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德轩网视频直播平台

使用论坛账号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查看: 4791|回复: 20

佛教说无我,轮回的又是什么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18 18: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教不承认我的存在,在本生经中,佛祖常说自己转世,还记得自己几生几世的事情。既然佛教不承认灵魂,那么记住自己前生记忆的是什么?如果都是虚妄,记忆为什么会保存传到下一世? 既然我是没有自性的,那么凭什么说轮回中的那些众生是我的前世,我的转世?
发表于 2020-2-18 18: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曾说:“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杂阿含262经》
        佛陀从不曾说世间不存在,更不会说没有轮回。只说“如实正观世间集,则不生世间无见。”世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六道轮回是众生真正意义上的家,无需讨论。
        至于”无我“,则没必要讨论。因为他是要通过修行,个人亲自证知的。就像要给一条鱼,说明白陆地上的事情,根本做不到。
        如果你对佛陀有信心,找到一个佛陀留下的正确修行法门努力用功,经过一段时间,你会证得生灭随观智,就会见到”无常“——一切感受及心理现象都在快速生灭,不能指挥、无法控制。经典中说,见到生灭的人哪怕只活一天,也强过凡夫活百年!
        继续努力用功,你会依次向前证得坏灭随观智。将会看到所有身心现象被觉知的同时,就已经灭去了,觉知的心也在觉知的同时也已经灭去了。“我”的心根本就追不上,更别提指挥控制了。这(特别是觉知心的灭去)对心习惯的”我“的思维)冲击是巨大的,智慧(实相)会举起大铁锤,反复痛击习惯的“我”的观念,你将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怖畏!初步体验到无我。
       再继续努力用功,你会依次证得并圆满十六观智,体验到身心的止息,涅槃无我现前……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明白体验到了什么是”无我“,也同时明白了,轮回不过是,贪爱的众生背负的”苦“的重担罢了。
       最后补充一点儿,达到无我涅槃究竟需要多长时间?佛陀在《大念处经》给出的时间是短则七天,多则七年,可以证得三果或四果。有人找出许多理由,说现代人不行了,做不到了……下面引用缅甸马哈希大师在《减损经讲记》中的一段话,希望能帮助大家重拾信心:
        “我已经教导禅修三十二年了,据我所知,在一周内可完全地详述心灵体验的人很难碰到,大多数人只在二十天到三十天之后,或者甚至三或四个月后才做到。但是遵照我的指导坚定地修行的人,通常在一个月后,已能详述报告他们的体验了。
        我现在恳请禅修者,视一个月或一个多月,为成功实修所要求的标准期间。不要去理会有些人所想的:一个月对实践的禅修者太短了。
        因为佛陀承诺那些遵循他建议的人,可证得阿那含阶段或甚至阿罗汉,所以说一个月后不可能得到内观的话,这是轻视佛陀的教法,并会使得禅修者气馁的。”
发表于 2020-2-18 18: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出一个正确的问题,比解答一个正确的问题更难。而「是什么在轮回」就是一个不正确的问题。所谓「不正确的问题」,就是一个本身有问题(problem)的问题(question)。

当人们提出「是什么在轮回」的时候,这个问句本身就预设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存在某个实体,在一个被称为『轮回』的进程中保持其不变的核心」。然而这个预设的隐藏前提,与客观事实是不符的。换言之,并没有任何「坚实的核心在轮回进程中存在」。

轮回,是指生命重复「出生、衰老、死亡」的现象。先生 A 死后投生为先生 B,然后先生 B 死后投生为猫 C,猫 C 死后投生为饿鬼 D,饿鬼 D 死后投生为女士 E,女士 E 死后投生为天人 F,天人 F 死后投生为先生 G……这种一期生命「出生、衰老、死亡」然后紧接着下一期生命「出生、衰老、死亡」的现象,称之为轮回。

来看这个举例的轮回片段:先生 A >> 先生 B >> 猫 C >> 饿鬼 D >> 女士 E >> 天人 F >> 先生 G。在这个片段中,有七期生命,如今先生 G 还在世,尚未寿尽。

如果人们对这段轮回片段提出问题:「在这七期生命的身心之中,有什么相同的东西被传递下来吗」,那么答案是,「这七期生命的身心之中,没有任何东西被传递下来」。有个游戏叫「击鼓传花」,一群人在传递一个叫做「花」的物品,那么对于「击鼓传花」,我们可以说,有一种叫做「花」的东西被传递了下来。然而,在轮回之中,我们找不到这个「花」。

上面这段话,需要仔细地理解它。佛陀老人家观察到,轮回的进程中,任何一期生命中,都不存在一个坚实不变的核心,即找不到一个「我」的存在。换言之,如今还在世的先生 G,他的这副身心之中,找不到一个坚实不变的核心可以被称之为「我」或「灵魂」或随便怎么取名。

但是为什么人们会形成「有我」的观念呢?因为人们将心识的思维能力误以为是体内的「我」的功能。而事实上,心识本身也是不断生灭的。

身和心,这两部分的最小成分,在每一个刹那都是生灭的,而一个刹那的生灭之后又是下一个刹那的生灭,无数刹那的生灭连接在一起,成为了「不断生灭的相续之流」。一期生命尚且如此,轮回也无非就是 n 期生命,本质是一样的,那就是:「整副身心在每一个刹那都在生灭变化」,在整副身心之中找不到任何一个坚实、不变、永恒的核心「我」。

如果能够了解上面这些,那么也就不会再问「是什么在轮回」了,因为没有「什么」在轮回。轮回本身,就是这个刹那名色法生灭后,下个刹那名色法又生灭,生灭生灭生灭……如此的相续现象。

人们总是只关注到「相续性」而忽略了「生灭性」。我们不说过去生或是未来生,我们只着眼于今生的话,会发现,今生的每个刹那,自己的身心都在生灭变化。

禅修者在以止禅培育起定力后,在定力的支持下如实观察到身心的成分,并实际辨析到身心成分在每个刹那的生灭现象,这种辨析的过程称为修习观禅。佛陀教导止禅与观禅,以让人们眼见为实身心成分的生灭,这种对于客观事实的眼见为实,是破除对身心本质的疑惑的唯一方法。有智之人或许可以尝试实践止观禅修,以得对客观事实的眼见为实。

