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德轩网教学培训视频直播平台

使用论坛账号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查看: 659|回复: 0

这个男子天团,是怎么来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4 21: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 | 贾月洋
但凡上过语文课的朋友,甭管您用的是哪版教材,应该多少都在一个名叫“文学常识”的栏目里,见过“唐宋八大家之一”这几个字。
当年课堂默写留下的阴影,足以让不少朋友直到今天都还记得这八家到底是哪八家。

w1.jpg
可惜的是,这八位在世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还有“唐宋八大家”这么个名头。那么,问题来了,所谓“唐宋八大家”这个说法,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又是怎么流传开来的呢?
w2.jpg
《八大家文钞》
w3.jpg
早在晚唐,杜牧在《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中,有“李杜泛浩浩,韩柳摩苍苍。近者四君子,与古争强梁”一句,此时就有了“韩柳”的说法。元朝末年编纂的《宋史·欧阳修传》中,已有“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的记载,既肯定了欧阳修文坛领袖的地位,同时又将这六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提及。其他“三苏”“欧苏”等说法,更是层出不穷。然而,“唐宋八大家”这一正式说法,还要等到明朝才真正出现。
w4.jpg

早在明朝初年,已有朱右所编《八先生文集》一书,收录韩、柳、欧阳、三苏、曾、王八家之文,别为一集,是目前所见最早将八家文章合并编纂的作品,可惜该书早已失传。此后,明代中后期,著名士人唐顺之编纂《文编》一书,将历朝雄文分类汇总,于唐宋两朝,只取韩、柳等八人作品。虽然以上两部作品都没有正式提出“唐宋八大家”之名,但足以看出,韩、柳等八人,早已被看作一个整体而存在于文学史中。
真正让“唐宋八大家”名号为世人所知的,是明代后期茅坤所编《唐宋八大家文钞》一书。《文钞》全书164卷,收文1450篇,于万历七年(1579)首次出版,后又经崇祯元年(1628)、四年(1631)等多次再版,在明代后期文坛上引起了广泛轰动。《四库全书总目》称:“世传唐宋八家之目,肇始于是集。” 自此,“唐宋八大家”这一称号,开始流传开来。
w5.jpg
图 1 《唐宋八大家文钞》书影
这么一算,“唐宋八大家”称号的历史,总共也就400多年。从唐宋八大家中年龄最小的苏辙过世算起,到“唐宋八大家”称号流传开来,也是400多年。隔了这么久,为什么偏偏这时候这八位又火了一把呢?原因,还得从茅坤所面对的时代问题说起。

“秦汉”与“唐宋”之争


相信相当一部分读者,在看到这里之前,都没听说过“茅坤”这个名字。
简单来说,生活在明代后期的茅坤,与生活在唐宋的八大家一样,都面临着相同的处境,即要回答“文章究竟应为何而作”这个时代之问。
w8.jpg
图 2 茅坤(1512-1601)
明代弘治、正德年间,经过一百余年的恢复和发展,明代文坛渐渐重现了活力。长期流行于明代前期、以颂德酬唱为事的台阁体,越发显得死板萎靡。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文必秦汉”的口号,反对台阁体迂腐陈旧等诸多弊病,提倡效法秦汉古文。前七子提倡的“文必秦汉”,一度在当时引起广泛轰动,借秦汉雄文的黄钟大吕,唤醒了沉闷无比的明代文坛。然而,复古派末流自命不凡,恃才傲物,每每以复古为事,一味追求刻意仿古,把持文坛不容质疑,反而堕入了自我限制的桎梏之中。
w9.jpg

进入嘉靖时期之后,以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茅坤为代表的另一批人,将视野转向了唐宋,重新抬出韩、柳、欧、苏等人“文以明道”的主张,与继续秉承“文必秦汉”思想的李攀龙、王世贞等后七子分庭抗礼。王慎中等人,也因此被冠以“唐宋派”之名。这部《唐宋八大家文钞》,正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茅坤在该书原序中,简要表达了该书的编纂意图:认为自魏晋至于隋唐,文气日渐衰弱,于是韩愈首出提振,柳宗元从旁应和,可惜晚唐中衰、五代纷乱,直到宋朝,欧阳修再次提倡,天下士子才纷纷跟随,苏氏父子兄弟、曾巩、王安石等人,虽然才有大小,各有所长,但他们的创作精神,却是基本一致的,也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才有了这部《唐宋八大家文钞》。
w10.jpg
由此,韩柳之于唐代,欧阳修等人之于宋代,以及茅坤等人之于明代,都是要致力解决同样一个问题,即让文学创作打破形式的约束,回归内容实质的问题。他们,都做到了。

后世流传

《唐宋八大家文钞》出版后,风靡一时,各种相关的文钞、文选层出不穷。据学者统计,自茅坤《文钞》以后,明代唐宋八大家散文选本,又产生了7种,清代唐宋八大家散文选本,已知的便有14种之多。
尽管卷帙大小、篇目选取上各有不同,但“唐宋八大家”作为一个专有称谓,基本被遵循了下来。经过清代桐城派等人的进一步推广,“唐宋八大家”的概念,从此深入人心。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各种文学流派的主张,终将不免过时。文学创作的实践,也往往不可避免挣扎于“辞章”与“明道”之间的张力。正是因为直面这种张力,坚持内容高于形式,八大家文章所蕴含的无穷力量,才能穿越历史的尘埃,直击每一个时代读者的心灵深处。
w13.jpg

骈文与散文之争,秦汉与唐宋之争,至今都如历史的云烟一般消散殆尽。今天我们所学的古文,既有秦汉,又有唐宋;既有骈文,又有散文。既有《史记》《汉书》,又有《师说》《马说》;既有《滕王阁序》,又有《醉翁亭记》。这些在历史上一度势如水火的不同流派,最终双双走入今天的语文教科书,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的重要回忆。“唐宋八大家”的说法,经过400余年的推广,也成为了今天老少皆知的“文学常识”。了解了这么多,下次读到这八位的文章时,别忘了朗读(并背诵)全文哦!
w14.jpg

w15.jpg
买菜公交车,你见过吗?AI换脸,一天就凉凉了?大一新生带着冰箱报到,学校的反应亮了
大学室友,可以问卷匹配了带手机上学? “立即摔坏”
文字:贾月洋
图片:网络朗诵:王茜
责编:王子墨编辑:孙岱、邢妍妍

w16.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回手机版|论坛帮助|易德轩网 ( 鲁ICP备20005112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3 18: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