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德轩网教学培训视频直播平台

使用论坛账号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678|回复: 8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9 09: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
发表于 2019-8-9 09: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龄产妇一名,因为这个宝宝是盼望许久的。从怀孕开始,把育儿知识当作攻读学位一样学习。现在已经七年了,按照一些说法,很多知识已经内化,记不清楚来源,但确实很有用。
怀孕期注意锻炼,七个月左右开始每天抽几十分钟练习拉马泽呼吸减痛法一直到孩子出生。减痛没减痛我不知道,因为我就生了这一胎,但可以缩短产程,节省好多力气。像我这种高龄产妇,好多人知道我是顺产都哇一声。我好像没有受多大罪,刚生完就非常清醒地给门外等候的亲人发短信,可以细细打量这个选我做妈妈的小小的天使。因为前面生得比较顺,后面的喂奶月子就很顺利了。
月龄小的宝宝就是按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的说法坚持让她吃母乳,亲喂,多抱她,买个妈妈巾像袋鼠妈妈一样把她当身体一部分一样随身携带,积极回应她的任何反应。那本书真好,作者夫妇据说既是儿科医生,在家开诊所,又养了8个孩子,其中还有一个唐氏宝宝。好多问题在他们看来都非常淡定,遇到问题容易慌乱的新手妈妈看这本书简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安抚。宝宝睡觉吃奶时我简直手不释卷,这本书都被摸旧了。
积极回应孩子,真的很神奇。我女儿,不知是不是我执行后面蒙台梭利派的不啰嗦太僵化,一般都比较安静地陪着她,任她自己探索,她开口说话是非常晚的,大概到两岁以后了。但是在她一出生,我就按西尔斯说的积极回应,她任何表情动作我都秒懂,我们俩好像天生就特别默契交流不需要言语。她是不笨的,也不知是本来天生的,还是西尔斯说的,提高孩子智力的唯一途径,就是积极回应他。
后来我观察了孩子同学妈妈们生的第二胎,宝宝本身身体壮的,又按照西尔斯这一套亲密喂养随身携带孩子的,眼神都是非常笃定宁静的。绝不存在某些老人说的,多抱就娇气了。
孩子会坐着自己玩以后,就是孙瑞雪写的几本书和李跃儿的书及教育论坛,大约都是脱胎于蒙台梭利教育的。对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充分满足孩子的口欲期。以前对于孩子吃手和把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我周围的大多数人都是制止的。我读了这些书以后,开始尝试她们说的充分满足。不过有些情况也要自己把握,比如孩子捡了一个烟头正准备塞嘴里,我还是用另外一个东西和她交换回来扔掉,这类特别脏的玩意儿可不能塞嘴里。
另外就是关于孩子专注力,以上三位都认为孩子专心玩儿的时候不能打扰孩子,大人说话要尽量简洁不要重复,最好也不要看电视。我都非常忠实地照做了,孩子只要一声不吭地,哪怕是在拧一个瓶盖子,我也从来不问她渴不渴,要不要厕所,她专心玩多久就玩多久,渴应该不至于,玩完了多喝一点,尿了就尿了,穿尿不湿或换裤子。
家里的电视机和电视柜处理掉了,刚好空出一块地方给她摆垫子和玩具。也不是完全不看动画片,2岁左右开始在iPad和电脑上看小猪佩奇,猫和老鼠等等,时间很短,后来听说屏幕比较伤眼睛,又买了投影仪。在她分床睡觉以后,我和她爸爸偶尔用投影仪放个电影,大人也是蛮享受的。
这里插播一下关于视力,嗯,应该从四岁开始每半年去正规的眼科医院散瞳检查远视储备,正常的孩子在六岁多入小学时应该还有大约150度的远视储备,如果提早已经接近正常视力正度数为零了,那孩子属于比较容易近视的人群。阅读,钢琴,书法等等才艺都要慎重或尽量减少时间,视频更是需要减少,尽量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这个专注力的结果,我觉得还是蛮有成效。她上幼儿园时老师就说她又坐得住又活泼,很会和老师互动搞气氛。还有一个在外面上的类似手工课的科学课,有另外一个妈妈因为孩子太淘气老师镇不住,进去陪了几节课,她出来跟我说,啊,你女儿好特别,听课时眼神亮晶晶的,哎,你不知道你女儿上课有多好。现在上小学了,老师有一次也说起,在台上讲课最爱朝她这个方向看。
每周他们学校的家长大讲堂,就是每周请一个家长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给孩子们做小讲座,比如牙医妈妈讲如何正确刷牙,财务工作的妈妈讲小朋友如何学习理财,植物研究人员讲奇妙的植物世界等等,因为家长大多只有专业知识而没有面对小学生的讲课经验,常有hold不住课堂的,尤其是比较调皮的后半场。但已经好几个家长注意到我女儿,下来跟我说,你女儿全程听讲好专注啊,还特别喜欢回答问题。怎么做到的?
我不知道是不是蒙台梭利那一套起了一点作用,因为我就养了这一个娃。不过如果我养第二个,也不舍得在她玩儿的时候打扰她。)
大人说话不要啰嗦,这个也让我受益很多。我娃在很多人眼里特别"听话", 在外面玩儿快到时间了我会说一声,宝宝还有5分钟咱们要回家了,过5分钟再说一句,咱们回家吧。绝不要像好多人一样追着孩子一次又一次地说回家啊,回家啊。
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如果大人特别唠叨的话,其实自己是听不见她说什么,只觉得是背景噪音而已。要保证孩子清晰地听到我讲话,必须要简洁不啰嗦。
娃娃会爬以后就让她自己爬,越爬久越好,一直到她自己扶东西站起来,到撅屁股自己空手站,偶尔走大部分时间爬,逐渐过渡到大部分时间走偶尔爬,一直到走。这个过程里又有孙瑞雪说的腿欲期,刚会摇晃走,就特别喜欢走那些高低不平的,台阶,斜坡。大概就像大人挑战蹦极一样。而且走过去了还要再来一遍再来一遍,小表情都是闪亮的。孙瑞雪的意思也是不要打扰他,就让他专注地自我挑战。我发现几乎每个学走路的孩子都爱干这个,可是保姆或老人总会嫌麻烦或者担心不安全会阻止。小区一起玩儿的老阿姨老奶奶看我娃手脚不停地在一个旁边有斜坡的台阶上上下下地折腾,说她将来肯定特别淘气,上课坐不住的。可结果正好相反,充分满足这个道理似乎在任何敏感期都是通用的。
孩子学走路,以上三位的意思都是不要人为扶着他提前走或者借助工具。当时我周围的,尤其是老人保姆带的,都以孩子早走路为荣。我女儿一直爬,比她小很多的都开始走路了,她还是爬。不过她确实动作非常灵活,很少摔跤,即使摔跤也很少受伤,她好像会非常敏捷地就地一滚。5岁以后学了羽毛球和舞蹈,她一看老师的示范就学得很快,动作也非常到位,经常受个表扬,上前面示范,领舞,她自己也学得很开心。学游泳也是一期十天就能从零学会基本动作自己游起来那种,省钱省时间。
蒙台梭利教育给我印象很深的还有一个就是关于孩子生活自理的。她的意思大概就是所有的生活物品都要按孩子的尺寸来,让她自如地在一个安全的环境按自己意愿来。我看过一个短片,就是一个刚会走路的男孩,床很低矮,他早晨醒来以后自己下床,自己在一个固定地方找水杯喝水,在矮桌子上吃早餐,还会把大人准备好放在低处的狗粮拿出来喂狗。因他矮矮的,走路还摇摇晃晃的,看起来好萌又不可思议。那时我们家也不方便再装修了,洗手池马桶不可能加一个矮的,就只好给她垫一个比较稳的凳子,买一个能坐的塑料马桶。毛巾挂钩买那种吸力的,按她的高度来。喝水,玩玩具买了一个小炕桌。总之对家里进行了一点儿小改造。我发现确实是的,其实孩子是不愿意事事都请大人帮助她才能做的,她自己能够自由地洗手,喝水,上厕所,玩玩具,爬上床睡觉,她会感觉非常舒服。
这里插播吐槽一下国内的儿童衣柜的设计,都是披着儿童外衣的大人衣柜。我逛过很多成品家具,挂衣横杆根本是儿童够不到的高度,也无法按儿童成长升高。大约设计者根本没有想过让孩子自己整理衣服。最后我只好选了宜家艾格特挂墙系列,它有几条A柱打在墙上,其他隔板和挂杆都可以随意插接组合。先按照孩子目前的身高挂最低处,以后再逐渐升高。
总之家里环境就是帮助她一切自助,这话看似很矛盾,其实很有道理。
这个一直到我妈妈病重,她自己也是有体会的,一个人如果上厕所都要喊另一个人来帮忙扶,她心中是充满了挫败感。但如果是墙上打一排合适高度的扶手,她会舒服很多。有一期"梦想改造家"是日本设计师本间贵史为一位渐冻症患者改造家居,就是通过各种设施来帮助患者自助,在家里行动自如。充满了人性关怀。
同理孩子也是这样,她行动自如,内心就会舒展。否则,她虽然不会说话,但挫败,憋闷,堵在心里就化做了许多无理取闹的哭声。一个内心舒展的孩子,应该是如果碰疼了,或遇到打针很疼,哭是自然的,但痛觉过去以后,就马上不哭了。其他时候都是不会哭闹的。我女儿小时候很宁静,要吃奶要拉屎都有比较独特的表情,几乎不哭。又有人说什么不哭的孩子嗓门不嘹亮,不存在的。现在在朗诵班学习铃木法腹腔辅助发音,中气很足。而且在嘹亮嗓门和舒展的性格二选一的话,我还是宁愿要后者。
我曾读过李跃儿论坛上好多妈妈的育儿手记,有一个女孩特别棒,她妈妈说,她只是一个天然舒展的孩子,没有把精力过多浪费在那些不良情绪上。每个孩子出生智力当然是有一点点差距的,但父母的责任应该就是引导他在自己水平上尽量发挥好一点儿。
我出了月子一直到她上幼儿园之前都是尽量多带她在户外运动。看一些帖子说每天户外7个小时,我做家务并不熟练,每天好像无论怎么努力都达不到那么长的户外时间。天气允许的时候,每天最少3个小时吧,能长就尽量长。她会坐了就带个小垫子让她坐着玩儿,会爬了垫子根本限制不住她,好在我们周围有个植物园,也有几个高校,有好几个很干净的草坪,我就任她爬。上幼儿园在家周围几个里面挑了一个比较重视体育类的,他们操场比较大,号称每天阳光一小时。周末也经常约她同学一起去儿童公园玩那些攀爬类的。现在7岁了,体育,力量和耐力应该至少在同龄孩子当中算中等偏上吧,动作协调灵敏度应该属于偏高的,跳绳可以在小学运动会拿年级第二。她幼儿园同学,现在进入不同小学,体育都是比较棒的。像我和她爸爸都是体育渣渣,小时候都是老人图省事,放在站篮里养的,学生时代体育课就是噩梦,经过锻炼跑步和力量都达标了,但技巧性的,就学起来很笨了,肢体不协调。现在除了慢跑和散步,几乎没有什么其他锻炼方式。看其他家长陪孩子打羽毛球我们也很羡慕,自己没办法做到。体育双渣能养出一个这样灵活的娃也是很满意了。
在女儿学说话之前,我开始读了几本对我个人修复非常重要的书,入门开始是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 正面管教,pet父母能效手册等一系列以育儿为主要目的的书,这些书一下颠覆了过去父母对我所谓严就是爱家长专制的那一套,我发现自己的童年实际上非常受压抑,以至于成长成为有致命缺陷的性格,刚开始发现这个事实我几乎悲痛欲绝。开始寻找心理医生,在网上疯狂寻找各种帖子,也开始读一些以自我修复为主的心理学书籍,几乎都无心做饭喂奶,原来有这种经历的人有很多。很多人意识到这一点以后,开始走向自我修复之路,夫妻关系也大大改善。此处不再详细说,总之经过非常艰难地自我改变,在孩子呀呀学语之后,我已经初步修炼成一个可以和孩子平等交流的比较温和民主的妈妈,发火儿也是有的,但频率已经降低很多。不过遗憾地是,由于比较注重这方面,而忽略了自己的营养,孩子的喂奶辅食营养等,孩子从一个白嫩嫩的水灵灵的娃娃,变成了一个面黄肌瘦的营养不良的娃娃,不过她抵抗力还是很强的,黄瘦但是很少生病。想告诉后来的妈妈,如果要看这几本书,怀孕之前提早看,或者找个会做饭的保姆把后勤搞好。
我女儿开口说话非常晚,两岁多以后。也许是我执行西尔斯的积极回应和蒙台梭利的不啰嗦太僵化。但她一旦开口就说话非常清晰有条理,加上后面绘本阅读也做得还不错,词汇非常丰富。现在上学了又专门去培训班培训朗诵的仪态,发音运气等。所以婴儿时期晚开口说话,也没有什么影响。那时很多比她小的孩子会说话了,她仍不开口,好多邻居都觉得她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但我看她清亮丰富的眼神,在外面玩儿了回家收拾自己玩具的那种清楚麻利劲儿,我就跟她爸说,咱娃虽然不说话,但绝不是个傻娃。
通过从西尔斯,蒙台梭利,一直到pet父母能效手册,如果父母努力能做到大半,孩子性格是很顺的,入幼儿园一般没有很久的入园焦虑。西尔斯说的多抱贴身携带,及时回应给了孩子很足的安全感。蒙台梭利的生活独立自理,让他从小习惯自己在固定的地方自己找水喝,洗手找毛巾擦手,而不需要喊大人。好多刚入园的孩子哭,不想进去,实际上是不习惯失去家里那种一对一的关注和帮忙而已。pet,学会在民主中遵守规则,学会让自己舒服也让别人不难受的相处。
关于自由与规则。李跃儿说,自由的儿童有多快乐,你们不知道。但她又说,没有边界的自由是没有安全感的。我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是,孩子应该像一个在大盒子里面自由滚动的球,没有盒子边的保护,球会掉下去,但在盒子里,它是自由的。
要给孩子设定恒久,简明的规则。有三条底线不能碰,1,不对健康有害,2,不妨碍他人,3,不破坏环境。除此之外,万事皆自由。 为什么不能乱扔垃圾,为什么不能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为什么不能在人多的人行道上拐来拐去地追打,都可以从2,3自然的结果给孩子解释。
大概只有刷牙后想吃糖,看电视时间长这两件事情不好用1的自然结果来解释,这个结果的时间太长了,一旦发生就无法逆转。好在有一些科普绘本,牙齿大街的新鲜事等等。
所以我更倾向的就是培养一个明事理懂规则的孩子,而非简单的"听话",因为大人的话,也不能保证全对。
我发现很多所谓熊孩子的家长,其实打骂起孩子来,比我们狠多了,但为什么孩子还是不听话。因为他的规则没有恒久树立的概念,好多规矩都是临时的,遇到问题了不许这个不许那个,为什么不许,他不懂。爸爸为什么发火揍我,其实他也没有明白。而同一种错误,打与不打,也是看家长心情。这样孩子既没有安全感,也缺乏对别人的同理心。就像一个没有边界乱滚的球,它随身可能掉洞里,但又有个人在后面喊,这里不能去,那里不能去,或者滚到某一个地方莫名挨一顿揍,所以关于哪里能去哪里不能去,这只球是困惑的。不如一开始就把球放在一个边界清楚的盒子里。
真的有些熊孩子家长自己其实并不熊,但孩子却教不好,关键其实就在这里。规则是简单明确恒久的,还是复杂不好理解且临时的。我相信掌握了自由与规则的辩证关系之后,除了个别自己三观不正的熊家长,应该是很难养出熊孩子的。
关于挑选玩具,李跃儿说得也很对。她说不要买那种声光电的由商家设定玩法的,买那种由孩子随便组合有无数种玩法的。刚开始我不大相信,加上亲戚送的,自己头脑发热买的,家里不知不觉堆了一堆这种一按电钮叮咚作响的玩具。后来发现孩子玩这种就图个新鲜,玩几次就丢一边了。确实还是那种无数种玩法的拼插类,搭建类,橡皮泥,百玩不厌。李跃儿果然诚不我欺。各位初为人父母不要和我一样头脑发热,可以省好多钱,费雪啊那些牌子还死贵。