延展阅读:
    止禅·入出息念初阶解析:培育定力的方法
    译文:《入出息念介绍》(An Introduction of nāpānasati)信佛的你,是什么原因让你接受了佛法里那些不可证伪的概念?
发表于 2020-2-18 18: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王心想:“如果一切众生,都是无我的话,那么谁在承受善恶的果报呢?
世尊知道大王心里的疑惑,就告诉他说:“一切众生,所做的善业和恶业,以及所承受的果报,都不是有一个‘我’在造作,也不是有一个‘我’在承受。那么为什么造作善业恶业会受到果报呢?那是因为六根与六尘接触,生起六识,对外境生起染着,随着执着的加深,所以流转生死,受到种种痛苦的果报,如果对境无染,止息妄想,则得解脱。所以说,造作善恶业的,是根、尘、识这三样东西,受果报的,也是根、尘、识这三样东西,再没有另外一个‘我’。这根、尘、识呢,是不常不断的,就像种子发芽一样,因为发了芽,不再是种子,所以不能说是常,又因为芽是从种子来的,所以不能说是断灭。根尘识也是这样。)
译自 《过去现在因果经》  
白话译者:顿强居士




附佛经原文 :
大王当知。此五阴身以识为本。因于识故。而生意根。以意根故。而生于色。而此色法。生灭不住。大王若能如是观者。则能于身。善知无常。如此观身。不取身相。则能离我及于我所。若能观色。离我我所。即知色生便是苦生。若知色灭便是苦灭。若人能作如此观者。是名为解。若人不能作斯观者。是名为缚。法本无我及以我所。以倒想故。横计有我及以我所。无有实法。若能断此倒惑想者。则是解脱。
尔时频毗娑罗王。心自思惟。若谓众生言有我者。而名为缚。一切众生。皆悉无我。既无有我。谁受果报。
尔时世尊。知彼心念即语之言。一切众生。所为善恶。及受果报。皆非我造。亦非我受。而今现有造作善恶受果报者。大王谛听。当为王说。大王但以情尘识合。于境生染。累想滋繁。以是缘故。驰流生死。备受苦报。若于境无染。息其累想。则得解脱。以情尘识三事因缘。共起善恶。及受果报。更无别我。譬如钻火。因手转燧。得有火生然彼火性。不从手生及以燧出。亦复不离手及燧钻。彼情尘识。亦复如是。时频毗娑罗王。又自思惟。若以情尘识和合故。而有善恶受果报者。便为常合。不应离绝。若不常合。是则为断。尔时世尊。知王心念。即便答言。此情尘识。不常不断。何以故合故不断。离故不常。譬如缘于地水因彼种子。而生芽叶。种子既谢。不得名常。生芽叶故。不得名断。离于断常故名中道。三事因缘。亦复如是。
———— 过去现在因果经     卷第四
发表于 2020-2-18 18: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汪有 的解釋很清楚,但也忽略了一些東西,這裡斗膽稍加補充。

首先最最重要的就是,佛教所謂的「無我」,這個「我」到底是什麼?一般可以理解是靈魂,但又不是靈魂那麼簡單。在古印度的語境下,特別是婆羅門教的論述中,我,也即梵語的tman,是一個「永恆不變的靈魂」,而佛教反對的,就是這麼一個永恆不變的靈魂。佛教的基本教義認為,人由五蘊組成,即使人有意識,那也不是一個不變的靈魂實體,在這裡「永恆不變」這個定語非常重要。澄清了這個概念,對之後各流派闡釋的把握就會更加清楚。

其次,關於犢子部的補特嘉羅無我說,其實補特嘉羅就是一種不可說的存在,用以代替Atman來承接輪迴。其實這種態度是比較接近佛陀的,也即直接迴避這個問題不談。

再者用業力流轉來解釋輪迴的,主要是說一切有部和經量部,而其中涉及了這兩派形而上學觀點的分歧。業,即梵文的Karma,本意是動作,action,佛教的一個基本立場就是,一個動作的完成一定會有它的後續影響。而有部認為,業之所以可能,是因為物體形態的變化,但經量部的形而上學觀點是剎那生滅,每一刻所有的色都生起又滅去,因而出現了一種接近休謨的論述,前後的兩個剎那並沒有因果上的承接,只有時間上的先後。經量部的論述伴隨一種意識相續的觀點,也即用意識的流轉來承托輪迴,但也缺乏使之成為可能的證明。具體煩請參見世親所著《大乘成業論》。

最後,關於唯識的論述也有些不足,最為重要者即是所謂阿賴耶識其實也是一種「識」,這跟唯識宗的觀念論立場有關,時間有限,恕不一一。
发表于 2020-2-18 18: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识种”。


轮回好比是生孩子,识种就是基因。父母不是再生一个“自我”,而是用基因创造下一代。这个基因它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代一代变化,但是包含了所有代的基因信息,所以能追溯。


轮回也是如此。上一辈子和下一辈子不是“自我”在传递,而是上一辈子的识种“创造”了下一辈子。因为接触到的事物不同,这个识种跟基因一样,每一辈子都会发生变化,但包含了轮回的所有信息,所以也能追溯。


佛教的宿命通,就是这么追的。人出生的第一个心识,是上一辈子的最后一个心识。
发表于 2020-2-18 18: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是意识的话,佛说:“意法为缘生意识”,是由于意根与法尘相触作为外缘,然后以如来藏为内因,才能生出意识啊!那么意识既然是内因与外缘和合所生的法,当然意识不可能是来往三世轮回的主体,必须是不从因缘而生的、自己本来就已经存在的法,才可能往来三世而成为轮回的主体识;所以说意识的粗心、细心、极细心都不是根本心,因为事实上没有不可知、不可证的意识心,而一切粗细意识都是因缘所生之法,所以意识绝不可能是来往三世轮回生死之主体识。
http://www.hymzw.net/zjdz/ffwdylk/ffwdylk09.htm

