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德轩网视频直播平台

使用论坛账号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089|回复: 0

育儿百科Vol.6丨你是园丁型父母,还是木匠型父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26 11: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1.jpg

共计2451字丨建议收藏

书上的育儿理论,就是对的吗?照着书套用公式,照着“别人家孩子”的经验,哪怕是照着自己的成才成功之路,去培养孩子,就真的能把孩子培养好吗?

随着科技发展,人类都可能被机器人淘汰,我们给孩子选择的那几条成功之路,会不会才走到一半,路都没了?

w2.jpg

“为人父母”似乎已经变成一个以目标为导向的动词。它描述的是一种工作,目标是最终把孩子培养成更好、更快乐或更成功的成年人。
为了这个已经定下的目标,他们给孩子列了长长的人生清单:1岁读绘本、2岁记单词、3岁学数学、5岁提前学习小学知识、12岁读知名私立中学、18岁上985、211……

w3.jpg

这样“教养”模式下的养育,让父母变成了木匠,孩子就是他们手中的“产品”。他们按照某个早已画好图纸去打磨这件“产品”。最终,产品越接近图纸,木匠就越成功。
但是,我们做父母的本质真就如此吗?

w4.jpg
本期推荐

《园丁与木匠》

作者:[美] 艾莉森·高普尼克

湛庐文化 出品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w5.jpg

推荐理由:

★ 一本让万维钢、罗振宇、苗炜等思想界大V争相解读的育儿书

★ 国际儿童学习研究泰斗级专家艾莉森·高普尼克“天生学习家系列”集大成之作

★ 引爆教育界,众多国内外知名媒体、头部教育媒体、育儿大V联袂推荐

★ 荣获美国认知发展学会"年度图书"奖,《金融时报》年度选书

★ 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昱鲲倾情翻译


我们不以丈夫/妻子的成就来评价自己作为配偶的价值,也不以好友的成就来评价自己作为朋友的意义,那么,为什么总是用孩子的成就来衡量评价父母是否称职呢?

作者简介

w6.jpg

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

国际公认的儿童学习与发展研究泰斗级专家,首位从儿童意识角度深刻剖析哲学问题的心理学家。对于孩子的心智、大脑和学习方式,没人比她更了解。

牛津大学心理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教授及哲学系客座教授,推翻了经典的“白板说”,还是心理理论创始人之一。

TED演讲点击量过300万次,写有大量科学文章和评论,见于《纽约时报》《卫报》《科学人》等各大媒体。

当然,吸引我们的不是艾莉森·高普尼克闪闪发光的学识与研究背景,而是《园丁与木匠》一书中,那些足以颠覆当下很多科学育儿观的内容。

内容简介

你以为孩子总爱胡乱地打闹?

其实孩子在学习社交互动;

你以为孩子在安静地玩玩具?

其实孩子是在探索世界奥秘;

你以为孩子因为无聊才问为什么?

其实孩子是在寻找答案……

w7.jpg

孩子在玩的时候,究竟在学什么?他们又究竟是怎么学的?孩子能从父母身上学到什么?

在《园丁与木匠》中,国际儿童学习研究泰斗艾莉森·高普尼克带你看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学习规律,用大量经典而富有创造性的实验,向你描述了孩子在看的时候,在听的时候,在玩的时候,在做的时候,都是怎么学习的,以及在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不同阶段的学习特性。

w8.jpg

高普尼克以其毕生的研究深刻地揭示出,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高手,如果你想做有远见的父母,那千万不要让孩子过早进入成人学习模式,更不要用成人的思考模式给孩子设限。

本书带你走出传统“让孩子成才”的教养误区,告诉你养孩子不是套用公式,具体的教养方法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你与孩子的关系怎么样。

w9.jpg

高手父母与普通父母的根本分野,在于你是园丁,还是木匠。真正的高手父母,都懂得为孩子搭建成长生态。

《园丁与木匠》直击当代父母焦虑的核心根源,给你教养思维的全新升级。

  

w10.jpg

为人父母的本质
本书是从新的儿童发展科学来讲述亲子关系,并比较阐述在两种不同亲子关系模式下所产生的不同场景和现象。

一种是通过进化生物学和发展心理学科学研究得出的关于亲子关系的结论,另一种是主流文化包括书本、电视、报纸为我们展现的亲子关系。

  主流文化下的亲子关系

我们先来看看主流文化为我们展现的亲子关系,基本上可以用一个英文单词来概括,就是 parenting。

parenting 是一种典型的木匠思维。木匠是什么?木匠是一种工作,是根据我的想法、我的品味、我的技术、我的蓝图,制造一个桌子、一个椅子或者一个书架出来。

无论你的成品是桌子、椅子、书架,它的优劣可以用来判断木匠的好坏。

parenting 也一样,你有一个原材料,就是你的孩子,只要你足够努力,技术和专业过硬,你的作品就会是一个聪明、成功、幸福的大人。

所以,主流文化中亲子关系的图像其实就是木匠和桌子。

  生物进化学、发展心理学下的亲子关系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从生物学和心理学这种科学角度来看亲子关系又是怎么样的?

作者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比喻,就是园丁。

如果你想在院子里给自己弄个小花园,很可能你弯腰驼背地忙了一天,汗流浃背,累得跟狗一样,结果那些花花草草没有一个是按你原来的心意长出来的。

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w11.jpg

其实这句话背后有一个很深刻的原因:真正的园丁在种东西的时候,不是想着要种出最大的西红柿,或者最美的兰花。

他创造的是一个生态系统,各种植物可以在里面共同生长,只要你保证土壤丰饶、空间安全,花花草草就能以各种你预料不到的方式自行应对环境的变化。

就应对变化而言,一个小花园远比西红柿大棚或者兰花温室要灵活得多。

从进化生物学的角度来说,这就是人类童年的全部意义所在——创造和保护这种生态系统。

在这个生态系统里,各种新奇的、怪异的、有趣的、难以预测的变化都可以发生,孩子可以自由探索应对的方法,等他们长大以后,每一代人能做上一代人预料不到的事情。

  为人父母,本质是爱

所以,为人父母,不是工作,不是木匠做桌子,重要的不是技巧;为人父母,是园丁种花,其本质是爱。

这种爱没有目标,没有蓝图,但它确实有一个目的,这个目的不是去改变我们爱的孩子,而是给予他们成长所需要的一个安全、温暖、自由的环境,或者说,一个“花园”。

在这个花园里,一个生命层层绽放,最终他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他会塑造自己的命运,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w12.jpg

w13.jpg

我们作为父母并不是要去创造一种特定的孩子。相反,我们是要提供一个充满爱且安全、稳定的保护空间,让充满无限可能的孩子都可以蓬勃发展。

- END -

w14.jpg

嘴角多一点幸福 就多一分好看
w15.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回手机版|论坛帮助|易德轩网 ( 鲁ICP备20005112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6-2 03: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