老师说女儿入园第一天就很特别,没有哭,只是开心地玩了一阵以后就有点不开心地坐着,非常镇定地问老师,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 老师告诉她当挂钟上的针指到哪里时妈妈就来了,她就坐在那里盯着钟,还安慰旁边一个小朋友说,等那根针指到那里时,你妈妈和我妈妈就都来了。第一个周末我们班上就有热心家长约着一起玩儿,我们参加了,来了七八个家庭吧。孩子很快有了喜欢的朋友,入园焦虑就彻底没有了。这时我就开始重回工作岗位了。
我上班时间地点虽然自由,但是回到家里除了家务也时常需要有一些工作要做。有时候手里有急事要处理,孩子粘着要撒娇真的有点想尽快甩脱。这时又有一个关于十五分钟高质量陪伴的文章救了我,它的大意就是说,孩子唧唧歪歪黏粘乎乎,其实就像手机需要充电了。家长放下一切事务,包括不看手机,全心全意地陪她疯十五分钟就好。我试了,确实是这样。她充好电以后就放开我了,本来她从小不看电视,自己玩儿个积木,拼个乐高就可以玩很久。我有了大量属于自己的时间。
另外她性格也非常温和开朗,和大多数孩子一起玩儿一整天也不会打架,所以我也开始寻找抱团群养娃模式,找几个家庭彼此互相帮忙。我拼着累一个周末,其实也不太累,娃们自己玩的时候根本不会打扰我,就是负责给几个娃做饭,哄午睡,晚上各自接回家。干这么一个周末,就可以休息几个周末。
孩子一直上小学之前,比较受益的育儿经验大概就这么多了。以后想起来再补充。
小学开始要做作业了。网上关于陪写作业的段子很多,我感觉我已经成功避开了这些坑。首先一个从小不怎么看电视,一个人玩玩具能玩一个钟头以上的娃,上课是非常专注认真的,她回来做作业不会很差。再一个,前面提到的一系列育儿书如果认真读了,在前面实弹操练过几年了,即便她偶尔犯点错误,不会引起任何情绪上的火儿。我女儿是零基础入小学的,刚一开始拼音学起来是比较慢的,我就当个人肉复读机,帮她一遍一遍学就是了。两个月以后也基本上全会了,而且他们一年级这个老师刚好很有经验,教得很清晰扎实。现在已经平稳渡过拼音阶段,进入汉字阅读,老师留的作业里拼音还时常部分地复习一下,我已经感觉轻松很多了。因为她绘本和桥梁书已经读了很多,字认了一些,就是会写的不多。自己词汇也比较丰富,老师有时候让写看图几句话,她自己用拼音加汉字写得还不错。
关于英语启蒙,我是做得不够好的。虽然攒了一堆优秀的原版绘本和全套的牛津阅读树,孩子爸爸自己喜欢阅读英文侦探小说,家里也攒了不少大人看的什么阿加沙的侦探小说之类的。我女儿3岁之前大概只知道世界上有英语这回事而已,3岁以后,因我开始恢复上班,回家又忙家务,自己又不够自律,对自己发音也不够自信,家附近也没有什么好的培训机构,也没有像过去所想的那样双语启蒙。
现在一拖再拖的,孩子已经上了小学,学校里已经有了一周两次英语口语课,怀孕时我畅想无数,可万万没有想到,我女儿的英语口语居然是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用这套人教版教材启蒙的。可令我跌眼镜的是,老师居然教得还不错,配上一种能跟读并且根据读音质量打分的APP,我女儿学得还兴趣盎然。当然她在课堂上有些清辅音听错了,回来读得不对,我陪她完成app上的作业不免当人肉复读机给她纠正,有时候会重复几十次。我从来没有发过脾气,因为我感觉因为自己拖延,耽误女儿了。没想到她还这么喜欢英语,在一堆双语幼儿园和英孚出来的同学当中敢于举手发言不自卑,已经不容易。
另外我给她买了一套漫画版的古希腊罗马神话,画风正是他们这个年龄喜欢的动漫风。她自己就特别喜欢看,简直入迷。这个虽然是韩国版翻译成中文的书,但是对将来深入学习英语了解西方文化是有帮助的。当然随着年龄增长我会继续买更加严肃一点儿的读物。
我觉得她反正已经没有什么早期的英语启蒙,也许做不到英语像母语一样流利。但将来和外国人交流,英语不成为瓶颈就好。照她这个学习的劲头,跟着学校老师不掉队,将来英语是个中等偏上应该问题不大。但和老外英语交流,实际上语言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交流的内容。就好比一个学习中文的老外,如果他不了解中国古代神话,民间歇后语,典故,三国,红楼梦,甚至金庸,有可能几个中国人在一起聊天,他压根儿不知道在聊什么,也许他每个字都会写会读,或者一个笑话他也不知道笑点在哪里。那彼此的交流只能停留在"谢谢你的款待","不客气"之类的表层。所以英语学习,西方文化一定要了解一些,不仅仅是学语言本身。
钢琴启蒙,一定请能力范围能承受最贵的不怕路程远。昨天女儿第二任钢琴老师举行了内部音乐会,把启蒙还在弹小汤一的宝宝们也拉出来遛了遛,简直让我悔得肠子都青了。我们第一任老师在家门口找了一个120一节课的,也是早年星海音乐附中直升星海音乐学院大专钢琴专业毕业,教启蒙孩子已经13年,我以为是很好的了。但这位老师也许教不认真的孩子太多,被拖疲倦了,产生了职业倦怠,现在我已逐渐明白钢琴老师与琴童家长之间双向流动选择的关系,如果一个基层的钢琴老师她长期面对的是无法认真陪练的家长群体,回课时弹对就是最好的结果,那她就很容易放弃乐曲的音乐性,而待在自己的教学的舒适区了。
孩子跟着学了一年半,开始那些非常简单的曲子,弹出来完全没有音乐的感觉。我想,嗯,也许这种只由几个音符组成的练习曲就是不好听的吧?熬一熬。慢慢熬到大汤一了,有的曲子教材就写着节选或改编自哪里,我想,怎么还这么难听啊?有天手痒痒就在视频网站上搜一下别人弹出来是什么样的,这一搜才发现,有一位叫"沈文裕"的演奏家,居然自己在家用他那台,后来听别人是一两百万的施坦威三角钢琴为这些小琴童孜孜不倦地录了全套的启蒙教材练习曲。我的妈呀,我一听,发现他弹出来的和我女儿弹出来的,基本上是两首曲子。我发现这个巨大的差距以后就和女儿的第一任老师探讨,请把教学速度放慢,如何让孩子在弹对的基础上,把乐曲弹得更好听一些。
但磨合了几次,发现第一任钢琴老师无论如何也无法教比按键正确拍子正确更多一些的内容。我就开始下决心要换一个老师了。
幸好一些热心的大神喜欢在知乎这块土地上留些文字,做些live。我后来在知乎上认识了Mr1900,他推荐换了一位在知乎上笔名夏小瞳的夏老师(夏老师在知乎上讲了一期非常精彩的live,题目就是"乐器学习的高效新方法----爱上学音乐),现在学了三个多月,总算挽救到正常轨道附近,但偶尔肩膀还是容易耸起来发力。昨天看了夏老师亲自带的启蒙孩子,真是羡慕妒忌恨,他们的家长怎么这么有眼光,启蒙就找了这么好的老师呢?当然我们第一位老师,也没有太差以至于让我们速成去练什么梦中婚礼天空之城之类的流行曲。
不过我娃总算被拉回来了。现在学到小奏鸣曲这里,夏老师对不同的音乐细节处理非常讲究,各种不同的触键发出何种音色,手腕带动如何使音阶一样的连续16分音符像水流动起来。嗯,一个过去不懂音乐的妈妈陪着着鱼一样短暂记忆的低龄孩子,靠记笔记拍录像现炒现卖陪练六天,试图达到老师上周的全部要求,是不太可能的,只能说漏掉了大半而捞到少数,但愿夏老师不要嫌弃我们这种漏勺一样的学习。即便这样辛苦,我也不想去楼下那个以考级及格为目的,半年时间都练考级曲目的琴行了。
所以学钢琴不要怕贵,不要怕路远,一定找好的启蒙老师。看起来贵,实际上省钱省时间。我娃学的头一年半,大约就是认谱,除表情符号之外的音高节奏还算凑合。其他的都靠夏老师温和又严格地把她扳回正轨,这个过程应该比教零基础还难。
前几天夏老师在英国的硕士导师,钢琴演奏家Benjamin Frith来广州,给我们上了一节大师课。上课的头一天晚上我还觉得自己有点膨胀过头了,因为准备见大师的曲子虽然经过夏老师几周的打磨,我娃还有许多要点做不到,弹的时候故此失彼,或者忽然出现新的问题。连夏老师的要求都没有做到,这种程度去见演奏家级别的大师也许是浪费了。没有想到,这大师课里面埋了一个彩蛋。因为他的讲述是英语的,夏老师一直在旁边陪伴翻译,他又和蔼又幽默,有些地方故意想逗孩子乐一下,比如说跳音就像被键盘烫一样,他自己一碰键盘就哇哇大叫起来,我女儿觉得特别好玩儿,这种小插曲如果等夏老师来翻译就好像听笑话慢了一拍。我女儿回家忽然跟我说,她好喜欢这个爷爷,她想学好英语。老母亲一听,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了,马上拿出蓄谋已久的牛津阅读树,说,咱们每天晚上学15分钟。
找羽毛球教练就没这么容易了,有个老师说,你想想哪个羽毛球打得好的不是在教练军事化训练训出来的,多半都不喜欢在知乎上码字儿。
总之女儿以后学习上如果还遇到困难,我也会像帮助她渡过拼音难关一样,和她站在一边儿,一起努力。而不是站在对立面,指责她,这么简单为什么学不好。
希望我女儿永远与我亲密而平等,我们亦师亦友,共度几十年。
关于孩子看的课外书,我最早是按凯迪克奖历年的获奖名单来纵向购买,凡是金奖银奖,都买一本,国内引进就买译本,没引进就亚马逊买原版。如果孩子或我自己喜欢那个作者或画家,再横向购买。后来听喜马拉雅APP,凯叔讲故事,钱儿爸讲故事,特别喜欢哪个故事,买。逛图书馆,喜欢反复看的,买。去同学家玩儿,喜欢别人家哪本,买。玩具类后来我是很克制了,因为家里装不下。书就是撒开买买买。我觉得家里屯上一些好书,孩子随手可以拿到,这样读书很方便,她就爱读。当然她爸爸和我也还算喜欢读书的。


有朋友留言需要书育儿的单,我用截图来列吧。有些书出名以后,李鬼特别多,一定要认准李逵。(孩子的课外书我就不列了,太多了,而且后来我发现只要孩子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不论她从哪类书读起,都是好的。)
实际上大人读的书也一样,只要大人肯从学习,改正自己的角度来育儿,而不是一味地责怪为什么孩子这么笨,为什么孩子这么不听话,哪怕只是一个学习的开始,就是对的了。
育儿变成了育自己,这条路有多长,我也不知道,也许我离起点还很近,唯有终身学习,才能保证自己不跑偏。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1.jpg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2.jpg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3.jpg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4.jpg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5.jpg 另外有不止十个人问我蒙台梭利买哪套书,我已经回复过几次,不过回复的答案太难翻了,在这里统一回复一下。蒙氏本人写过五本书,我买了三本,
童年的秘密,
有吸收力的心灵
发现孩子。
我为什么没有放图片,因为我当初干了一件蠢事,就是买了三本英文版的。我老公有个怪癖,大概小时候英语让他自傲,读什么书,凡有英文的决不买翻译的,怕人家翻译叉了误解原文。我陆续买育儿鸡汤时,他说这个蒙台梭利的就买英文的,他也学习一下,如果买中文的他就不看了。我听他这么讲,就买了三本英文的。结果显示,他这纯属坑队友,买了他也看不下去,我呢,硬着头皮读了,但我的英文阅读理解力和速度远远小于中文的,所以反而是隔着一层。大家可以自己选各种翻译版本,在豆瓣上找一下评论,看哪个版本好。
插入关于学习动力的感慨。如果说比较生涩,大概这三本英文书对我来说最生涩了,然而出于对孩子成长的好奇,我居然也读了,现在翻翻都感觉自己好神奇。在装修房子之前我居然也啃了一堆关于装修水电设计,规划收纳等等书,装修完就完全没有兴趣了。完全印证了霍姆林斯基说的,学习最大动力来自需求。同理,孩子如果学习动力不足,想想她的真实需求,而尽量不要用外在的奖励。
刚才有点小得意地给老公秀一下我写的答案和大家的点赞,结果人家说,我的遗传基因也很好的,我这么专注的爸爸,孩子怎么会不专注。你以为是你培养出来的啊。老母亲立刻吐血身亡了。
女儿并不是完美小孩,就在刚才,老母亲坐懒人沙发上一边泡脚一边刷手机,小朋友刚听亲子阅读完刚睡下。我忽然瞥见沙发旁边丢着一本她的作业,是给我签完字以后收书包时漏了。我有一种处理就是假装没看见。后来又觉得这样坑娃不忍心,刚当上小组长,自己忘带作业何以服众。就喊了她一声,说你这本作业是明天需要交的吗?她立刻从房间冲出来,朝我吐了吐舌头,收进书包去了。的确,按育儿书里的说法,这是她的事情。我们不要管。不过老母亲现在也不那么界线分那么清了,哪怕只是个普通朋友,遇到这种小事也是可以互相提醒一下的么。但我绝不像我妈当年那样,又巴拉巴拉加一堆评语,粗心啦,丢三拉四啦,毁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小学一年级第一个学期末,老师发了一个学生成长记录册,其中有很多部分由家长填写,有夸夸孩子,也有提醒孩子还有期望孩子,类似委婉提出缺陷和可改进的地方。我居然抓耳挠腮想不出来提醒孩子里还有什么内容。她在生活上除了做饭,已经基本自理。书包,水杯,外套,围巾都自己收得好好的,很少会丢三落四。每天作息很规律,闹钟一响就起床了,放学已经养成习惯先写作业再玩儿。睡前习惯阅读,定时间到了闹钟响了就熄灯睡觉,偶尔撒个娇要挤在我们大房间睡,大部分时间都自己睡。
虽然她很少在测验中得满分,但好像我一看卷子都好理解她为什么误解了题意,有时候真的是出题比较含糊,有时候是小孩子的思维模式,一下无法理解到位。我觉得这些都好正常,而且误差那么几分,真的不代表什么。如果她偶尔得了满分,其实也是因为考试内容覆盖的地方,刚好都是她会的,比较薄弱的地方没有考而已。
所以这样一个不完美的孩子,在我眼里是一个非常正常的孩子,她就保持这样就很好,我真的没有什么提醒孩子,期望孩子更高要求了。
发表于 2019-8-9 09: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一个我的育儿经验。
我的女儿今年6岁半,在她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带着她接触自然的东西,所以她几乎没什么玩具玩具,我喜欢带着她去户外玩,接触沙子、水、小动物。
很多人并不喜欢宝宝接触动物,觉得脏、会咬、会传染细菌疾病,但是忘记了一点,动物给人类的疗愈作用是很强的,只要我们注意这个动物是否安全。
在她还小的时候,我就带她去动物园、海洋馆看动物,看它们的样子,看它们吃什么,看它们的眼睛,我发现一件事:大多数动物,看到小宝宝,眼神都是温和的;那么大只的梅花鹿,她2岁的时候也敢举着胡萝卜去喂(可能初生牛犊不怕虎,但孩子的心是纯洁的没有恶意的,相信动物也能感受到),看见蛇,也敢伸手去摸;现在长大了,开始学骑马,懂得尊重马儿的劳动。
我喜欢把带她出去玩的经历拍成视频,下面这条视频是我剪辑配音的,不知道这样经历养大的孩子将来是什么样,但我希望她成为一个:热爱与这个世界互动的人。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1.jpg
走!妈妈带你看世界!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1409912554373120
发表于 2019-8-9 09: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看过一篇热点文章,讲怎么样教育孩子。观点很常见,就是父母不要把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孩子容易被父母的情绪吓出心理阴影。
我有点儿怕看这类文章,尤其怕后面的跟帖。
我总觉得,这些文章不只是在教人怎么做父母,也是在吓唬人,轻易做不得父母。
在跟帖中,随处都是对「父母」的失望与仇恨。文章举了许多真实的例子,每一个例子都是活生生的人,无论是身边的朋友,还是电视上面的明星,他们的育儿方式被断章取义地示众,作为反面教材。想一想都很可怕。文章作者下笔还有几分客气,后面的评论就无所顾忌了,骂得花样百出。
这些指责,可以让事情变得更好吗?
也许好了一点儿。最大的好处是,替孩子出了气。以前,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有问题,人们都说是孩子错了,父母永远正确,棍棒底下出孝子。现在知道,父母也有错的可能,开始反思父母的责任。这是这几十年来的重要进步。
但这个进步也是有限的。
这些指责仍然假定,问题是缘于某人犯了错。这个套路,和以前没有本质区别:出了问题,一定要找到一个坏蛋。要对犯错的人严肃批判。
批判当然重要,被批判的坏蛋是否真能「改邪归正」呢?情况并不乐观。每个人身上并没有一个简单的按钮,一端是错误,一端是正确,要改变的时候,从一端可以「叮」的一下换到另一端。父母看了文章,知道对小朋友发泄情绪是「错」的,但他们并不能说:「换一下!」「叮」的一下,就把问题解决了。