如果说不需七、八二识而能安立生死轮回的话,那么有情的生死轮回是由何而生呢?难道是由虚空而生吗?假使是从虚空中可以无因而出生的话,那么应该我们努力修行净业,未来世也无法获得净行的果报。因为我们未来世,仍将由虚空中无因而再出生无明,也应该他人造作恶行,未来世也不会获得恶报;因为他人来世受生之无明,是由虚空所出生的缘故,而不是由他人的如来藏所含藏的恶业种而出生;那么就会产生因果错乱,以及无因无果的现象。各位菩萨,难道我们希望自己今生努力的修行,未来生却无法获得修行的清净果报吗?难道我们可以接受别人所造的恶业却无缘无故跑到我们身上来,让我们来受恶业的果报吗?这种无因无果、因果错乱的现象,即使是一般普通人也无法接受,何况是有智慧的菩萨呢!也就是说,因果的存在,轮回现象的产生,绝非无因而有,一定是因为有七、八二识的存在,才能使众生的生死轮回得以安立。
宗通与说通:
第63集:阿赖耶识是生死轮回的主体
南无佛法僧
发表于 2020-2-18 18: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探究生命流转的问题,佛教小乘学者从《阿含经》所说的四圣谛、五蕴、十二因缘及八正道中,从 佛处处所宣说的缘起、无我的义理,建立了业感缘起的生死轮回,及涅槃解脱的理论。但是,仍然存在著尚待克服的难题。这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首先,就是既然每一个众生今世的烦恼与业,都是依五蕴假我而造作的,未来世也是依五蕴假我而感得福、非福的果报,可是五蕴的假体出生聚合后,又会由聚合而散坏,都是只有一期生死而已,也就是说,造作烦恼与业的五蕴(它其实是五阴),与感得福报或非福报的五阴,其实并不是同一个,那又是以什么作为感得果报的所依呢?其次,今生由五蕴假我所造作的业,又是依怎么样的功能,而能够聚集不散,感得未来生种种的业报呢?这两种难题所要提出来的质疑,前面的一个就是:轮回主体究竟是什么?后面这一个则是:感果功能是怎么样成就的?

  对于这些质疑,主张“阿含解脱道中,缘起中道就是缘起性空,是佛法究竟的唯一正见”,而否定第七识意根及第八识如来藏的人,因为所说的缘起性空,其实指的是现象界中蕴处界生住异灭、无有自性的“缘生性空”,而不是第八识藉缘生起蕴处界一切法的真实缘起性空;他恐怕否定七八识以后堕入断灭空中,因此又施设了意识细心,认作是涅槃本际,是生死轮回的主体,就是建立起意识细心说,主张“意识细心可以常住不坏”。但,意识细心不论如何细,终究不是涅槃实际,也不是生死轮回的主体;因为一切粗细意识的现起,必须是意根法尘为缘才能现起,不能自外于“意、法因缘生”的圣教,都是有生之法,有生则必有灭。结果,根本无法解决上面所说的难题。

  然而,第三转法轮唯识经典中,佛陀圣教以出生万法的实相心第八阿赖耶识如来藏,作为业与感果的所依主体,以及以阿赖耶识所摄持的种子,作为祂感果的媒介,清晰而明确的说明了所有的生死轮回及涅槃解脱的真实义理,圆满的解决了轮回主体与感果功能的难题。以如来藏阿赖耶识本然的无我性,破除外道所说有一个常、主宰的自我、梵我。这就如同《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当中 佛陀的开示:【大慧!刹那者,名识藏:如来藏意俱,生识习气刹那;无漏习气非刹那,非凡愚所觉。计著刹那论故,不觉一切法刹那非刹那,以断见坏无为法。大慧!七识不流转,不受苦乐,非涅槃因。】(《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

  这一段经文中,佛陀开示说:如果是错误的认知,而执著常见外道所说的神我,或者梵我,或者离念灵知我的话,那这些都是刹那生灭的法;由于他们不能够证得不生灭的如来藏心,却又察觉到这离念灵知或有念灵知,或者外道所说的常住不坏的梵我、神我,都是刹那刹那变异的,眠熟、闷绝、死后都会断灭;所以他们就认为,这离念灵知死了就不见了,死了就断灭了,就变成断见外道,所以就怕死。这就是以断见来毁坏无为法。

  佛陀又说,说:七识不是流转的主体,七识也不是受苦乐的主体。如来藏才是流转的主体,才是受苦乐的主体。因为如来藏虽然离见闻觉知,没有苦乐受,可是会导致我们在三界六道中不得不接受所有的苦乐受,而且是生生世世延续不断的主体识。而我们的见闻觉知心只有一世,一世过了就永远断灭了;只是意根和如来藏能去到未来世,而意根却又不是集藏善恶业种子的主体心;所以,既然是这样的话,我们的觉知心和意根,其实不是真正受苦乐的主体。而意根也不会分别苦乐,是意识才能分别;但意识却只有一世,不能去到未来世,只是一世暂有的觉受六尘的心,是虚幻假有的。所以,前七识都不是受苦乐的主体,如来藏才是受苦乐的主体。而且,如来藏才是涅槃因,七识心都不是涅槃因;因为七识心没有办法入无余涅槃,如来藏才能入无余涅槃,所以如来藏才是涅槃因。

  另外,也可从菩萨所造的诸论所说如来藏阿赖耶识的三相义,就是“自相、因相及果相”,来加以说明。

  首先是“自相”。《成唯识论》卷二里面说阿赖耶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谓与杂染互为缘故,有情执为自内我故,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自相;摄持因果为自相故。”(《成唯识论》卷二)

  意思是说:阿赖耶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三种意义,能与一切杂染有漏法互为缘,所以有情把祂执为自内我,祂能够摄持因跟果。因为第八阿赖耶识就如同仓库能够摄持含藏一切杂染有漏法种子,所以称为“能藏”;又因为阿赖耶识为一切杂染有漏法所熏、所依,就如同仓库,祂是寄存物品的处所,所以称为“所藏”;另外,因为第八识一直都是被第七末那识执为自内我,对之宝爱不舍,就如同对收藏物品的仓库坚固执守,不弃舍,所以称为“执藏”。

  其次是“因相”。《成唯识论》里面说阿赖耶识:“能执持诸法种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种;离此,余法能遍执持诸法种子不可得故;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因相。”(《成唯识论》卷二)意思是说:第八阿赖耶识能摄持一切诸法种子而不失不坏,为万法生起的根本因。

  第三是“果相”。《成唯识论》里面说阿赖耶识:“能引诸界趣生善不善业,异熟果故说名异熟;离此,命根、众同分等恒时相续,胜异熟果不可得故;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果相。”(《成唯识论》卷二)意思是说:有情众生在前生造业熏习业种,于阿赖耶识中而得以摄藏起来,到了一期生死终结的时候,祂所藏的业种,能够取酬偿因果的作用,引生三界四生六趣的善恶业异熟果报。

  总合来说,第八阿赖耶识如来藏自体不生不灭,而且有种种的善巧功德,恒常不停地运作,犹如湍瀑的流水;祂所摄藏的种子,等待众缘和合的时候,阿赖耶识会使种子生现行,在同一刹那现行又回熏阿赖耶识成为种子,现行“能熏”,种子是“所熏”;一切众生之所以轮回五趣生死流转,都归咎于“熏习”。二乘声闻、大乘菩萨之所以能出生死、修万行,也都是因为熏习。

