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佛教认为女身是一种罪?
最近在读地藏王菩萨本愿经里面提到 “若有女人 ,厌女人身 ,尽心供养地藏菩萨画像 ,及土石 、胶漆 、铜铁等像 ,如是日日不退 ,常以华香 、饮食 、衣服 、缯采 、幢幡 、钱 、宝 、物等供养 ,是善女人 ,尽此一报女身 ,百千万劫 ,更不生有女人世界 ,何况复受 ,除非慈愿力故 ,要受女身 ,度脱众生 ,承斯供养地藏力故及功德力 ,百千万劫不受女身 。”那为什么地藏王菩萨有时化身也是女身? 歧视女性是印度传统 我记得牟尼在大爱道比丘尼经里提过,男女按习气论,不按外生殖器形态论。带把的喜欢描眉画眼或者贪婪嫉妒淫欲深重,佛说这种叫女子。女人要是没有贪婪嫉妒恶口,是个敞亮大姐,佛说这叫丈夫。 谢邀首先《地藏菩萨本愿经》抛开真伪问题,但可以确定属于不了义经,而且就序分所说是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为忉利天人说法其真意如何,我等凡夫还是不要猜了。
至于问题本身,懒得打字了,我直接贴图吧。
印度的传统一贯歧视女人吧。看思想要放到当时的时间范围和地理环境内,理解其局限性。 你的内文自己就写得很清楚了:
“若有女人 ,厌女人身 ,尽心供养地藏菩萨画像 ,及土石 、胶漆 、铜铁等像 ,如是日日不退 ,常以华香 、饮食 、衣服 、缯采 、幢幡 、钱 、宝 、物等供养 ,是善女人 ,尽此一报女身 ,百千万劫 ,更不生有女人世界 ,何况复受 ,除非慈愿力故 ,要受女身 ,度脱众生 ,承斯供养地藏力故及功德力 ,百千万劫不受女身 。” 若有女人,厌女人身,意思是说有女人自己不想做女人了,那么他就让她愿望成真。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免费的 FtM(Female to Male)服务。类似现代做变性手术的医师,你是女的,想成为男性,他就帮你动手术,让你转换成男性的外表。
所以是采取自愿原则。如果你本身是女性但不厌恶女体,他是不会强逼你转换的。 第一,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好问题。原因是,佛教没有“罪”,或者“原罪”的概念。所以说,佛教认为女身是一种罪,这并不是一个很清楚的问题,题主最好是变更一下合适的说法。这里把“罪”,作为不好的,来理解。
第二,高票回答在事实上有很大问题, 如下:
1.女人有三障十恶
三障十恶是佛教的一个专有名词,但这个和是男是女没关系。这是在阐述佛教伦理观的一个说法,佛教在伦理上反对“三障十恶”。佛教里没有说三障十恶是女性专有的说法。
2.佛陀为要出家的女性定的所谓“八敬法”。说穿了,就是要女性“敬”男性,但男性用不着“敬”女性。
这里涉及到戒律,对于佛教而言,戒律是有针对的人群的。比如对于比丘比丘尼来说,任何“淫”都是不可以的,也就是不能结婚。对于居士而言,则允许“正淫”,即婚内性行为,对于“邪淫”,比如出轨则是禁止。所以离开特定人群,谈戒律没有意义。把对于比丘比丘尼的要求,扩展到所有人,更没有意义。佛经中有国王尊敬顶礼证阿罗汉果的比丘尼的情形(例如相应部sn 44:1),这就是因为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要求。
第三,关于佛教男女问题的看法。
以上为在事实层面一些严重的问题。但确实,对于佛教是否有男女不平等的情形,从道理上来看,应当给一些说法。一下不是事实论述,而是偏向佛教立场的一些说法,可以接受,也可以保留意见。
1.女人有臭秽不净,恶口等九恶法
这个问题在于,佛教认为人身臭秽不净,佛教甚至有一种专门的“不净观”,如果看过《红楼梦》,那么对于其中的风月宝镜有印象。佛教不是认为男性干净,女性不净,而是所有身皆不净。所谓“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念处。佛教认为,女性在这些问题上有自己的特点。
2.女人有九恶法和五欲想、八十四态
