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德轩网教学培训视频直播平台

使用论坛账号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查看: 644|回复: 0

日本投降日:三封抗战烈士的家书,告诉你中国为什么能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3 12: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迷聚集地,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问答

音频

纪念

视频

辟谣


w1.jpg

w2.jpg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字数:2824,阅读时间:约7分钟

w3.jpg

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945年9月2日,曾经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狼狈签下投降书。肆虐全球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浴血坚持十四年的中国军民,也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时刻。作为这个历史时刻次日的9月3日,也成为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都好似一扇记忆的闸门,十四年浴血抗战里的多少悲壮与辉煌,都会汹涌而来,激荡着每一位国人的心灵。但是,比起影视剧里“杀鬼子”的给力时刻,回看这场战争的真实历史时,许多后人感同身受的,却是那段血火岁月里,多少次几近绝望的时刻:这是一场浴血坚持的搏杀,我们曾经身陷大半国土沦陷的困境,我们曾在战场上困于装备战斗力的绝对差距,华夏大地更不止一次笼罩在悲观必败的情绪中。那为什么,这样的绝望时刻,我们依然顽强坚持下来?
w4.jpg
比起那么多耳熟能详的大英雄与大战役,或许下面几封抗战英烈的家书,能够给我们一个同样刻骨铭心的答案。这几位英烈,每一位都是身份看似普通的“小人物”,却都在残酷的战场上,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而比起战场直面烈火死亡的壮烈豪迈,他们写给亲人的家书,呈现了心灵里的柔软处,简单的字里行间,却足以令我们深深体会,那时代以身许国的中国人,真实的心路历程。一、褚定侯家书:一句话,敌此次不来则矣,一来则拼一拼。弟若无恙则兄可勿念,弟若有恙则请兄勿悲。古云:古来征战几人回!抗战相持阶段,正面战场上一场长出恶气的大胜,正是爆发于1941年12月下旬的第三次长沙会战。这场中国正式对日宣战后的第一场血战里,骄横的日本第十一军在长沙外围惨遭痛打,参战的三十个日本大队伤亡率高达三分之二。正在东南亚被日军追着屁股打的英美列强,也对这场大胜连呼不可思议,随后废除了对华不平等条约。在全世界面前,结结实实为中国军人争了一口气。但“争气”的背后,更是装备低劣的中国士兵们,一次次悲壮的牺牲。战事开打前,41师121团2营6连排长褚定侯写给兄长褚定浩的家书,就是生动写照。
w5.jpg

