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92|回复: 1

民俗:二月初九惊蛰日 吃梨 扫虫炒虫 祭白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8 00: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书】
<p>  2009年3月5日 </p>
<p>  农历己丑年二月初九 </p>
<p>  【释义】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body>
<tr>
<td></td></tr></tbody></table></p>
<p>  今天傍晚6时48分,太阳到达黄经345°,为“惊蛰”节气。惊蛰是一年的第三个节气,此时“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p>
<p>  【谚语】 </p>
<p>  惊蛰落雨到清明, </p>
<p>  一日落雨一日晴。 </p>
<p>  惊蛰过,暖和和, </p>
<p>  蛤蟆老角唱山歌。 </p>
<p>  【民俗】 </p>
<p>  吃梨 </p>
<p>  在不少节日忌讳吃梨,比如中秋节、除夕晚上是不摆梨的,忌讳“离”字。不过,惊蛰节气吃梨,寓意跟害虫分离,也在气候多变的春日,让疾病离身体远一点。 </p>
<p>  扫虫炒虫 </p>
<p>  惊雷惊醒害虫,在浙江宁波,农户在这天要拿着扫帚到田间举行扫虫的仪式。此外,各地也有“炒虫”习俗,把芝麻、黄豆等放在锅中爆炒,比如陕西人炒黄豆,广西的瑶家炒玉米,江苏瓜洲炒糯米,福建的客家人炒豆子炒麦子,取的皆是“炒虫”、“驱虫”之意,提醒人们要及时灭虫除害。 </p>
<p>  祭白虎 </p>
<p>  广东习俗。蛰伏的动物被春雷惊醒后开始觅食,相传凶神之一的白虎也自此出山觅食。为了平安,在惊蛰这天要祭白虎。白虎一般用黄色纸制成,身带黑纹、口有獠牙,置于神坛前,拜祭时,把涂有猪血的肥腻的生猪肉抹在老虎的嘴上,寓意“吃足油水,就不会张口伤人了”。 </p>
<p>  【访谈】 </p>
<p>  春寒料峭 春雷未到 </p>
<p>  重庆市气候中心副主任何永坤、原西南大学民俗学教授余云华(以下统称“专家”),为生活在“新历”里的我们揭开“旧历”里的种种奥秘。 </p>
<p>  记者:春雷乍动,蛰虫惊而出走,这才是真正春天的气息? </p>
<p>  专家:节气描述的是黄河流域的天气状况,“桃始华,仓庚(黄鹂)鸣,鹰化为鸠”,诗人宋之问有诗“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就是节气初期的景象。但我市此节气内日平均气温13.2℃,街头的玉兰、桃李花、油菜花已竞相开放,天气晴好时已是一片融融春光了。 </p>
<p>  记者:大家可以穿上轻便的春装,出门踏青了? </p>
<p>  专家:这可不一定。这段时间全国各地气温比上一个节气回升3℃以上,是一年中温度回升最快的时节。所以说,虫子惊醒并不是因为听到了雷声,而是大地回暖,冬眠的动物们苏醒过来,也该出来了。虽然感觉渐暖,但是保暖还是不能忘。此时乍暖还寒,冷空气频频,气温波动大,我们最忌惮的“倒春寒”也快要来了。 </p>
<p>  记者:山城离初雷还有一段时间? </p>
<p>  专家:也快了。一般来说,我市4月春雷唱响。山城是雷暴灾害较严重的地区,每年的4月到10月是雷阵雨季,一年平均有41个雷暴日。尤其是渝东南的秀山县,雷暴最高年份达到105天,每年都会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p>
<p>  记者:有没有办法避免呢? </p>
<p>  专家:我市的第2代闪电定位系统,分别安装在主城、城口、酉阳、石柱等地,与重庆周边10个定位系统形成雷电监测网络,与其他方式结合,可得到未来1小时内的闪电发生概率临近预报,并提前两小时做出具体地段的预报。 </p>
<p>  记者:听说农家非常重视这个节气,春耕要从此开始啦。 </p>
<p>  专家:是啊,有唐诗写“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还有谚语说“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都表明了这个节气对于农耕的重要性。 </p>
<p>  【养生】 </p>
<p>  天干多吃梨 民俗也养生 </p>
<p>  惊蛰的一些民俗不仅具有象征意义,其实也有养生的考虑。 </p>
<p>  比如吃梨,惊蛰时天气乍暖还寒,阳气升腾,肝火旺盛,容易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另外,此时细菌开始活动繁殖,易患呼吸道疾病,咳嗽咳痰。而梨可以生津润肺,止咳化痰,还含有丰富的果酸、铁、维生素A、维生素C等,特别适合此时食用。 </p>
<p>  不过,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副教授谭金春提醒市民,梨性质寒凉,不宜一次食用过多,否则反伤脾胃,尤其脾胃虚寒或者血糖偏高的人,最好不要吃生梨。 </p>
<p>  【菜谱】 </p>
<p>  梨汁梨汤 </p>
<p>  榨汁:取生梨,去核去皮,榨汁后取1杯约400毫升,加入冰糖10克、胖大海1枚,煮后服用,有润肺生津、利咽开音的功效;把生梨、莲藕一同榨汁后兑蜂蜜饮用,则可健脾、清心润肺。 </p>
<p>  蒸熟:生梨1个,川贝母3克,冰糖10克。梨去核后,把川贝母3克研成细粉及冰糖10克放入梨中,放在蒸锅内蒸45分钟后取出食用,润肺止咳化痰功效更好。 </p>
<p>  煮水:梨切片后与冰糖、川贝母、银耳同煮,有健脾润肺止咳功效。</p>
<p>  (姜莹)</p>
发表于 2009-4-2 16: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森林赤虎:handshak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回手机版|论坛帮助|易德轩网 ( 苏ICP备2022008325号-4 )

GMT+8, 2025-2-24 03: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