一个人诚心想改变,能不能真的改变,不知道。说到做不到的情况不少。一切跟情绪有关的事,就不由自己的理智做主。一个人难过到了极点,别人说你别难过了,振作起来,但他们做不到。别人以为是说得不够大声,就会一遍一遍提高音量,但这个人仍然做不到。这个人甚至以为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在头脑中不断自责。越做不到,越严苛,乃至怒吼,乃至谩骂。
但是没有用。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理智产生于大脑新皮层,其力量无法与大脑核心的情感中枢相匹敌。我有很多做父母的朋友都有一时冲动后悔莫及的时候:唉,当时气急了,吼了小朋友,现在想想真后悔……
怎么办?给他们看这篇文章,告诉他们控制情绪有多重要吗?
他们不是不知道,他们也希望自己可以做到。只是忙碌了一天,就是很累。累的时候,就是容易烦躁。烦躁的时候,就是希望有稍微顺心遂意的一个时刻。更不要说也许还有委屈,还有孤独,还有对他人的表达不出的愤怒和觉得生活了无意义的怀疑。在那个时候,一旦孩子哭闹、惹事,给紧绷的神经施加一丁点儿的刺激,或是从他们身上透出自己厌憎的某个影子,就会顿时无名火起,全身的器官都扭到一起。什么正确的理念,那一刻都抛到九霄云外。
希望做到什么和真的有能力做到是两回事。
别人常常问我,学了十几年心理学,对自己也做了那么多观察和反思,对我的人生有多大的影响。我诚实地告诉他们,跟十几年前相比,我的脾气似乎好了一点点,有时候陷入情绪中,走出来的过程快了一点点。
他们总以为我在谦虚,怎么会是一点点?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发表于 2019-8-9 09: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早知道李玫瑾教授,是她在网上关于6岁之前孩子一定要管的视频,最近在图图的成长经历上,我发现她说到的一些育儿理念真的应验了。


所以,这半个月,我陆陆续续仔细拜读了李教授的育儿理念、做法,还有她关于人生哲学的演讲,用醍醐灌顶一词绝对不过分。


为了把有用的做法、好的理念、接地气的故事分享给各位父母,同时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这个周末我整理了20段最受益的育儿理念和做法,望大家能有收获。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1.jpg

李玫瑾教授,1977年就读于人民大学哲学系,82年开始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任教,研究犯罪心理学。在研究犯罪心理学的过程中,李教授发现成年人的很多行为都和早年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以下都是我从李教授的公开演讲中整理出来的精彩内容。


1
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孩子的每种心理或行为问题,一定和父母的行为有关,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2
心理发展有关键期,孩子也一样,未成年时期大体可以分为12岁之前的依恋期,12-18岁叫青春期,依恋期是家庭教育孩子的最关键期,青春期需要一些社会的参与。


3
以性格为核心的人格,是决定人一生,尤其是45岁生活的关键,所以人格教育家庭要重视。


4
一个人如果小的时候没有对善待过,你就不要指望他成年之后会善待这个社会。


5
孩子一岁以前,甚至三岁之前,最好由母亲亲自抚养。人在生命的早期是很无助的,他所有需要的满足和快乐都和抚养人息息相关。认人是最早的情感现象,也叫依恋,由此父母才获得抚养孩子的心理资本。


李教授在论述这个观点的时候,说到了末代皇帝溥仪的故事,溥仪从小喜欢恶作剧,也不听老师劝,谁都管不了,唯独听他的乳母王焦氏的话。这个故事说明只有心理上依恋的人才对他有控制力。
结合现代生活的实际环境,我认为职场妈妈不要把孩子丢在老人家养育,利用工作后的时间高质量陪伴就是最好的做法了。






6
有一种人脾气暴躁、容易激动的人,还有一种人平和大度,前一种人早年的抚养一定是亏欠的,后一种人早年的抚养一定是非常到位的。


7
真正的养育过程,肯定是唠叨的,是有言语的,这叫做有亲情抚养。言语发育和社会性发展(愿不愿意和人交流、亲近)、认知等能力都会在有亲情抚养和无亲情抚养的背景下表现不同。


8
孩子成长过程的心理阳光比智力更重要,所以我宁可让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学,我一定让他活得快快乐乐,但是现在很多家长在逼孩子,这种教育导致我们的孩子到后来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9
孩子提的要求不合理,他的东西不能给他,怎么办?做到四个不要:一不要骂;二不要打;三不要说教,这个时候说什么孩子都听不进去,在他耳边的都是噪音。第四,你不要走开,他闹给家长看 ,所以你一定要看着他闹,温柔而坚定的拒绝。


比如他要买小汽车,家里已经有无数了,他还要买,在商店开始闹起来,说我就要这辆小汽车,我不走。这时候,父母就一定要对他做一个克制任性的训练,把他抱起来抱回家,不要打不要骂,也不要管他,任他闹。抱回家把他放进卧室,因为卧室没什么危险,把门一关,一个人来管。





10
未成年人的很多问题是滞后问题,比如当你发现孩子已经很难教育了,其实问题发生在很早之前。


11
青春期的孩子,教育一定要有方法。我们话有时候只要说到了,孩子知道了,你就不要非得让他承认错误。青春期的孩子让他承认错误是很难得。不要和孩子争执到底,那吵到最后反而会让孩子对你不恭敬。


12
我的孩子高考前,她当时很痛苦,怕考不上对不起我,我说没问题孩子,就这些钱,你考不上你想开店,我把这钱给你做启动资本,你想做什么我都支持你。人一定能找到自己的一个位置。


13
人在早年,吃的苦越多,他到后来承受力就越好。除了他可能暴力一点,有些事情容易暴力,但他绝对不会有天有地,遇到挫折就去跳楼自杀。尤其家里有儿子的,一定要苦着养,千万不要照顾太周到。逆子很多时候是百依百顺造成的。


14
孩子6岁之前管什么呢?很重要一点,就是几个问题,克制任性,防止压抑,学会控制,学会忍耐,防止自私,经历挫折。6岁时候说不行,他大不了在地上打滚,可是你等他12岁再说不行,他可以拔腿离家出走,他可以说你不答应我,我就跳楼。


15
挫折忍耐力和意志力相关,而意志力的培养,不是靠智力培养出来的,而是靠体力培养出来的,所以孩子小的时候,要让他吃一点体力之苦。


16
二胎家庭两个孩子发生争执怎么办?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大的身上,不要放在护小的上面。


只要发生争执,比如吃的,你可以对老大说这个吃的是你们俩的,你来决定怎么分,如果他都吃掉了,没关系,你就看着他。下次你还交给他,在这个过程中他就知道了爸爸妈妈挺在乎我的感受的,既然我决定,我也不能亏着弟弟妹妹,这样老大就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了。




17
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的成功在于他的自信,孩子学习很重要,但是不是唯一。老师有一个分数线有一个任务,作为家长,我们要顾及孩子的全面发展。分数是老师管的,父母要管的是孩子你上学快乐不快乐,有没有人欺负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我可以帮助你什么。


18
要让孩子“参与”到家中的大事,不管他什么样的学习状态,家中的大事都要告诉他,听他的意见,让他做一点没有坏处。


19
关注孩子最好的朋友和家庭背景,孩子最好的朋友往往是孩子最大倾诉者,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观察孩子最好的朋友的行为,是了解孩子的最好方式。如果交的朋友不太好,你也可以问问孩子认为朋友的优缺点,表达你的意见就好。


20
善于从孩子的态度发现自己教育背景中的问题,有的时候你用什么方式教育,他就用什么方式对你。你尊重他,他就尊重你;你不尊重他,他就不尊重你。
文章来源:公众号“三个妈妈六个娃”(pkumum),三个北大妈妈,三个职业女性。六个萌娃四男两女,每家两只。每天原创分享科学育儿知识、素质教育心得、品质生活理念。探讨亲子关系、家庭关系。吐槽家长里短、社会百态。
发表于 2019-8-9 09: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老婆怀上大公子之后,要求我每天睡前读书给大公子听,美其名曰胎教。其实,是她自己想更快入睡。所以,她经常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当然,有时候她没睡着,我自己读着读着就睡着了。
就这样,整个孕期断断续续读了一些书。
大公子出生后,也尽量坚持在他晚上睡觉前给他读书。
等到他两岁左右的时候,除了读书,也会经常给他讲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数都是我编的。但是,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大公子自己或者大公子想象出来的一个小男孩。
一开始,我就随便编随便讲,会涉及如何过马路、各种交通工具等。后来,大概两岁半左右的时候,他会提要求。比如,他会要求讲小二郎(故事的主人公)去参加赛车比赛,去逛超市,去买汽车等等。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1.jpg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2.jpg 在我看来,这些比较幼稚的故事,他却听的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这期间,可能是错觉,有可能是事实,我发现他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能力要强于其他的小朋友。
上了幼儿园之后,除了我自己继续给他编故事之外,也鼓励他自己讲故事。
慢慢的,他也能讲一些简单的故事。
对了,无论是我讲给他的故事,还是他自己讲的故事,我都会用手机录下来,及时备份在网盘里。
有时候懒得讲了,就让他听以前录的故事。
我发现,一旦听到一些有趣的情节,他都笑的很开心。特别是,当他听到他自己讲的故事的时候,更是乐的不行。那种开心,真的是来自小孩的发自内心的开心。
上大公子上中班的时候,就成了班上的故事大王。
上大班的时候,还经常去给小班和中班的小朋友讲故事。
有一次带着他去春游,在大巴上,老师鼓励小朋友唱歌。我家大公子没有唱歌,而是讲了一个故事。
我至今记得,故事大概讲的是一群海盗劫持了一艘大船。
当他讲到海盗的头目把钢叉扔向船长的时候,我觉得故事应该就此结束了。没想到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钢叉不知道为什么反弹了回去,海盗头目被钢叉戳死了。
没想到,园长刚好和我们同一辆车,过来说,讲的太好了,要推荐他去参加讲故事比赛。
对我而言,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无形中慢慢培养了他的语言的组织和逻辑能力。
但是,也有不好的一面。
有时候,因为某件事,要想说服他,得花更多的力气,因为,他诡辩的能力有点高,而且逻辑性比较强。
今年上一年级了,学校的作业越来越多,很少有时间讲故事或者读绘本给他听。但是,因为他学会了拼音,所以,另一扇通往各种故事的大门为他打开了。很多时候,自己完全可以看完整本拼音标注的书了。
昨天,他说他想写日记。
说实话,我小时候非常讨厌写日记,因为,不知道写些什么。
我告诉他,爸爸妈妈非常支持他写日记,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没指望他以后靠写作吃饭。但是,希望他能有一点一技之长,能过的更快乐一些。
发表于 2019-8-9 09: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学校的防性侵动画片——简单三步,教孩子对性侵说不!


这两天,我无意间看到了美国How To Tell Your Child机构制作的儿童防性侵视频。看完感叹,有时候不得不服气老美在这方面的专业性,动画视频内容简单易懂,又实用有效。


所有在这里强烈推荐给大家!(文末有视频观看方式)
视频内容一点不复杂,三步就可以教会孩子“防性侵”的安全知识:


1.教孩子识别坏人


在教孩子怎么保护自己之前,老师先问了一个问题:“怎么辨别坏人呢?”


对于坏人,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看法,不过他们的认知仅仅只是限定于“坏人有大大的牙齿、血红的眼睛,巨大的手和邪恶的笑容”。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1.jpg

老师一个接一个“吹破”孩子们关于坏人的天真想法,并告诉他们坏人并不等于“长得坏”,有的人甚至长得很好看,看上去很和蔼,很炫酷,还有各种美味的糖果和礼物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2.jpg

这下孩子就困惑了,既然坏人看上去很友善,那怎么才能分辨出来呢?


2.教孩子认识隐私部位,警惕5个警报


直接从外表分辨“披着羊皮的狼”确实挺难,老师转而教孩子如何识别坏人的“坏行为”。


在此之前,需要先教孩子认识身体,并知道自己的隐私部位。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3.jpg 一般,在生活中,我们都习惯性地告诉孩子泳衣遮住的地方就是隐私部位。


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是通过这种描述孩子只能知道一个大概的范围,并不真的明白哪些部位是隐私部位。


对于这个方面,其实大可不必讳莫如深。我们可以跟老师一样,非常坦然地告诉孩子:


男孩的生殖器官和屁股是隐私部位,女孩的乳房,生殖器官和屁股是隐私部位。


这些部位是不可以给外人看或者触碰的。


如果有人要看你的隐私部位,或者让你看TA的隐私部位,叫做“视觉警报”。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4.jpg

如果有人谈论你的隐私部位,叫做“言语警报”。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5.jpg 如果有人触碰你的隐私部位,或者叫你触碰他的隐私部位,叫做“触碰警报”。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6.jpg

单独与陌生人在一起,叫做“独处警报”。特别要注意的是,父母不在身边,不要接受陌生人给的糖果。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7.jpg

如果有人拥抱、背、亲吻你,叫做“拥抱警报”


这五个警报都是危险信号,我们要孩子明白,当有人对他做出这5种行为任意之一时,他就可以判定“那个人”是个坏人,要勇敢地对他的行为说“No”!


3.与孩子共建“照顾者”名单和“爱心圈”


那有没有例外呢?当然有!这也是视频内容科学专业的地方。


爸爸妈妈可以!


不过,只能在必须帮孩子洗澡,或者孩子隐私部位受伤的情况下才行。


这种方式超棒,可以帮孩子进一步明确身体的界限。明白,爸爸妈妈也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能触碰自己的隐私部位。


“照顾者”名单上的可以!


通常,爷爷奶奶、姥姥爷爷或者其他人也会帮忙照顾孩子,这时候,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列一张“照顾者”名单,列入名单的人在限定的条件下也是允许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不太愿意把某人的名字写上,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并找出原因。


另外,一定每隔几个星期跟孩子一起重新更新并确定下名单。


“爱心圈”名单里的也可以!


