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0-2-9 17:30:32

科比去世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去世,人们的感受和表现为什么不同?

2019年,中国科学院总共去世32位院士。 2020年正月,NBA球星科比·布莱恩特去世。 如何从社会学角度解释和理解人们的不同感受? 相关问题 如何看待一男子称宁愿疫情死千人也不愿科比死?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20-2-9 17:31:06

袁隆平院士百年之后,到时候排场绝对不比科比小。
今年逝世了32个院士,你立刻能把他们的名字,研究方向等等信息默出来吗?
人们只是无知,不是傻子。


论科研人员,我们记得于邓三钱,屠呦呦袁隆平,因为他们肉眼可见地改变了中国。但我们可能不认识其他院士。因为没有什么特别让人记住的。
论军人,我们也记得当年的元帅大将,因为我们知道他们做了什么。但那么多中将少将难道就不是战功累累?你记得几个?我明说,中将里我反而只记得邱会作李作鹏,不是因为他们战功彪炳,是因为他们后来是罪人。这些反面人物我反而记得了,因为他比较突出。
别说是中将,现在的火箭军司令员叫什么?武警上将有几个?你说的出吗?




人总有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没有接触过的人就是不知道。
不可耻。
蜜汁优越引战的才可耻。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20-2-9 17:31:22

这不是就“将军坟前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的翻版吗?
很简单很正常,科比是很多人青春回忆的一部分,而院士不是。但是你显然不想看到这样的回答,你是想得到这样的回答:中国年轻人无知,只知道跪舔外国明星,不知道本国科学家。
对不起,知乎没有。
其实这种问题就不该有。你是不是自己觉得替32位院士鸣不平?NONONO,你只是觉得这个装逼的角度挺新颖的,其实你太out了,这种装逼方式早被玩烂了,基本公式就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界大牛VS知名艺人、运动员”,用表面上哀叹不公其实想挑拨离间的方式带一波节奏,也就能在微博头条网易骗骗油腻中老年愤青和无知青少年。
你是真的崇拜这些院士吗,根本不是,你最大的崇拜不过是在某位去世了在朋友圈跟风点个蜡烛(重点是跟风),至于这位院士是干什么的,做出了哪些贡献,通通不知道,甚至名字都是第一次听说,不看照片性别都可能弄错,就被你拿来作为带节奏发泄情绪的工具。一些自媒体也特别喜欢用这种方法贩卖情绪,引流,收割智商税。
真正的尊敬、崇拜、缅怀一个人,是去走进他,了解他,了解他的事迹、贡献、作品,默默放在心中,而不是用他的名字为自己脸上贴金,成为你装逼的工具。
就算你真的为这些院士惋惜,那也要明白这是你个人的事情,不能用道德绑架来让别人喜欢谁,你可以去宣传院士,或者鼓励大家多宣传,而不是假装愤愤不平,这对科比和喜欢科比的人都不公平。
从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现象特别正常,古今中外都是。知名艺人、运动员就是娱乐大众的,甚至被大众消费的,当然知名度特别高,你不能一边对别人的影响力津津乐道,一边又怪别人知名度高。社交媒体当然以娱乐体育新闻为主。你要想了解军事、科技、学术,那要去专门的网站去看。一边热衷于奶头乐,一面感慨“院士坟前无人问,科比去世天下知”,岂不是精神分裂?
拿科比对比院士,你觉得是替他们鸣不平,其实是对他们双方的侮辱,真的了解他们,真的尊敬他们,是不会有这种无聊又无知的想法的。而且很多时候,有这种无聊感慨的,和说院士浪费国家科研资金连个诺贝尔奖都拿不到的,是同一波人。

