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尊门 发表于 2019-9-7 19:53:52

有哪些父母的教育方式,让你觉得很惊艳?

都说原生家庭很重要,大家有没有推荐的家庭教育方法呢?孩子的财商应该如何培养呢?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19-9-7 19:54:08

今天刚好是宝宝一周岁生日,抽空分享4点我觉得非常实用的育儿经验。(身边的家长朋友们都认为很棒)
1、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替代孩子成长

香港教育压力非常大,很多孩子还没出生,就已经开始在各名校排队报名,本地幼儿园基本都要报10所以上,面试动辄就是几位老师面一个孩子。在香港,很多早教班是幼儿园办的,他们会优先录取自己早教班的小朋友,所以竞争特别激烈。
我们在女儿Lydia刚出生15天的时候,就给她报名了早教班,即便这样,在很多学校看来也只是不算太晚。
我们让Lydia上早教课的目的,不是一定要让她在课堂上学会什么知识、技能,而是希望可以丰富Lydia的日常生活,培养她的社交能力,未来社会人工智能会取代很多工作,唯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永恒的。
在Lydia学习早教课之后,我们发现她最大的进步是:

① 不会害怕特别陌生的环境和看到很多人,不会像一些小朋友很容易哭或者害怕。
② 专注能力有所提高。
我相信以后对Lydia去幼儿园面试,或见一些人比较多的大场面时,会发挥得更加稳定一些,不那么容易被惊吓到。


2、再忙也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

我和Alfred的工作虽然比较忙,但总会争取很多时间陪伴小Lydia。有时我妈会抱着Lydia来我们的办公室玩耍,顺便也看看爸爸妈妈的工作;
下班、周末就专心陪她吃饭、出门逛街、游泳之类的,她虽然还很小,但她也会感受到我们很爱她,她能在这个家庭氛围下快乐成长。

陪孩子读书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0784645070274560
我们夫妻俩奋斗最大的动力,是那些钱无法买到的东西:比如陪伴孩子一点点长大变高,亲眼看着她每个早晨都和前一天有小小不同。
前两天我和Alfred加班,晚上8点刚刚培训完新同事,看到Lydia来送水果宵夜!姥姥说Lydia洗了澡准备睡了,因为我们一天没见她,特意睡前来看看爸爸妈妈。
我亲了又亲Lydia,眼泪都快出来了。家庭和爱真的是我们最强的后盾。为了家人,有什么理由不勇往直前!


3、有规律地培养孩子的习惯,不强制孩子去做某些事

我们看到身边有些父母,对孩子有一种强烈的控制欲望,一定要孩子按照他们的指令生活。他们很多时候所认为的“是对孩子好”,在孩子看来其实是种痛苦。
最常见的就是:强制孩子吃饭,强制孩子学习,强制孩子睡觉。
我们尽量培养Lydia吃饭睡觉的生物钟期,但如果孩子偶尔不想睡觉或吃饭,也可以给孩子一个宽松期,在有弹性地陪伴下,让孩子去做一些事情。
4、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理财观念和习惯

以前父母总对我说,他们能提供给我最好的是教育。但我对女儿,不仅要给她最好的教育,还要培养她正确的金钱观念和财富传承的意识。
今天是Lydia一周岁生日,我们会送一支世界500强的股票作为她的生日礼物。
虽然Lydia现在年纪尚小,对钱没有任何认知,但作为父母,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很多家长送给孩子的礼物基本都是玩具,小朋友们玩一段时间就会扔掉,很浪费,而且这些东西会贬值,但股票是可以升值(跟股神巴菲特一样,我们是价值投资者,会长期持有看好的股票),在未来可以分红、变现,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我们认为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意识,让他们在我们的陪伴下开始知道什么是金钱,什么是理财,让Lydia从小潜意识里就埋下“富人思维”(《富爸爸穷爸爸》里富爸爸的对待金钱的态度)。这既是一种对智慧的传承,也是对小孩责任的培养。


在我们小时候,爸妈总是向我灌输:
好好工作就是赚钱的唯一途径,因为钱是辛苦赚来的,所以要学会攒钱。爸妈除了买自己住的房子外,不会去做其他投资,导致我以前完全没有”让钱帮我工作”的概念。 后来工作后,才慢慢培养起财商观念,所以才特别明白让女儿从小养成正确的财富价值观,这对她的未来有多么重要。
财商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财产管理分配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格、品德和诚信的教育,我们十分注重孩子的理财观念和习惯,因此专门研究了一套完整的儿童财商体系,用来培养女儿Lydia。
通过日常的生活有意识的培养,让Lydia认识到财富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而得到,爸爸妈妈的财富并不等于她的财富,她的财富要通过她自己的努力去创造。