除了最亲近的亲人之外,我们还可以跟孩子一起列一个“爱心圈”名单,这个名单上的人是可以拥抱、亲亲的,是孩子喜爱并信任的人。


列好“爱心圈”后,孩子就可以安全踏实地享受亲人、长辈、朋友的关心和爱了。


2


当老师教完所有安全课程,还对孩子进行了“随堂测试”,来确保孩子真的听懂并记住了。


1.医生在妈妈陪伴下检查你的隐私部位,可以吗?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8.jpg

2.如果有一个男人触碰女孩的胸脯,可以吗?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9.jpg 3.如果一个照顾者帮一个男孩穿衣服,可以吗?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10.jpg

4.如果一个男人在女孩面前脱衣服,可以吗?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11.jpg

5.如果一个女人对女孩说漂亮的乳房,可以吗?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12.jpg 6.如果一个女人带一个正在跟朋友玩耍的女孩去偏僻的街道,可以吗?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13.jpg

这些题目还有很多,每做一道题,孩子关于安全和危险的界限就越明晰。和孩子一起看完前半部分教学内容后,也让他来回答试试看,帮助他更准确地理解安全知识、掌握安全原则。


真的不得不佩服老美,用短短的7分钟时间,就把一直以来非常困扰我们的问题解释得清楚明白。


3


视频的最后,更加意义非凡。当孩子问,为什么会有人想要强行背我、亲我、接触我呢?


老师的回答充满智慧,既没有使用恐怖的语言让孩子害怕,又非常巧妙地给予了孩子说“不”的勇气:


因为有一些人生病和脆弱的心理,他们喜欢伤害别人,而且,他们真的很害怕。如果你们不喜欢某人触碰你们的方式,你们必须说“不”,也不需要害怕。

如果遭遇到这样的坏事,说“不”永远不会太迟,告诉你的爸妈或熟悉的人,还可以让其他孩子远离那个坏人。


不错,孩子需要具有辨别坏人的能力,更需要具有对坏人说“不”的勇气。种种悲剧的现实告诉我们,那些受伤害的孩子,当然知道摧残他们的是坏人,却没有对他们说“不”的勇气,纵容坏人对自己的伤害,让自己徘徊在痛苦中、久久不能自拔。
这部动画片的在线观看资源:在公众号【大孩子家庭教育】后台对话框回复“防性侵”,即可观看。
当和孩子一起看完视频时,请记得跟他郑重其事地保证:无论他面对什么困难和问题,只要不是主动伤害别人,爸爸妈妈会永远相信他、保护他。不计一切代价!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14.jpg
发表于 2019-8-9 09: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1.png

https://www.zhihu.com/video/1060496605404319744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2.jpg

陈美龄,香港人,
14岁出道,做歌手发专辑,
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
她是与邓丽君齐名的华人歌手。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3.jpg

当时她的人气不逊于山口百惠,
连现任日本首相都是她的粉丝。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4.jpg

张国荣也是她的好朋友,
他和陈美龄用同一个录音棚。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5.jpg

小小年纪就成了人气偶像,

最多的时候,
陈美龄一天要工作20多个小时,
常常没办法去上学。
父亲知道后,跟她说:
赚钱或出名像流水,

只有学到脑子里的知识,
才是一生的宝物。
她把这句话听了进去,
于是在最红的时候宣布暂别歌坛,

前往多伦多大学攻读儿童心理学。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6.jpg

1986年,陈美龄在日本结婚,
嫁给了自己的经纪人。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7.jpg

生下大儿子后,
她总是需要带着孩子去工作。
有人说她太贪心了,
工作也要,家庭也要。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8.jpg

这件事还上了美国《时代》杂志,
关于有了孩子该不该工作,
成为轰动一时的“美龄争论”。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9.jpg

斯坦福大学的教授Myra Strober看到报道后,
邀请陈美龄去美国念书,
当时她肚子里刚刚怀上二儿子。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10.jpg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11.jpg

几番纠结,
她最终选择带着大儿子和肚子里的二儿子,
去斯坦福大学继续深造,
最后拿到了教育学博士学位。
(注:斯坦福大学是常年排在美国前三的名校)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12.jpg

三儿子出生后,
她的负担更重,
要读书,要工作,要照顾孩子……
同时还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的身份,

全世界各地做义工。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13.jpg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14.jpg

虽然很忙,

她却总是尽可能陪伴三个儿子。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15.jpg

在陈美龄的教育下,

三个儿子也都考进了美国排名第三的斯坦福大学。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16.jpg

她还很自豪地告诉我们:

我的三个孩子都会做家务哦!

对女朋友也都很好的!




沁园净水提问: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17.jpg

她把自己的教育心得写成了一本书:

《50个教育法——我把三个孩子送进斯坦福》。
在香港上架的时候,
第一周就卖了3000本!

我们对陈美龄进行了专访,
她在采访中分享了自己的教育秘诀,
有10件事,
家长千万不能对孩子做:


  不要说:看看别人家孩子!
  不要用物质奖励孩子
  不要制定每天的时刻表
  不要给孩子报课外班
  不要替孩子做选择
  不要反对高中的恋爱
  不要打孩子
  不要对孩子撒谎
  不要因为工作忽略孩子
  孩子发问时,永远不要让他“等一等”
发表于 2019-8-9 09: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答案分为0-1岁(规律作息、哄睡)
和2-3岁(可怕的两岁应对方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每次回答干货问题,收藏数都是赞数的5-10倍(捂脸哭)



1.规律作息养成理论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具体讲规律作息前,先说一下容易阻碍我们进行规律作息养成的一些误区
1.需求式喂养的误区
需求式喂养常常被误认为“孩子哭了就是饿了,饿了赶紧喂奶!”
这是父母假设宝宝最知道自己该吃多少、什么时候吃,
从而拒绝任何形态上的规律作息引导。
同时需求式喂养把“哭”作为喂食的信号,
宝宝哭了那他需要的是食物的安慰而非其他安抚形式。


而且这点在新生儿身上特别容易得到验证:
即孩子一哭,
上“胸器”那绝对是屡试不爽,
由此强化了宝宝就需要需求式喂养的误区。


而事实是:
需求式喂养可以适用于新生儿出生的前15天,
而非他成长的全部阶段。


在规律作息养成后,
宝宝在每个时间点该做什么都是可以预期的。
到那时,
宝宝还没有哭你就已经知道他的需求,
及时准确的满足他,
宝宝一整天的情绪都很稳定。
2.饥饿与睡眠周期的误区
随意式的喂养方式,
往往不固定孩子进食时间,
随机的给孩子喂食,
于是孩子的消化系统总是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你会发现有时候1个多小时你就喂一回奶,
宝宝其实并没有吃多少,
用不了多久他就又要哭闹要求吃奶。


最可怕的是:
宝宝睡眠时间也会因为要起来吃奶而缩短。
具体表现:
白天小睡很短、夜晚夜醒多次,必须要喂奶才能解决问题。


这种“点心奶”让宝宝随时处于不满足的状态,从而变成了“高需求”宝宝。
如果宝宝的作息是规律的,
那么他的饥饿模式将是稳定的,
消化和新陈代谢也是有规律的。


白天有规律的喂食与夜晚的睡眠模式是息息相关的,
当宝宝白天吃奶间隔时间慢慢拉长,
夜晚他睡眠的时间就会自动延长。


充足的睡眠对于宝宝成长发育非常重要,
满8周的宝宝是有能力睡过夜不需要吃奶的
(注意:我说的是有能力,而不是第8周必须达到断夜奶的水平)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规律作息是断夜奶的前提了。


3.以亲子关系为家庭的中心,以孩子为中心的育儿方式
很多时候,
孩子一出生,
亲子关系就成了家里最核心的关系。


一个家庭非常容易形成以孩子为中心的育儿方式,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全部围着一个小宝宝打转。


因此,
非常容易因为育儿产生矛盾,
也容易借着爱的借口剥夺了宝宝独立成长的机会。
对你的宝宝影响最大的不是你所扮演的父亲活母亲的角色,
而是丈夫或妻子的角色。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
夫妻关系应该是高于一切其他关系之上的!
——《从0岁开始》
和谐的夫妻关系是首要的,
其他一切关系都必须服从于它!


宝宝来到这个家庭,
是作为新成员出现的,
而非家庭的中心。
你需要做的是是让宝宝适应你们夫妻的生活节奏,
而非改变家里所有成员去适应宝宝。
你的宝宝需要家庭!


同理,
婆媳矛盾的时候,
丈夫应该选择哪一边无需多言了吧?
而作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些在核心的夫妻关系之外衍生出来的长辈关系,
是否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
不要借宝宝这个载体越界去干涉小家庭呢?


所以,
在规律作息前,
请将你们夫妻的作息时间和需要的空间考虑在内。
在夫妻关系稳固的前提下,
其他家庭成员起到的只是辅助作用而非主导地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规律作息最基本的模式就是E.A.S.Y模式。
E(eating)吃饭时间
15天至满月的新生儿:吃奶间隔一般在2~2.5小时,每天喂奶8~12次左右
1~3月的宝宝:吃奶间隔一般在2.5~3.5小时,每天喂奶6~8次左右
4~9月的宝宝:吃饭(含吃奶和辅食)时间间隔一般在3~4小时,夜间可以开始断夜奶了,每天吃饭5~6次
9个月以上的宝宝:白天可以和大人同步吃饭,每天吃4顿,夜间完全没有吃夜奶的必要,如仍然吃夜奶一般都是情感需求。
A(Activity)活动时间
未满月的新生儿:每次清醒时间20~40分钟左右,包括换尿布的时间
1~3月宝宝:每次清醒时间1小时左右
4~6月宝宝:每次清醒时间1.5~2.5小时
6个月以上宝宝:每次清醒时间2~3.5小时
S(sleep)睡觉时间
未满月的新生儿:总睡眠16~20小时,白天小睡4~5次,每次1~1.5小时
1~3月宝宝:总睡眠15~18小时,白天小睡4次左右,每次1.5~2小时
4~6月宝宝:总睡眠14小时左右,白天小睡3次左右,每次1.5~2小时
7~12月宝宝:总睡眠12~14小时,上午下午各小睡1次,每次1.5~2小时
Y(You)你自己的时间
请务必给自己一些独自的时间和空间,不要因为宝宝而失去了自己的生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表中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早晨第一顿奶和睡前奶(五角星标注)时间必须固定,这是在给宝宝固定白天和夜晚生物钟。
2.样表中的具体时间仅供参考,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作息习惯进行改变。
3.每个间隔清醒时间的活动灵活多样,可以自行安排。
4.这个作息适合15天~60天内的宝宝,等宝宝适应了这个作息,可以慢慢延长过渡到下一个阶段。


一妈刚给一妞做规律作息的时候,有朋友来家里看见墙上写着一妞的作息时间表,不理解的说:“你这个太严格了吧,这么小的宝宝怎么能这样军事化管理呢?”
然而到现在,所有朋友、邻居都在夸赞一妞每天从早到晚都乐呵呵的很少听见她哭闹,真是天使宝宝。
也有人说,你那是运气好,遇上了天使宝宝。
其实那是他没有看见这背后三个月每天坚持遵守规律作息的努力和一妞慢慢的变化。
一妞在一个月的时候因为坚持不抱哄、不奶睡而想尽一切其他安抚办法哄睡,一哄就是1小时,嗓子都要冒烟了。而且她脾气很大,一旦哭到情绪失控,可以嚎到满脸通红像要断气了一样,一嚎就是1个小时不带停的……
但因为我们咬牙坚持规律作息,现在的一妞真是省心省力、还每天笑靥如花,很少有机会听到她放声大哭了。
所以不要觉得“天使宝宝都是别人家的”“天使宝宝都是天生的”,试试规律作息,坚持一个月,你就会见证宝宝的改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吃玩睡的顺序一定要遵守


规律作息的初期最关键就是吃玩睡的顺序,
也就是要切断吃奶与睡觉之间的联系。


3个月以前的小宝宝很容易边吃就边睡着了,
这时你会不忍心打扰宝宝睡觉,
结果却发现他醒来后不久就会哭闹着要吃奶,
根本没法坚持到2.5甚至3.5小时的喂奶时间间隔。


于是,
进入恶性循环,
很难养成合理而规律的作息,
并且会养成奶睡,
频繁夜醒,
妈妈和宝宝都休息不好。


其本质原因:
宝宝在不清醒的状态下吃奶,
往往只能吃到半饱,
在睡眠中很快消化完,
根本不能愉快地玩耍,
吃完奶后又昏昏沉沉入睡,
一个白天该消耗的精力没有消耗,
到了夜晚就会难以入眠。


防止宝宝边吃边睡着的小技巧:
A.宝宝快睡着的时候挠挠他的手心、脚心、脖子后面。
B.换一边喂奶,换边的间隔可以拍拍嗝。
C.让宝宝清醒的大招:换尿不湿。可以把换尿不湿放在喂奶之后,让宝宝可以清醒活动后再入睡。


2.白天小睡必须重视
白天小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宝宝一天的情绪和夜晚的睡眠。
白天小睡单次最好可以达到1.5-2小时之间。


白天小睡会出现以下两种问题:
A.单次小睡时间过长:如果宝宝睡满2小时还不清醒,务必要将宝宝唤醒。因为一旦宝宝白天小睡单次超过三小时,就非常容易出现日夜颠倒的状况!他会误把白天的小睡当做了夜晚的长觉,到了夜晚,则会迟迟不入睡或者频繁兴奋夜醒。
B.单次小睡时间过短:一般执行规律作息,将吃奶和睡觉隔离开来以后,这种情况会经常出现。好不容易哄睡的宝宝,才睡了20-30分钟就醒来,再哄睡就很难。长辈很容易过来说“宝宝醒了,睡够了,不睡了,玩一玩吧”。这时你一定要坚定信念,你的宝宝并没有睡够!他只是在浅睡眠转深睡眠的过程中惊醒了,他需要的是继续躺在床上睡觉!虽然再次哄睡(又称“接觉”)会非常困难,但千万不要放弃接觉!否则你会发现,你的宝宝很容易在下午5点-晚上11点处于烦躁的状态,非常容易哭闹不止。这里有时是肠绞痛的原因,但也有时是因为宝宝从早晨一直到下午缺觉累积导致的疲倦不堪、心情烦躁、难以愉快玩耍、难以平静入睡。


哄睡接觉的技巧会在后面专门有一篇文章来讲。


3.全家人认同规律作息,并共同配合完成
规律作息的执行与坚持,不是靠妈妈一个人就可以做到,必须全家人一起努力。
例如:宝宝刚刚出现困的迹象,这时不管是谁在逗弄宝宝,都应该立马停下,把宝宝放到床上进入哄睡模式。而如果这时有家庭成员不配合,仍不舍得让宝宝去睡觉,还要让他玩耍,等到宝宝困到烦躁的哇哇大哭的时候,哄睡的难度就达到最高了,很容易导致宝宝一哭哭到下一次吃奶的时间还没睡觉,宝宝就会更困更烦躁,或者在吃奶的时间睡着,导致下一个吃玩睡无法顺利进行,从而进入恶性循环。
4.每个时间间隔可以有半小时弹性
规律作息不是军事化管理,
不是冷酷无情严格到一分一毫都不能改变。
事实上,
规律作息是可以有半小时弹性的。
举个栗子:
现在你的宝宝采用的是2.5小时吃奶间隔的规律作息,但是他到2小时已经开始嗷嗷大哭了,怎么办?让他哭半个小时坚持到2.5小时再喂奶吗?不,如果已经过了2小时,当然他能再坚持一会最好,但如果不能坚持,你完全可以喂奶。


这种情况会出现在刚刚开始建立规律作息的头一两周,这说明宝宝的消化系统正处于调试状态。过了过渡期,宝宝仿佛体内自带一个闹铃,当他开始闹的时候你低头看表,发现不多不少刚刚好好2.5小时!就是这么神奇!再到后来,通过作息表,他还没闹,你看他一个眼神就可以知道他需要吃奶/睡觉/换尿不湿了,他已经完全不需要通过哭来提需求了。慢慢的,他甚至会通过其他更有趣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一妞到现在想吃奶的时候已经不会哭了,她会一直盯着我的胸,会意的对我挤个谄媚的笑,如果看我五分钟还没反应,就会苦着脸哼哼唧唧)


