的 vs 普遍主义的
“特殊主义”的互动方式中,“标准”是因人而异的、取决于人和人之间的亲疏关系(例如别人家的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哭是“熊孩子”,但如果是自己家的就是活泼可爱);而“普遍主义”的互动方式中,“标准”是普世的、来自通行的规则(例如合同、法律、宗教信念等)。
帕森斯认为,以上变量的前面半句,对应的是传统社会,而后面半句,对应的则是现代社会。在现代的普遍主义社会中,更常见独立的个体;而在传统的特殊主义社会中,更常见(人际间)相互依赖的个体。
他提出,传统中国的社会,就是一种典型的“特殊主义”取向的社会类型。
对于那些离开小城镇,前往大都市寻求发展的中国年轻人来说,他们的家乡,就是一种特殊主义的社会类型;而他们向往和认同的大城市,则已经受现代化的影响,是普遍主义的社会类型。在传统社会中,经营自身与他人的关系,从而得到特殊主义的照顾,是每个人的一个重要任务。这也正是很多年轻人讨厌家乡的所在。
但事实上,特殊主义原则是不可取代的,有它独特的作用。比如它能够带来普遍主义无法带来的情感价值,而在危机真正发生的时候,也只有那些特殊主义的关系会是个体“最后的守护者”。
中国社会的矛盾之处在于:特殊主义带来了人们对于“自身关系网络以外的人”的不诚实与不信任;但关系网络以内的、尤其是亲密的人之间的扶持与信靠,却也是无以伦比的。
当我们离开家乡,我们就真的成了浩瀚大海中的一叶扁舟。传统特殊主义社会中,亲人、关系密切的人给到彼此的扶持,是普遍社会望尘莫及的(从美国人与人之间在热情表象下的冷漠就可看出)。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渠敬东老师曾在一篇访谈中说,“当一个社会真正遭遇到危机和动荡的时候,人们才会意识到没有归属的可怕。”在乡村生活中,人们互相照顾,这既诞生了无尽的矛盾冲突,却也一直、的的确确是很多人度过困境的路径。人们觉得小家之外还有延伸的亲戚大家庭,此外还有氏族,还有村落。他们既有义务照拂他人,也有权利向他人求助。
“一个人总是渺小的,抵抗不住那么大的体制,也无法适应所有的变故。……在城市中,我们孤独地面对整个世界,似乎有无穷的力量。可是等你失恋的那一天,等你失业的那一天,等你生病的那一天,等你面对死亡的那一天,你才有可能真正明白,在这个世界里过活,不能仅靠你自己。”(渠敬东,2017)
家乡仍有我们的“根”,它是危机时,对我们最后的承接与安放。
最后想从私人微观的层面,聊一聊我们为什么呼吁年轻人回家。
家庭,是我们自我身份开始建立的源头。无论多少人批判“原生家庭有罪论”,在原生家庭中最初生活的那些年,奠定了我们此生的人格基础。
我们需要了解过去究竟发生了什么,以及究竟为何会发生这一切。当人总是生活在“无法理解”中时,就会产生许多无法自我消化的情绪,反复与过去纠缠。
在还小的时候,我们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尚没有能力面对人性的复杂与矛盾。而父母也常常会出于保护我们的目的,选择筛除一部分信息不向我们透露。
因此,在我们头脑中和记忆中的家庭,往往就可能是基于不完整信息形成的。而这种信息的不完整,影响了我们理解家庭、也影响了我们理解自己。你并不真正了解父母是如何长大的,他们的一生中经历了哪些重要的事件,这些事件如何影响他们成为了现在这样的人、这样的父母;你也并不了解父母之间的关系,他们过去是如何相识相爱的,他们现在如何看待彼此在对方心中的位置。即便这些事情在你出生前与出生后发生了改变,你所能记住的,很可能也只是事情的表面。
这一切信息的缺失,就像一幅不完整的拼图,让你无法得到一个完整的故事。你可能会因此变得武断、不自觉地断章取义,用想象拼凑出能让自己感觉说得通的故事的全貌。而这种武断的、自己下了结论的故事,却有可能成为你和家庭、和父母之间的隔阂。让你们无法走向和解。
当你看到故事的全貌,你会看到家庭中的每个人是为什么会在这个家庭中,以Ta现有的方式去行动,你会看到你的家庭之所以日复一日这样“运作”的原因;你会理解你的父母作为一个整体的人,而不是作为“父母”这样单一的角色切面——在他们成为你的父母之前以及之后,他们都还有也应该有更多的身份。
而看到这样的全貌,是有积极意义的。如果这个孩子能够重新走入家庭,了解自己家庭真正的历史,就有机会解开埋藏在心里多年的心结,走向更快乐的自我和人生。
所以,看完今天的文章,你准备好今年春节回家了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们为什么提倡“春节要回家”? | KY调研:当代年轻人春节返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