属实,这是佛教对于女性专门提出的批评。但问题在于,与此同时,也有针对男性的版本:
男子有四恶,急所当知《优填王经》节录(略)
男子有四恶,女人有九恶法和五欲想、八十四态--学佛网
所以这应当看做佛陀对于男性,女性各自容易出现的问题的专门论述。
3.佛教对于女性到底有没有歧视,转为男身是怎么回事。
(1)佛教认为男女不是“我”在轮回之中的绝对属性
从佛教教理来说,性别只是“我执”的一个可换的标签,因为在“我执”的轮回中,你可能某一世为男性,某一世为女性,所以佛教对于很多涉及男女的论述中,比如对于比丘尼与比丘关系的论述,从今天男女平等的政治正确的观点严格来看,是不那么政治正确的。
(2)佛教认为女性之身可以解脱(证阿罗汉),对于证悟的女性非常尊重
佛经中记载了数位证悟阿罗汉果的比丘尼,并且有《长老尼偈》,作为她们证悟言论的汇集。证悟的比丘尼,比丘也要像尊重男性阿罗汉一样尊重她们,因为他们是佛教中的圣者。
(3)对于世俗中的女性,佛教对于母性表示了极大的赞扬。
佛经中经常有对于母性的赞扬和类比,佛经中对于慈悲的阐述,常常以母性来比喻。比如楞严经: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
(4)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女性没有地位。
古代印度女性没有地位,是男性的所有物。在古印度的各个修行门派中,从来没有说让女人加入的。佛陀允许成立比丘尼僧团,可以说是冒着极大的社会压力来做的。离开这个历史背景谈论,必然会有失偏颇。在西方,即使1500年以后,加尔文在新教改革的时候,也恪守了基督教的传统,女人不能上台讲道。而在原始佛教时期,就有女性比丘尼游方讲道的记载,她们的言论更被汇集成册。
(5)以女性视角而言,佛教确实缺乏女性视角。
被批判比较多的,是阿含经中的一些对于女性的歧视性语句,比如《雜阿含.1019經》卷36,““女人梵行垢,女则累世间” ”,对于这个问题,印顺法师有比较明确的说明,原文链接:
从上下文来看,这并不表示佛教仇视女性。一来如果真的如此,就不会有比丘尼僧团,更不会有各种备受尊敬的阿罗汉比丘尼。二来,关于这句话的注释,阿毗达摩中如此记载:女实非垢,垢谓贪等,是垢资粮故亦名垢。结合上下文,这篇经文写的是一位天女以妙色来打动佛陀,佛陀所说的回答,这里是指人不应当贪心于美色。但问题在于,这确实是男性视角的,如果从女性视角而言,为女众讲授贪心于色相的坏处的话,应当说:「男人梵行垢,男則累世間」。
这与佛教教义更加崇尚男子的阳刚之气有关。佛教教导比丘尼当具大丈夫之气,佛陀在很多论述中,也把修行比作大丈夫所为,战场中的视死如归的将军。所以佛教更加崇尚“阳性”的美德,而不崇尚阴性的美德,因而缺乏女性视角。但这确实与歧视女性,认为女性本身就是坏无关。
最后,本文无意于说服任何人,我想在阅读本文之后,对于佛教是否歧视女性,每个人会仍然有自己的看法。但相信会有助于澄清一些事实,并且对一些论点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佛陀对女人的主要的思想如下:
女人有臭秽不净,恶口等九恶法
(一者、女人臭秽不净,二者、女人恶口,三者、女人无反复,四者、女人嫉妒,五者、女人悭嫉,六者、女人多喜游圌行,七者、女人多嗔恚,八者、女人多妄语,九者、女人所言轻举)。
女人有三障十恶
(三障者:魔障、业障、灾障也。一、因贪嗔痴等之惑,而生魔障。二、因五逆十恶之业,而成业障。三、因三灾八难之遭,而见灾障。十恶者:口有四恶:绮语,妄言,恶口,两舌。心有三恶:贪,嗔,痴。身有三恶:杀,盗,淫。合为十恶也)。女人不能上西天,要经变性手续(女转男身)。女人若好好“受持读诵如法修行”可以变性。
什么是五障?五漏呢?就是女人一不能成梵王,二不能成帝释,三不能成魔王,四不能成转圣王,五不能成佛道。
为什么?因为:
一、梵王是净行,而女人多染。
二、帝释是少欲,而女人多欲。
三、魔王是坚强,而女人懦弱。
四、轮王是大仁,而女人善妒。
五、佛是万德圆满,而女人烦恼具足。
女人不能做人间转轮法王