  众生如果造恶业,应该要成就饿鬼身,阿赖耶识就帮他造一个下一生的饿鬼身出来;如果成就大恶业,譬如谤佛谤法,应该要为他造一个地狱身,如来藏就帮他造下一世的地狱身;如果他造的是十善业,应该生天,就帮他造下一世的欲界天人之身;乃至于造就佛地的五法身。如来藏的自体虽然能够变现这些种种的身,也变现了七转识,使我们有见闻觉知,能够处处作主;可是祂在这些诸法生灭熏变过程中,却是没有五蕴的“我”性,而且也不执著见闻觉知的色身与六尘我所;虽然能摄持,但不能主宰诸法生住变异的生灭命运,诸法的生灭熏变,仍然是诸法的众缘关系所致。因此,以万法的因体阿赖耶识作为轮回主体及感果功能,是完全符合 佛说的缘起与无我的意旨。

  今天外道所说的神我、梵我的论述,一向都是以第六意识心体作为中心而说,与一向都是以 佛所说的第八识自心如来藏说为如来藏的这个说法大不相同。而第六意识与第八识如来藏又是同时并有的两个心,并非同一个心,并且体性处处互异。说“如来藏是后世佛弟子接受了外道神我、梵我思想,不是佛说”,这完全是违背事实,也是在破坏佛法的根本。

  今天我们就解说到此。

  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概说第106-110集 正源老师开示

【大慧!愚夫依七识身灭,起断见;不觉识藏故,起常见。自妄想故,不知本际;自妄想慧灭,故解脱。四住地、无明住地习气断故,一切过断。】(《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

  佛说:【大慧啊!愚痴的凡夫们认为七转识妄识会灭,所以就生起了一切都会断灭、什么都不存在的断见;凡夫们他们不能察觉万法由本识生,所以会把五蕴法当中的某一个法,拿来当作是永远不灭的法,这就是常见。不论是断见还是常见,都是由于不明白本际如来藏,而自己所生起来虚妄的想法;如果能够把自己的妄想——常见断见灭除,就可以得到离三界的解脱。如果能更进一步地把四种住地烦恼以及无始无明的习气都断了的话,一切的过失就全部断除了。】也就是说,如果不知道本际如来藏的道理,那就会落入外道见中。外道见虽然很多,但是总归于常见跟断见这两类。佛说,这一些外道见都是因为不觉悟唯识性的缘故。

  到这边我们可能会有异议,说:“那我不了解唯识之性,难道我就一定是外道吗?”或者说:“难道我修学解脱道,我不学唯识的道理,这样子也说我是外道吗?”是的!因为 世尊接著说,不觉悟唯识性的人,他是:“远离诸佛菩萨善友,违背解脱,动摇正慧,不能修治八支圣道,于彼三乘乃至一乘都无所证,由起执著不见圣谛。”(《大乘密严经》卷下)佛说:“不觉悟万法唯本识的人,那就一定会远离于诸佛菩萨善友,违背解脱道,正慧被动摇,甚至不能修学八正道;这样的人在三乘菩提之中,连一乘都没有办法实证;因为不信受唯识正理的人,就一定会对五蕴法起执著,而不能得见圣谛。”

  所以各位看一看:严不严重!不是说今天我学净土念佛,我学二乘解脱道,就可以不用修学、不用信受唯识之理。佛已经明说了,如果一个人不觉悟、不信受唯识如来藏的正理,那这一个人一定无法在三乘菩提中有所实证,而且一定会起执著,不是落入常见就是落入断见。

  常见,就是外道他执著五蕴十八界当中的某一个法是常住不坏的,我们最常看见到的就是他执取见闻觉知心是常住不坏的心,然后说这个意识心就是轮回的根本,是一切法的根源;执意识、意根是常不坏心,所以叫作常见外道。这种常见外道法到处都看得到,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渗入了佛门了。比方说,执著于空明而能觉知的心,无思惟妄想的灵知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的心,无分别却能灵明了知的心,能专心课诵、专心做事的心,遍满虚空又能觉知的心,或者遍满虚空不能觉知的心,等等等等。然而,这一些心都是属于意识和意根的体性,它的本质都在五蕴的识蕴当中;把这一些东西认定是常住不坏的本心,那就属于常见,不是真正的佛法。可是今天这一些常见的邪法,已经普遍地渗入佛门之中;更糟糕的是,大多数的这一些大师们都接受、认定,所以跟随这一些大师学习的人,都成为常见的外道、佛门中的常见外道。

  不能信受唯识真理,如果又不落入常见,那就一定落在断见之中。断见者在修行人当中很容易受到人家的恭敬,因为这个人好像已经深入观察十八界、深入研究佛法,他说一切万法皆空,建立了一套似是而非的理论。比方说,现前观察阴、处、界都是无常,没有恒常不坏的自性,然后就说:那这样三界就是无因而有,依靠著众缘就有了,如果缘散了,世界就坏灭了,所以一切归于断灭;所以一切的有情没有前世,也没有后世,死了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另外一种更严重、像是吸血虫一样寄生在佛门里面的断见,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这一些人认为,万法是依著各种缘而生,没有本际如来藏;法呢,才现便坏,没有实际,所以叫作依无因而生的缘起性空、性空唯名;然后说这就叫作一切法空,这就是般若中观;又因为自己无法现证第七识意根,所以把第七识跟第八识全部否定掉,说众生只有六个识:这就是佛门中的六识论外道。它的本质乃是断见的外道法,不是真正的佛法;可是它像一只特大号的吸血虫,寄生在佛门里面,吸取佛门的血液,已经两千多年了。这一些佛门中的六识论外道然后就说:“这一种无因的缘起性空,就是佛所说的空,就是般若诸经所说的空,就是龙树菩萨所说的空。”但是,我们前面一开始就引证给各位看,汉传的《阿含经》与南传的《阿含经》当中,佛早在一开始弘法的时候,就已经明说了:在五蕴有之外有一个本际,有入胎识,有第一因,涅槃实有。这样子大家前后贯通,就能够了解佛法的前后是连贯的,始终都是用一条线来连贯。哪一条线?真如如来藏。

宗通与说通:第21集
发表于 2020-2-18 18: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


这个问题我研究的还算比较多,
我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说说我目前的理解吧。
第一问:五岁的我,还是我吗?
五岁的我,一年365天,我相信即使记得一些片段,也记不到多少,更不要说每天的事情了。
第二问:去年的我,还是我吗?
去年的我,一年365天,还记得多少天的具体事情吗?大家都记不到一半。
第三问:现在的我,是五岁的我和去年的我吗?
是?但是记忆与知识肯定不一样了,甚至性格也不一样了,那就不是?
所以,所谓的“我”,是一个会变动的人格,
引起我变动的,是我的各种感受与记忆。
用佛的讲法,眼耳鼻舌身意,境,缘。 是这些综合在一起造就了“我”。
在佛看来,这些都不真实。
每十年的你,都跟十年前不一样了,
所谓的我,更多的是一个临时人格。


