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78|回复: 0

元宵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7 17: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里,元宵节是个非常有特色的节日。从形式上说一个特色是公众的参与性。比如说其他的一些节日,如清明节扫墓,是自己家扫自己家的墓;中秋赏月顶多几个家人好友在一起;只有这个元宵节,是大家都要上街去看灯或表演。什么舞狮子、舞龙灯或者是放烟花,公众参与性非常强。第二个特点就是热闹。人们别的节没有用这个词的:“闹元宵”。上网敲进“闹元宵”三个字,用百度一搜,0.07秒搜出58万个网页,“闹元宵”连在一起,可见在人们的心目里,元宵就是要“闹”。这个不是现在是古已有之。从内容上说这个特点大家都知道了,吃汤元、放花灯还、各种各样的演出……所以元宵节在我们的无论是民俗还是传统里,都是一个很重要的非常有特点的节日。
<p>&nbsp;</p>
<p>&nbsp;&nbsp;&nbsp; 元宵节的来历非常有意思。实际上在学术界作为专门的研究者来说,也没有一个现在大家都认可的结论,只是有一个大致的有共识的看法。</p>
<p>&nbsp;</p>
<p>&nbsp;&nbsp;&nbsp;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有一个流行很广的说法:在西汉的时候,汉高祖去世后,吕后专权,诸吕当政。可是等吕后一过世——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有个很有名的故事,叫“安刘者必勃”——就是周勃率领着拥护刘氏政权的人,起来把吕氏推翻。传说周勃聚集部队把吕氏灭掉的这天是正月十五,所以为了庆祝,在这一天就要张灯结彩。这个事情虽然传说很广,但是靠不住,于史无据。我们真去翻翻历史,一个是吕后去世和周勃发动这场武装斗争,跟这个日子没什么相关;第二个更没有说在汉文帝的时候,就有这样一种纪念活动的记载。这是后代的传说。</p>
<p>&nbsp;</p>
<p>&nbsp;&nbsp;&nbsp; 另外一个说法:佛教说是因为汉明帝的时候,有的说是为了纪念佛祖,有的说是去看舍利,所以在晚上要张灯结彩,大家来看,又表示对佛祖的尊敬。不过这个说法更不可靠,因为汉明帝的时候,佛教是否是那时候传进来的还有一个小问号,何况传进来当时也是影响很小的,不可能有这个事情。</p>
<p>&nbsp;</p>
<p>&nbsp;&nbsp;&nbsp; 另外一个比较靠谱的说法是道教的说法。道教有三个节日,叫“三元节”。“三元”都是指的“十五”,一个是“上元”,就是正月十五,道教称为“天官之节”;然后七月十五,这都是指的农历,道教称为“地官之节”;还有一个十月十五,称为“水官之节”。其中“天官之节”最重要,因为有一词叫“天官赐福”,这个节日是天官大帝来赐福给老百姓,大家都出来庆祝、迎接。</p>
<p>&nbsp;</p>
<p>&nbsp;&nbsp;&nbsp; 综合各说,一个节日形成了,影响很深远,普及面这么宽,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个因素造成的。我认为有五个因素综合,最后形成了这么一个影响深远的传统节日。</p>
<p>&nbsp;</p>
<p>&nbsp;&nbsp;&nbsp; 第一个:整个的这个风俗应该说还是从汉代开始初具规模,不过汉代并不一定是在正月十五。汉代有一个祭祀的节日,主要是在宫廷里,叫“上辛。“上辛”是正月里的第一个辛日,戊己庚辛,第一个辛日。在这天帝王祭祀太一神。汉代宫廷信奉的最高神叫太一神,那个时候没有道教也没有佛教,太一神就是最高神。这个“太一”实际传到后来就是“太乙”,我们读《封神演义》,知道哪吒的师傅叫“太乙真人”,实际就从这变来的。皇帝祭祀太一神是在正月的第一个辛日,这个辛日实际就接近于十五,但是它跟十五不是固定的,它可能是十一,也可能是十三、初九。祭太一神的时候,根据史书记载是通宵达旦,那肯定要张起很多灯,所以是这个风气、这个习俗或者说这种规定逐渐地演化,我们觉得它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源头。</p>
<p>&nbsp;</p>
