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是,我身边不少学心理学的朋友都经常收到类似的疑问,似乎许多人会觉得有此专业背景的人比起其他人可能会有更加独特、科学的育儿方法。而对于“学心理学的人养小孩会有所不同”这一认知的形成我也很好奇。
我能想到的原因是,可能由于心理学中有发展心理学这一专门研究人类从婴幼儿时期随着年龄增长时在发展过程的心理转变的分支,大家也许认为有这些知识基础的情况下会更懂孩子。
其实,我身边还真有一个关于“学心理学的人养小孩”的神奇故事。之前曾有幸接触过的一位研究发展心理学的Matthew Sanders教授,他现在同时在澳洲,美国,英国,新西兰的多所高校任教,同时也是现西方国家最著名的父母培训课程之一Triple P(Positive Parenting Program)的创始人,中文名叫积极父母教养课程,目前也在香港推行,暂时还没有引进到内地来。
记得Matthew曾在介绍Triple P的一堂课上说道,他最开始研发这套课程的初心之一,其实就只是想要更好地教养自己的孩子。看到这里,你是否开始好奇像这样一位具有扎实专业背景的学者,究竟有着怎样的育儿“秘籍”,还发展成了一套课程呢?别急,下面就和大家分享Triple P的五条核心理念。
1. 确保一个安全、适合互动的环境。
Matthew认为,小孩子的成长其实就是一个玩耍,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为了完成这个过程,孩子需要的是一个安全的,有监督的,同时也充满趣味的环境。当孩子在的环境里几乎没有任何潜在危险时,你和你的孩子才能都放松下来,享受亲子间的黄金时间(quality time)。
其实不难想象,如果家里或者校园里处处都是“地雷”,孩子在想要玩耍、探索和学习的时候不断收到“这个不能碰,很危险”,“那里不要去,不安全”,“不要玩这个”等等类似的阻拦,久而久之,他们自然就会失去探索和学习的自发性和兴趣。
而达成这条理论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把所有可见的尖锐物品,清洁用具,以及暴露在外的插座等等“地雷”放到孩子难以接触到的地方,或者是妥善地包装起来。至于实现“适合互动”这一点,无非就是为他们提供数量、种类更多的玩具,工艺品和活动,让他们尽情地玩耍、探索、学习,也更少地作出不当的行为。
2. 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想让孩子自发、主动地学习,很重要的一点是让他们知道你的注意力和帮助都随时都为他们保持在“待机状态”。什么意思呢?就是你需要给孩子留下一个你很关注Ta、也很愿意帮助Ta的印象,让Ta知道自己是被支持着的。你能做的事情有且不仅限于:
愿意投资时间去倾听你孩子的故事 这个时间不用太长,但需要频繁。比如,你可以在做家务的间隙听Ta说说最近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学到的技能,解决Ta的疑惑。
以友好、平等的态度和孩子交流 只有在孩子感受到你对Ta的支持和帮助是友好且充满善意的,Ta才愿意在遇到困难时向你寻求帮助,在取得成绩时与你分享。
主动向Ta了解Ta这一天发生了什么 不要忘记耐心、真诚地倾听Ta的讲述。
不要吝啬向孩子表达你的情感 你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直接地向孩子表达你对Ta的爱和关心。可以是口头上的——认真地说“我爱你”,可以是肢体上的——拥抱,亲吻,摸头等等。
在夸奖孩子时,多使用“描述性”的语言 当你想鼓励孩子的某个行为,或者是Ta做好了从前做不到的一件事,你在表扬时应该把那件事描述出来,比如“你今天很乖,在起床时自己叠好了被子整理好了床铺,妈妈/爸爸很高兴,下次也要继续保持,好吗?”
