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德轩网教学培训视频直播平台

使用论坛账号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查看: 3588|回复: 0

如何 用《周易》治“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8 09: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 用《周易》治“蛊”?

       关于“蛊”的传说很多,流行最广的莫外乎是一种被巫师养熟了的虫子。一旦巫师控制着这个“蛊”而把它种到某人身上,那这个人就会得病、痛苦乃至死亡。
  “蛊”字就是一个器皿里装着尖头有尾、似为蛇蝎的毒虫,或者一只或者两只。一个器皿里装些毒虫干什么?按照古人的理解,让虫子互相咬、互相吃,到最后培养出来的那最厉害的一只就是“蛊”。
  花这么多心思培养“蛊”又有什么用呢?说到底就是一种毒物,用来祸害人的。《乾州厅志》记载说:“蛊虫杀人,名曰‘放草鬼’,遇有仇怨嫌隙者放之,放于外则虫蛇食五体,放于内则食五脏。”
  根据中山大学民俗学者邓启耀先生的研究,得了“蛊”病(自己和他们身边的巫医这么诊断的)的人,即使他的病被现代医学诊断为常规病例,并用药治好了,他们也未必改变生病是因为“中蛊”的观念。邓先生曾访问过中过所谓“马蜂蛊”的房东,房东的病最终是在昆明的大医院治好的,但他至今仍坚持其病是源自“蛊”,他的乡亲们也一致这样认为。
  所以,正如邓启耀先生总结的那样:“与‘蛊’相关的病例,并非只是一种个体性的非常意识状态,并非只是一种生理性或心理性的病症,同时也是一种集体性的非常意识状态和文化性的非常意识形态病症。”在这样的视角下,“蛊”的另一层含义——迷惑人心、蛊惑人心,就昭然若揭了,而这一点却正是《周易》和中医学老早就认识到了的。
  《周易》六十四卦里专门有一卦叫蛊卦,这个卦的大象是“山风蛊”,即风落山下(上面是山——艮卦,下面是风——巽卦)而构成蛊卦。因为风在山下,而不是刮在山上,风就会被山挡住,久而久之就不舒畅了,就会出乱子,成了迷惑混乱之象。如果用人来看蛊卦的象,上卦艮为少男,下卦巽长女,就是年纪小的男人被年纪大的女人迷惑,然后颠三倒四,被蛊惑了,这个少男就萎靡不振,出现了蛊病。
  蛊怎么治?《左传》里有一个病案专门讲了怎么治它。有一次晋侯生病了,请秦国的一个叫“和”的名医来会诊。和诊断后对晋侯说:“是谓近女色,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良臣将死,天命不佑。”意思是您老人家太好色了,被女色所迷惑,于是得了蛊病。后来赵孟问和:“何为蛊?”和就跟他解释说:“淫溺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
  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皆同物也。”这个解释用的就是《周易》的蛊卦。显然,蛊病非药可治,治疗上主要是改变生活方式,所以,和开出的处方就是劝诫晋侯戒女色。
  不光人身体会得蛊病,器物、人心、社会也都能得蛊病。苏东坡写有一本解释周易的书——《东坡易传》,书中说“器久不用而虫生之,谓之蛊”。器物长久不用会得蛊病,“户枢不蠹”也就是这个意思。又说“人久宴溺而疾生之,谓之蛊”。人长久荒淫无道沉湎于酒肉声色,会得蛊病。还说“天下久安,无为而弊生之谓之蛊”,指天下没有任何作为,安于现状而不思改变,这样的天下就会有弊端,也是得了蛊病。
  《东坡易传》还指出“蛊之为灾,非一日之故也”,得蛊病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一定是日积月累而来的。因此,治蛊的根本不外乎远离、戒除那些使人迷乱的东西,不外乎“变则通,通则久”。但是,一旦真的得蛊病(比如那些相信自己生病是因为中蛊的人),要消除蛊惑、拨乱反正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在不同时位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即蛊卦六爻所蕴含的智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回手机版|论坛帮助|易德轩网 ( 鲁ICP备20005112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3 16: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