我们不能让孩子过分自卑,也不能够让孩子因为家庭有钱而过分生出无畏的自信。
现在电子支付覆盖全国,孩子都天真以为手机里有很多很多钱,买东西时扫一下就可以,根本不知道钱是怎么来的,更不明白赚钱的辛苦。
香港有一些教育团体会举办亲子活动,让父母带小孩去体验餐厅打工。等Lydia再长大一些,我们也准备也会带她去体验,培养她的独立性,让她知道赚钱的不易。我们知道国内有很多家长,很溺爱孩子,但我们家人从来不会过分宠爱。因为孩子只会形成过渡依赖,失去独立性。


我相信被爱环绕长大的孩子,一定是最幸福、最温柔、最坚定的孩子。
Lydia会在怎样的环境成长,看到怎样的世界,我们只能尽力守护和教育,但无法保证她一生都只看到美好。在大环境的穹顶和生命的无常之下,谁都不能保证独善其身,唯有学会变通的能力才能在不同环境好好生活。
我们只希望孩子和我们一样,对人生多一点感恩和敬畏,少一点理所应当的优越。对别人多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悲悯和同理心,少一点精致的利己主义和事不关己的评判。


我们是@香港金融侠侣,来自沃顿和哥大的娜娜 & Alfred,爱事业也有情怀的香港金融夫妻档。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19-9-7 19:54:37

说到让我觉得惊艳的教育方式,第一个就是这位父亲,为了阻止自己未成年的女儿穿过短的热裤上学,亲自穿上热裤。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0773489551134720
我想起我初中的时候,那个时候学校要求全部女生必须剪短发,这个要求已经很不近人情了。
可是有的家长为了响应学校的要求,带自己女儿去理发店剪了一个快要比男生还短的短发,第二天那个女生几乎一整天都趴在桌子上哭…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外的一些家长,虽然学校的要求没法改变,但是他们会好好安慰自己的孩子,带女儿去剪个好看的短发。
我不认为短发长发能对成绩有多大的影响,也不认为响应学校的要求,老师就能更重视这名学生。
我也只是个20不到的年轻人,不能妄言教育,但是我觉得良好的教育前提是要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而不是自己的服从者。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19-9-7 19:55:17

大家好,我是郝景芳,一个科幻前瞻者,也是一个社会政策研究者,还是一个三岁女儿的妈妈;我是王立铭,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导、神经生物学家,我们都是儿童教育项目「童行计划」合伙人。
针对你的问题,我想谈一下我的想法。
麦肯锡的一位咨询师,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做《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从逻辑思考到真正解决问题》,里面讲到了一个叫做「空雨伞」的思考工具。天空的空、下雨的雨、雨伞的伞。
空,就是指抬头看天空,代表的是事实信息。
雨,就是说看到天空乌云密布,推测准备要下雨。所以」雨「代表的是对事实的分析、解释还有预测。
伞,就是说带伞出门就不会被雨淋湿,也就是指在了解了事实和解释之后采取的行动,代表的是「解决办法」。
那怎样把它变成孩子能用的思维工具呢?我举个例子。想象一下,你跟孩子回家的时候,在小区门口看到了停水通知,这时候,就可以运用空雨伞的思维工具。
你可以试试问孩子:
1、如果家里停水的话,咱们有哪些事情就暂时做不了了?
这里的「空」就是停水这个事实信息。
2、孩子可能回答说,我们不能洗澡了,不能浇花了,不能做一些需要用水的家务了。
这里就是我们前面说的」雨「,在引导孩子根据停水这个事实,去推测还有什么事情会发生。
3、接着,再追问一句:那如果我们想要在家里面洗澡的话,我们回家以后要怎么做?这时候,孩子可能就会想到说,嗯,那我们回去以后就要马上把水储存在水桶里,这样就可以洗澡了呀。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赤月 发表于 2019-9-7 19:55:27

我一直认为,最好的教育来源于家庭,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看了这个视频你就懂了

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0883896748027904
人天生就有本能的模仿力,特别是在幼儿阶段。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为孩子做导向,孩子的模仿是无意识的,却时时刻刻发挥着作用,当遇到相似的事情,孩子潜意识就会去学父母的做法。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母亲和父亲在儿童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环境。”
所以说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首先取决于父母。