鼓励你的孩子谈论他们的疑虑与烦恼 你需要做的,是鼓励他们自己寻找答案,而不是一上来就教他们如何做。
3. 要使用坚定的纪律
可能与大家猜想的有所不同,在Matthew看来,“纪律”不是一个不好的词,反而,它恰恰代表了一个安全,可预测并且有爱的环境。这样一个环境能够很好地帮助孩子学会如何接受规则,如何学会自控以及如何在表达自己情感的时候不忘为他人着想。同时还能让孩子养成一种“我们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意识。那么,“坚定的”意味着什么呢?Matthew提出了以下几个原则:
提前做好准备 而不是随机、临时地批评指责孩子。
制定基本原则 要和孩子达成一个“这些事是绝对不能做的”的共识。
给出清晰、冷静的指令 而不是在孩子犯错时暴跳如雷,一味责骂,你激动的情绪只会让他们更加不知所措,更加慌乱。同时,在严肃纪律时也应该明确地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做”,而不只是说“不能这样做”。
不忘表扬正确的行为
Matthew指出,在管教孩子的不当行为时家长的反应需要具有及时性和一致性,如果家长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那么管理孩子的行为对他们而言就更加困难了。此外,triple P也明确地反对在管教孩子时使用辱骂和体罚这样的负面方式。
4. 你对孩子的期待必须是现实、可行的
大家都知道的是,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而这个不同也表现在他们的成长速度上。因此,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进行一些无意义的比较是很不合理的。同时,你对孩子建立期待时也必须时刻考虑到他们现阶段脑力和体力的正常水平和极限。比如,你不可能要求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会做小学五年级的奥数题(此处不包括神童的情况……)。
并且,你也不能期望你的孩子每时每刻都表现得完美——有礼貌,爱干净,听话,不调皮……作为教养者如果抱有这样不切实际的期待,你只会让自己失望,还可能因此破坏你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度。
5. 作为父母的你,也需要有自己的时间
积极地教养孩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好好照顾孩子与好好照顾自己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研究表明,其实在你舍得多为自己花时间,愿意在同伴间(包括伴侣,朋友等等)寻求情感的支持,给自己多一些独处的自由时间的情况下,教养孩子反而会变得更容易、更轻松。只有当你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要求得到了满足时,你才能真正在面对孩子时做到耐心与一以贯之。
好啦,以上这五条就是一个拥有扎实心理学背景的专业人士根据相关研究和理论所总结出的、广受好评与推崇的“育儿经”。不知道看完之后,你是否和第一次接触这些Triple P核心理念时的我有一样的想法,那就是,它们之中的绝大多数内容,即使对于一个完全没有心理学背景的人来说,也算不上特别“新奇”。更多地,其实是我们平时能够想到,或许也在实践的。但多年的跟踪调查,用户反馈和后续研究证明,它们的的确确是非常优秀且实操的育儿方法。
最后,我们想要强调的是:与其说心理学上,或者说任何一门学科上,存在着什么可以被照本宣科的、所谓的养育孩子的圣经,不如说真正好的教养,是在父母用心去了解、爱、尊重自己和自己的孩子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呈现的。“养育”,可以说是一个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与成长的过程。
不过,“道理都懂,可是做起来却很难”这句话在这个情境下依然是适用的。
现在,那些你可能已经知道、却没有意识到的“育儿宝典”已经以文字的形式详细呈现在你面前啦,要实践看看么?
记得留言与我们分享哦~ :)
以上。
references:
Sanders, M. R. (1999). Triple P-Positive Parenting Program: Towards an empirically validated multilevel parenting and family support strategy for the prevention of behavior and emotional problems in children. Clinical child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view, 2(2), 71-90.
Sanders, M. R. (2008). Triple P-Positive Parenting Program as a public health approach to strengthening parenting.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2(4), 506.
Sanders, M. R., Markie-Dadds, C., Tully, L. A., & Bor, W. (2000). The triple P-positive parenting program: a comparison of enhanced, standard, and self-directed behavioral family intervention for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early onset conduct problem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8(4), 624.
了解更多与心理相关的知识、研究、话题互动、人物访谈等等,欢迎关注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学社区,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