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最早起源于远古时期的“腊祭”。传说腊尽春来时,人们会杀猪宰羊祭祀上天与祖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免祸免灾。人们用朱砂涂脸,鸟羽作为食物,又唱又跳,热闹非凡。《礼记·月令》中说到:“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且更始。”意思就是从春节开始,万物将步入新一轮美好的轮回。
春节在民国以前是迎接立春的节日,而正月初一则称之为元旦,但从民国时期开始,“元旦”之名被公历的 1 月 1 日“夺”去,正月初一则改称春节,但实际上,从腊八到元宵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春节,部分地区甚至延续到二月初二的龙抬头。
春节的历史悠久,作为我国最古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千百年来形成了众多习俗,部分习俗随着社会的变迁消失,还有相当一部分则保留至今。
祭灶。南宋范成大的《祭灶词》这样说到:“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从先秦时的五祀之一,发展都后来,灶神成为向上天汇报人间善恶的神仙,人们准备很多甜食,希望吃到甜食的灶神能多说好话,也有酒糟涂灶门的习俗,这样灶神便熏熏欲醉,无法向上天言语。如今,在腊月二十三这天,每家每户都要打扫房屋、清洗东西,意为除陈布新,尤其是清扫厨房。从这一天起,人们便纷纷置办年货,年味渐浓。
贴春联。我国最早的春联出现在宋代,据《宋史·五行志》记载,每年除夕,后蜀主孟昶都命学士题写桃符挂在寝宫门口。公元 964年,孟昶更是亲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春联又称“对子”、“对联”,是春节时贴在门上的由上联、下联和横批组成的吉祥语,用来除妖辟邪。到了明代,朱元璋大力提倡春联,并开始采用红纸写对联。至此之后,春联广为流传。
祭祀。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记载:“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在除夕这天,有的到野外给祖先上坟,有的到宗庙祠堂拜祖,也有在家中摆上祖先牌位,陈列供品,作为对先祖的追念。
年夜饭。清代文士顾禄在《清嘉录》中说到:“除夕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祥语,名曰‘年夜饭’,俗称‘合家欢’。” 在除夕夜,年夜饭对国人来说意义非凡,漂泊在外的游子都会在这天回家,与家人相聚吃一顿团圆饭,席上通常要为不能回家的人也摆放一副餐具。
守岁。西晋周处《风土记》记载:“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这是记载守岁风俗最早的文献典籍。这种年年守岁的风俗习惯,一直被沿袭至今,人们在看春晚、打麻将等活动中守岁,借守岁辞旧迎新,寄予对新年的美好愿望。
放鞭炮。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 鞭炮起源于“庭燎”,古人称之为“爆竹”,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爆竹的本意是驱逐鬼怪恶魔,经过演变,放鞭炮逐渐演变成一种习俗,以求过个平安年。如今,春节期间,人们都喜好放鞭炮,热闹的鞭炮声让节日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拜年。柴萼的《梵天庐从录》一书中记载到:“男女依次拜长辈,主者牵动出谒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 大年初一,人们互相拜年,走亲访友,互赠礼物。随着手机的普及,人们更多的通过电话的方式拜年,无论形式怎么改变,拜年这一习俗却是代代传了下来。
赏灯。宋代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写到:“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各有说法,主要是西汉祀太一说、东汉燃灯表佛说和魏晋道教祀三元说三种。三说虽有所不同,但都以灯火祭神为元宵节的起源,只不过各自所祭神灵有不同而已。如今,各式各样的花灯把夜晚装饰得分外美丽,赏灯的习俗流传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