当然,如果他睡觉已经过了2.5小时还没要起来吃奶,你也可以让他多睡半小时,到3小时吃奶。如果他经常出现超过2.5小时还没有要吃奶,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可以自动调整延长他的作息时间到下一个阶段:3小时间隔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规律作息养成实战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吃玩睡每个步骤注意要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不同月龄阶段规律作息培养要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下一期将分享大家最头疼的哄睡技巧哦~
3.哄睡理论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参考书籍
《从零岁开始》
《百岁医师教我的育儿宝典》
《实用程序育儿法》
《婴幼儿睡眠圣经》
以上是本文涉及理论知识主要参考书籍,文内就不再具体标注。有时间的妈妈可以选择一两本购买阅读,一定会有所收获的。一妈用的是《从零岁开始》,之前也多次推荐过了,有的朋友在后台留言说买不到这本书,这里给大家附上我看的电子书的链接http://cclw.net/coach/clsks/htm/main.html,不知道国内能不能连上,大家可以试着复制到浏览器查看一下哦~


2.婴儿难以入睡容易惊醒的原因
A. 婴儿缺少自主入睡的能力
自主入睡是一种能力,是需要经过引导训练学会的。成年人基本都已经具备自主入睡的能力(一些失眠者除外),非常容易忽略对宝宝自主入睡能力的培养。第一年带孩子的辛苦可以说有50%以上都是源于哄睡难、容易惊醒、夜醒多次上。而很多妈妈有意无意的就走上了抱睡、奶睡的道路,抱睡奶睡不是不可以,但是长时间养成习惯后,不仅妈妈筋疲力尽心情郁闷,宝宝睡眠质量也会因此下降。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宝宝引导培养自主入睡的能力,才是送给宝宝珍贵的礼物。


B. 惊跳反应(拥抱反应)
婴儿睡觉惊跳实际上这是一个新生儿期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医学上是一个生理性表现,新生儿出现四肢、身体的无意识抖动,通常被称作惊跳。婴儿的这种行为是因为婴儿的自我保护反应,对外界的保护行为。新生儿出现惊跳现象,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大脑皮层发育不成熟,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较高、受刺激容易引起兴奋。刚出生的新生儿,身体的神经纤维还不能完全形成一定的反应条件,发育还没有完全,所以在受到一点声音刺激后也会出现四肢抽动的情况。这是宝宝接收到的刺激不能像大人一样传到大脑进行判断,从而才会发生四肢抖动。随着宝宝的不断发育,身体内部的各个系统都会逐渐完善,也会慢慢的能有意识的面对各种情况,而且对外面的声音也就没有那么敏感甚至是听到突然的声音就会被吓哭。还有这四肢惊跳的现象也会逐渐减少。
                                                  ——引用自百度百科
惊跳反应往往会导致妈妈们辛苦哄睡半天的成果前功尽弃。
解决办法有三种:
a.妈妈用手轻轻安抚宝宝身体或双手,让宝宝产生一种安全感,可以使他安静下来;
b.使用襁褓包;
c.随着年龄增长,惊跳反应也会消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C.     深浅睡眠转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深浅睡眠转换时宝宝极易惊醒,这时一定不要急于去抱起宝宝或者喂奶,稍微等一下观察一下,也许宝宝扭扭头挥挥手就过渡到下一个睡眠周期了。尽量减少人工干预。如果宝宝哭起来,轻轻拍一拍接觉,很快宝宝就会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了。




3.哄睡原理
育儿书上很多都提供了现成的哄睡方法,但是很多妈妈发现方法并不适用于自家宝宝,从而采用一些容易养成依赖习惯的哄睡方式。其实每个宝宝每个家庭都有具体的难处与特点,照本宣科往往不能根据自己特点解决问题。想要哄睡成功,首先要知道这些哄睡方法背后的原理,融会贯通,再结合自己宝宝的特点,进行改良,制造专属自己宝宝的良好哄睡模式,进而过渡到自主入睡。
想要哄睡成功,首先要保证宝宝的睡眠环境舒适、抓住入睡时机、保证宝宝情绪平稳、转移注意力使宝宝觉得无聊、慢慢闭眼进入睡觉模式、巩固睡眠、及时接觉
认识到哄睡原理,使用哄睡神器和改良哄睡方法都是为了保证宝宝情绪平稳,注意力转移进行的。所以不管用到了什么方法或者神器,最关键的点就是它可不可以达到让宝宝“情绪平稳、注意力转移”这两个目标。谨记哄睡原理,就无需刻板的照着书上的方法一条一条去做,也不能指望把神器买齐都堆在孩子床上就可以万事大吉不用哄睡了。对待哄睡这件事,真的不能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情,要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单次靠运气,长期靠坚持哦!




4.哄睡步骤
A. 睡前信号与入睡时机:宝宝烦躁、抓耳朵、揉眼睛、打第一个哈欠、哼哼唧唧等,遇到这些信号,请立马把宝宝放到床上!出现睡前信号时及时哄睡,会很容易成功。如果宝宝开始哭闹,往往已经困过了,错过了最佳最易的黄金哄睡时机,哄睡难度陡增。而进行规律作息的宝宝,根据他的作息时间表,妈妈可以提前预知到宝宝睡眠时间,提前将宝宝放上床。(戳这里看规律作息理论篇和实战篇)规律作息也可以固定宝宝每天睡觉时间,养成生物钟,让宝宝到点就困需要睡觉。


B.睡眠环境:建议宝宝独立睡小床,为以后自主入睡做好基础。排查床上有没有安全隐患,检查宝宝被褥厚度是否合适,过热过冷都容易造成宝宝反复惊醒(有长辈的家庭尤其排查不要让宝宝睡得过热了……)。白天小睡不用刻意营造特别安静或特别黑的环境(但也不用刻意吵闹或者强光哦),加强宝宝抗干扰的能力。夜晚保证安静昏暗的睡眠环境,宝宝睡着以后只要不是惊醒大哭不要过多干预宝宝睡眠,喂完奶后直接放上床,不要半夜换尿不湿。


C.建立固定的睡前仪式:白天小睡前可以通过穿睡袋、塞奶嘴、关灯、开音乐白噪音作为睡前仪式。而夜间睡眠可以通过游泳、洗澡、抚触按摩、穿睡袋、关灯、开白噪音、定时小夜灯、讲故事等方式作为睡前仪式。


D.平稳情绪,转移注意力:通过握手、拍哄、白噪音等方式保证宝宝情绪平稳,哼哼唧唧的哭不需要抱起。如果宝宝开始很激动的哭、越哭声音越大,情绪失控,可以及时抱起来先将情绪安抚稳定后再放回床上。注意:不是抱起一直哄睡!!是抱起来情绪稳定后立马放回去,让宝宝在床上入睡!可以通过安抚奶嘴、安抚巾、床铃起到转移宝宝注意力、安抚情绪的作用。对于新生儿亦可使用襁褓包,裹住宝宝双手防止惊跳惊醒。


E.巩固睡眠:宝宝闭上眼睛不代表哄睡结束。宝宝刚闭上眼睛的时候还是很容易惊醒,一定要坚持拍哄、白噪音等哄睡方式,直到听到宝宝轻微鼻鼾或者确认宝宝熟睡再渐进缓缓停止哄睡。


F.及时接觉:宝宝的睡眠是会分为一个又一个睡眠周期的,睡眠周期里深睡眠和浅睡眠在不停转换,而在前一个周期要过渡到下一个周期的时候,宝宝非常容易惊醒。这就是为什么新生儿很容易睡20-30分钟,稍大一点的宝宝可能能睡40分钟左右,就惊醒、哭闹。这时宝宝并没有睡够,但是再次哄睡很难,所以一定要在宝宝惊醒哭闹前及时接觉。一般宝宝醒的时间是有规律的,可以先观察一两天,看一下他通常睡多久会醒,摸清规律,在他快醒之前提前介入哄睡,帮他过渡到下一个睡眠周期。(具体接觉方法后面会专门有专题来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低级到高级哄睡方式依次如下:(仅是简介,以下具体操作步骤请参考其相关书籍)


1. 奶睡
上“胸器”绝对是快速止哭哄睡屡试不爽的法宝。但是存在的危害是:打乱宝宝的作息,宝宝的消化周期不稳定;喜欢吃“点心奶”,无法养成规律作息;安全感寄托在胸上,其他安抚方法失效;家庭其他成员无法哄睡,哄睡重责压力全压在妈妈身上;半夜容易惊醒,频繁夜醒必须上胸器才能解决,妈妈无法休息好、宝宝无法睡长觉,全家都很烦躁。


2.抱睡
抱哄宝宝很有安全感,可以顺利入睡。但是抱哄并不是长久之计。首先宝宝养成抱哄习惯后,很容易“落地哭”,无法养成自主入睡的能力;另外,宝宝是在不断成长的,体重的增长对妈妈的体力是很大的考验。


3.晃睡
晃睡,尤其是晃头,宝宝有时看上去是被哄睡了,其实是被晃晕了。宝宝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善,晃睡对大脑的危害不用多说。但是很多老人会采用这种方式与抱睡结合,还认为自己哄睡很有一手,这绝对是误区,一定要及时制止。


4.推车哄
有的宝宝放在婴儿推车里,或者坐车里的安全座椅里,会很快睡着。其实这种方式分解开来就是:摇动+白噪音,宝宝会很快入睡。方法可以采用,但是只能做短暂使用,不是长久之计。毕竟安全座椅和推车不是宝宝睡觉的合理环境,另外每次睡觉放在车里也不现实。


5.哭声免疫法
哭声免疫法即把宝宝放在床上就不要管他,让他哭,他哭累了就会睡了,慢慢的他就会不哭自己睡了。它是很多妈妈深恶痛绝的方法,并且由此极端发展为有些妈妈认为睡眠训练或规律作息等同于哭声免疫法,而拒绝对宝宝规律生活自主入睡的引导。其实这是错误的,哭声免疫法只是众多哄睡方法中的一种。它以快速见效闻名,据书上说大概1周左右就可以见效,宝宝可以快速学会自主入睡。但是代价是宝宝啼哭不止可能带来的心理损害。一妈不是特别赞成采用极端的哭声免疫法,尤其对于新生儿更不适用,可以尝试更为温和的方式。但是也有说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


6. 法伯法
哭声免疫法的改良版,大意是宝宝哭的时候不是完全放任他独自哭啼,而是定时大致在3,5,10分钟的间隔返回查看宝宝状况,通过音乐、拍拍等简单安抚方式,避免抱起,直至入睡。这种方法可能会加长宝宝哭泣的时间,需要父母极大的耐心和克制力。但是这个方法对有些宝宝来说还是很有效的,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培养自主入睡的能力,建议尝试调整,自行改良。


7.抱起放下法
抱起放下法重点在于当宝宝哭的时候抱起来,宝宝不哭的时候放回床上,如此反复。强调抱只是安抚情绪的手段,睡还是要宝宝自己去睡。可能头几次使用这种方法,光哄睡就需要半个多小时,对妈妈的体力和耐心都是极大的考验。但是长期来看还是有很多妈妈成功通过此法培养宝宝自主入睡的。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宝宝。
此法可以改良为宝宝情绪失控大哭时抱起,哼哼唧唧小哭的时候结合法伯法在床上安抚。


8.电动摇篮哄睡
电动摇篮功能齐备,定时、定幅度频率、音乐、白噪音、转铃玩具等多功能集一体,在法国普及率极高,尤其解决宝宝白天小睡问题,绝对的神器。但是一般作为打通作息过渡使用,不建议长期依赖摇篮哄睡。有的朋友说,不是晃睡对大脑不好吗?其实电动摇篮的设计是宝宝整个身体进行摆动,而非头部晃动,另外频率幅度厂家都有所考量,可以说还是很安全的。只是对于育儿这方面新鲜的外来物,类似于:安抚奶嘴、安抚巾、摇篮之类,很多人会蜜汁自信的第一时间找出各种理由质疑与拒绝,所以接受不接受也只能看自己啦,不多做解释。


9. 嘘拍法
顾名思义,就是发出“嘘嘘”的声音同时轻拍宝宝,达到哄睡的效果,对三个月以下的宝宝尤其有效。具体方法不再赘述,网上有各种教学视频可以搜索。一妈将这个方法稍作改良,“嘘嘘”对一妞好像没什么效果,改为有节奏的“嗯嗯~哦哦”的声音,但是真的很费嗓子!于是偷懒用火火兔录了1个半小时的哄睡声音。现在只要她不安稳,任何人拿出来火火兔,立马可以让她情绪平稳。


10.白噪音法
吹风机声音、流水声、海浪声等这些白噪音都有助于宝宝快速入睡,因为白噪音模拟了宝宝在妈妈子宫里所听到的声音,让宝宝很有安全感。有很多白噪音的APP,妈妈们可以下载下来使用。注意控制音量,以免伤到宝宝的耳朵。适用于3个月以下的宝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先强调一点:哄睡神器只是辅助宝宝更快入睡的工具,不能指望通过一个或几个工具达到无需哄睡的效果,最重要的还是妈妈的耐心。哄睡神器也没必要全部购买,有与没有并不影响哄睡到自主入睡的结果,还有可能将自主入睡能力养成的时间拉后。所以各位妈妈按需选择。另外哄睡神器也是要“会使用”才能发挥功效,不会使用或在不合适的时机场合使用可能会导致失效或者宝宝依赖难以戒掉,由此产生新的问题。(具体内容在今后会有专题“安抚物的使用”来专门写,欢迎持续关注微信公众平台【一妞家的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安抚奶嘴:选用底座较平的奶嘴,防止给宝宝脸蛋留下红印


2. 安抚巾:选择不掉毛、柔软的安抚巾,可以有能抓起来的边角,也可以有标签吸引宝宝注意力


3. 襁褓包:推荐swaddle me、HALO睡袋


4. 电动摇篮:可作为白天小睡哄睡过渡使用。推荐费雪。


5. 床铃:床铃可以选择带以下功能的:小夜灯,白噪音+音乐模式、自动定时关机和哭声感应功能,有助于睡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 蛋型子宫床:推荐red castle、babymoov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 监视器:在宝宝床头放置监视器,可以在宝宝睡着后远程监控宝宝睡眠状况,及时接觉。也可以在宝宝睡眠不安稳时,先不急于上前抱起吵醒宝宝,而是稍等几分钟,通过监视器判断是否要介入。还可以在妈妈不在家的时候,观察到代替妈妈照顾宝宝的人是否合理照顾宝宝。想要宝宝自主入睡,一定要做到慢慢减少人工介入干预宝宝睡眠,在这点上监视器可谓解放双手的“神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以上神器具体使用心得请戳这里【一妈推荐】亲测有如神助的带娃神器(小月龄)


祝宝宝和妈妈们都睡个好觉!
下一篇将分享哄睡的实战经验:如何改良出属于自己宝宝的独有哄睡方式、一妞经验分享、哄睡工具使用方法以及不同月龄和阶段可能遇见的阻碍和应对方法。
4.哄睡实战篇