<p>&nbsp;&nbsp;&nbsp; 第二个:宗教也很重要,尤其是道教。因为它很明确地规定正月十五是天官赐福。那么我想,把这个时间最后固定在这,可能和宗教的原因很大。那么佛教当然不甘寂寞了,既然有一个民众都这样重视的节日,他们在这期间也有很多活动,自然也推波助澜。</p>
<p>&nbsp;</p>
<p>&nbsp;&nbsp;&nbsp; 但是这里还有关键一环就是朝廷、政府的态度。政府加以认可、加以推广,使得这个节日固定了,然后变得很重要。比如《旧唐书》,它就记载在唐中宗的时候,中宗和皇后在正月十五微服出宫去看灯。这个想起来很有戏剧性,皇帝和皇后两个人化装成平民百姓,后边跟着几个便衣保护出去看灯,可见当时元宵逛灯已经成了一个影响很大的习俗。同时稍晚一点,在宋史里,它说的很明确,它说元宵节是从道教开始的,但是被宫廷认可是唐代认可,然后宋代继续了唐代的这些规定。根据这个记载,一是在元宵节放假。有说放七天的,有说放八天的,有说放十天的。可能每一次公布的不完全一样,总而言之它是一个比较长的假期。第二个是在封建时代,比如唐代或者宋代,京城里夜晚是不准行走的——宵禁。那么在这个放假期间开禁,把城门打开,甚至于把街坊之门——那时候城是分社区的,每个社区都有门——把门全打开,让大家自由通行,通宵达旦。一开始只开一个晚上,后来开三个晚上,逐渐的规模越来越大。再其次皇帝要亲自在十五的晚上,先到寺观里去参加宗教活动,然后回来登上城楼,底下文武百官,甚至于周边友好国家的使臣,全在这儿来看演出、看花灯,很热闹。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在这个时候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这一个全民性的狂欢。在街上有大量的演出,所谓的“社火”,或者“闹花灯”、“跑旱船”这一类的演出。当然这也有个过程,唐代、宋代和明清有细微的差别,但是从唐代开始相沿成习,政府给这项活动很大的支持。到了明代,我们看明朝的史书,就明确规定十天的假,从正月十一到二十,十天都是元宵节的假。在这期间政府不办公、整个街道开禁、大家尽情地狂欢。</p>
<p>&nbsp;</p>
<p>&nbsp;&nbsp;&nbsp; 还有两个次要的方面,我觉得也得考虑。一个是历史上我们是农耕社会,这段期间对于中国绝大部分的地区都是农闲,过完了年也没事干,那么有比较长的一个放假的时间,大家尽情地欢乐一番,然后很快又要忙起来了。有这么一个时间,这个和整个社会的需求也相关。</p>
<p>&nbsp;</p>
<p>&nbsp;&nbsp;&nbsp; 第五个因素就是文人。文人很喜欢这个节日,他们有大量的关于这个节日的描写、记载、吟唱,这些东西传播开来又渲染了节日的气氛,让节日影响更大。</p>
<p>&nbsp;</p>
<p>&nbsp;&nbsp;&nbsp; 所以我想这五个因素在一起,最后就形成了这么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节日。</p>
<p>&nbsp;</p>
<p>&nbsp;&nbsp;&nbsp; 实际上元宵就是“上元之夜”的意思。“宵”就是“夜”,“元”就是“上元”,上元之夜。我有时候想中国的元宵节,一定程度上可以和西方的狂欢节相比美。就它的公众性、它的热闹、大家这种完全的放松、包括在封建时代对于女性那么多约束,大门不可出,二门不可迈,但是在这个时候,大家都可以上街来看灯。所以关于这个元宵的起源和它最后的固定化,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p>
<p>&nbsp;</p>
<p>&nbsp;&nbsp;&nbsp; 说起元宵节其实更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汤元,因为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更直接相关的是这件事。怎么知道过元宵节了呢?一定要去排队买汤元,汤元作为元宵节的标志之一其实也有一个过程。我们现在看到的记载,真正严格意义的汤元是到南宋才有。在唐以前这个节日本身就不固定,在和这个节日相关的一些日子——比如说正月——正月里春节以后人们吃什么,这个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是汤元这个东西肯定没有。这种记载是到北宋开始,有吃在加了糖的汤里煮一些实心的东西。</p>