到这里,至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要说轮回了,这辈子好像就不存在“我”,对不对?
或者理解为,以前的我永远在消失,新的我永远在诞生。
继续,
这样稀里糊涂的过一辈子,
好了,现在我死了。
凡人意义上理解的轮回开始了,其实一直在轮回,
死了以后,你的【魂神/识/灵魂】出来了,就是题目问的,轮回的主体是什么,
因为网络上,太多的人说佛教是没有灵魂的,
其实这只是一个词,不管是灵魂,还是神识,还是地藏菩萨本愿经里的“魂神”,还是道教的“魂魄”,关键的是,这个玩意在轮回。
我们遵守地藏菩萨本愿经里的用词,
“魂神”出来了,肉体死亡了,
这个时候,你的这个“魂神”算不算自己的下辈子了?
我们不管算不算下辈子,
刚死,记忆还在吧?习惯还在吧?
然后,“魂神”的寿命特别长,记忆力我们假设不变吧,
一般一个人只能记住50年之内的大事,
好了,你“魂神”飘荡了一万年,
以前的我总是在消失,新的我总是在诞生。 这是一个缓慢的持续的过渡过程
一万年之后,你还记得这个回答最上面的那辈子的自己是谁吗?
记忆一样吗?性格一样吗?


我还是我吗?
我存在吗?
有我还是无我?
轮回的是我吗?
轮回存在吗?


年轻的我->年老的我->死去的我->死去一万年的我->死去十万年的我->新投胎的我(记忆重置,《佛说见正经》)
这整个过程苦不苦,有没有意义,这是需要自己思考的事。
发表于 2020-2-18 18: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佛教里“无我”和“轮回”之间的矛盾,前后持续了近一千年。人们问:如果“无我”,那么为什么会有轮回?如果“无我”,那么轮回之后的人,还是不是“我”。一言以蔽之——

诸法本无我,何人在轮回?

早在《杂部经》的记载中,算是有过一个官方答案。一个比丘问佛陀:老师!如果没有我,那是谁受的业报哇?谁在轮回哇?

老师回答道:“我已经教过你了,比丘们啊!要在一切处、一切事,一切物中见缘起。”

你听懂了么?

反正大家都没太懂。

于是,大家只能各自编各自的。

后来的佛教流派里,在解释这个矛盾的时候,走上了三条岔路:

1. 直接放弃“无我说”,承认:啊什么无我嘛,没这回事儿,其实就是有我啊。
代表流派:犊子派、中国佛教流派;

2. 既承认无我,也承认轮回,但提出个新的东西,说是这个新的东东在轮回。
代表流派:原始佛教的业力轮回说、唯识派的阿赖耶识轮回说;

3. 既承认无我,也承认轮回,但这里把“我”的涵义改一改,有点既有我又无我的感觉(薛定谔的我)。
代表流派:中有说、中观说。

咱们一个一个来(主要按时间顺序排):

1. 犊子部:“其实就是有我”

在释迦牟尼还活着的时候,他不太强调轮回和转生的事儿,这个矛盾还不突出。然而,后来佛教传教的时候,为了劝人向善,各种宣传因果报应、轮回转世,来教育大家做善行、做善业啊这些。这时候大家才发现:妈蛋,好像矛盾了。

于是各个派别“不敢公开说有我,又不得不暗度陈仓”,非常尴尬。

然而,有一个犊子比丘(印度人,不然不会起这名),本来是个外道,后来皈依佛教,所以并不原教旨主义。直接说:其实就是有“我”的,他觉得:要是连“我”都否定了,简直虚无主义啊!之前释迦摩尼也说“我”,但通常认为那个是“假我”。犊子比丘这种异端,不但承认假我,还觉得有个“真我”(《异部宗轮论》里面叫“补特伽罗”,就是真我)。

虽然很异端,但是,架不住他门下人多,成为了小乘佛教二十部之一。然后就是这一部的解释后来传入中国,轮回说不但不无我了,还有灵魂了。。

2. 中国佛教:“人有灵魂!”

犊子部思想传入中国的时候,得到了当时东晋名僧慧远和尚的认同,这位慧远和尚当时积极传播佛教,翻译了好多佛教经文。当时还请了印度高僧僧伽提婆翻译了《三法度论》,把犊子部的思想彻底介绍了过来。

他在犊子部的基础上,还掺了不少自己的解释,说:形和神,就不是一回事儿。你看,薪火相传,木头烧完了,火却传下去了啊。木头就是肉身,火就是灵魂啊!所以,这不是灵魂嘛?这简直就是灵魂啊。(形尽神不灭,身死灵不亡。)

这个观点,之前印度的《那先比丘经》里也有的,传的不广,但在中国,人们超级接受“灵魂”这个设定。“灵魂”这东东,庄周梦蝶的时候不就算嘛?《易传》里也有哇,《淮南子》也有说形神分离啊。所以,提出了灵魂在轮回的说法,是佛教中国化的一部分。(其实就是传播歪了。。

之后,慧远的这个论证,就成为了中国佛教理论的基石。后来范缜写《神灭论》批判神形分离思想的时候,已经把这个思想看成是佛教理论来批判了。

想当初佛陀创教的时候,就是为了反对婆罗门教的独立灵魂思想,才提出了无我。结果中国佛教又有灵魂了,估计佛陀知道也会不爽吧。。

3. 原始佛教业力轮回说:“其实,轮回的是业啊!”

印度那边当然不会像中国这样走上邪路,他们对无我和轮回都非常尊重,断然不敢承认有“我”。于是他们提出一个折中方案:是“业力”在轮回!

你看,你做了好事,就会有一点点善业增加到你的业力里,做了坏事,就会有恶业增加到你的业力里。等你死了,你没了,这一坨业力,就跑过去轮回,变成下一个人。

然而,这个理论事实上有个大漏洞。本质上它否认了轮回的主体。业力轮回成下一个人,那下一个人和上一个人就变成了业力连接起来的两个没什么关系的人了。我这辈子做了恶业,下辈子也是别人遭罪,还如何劝我行善呐?

而且,业力轮回说还没有解释:业力是怎么轮回成新的生命的?是biu一下就钻进去了?它是怎么选择某一个新的生命去轮回涅?

