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德轩网教学培训视频直播平台

使用论坛账号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231|回复: 0

上海股交中心:与时代共舞,助中小企业腾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23 10: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1.jpg

“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2019年也是大喜的一年。”

9月6日上午10点,上海浦东张江园区的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下称“上股交”)交易大厅内,人头攒动。在龙象集团成立20周年、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集团旗下的龙象环保向资本市场迈出第一步,正式在上股交科创板挂牌。在这场近百人参与的挂牌仪式上,龙象环保总经理沈敏辉说的这句话令记者印象最为深刻。

挂牌仪式后,龙象环保还有聚餐、抽奖等活动,沈敏辉专门买了银条,作为礼品发给员工。在现场,记者明显感觉到,龙象环保这家小企业对挂牌的重视,对未来资本之路的期盼。

记者每次参加上股交的企业挂牌仪式,都能深刻体会到企业对于融资的迫切,毕竟企业融资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而作为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典型代表,上股交这些年一直致力于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

“中国资本市场基本上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回顾过去,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云峰感慨万分。

w2.jpg

▲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云峰

据了解,目前,在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的企业已超2.4万家。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证券公司主导的柜台市场构成了场外市场,再加上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构成的场内市场,共同组成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几乎覆盖了企业从起步到壮大的发展周期。

在镁光灯聚焦和新闻轰炸之下,A股上市公司的“喜怒哀乐”均在大众视野中。而镁光灯外,在随着中国资本市场不断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现今中国的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发展如何?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有了哪些改变,还面临什么样的困难,它们对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建议?

作为国内较早成立的股权交易市场的掌舵人、中国场外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见证人和亲历者,张云峰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讲述了他所熟悉的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过去几十年的辉煌,并展望了助力中小企业腾飞的未来。

摸着石头过河

时针回拨到7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百业待兴。30年前,中国资本市场的“两市格局”尚未成型。而20年前,中国的场外交易市场正在一片混沌之中。

张云峰认为,正如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发展,没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中国资本市场也是“摸着石头”进行建设。

彼时,国内中小企业的早期成长和融资处于“蛮荒”状态,暗潮汹涌的资本游戏也没有清晰的规则,但企业融资难题早已产生。

20世纪80年代,从银行贷款是大型国营企业解决资金问题的手段,但发展情况较好的集体及乡镇企业却缺乏有效的融资途径。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在经历各种波折后成功开市,以两个交易所为中心的场内市场至此形成。

1998年,全国清理整顿各省建立的交易中心,催生了后来众人所熟知的场外交易市场———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服务系统(俗称“老三板”)。在老三板时期,身在申银万国证券的张云峰参与了其技术系统和制度体系的建设。

此时的资本需求已发生了变化。北京中关村发展迅速,数以千计的科技创业公司对资金“嗷嗷待哺”,曾呼之欲出的创业板却一时夭折。当时的中关村企业,用张云峰的话说,“瞧上了新推出的老三板”。

由此,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申银万国证券公司,共同推进中关村企业上三板,张云峰亲身参与了这段历史。“这一推就推到了2005年,一个专门为中小科技型企业服务的市场也应运而生。”

2006年初,新三板成立,引起了市场极大的关注和期待,但一直试点了7年才向全国开放。

在此期间,各地政府开始在建设场外交易市场上发力。天津市于2008年9月率先推动成立了天津股权交易所,紧随其后的是重庆股份转让中心。

同时,上海市政府也一直在筹划建立股权交易所。当时,上海手握申银万国证券这一王牌。申银万国证券作为主要建设者主导设计了老三板市场,参与了新三板的建设,张云峰同时协助设计了重庆股份转让中心的交易系统。可以说,此时的申银万国证券拥有业内认可、设计场外交易市场最厉害的精英团队,足以应对上海成立交易所的需求。事实上,以张云峰为首的团队顺利完成了设计任务。

为了加快进程,上海金融办决定先交由上海联交所牵头筹办。2009年11月,上股交完成工商注册。2010年7月,上股交正式成立。

当然,无论创市的过程如何艰难,立志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上海,在2010年终于形成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立志服务全国中小企业从萌芽、成长到腾飞。