女人不能做仞利天的帝释天主
女人不能做魔王
女人不能做初禅天的大梵天王
女人不能成佛不能作如来无所著等正觉
女人使佛教的正法期减少了五百年
本来佛教可以有一千年的正(不偏不杂)法期
但是因着女人减少了五百年女人在佛陀眼里是又臭又恶又不净的,以致于佛不惜费心费力专门来数落女人“众多”的不是。
而且佛说,女人不能上西天,不能成佛,除非要先转成男身。所以,在佛看来,男人总是比女人干净,男身总比女身“高贵”,有资格上西天或成佛的。
这样的男女区别不是来自对女性的鄙视又会是来自什么呢?!这是道地道地的男尊女卑的思想!佛教的经典之作里,还记载了一段关于佛的姨母大爱道欲求出家的故事:
大爱道向释迦佛祖请求出家学道。开始佛祖不肯,说因女人有五浊,如出家为僧,将会使佛减寿。(佛陀说:譬如族姓之家生子,多女少男,即知其家衰弱,不得强盛。若与女人出家,必令佛正法不得久住。后经阿难再三请求而同意了她出家,但要求她戒八敬法。八敬法又叫八不可越法,是对出家女性的特殊戒律,即:
百岁比丘尼,见新受戒的比丘,亦应迎接礼拜,迎请坐。
比丘尼不得骂谤比丘。
比丘尼不得说比丘之过失,反之比丘可指尼过失。
学完女学戒之后,尼应从大僧中求大戒。
比丘尼若犯僧残罪,应于半月中在比丘、比丘尼二部僧中行忏悔。
比丘尼于半月内,应当在僧中求教授师(拜师)。
不可在比丘处结夏安居。
在夏安居之后,应于僧中求忏悔。由此可见,佛陀认为女性是家衰败的原因,所以他担心的是女人出家也会使佛法衰减,而不让其姨母出家。把一个家庭或宗教的衰败,归于女性的头上,认为女人是祸水,这是对女性的毫无根据的鄙视。佛陀为要出家的女性定的所谓“八敬法”。说穿了,就是要女性“敬”男性,但男性用不着“敬”女性。
在佛陀的眼里,男女的人格是极为不平等的,女的是低等的。男的可以指出女之过,反之就不行。
女的不可骂男的,反之就没有不可。更荒唐的是,连到了百岁的女性,也还得向年青的男性迎接礼拜,迎请坐。要是应用到今天的社会上,那么公交车上要起来让座的就当是女人了,即使是百岁的老婆婆也得起身让座给年青男子。这就是声称“众生平等”的佛陀的男女观,真是太讽刺了!当知妇人,是众苦本,是障碍本,是杀害本,是系缚本,是忧愁本,是怨对本,是生盲本”《大宝积经.菩萨藏会》节录“一切女人皆是众恶之所住处”《大般涅盘经》节录“女人坏世间,令善皆尽灭”《正法念处经》节录
阿难白佛言:「佛灭度后,诸女人辈未受诲者,当如之何?」
佛言:「莫与相见。」
阿难又白:「设相见时,当如之何?」
佛言:「莫与共语。」
阿难又白:「设与语者,当如之何?」
佛言:「当自捡心。」
《长阿含.游圌行经》节录太可怕了,找个地方把女人隔离起来吧
佛教中确实有不少歧视女人的言论,例如《马王品》中曰:夫为女人有九恶法。云何为九。“ 一者女人臭秽不净。二者女人恶口。三者女人无反复。 四者女人嫉妒。五者女人悭嫉。六者女人多喜游行。 七者女人多瞋恚。八者女人多妄语。九者女人所言轻举。”
《玉耶女经》中曰:女人身中有十恶事:不自觉知。何等十恶。 “一者托生父母甚难养育。二者怀妊忧愁。 三者初生父母不喜。四者养育无味。 五者父母随逐不离时宜。六者处处畏人。 七者常忧嫁之。八者生已父母别离。九者常畏夫婿。 十者不得自在。”
《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诏译) 》中曰: “若我成佛。周遍无数不可思议无有等量。 诸佛国中所有女人。闻我名已得清净信。 发菩提心厌患女身。若于来世不舍女人身者。不取菩提。”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中曰:“我作佛时。国无妇女。若有女人。 闻我名字。得清净信。发菩提心。厌患女身。 愿生我国。命终即化男子。 来我刹土......若不尔者。不取正觉。”等等。
当初阿难尊者是因为大爱道比丘尼等诸人之请而求佛准许女众出来,由此而有佛说,令女众出家会使佛教早灭五百年。
当然现在这个社会未必会如以下这样认为,但是事实情况大家也看得到的,女人好妒,年长好贪,女人多口舌是非,喜欢乔装打扮,多喜和男性相处,喜好献媚(女为悦己者容)女身恶臭,不净长流...
