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德轩网教学培训视频直播平台

使用论坛账号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575|回复: 9

佛教养生的基本概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9 10: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养生学苑囿,奇花异草,玉树琼葩,不仅姿彩各异,而且品类繁多,其中佛教与养生是一项重要的宝贵财富。“养生”一词见于《庄子.内篇》。所谓养生就是保养身体。其佛教养生就是利用佛学的理论来保养生命。

发表于 2009-7-19 10: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佛教养神:

  包括心理和精神的调养,情趣爱好和道德的调养。聆听中国佛教音乐也是一种精神养生的方法之一,佛教音乐清新典雅,超凡脱俗,其音意幽远深长,唱者,身心合一,忘物忘我。闻者,胸襟豁然,神意情动,仿佛进入极乐的仙境世界。佛教音乐具有镇定大脑活动,舒缓脉络的作用。可以调节人体的精神状态,起到降低血压,镇静安神的作用。

  佛教强调:“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读书属于养生的内容,也是养神的方法。
发表于 2009-7-19 10: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佛教养行:

  包括衣、食、住、行等生活起居行为的调养,属于佛教养生的范畴。佛教节俭自足,僧侣们要靠自己的劳动获取粮食和蔬菜,以自给自足。佛教中有“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之规矩,实践证明人体一定的劳动对于增加血液循环,降低血脂,疏通脉络,从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另外学习佛教理论,学习佛学思想通过“动脑”的劳动,锻炼自己的身体,以利养生。

  佛教养生有衣食具足,闲居静处,息诸劳作,近善行事的养生行为准则。
发表于 2009-7-19 10: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佛教养德:

   佛家讲究慈善为本,修行者大都性格温和,心情平静,此乃佛家养心养生的一大重要内容,亦是高僧长寿的原因之一。出家人看破红尘,淡泊名利,在行为情绪上平淡温和,心胸豁达,处事宽容。按照现代人的理论讲人际关系较好,以乐观和理智的态度去对待人生,所以品德高尚与养生学有着密切的关联。

   佛教中的“仁者寿”,是指宅心仁厚,宽于待人会有好的报应。佛教认为,长寿的因是仁爱心,承受的缘是心平气和。
发表于 2009-7-19 10: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禅功与养生:
  所谓“禅”,也叫禅定和禅功。是梵文Dhyama(禅那)文略称,其意为“深思”、“静虑”,“思维修”,“守一”,“心一境性”,“制心一处”,是佛家气功。《圆觉经》说:“无碍清净慧,皆因禅定生。”由于禅定明心见性,开发智慧的作用,所以为佛门,尤其为禅宗僧人所必修。

   修习禅法之人,应该对五事进行良好的调节。调五事即调节饮食、调整睡眠、调身、调息、调心。

1、调节饮食;饮食与养生关系非常密切。坐禅之人必须保证充足而适量的饮食。

2、调整睡眠;坐禅者不应贪睡,应适量减少睡眠时间,以使神清气和,心念明净。

3、调身;主要是指掌握正确的禅定姿势,修习禅定可以采用坐、立、行、卧等多种姿势,而佛教界修禅者,主要以坐姿为主,因而常被称为坐禅。

4、调息;佛教认为,生命在呼吸间,呼吸与心念相互影响,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若呼吸不调,心念则必然不调;要想调心,则必先调整呼吸。

5、调心:调心是修禅的主要法则,贯彻于修禅的始终。

佛教的养生之道认为,除了施食外,静坐得法也可以延年益寿,佛教称静坐为参禅,功称禅定。佛教的禅功有涅槃寂静的理论体系的内容。

  坐禅与人体生理关系密切,定真法师在探讨坐禅与生理的关系时指出:人体的构造,是非常复杂精妙的,它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个体,主要是依靠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的作用。同时根据生理学的观点来说,人体结构的最大作用,首先在于生活的维持,两方面摄取体外的养料和氧气供给于体内各器官,一方面使体内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料排泄于体外。这种物质交换的现象,就是所谓“新陈代谢”。

  坐禅影响人的心理活动,人身有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我们从事修养,固然两方面都不可偏废,但心理方面其实更重要,从解剖生理的观点来说,中枢神经——脑和脊髓,也是联系、管理和调整神经活动的总机构。巴甫洛夫创立高级神经活动方式“条件反射”学说时,曾利用一条狗做试验,那条狗一听到铃声,便分泌唾涎,那是经过大脑皮层的活动,转移到延髓部分唾液分泌中心,再到分泌腺,这也是心理影响生理的一个说明。

  静坐不但在生理方面可以使人大有裨益,从心理方面也能使全身精神归于统一集中,而促使心理现象向健康更进一步发展。抱着一种平静的态度,是与注意的分散作斗争的唯一方法。同时心理既安宁而正常,思想也清明而愉快,自然又能促使体气和平,祛病延年。

  坐禅使精神力集中,关于精神力集中的问题,我们可以借助这个例子来说明:我们用三棱镜或凸镜摄取曝光于一焦点,便能起燃烧的功能,这是由于曝光在集中以后,就发生高度的热力。

  禅功可以使人体基础代谢明显下降,耗氧量减少,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代谢约为正常人的60%,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减少,免疫功能增强。专家认为,处于禅功状态大脑皮层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可以协调、恢复大脑的功能。