1.0版本的蓝图

刚开始,上股交这艘储存企业后备军的航母还缺一个掌舵人。

上海金融办希望这个掌舵人是位业内专家,拥有名气、成功的资本市场经历、丰富的场外交易市场经验……种种品质缺一不可。

券商出身、曾参加交易系统设计的张云峰正是合适的人选,但彼时他手里收到了三四份券商发来的丰厚薪资待遇邀请。面对数个行业巨头伸出的橄榄枝,张云峰却作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前往薪酬最低、刚刚起步的上股交任总经理。

对此,他解释:“原因很多,我热爱上海这座城市,也不想辜负老领导的信任。当然,最重要的是过去在做新三板工作时,我对一些不足的地方无能为力。但在上股交,我可以用过去积累的经验,把脑海中描绘的蓝图全力实现出来。”

上任之初,张云峰率先解决了股权结构难题,随后挖来了一些老同事,组建了自己的精英团队,对交易所从实体到交易系统进行全方位的设计,最终上股交于2012年实现正式运营。

上股交刚刚设立之际,场外资本市场的发展还一片混沌。国内只有三家股权交易中心,场外市场的人气不足,挂牌企业数量有限,功能发挥不佳,除了上股交建立了完整的、涵盖场外市场所有业务环节的制度规范体系,其他市场制度建设滞后。

不过在上股交成立后的三年内,国内各地就新建了21家股权交易中心,各地资本也掀起了场外市场的建设潮。

但场外市场如何建设、目标是什么,几乎没有人能给出答案,张云峰对此总结称:“当时的股权交易中心各自为战,没有统一规则和监管要求。”

掌舵上股交后,张云峰带领团队以挂牌企业为中心,对上股交的市场制度体系进行探索和实践,这一系列的锐意创新最终被市场证明是卓有成效的。

2012年2月,上股交正式启动运营,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系统(简称“E板”)上线,首批19家企业成功挂牌。该系统由上股交独创,在挂牌条件、对审核机制、投资者进行适当性管理、退出机制等11个方面进行创新。该制度体系一度成为各省政府和市场学习的范本,现在市场熟知的某些制度条例正是随了当时上股交E板的“萧规”。

w3.jpg

▲2012年2月,首批19家企业挂牌上股交。

2013年8月,上股交又推出了中小企业股权报价系统(简称“Q板”),服务于种子期以及初创期中小微企业,门槛更加灵活。2015年12月,上股交设立科技创新股份转让系统(简称“N板”),支持上海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至此,上股交最终形成“一市三板”的市场格局,覆盖了各个时期和各个行业的中小微企业。

在上股交不懈创新的前五年,市场也反馈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上股交的人员规模从五人发展到了百人;开创了开业首年即盈利的良好局面,此后营业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达47.59%,净利润年平均增长率达178.35%,资产规模与开业相比增长3.5倍,逐渐成为一个规模领先、功能发挥良好的市场。

上股交给出的数据更为详细:平均每家N板、E板挂牌企业获得股权融资2385.1万元,超过55%的E板、100%的N板挂牌企业均获得了股权融资。

艰难时刻

当然,场外市场的建设并非一片坦途。

2012年2月13日,因为监管要求,保荐挂牌企业的所有券商需从上股交撤出,这距离15日的E板开盘只有两天时间。

面对这个“生死难关”,张云峰第一个提出由银行和符合条件的投资机构作为财务顾问或推荐人在场外市场开展业务,问题很快得到解决,这种方式也成为了行业标准。

2013年底,新三板面向全国市场开放试点。随着政策的层层加码,新三板以“转板机制”和做市商制度之利,逐渐与股权交易中心形成了竞争格局。

这一次的挑战不一般。“那时,场外市场的所有人都认为‘狼来了’,只要新三板整个体制一变,我们就都不行了。”张云峰遭遇了来自内外的各种压力,虽然其本人认为形势远不如大家想象的那样严峻。

对此,上股交秉承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宗旨,开始人为推动融资、企业发展、股权交易,从投资者取得理性收益做起,不断发展投资者并积少成多,最终由量变到质变,形成资本市场应有的机制。