<p>&nbsp;</p>
<p>&nbsp;&nbsp;&nbsp; 严格意思的吃汤元,而这汤元又跟元宵节挂起钩来,是在南宋。南宋那时候还不叫汤元,叫“浮圆子”,漂着的圆球,浮圆子。但是它已经是糯米面,有馅,这个是肯定的。不过当时还是比较稀罕的东西,而且比较贵。逐渐地到了明清,它就普及化了,大概是最大众化的一种食品了。</p>
<p>&nbsp;</p>
<p>&nbsp;&nbsp;&nbsp; 我们看明代的史书,它就记载皇帝在每一个节日里赏赐大臣,来参加朝堂上的宴会,关于元宵的记载有这么几处,每一处记所吃的东西都不太一样。比如说几个菜,凉菜四个,热菜四个,小馒头、茶点各一份,然后汤元——它不叫这个词了,就是汤元这个意思——一碗,或者年糕、汤元一份。明代的时候,元宵节朝堂上的宴会,一定要有汤元,可见汤元后来就成元宵节的一种标志物。因为它是元宵节的标志物,它也就得到另一个名字——“元宵”。当初它叫“浮圆子”,后来叫“汤元”,后来叫“元宵”,现在反过来如果我们不加深究,好像元宵节是因为吃了元宵才叫“元宵节”,变成这样的一个因果倒置了。</p>
<p>&nbsp;</p>
<p>&nbsp;&nbsp; 元宵节其实作为它的内容来说,更主要的当然不是在吃元宵上,应该说还是灯节,所以元宵节有时也称灯节,花灯和演出。应该说这种民众性的娱乐性的街头演出,是元宵节最大的亮色。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有一首名作概括地非常好,这就是辛弃疾的《青玉案》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两句是讲灯,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都开满了花。这花不是真的花,是挂在像树一样的枝干上的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就好像满天的星星落下来一样。这一句也有人解释成放花,火树银花不夜天,这两讲我想都通;“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第二句是说游人,骑着马、坐着车,都上街来看热闹了,然后呢满街都是演出,“凤箫声动”,音乐声起来了;“玉壶光转”,从傍晚一直到天亮,玉壶是月亮。“一夜鱼龙舞”,鱼龙百戏,写这大场面写得非常好。“娥儿雪柳黄金缕”,妇女的头饰;“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个节日最大的特点就是女士们都上街来了,各种打扮漂亮的女孩子们,成群结队的;结尾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把场面、背景写得很好,还抓住了元宵节一个特点,就是“笑语盈盈暗香去”,仕女同游,尤其是大量的女性、漂亮的女孩子们,都在街里享受着人生的欢乐,享受着这个狂欢的夜晚。这个在中国传统的节日里可能也是仅有的一个,所以特别值得把它提出来。</p>
<p>&nbsp;</p>
<p>&nbsp;&nbsp;&nbsp; 至于说古代元宵节盛大热闹的场景,当然我们今天不可能有一种现场的记录了,只能借助于文字。文字方面的记录有几个有意思的,南宋末年有两本杂记,一个是《梦粱录》、一个是《武林旧事》,回忆在南宋时候元宵节的盛况,写的很细致。</p>
<p>&nbsp;</p>
<p>&nbsp;&nbsp;&nbsp; 关于元宵节最有意思的就是这些内容:灯、演出还有元宵。我下乡的时候,农民那个时候没有元宵吃,他们正月十五再吃一顿饺子,也没有地方去看灯,他们就演出,各村都要排戏,互相循环地来演出。当然农民排的戏艺术水平不一定高,但是热闹劲比城里一点儿不差。扶老携幼都到野外的台子这儿围着看,就像鲁迅说的社戏那个情况。这可以说是农民一年到头最欢乐的几天,元宵节给大家都带来了欢乐。</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回手机版|论坛帮助|易德轩网 ( 苏ICP备2022008325号-4 )

GMT+8, 2025-1-11 04: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