前言
这篇比较长,写的也比较散,一方面是对之前几个月的总结,另一方面是觉得把最真实的情况分享给大家还是有一定的意义。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也是这样一点一滴熬过来的。一妞也不是天生的天使宝宝,也是在反复质疑、坚持中过来的。每个人具体情况都不同,宝宝也各有差异,我自己的经验并不是什么金科玉律,但是自己曾经受惠于大量国内外论坛上妈妈的经验分享,从中收获良多,也许情况有所不同但是遇到的问题也还是有些共性,也希望我的经验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住院期间
一妞刚出生的几天,在医院里基本吃完奶拍完嗝就睡了,还没意识到哄睡是个问题
2
4-15天  胸前的花岗岩
由于乳腺堵塞,石头奶等问题,这半个月就在乳房疼痛中渡过,每天抱着吸奶器度日如年,自己更像是专业奶妈,从早吸奶到晚上,婆婆把孩子抱走,一整天基本都看不到孩子一眼。
3
15天至满月  挫折与开始
乳腺堵塞渐渐好转,但是乳头仍然疼痛难忍。脱了好几层皮,咬着牙,忍着疼痛试着亲喂,用半个月时间慢慢从母乳瓶喂+配方奶转变为全母乳亲喂。
乳房情况好转的同时,一妞开始进入到每天一到下午4点至晚上11点就哭闹不止的崩溃阶段。婆婆各种抱哄,为了和谐,我也开始奶睡,可是情况并没有好转反而更糟。


经过排查,锁定原因:
1.猛长期,在14天前后三天烦躁不安,三天后体重狂飙了一下
2.作息不规律、吃奶效率低,经常吃着就睡着了,但是睡不久,只要放下就会醒来大哭
3.拍嗝不到位,肚里有空气不舒服,肠绞痛
4.白天没注意宝宝的睡眠信号,一直逗小孩,导致她睡眠时间严重不足,一直积累的疲倦到了下午就爆发了,烦躁又睡不着宝宝很难受。
解决办法:
先认真将《从零岁开始》读了两遍


开始记录一妞平时规律:
一妞在吃饱的情况下,需要2小时左右吃下一顿奶
吃奶时间:30分钟,拍嗝10分钟
清醒时间:拍嗝结束后,能清醒15-20分钟左右,之后就开始打哈欠、烦躁
睡眠时间:
白天小睡——抱睡可以睡1.5小时左右
夜间睡眠——
睡前喂配方奶的话,可以睡4-5小时起来吃奶,之后2.5小时左右一醒
吃母乳,可以睡3小时起来吃奶,之后2.5小时左右一醒


通过观察到的结果,制定了2.5小时的作息时间表(根据一妞自身2小时吃一次奶的情况,算是有一点挑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第15天规律作息开始,我就明确告诉婆婆和老公不允许抱哄。由于孩子已经习惯了抱哄(还必须边抱边走),困的时候不抱她,她就开始哭闹。因为哭闹,婆婆还和我们起了冲突,嫌我们放任孩子哭不去抱。这时老公坚定的站在我身后,支持规律作息和不抱哄不奶睡的原则,那几天家里气氛异常紧张,只要孩子一哭,婆婆或摔门而出或哭哭啼啼完全听不进我们任何的解释,白天我一人应付哭闹的一妞同时还得安抚婆婆情绪,心理压力巨大!但是我一直坚定的信念是:这孩子不能一到睡觉就抱,两个月后婆婆回国,我自己一个人带娃,不可能一天什么都不做就抱着孩子。而且抱哄孩子睡眠质量并不高,稍微一动就会醒,再加上她会越来越重,实在没有那个体力和精力去抱哄。想要孩子舒服,必须保证我自己体力能支撑,不能倒下,所以这种坏毛病趁早扼杀最好!长痛不如短痛!


头三天,因为看到书上和国外妈妈论坛上一些说哭声免疫法可以很快让宝宝自主入睡,所以急功近利的选择了哭声免疫法。就是放任宝宝哭,她都哭到脸通红感觉像要断了气,哭20分钟可能哭累了就睡着了,但是睡30分钟又会醒,醒来继续哭。当时心里真的是疼到滴血,各种暗自责骂自己太狠心了,再加上婆婆的施压,每天晚上整晚整晚愧疚的睡不着觉,眼泪刷刷的往下掉,一哭就是一晚上,感觉自己已然产后抑郁症。第二天却还要打起精神强装没事人。否则我稍表现出松动,婆婆肯定会要求抱哄奶睡。当时心里想:别的妈妈可以成功,我一定可以做到,就算方法不对,也必须试过以后才知道哪里不对如何去改进啊。这样持续了三天,发现一妞白天每次睡觉前哭的时间是有所减少,但是心理压力真的太大了,也担心会对她心理造成损害,所以和老公商量还是改用稍微柔和一些的方式来哄睡,尽管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她自主入睡的目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于是我们将法伯法+抱起放下法+嘘拍法+白噪音 结合起来,再针对一妞的具体情况加以改良,形成自己的一套哄睡方法,即:抓住宝宝的睡眠信号后,进行睡前仪式,进入拍哄阶段,如果宝宝情绪失控则抱起安抚情绪至她平静后放回床上继续拍哄。经过一个时间的拍哄后,渐渐减少干预,给宝宝自主入睡的机会。(具体方法示意图见文末)


这时婆婆也慢慢接受不能抱哄的现实,开始想办法通过不抱哄来减少一妞哭啼。尝试塞安抚奶嘴,但她不接受,用舌头顶出来。家里刚好有怀孕时就准备好的电动摇篮,一直也没来得及用,这时就派上用场了。一妞开始打哈欠的时候放上去摇10分钟左右,同时嘴里发出有节奏的“嗯嗯嗯嗯”的声音,握住她的手,她竟不哭不闹就睡着了。但是声音一停,她就会醒,睡觉也不是特别沉,会悄悄睁开一个眼睛偷瞄有没有人在,没人在旁边会立马哭起来,再哄睡就很难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规律作息技巧:
有弹性的执行,只要满2小时就可以喂奶,但是如果孩子没有哭闹要吃奶,就尽量坚持稍微延后几分钟喂奶。一妞从2小时过渡到2.5小时用了一周。一点点拉开时间间隔。规律作息执行的时候不要完全死板的按时间表来,要根据孩子的情况随时调整。如果孩子连2小时都没支撑到,就要反思之前喂奶是不是没有喂够,下次喂奶时间再拉长一些。
哄睡技巧:
1.握住宝宝的手,会让宝宝情绪稳定快速入眠,可尝试襁褓包,裹住宝宝手,她会比较有安全感,并且防止惊跳反应惊醒。
2.人最好陪在旁边为宝宝睡眠保驾护航,随时观察她的状况,稍微有醒的迹象赶紧摇摇篮、发出“嗯嗯嗯嗯”的声音哄睡






4
1个月至2个月  规律作息初见成效
因为白天小睡有电动摇篮,宝宝哭闹明显减少,家里气氛也没那么紧张了。宝宝一整天精神状态特别好,哭闹明显减少,婆婆也慢慢看出了规律作息的好处,我们就可以一起商量看怎么去调整哄睡方法,心理压力顿时减少。45天前后一妞又到了猛长期,烦躁了三天,不过有之前的经验,心里有预期,也算安然度过。


规律作息:这时发现一妞已经完全可以2.5小时才吃奶,有时过了2.5小时还能再多撑十几分钟,于是开始将规律作息时间间隔拉长到3小时。同样经过一周的循序渐进的过度,慢慢在一个半月达到3小时作息。再继续往3.5小时过渡,在满两个月的时候,一妞已经完全适应3.5小时作息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哄睡:因为担心宝宝白天一直睡摇篮对脊椎不太好,所以我开始刻意减少把她放在摇篮上哄睡的次数。改在床上拍哄+“嗯嗯嗯嗯”的方法。


但是换方法的头三天,依然困难重重,一妞又开始哭闹。经常拍半小时才能让她睡着。虽然也自我质疑,想:要不还是放摇篮上吧。但是觉得宝宝睡觉就应该在她的床上,必须让她一到床上就知道自己该睡觉了。摇篮只能用到6个月,如果养成依赖,治标不治本,到时更麻烦。


事实证明,拍哄了两周慢慢见效了,一妞哄睡的时间越来越短,从开始的半个小时慢慢变到拍5分钟就能睡着。


这时,婆婆也继续尝试塞安抚奶嘴给她,没想到一直不接受安抚奶嘴的她,在一个半月的一天突然就接受了。


然后,哄睡立马迈入新的阶段,她竟然有几次塞了奶嘴后立马入睡,什么哄睡全都省了!真是感慨安抚奶嘴的神奇!有时她困过了烦躁不安,难以哄睡时,安抚奶嘴+电动摇篮一定是最后的王牌,两招并行,三分钟内立马睡着。


哄睡技巧:


1.接觉很重要,头半小时在她没睡熟的情况下,最好一直守在旁边,随时准备接觉


2.拍哄和“嗯嗯嗯嗯”要有节奏,拍的位置肩部、背部、屁股、大腿。根据宝宝的状态随时调整节奏。“嗯嗯嗯嗯”很费嗓子,可以录上一个半小时的哄睡声音,每次播放就可以了。


3.宝宝需要在情绪平稳的状态下哄睡,如果她开始崩溃大哭的时候,第一要做的还是先安抚情绪,这时可以抱起、可以放摇篮里,让她情绪稳定后再继续哄睡。


4.为了打通作息,延长宝宝小睡的时间,可以在电动摇篮上先过渡一段时间,让她小睡时间慢慢稳定延长后,渐渐减少摇篮使用次数。


5.抓住入睡时机非常重要!在宝宝打第一个哈欠和第二个哈欠的时候就要及时进入哄睡阶段,这时宝宝还没有烦躁,很容易就睡着。如果没有注意到宝宝睡前信号,错过了时机,哄睡就难了。这时规律作息的好处就看出来了,可以看下时间就知道她大概有没有快到入睡时机,基本不会错过她的睡眠信号。


6.这时夜晚睡眠一妞已经可以睡到6-7小时的整觉了。白天吃奶时间间隔的拉长,会使夜晚睡眠时间也明显拉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


2个月至4个月 向自主入睡迈进
一妞整2个月的时候,我们全家带婆婆去巴黎旅游了三天,顺便送她上了回国的飞机。从这天起就是我自己一个人开始带孩子了。


在巴黎旅游的几天,一妞自己过渡到4小时的作息,一路不哭不闹,准点吃奶准点睡觉,旅途比我们预期的轻松太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到家里,作息表调至4小时,此时一妞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白天小睡短,经常接觉失败,偶尔有自主入睡的情况,但还不能做到每次睡觉都自主入睡。
目标:延长小睡时间,慢慢减少干预,增加自主入睡的机会。
方法:
固定一妞睡眠环境,睡觉必须到自己的小床上去。
为了让她睡的时间更长,睡前把窗户窗帘都拉上,并且固定睡前仪式:穿睡袋、开床铃、塞奶嘴。
提前十分钟将她放到床上,避免过于刺激的活动,让她的情绪先稳定下来。
同时引入安抚巾和安抚娃娃,在她伸手乱抓的时候把安抚巾和安抚娃娃塞到她手里。打开床铃吸引她的注意力。
在她情绪平稳的时候,尽量不拍哄,让她尝试自主入睡。
哄睡技巧:
1.宝宝入睡前会哼哼唧唧,或断断续续哭上几声,还会揉眼睛、摇头等。这时尽量不要干预,这是入睡前正常现象。如果手一直抓脸,可以握住她的手,或者通过穿带袖子的睡袋,让她的手不那么容易抓到自己。


2.避免目光接触,宝宝睡前有时会盯着你看。这时尽量不要和她对视,因为对视有时会使宝宝兴奋。


3.可以在她的头顶悬挂床铃、玩具之类吸引她的目光注意,或者在床边挂一些黑白彩色图案的床围,她盯着看一会,眨巴眨巴眼睛慢慢就睡着了。


4.宝宝刚入睡的时候可以坐在附近陪伴,观察她的状态,稍有清醒迹象可以轻轻拍几下,或者发出“嗯嗯嗯嗯”的声音,很快她便可再次入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经过半个月的调整,一妞已经在一半的睡眠里是自主入睡了。


3个半月 遭遇厌奶期
由于宝宝到三个月的时候视力已经很好,吃奶效率也大大提高,清醒时间延长,吃奶很容易不专心,吃两口就被周围玩具和声音吸引走了,导致每次吃奶量不够,不能坚持4小时,睡眠质量也大幅下降。母乳量也不能满足她的需求,两边乳房都软塌塌的。体检的时候,儿科医生说这个月一妞的体重增长不达标,要求我加配方奶,十天后去复查。


心理压力巨大,觉得是自己没有照顾好她,各种自责。于是开始在家三天追奶,狂喝水和催奶茶,也不按照规律作息了,不停喂奶。三天时间,追奶效果显著,又开始有涨奶的感觉,体重也飙回正常范围。但是一妞的作息全部打乱。每次吃奶更加不专心,吃两口就不好好吃,坚持不到睡觉时间就饿了。夜晚更是两个小时一醒,不喂奶就不睡觉一直哭闹。折腾的我也连着三四天几乎没睡觉,整个人濒临崩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天时间没管她,竟然就养成了奶睡和吃点心奶的坏毛病。真是好习惯难养,坏毛病易得啊!也经此一遭,更加坚定任何时间绝不抱睡奶睡的决心。


只好从零开始,先让老公帮忙带她两天,我好好的睡了两天,补足精神。然后将作息时间暂时又调回3小时。喂奶如果吃两口就东张西望,那就过五分钟接着喂,总之最终每次喂奶,两边加起来不少于15分钟。吃玩睡继续执行起来。拍睡又回到一拍就是十几分钟的状态。


不过还好,大概用了一个礼拜就恢复了4小时正常作息,除了依然有些厌奶以外,又开始在状态好的情况下可以自主入睡了,晚上也只起一次吃奶。


大概到4个月的时候,一妞已经可以白天小睡睡1.5-2小时,每觉都自主入睡了。每天我都能有自己的时间写写文章,刷刷论坛,看看电视什么的。


这时,老公各种感慨,自主入睡真是省心,全家都能睡得安稳,生活品质也提高了。其实这都是前面几个月在每天一点一滴的坚持和一妞一次又一次的反复调整中积累来的。


我只是一直坚信:
规律作息对宝宝一定是有利的,而睡眠质量也对宝宝的健康至关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尽早培养宝宝自主入睡的能力,就是送给她最好的礼物!


6
4个月至6个月 睡眠倒退及反复巩固
4个月的时候,我们一家三口选择去巴塞罗那度过圣诞假期。得益于规律作息,带小妞出门,她一直不哭不闹,出门前喂一次奶,路上找母婴室再喂一次奶,就可以在外面玩8个小时。她坐在推车里自己玩的也很嗨,到睡觉点自己就无声无息的睡着了。


但住在外面公寓,虽然房东提供了婴儿床,但是因为怕麻烦,我们便让一妞第一次和我们一起睡大床,没想到睡大床一妞反而睡的很不安稳,晚上睡前哭好久,半夜起来也不能自己再睡着。等回到家以后,睡回自己的小床就好了。


5个月的时候开始翻身,刚会翻身的那几天遭遇“大运动发展期+睡眠倒退期”,夜间突然开始三小时一醒,一晚上醒好几次,折腾了一个礼拜才又回归平静。


6个月也有一个礼拜,应该是所谓的跳跃期,又如此反复。


有一张关于跳跃期的图表,我仔细核对了一妞的状态,觉得还是相当吻合的,这里分享给大家。


图片取自《The Wonder Weeks》这本书,作者是Hetty van de Rijt,Ph.D.和FransPlooij,Ph.D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哄睡技巧:
1.不能指望宝宝会自主入睡后就不会再出现睡眠问题。事实上,宝宝的第一年是快速成长发育的时间段。在特定的一些时期,宝宝会烦躁,睡眠问题会有所反复都很正常。一定要抱一颗平常心对待,随时准备从零开始重新调整宝宝的作息。也不要因为一些特殊时期就觉得规律作息和睡眠训练没用,实际上大趋势上都是在好转的,如果不进行规律作息和睡眠训练,情况只会更糟!


