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德轩网视频直播平台

使用论坛账号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查看: 994|回复: 0

“女儿, 我劝你初中多读书!” 一位妈妈写给女儿一封信,太有才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15 18: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只要能让孩子能够成才,家长们可以倾尽所有,可孩子们大多数情况下不领情。究其原因,并不是孩子不明白家长的苦心,而是很多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存在问题。


尤其孩子进入中学之后,学业紧张,学习压力大,身心都会有很大变化。这个阶段,更要注意与孩子的沟通方式。下文中的妈妈以写信的方式劝初中即将上高中的女儿多读书,并表示与女儿一起分享阅读的愉悦,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母爱,很值得广大中学生家长借鉴。


萱萱我的女儿:

在你结束中考,即将进入新的人生阶段的时候,我决定和你聊聊天,而且我选择了文字的形式,因为文字不会成为耳边的聒噪,也不会一瞬间就随风而去。文字是时间长河里最能永恒的东西呢,从古时人们对着事物描摹其形象开始,到能将喜怒哀乐倾注于横平竖直组合成的汉字当中,悲怆的秦风、婉约的宋词,大唐的诗歌、元代的散曲,至于明清的小说,多少春花秋月,多少阴晴圆缺,多少伟大和卑劣,绵延千年,那些灿烂的中华文明,至今滋养我们的心灵,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

因为爱,天下的母亲可能都是一样的,常常觉得要说的很多,恨不得把自己的人生经验,把自己的所有都给孩子。就像前不久我们一起看的电影《逆时营救》里的那个母亲----

夏天,她是个科学家,初步研究出了“让时间倒流”的方法,被犯罪分子盯上,他们绑架了她的儿子,想以此获得这项科研成果。夏天以自己为实验体,一次次地回到“从前”去救孩子。

母爱如此无私伟大。然而,更多的时候,更多的母亲,虽然爱,却也只能絮絮叨叨,只能尽量安排好一日三餐,只能努力陪伴,因为,孩子的人生是孩子自己的。

w1.jpg

▲  萱萱的绘画作品

所以,萱,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作为母亲,我愿意做的,是倾力陪伴。同时,我想为你推荐另一个人生伴侣:书。这就是我今天要跟你说的核心。以我的感受,跟你只絮叨一个中心思想:爱上阅读吧!好书相伴,你的人生定会多些光彩!

曾几何时,阅读为我送来了人生第一缕光。上世纪70至80年代,妈妈成长的地方,那个边远的小山村,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机,更没有MP4和手机。小的时候,我最大的喜悦,是放学后听广播里的“小喇叭开始广播了”,村子里来了放电影的,就像过节一样。溪流山涧,山野田间,大树青石板,土豆、玉米和红薯,是我童年的记忆,你如今很羡慕的过往。我从来不否认原始质朴之美,但混沌蒙昧之中总有更多的期待。

上学识字后,觉得书本为自己打开了一扇窗,我看到了比小山村更大更美的世界。小学三年级时,第一次能通读朱自清的《春》,觉得是那么那么的美。当时刚刚开始学写作文,就想仿着写一篇,结果发现自己若动其中一字,那文章就少了滋味。当然最后还是改动了关于放风筝的那一段,因为在山里,我不知道风筝为何物。文章交上去以后,老师居然没有批评我,呵护了一个孩子学美爱美的心。

所以我至今感谢她。那时候能读到的书非常有限,刚开始就是哥哥的课本。后来是经常借同学的书看。再后来就是跟着哥哥读武侠小说,《萍踪侠影》、《鹿鼎记》等等,当然都是囫囵吞枣。

无论如何,是书启蒙了我。而你,成长在电子信息时代,还不识字的时候都是通过声像设备学习,虽然你接受的知识并不少,但其实,读书、感受文字之美的体验,你并没有。

w2.jpg

▲  萱萱的绘画作品

是的,如果你细心感受,就会发现,中国文字之美,值得我们长期修习。

文字的韵律多么美啊。诗经里的《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是秦国时战士们在外征战,齐声唱诵以抒胸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明朝杨慎的这首《临江仙》,是《廿一史弹词》中《说秦汉》的开唱词,极富乐感,后来电视剧《三国演义》为此词谱曲,唱得大气磅礴;我们一起看过的《朗读者》,93岁的叶嘉莹,虽然白发苍苍,脸上沟壑纵横,现场吟诗滋味绵长,让人心动!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应邀在电台做一档深夜吟诵古诗的节目,引来粉丝百万。