赤月 发表于 2020-2-9 17:32:07

人们总是只能听到近处的哭声而忽略远方的哭声,这是人类的本能,本能无对错之分。
科比对人们的影响直接化程度更高,他的影响是通过海报、视频、照片等直接刺激人们感官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有形的影响。
院士的影响是什么?是他的研究。他的研究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对科技的影响,对国家国力的影响,这种影响看不见、摸不着。这种影响是无形的影响。
说实话,人类很难因为一个不知道长什么样子、名字第一次听过、具体贡献不了解只知道贡献很大的人的死亡而产生情绪的波动。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分析得这么复杂呢?
知道科比的人远比知道中科院院士的人多得多,仅此而已。
我相信,一个因科比去世而感伤的人如果完整地了解过中科院院士的生平贡献,他也绝不会对院士的去世无动于衷。
这才是人性,不是吗?

赤月 发表于 2020-2-9 17:32:59

我和知乎大部分人看法完全不同,科比和院士的过世,更多的,应该是相同点,而不是不同点。
科比一生对事业的执着和大部分院士也有相似点。大家只要想到中国院士,第一件事,必然是他的科研成就而不是他的人生哲学。第二件事,就是他的研究成果,为这个世界做出的贡献。但这两件事,其实对普通人来讲,一点意义都没有。
塑造院士形象,侧重点应该有去描写,拍摄,院士到底是怎样的人,有没有共同点,他为什么最能够代表中国人的那一批人?我们压根就不知道!
院士的成长环境,院士的人格,院士到底拥有怎样的精神才支撑他走到这一步,院士对待困难,金钱,爱情甚至各种诱惑的态度,哲学观,院士的世界观,院士面对自己喜爱的事情,如何去坚持,他有怎样的价值观。从这些角度来看院士,来启发后人,那么院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很有可能会超过院士研究成果本身。
因为,无论是哪个国家,给人们希望的,永远是下一代!
科比过世后,谈的最多的是什么?是科比的成就?不是,谈的最多的,就是在科比成就背后,他为篮球付出一切。谈的是何时何地,他都坚持训练。谈的是,他为了目标,面对无数键盘侠的质疑,扎实前行。谈的是手指受伤后像掰玉米一样掰回来,继续上球场上干对手,谈的是腿折了,依然罚完那该死的两球,然后彻底结束了巅峰生涯。然后科比回到了更衣室,第一次面对记者哭,害怕,如果你看过他的传记。你就知道,他怕的事儿,居然并不是伤病本身,而是再也无法成为那个,大家心中的科比。甚至,谈的是,科比不顾全家人的反对,娶了她爱的女人。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喜欢科比的原因!
中国年轻人,喜欢得超级英雄,最重要的特质是吃苦耐劳,通过强大的意志力,干穿一切壁垒的“普通人"。因为大多数中国年轻人,都太普通了,从小就没有具体的喜好,三点一线的围着教室,只能在吃饭的时候抬头看看天空。荷尔蒙狂热的分泌时,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告诉你的,都是身上的左右手,比那无知的懵懂的情感,重要一万倍。大学毕业后,你多想为了自己身边的你深爱的,个子娇小的女孩,付出你的一切。可笑的是,打开安居客,上面一个个公交厕所大小的盒子,把你身上所有器官卖了,都付不上三分之一。
所以,退一万步讲,即便最后你什么也得不到,你也需要一个精神支柱,来告诉你,这样没错,累死,总比站着傻笑强。这不是奋斗逼,这是城市中绝大部分年轻人的缩影。其实,知乎里很多所谓的大神,也和你一样,一样的迷茫无助,只能来知乎表现他的优越性,你看他回答的问题,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与价值。纯粹就是为了喷的爽!贩卖了大量的焦虑,这样的知乎,就是变相的咪蒙!告诉年轻人,为什么这样,努力的意义与价值何在,比喷,重要的多。
年轻人,需要像科比和院士的形象,支撑他们的人生理想,他们的目标,他们的价值观。仅此而已。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209257177933848576">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20-2-9 17:33:55