赤月 发表于 2019-9-7 19:55:56

我号官方推荐儿童剧院编导夏东海,大神教科书式的教育方式在今天上了某平台热搜。当年只顾看夏雨夏雪夏冰雹三小人相爱相杀,现在回看,《家有儿女》哪里是家庭喜剧,分明是电视剧版的育儿百科。
这个涉及三胎养育、重组家庭、隔代育儿的问题家庭,集合了家庭教育的所有难题,孩子的早恋问题、社交问题、学习问题层出不穷,但是几乎都被育儿男神夏东海完美化解。
先举例题主问的财商教育。刘星想买一双昂贵的球鞋,刘梅不同意,但夏东海帮他买下了。不过要求是先付首付款,以后每个月都要还钱,钱不够随时收回鞋。夏东海说这叫按揭买鞋,对于孩子来说这种经济教育真的很赞。


作为非亲生父亲,有着强烈的参与育儿的自觉性:
微博@李米
努力与孩子建立良好的相处方式:
微博@李米
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父母的所有品,充分尊重孩子的个人隐私:
微博@李米
直面孩子成长中的挫折教育,不回避不夸大,提供正确的引导,下面这段话是真理啊
微博@李米
孩子是什么样的人,不在于我们希望他成为什么样,而在于我们是什么样的:
微博@李米
孩子的社交无大事,放开手,交由他们自己处理:
微博@李米
是非明辨,奖惩分明,对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影响重大:
微博@李米
敢于直面育儿路上的过失,从自身分析检讨,及时止损:
微博@李米
我不是超人,但我希望在你心里我无所不能:
微博@李米

赤月 发表于 2019-9-7 19:56:05

这里的答案都很好,可惜的是,在这里看回答,努力思考的是我们,而不是我们的父母。
===========================
分享一个我看过的最好的,关于父母教育的视频

李玫瑾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与对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0830751476957184
完整版在这里: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9598952?from=search&seid=5216532055175941332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19-9-7 19:56:39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中国诗词大会》的总冠军,夺冠时年仅16岁的“国民才女”武亦姝。
她在今年的高考以理科成绩613分的好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进入清华的新雅学院学习,已经开始军训了。
她的优秀和成功其实和父母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在武亦姝童年的时候,她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是书,而且都是一些“有营养”的书。
除了一直浸泡在“书海”之外,武亦姝的父母还和女儿自编自演书中的故事,玩起诗词接龙的游戏……
最重要的是,当别人的父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玩的忘我的时候,武亦姝的家长从下午四点半开始,一回家就主动关掉手机,陪孩子浸泡在知识的海洋中让孩子竭尽全力汲取知识的营养。
而且人家父母并不是每天闲的要命,所以想关机就关机了。
相反,武亦姝的父亲反而是一名律师,业务往来是很需要手机的。
但望女成凤的想法让武亦姝父亲在手机与女儿之间能够寻求“最大公约数”:有需要手机来与他人交往,下午四点半之前必须全部搞定,四点半之后,他直接关机。
武亦姝的家长在家从不玩手机,用准时关手机的这种方式陪孩子看书,我觉得这样的家长是真正负责且在认真培养孩子的家长。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放纵和不克制跟父母的影响是有很大关系的。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19-9-7 19:56:51

关注这个问题好久了,要做第101个回答的宝宝~~!


说一个非常小的事儿:
前两天妈妈来北京,我想带她去京郊景区逛逛。为了省心方便,就报了个半自由行的团去古北水镇。
决定目的地后,我开始各种翻飞猪马蜂窝携程去哪儿…看哪家店靠谱,生怕服务不好我母上大人!
这期间,我看到一条买家的评价,内容大概是:
“生理期或者有什么不方便的人,就不要出门玩儿了,上卫生间什么的,会很耽误大家的时间!”
(看了太多家店铺找不到原图了…我也因为这条评价,直接退出了那家店…)
我这个人对戾气比较敏感,所以被这句话轻易洗脑了。在出发的前一天早上,好死不死的我大姨妈还真就来了……我脑子里竟然第一个浮现了那条评论,有点担心自己中途会耽误别人时间。


第二天上了大巴车之后,我们等了一会儿。
过了约定出发的时间,有一组人还没有到,导游一遍遍的打着电话催,车上也不断有抱怨声。
这种气氛里,孩子自然最坐不住了。坐在我前面的小女孩有点儿不耐烦地问她妈妈:
“妈妈车怎么还不走呀?”
大家可以想一下
这个时候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回答孩子?