新三板对不少场外交易中心形成了巨大打击,而天交所和上股交受到的影响并不大。通过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的融资服务,上股交仍然保持了业绩的持续增长。

“2015年,交易大厅每天都爆满,挂牌企业排队敲锣,档期排不进,2016年也不错。”回忆起那两年,常年为挂牌的中小企业提供推荐服务的资深中介人士向记者感慨道。

然而,山雨欲来,对上股交来说,真正的危机日益临近。

2017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的通知》,各区域性股权交易所由此正式进入规范发展阶段。彼时,立足全国、放眼全球的上股交面临大量清理挂牌企业的工作,需要把注册地不在上海市的挂牌企业清理出去,让自身成为一个区域性的股权交易市场。

和企业沟通、向投资者解释、协调组织中介机构,上股交在清理过程中经历了种种忙乱和艰难。受此影响,上股交当年的经营业绩下滑,其他二十多家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业绩也难逃下滑命运。

面临变局,张云峰认为,扎实做好存量公司的服务,沉淀人才是当时上股交作出的最好应对。

如今一年多过去,上股交做好服务能否为区域性股权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张云峰向记者表示,上股交一直在努力消除危机带来的影响。“虽然整个业绩不好,增量下滑,但是交易量和中小企业融资的满足率均在不断增长”。

如今看来,对市场制度体系的锐意创新是上股交起飞的战略一翼,那么“练好内功、做好服务”无疑是另外一翼。

奔向未来

和早期中国资本市场建设摸着石头过河不同,上股交运营后的第七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除了主板市场,上交所在2019年设立了试点注册制的科创板,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更加完善。

“我们描绘的蓝图全部都实现了,想解决的问题也都解决了。其间,升华了对资本市场的认识,还培养锻炼了一批人才。”和7年前相比,在张云峰的带领下,上股交已打造了一个成熟的交易市场,成为中小企业“孵化”的天堂。

“上股交所在的市场前景无限。”作为镁光灯外、几十年来服务中小企业的业内人士,张云峰对未来十分乐观。

“中国的经济是倒三角结构,上面的钱很难下来,小企业靠银行贷款不够,只有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才能解决问题。”而在张云峰眼中,主板、科创板的服务对象是小众群体,真正满足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的是场外市场,这些企业中或许就有中国经济的“未来”。

同时,科创板的设立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2014年5月,习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上海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为支撑这一目标的实现,上股交建立了科技创新股份转让系统,预期定位放在全球。如今,上交所也设立了科创板。科创板的制度体系和前者几乎有着天生相似的基因,前者发展的经验为后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张云峰曾多次公开表示,如果能在上股交科创板和上交所科创板之间建立有效的转板机制,将对培育中小企业、简化上交所审核等带来积极影响,上股交也正在寻求推动建立两者之间的转板机制。

张云峰还指出,上股交获得更大发展的机遇或许还来自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

目前,长三角地区共有四个同类股权市场。由于四个市场相互割裂,各自为战,因此存在无法共享资源和优势互补、大量重复建设等问题。

如果解决这些问题,长三角地区可以采用长三角股权交易市场一体化发展策略———统一后台、开放前台、多地挂牌、共享资源。

张云峰表示,这样一来,中小企业可选择多地挂牌,可以共享每个市场的投资者、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所有资源,享受不同市场提供的特色服务。

除此之外,在自贸区新片区里建立国际板也是张云峰为自己和上股交接下来设立的战略目标。用张云峰的话说:“上面任何一点成功实现都可以让上股交继续腾飞,助上股交进入2.0时代。”
记者 王莹
—— / 好文推荐 / ——

    新LPR报价出炉!1年期再降5个基点,5年期以上未变,对房贷利率影响几何?

    联邦快递的内忧与外患

    “超级星期四”:多家央行跟随美联储降息,中国央行后续跟不跟?人民币汇率又会怎么走?

w4.jpg

w5.jpg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国际金融报,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PGP7Z3TN】获取授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回手机版|论坛帮助|易德轩网 ( 鲁ICP备20005112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5 08: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