文字营造的意境也是那么打动人心。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这首诗传唱千年,读到它,眼前仿佛出现清澈蜿蜒之河流,袅袅绕绕之水雾,隐隐约约之佳人,身姿绰约,可见而不可遇,千年的惆怅由此而生。

w3.jpg

文字更多的时候承载着人类的切切深情。感情历来是文学作品的表现主体,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中,描写感情的顶尖之作比比皆是,那些伟大的作品,写尽琴瑟和谐,更写尽了爱而不得的凄美。《长恨歌》、《鹊桥仙》等都是千古绝唱,汤显祖借《牡丹亭》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生,然后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可以说至今无人能超越。

文字还因传神记述生活场景而美。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一个小女孩,见到心仪的对象来了,有点害羞有点慌张又有点流连,多么生动的场面!李清照的很多词句譬如“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都向我们传达了一个知识女性的生活日常、情感日常,让我们如晤如面。

w4.jpg

▲  正在做手工的萱萱

我知道你学过背过很多古诗词了,为了语文考试多得几分,必须背,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入心,是要沉入其中,去感受文字之美,感受那些韵律、那些感情、那些意境、那些场景,要通过阅读提升我们感知美的能力,进而内化为热爱美、追求美的自觉。

阅读还是获得知识的途径。世界那么大,并不是说想去看看就能去看看,很多地方我们无法用脚去丈量,很多知识我们不能亲自去验证,我们都得靠书本靠阅读靠学习他人的经验来了解和掌握。

世界也很复杂,各种信息纷繁复杂,我们接受什么样的观点,如何评判事情的是非曲直,需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指导。毛泽东同志的秘书李一氓有言说,读书可以指导我们离险境(保持理智、镇定自若)、得顺境(谨言慎行、减少盲目)、破逆境(化解怨气、平心静处)、享闲境(益智强身、遏制衰老),这样看来,丰富的书籍就是丰富的人生经验,就是知识的汇聚,是我们前进路上的灯盏。

越往后说,好像越深奥了,最后要说,阅读增加人生智慧、滋养心灵。人生是一场修行。怎样做最好的自己?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在首位。当无法改变环境时,就从改变自己做起。一位哲人说过: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唯一能带走的,是我们的心灵。我们用什么修身?读书!读点中国传统的书,是途径之一。国学大家安德义说,不读《弟子规》无以知行为之规范,不读《中庸》无以知为事之尺度,不读《论语》无以知做人之精妙。这些书,以你现在的能力,可能还读不通透也没有多大兴趣。不要紧,记得,以后的人生路上,无论是顺利还是挫折,一定要读读这些书,哪怕只是在三言两语中有所感受,也是好的。

宜都先贤王永彬《围炉夜话》有言“习读书之业,便当知读书之乐”,在你这个年纪,正是读书的黄金时期,希望你真正“知读书之乐”,而不是单纯的为了考试的分数而去读死书,让那些阅读 的快乐陪伴你,让苦读变乐读,而我,是已经从阅读中体验了快乐和安宁的,所以会一直读下去,随着你年龄的增长,我们可以沟通的越来越多,更希望可以和你一起分享阅读带来的愉悦。

爱你的妈妈

家长们,这封信是否给您带来一些触动呢?您是否想过也以书信的形式跟自己的孩子沟通呢?虽然现在网络发达,我们想跟孩子交流,可能只需一个按键,但家长从书信的字里行间传递给孩子的感情,却是网络不可替代,也是不可比拟的。

还有一点,家长要想与孩子更好地交流,除了沟通方式外,还要不断学习,与孩子一起阅读,跟上孩子的步伐哦!

w5.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回手机版|论坛帮助|易德轩网 ( 鲁ICP备20005112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6-2 13: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