2.固定宝宝晚上睡觉时间和早晨第一顿奶时间,临近晚上睡前的两顿饭可以适当多喂些,可以使宝宝晚上睡的时间更长一些。


3.加辅食后,辅食和吃奶时间都算吃饭时间,依旧要遵守作息时间间隔。两顿饭中间不要喂零食,可以适量喝点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
6个月以上 并觉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一妞刚好满6个月。最近遇到的新问题是:她清醒时间越来越长,白天小睡面临并觉问题,白天活动量也有待加强。


目标:在7个月完成并觉,将每天3次白天小睡过渡到上午下午各一次小睡。




下期预告:《宝宝优质睡眠路上的拦路虎》
(猛长期、睡眠倒退期、厌奶期、跳跃期、大运动发展期)
敬请期待!
5.你不得不知的猛涨期

一妈刚开始给一妞做规律作息和睡眠引导的时候,有长辈说“搞这些有什么用,小孩子就是猫一天狗一天,反反复复,你今天给她训练好了,过两天照样要哭闹,没用的”。
对于这些话,一妈既认同又不认同。


不认同在于谁说宝宝就应该哭闹?宝宝哭闹是因为没有了解他真实的需求并且满足他。规律作息的好处在于可以让妈妈更准确地抓住宝宝的需求,及时有针对性的满足他,那么他在大的趋势上一定是越来越天使的,并且会改变以哭闹作为提出需求的唯一办法。
认同在于“猫一天,狗一天,反反复复”这个比方来形容一岁以内的小宝宝的表现,真是很贴切。


但是不能因为宝宝的反复变化就放弃去了解宝宝的真实需求并对其进行引导,抱有侥幸心理而去偷懒,孩子的成长很快会告诉我们这个懒偷得有多么难以弥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不枉为人父母。
一妈就来梳理一下宝宝睡眠路上的“猫一天,狗一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今天先讲猛长期,后面几期会分别谈睡眠倒退期、大运动发展期、跳跃期、厌奶期等,欢迎持续关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首先,猛长期是指婴儿的发育并不是匀速成长的,而是会在某些特定的时间段突然成长一下,这个特定的时间就是“猛长期”。
爸爸妈妈可能会有这种感觉“怎么一夜之间,感觉宝宝突然长高好多,变重好多,衣服变小了”这种感觉没有错哦~其实这就是宝宝刚刚经历了猛长期。


儿童发育最快的两个时间点:
一是在小宝宝时期,尤其是出生第一年,你会发现刚出生的宝宝只有50厘米左右,而到他满周岁的时候就已经80厘米上下了,短短一年成长了将近30厘米,速度是不是很惊人?
第二个时间点则是在青春期,可以说青春期其实也是一个猛长期,短短的一年功夫可能一个小毛孩子就会长成一个壮小伙!


说起青春期,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都是自己亲身经历并且都还记得很清楚。我们在青春期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巨大变化,随之而来的还有心理上的巨变,比如叛逆、特立独行、开始有自己的主见和观点、开始独立等等,想必大家对自己的青春期一定历历在目。
其实倒推一下,宝宝的猛长期和青春期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宝宝在第一年所经历的巨变,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在频率和程度上都是远远超过青春期的。所以这么说,应该就很好理解,宝宝在特定的猛长期里表现出来的烦躁、少觉、饭量变大、哭闹的原因是什么了吧?


那么宝宝猛长期一般都会在那些时段发生呢?
一妈用五毛钱画工画了一个示意图给大家将就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可以看出大致是在7~10天、2~3周、4~6周、3个月、4个月、6个月、9个月。每个孩子有差异,前后会有一些出入,不会完全特别准确按这个时间来。每次猛长期大概持续2~7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
一妞的经验:
7~10天的猛长期:当时一妈忙着开奶,天天痛苦的抱着吸奶器吸奶,错过了她第一个猛长期。
2~3周的猛长期:一妞在15天开始进入第二个猛长期,当时一妈刚刚知道这个概念,规律作息也刚刚起步就恰逢猛长期,那几天一妞各种烦躁、睡眠质量降低、还不停要喝奶,感觉像是全天挂在胸上,并且本来半夜起来2~3次的,到了那几天几乎一晚上就不睡觉了,要不停喂奶,简直要崩溃,甚至让人质疑规律作息是否有效。但是过了3天,突然有几天她一下又安静了,哭闹减少,睡眠时间增长,晚上甚至可以睡5、6个小时一醒。一称体重,果然飙升了一下,才意识到,刚刚经历了猛长期。
第4周的猛长期:因为有之前的经验,心里已经有了预期,反而可以很平静地面对,并且通过体重的曲线,还能大致判断猛长期的到来时间。这次猛长期的三天,规律作息稍微会放松一些,给宝宝增加喂奶频率,也会在她很烦躁的时候偶尔抱睡奶睡,在这三天不强求吃玩睡,尽量遵守,但如果她心情太差还会稍微放任一下。
3个半月的猛长期:与厌奶期撞在了一起,一个礼拜晚上一两个小时一醒简直要崩溃,通过追奶和耐心等待,总算渡过,但也是累到要吐血的感觉。
4个半月的猛长期:与翻身大运动发展期、睡眠倒退期、跳跃期重合,基本表现感觉更偏向于后三者。
6个月:已经可以自主入睡,并且规律作息,总体表现平稳,偶尔有烦躁,精力越发旺盛,需要充分放电,并且开始并觉,睡眠时间缩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
说了那么多,其实猛长期的表现也已经都讲到了,这里在总结一下猛长期的表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猛长期宝宝为什么会烦躁呢?其实很简单啊,在这几天宝宝体内的激素快速分泌,各个器官都在疯长,这个感觉就好比妈妈们刚生完孩子体内激素紊乱,心情犹如坐了过山车一般是一个道理啊。这么去理解,宝宝再烦躁哭闹的时候,妈妈们是不是心理压力会小很多呢?虽然宝宝猛长期会很烦躁,妈妈也会很疲累,但是我们还是应该高兴的,这说明宝宝正在飞速成长啊!


宝宝为什么不停地哭着要吃奶?因为之前的奶量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的成长了,宝宝只有多吃才能吃够成长需要的量呀。这也正是追奶的黄金时机!有些妈妈会在猛长期过后有涨奶的感觉,是因为猛长期过后宝宝的饭量又有所减少的缘故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
面对猛长期,妈妈应该怎么做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推荐用到的工具:电子秤、APP成长曲线
好用程度:
推荐原因:小月龄的宝宝,尤其是母乳亲喂的宝宝,很难摸清到底有没有吃饱。有了体重秤,每天称一称,随时跟踪宝宝的成长。另外,头三个月有好几个猛长期,猛长期的那几天,小家伙飞速成长,也比较烦躁,容易哭闹,每日给宝宝称重可以准确捕捉宝宝的猛长期,合理应对宝宝的烦躁与哭闹。而到了宝宝厌奶期,亲喂的妈妈更是会心里没底。这时,体重秤就显示出它的用途了。只要宝宝体重稳步上升,就可以不用担心哦~追奶的时候也可以追踪宝宝每日体重变化,了解追奶效果,减轻妈妈心里压力。体重秤可以配成长记录这款App使用,直观看到宝宝成长曲线和百分比。

面对猛长期,妈妈应该怎么做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推荐用到的工具:电子秤、APP成长曲线
好用程度:
推荐原因:小月龄的宝宝,尤其是母乳亲喂的宝宝,很难摸清到底有没有吃饱。有了体重秤,每天称一称,随时跟踪宝宝的成长。另外,头三个月有好几个猛长期,猛长期的那几天,小家伙飞速成长,也比较烦躁,容易哭闹,每日给宝宝称重可以准确捕捉宝宝的猛长期,合理应对宝宝的烦躁与哭闹。而到了宝宝厌奶期,亲喂的妈妈更是会心里没底。这时,体重秤就显示出它的用途了。只要宝宝体重稳步上升,就可以不用担心哦~追奶的时候也可以追踪宝宝每日体重变化,了解追奶效果,减轻妈妈心里压力。体重秤可以配成长记录这款App使用,直观看到宝宝成长曲线和百分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下一期将讲大运动发展期,欢迎持续关注公众号【一妞家的事】。
6.大运动发展期

常听人说宝宝3岁前最累人。其实,累肯定是会累,但是宝宝成长的头三年也是最幸福的三年。“这世间只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孩子这一生最依恋爸爸妈妈的时间段恐怕也是这三年,一眨眼,宝宝就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玩伴和圈子,和爸爸妈妈的距离也慢慢因为独立而拉开。

头三年里,第一年则是给爸爸妈妈惊喜最多的一年,你会看见宝宝第一次笑、第一次翻身、第一次爬、第一次说话,每天都会因为发现宝宝又get到新技能而惊喜的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各个化身朋友圈的晒娃狂魔,这种欣喜只有当妈妈后才能理解。

今天一妈就将自己苦心翻译的法国权威育儿书和一妞成长经验结合起来,梳理一下宝宝人生第一年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一个阶段运动发展特征
             (0-3月)
0-1月:略微抬头,挥舞手脚
1-2月:转头追踪物品,头可以短暂抬起,双脚变得有力气
2-3月:可以更长时间的抬头,与人开始有些互动


满3个月时get技能
开始识别不同的面部和声音
当看到人或者听到声音会微笑
开始对更多复杂的物品感兴趣
开始对陌生的面孔有反应
更好的掌握头部的运动
运动协调能力提升
开始想伸手抓取物品


注意事项
从出生开始每天就可以让宝宝俯趴一会,从每次5分钟一天一次,慢慢延长,每次到15分钟一天两三次。有的宝宝不乐意趴,一趴就哭,家长也不舍得让宝宝趴,这样使孩子的颈椎、手臂一直锻炼不到位,限制了宝宝运动发展。


一妞一些有趣的片段:
1个月天天像黑社会女老大一样紧皱眉头
2个月会对人笑、抛媚眼,喜欢踢脚挥手,爱玩健身毯。
3个月会表达不满委屈的情绪,开始往嘴里塞东西,进入口欲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二阶段运动发展特征
             (4-6月)
3-4月:可以长时间抬头和肩膀,开始翻滚,准备翻身
4-5月:可以向一个方向翻身,有支撑时可以短暂坐
5-6月:开始准备爬,喜欢发出声音,有时可以无支撑的坐一会,向两个方向翻身

满6个月时get技能
可以抓住小物件
转头去寻找声音来源
牙牙学语的发出一些简单的声音
开始吃固体的食物,有时吃的少也属正常
可以独自玩耍一会
喜欢咬各种物品
能够自主的翻身
开始用手去探索世界

注意事项
在房间铺满软垫,家具的棱角注意软包,电源电线藏起来,易误食吞咽的物品收起来,可以用监控器。不急于让宝宝坐,要舍得让宝宝多趴,可以用些玩具鼓励宝宝往前爬。


一妞一些有趣的片段:
4个月一声怒吼开始翻身,只能往右边翻,开始抓握玩具,喜欢手摇铃、咬胶。进入睡眠倒退期。
5个月喜欢用嘴发出“噗噗”的声音,左右都可以翻身。喜欢照镜子。开始识别人脸和声音。
6个月探索自己的身体,扔东西,甩胳膊,啃脚,开始认生、进入分离焦虑期。


   第三阶段运动发展特征
              (7-9月)
6-7月:独立无支撑坐一会,在支撑下能站立片刻
7-8月:把物品从一只手转移到另一只手,手指精细运动发展,可以从爬转变到坐
8-9月:手指运动,对远处的物品感兴趣

满9个月时get技能
寻找远处和视线外的物品
试图模仿说话牙牙学语
更为独立的爬行移动
开始掌握物品并试图理解物品的用法

注意事项
柜门安全锁,高处不离人。长牙后开始注意口腔清洁。地面保持洁净。不要把宝宝裹得难以伸展,衣服着装都要让他可以灵活运动,鼓励宝宝多爬。


一妞一些有趣的片段:
7个月喜欢抢大人手中的东西、喜欢撕纸,开始牙牙学语,快速爬行,对大人唤她的名字会有所反映,偶尔可以自己支撑自己坐起来。进入语言敏感期。


   第四阶段运动发展特征
          (10-12月)
9-10月:指尖运动更为顺畅,一瞬间独立站立,运动量加大,把物品放入箱子,准确的抓住他想要的物品
10-11月:长时间独立战立,能把物品根据形状放在正确的位置
11-12月:表达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开始行走

满12个月时get技能
开始寻找他想要的物品
当你在另一个房间叫他的时候,他可以找过来
清晰的说“爸爸”“妈妈”等简单词汇
学习走路
可以指出他想要去的地方

注意事项
刚开始在家行走可以光脚,如果穿鞋一定要买质量过硬的学步鞋。学步车在法国属于禁止使用之列,可以选择学步推车。


    一些误区
1.大运动发展越早越好
在书中也明确提到,以上特征只代表平均值,每个宝宝发育有时间早晚区别非常正常。运动发展的时间早晚不能代表任何问题,不能因为宝宝在某项上有所滞后就轻易质疑宝宝的发育水平与能力。如觉得有异常请直接去医院咨询专业的儿科医生,不要妄加推断或者下定论。



2.父母长辈过于敏感
有些长辈和父母过于敏感,舍不得让宝宝受一点点“委屈”,受不了宝宝一点点哭声或者哼哼唧唧,反而限制了宝宝自身的健康发展。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宝宝在学习趴爬坐站,偶尔有磕磕碰碰都再正常不过,不能因为一点点磕碰就不舍得让宝宝去运动了。实际上运动机能发展的好,睡眠和吃饭都会进入良性循环。




3.安全意识不明晰
有些长辈和父母虽然很心疼宝宝,害怕宝宝运动时伤害到自己,而到了实际上应有的正确安全意识反而非常薄弱。比如:不重视家里设施的安全防护,以减少限制宝宝运动为方式,防止宝宝受到伤害;以心疼孩子为借口,在扶梯、在车水马龙马路上、在快速行驶的车上,抱着侥幸心理选择抱着孩子而非乘坐更为安全的婴儿车、安全座椅等;随便给孩子喂大人吃的食品产生误吞误咽等问题。这种现象在年龄大的长辈更易出现,而年轻的父母有时忙于工作为了家庭和谐,对这种原则性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原则性问题上让步,为孩子的安全埋下隐患。


7.可怕的2岁表现【爸妈保命指南!!!】

还处于1岁半以前的乖乖宝宝阶段的爸妈们
相信我
这篇你一定会用得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下一期将给出几个具体的常见情景以及实际操作处理方法哦~内含一妈独家小妙招,记得持续关注哦!~
8.敏感期应对的武林秘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敏感期是孩子成长道路的一个个小关卡,而让这些小关卡变得轻松有趣还是变得困难重重全在于家长的引导。


对于孩子的每个敏感期,其实应对的武林秘籍都是一样的,一共分为几种不同的境界——




入门小白境界:不用成人的标准和价值体系来简单粗暴的评价孩子的行为。
出入江湖境界:理解孩子敏感期背后的本质原因。
武林高手境界:不过多干涉孩子成长空间,给孩子安全范围内的自由。
绝顶大师境界:引导鼓励孩子在敏感期多多体验,建立良好思维逻辑。




一个个敏感期构建出了孩子一生的安全感、生活习惯、思维逻辑的基础,所谓“三岁看大”,正是这些敏感期所累积出来的现象啦~


一妞自从过了一岁以后,不再是之前那个只要吃喝拉撒玩睡满足了就乖乖的宝贝了
她开始变得特别有自己的主意
比如
她很不喜欢别人摸她的手,除非她主动伸手过来
她会自己发明很多玩具的玩法,并乐在其中,每次完成后都开心的给自己鼓掌
她拒绝别人给她喂饭,一定要自己掌握吃饭的节奏,想吃的时候嗷嗷狂吃,不想吃的时候任你怎么利诱坚决不开尊口
她特别喜欢在滑滑梯里爬上爬下钻来钻去,并且把小玩具一个个捡到桶里,再倒出来如此反复
当她发现自己学会了一个新技能的时候,会兴奋很久,并且大声叫喊,吸引大人注意她的表演,大家给的鼓励越多她表演的越起劲
她很想什么都自己来,自己穿衣服、自己关灯、自己刷牙,困了会把你拉到床边指指床和睡袋要求睡觉
这样每个一点一滴的小细节让人很是兴奋,看到她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充满了热情,仿佛让我也重拾了童年的乐趣,而这些小细节正是一个个敏感期拼凑起来的。我和一爸将不安全的因素挨个排除,除了厨房和厕所的门关上,其他所有房间,任她到处小跑玩耍,尽量给她在安全范围内保持一定的自由和空间,任她探索。
8.应对可怕的2岁8大方法