所以,业力轮回说只能算是比较早期的佛教解释,它坚持了佛陀无我的原则,没有跑偏。通过对业力净化的方法来普及佛教的道德观,有积极意义,但说的不太透彻。

所以,印度人就做了更多思考,依次提出了以下的各种解释——

4. 中有说:“你死了之后,还有个‘中有’ ”

为了弥补业力说把前世和后世切断这个缺陷,搞得大家都不怕来世受罚了,于是,一部分佛教派系提出了一个“中有说”。

他们把人的一生分成了四个阶段:生有、本有、死有、和中有

“生有”,就是你还是胎儿的阶段;
“本有”,就是我们正常活着的时候;
“死有”,就是我们死亡的过程;
“中有”,就是死之后到投胎前的一个过程。

“汪有”,就是我的知乎id(逃

总之,他们说,在你“中有”这个过程里啊,众生依然有一个很小很小的细身,根据业力的作用,这个小小的细身就是你来世转生的形态了。比如,你转生为人,那么这个中有也是个人形;你来生当小王八,这个中有也是王八形状。只是太小了,我们看不见而已。

这个说法倒是有了明确的轮回主体了,看上去也回避了无我和轮回的矛盾了,还讲明白前世后世怎么联系到一起了。然而它依然不够完美:

就是因为这个“中有”,其实很像是“自我”。按佛陀说法,众生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死都死了,都“灭”了,怎么可能还有个“中有”呐?如果“中有”不是“我”,那这和婆罗门教和中国佛教的灵魂有啥区别啊?如果“中有”是“我”,那不又矛盾了咩?

所以讲真,中有说也不太符合佛陀本意。

5. 龙树的中观说:“你是你,又不是你”

然后,有一派中观派的创始人,龙树菩萨,提出了“中观说”。这位龙树很厉害,被看做是“大乘佛教的开显者”、“八宗之祖师”。“空”的思想就是他大力发展起来的,他的主要著作是《根本中论》,就研究了这个问题。

他觉得:“我”不可能离开身体单独存在,所以灵魂说、中有说都不对。他也认为“我”是业力的承担者,所以,业力轮回说也不对。

他重新定义了“我”。

他的说法是:“我”和身体之间,是不即不离的。虽然我们离不开身体,但是我也不等于身体啊。原话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从这一刹那度到另一刹那,所以,也就没有任何恒常不变的东西可以从今生投向他生。”

就是——你时时刻刻都在变啊。牙牙学语的我是我,年老蹒跚的我也是我,来生的我,也是我。可是,牙牙学语时候的我,又不等于年老蹒跚时的我,也不等于来世的我啊。

与古希腊哲人的“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非常类似,因为河流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啊。确实是无我的,但前世与后世,又是有联系的。毕竟改道后的黄河不是以前的黄河了,但还叫黄河啊。

所以,龙树的中观说,避免了传统意义上一定要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的存在,化解了无我和轮回的矛盾,也弥补了业力轮回说里前世今生难以相继的缺陷,基本上把故事说圆了。

6. 唯识论的“阿赖耶识”:“轮回的,是或清净或染污的种子”

同为大乘佛教,唯识论流派提出了“阿赖耶识”。如果你看过圣斗士冥界篇,处女座黄金圣斗士沙加在菩提双树下坐化,临行前领悟了阿赖耶识,在圣斗士里被称作第八感。

当然,圣斗士里这些都不太对。。

阿赖耶识,在唯识论的世界观里,被看做是——种子。

他们不承认有假我、也不承认有真我。他们认为,轮回的主体,就是阿赖耶识,人的轮回,就是阿赖耶识这枚种子的轮回。

你做了善业,就有更多的清净的种子进入到阿赖耶识里;你做了恶业,就有更多染污的种子进入阿赖耶识里。我们的修行,就是增加更多清净的种子,让整个人完全清净,转化为“大圆镜智”。而你做的善业和恶业,就像是你播下的一颗颗种子,决定你来生的收获。

所以,轮回的主体是阿赖耶识,与“自我”相似,却又不同。它承载着我们的业力和因缘,不断运动着更新着,陪伴着我们走过一世又一世。

总之,到了大乘佛教的派系,以中观说和阿赖耶识为代表,中观说通过重新定义“我”的内涵,阿赖耶识通过提出了新的业力轮回体,都算是合理地调和了“无我”和“轮回”的矛盾,虽然其中依然有着繁杂的体系进行解释,但最大的逻辑矛盾终于得以解除。

结语

佛教里,会同时出现看似矛盾的“无我”和“轮回”两种说法,其实是体现了佛教在现实层面的两种相通的价值倡导。

佛陀提出“无我”,是为了“破除我执”,当我们过于执着于“我”,就会产生自私、产生“我见”。佛陀为了破除这些纷扰的源泉,提出了无我,希望大家以众生的观点来看待世界,强调对世界众生的爱。这,是“真谛”。

至于提出“轮回说”的观点,无非在于劝人行善,多做好事,好让自己的来世,享有善的回报。这其实很贴近俗世的道德要求。这,是“俗谛”。

两种观点看似矛盾,但一个重视兼爱众生,一个重视与人为善,在道德价值观点上其实得到了统一。前者谈的是精神领域的修养,后者论的是世俗领域的善良,其本质上反而是统一的,都是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爱。

而在随后近一千年的对此矛盾不断争论之中,出现了诸多的佛教流派,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佛教经典进行剖析,提出自己的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佛教文化,佛教体系也因此不断完善。

那,关于无我和轮回的矛盾,还重要么?

解答问题过程之中的不断求索思考,在精神领域的不断探求,才是探讨该问题带给佛教,带给世界文化的最大贡献吧。

the end

-----

主要参考书目:
《中印佛学比较研究》,李志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无我的轮回——佛教的生死观》,郭朝顺,《元培学报》
《佛学》,Damien Keown,牛津大学出版社
《佛陀的启示》,Rahula Walpola,宣隆内观禅修会
《轮回的流转》,徐文明,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般若思想史》,山口益,上海古籍出版社
《关于唯识学上的“无我”及“轮回”之研讨》 武内绍见,《无我的研究》论文集
发表于 2020-2-18 18: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看到两个类似的得问题。类似于说,既然佛陀说因缘和合,诸法无我,一切幻化。何必修行?谁为轮回?
很显然两位题主是经过了思考。我觉得很好,学而不思则罔。那么究竟云何修行?云何降伏其心?
首先先得讲到《金刚经》。说起这个《金刚经》我总觉得有点钦点的感觉。毕竟六祖由《金刚经》悟道。再者《金刚经》确实写的好,基本上形形色色的问题都能回答。另外呢,也是有点私心,《金刚经》算是我的启蒙经文了,是本人第一部好好读的经。

原文: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须菩提,你要是这么想:如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和他的修行福德之相没有关系。你不应该这么想。你要是这么想了,发心修行菩萨行,但却走去顽固的空,说一切事物最后都是断灭,没有意义的。不该这么想。为什么呢?因为发心修行菩萨行,不会说一切法都是断灭的样子。”

佛告诉须菩提,一旦有一些人相信了如来所说,究竟无我。会立刻走入断灭相。这样子是不能修行摩诃衍那的。执着于空相,是另一种执着。

究竟如何分别幻相?修行摩诃衍那的人,听闻这样的清净圆觉的境界,应该怎么修行才能够不如断灭?为何会起这一种断灭见呢?