知名度往往不是因为对人类的成就大小,而是媒体和人格化传播。
在中国,凤姐的大名,还高过众多院士呢,能说凤姐的贡献盖过任何一个院士?
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是8848米,世界第二高的高峰是哪个?高度是?
世界第一个离开地球的航天员是加加林,而且我知道是苏联的。第二个离开地球的航天员叫什么?是苏联的还是美国的?你猜!
中国最有成就的科学家有哪些?你我可能记得袁隆平、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于敏等各领域家喻户晓的名字,却记不得如今各领域还在世的领军人物。
为何如此?一是领域第一容易被英雄化,被传媒记录和传播,所以,容易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和现象。而第二,容易被忽略。
即使如体育领域,普通篮球迷知道那个年代有乔丹、科比、姚明,却不知道,还有很多篮球运动员数据是盖过姚明和科比的,比如拉塞尔,但为何中国篮球迷更熟悉科比和姚明?因为传媒的力量。科比是中国开始篮球商业化时代最牛的篮球运动员,姚明则是中国最成功的NBA球员,媒体故意在推动篮球领域的英雄化,以推动篮球影响力,占据用户心智,以获得经济利益。


电商狗-老李:2019年人工智能电视销量排行榜(TOP10)电商狗-老李:2019年中国智能手机销量排行榜(TOP10)电商狗-老李:2019年笔记本电脑销量排行榜(TOP10)电商狗-老李:2019年最受欢迎的小说是哪些?-11月小说销量排行榜(TOP10榜单)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20-2-9 17:34:21

因为不熟
我小时候查字典,查到同情的意思是对于别人的遭遇在感情上发生共鸣
当时我就想是不是人类根本不同情别人,其实他是在感伤自己?
科比的去世就是一个例子
特别难过的人大都是在科比身上投入过很多精力的人,科比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只是一个明星,更是一个玩伴,一个伴随着他们长大的玩伴
所以那些不知道名字的院士,很难引起共鸣
但是全国青年人的爷爷,袁隆平院士不一样
他的号召力远远超过科比
很多爱发袁隆平院士表情包的人心里,袁隆平比科比重要的多
因为他也是很多人的老朋友
类似的还有养猫的马未都,各种表情包的局座
其中陪伴过很多年轻人睡觉的于谦
恐怕才是那个最容易让人共情的男人


祝愿于老师和上面的老朋友们都长命百岁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2-9 17:34:57

科比是体育明星,啥叫明星,就是需要万众瞩目的人物,职业篮球这个职业,就是需要粉丝们来捧着,没有这么多粉丝捧着,哪来的钱让科比这样的明星全身心投入这项运动,哪来钱营销扩大NBA影响,哪来钱养这一个产业链上那么多人。
中科院的院士,是科研工作者,他们这个职业,和有多少粉丝没什么关系,除了踏实做事之外,他们对于公众(不能教粉丝)的影响很悠闲,偶尔拿出来振奋一下国人士气,让小朋友们知道读书还是很必要的,有几个粉丝,对他们的工作没有什么影响。
职业属性在这里,也就没必要纠结科比去世带来的反响比院士去世更大了。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20-2-9 17:35:06