褚定侯,浙江莫干山人,他曾是浙西临时中学的高中生,因为受到周恩来演讲的感召,毅然投笔从戎。从军之前,他还曾与家乡一个姑娘陷入爱河。可是国难面前,他还是留下一句“回来娶你”的承诺,拒绝了上司把他安排在后方军令部的好意,来到了战火连天的前线。也正是在这惨烈的战事期间,一肚子墨水的他,以潇洒飘逸的毛笔字,给兄长褚定浩写了一封封家书。这些信里,他写下了自己“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必死决心,更记录下了前线将士们缺少弹药枪炮的困境,甚至士兵们绑着手榴弹猛扑日军坦克的悲壮时刻。字字句句,都是战场的真实记录。也正是在他写下这封“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家书几天后,骄横的日军就渡过了汨罗江。22岁的褚定侯率领全排将士浴血阻击日寇,最终全排壮烈殉国。一封家书,终成绝笔。
w6.jpg
而在第三次长沙会战开战前,如褚定侯这样留下绝笔的,更不止一人。《大公报》报道,仅是战事最激烈的1942年元旦这一天,就有一千五百多战士留下了绝笔信。前线的战斗,打到了寸土必争的地步,甚至“敌人做梦也不曾想到它面对着的是它所自称为消灭净尽的战士”。一声“古来征战几人回”,是那一代中国士兵们,慷慨赴国难的精神。二、刘宗歆家书:十日来信收到。我在义乌诊治鼠疫已得五十多人,半死半活疫势未减,很忙,短时间不能走开。日军的侵华方式,除了飞机大炮炸弹,更有一种特殊套路:细菌战。比如在抗战相持阶段的浙江前线,日军的飞机,就疯狂投放细菌炸弹。仅1940年这一年,日军就对浙江发动了二百八十五次轰炸,大量含有鼠疫大肠杆菌等病毒的细菌炸弹,被投放到浙江各地。1940年10月的宁波开明街地带,屋顶上就蔓延着大批带有鼠疫病毒的“血红色跳蚤”,整个上空成了“黄色瘟疫”。而就在这样的恐怖时刻,一批特殊的“战士”站了出来:中国红十字医疗队。
w7.jpg
而刘宗歆,就是这支特殊部队里,公认的英雄。刘宗歆,浙江上虞人。他的父亲曾在上海的银行工作,期望他也能成为一个金融人才。可酷爱医学的他,却坚持走上学医的道路。他毕业时,正是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的时候,他志愿加入了中国红十字医疗队,从此穿梭于枪林弹雨间,甚至一度在新四军军部医院工作过,抢救了不少抗战军人。但1940年起,日本对浙江疯狂的细菌战,又让他直面了另一个考验。当鼠疫开始大面积蔓延时,身为浙江衢县隔离医院医务主任的他,也投身到防治鼠疫的恶战里,并为此放弃了探亲的机会。他给妻子的信里,写了“短时间不能走开”的原因,更写了“半死半活疫势未减”的严峻形势。详实的文字,留下了日本细菌战的重要罪证。
w8.jpg
也正是在这封信半年后,即1940年年底,救活了多少鼠疫病人的刘宗歆,不幸也感染了鼠疫,几天后不幸殉职,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献出了二十九岁的生命。这样的牺牲,更是当时红十字会的缩影。抗战爆发前只有几百人的中国红十字会,抗战爆发后人数暴增到数千,多少如刘宗歆一样的年轻人志愿加入进来,从此冒着生命危险践行着救死扶伤的职责,甚至“抗战中牺牲的会员已无从统计”。他们与炮火连天下的战士们一样,是日本侵略罪行的见证,更是无可争议的英雄!三、于登云家书:你年已不小,本拟父子天年,未想半途分别。你之命,父之运也!所望读书尽心,务必前途。侍母要孝,勿劳其生气,以便领你们兄弟姊妹过日子。日本侵华以前,吉林省磐石市朝阳山镇士绅于登云,堪称乡亲们羡慕的“成功人士”。这位祖籍山东文登的汉子,北京朝阳大学法律系的高材生,青年时就以实业救国为己任。到了20世纪30年代初,身为蛟河县捐税局长的他,不但家产丰厚,妻子也温柔贤惠,几个儿女更是英姿勃发。无论事业家庭,一切都那么完美幸福。
w9.jpg
但是1931年9月18日,惨烈的“九一八”事变,却改变了这一切。当日寇的铁蹄兵不血刃席卷东三省时,在当地颇有声望的于登云,也是日寇竭力拉拢的对象。只要他愿意和日寇“合作”,照样还是高官厚禄的人生。但忧怀国恨的于登云,却默默做出了另一个抉择:他先是对日寇虚与委蛇,暗地里为抗日武装筹措粮草军械。1932年2月,他毅然升起了抗日大旗,宣誓与日寇血战到底!接下来的短短一个月里,这位大半生过着养尊处优生活的士绅,历经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家产几乎全部散尽,尽数用于组建抗日队伍。蛟河敦化吉林等地的爱国志士,也被他联络团结起来。节节胜利的抗日武装,一度收复多处要地,却终于在日寇的血腥镇压下悲壮失败。1932年3月,于登云被日军驻吉林宪兵队关押,3月23日被害于吉林市九龙口。而在人生的最后时刻,这位血战不悔的汉子,带着对家人的牵挂,写下了一封遗书。甚至连看押他的狱卒,也被他打动,冒死帮他将遗书带出来,交到了他的儿子于渤手中。在这封家书里,作为父亲的于登云,写下了与儿子“未想半途而别”的遗憾,更谆谆教诲儿子要撑起这个家,照料好全家人,照料好自己。为抗日视死如归的他,在这最后一封书信里,写满的却是对家人的不舍挂怀。
w10.jpg
可是,即使是这样的不舍,依然让他做出了勇赴国难的抉择,一如那血火的十四年里,多少带着对家人的挂怀奔赴前线,却与家人天人永隔的英雄们。“血肉铸长城”不止是一句口号,更是如于登云这样,多少慷慨悲壮的牺牲!参考资料:《浴火而生:中国红十字会的抗战足迹》、《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
往日文章精选:

这支八路军“不打仗”,牺牲却超乎想象,公认抗战幕后英雄

看似不起眼的中国桐油,为何为抗战胜利立下大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回手机版|论坛帮助|易德轩网 ( 鲁ICP备20005112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4 01: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