女人十恶者,具说难穷,今略言之,令生厌离……十方国土,有女人处,即有地狱。一切障道,此为是苦……女人十恶是:
一、贪淫无量无厌。
二、嫉妒心如毒蛇。
三、谄曲诈亲。
四、放逸。
五、口多恶业,出言虚诳,实情难得。
六、厌背夫主。
七、一切女人多怀谄曲,实情难得。
八、贪财不顾恩义。
九、欲火烧心……女人过患,穷劫难尽,故名欲火烧心。
十、女身臭恶,不净常流……破佛净戒,死入地狱、畜生、饿鬼,长劫受苦,无解脱时。
我怀疑释迦牟尼是直男癌 禁慾的厭女情結(Ascetic Misogyny〉:
出於男性修行者,因極端禁慾主義,所造成對女性的「焦慮心態」。
Alan Sponberg 相信由於男性無法克制自身對女性的慾望,而轉化成對女性嚴苛譴責無法堅守獨身的藉口。
補充:
成實論:「又如經說女人為垢,實非垢也。是貪著等煩惱垢因故名為垢。」
按照古代論師的解釋,說女人為垢是世俗諦(是隨順當時的世俗所說),勝義諦是「貪著等煩惱垢因」,名為垢。所以女人當然不是梵行垢,那是專對古代社會的男子所說。
不過就女性主義的角度來看,這仍有屈就於古代父權社會的嫌疑。
我是認為佛經和女性主義可以調和,但問題在於要是仍有現代人「死守佛經的字面義」,而不能「善巧解說」就會構成對女性的歧視。 佛告玉耶:“女人不当自恃端正,轻慢夫婿。何谓端正?除却邪态八十四姤,定意一心,是为端正。不以颜色、面目、发彩为端正也。女人身中有十恶事。何等为十?
一者女人初生堕地父母不喜。
二者养育视无滋味。
三者女人心常畏人。
四者父母恒忧嫁娶。
五者与父母生相离别。
六者常畏夫婿,视其颜色,欢悦辄喜,嗔恚则惧。
七者怀妊产生甚难。
八者女人小为父母所捡录。
九者中为夫婿所制。
十者年老为儿孙所呵。
从生至终,不得自在,是为十事,女人不自觉知。” -------《玉耶经》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有人向佛陀贡献美女一名,佛陀推辞不受。
佛陀身边的侍者说:您老不要别浪费啊,赐给我等吧。
佛陀说,你这蠢货,女人有九恶法,要不得啊!
《增一阿含经》,原文如下: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彼城中有婆罗门。名曰摩醯提利。善明外道经术。天文.地术靡不贯练。世间所可周旋之法。悉皆明了。彼婆罗门女。名曰意爱。极为聪朗。颜貌端正。世之希有。
是时。婆罗门经籍有是语。有二人出世甚为难遇。实不可值。云何为二人。所谓如来.至真.等正觉。转轮圣王。若转轮圣王出世之时。便有七宝自然向应。我今有此女宝。颜貌殊妙。玉女中最第一。如今无有转轮圣王。又我闻。真净王子名曰悉达。出家学道。有三十二大人之相.八十种好。彼若当在家者。便当为转轮圣王。若出家学道者。便成佛道。我今可将此女与彼沙门。
是时。婆罗门即将此女。至世尊所。前白佛言。唯愿沙门受此玉女。
佛告婆罗门曰。止。止。梵志。吾不须此著欲之人。
时。婆罗门复再三白佛言。沙门。受此玉女。方比世界。此女无比。
佛告梵志。已受汝意。但吾已离家。不复习欲。
尔时。有长老比丘在如来后。执扇扇佛。是时。长老比丘白世尊言。唯愿如来受此女人。若如来不须者。给我等使令。
是时。世尊告长老比丘。汝为愚惑。乃能在如来前吐此恶意。汝云何转系意在此女人所。夫为女人有九恶法。云何为九。一者女人臭秽不净。二者女人恶口。三者女人无反复。四者女人嫉妒。五者女人悭嫉。六者女人多喜游行。七者女人多嗔恚。八者女人多妄语。九者女人所言轻举。是诸。比丘。女人有此九法弊恶之行。 既然读的是地藏菩萨本愿经,那么也应该知道地藏菩萨的前世中就有婆罗门女和光目女,在当生以各因缘生遇佛、遇阿罗汉而发大愿,积累福德究竟证十地菩萨。
况且受女身有受女身的因果,在座各位包括佛陀本人也不会生生世世都是男身。
至于有些答案贴的《大爱道比丘尼经》,释伽牟尼佛在列举这八十四态前是这样对阿难尊者说的:“女人求道。但坐外八十四态。还自缠身。有堕八十四态者。如入大深海。必没其身。有能除此八十四态者。即是阿罗汉也。”
