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mg src="http://image1.chinanews.com.cn/07p/PhotoN/070614/070614003ta_3.jpg"/>
<p align="left"> 资料图:2007年六月十三日深夜,众多从外地来京为子女看病的家长在北京儿童医院露宿排队挂号,据了解这些患儿家长大多是为了挂上紧俏的专家门诊,在北京儿童医院的地下车库,门诊大楼门前、急诊走廊都睡满了人。进入六月以来全国天气变化异常,气温升降频繁,老弱人群患病人数增多。 中新社发 廖攀 摄</p><!--图片搜索--><!--版权说明-->
<div class="left_var">
<div style="PADDING-LEFT: 5px; FLOAT: left; MARGIN-LEFT: 5px; BACKGROUND-COLOR: #daecfa"><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e11b28">版权声明:</span>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div><!--版权说明--><!--正文--></div>
<div class="left_zw"><!--放大缩小字体功能--><font id="fontzoom">
<p> 中新社北京三月二日电 (记者 甄雪原)对于“看病难看病贵”这个备受中国百姓关注的问题,数位赴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委员二日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中国看病不算难,也不算贵,而是患者求医标准过高,导致医疗资源“拥挤”。他们认为,应该对“看病难看病贵”给出定义,确立标准。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body>
<tr>
<td></td></tr></tbody></table></p>
<p> 备受关注的医疗体制改革问题已在委员驻地“预热”,数位医药卫生界的委员在餐桌上就“看病难看病贵”的话题开始了小范围讨论。</p>
<p> 徐勇委员表示:“看病难的定义是什么?这个概念标准如何把握?如果不讲地区、条件,笼统地讲看病难,容易造成误解与混乱。”</p>
<p> 这位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副院长介绍说,即便是在发达国家,长时间等待看病也是现实问题,非急症病人几个月看不上病的情况也大量存在。与国外相比,中国患者如果在当地就医并不算难。</p>
<p> 徐勇委员准备了一个“明确看病难的定义与标准”的提案。他解释说,“各省市根据自身条件制定‘看病难’的标准,根据病情需要,在不同层级的医院看病,医院要多长时间治疗、治疗到什么程度,都有相应规定。如果超过这个规定,视为‘看病难’。如果病人从新疆跑到北京看病,那就是难。但这种难,超出了基本医疗的范畴,不能在抱怨的范围内。”</p>
<p>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李玉峰委员也认为,“看病难看病贵”有多方面原因,高标准的需求是其因素之一。他说,医疗与其它商业服务不一样,买电器可以量入为出,但最穷困的病人也希望寻求最好医生的最佳治疗效果。这种心理预期的结果就是倾其所有看病,这对多数人来说,导致的就是费用难以承担。</p>
<p> 李玉峰委员指出:“什么叫基本医疗?什么是大病什么是小病,概念都要分清楚。现在概念模糊,不分条件地提‘看病难看病贵’是一种误导。”</p>
<p> 天津金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登岗委员认为,“看病难”事实上是“看名院名医难”。中国有很多中小医院看病并不难,甚至医生在等待病人上门。 </p></font></div>
[此贴子已经被赤月于2009-3-14 20:46:1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