我很怀疑这个问题是知乎用小号带节奏引流量的,知乎最擅长引流量的手段无非两个,一个是把经典问题定期删了重新回答,一个是用小号发带节奏的问题。
首先,悼念科比,并不代表不尊重院士,不知道这些院士对祖国与人民的重要贡献。如果你问那些悼念科比的人,科比和这些院士谁对中国重要,我相信只要不是脑残蜜,都会毫无疑问的告诉你院士重要的多。一定不要往“将军坟前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的节奏上靠。
其次,人是感性动物,情感的波动与事件的亲密程度有关,比如你小区里素未蒙面的人不幸车祸去世,和新闻里看到的车祸,肯定是前者给你的情感冲击力更强烈。我想很多20-30岁的喜欢篮球的人青春里都会有科比的影子,不管是科密还是科黑,他的精神也间接激励了很多男生,对于他们而言科比就像一个青春里的朋友和老师一般,这种情感亲密程度会远强于那些为祖国人民做出巨大贡献但与个人生活陌生的院士,这是最主要的原因。而且,相比院士们的高龄仙逝,科比这是正值壮年带着女儿不幸坠机,这会让人产生更强的同理心,情感冲击力进一步加强。
第三,悼念科比和为武汉加油,也是不冲突的事情,两者都是人们发自内心的真实感情。朋友圈里有说在国难当头,朋友圈转发悼念科比非常不适合。但这两者都是人们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一个是个人情感,一个偏向集体主义、家国情怀,根本不冲突,两种情感的结合反而让人更加真实。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集合”,悼念科比和为武汉加油都能体现人的本质。
为了避免一些人被带节奏,我最后科普下,我国对科学人才的尊重及待遇日益提高,像院士这种级别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享受副部级待遇,每一个院士所能支配的科研资金都是在上亿以上,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学校、每一个家庭都会为自己能培养出一个院士而骄傲。
在我国,院士是什么等级?王晓东:中美两国“院士”大不同 中国院士地位高

赤月 发表于 2020-2-9 17:35:41

一个中国院士死了对比科比死了,全世界都在关注科比的死去,你为中国院士不值。
一个美国院士死了对比科比死了,全世界还是在关注科比的死去,你怎么不说话了呢?
本来就不是相同受众的人,我不看NBA,不打篮球的人,我都知道科比,但是院士这种东西,你别是不是科研人员,你换一个专业的院士你不认识都很正常。而且说实在的,除了自己专业那几个赫赫有名的名人,我们认识的中国院士无非就是袁隆平,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
Steve Jobs,苹果创始人,2011年10月5日过世。
Dennis Ritchie,C语言之父,2011年10月12日过世。
前者的Jobs动不动出现在朋友圈QQ空间呐喊着stay hungry,stay foolish,后者Ritchie有几个非计算机专业的人会知道在Jobs死去一周后去世的C语言之父呢?
除了IOS开发人员和销售人员,有哪个人会认为Ritchie不如Jobs伟大呢?

赤月 发表于 2020-2-9 17:36:35

科比离开,更多人一开始表现出的其实是震惊,然后才是伤心难过。震惊在于他太过年轻,事情来的太突然以致显得那么恍惚不真实。他的未来应该有那么多种可能,不应该在41岁戛然而止。正常情况下他应该在我们的关注中慢慢老去,像迈克尔乔丹那样,而不是突然得到一个这么惨烈的结局,而这个结局中一起丧生的还有他最爱的女儿和其他一行7人。
伤心是因为他已经嵌入我们的生活,以我们肉眼可见的方式。我不想说科比是我的青春这种话,但这十几年他就是我以及众多篮球迷记忆的一部分。不管你是科密、詹密还是他对手的马刺绿军球迷甚至科黑。他是你天天讨论天天新闻里看到的那个人。是那个你看直播时以前在场上现在常常坐场边的人。
我前面在医院住院,同病房住着一个二十出头却罹患癌症的小姐姐。她很漂亮,很年轻。认识她的时候她已经只有一只手和脖子能动。但我每天看到她都觉得很难过。她还有生的渴望,她未来本应有那么多种可能,但这一切都不会有了。这真的太残酷了,但又如此真实。
你看,即便不是突然离开。当你看到一个生命在他本不该凋谢的时刻凋谢,你也必然会产生巨大的伤感同情遗憾难过,这是人刻在骨子里的共情人性。即便这个世界真的总是像程浩说的那样:命运嘛,休论公道。
另外科比是超级体育明星,和科学院院士这种超级学者本就是两种情况。你不可能要求体育和娱乐明星默默无闻,他默默无闻还是明星吗?明星就该在舞台中央才是明星,就算你们说的那些戏子那也是在舞台中央才在做他的本职。更何况科比在篮球领域是大师,是传奇,他的稀有程度比一般院士更甚。他不是靠流量成为的明星,他是本身就是流量,成绩说话。
娱乐明星的小事也能八卦一堆这是他们生活的常态,被关注被议论,科学院院士的常态是默默无闻搞研究,他们的成果就来自于他们经年累月的研究工作,出类拔萃的他们未来会存在于我们的历史留下名字,我们也知道在行业内他们如雷贯耳。而他们从科学研究中得到的快乐,并不比明星得到关注的快乐来的少。
他们的战场在研究所实验室,而科比他们的战场是NBA这个秀场和江湖,科比的世界离我们比院士的世界近的多。
最后想问一句,如果哪天潜心学术的学者比娱乐体育明星更出名更受关注你们不觉得奇怪吗?他们想要这种干扰吗?
不需要。
恋恋风尘:如果湖人为科比制作雕像,你觉得会是他的哪一个动作?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2-9 17:37:07