这位妈妈很年轻,看着也就是85或者90后吧~她想都没有想,特别自然的告诉孩子:
“因为有人还没有到~我们是一个集体,如果一个人没有到的话,大家就都不能走~你们在幼儿园是不是也一样?如果一个小朋友没有到的话,就需要等他,因为你们是一个集体,对不对?”
卧槽惊了……
对比之前那条评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教育孩子,甚至说每个成年人能这样思考问题,是不是就会少很多戾气。
首先,孩子知道了,一个集体里,如果自己迟到了,其他人就要等她,这是不好的,她等过别人,自然知道不该这样;但同时,如果她再遇到这种事情,或者真的有人因为不可控的原因,耽误了她的时间,她也不会急躁的像那位网友一样,不理解别人,她有了集体意识和宽容意识。
但更重要的,我觉得如果凡事,她都能站在这样的角度去考虑,格局也会比动辄抱怨的人大得多。当然我这里不是鼓励迟到,但是作为父母,在他人做错事的时候,不急着归责于别人,而是让孩子正确、有共情心的看待一件事情,本身就是一种高级的教育方式吧~


最重要的…像我这样的怂比,也不用总活的战战兢兢了………(小写加细18号字)

赤月 发表于 2019-9-7 19:57:01

泻药。
无独有偶,从上海到广州的火车上,我想把自己看到的些人,经历的一些事情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在上海站上车,是Z99班次的,感觉火车比上次做的K512的车厢明显要小,狭长的过道,一上车就看见陆陆续续地挤满了乘客,其中,有一家四口吵吵闹闹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上了车,找到了我的位置,迅速把行李书包放好,过道上有一辆婴儿车,里面一个大概1岁的宝宝在哭着不停,旁边一对夫妇和一个6-7岁的小女孩。
K512
婴儿的哭闹声,乘客的繁杂的吆喝声充斥着整节车厢,我坐在空着下铺上,给那些上车的乘客让道,一边看着那一家四口。
那男人有点胖,在这狭长的车厢过道里就显得笨重,那女人,扎着头发,在一旁一边安抚着小女儿,一边大声地叫着她女人从包里拿出奶瓶,由于过道空间拥挤,她没有及时在包里找到妹妹的奶瓶,那女人——她妈妈就大声的训她:“你聋了吗?我叫你那奶瓶给妹妹,你听到没有。”她这么一叫,小女儿就哭得更大声了。
她好像心烦意乱的,随后就是啪啪的一巴掌打在她大女儿的脸上,瞬间,那女孩就哭了。
“妈妈,你为什么打我”,红红的脸上,委屈极了,随后吃力地从包里掏出妹妹的奶瓶。
“我打你,还问为什么,你能问为什么吗?”
“好好反省一下自己错在哪里?”
大女儿和小女儿的哭声同时迸发出来,穿遍了这节车厢。
坐在一旁的我,被眼前这位母亲的操作震惊了。
车上的广播在一遍又一遍的放着,这是车厢也是人满为患,行动有点困难,我只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脑海里又重新浮现了那位母亲的做法。
那位母亲,把小女儿安抚好,交给她老公看管,拉着大女儿下车教育一番。
我隔着玻璃窗,看着那位可怜的孩子。
“你知道错了吗?”
“你不知妹妹饿了吗?她要吃奶,就像你饿了要吃饭一样。”
“妈妈,我不是故意的。”
窗外的小女孩,一边抽泣,一边无辜地说着。
看着被妈妈冤枉,被妈妈打耳光,心里肯定是难受极了。
“你再不听话,我就把你扔下去。”
她妈妈一边威胁着。
“妈妈,我错了。”
“我以后不敢了。”
“知错就好了。别给我添麻烦。”
可怜的小女孩
我真的打心里同情这位小女孩。
她明明还那么小,却要承受爸爸妈妈这样的对待。
她,小女孩到底错在哪里?
我至今都都没有想明白。
错的,是她母亲的教育方式。
对于一个六岁的小孩子,无论她做错了什么事情,都不应该以这样暴力的手段对待她。万一,不小心伤害到她呢,她还是一个孩子啊,她的身体承受的了吗?
小孩子6岁之后,就会记忆认知了,暴力的家庭教育方式,只能会给她的成长造成阴影。只能会让她过早地形成逆反心理,从而加剧家庭矛盾。
在我们国家,很对家长往往会担起权威者的角色,爸爸妈妈说的就是对的,孩子不能问为什么,只能按照父母的要求做。一方面扼杀了孩子的天然好奇心,另一方面扭曲了孩子的心理,孩子长大了只会唯唯诺诺。
很多时候,有些父母会用成年人的眼光和方式对待孩子,对孩子的要求苛刻,用成年人世界的那一套去衡量孩子的做法,我觉得很可悲。
还有些父母一旦有了二孩子,对大孩子的爱就会倾斜到最小的孩子上去,大的孩子也需要你们的爱啊。请你们不要做一个偏心的家长,请多一点关爱他们吧。
孩子还是孩子。
以上,就是个人在旅途上的所见所闻。
最后,那个小女孩能够健康成长。
就此搁笔。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19-9-7 19:57:40