  禅功是我国传统养生学的宝贵遗产,通过静坐可使阴阳平衡,经络疏通,气血顺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佛家认为人的情绪波动和无穷思虑,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对生理机体有所干扰,所以要参禅打坐,以常静虑,力求清净,排除杂念,安定情绪。其次参禅打坐身躯不动,减低人体的新陈代谢,在客观上减低人体运动消耗,从而延长了人的寿命。
发表于 2009-7-19 10: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行善与养生:

  佛教提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就是一切恶不做,众善奉行就是一切善去奉行,当你只做善事,必然会得到很好的回报,自然使你感到心情愉快,愉快的心情是长寿的基础,是养生的良方。

  佛教法门众多,养生方法众多,无论是坐禅,还是念佛,还是持咒,还是修观,都是为了降伏其心,降伏种种妄想与杂念。“心清静故,世界清静,心染污故,世界染污”,心清静故,身体轻安,心染污故,身体不调,心乃诸法之源,社会有贪污、腐败、杀人、放火、抢劫等种种恶行,都是心理环境的不和谐,都是犯罪行为,所以说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和谐的心理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和谐的心理环境就是佛教长寿、养生的秘诀!
发表于 2009-7-19 10: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六、节食与养生:

  中国古代总结出来:“长寿之道,在於养生;养生之本,在於饮食;饮食之要,在於节食。”节食,如何节食,其实就是要按照佛陀的五戒,加过午不食。大家有去过寺院吃饭吧,一般寺院行堂吃饭都是给三分之一的饭,其实予以我以为也在于吃饭不要吃饱。很多科学家做过实验,人吃饱后会分泌出一种液体,使人加快衰老。俗话说,病从口入,其实古人的予以就是少吃。现在人理解为吃饭要注意卫生。吃饭,以吃素食为主,肉食如果佛家弟子最好是素。最为非佛教居士:吃饭吃6成饱最为合适。晚上不吃主食,只喝一些粥。
发表于 2009-7-19 10: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素食与养生:

  素食斋饭是佛教长寿的秘诀之一,素食是我国汉化大乘佛教的独特产物,并非全世界佛教都需遵循的一条饮食规定。我国佛教终生素食,忌荤戒腥,只吃五谷,豆类、蘑菇、蔬菜、鸡蛋等。从现代营养学角度来说,佛教的斋饭更符合营养学的理念,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热量、微量元素等以利于人体的健康,另外素食饮食脂肪含量低,胆固醇的含量低以利于人体的健康。

  佛教的膳食是我国饮食文化中的一件瑰宝,早在2000多年以前我国的儒家思想就有“食不厌精,烩不厌细”的说法。
发表于 2009-7-19 10: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八、药师佛与养生:

  佛教中的药师佛又称为“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王如来”、“大医王佛”、“医王善逝”、“十二愿王”。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据《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载,日光遍照菩萨与月光遍照菩萨同为药师佛的二大胁士。日光菩萨与月光菩萨同为无量无数菩萨众之上首,依次递补佛位,悉能持药师如来之正法宝藏。

 药师佛之形像,据药师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念诵仪轨供养法载,左手执持药器(又作无价珠),右手结三界印,身着袈裟,结跏趺坐于莲花台,台下有十二神将。此十二神将誓愿护持药师法门,各率七千药叉眷属,在各地护佑受持药师佛名号之众生。又一般流传之像为螺发形,左手持药壶,右手结施无畏印(或与愿印),日光、月光二菩萨胁侍左右,并称为药师三尊。

 药师佛面相慈善,仪态庄严,身呈蓝色,乌发肉髻,双耳垂肩,身穿佛衣,坦胸露右臂,右手膝前执尊胜诃子果枝,左手脐前捧佛钵,双足跏趺于莲花宝座中央。身后有光环、祥云、远山。
发表于 2009-7-19 10: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九、佛教养生学家赵朴初:
  赵朴初老先生不但是一位高僧,而且是一位佛教的养生学家,他总结养生三点:一是素食,二是按摩,三是“静想”。有人说“乐观是养生的不老丹”。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它可以激发人的活力和潜力,使人能逾越一切困难。“善良是养生的营养素”。心地善良的人,就会献爱心,就会乐于助人。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善良者必得善报。“淡泊是养生的免疫剂”,有了淡泊心态的人,就不会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追名逐利,就不会得之大喜,失之大悲,就不会攀比妒忌,牢骚满腹,就不会犯错误。“宽容是养生的调节阀”。人在社会交往中,吃亏、被误解、受委屈是难免的,宽容就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就等于给自己的心理安上调节阀。赵老的《宽心谣》就充分体现了他乐观、善良、淡泊、宽容的心态,因此,使赵扑初先生能健康幸福的活到93岁高龄。






赵朴初《宽心谣》: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每月领取养老钱,多也喜欢,少也喜欢。

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

新旧衣服不挑拣,好也御寒,赖也御寒。

常与知己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

内孙外孙同样看,儿也心欢,女也心欢。

全家老少互慰勉,贫也相安,富也相安。

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

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回手机版|论坛帮助|易德轩网 ( 鲁ICP备20005112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7 01: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