我知道他们想听到的回答是这样的:
无知,娱乐至死,不可救药,我们应该铭记科学家而不该去缅怀一个明星。
但我并不太想说这些让他们爱听的话。
因为这些事不是选择题,不是我选了明星就不要科学家了。
我缅怀科比,因为我是他十多年的球迷,从我上初中到进入社会,科比陪伴了我整个青春。
但这并不影响我明白这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靠的是科学。
尊敬和喜爱难道就不能共存吗?
这个问题就跟将军坟前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一样。
我认为问这个问题的人有些是蠢,有些是坏,就是想引战,唯恐天下不乱。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2-9 17:37:52

不用比科比那么伟大。
我街口天天扒垃圾堆的流浪汉(可能是精神病)死在除夕夜,没熬过这个年,我都很伤感。
别说院士了,门卫的贡献都比他大。
我伤感可耻吗?不可耻。
如果我对那逝世的32位院士十分熟悉还毫无感受,那可以说我可耻。
能有多少人没有自己无知的领域?
就算有,也极少吧?
可耻的不是对不熟悉的事情无感受,而是靠贬低他人来获取优越感!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20-2-9 17:38:49

昨天我刚写了文章骂科比的脑残粉,没想到今天就又要写一篇。

骂科比的脑残黑。
有人可能要问了,你怎么这么矛盾?黑也骂,粉也骂,什么意思?
因为无论黑还是粉,都是立场问题,但脑残这个前缀却是永恒不变的。
在这我可以说一句定语:
凡是喜欢拿科学家与艺人、运动员、作家的知名度相比,并自认为正义,拿这个事儿出来说的人,从智商来看,他父母都很可能是龙凤胎。
如果你朋友圈里有人喜欢这么说,比如“将军坟前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那劝你平常要离他远一点。除非你是搞电信诈骗的,或者想找人借钱。
因为这种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几乎为0,腿上像是被栓了一根狗链,狗那边一拐弯他马上被拽的跟着跑。跟他你是说不明白话,办不明白事的。他缺乏自己独立的见解,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还以为自己有什么先见卓识,不光傻,还喜欢说出口,满足一下自己忧国忧民的小虚荣。
但实际呢?中科院的院士这些人能叫上来几个?但凡认识十个以上科学家的名字,都不至于说出这么不科学的话来。最后的结果就导致了一份中国网络界的奇景:一群最不懂科学的文盲,希望通过打击其他行业人才的方式,呼吁大家关注科学。
也许有人要说,虽然表达方式有些拉踩,有些稚嫩,但他们的心应该是好的吧?
太天真的,第一个想出这套话术的一定是个卑劣的天才。他很好的掌握了老百姓的一个心理:又想爽,又爱当人。
平时你要是想骂人,过过嘴瘾,那首先可能挨打。其次会被人觉得没素质。所以大家还比较收敛。
而这种呼吁大家关注将军、科学家的说法,是在用公益的大旗,包裹自己想喷的心,外表看起来无比赤诚,像是这次出门穿了裤衩一样,令喷子们顿时高了一个档次。
又能骂人出气,又能表现自己爱国,这个爽劲儿,无法用语言形容。也许只有哪天洗浴中心出了“嫖娼一次给贫困山区捐款100元”,让嫖客非但合法化,还像是做了慈善一样,才能与之相提并论。
我并不喜欢看NBA,我也不支持科比。如果论球的话,我勉强算是柳岩的球迷。