佛陀说法对症下药。佛陀说法如筏喻者,如指月之指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不是这么理解的,所谓女身种种过患,是指女态,比如说一个男人嫉妒、两舌、贪淫,这样子虽然他是男子但实际上如同女人,而女子如果没有这些过患,我们就说她是大丈夫。佛经所说的女人,并非指众女人,而是指的这些行为上的过患。以因果论之,若众生贪爱心重,则若生人中,大概率会生成女人,因为比较男女,女人的爱心更重,是因为有这些过患的人、比如说贪爱心重、嫉妒心重易生为女人,所以就把这些过患说为女态,(就比如多愁善感、嫉妒、爱说坏话,有人会说为什么不说为男态,你们自己理解就好了。是因为比较男人女子更容易这样做,所以我们看到一个爱说坏话的男人,说她像一个小女生,难道是我们歧视女生吗?因为生理结构不同,女人比男人更容易有这些姿态,所以我们把爱讲坏话、多愁善感的一些男生说她像女生,这并不是歧视,所以,同理。而这些行为确确实实佛教是认为这些是有过患的是不好的、在世俗当然也是贬义居多)所以说这里不是在抨击女人,而是“女子”被抽象的作为一个代表,从而说明这些过患的危害。 封建迷信的东西,看过当笑话就行了,有什么必要当真问为什么
金木水火土,谁的腿最长
问:为什么火腿长
这是问题么?这是一个应该出现在知乎的问题么?
五四破四旧多少年了,新中国成立反封建迷信多少年了,怎么年年有人问这种不着边际的问题?
看来这届群众觉悟不行,我们要加强普法,政治和九年义务教育 有的男人做的事还不如女人呢 能称得上是七宝之身吗,不配叫师兄,应该叫师姐。一切以心为本体。 佛沒說過這本
巴利三藏裡面根本找不到
佛弟子所著 如果符合佛法 勉強可以說是佛說 這本一看就不是佛說 因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是印度人,印度人对女性的歧视都知道的。佛教的理论也不是完全是自己的,佛教吸收了婆罗门和耆那教的很多理论并把婆罗门神仙变成自己宗教的护法(这个可以百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吸收了国土道学,把道教的神仙吸收成自己的宗教的,还贬低了道教是佛教六道轮回的一种,道学在佛学之下,其实佛教的方丈等用词是道教的,因为佛教的影响,道教的成立也吸收了佛教的理论,佛教在中国的历史很长导致了,很多人认为佛教的菩萨也是中国的神仙,佛道是一家。关于歧视女性论,其实很多国家的宗教都有,婆罗门伊斯兰教还有中国的儒家等,是因为那个时代是重男轻女女性没地位。佛教的产生源自于婆罗门,就如同基督教源自于犹太教,因为婆罗门和犹太教是民族独有的宗教,不允许外来人信仰,所以佛教和基督教信仰人数多。 记得佛协前副会长叶曼大师可是斩赤龙得过修行成果的。
请各位师兄修行过有点体会再来评论佛祖功过是非,凡人俗体,没有实践,谁能识得哪个是真经哪个是伪说?
孔子、老子的经典不都被我们老祖宗们更改了?
如是真经,未经修行,哪个又有资格说佛祖真说错的了?
大乘总纲《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佛祖何曾说“谁垢谁净”?
《金刚经》第七品“无得无说分”中佛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法华经》上也说:「一切世间法,皆是佛法。」
论男女,论垢净,太太着相。 精力剩余不如多读点书、多做善行为佳。
有些答案真是够了,这明明是佛教的锅,怎么就能甩到直男的头上来了,柿子挑软的捏是吗。 佛陀不是歧视女性,佛只是从客观层面讲解女人存在的原理和她们的作用而已。佛在阿含经中说过女人的「五力轻慢」和「五欲想」等:
「女人有五力轻慢……一者色力,二者亲族之力,三者田业之力,四者儿力,五者自守力……」
「女人有五欲想……一者生豪贵之家,二者嫁适富贵之家,三者使我夫主言从语用,四者多有儿息,五者在家独得由己……」
「女人有九恶,……一者女人臭秽不净;二者女人恶口;三者女人无反复;四者女人嫉妬;五者女人悭嫉;六者女人多喜游行;七者女人多瞋恚;八者女人多妄语;九者女人所言轻举。」所以,佛陀在面对女性问题的时候是要慎重考虑的。佛教不是在歧视女性。 因为这就是佛教价值观形成的时候社会普遍的认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