原文: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
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普贤菩萨,问佛陀:世尊啊,假设众生知道一切都是犹如幻化的,哪怕是知道一切都是幻化的心,也是幻化,为什么用幻化的东西修行幻化呢?假设一切幻性都消灭了,那就没有心想了,那谁在修行呢?假设众生本来不修行,在生死之间总是执着于幻化的东西,不知道一切都是幻化的境界。怎么能够令妄想心解脱呢?请您告诉我们如何远离诸幻吧。

本质上,两位题主的问题和普贤菩萨差不多。那么,佛说都是虚幻的,修行什么呢?努力什么呢?
那我们看看如来怎么回答。

原文: 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普贤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世尊告诉普贤菩萨,善男子,一切的菩萨和未来末世众生,应该远离一切执着有我的不真实的幻化虚妄的境界。由于坚持持远离心的缘故,这种远离心,也应该远离。远离这种心也是因果幻化,也应该远离。离远离幻的心,也应该远离。假设你真真知道如幻,就没有可以远离的了。这时候就是真实的除掉了幻化。就像木头向钻,火烧起来,木头灰飞烟灭。用幻化修行幻化,也是这样。一切幻化都灭了,却不会走向无所谓,自暴自弃的断灭。
问题已经找到了答案,实际上,确实如题主所说。诸法无我。然而题主明白诸法无我后,心就趋向于断灭。认为死后无,谁在轮回?认为无有恶报,谁为受苦?
但实际上,这种自暴自弃犹是幻觉。仍然有我。借着这种心,说有觉,说没有觉悟,都是没有真的离开幻相。(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

觉心,空性大概就是这样。

而有人问我,你扯来扯去这么多,这么啰嗦。我也懒得看啦。所以到底有没有轮回?有没有受苦?
我的答案是,有也没有。大家都知道焰色反应吧?生命就像一个连锁的反应。一块纳烧完后点燃了一块镁,一块镁烧完了以后点燃了铝,一块铝烧完了点燃了磷。直到最后火还是原来的火吗?虽然看起来火从未中断。可是变换了颜色,温度。烧完以后的结果也各个不同。执着的众生说火从来没有熄灭。而明眼人就知道,最初的火早就灭了。

最后借助佛陀一句话结尾。

  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用此思惟辩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辗转妄相,无有是处。

  善男子,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如是分别,非为正问。 佛教说无我,轮回的又是什么呢?-1.jpg
发表于 2020-2-18 18: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释迦牟尼的猫。

当你认为“自我”存在时,你进入轮回。

当你抛弃“自我”的想法时,轮回顿灭。
发表于 2020-2-18 18: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认为无我,自己就没了,意识就没了,怎么会?
那么多高僧觉悟修成了,不是该吃吃,该喝喝,挨打了一样会疼。也没有破碎虚空,和佛祖观音菩萨谈笑风生。
无我就是心无所住破除一切相,心无所住破除一切相,心无所住破除一切相,甚至包括空相。