但是科比作为一个篮球界的超级巨星,影响力遍布全球,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而科学家的职业本身就不是抛头露面的活儿,甚至很多研究还要签保密协议。人家是在三尺讲台,不是像明星一样走t台,更不是像喷子的女友一样去坐台,求的不是名利,而是对真理的探究。如果只为了挣钱,以他们的平均智力,可能也走不到研究室里去,做什么行业都能成功。
那既然科学家本意不是为了出名,为什么会有人喜欢把他跟科比之类的名人做对比呢?
更何况以大众的科学常识,你让他理解科学家的精神世界,并对其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崇拜,那是很难的。在很大一部分人心里,杨振宁最出名的不是物理学上的成就,而是养生保健,这还是世界最顶级的科学家之一,可见这本就不可能是一个名气与实力成正比的职业。
可能有喷子又要说了:科学家们这么伟大,你们都不认识,只知道追那些戏子,中国完啦!
首先,我们只要好好交税,国家用财政收入合理拨款,令科研项目长久的进行下去,就是我们升斗小民对科学家的关爱与贡献。其次,伟大并不代表谁都得认识,你父亲替邻居也养了你20多年,按说也算得上是个无名英雄了吧?我们不也照样不知道他叫什么。
再说了,什么将军学者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被人曝光私事还是件很光荣的事?李双江的家事是够清楚的了,但他好像并没有因为网友对他进行了深入了解而觉得开心。
我想,什么时候这种不科学的话在中国互联网上绝迹了,科学家的春天就真的到来了。
全文完。

赤月 发表于 2020-2-9 17:39:23

寿终正寝和突遭变故有本质区别。抛开身份层面,常人无征兆突然死亡和在ICU躺10天离世,人们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无关国界,周恩来总理辞世的时候,联合国乃至全世界沉痛哀悼,大洋彼岸的美利坚也深感悲怆。但作为美利坚民众,你问他们知道“独立战争”时期除了华盛顿之外其他将领的名字吗?头部效应。人们会记住每个领域最顶端的那些人,并容易产生共情。就像人们知道马云是阿里的创始人,提起张勇,恐怕十之七八第一反应会一愣怔。科比带来的影响是全球性质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贡献多半停留在国内。不管大家愿不愿意承认,竞技体育带来的震撼要远大于一般科学性成就所带来的震撼。除非你是爱因斯坦,否则你去对比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奥运会的热度就能得出答案。
必须强调的是:科比不是戏子。所以诸如“将军枯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的论调并不适用于他。
我们要看被我们缅怀和哀悼的故人是否是我们熟知的。每年反法西斯日,我们纪念着万千逝去的英灵,这其中绝大多数我们都不知悉名字,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沉痛和怀念。这些故去的中科院院士同理。
而科比,他离我们更近,名字更被我们熟知一些…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20-2-9 17:39:59

球迷怀念科比,科技相关的工作者怀念院士们,还有人做临时球迷和临时科技工作者。
科比的成绩在篮球的世界里被铭记,院士们在科技发展史和国家发展史中被铭记,并不会因为我们这些了解或者不了解他们的人,对他们的去世怎么看而有任何的改变。
能铭记当然好,不铭记他们的功绩也在那不增不减,有什么好争的。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2-9 17:40:15

