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一代名臣也是名将的左宗棠曾告诉孩子,说人一生中真能用功读书的也就是几年时间,十六岁之前对很多知识还不容易很好地理解领悟,二十五六岁之后,便往往或者忙于工作,或者忙于家务,也不可能再像学生时代那样专心读书了,所以「此数年中放过,则无成矣」,意思是这几年你不好好抓紧时间用来读书,你就不易获得大的成就了。
而他曾对自己的儿子大发雷霆,在家书中痛斥儿子气质轻浮,又贪嬉戏,「开卷便昏昏欲睡,全不提醒振作;一至偷闲玩耍,便觉分外精神。年已十四,而诗文不知何物,字画又丑劣不堪,见人好处不知自愧,真不知将来作何等人物」。这里说的正是「幼不学,老何为?」《三字经》对学习的意义加以总结: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拿玉作为比喻,目的是为后面说人。玉石要是不经过打磨加工,就不能成为像样的玉器;人要是不经过努力学习,就不会明白做人的道理。
《三字经》诗比本形成于宋代的童蒙读物,而童蒙读物不仅在内容上会对传统经典中的观念进行概括,在语言上也会对传统经典中的句子加以沿袭。例如我们以前读过的「性相近,习相远」,就是直接用的儒家经典《论语》的话。而上面这几句话则是从另一部儒家经典《礼记》中来的,不过句子做了一处改动。儒家十三经之一的《礼记》中有一篇《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系统的教育学专论,影响很大,流传很广,还被日本学者译成日文,被美国学者译成英文。我们在以后的《礼记》学习部分还会讲到其中的段落。其中说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里的道指的是政治和道德的规范。用玉石的必须加工来比喻人的必须学习,这个比喻非常巧妙,所以古人常用,成为古人共同的认识。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