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美国《经济学人》杂志的专题「领袖篇」中,将 3D 打印技术与晶体管、蒸汽机和印刷术并列,认为这个刚刚出现二十年的技术将使单个物品与批量生产成本近似,进而「削弱规模经济」,对相关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对未来的憧憬固然激动人心,但是技术发展有其特定速度。其后几年,3D 打印虽然成为创业热点,但是人们急于 To C 的催熟心态,吹起消费级 3D 打印机的泡沫,又在短期内见证了泡沫的破裂,3D 打印技术的风头也渐渐被更新的虚拟现实和 AI 等技术夺走。
当消费级 3D 打印渐渐被人们遗忘时,工业级 3D 打印产业却一直在默默发展。不久前,一家中国 3D 打印公司获得来自顶级风投 KPCB 领投的 B 轮 3000 万美元融资,拿到近几年来这个领域中罕见的高估值。
在 3D 打印这条路上,这家叫做清锋时代的公司做对了什么?
创业即复读
「第一次在外国网站上看到 3D 打印技术的时候,脑袋『嗡』的一声。」
2011 年姚志锋刚知道 3D 打印的时候,刚从清华美术学院雕塑系本科毕业。作为一个「立体艺术」专业的人,姚的第一反应是,3D 打印技术如果流行起来,自己可能会失业。姚志锋认为,3D 打印技术对雕塑的冲击,就像摄影技术的诞生对绘画的影响,「摄影发展起来后,写实派画家就消失了,因为拼写实能力,一定比不过摄影。」
在兴趣和恐惧之中,姚志锋开始闷头学习 3D 打印技术,并创建了自己第一家 3D 打印公司,专门生产自制的激光打印机。当时市面上常见的是使用热熔技术的消费级 3D 打印机,便宜但是效果一般,顶多能打印一些塑料玩具。由于基本元件采用自研,姚志锋团队的激光 3D 打印机成本低廉,但是效果高出同行数倍,在业内口碑良好。
虽然已经发展近 30 年,但不管是哪个流派的 3D 打印技术,在打印效率和材料品质上的提升依然有限,最终结果是工业级 3D 打印只能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高端领域,不过也仅限于原型制造,不具备参与大规模生产的可能。
姚志锋的第一家公司在 3D 打印产品数量上已取得很大进展,但是离真正的规模化生产还有较大差距。如果满足于此,3D 打印技术真正落地则无从谈起。姚认为,3D 打印技术如果不能对传统制造业造成影响,其方向一定是走错了,所以果断退出了第一个创业项目。这样的行事风格来自姚过去的经历,为了考取清华美院,他曾经复读四年。「超长待机」的复读经验带给姚志锋超强的心理素质,以及分析前进方向的能力。
在 3D 行业的第一次创业经历为姚志锋积累了很多经验,更重要的是坚定了他看好的技术方向,也因此将他带向了 3D 打印的第二次「复读」。
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3D 打印突出的一点是天生适合定制化生产,例如,可以根据用户脚的形状,来生产完全贴合其脚底的运动鞋底。此前,定制化生产有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无法有效获取用户的数据。而现在,随着 3D 摄像头模组在移动设备端的不断发展,使用手机就可以「扫描」出比较精确的三维数据。将这些数据通过应用传送到制造平台,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定制化产品的制造过程。
不仅运动鞋,像眼镜、口罩、牙科以及医疗用品等需要高度定制化的产品,都是 3D 打印技术最好的落地场景。清锋时代未来也计划将覆盖上述类别。「想象一下,如果有了上千万用户的三维数据,公司在任何行业都将是重要玩家。」姚志锋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