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回答:之前我的预测有些太乐观,根据这几天看到的最新规定,感觉这场寒冬还会持续几年,我还是太年轻了……(最新规定看最后面的图片)
以下为原答案:
影视寒冬并没有过去,后续影响仍然还在,就我个人而言,我已经在家待业7个多月了。
以往每年我基本会接三到四部戏左右,算下来大概有八到十个月左右是在戏上的,每年过的都很充实。而自从去年10月开始至今为止我一直赋闲在家,在此之前我也闲了好几个月,18年我只上了两部戏,18年初第一部戏杀青后一直到8月分才接到第二部戏,然后就一直闲到现在。
因为查税,很多戏都不得不停下,有些戏已经上马了就只能消减预算,基本都是一下子砍掉三分之二,大制作不敢上马,小制作很多,各种网剧网大很多,他们本来就没有多少投资,所以影响的较小,很多较小的影视公司都关门大吉了。
对于影视幕后人员来说,这很难受,大多数影视幕后都是自由的个体,没有公司依靠也就意味着平时没有工资,有戏就上,没戏就在家呆着,坐吃山空。
对于演员来说虽然也有影响,但感觉还好,他们之前赚够了足够的钱,经济上顾虑较少,他们有公司有经纪人,可以四处开源,有广告有代言,还有各类层次不穷的综艺节目,这你从今年的综艺节目遍地开花就能看出来了,实在是太多了。比较难受的是那些小演员和刚出道的艺人,如果没有公司意味着他们也只能赋闲在家,很多人甚至愿意倒贴钱带资进组就是为了能有戏上。
对于行业的影响我不太敢做太好的预估,感觉这一趟下来虽然大家都风声鹤唳,但还是属于换汤不换药,电影不敢说,毕竟年初出了个流浪地球,影响巨大。电视剧制作基本还是演员中心制,也就是说大家还是以演员的粉丝吸引力为主,这段期间我虽然赋闲再家,但也接触谈了一些大制作,虽然削减了预算,但很多还是请的大牌艺人,暂时不知道他们的片酬是怎么谈的,但是对于幕后人员的薪酬基本都是大加削减,削减幅度很大,砍一半还多,因为没谈拢最后就没成。这和之前的操作一样,预算不够了就减工作人员的工资,所有人减一圈下来都还没有流量艺人的一个零头多。
这场影视寒冬的影响估计还会持续到年底,虽然现在有些复苏,但还是不乐观,甚至到明年还有余威也说不好。
中国没有好的影视作品,归根结底还是影视行业发展的畸形,如果不能改变以演员为中心的模式,基本还是没戏,演员还是拿走了大量的制作费用,话语权也很大。
一条剧组狗的感受。
最新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