轮回是宇宙的规律,吃了就会饱,不吃就饿死,饱了会变饿,饿了要吃饱。

曾经有个没庙独自修行的老和尚自己打水做饭,有人问他咋不找个弟子给您送终呢。他说路死路埋,沟死沟埋,庙死塔埋,都出家了还管什么生死呢。

生死轮回都不挂念在心上,这才是无我跳出轮回的人。

通俗点,众善奉行,诸恶莫作,爱咋咋地。
发表于 2020-2-18 18: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说的无我,不要从字面上去理解无我,字面上的无我,容易被理解成没有我,那到底有没有我,当然有了,佛陀在世间说不说:我去吃饭?我上辈子如何?
佛陀要我们依义不依语。佛教说的无我的意思,是世间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这个我是四大假合之我,是诸多因缘和合而成的我。比如嗔是一种负面的情绪能量,可以通过修佛把这种烦恼的种子翻起来,然后通过禅定化空。把烦恼种子翻起来后,自己会脾气很大,心眼很小,通过禅定把这部分烦恼消掉后,马上心态又很平和。我们的贪,嗔,痴,习气障,所知障,业力,因缘,智慧,慈悲,都是增增减减不断变化的,这些都是我们这个假我的组成部分,所以说并没有一个真正的自我,因为看起来是我们自己的诸多想法和决定,也是上述各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不是自己真实的决定,并没有一个真的我在做决定,决定去发脾气的是我吗?就是说:没有真我,只有假我。
假我的阿赖耶识记录了一切,这个阿赖耶识把以前的记录带到下辈子去了。
发表于 2020-2-18 18: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朋友。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在下面的提问中已经作答,你的疑惑部分也在其中,供你参考。
既然无我 谁在修行?在《大般涅盘经》中,狮子吼菩萨请示过佛世尊相同的问题:“世尊,众生五蕴,空无所有。那么是谁在受教?谁在修道?”
佛言:“善男子,一切众生都有念心、慧心、发心、勤精进心、信心、定心。这些法虽然念念灭,但是都相似相续不断,所以称为“修道”。乃至如灯一样,虽然念念灭,但还是有光明破除黑暗。心念等法,也是一个道理。譬如众生吃饭,虽然念念灭,但还是能令饥饿的人饱腹。上好的药,虽然念念灭,但也能够治愈疾病。日月光明也是念念灭,但还是可以增长草木树林。善男子,你说念念灭,那么如何能够增长呢?因为心不断,所以名为增长。
此经中,外道先尼也质问过世尊:“瞿昙,既然无我,那么谁见谁闻?”
佛言:“善男子,内有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外有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外和合,生六种识(眼耳鼻舌身意识),所以众生的识是因缘得名。但是善男子,眼识不在眼中,是四事和合才生的识,乃至意识也是一个道理。如果是因缘和合才生出的话,那么智者就不应该说“见”就是我,所以我说眼识乃至意识一切诸法都是幻。什么叫幻?本无今有,已有还无。”
《净名经》也有云:虽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善恶的业因,苦乐的果报,不是有一个“我”能作、能受,而是有识持,所以因果不亡。
这里的意思就是:善恶业报都是因众生三世相续念念不断的心识而来,今生的五蕴是以前识种为因,今世继续作业熏种,为来世现行的因,展转相续为因果。也就是过去的烦恼业,得现在身,今生继续造业,以今生的因,得未来的身。所以说,虽然无我,但因为有识持,所以业报不失。那么如果你问:“既然无我,谁受业报?” 答案是:“作恶恶道受苦,行善诸天受乐。是因缘所以生天,是因缘所以入恶道,不是“我”在受此业报。如果有“我”,我何不作恶而生天?因为我根本不希望自己下恶道,故知无我。
纵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所以无论是修行,还是继续贪嗔痴,修行是趋向于逐渐靠近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无我的真谛,而无明则永远逃不开抱有一个“我”造作受报的生死轮回苦海。
愿能为你解惑。
发表于 2020-2-18 18: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教法的核心是苦集灭道四圣谛,而四圣谛的基础则是缘起法。缘起法是佛陀教法的标志,独一无二的。
缘起法的理论基础,并非是基于“我”、“非我”的二元对立分别上的,而是现象的集起和消散。所以以“我”、“非我”的二元对立去理解缘起,就会导致“轮回的是什么”这种问题。但是从现象的集起和消散的角度上看,轮回无非就是一段段名色法的集起和消散的过程。
“记住自己前生记忆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同样是基于“我”、“非我”的二元对立分别上的。比如当你来到海边,你会想起去年这个时候这个地点发生的事情;然而从现象的集起和消散的角度来解释,就是因为升起的眼识导致了升起一段被称为记忆的意识而已。无论是当世的还是过去世的,都是如此。所以如果从现象的集起和消散的角度看,“记忆保存传到下一世”只是业力在遇到特定的缘然后通过意识的形态显现了出来而已。
搞清楚了现象的集起和消散,你会发现任何类似“如来藏”、“阿赖耶识”、“空性”之类概念的引入,都是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发表于 2020-2-18 18: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颠倒了!佛教说无我不是不承认我的存在,是指离我相。
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离一切执着法相的执着心。
无我是指诸法无执之性,说的是离相心。
不懂吧。方便的说,就是不让你搞是非人我,不要自私自利。断除贪嗔痴的妄心。
另外佛法什么时候不承认灵魂了?灵魂又称中阴身。你百度一下吧。
如果喜欢佛法,就多听经闻法,别自己乱核计,全是颠倒想。
发表于 2020-2-18 18: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1后期佛教修行的人对释迦牟尼讲的法的理解有很多已经偏离了,尤其是禅宗,而且现在凡是抱着空理不放的都是受了禅宗的影响。修来修去,最后都空了,那还修炼做什么呢?自己都不承认自己的存在了,不用吃饭喝水了?活着干什么呢?他们讲的那个空理又是什么呢。
2佛讲的无我实际是无执着,放下私心和人世间名利等等的执着心,包括对自我的执着。放下的是那颗心,不是真的自己都没了。
3轮回是生命的一种周而复始的规律。
发表于 2020-2-18 18: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计算机数据的转移,就是轮回。可这其中存在一个实体在轮回吗?

你从网上下载知乎,知乎就是神的降世,从云端来到你的凡尘手机,有了知乎的手机,就是Avatar(梵语,阿凡达,神明转生,化身)。

佛陀,菩萨,有百千万亿化身,如,凡持大慈大悲者,皆观音在世——这不是比喻,这是数据真实地在碳基生命体间刻录、运行,就如知乎在你的手机发挥作用!

数据,是人对事物的解读,世界上并不存在一个真的东西或本体叫做数据——只有经过我们人类在脑海里的解读,数据才成为数据。

同样的,轮回里发生的事,每一瞬间都是不同事物作用的结果,只不过你把这其中变化不太大的事物,通通定义为“常”,或“我”,所以才有“谁在轮回”的问题。

有人进入禅定,看到过去人类的数据,若遇与此肉身相合的数据,便认他作我,而有轮回知见。
人将死之时,恐惧愤怒快乐忧愁我执,郁结不散,于虚空录入相合之胎,甚或祖先基因里的记忆数据遗传……交交杂杂,统合于“我”。
佛教本生故事,与其说是佛的前世,不如说是印度民间小故事寓言集,其目的是教化。佛教也从不把轮回作为多么大的一件事拿来维系理论,不得其门而入者,以渴望永生之痴见而大肆鼓吹轮回……

你的生物信息已经给了后代,若非种族灭绝,便永远不会消失——物质只管自己的结构缓慢演变,才不理会是谁来解读这些信息或谁来把这些信息当做“我”!

再举个例子,这个例子我都举烂了——你有一辆车,名曰和谐号,每过一段时间换些零件,直到所有零件都换过一遍——我问你,如果再把换下来的零件组装起来,那么这两辆车,谁是你的和谐号?
现实中,我们代谢的废物自然是不可能再拿来组装一个自己出来,但我们的身体,确实是时时刻刻在更换自己——唯一我们认为不变的,是我们对它的解读——出自我们对这一大堆数据的解读——“我”。

所以佛说,是五蕴在轮回,不是我在轮回——是客观的事物在轮回,而不是主观的解读在轮回!
若“我”醒悟,以此如实之智而存在,便不再定义“我”,那么便是解脱。

从逻辑上来说,这是个非常简单的事。我们把“我”的内涵,无限缩小,并把“我”的概念无限分解,会发现缩小后的内涵和分解后的概念根本就驴唇不对马嘴,甚至根本就不存在对应关系——这说明,“我”只是一个宏观定义,一种宏观的数据解读。是物质身体经由客观现象而产生的主观能动解读——说明这个概念并不是世界本有的东西——甚至只是一种函数电信号,或激素刺激出来的生化反应。

但理性上明白是一回事,可实际上却没人能脱离“我”这个概念的束缚——凡能脱离的都成佛去了。
所以,往后就是修行的事了,不再赘述。

我佛慈悲。
发表于 2020-2-18 18: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相矛盾的东西虽然可以用各种补丁来强词夺理(龙树说,中观说,灵魂说等等)本质都是说明那东西就是错误的。人就是有自我的,人也是没有来生的。非要否定这么明显的东西还美其名曰颠倒梦想,只能说,爱信信吧~反正佛陀他家都被灭族了。这报应也是厉害~
发表于 2020-2-18 18: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我所以不是我轮回,但也不是我以外的其他人人轮回。是无明与爱所作的业,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在轮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回手机版|论坛帮助|易德轩网 ( 鲁ICP备20005112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3-29 08: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