很多男生,它会打篮球,喜欢篮球,知道科比,知道科比的数据。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谈起科比的次数可能要加几个0。
人对于自己熟悉的人,总是特别关注,这才是真实。
如果说中国科学院院士去世了,一群人根本都不了解,一个个哭的跟个亲爹妈去世,那才叫虚假。否则就是哭了半天,连为谁而哭都不知道,嘲讽别人只关注戏子,结果问将军生平,依然百度。
这就真实。
换做题主你,你又有多少了解,那么多院士,各个领域都有,各个都很重要。而不像篮球明星,真正有名的就那个几个。每个人就喜欢那么几个而已。
如此而已。
我们对不同的人,关注总是不同的。
世界也是公平的,
不是每个院士都能像钱学森一样被关注。
不是每个球星都能像科比一样被关注。
有些人当时轰轰烈烈,有些人千古留名。


↓健在院士
↓已故院士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20-2-9 17:40:45

作为一名社会学的本科在读生,
我青春里也住了一位忽远忽近的偶像和榜样。


这几天,我刷了各种Kobe的生平事迹,球场英姿,事业婚姻家庭,访谈语录。
还有球迷和科密缅怀科比的文字,歌曲,视频,活动。


我看到了一个快递小哥,头戴美团送餐头盔,身穿24号球衣,静默地抽着烟。
我看到了一个30几岁的男人,坐在保时捷里,手机播着科比81分的那场球,哭得像个孩子。


也许,他们今生都未必见过科比本人,
但是,他们全都和科比有一段长达十几二十年的 ”拟社会关系“。(parasocial relationship)
而,他们与科研人员之间,并没有这种情感纽带的存在。


什么是”拟社会关系“?
Parasocial interaction(PSI) is a term coined by Donald Horton and Richard Wohlin 1956 to refer to a kind of psychological relationship experienced by an audience in their mediated encounters with performers in the mass media, particularly on television.Viewers or listeners come to consider media personalities as friends, despite having limited interactions with them. PSI is described as an illusionary experience, such that media audiences interact with personas(e.g., talk show host,celebrities, fictional characters,social media influencers) as if they are engaged in a reciprocal relationship with them.
——Wikipedia

拟社会关系或互动,是西方社会心理学体系里的一个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大众通过观看与消费媒体播出内容,对媒体里的形象或公众人物产生欣赏,认同,共情等等情绪,从而发展成,长期的情感联系与纽带。即使,这是一种相对单向的情感体验,但是,情绪的投入是真真实实的。因此,球迷就会产生布莱恩特像他们的多年老友的错觉。


看了十几二十年球的他们,一觉睡醒,
看到自己欣赏多年的球员,被自己视为老朋友,甚至导师的人,
那个陪伴自己成长,在自己的青葱岁月里留下特别印记的人,
生命突然因一场飞机事故,戛然而止,英年早逝,
会感叹自己的青春不再,世事无常到残忍,
会有强烈的悲伤悲痛之感,感觉特别怅然若失,再正常不过。


而且,这种情感纽带的长期维系,
是靠着科比二十年职业生涯的一场场球来实现的,
是靠着科比长久以来的黑曼巴的精神品质的输出来实现的,


观看篮球赛并且参与篮球运动的大众群体,基数特别特别大。
篮球赛具有极强的观赏性,篮球运动作为团队运动又有极强的社交属性。
并且,
通过媒体的传播与刻画,科比华丽硬朗的球风和永不言败的傲骨,
成为了一代打球的年轻人的青春记忆与精神图腾。


这些属性都是科研工作者的圈子所不具备的。
科研工作高深冷僻,具有极高的门槛与专业性,
各科研领域的金字塔顶端,大众不仅不了解,而且了解不了。
不要说观赏性,连观看权和理解能力都没有。