针对年龄:1.5岁~3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教孩子表达情绪
针对问题
不知道孩子到底要干嘛
孩子总是无缘无故发脾气
孩子不太说话,沉默寡言
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在气头上,不妨等冷静下来再和孩子沟通处理问题。
有的孩子在气头上,不发泄完情绪,不管谁介入都没用,反而会使情绪累积的更多。这时不如让孩子发泄一会,同时也是给家长自己整理自己情绪的缓冲时间。在处理这种情景时,家长自己的情绪管理其实更为重要。只有在你自己冷静的情况下,才不会给孩子的情绪进一步累加的机会,才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相对安静安全的环境去处理自己的情绪。
“哭什么哭?没出息!”“不许哭,再哭我就...”“你这小孩怎么这样”类似于这样的话如果你经常控制不住说出口,那么最好还是给彼此一个冷静的时间吧,先问问你自己有没有情绪,再去想想你凭什么要求孩子不能有情绪?一个不会管理自己情绪的家长必然只能培养出不会控制自己情绪的孩子。
客观的看待孩子生气哭闹这件事,有情绪并不是错,“不许哭”这种话其实是在拒绝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而真正的情绪管理,首先要承认情绪的存在,然后给情绪一个出口让它释放。允许孩子有脾气,教会孩子在有情绪的时候直接表达,引导孩子通过直白的语言“我生气了”“我伤心了”来表达情绪并且给孩子发泄情绪的渠道和空间。
不要为了不让孩子哭,就放弃一些原则和底线。孩子需要的是一定范围内的自由,绝非完全的放飞自我(否则你很有可能得到一个熊孩子哦)。合理的要求及时满足,不合理的要求在第一次提出来就要果断拒绝,并且一直坚持,用各样的方法(后面会提到)坚定而温和的通过言行传达“有情绪是正常的,发泄情绪是合理的,但是这件事并不会因为有情绪就可以随意改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转移注意力
针对问题
孩子一直哭闹不能安抚
孩子一直做一些很危险的事
如果孩子哭闹或者做危险的事情不听劝阻无法正面沟通,不如试试假装不理睬,背对着孩子,假装玩的很开心(可以父母双方配合,假装两个人玩的很开心更好),发出大到可以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声音。一般一会时间孩子就会好奇的凑过来看,这时候让孩子参与到你们的游戏中,他会很快忘了刚才发生了什么
用合适的活动替代不合适的活动。如果孩子经常做一些同类型的危险事情,或者总为同样的理由哭闹。将与这样不合适的活动相关的物件全部移除,并且帮孩子重新开发新的合适的活动作为乐趣。孩子的注意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悄无声息地转移他的注意力,比直接否定禁止孩子做某件事效果更佳,并且“可怕的2岁”作为孩子的叛逆期,经常会出现父母越禁止他干什么他越干什么的情况,反复正面禁止反而起到了强化他的行为的作用,采取侧面转移的办法,悄无声息地让他忘掉不正确的行为。


案例:
上周某天晚上,一妞因为想玩很危险的插线板,一爸将她一把抱走禁止她玩,她非常生气倒在地上嗷嗷大哭,同时还用头去磕地,一爸扶起她告诉她不可以玩插线板并且不要磕地,一妞反而愈发生气抑制不住大哭,不管谁抱都安抚不下来。
一爸先很没耐心的让孩子不要哭了,他自己带着情绪一妞不仅没有停下来反而脾气更大更觉得自己委屈。一爸只好一妞自己先发泄了一会情绪,听着她的哭声稍有减弱的时候,我趁虚而入一把抱起她继续安抚,结果不曾想,她反而哭的更凶了,觉得自己很委屈,没有做错什么事情,还想继续玩插线板。这个是不可能满足她的,为了防止她用头磕地我只好将她放到婴儿床里。她进到婴儿床里哭得更凶了。
这时,一爸灵机一动,提示我背对着婴儿床,和他玩拍手游戏,而且拍手声音很大,配合着有节奏的说“拍打拍打拍拍背打”,同时我们两个戏精假兮兮的发出嘻嘻哈哈疑似很有趣好玩的笑声,用这几种声音盖过她的哭声。结果她很快被我俩吸引了注意力,哭声渐渐减低,偷偷的瞄我俩在玩什么,过了一会爬起来扒在栏杆上竟然还咯咯笑起来,脸上还是满满的鼻涕眼泪挂成行。我们回头一看她,她就嬉皮笑脸的要求我们把她抱出来一起玩,早把插线板、生气愤怒抛在脑后,完全忘了自己为啥哭。从此以后“转移注意力”成了我家百试百灵的一计妙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 让孩子自己做主
针对问题
孩子不让碰他的东西
孩子经常拒绝
尊重孩子敏感期规律,尊重孩子的物权。不用强迫孩子分享,动他们的东西时征得孩子同意,也给孩子建立物权意识,告诉孩子如果动爸妈的东西也应该征得同意。如果孩子有一定的秩序要求,也应该理解尊重,合理的情况下按照他们的秩序摆放。
鼓励孩子自己穿衣、自己刷牙、自己吃饭等等活动,不要因为“弄脏弄乱”“孩子太小”等原因,剥夺孩子自己做主的权力。孩子自己玩玩具不用强迫孩子必须按大人的要求去玩。


案例:
一妞非常抗拒洗脸、刷牙,每次要洗漱都会嗷嗷大哭。同时她进入到模仿敏感期,特别喜欢玩模仿游戏,于是一爸发明了漱口洗脸游戏,给洗手台下架了桌子她可以自己够到水龙头,然后在她面前非常夸张的洗脸刷牙,并发出很搞笑的声音,一妞自发的觉得这是很欢乐的游戏,伸手要牙刷,并且模仿爸爸的动作刷牙,虽然塞到嘴里的是牙刷的把手,但是她学的很开心,也在这个氛围里接受了爸爸洗脸。这样的游戏持续了半个多月,现在每天早晚她都会自己跑到洗漱台,要求站上去自己刷牙洗脸,并且非常开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忽略不该干涉的事
针对问题
孩子之前发生冲突
孩子自己做事时遇到小挫折
相信孩子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过多干涉孩子之间的矛盾,不要孩子稍微遇到点挫折就冲上前去,不妨静静的在一旁观察,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孩子都可以自己化解掉的。
如果孩子过来寻求帮助,不妨先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引导孩子尽可能多的依靠自己能力来解决。毕竟孩子要成长,是一定需要各式各样的小挫折中反复磨练的,如果一些小挫折你不给孩子机会自己解决,以后遇到的挫折只会越来越大,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意愿与能力也越来越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用自然后果给予教训
针对问题
孩子做一些不合适的事情,后果不会太严重
针对这种类型的事情,不用正面否定,不停地说“不可以”“不能”,要珍惜使用“不可以”的机会,如果孩子的生活中充斥的各种“不行”“不可以”,孩子反而不能分清问题的严重性。所以“不可以”应该留到后果很严重严禁做的事上。对于一些后果不太严重的不合适的事情,不妨让一些后果自然发生,给孩子一些切身的小教训,比一味地说“NO”效果更好。
这个方法是著名的教育学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提出的著名教育法则,即“自然后果的惩罚”。卢梭的说法就是:“应该使孩子从经验中去取得教训,如果他有冒失的行为,你只需要让他碰到一些有形的障碍或受到由他的行为本身产生的惩罚,就可以加以制止。”其实更通俗的来说,这个方法又叫做“自作自受”


案例: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饭,那么也不用多说,到点把饭全部收走,中间不要给零食,让孩子饿上一顿也不打紧,但是孩子自己饿的时候就会自己反思下次该怎么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 温柔而坚定的用有趣的方式坚持原则
针对问题
孩子做一些危险的事
孩子一哭闹威胁父母做出妥协
难以克制想要责骂惩罚孩子的时候
“温柔和坚定的坚持原则”是很多育儿书都会反复强调的一种育儿方法,他强调不惩罚不暴力,很多爸爸妈妈也都知道这一方法,然而在使用上却容易有误区。很容易将它理解为:语气温柔不发脾气,但是只要一直反复强调原则就可以了。在实际中往往可以达到让孩子最后屈服于自己的坚持,其实并没有真正关心孩子的感受也没有尝试用更合适的办法解决问题,不过是通过“温柔”的软暴力僵持达到自己的目的。
实际上2、3岁正是孩子好奇心大爆发的年龄,他们对是非观念认知并不明确。一妈认为:对于处于可怕的2岁的孩子,父母首先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逻辑,远比用简单重复单一的方法重要。
案例:
比如你不希望孩子去抓沙子并且往嘴里塞,如果你用温柔的态度坚持反复对孩子强调“不可以”可能收效非常一般,但是你站在一个2岁孩子的角度去想,在他眼里“危险”“不干净”都是一些过于抽象甚至不存在的词语,而想去拿手捏捏感受下细碎的沙子在手里在嘴里的感觉,通过这些去认识“沙子”这才是他们这么做的本质逻辑。
理解到这层原因,你首先并不会因为孩子这么做而生气,反而会发自内心的温柔的看到孩子大脑的发育与成长,接着你会调整自己的预期,你会考虑自己的要求是否苛刻,抓沙子其实是无伤大雅的,吃沙子可能会对孩子有所伤害,那么你只需要坚持孩子不要把沙子往嘴里放就OK。这时单纯靠温柔而坚定的反复和孩子强调“不干净,不要吃”,其实孩子根本听不懂也听不进去,不如换一个方式:用开发一个游戏,和孩子一起抓抓沙子,堆一个小城堡,放到一个小瓶子里,和小沙子说说话等方法,转移掉孩子想把沙子塞嘴里的欲望,同时也满足了孩子探索沙子的愿望,并且不觉得爸妈很烦很唠叨,或者逆反的愈发把沙子塞到嘴里。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真正做到“温柔而坚定”但是很有趣而不知不觉的坚持了自己的原则
(当然这个是针对是非观念还不强,你根本无法讲道理的2、3岁的孩子,对于更大的孩子,能接受讲道理的孩子,温柔而坚定又可以换成另一种形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 减少正面的否定,给出选项或具体期望,多多鼓励
针对问题
当你频频说“不行”孩子却逆反偏偏要这么做的时候
对待孩子的危险行为,我们会习惯性的第一时间冲上去制止,然而有时总是收效甚微,跟孩子讲“这样做不对,很危险balalala”孩子却不听。其实不是孩子不听,是对于2岁上下的孩子,他根本不知道“危险”这个概念。并且这个阶段的孩子好奇心强精力旺盛,探索世界的意愿强,你在不停的说“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的时候,会让他感觉很烦,会觉得为什么我的妈妈不让我去探索世界,也会觉得这样的行为得到你的回馈了可以吸引到大人的注意力,反而更加多的去重复这样的行为。
我们小时学过的生物课上,讲过“条件反射”这一概念,这个完全可以用到育儿上。我们想要我们的指令可以和孩子的行为挂上钩,就要建立这样的“条件反射”。
换位思考一下,作为一个成年人,你更希望获得正面反馈还是负面的反馈?当你的行为频频被制止的时候你是什么感受?当你不能理解到制止你的人到底为啥制止你的时候你会做些什么?你更希望得到的是什么?
其实回答完上面这些问题,你应该已经有答案该如何给孩子指令了吧?
首先,尽量减少正面的否定和不停的否定。那该怎么办呢?当你的孩子停下了他的危险动作后,他并不知道他下一步该干什么,能干什么。这时候你需要给出他界限:告诉他你的具体期望,或者给出两个可选项让他觉得他有足够多的自由。这时关键点在于:赶紧放弃你的唠唠叨叨,指令一定要简洁明了,不要超过5个字,毕竟对这个年龄的孩子过长的指令和说教只会让他们摸不着头脑。接着只要他照做了,立刻马上赶紧给出正面的回馈以巩固孩子的行为,将指令与行为挂钩。
经常说“一定界限范围内的自由”,这个界限范围的给出,不单单是告诉孩子“你不可以做什么”,其实要更多的告诉孩子“你可以做什么”,告诉孩子你的可选选项其实很多很多,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案例:
一妞经常爬上爬下,非常危险,而我没有别的办法,每次只能大叫“停下来!”“不可以!”但是往往她会觉得更加好玩,反而会重复危险的动作,而如果我强硬的去把她抱走,她就会生气的嚎啕大哭。然而我看到在creche(法国接收3个月至3岁儿童的公立托儿所)一个班7、8个孩子,也是会满屋子上下窜,但是老师只需要发出一个指令,像魔法一样神奇,孩子们都非常乖的立马停下危险动作。由于我法语不太好,所以专门抽一天拉着老公去学习creche的老师是怎么做的,到底和孩子念了什么奇妙的咒语。
原来creche的老师在孩子做出危险动作的时候,会给出一个具体的指令,比如“坐下”“去玩玩具”,有的孩子比较顽固的时候会拉着孩子问“NO,不可以这么做,现在你是要看书呢?还是要玩玩具?”当孩子按照指令,或者选择某项安全的活动的时候,老师都会及时的回馈给孩子鼓励“Tres bien!”(非常棒!)
可以看到老师不是只会说“NO”,他们会在制止孩子行为的同时,迅速给他们一个其他具体的要求或选项,让孩子知道自己不可以做这件事后到底可以做什么事,当他们做了正确的事立马给出鼓励强化孩子的行为。反复进行,这样一个指令就可以变成一条简单的“咒语”,我也因此学了几句这样的咒语,一妞做一些危险动作的时候,我不再说“不可以!”而是换成“Assieds-toi”(坐下)每次她都会神奇的坐下。我也用这方法开发了自己的小咒语,将之前“你咋还不睡觉,太晚了,快睡吧”变成“躺下~”这样简单明了的要求指令,收效神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 提前预约
针对问题
出门在外孩子不配合,要这要那
有时我们大人总是很自大的做出一切决定和日程安排,却从来不问问孩子的意见,并且还会拿“孩子还小,啥都不知道”作为借口自我安慰,然而等一出门就发现计划不如变化快,孩子总会用他的方式改变你精心做好的规划。于是就经常有在超市赖着不走,啥东西都想要,看到游乐场挪不动步,只能在各种生拉硬拽和哭叽尿嚎中尴尬结束行程。
其实经常说要和孩子平等对话,也就体现在这里。如果你安排了某一天的日程,不妨提前给孩子描述一下这一天将会做些什么事并且把这些事对于他来说有什么有趣的地方告诉他,如果孩子喜欢要这要那,可以在采购日之前跟孩子提前预约:“今天你可以买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哦!但是只能有一样!所以这个机会好好珍惜”
当然,预约不仅限于此,根据平时孩子的表现,提前预知一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还可以和孩子商量一些“可爱的约定”转移对不合理要求的注意力,比如:今天我们出门有一个任务哦,捡5片好看的树叶。这样孩子的注意力可能就会转移在这些小游戏上,一路也会很配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下面将给大家5道棘手的课后题,通过今天的8种方法都可以完美化解~
快来测试下自己掌握了多少!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分享自己的解决办法!
1.孩子崩溃大哭,无法安抚怎么办?
2.将玩具撒的满地/不好好玩只搞破坏怎么办?
3.孩子在商场、饭店、飞机、火车等公共场合提出无理要求,不满足就撒泼怎么办?
4.孩子总做些危险的事情,拦也拦不住,说也不听怎么办?
5.孩子半夜不睡、不好好吃饭、总是很烦躁脾气不好怎么办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回手机版|论坛帮助|易德轩网 ( 鲁ICP备20005112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12 06: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