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贤楼群】
群贤楼群坐落在演武场上,内有校史纪念馆及陈嘉庚纪念馆及鲁迅纪念馆,是建校之初的第一组建筑,为陈嘉庚先生独资兴建。是最早建设的嘉庚风格的楼群建筑。
群贤楼群也是由“一主四从”的五幢楼组成,包括群贤主楼,主楼群贤楼“群贤”出自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语句“少长咸集,群贤毕至”,寓意广纳贤才、开放办学。是由当时的校长林文庆教授亲笔题写的。两边对称的分别是同安楼、集美楼(取自地名),东端的映雪楼和西端的囊萤楼(取自囊萤映雪的典故,有劝学之义,要勤奋读书)。囊萤楼是福建省第一个党支部所在地,故而被列为厦门历史文化名楼。集美楼是当年鲁迅在厦门大学工作、生活过的地方,现辟为“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
楼群最大特色:①古今、中西合璧式。闽南式大屋顶和西式外廊建筑的巧妙结合,曾被调侃为“戴斗笠,穿西装”。之所以是屋顶采用中式建筑风格,而屋身采用西式风格,是寓意“中国人要站在西方人的肩膀之上”,“东方一定会压倒西方”,体现了陈嘉庚先生对民族精神的崇尚和强调。其中中国的建筑元素有斜屋面、红瓦、大红灯笼;西方元素有拱门、圆柱、连廊等。.②楼梯石板悬挑式(就是楼梯用石板做的,然后是悬着的,没有其他支撑).③清水雕砌特大的张灯结彩、垂珠彩帘吉祥:图案式.在当时,三大特色均是独一无二,为此,1989年后厦门市把它定为古建筑保护单位。
【嘉庚楼群】
在2001年落成的嘉庚楼群,是厦门大学嘉庚风格的新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目前厦大的最气派的建筑群,。嘉庚楼群秉承嘉庚建筑的“一主四从”传统布局,在校园中心沿南北向成线性展开。主、从楼高低错落,空间上以一高四低取得群体均衡。楼群东侧略呈弧形,面向中心广场,前方是开阔的芙蓉湖,从规模及高度上成为校园的主体楼群。
【科学艺术中心(恩明楼)】
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工程由四层组成,其中地上建筑三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近19000平方米,总投资约人民币8000万元,工程将于2007年8月落成。
该中心内有915座的大型报告厅,同时兼作数字电影厅,一个508座音乐厅,一个约2000平方米的大型展厅。
一直以来,厦大都希望能建设一座大中型学术报告场所和文化艺术展览中心,以满足学校国际化和高层次办学的需要,经过慎重考察,学校决定在芙蓉湖南畔、原博学二教学楼的地块上新建“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
2006年四月,厦大八十五周年校庆之际,在参加校友活动时,基金会发起人、厦大国贸系86届毕业生萧恩明得知母校要建科学艺术中心,就决定慷慨捐赠人民币3000万元,资助中心建设。他希望能以此举回馈母校,为母校的科学艺术成果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同时也鼓励更多的厦大校友发扬嘉庚精神,牢记“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为国家、为社会、为学校做出更大贡献。
【建南楼群】
建南楼群是最为宏伟壮观的楼群,它是陈嘉庚先生倾注心血最多的杰作,由陈嘉庚的女婿李光前先生捐资、陈嘉庚先生督造的。
建南楼群属于嘉庚风格建筑,嘉庚风格是厦大建筑最突出的风格,它的特色在于:(一)每个楼群都由五座楼组合而成,布局多呈一字形或半月形围合式;(二)楼与楼之间是“一从四主”的关系。也就是说,位于正中间的楼是主楼,比它周围的四座楼都要高,主、从楼高低错落,空间上以一高四低取得整体均衡。
建南楼群主楼为建南大会堂,东侧为南光楼、成智楼,西侧为南安楼、成义楼。
【上弦场】
上弦场是厦门大学体育场,是一个半椭圆形的大运动场,利用建南楼群与其前面的运动场之间的落差,因地制宜地砌成可容纳两万人的大看台,由于运动场与看台都呈弧形,恰似上弦月,故称之为上弦场。
自绕远势波千顷,渐满清辉月上弦。这是上弦场指挥台前的一副对联
上弦场是曾经的水师练兵场。
在上弦场还发生过这样的故事,除了萨本栋先生将他的骨灰撒在了上弦场。
上弦场最大的故事就是金门炮战的时候有两颗炮弹落在了上弦场,前两年如果大家很仔细的去找应该还能找到弹痕,白城舒友大酒店的方向,这两颗炮弹并没有把上弦场怎么破坏,但是它却让退逃到台湾的国民党非常的尴尬,因为还引起了海外舆论的哗变,当时都报纸都强烈的谴责把炮弹打到了大学里。所以厦门大学还有一个故事,顺着这个思路往下讲,厦门大学还有一个国家守海防的故事。就是在五六十年代,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厦门大学的学生都要去守海防,去询问有没有人偷渡过去或偷渡过来等事情。所以这也是厦门大学很重要的一段历史就是守海防,这是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的。
【厦大芙蓉湖】
之前的湖南台翻拍的《一起来看流星雨》就有很多画面是在芙蓉湖取景的。芙蓉湖和周围的建筑芙蓉楼群一样,得名都是来自南安芙蓉乡。湖中还有漂亮的黑天鹅,给芙蓉湖增添了不少生机,还给游人无穷的乐趣。
【厦大芙蓉隧道】
厦大芙蓉隧道被称为中国最文艺的隧道,也是中国最长的涂鸦隧道,隧道西起厦大校区芙蓉园学生食堂,沿途穿越狮山,东至厦大学生公寓门口。隧道里亮着长明灯,顶部刷上了蓝天白云,侧壁上尽是厦大同学们的各种艺术创作:书法、绘画、涂鸦等林林总总,从童年的回忆到5.12汶川大地震,有的言简意赅,有的古怪诙谐,有的庄严肃穆,透过形态各异的人物、鲜艳夺目的色块、生动活泼的线条,将整条隧道粉饰成了一条独特的艺术长廊,宛如现代版的敦煌石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