科研工作的的确确有寻求突破,造福人类等等非常高尚的属性,
但是,收集数据,做研究,写论文等等过程,艰涩,枯燥且孤独,
大众无法参与,也不需要大众的参与。


所以,”拟社会关系“不可能在大众与科研工作者之间产生。


伟大的科学家当然值得被铭记,
他们在他们所在的圈子必然如雷贯耳,
有杰出贡献者必然会留下属于他们的姓名。
他们带给世界的烙印与改变,不需要倚仗媒体的曝光来证明存在。
业内,懂的人自然懂,业外,心存敬畏与感激即可。


喜欢科比和崇敬杰出的科研工作者,不存在冲突矛盾,本来就是可以共存的。
不懂装懂,非要认为自己为科研院士们鸣不平,很高尚很优越,
还要在他人经历悲痛时,不合时宜地冷嘲热讽的人,
一点都不聪明,一点都不温暖。


你可以不懂,但,
请别嘲笑他人青春里代表着,热血,坚毅,纯粹与美好的精神符号。


逝者安息,精神永存,美好不朽。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2-9 17:41:45

引战么?
为什么要去比?
死了两个人,一个你认识一个你不认识。
你一定要去比一番?
比完了然后呢?
没有道德底线吗?
无聊引战的人,你家里有没有死过人?你发东西哀悼的时候,别人说“这有什么哀悼的,谁认识啊,不就一普通工人吗?”你什么感想?
这个问题我屏蔽了,希望大家也屏蔽,别争来争去,浪费时间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2-9 17:42:42

比较反感“将军坟前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这种说法。
首先人是有感情的动物,看过了一部剧都会入坑几周出不来,何况伴随了二十多年的科比?人们看着他打球,看着他夺冠,看着他和奥胖闹翻,看着他陷入低谷、强奸案,又看着他爬起来,81分,又81分,看着他扛着球队夺冠,再夺冠,看着瓦妮莎和他离婚,又复合,看着他开始受伤,不断的受伤,看着他谢幕战一己之力反杀爵士狂飙60分,看着他退役喊曼巴out,看着他和奥胖又一笑泯恩仇,看着他的女儿gigi开始越来越像他,看着他的亲爱的篮球获得奥斯卡...他的人生留下了无数的影像、话语、高光时刻、绝地反杀...这样一个人离世,和我们身边亲近的朋友离世给我们带来的冲击是一样的,因为我们如此关心过他的生活,他几乎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院士当然也伟大,但人们不了解他,他的影响力光环没有办法像娱乐或体育明星那样去覆盖几千万甚至上亿人。哪怕是袁隆平,人们对他生活的关注度,媒体对他生活的曝光频度也不够,他的工作更不像体育明星那样充满了高话题性高挑战性跌宕起伏的赛事,人们对袁佬会充满敬佩,但无法产生对偶像那样的亲切而又真挚的感情。
所以卫道士们就不要出来讽刺为科比伤感的人们了,人们宣泄的是情感,这个没法装。对某一位不那么熟悉的科学家...会惋惜会感叹,但感情这东西,强加不来。
最后,感谢科比为我们带来的无数记忆,曼巴is never out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20-2-9 17:43:28

首先一般成为院士就代表本身经历过长期的学习和科研生活大多数去世院士也在70到90这样的岁数之间 。也算是正常衰老 。家人社会会觉得悲伤,但是生老病死也是情理之中。
科比是坐飞机因为天气原因空难和女儿一起变成烟花尸骨无存。充满了偶然性,并且给家人造成了极大伤害。
不但说科比了当年马航这种空难就霸屏微博热搜。因为这种事几率极低人们对于此事有极大的同情。。
如果是院士我们会说爷爷走好,下辈子再来种花家。。
还有一个节点不一样,今年疫情严重大家神经都崩的很紧,每天刷新闻,热搜关注度很高还都在家里,受到疫情的威胁感同身受。
像钟南山院士已经成为杨超越之后又一辟邪屏保 。
大家不仅在祭奠科比同时也在消费他缓解压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比去世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去世,人们的感受和表现为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