这个问题下,不得不吹爆陈美龄。
这位曾和邓丽君齐名的当红明星,在日本唱歌期间,因不满日本“瞧不起女性一边工作一边养娃”的文化,怀二胎时直接带着大儿子前往斯坦福读教育学博士。然后接下来的十几年里,她一手培养的3个儿子也都相继考入了斯坦福大学。
这个女人是真的牛。
很多朋友应该都知道她了,这几年她这【父母不能做的10件事】的视频也算是火遍各大网络媒体了,我微博里也收藏好几年了。
(诶,我为什么还在学生的时候就收藏这种东西,emmm)
我想,如果我没有准备好自己的脾性、没有修炼到她这个状态的话,我是不会去着手要小孩的。
我实在太太太太迷信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了,不能保证可以养好教好小孩子的时候,那就先把自己养好教好。


呐,扯远了,那个视频给大家搬来了,我觉得可以完美回答这个问题。
出处见视频右下角,侵删。

家长不能做的10件事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0883619135393792

赤月 发表于 2019-9-7 19:58:32

@知乎亲子 谢邀。
我说一个我爸爸朋友教育孩子的故事,也是很厉害了。
我爸爸有个朋友,是本地有名的有钱人。儿子也长得又高又帅,一路考进了一所南方的211。
大学一开始军训,因为颜值高,性格好,人又很大方,这小伙子就立刻吸引了一大批女生的注意。军训间隙的时候没事就围着聊天啊,送水啊啥的——据说比教官还受欢迎。
但是小伙子其实早有了心仪的异地女朋友了,对感情也比较认真,又不敢和自己女朋友说,于是和他爸爸求助。过了两天,得到他爸授意的小伙子报名了勤工俭学,去食堂帮忙收拾厨余垃圾去了!
别人军训完了去食堂喝糖水,买饮料,他在一边负责把一车一车的餐盘和筷子啥的整理好运走。
做了一个多星期,同学里关于他到底是不是富二代的议论渐渐被别的热点取代,饭堂的空调一般,围着他的姑娘们也被脏兮兮的餐盘吓跑了,偶尔有个痴情的想多留一会,也被旁边的同学大力拖拽走了……
目的达成了,也该撤了吧?没想到这小伙子觉得勤工俭学很有意思,还能锻炼身体,最后他在食堂坚持了整个学期!
有钱又能随时放低身段,为达目的既不怕跌面子又肯吃苦,你说未来的世界,是不是属于这种人的?佩服,佩服。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19-9-7 19:58:50

我的姑爷有习武的习惯,经常会教人一招半式。
我从小就很怕他,同时也非常喜欢看他表演的一些招式。
我记得我小时候脾气很不好,我经常会跟我爸妈吵架。
有一天,我坐我姑爷车的时候,他告诉我
“如果你一个星期都没有跟你爸妈顶嘴、吵架,我就教你轻功,会飞的那种。”
我当时应该是太小了,又经常听一些伙伴吹牛说他们可以看到会飞来飞去的人,一想着这是我一个翻盘的机会,我也即将会飞来飞去了,随即答应下来。


过了一段时间,我去姑爷家里找他,我说我坚持了一周多没有顶嘴、吵架,请教我轻功吧。
姑爷笑了笑,算命一样掐了掐手指然后说我顶了两次嘴…
看他那么认真我就感觉不大妙,但是印象中好像确实有我回嘴的时候,只是也不太清楚…以为姑爷用什么“天算”把我算出来了…
然后跟他来了第二回合,他说我一年两学期成绩在班上拿前三,就教我遁地啊、飞啊、钻啊这些,如果拿第一教我隐身术…


我…我tm还真的信了,以前每天放学回家吃完饭就是看电视,后来我会主动叫我妈教我做题了……
我记得我当时认真学习后,我看老师和同学们的眼神都跟以前不一样了,总觉得自己只要努力学习一年,就可以离开学校行走江湖成为大侠了…
再更一个惊艳的反例…
我们一大家人在姑爷家玩的时候我犯了错,被叫认错+写保证书。
写完了保证书后,我三爹(爸爸的亲妹妹)跑来悄悄告诉我说写完保证书后,再在这张纸后面写个:保证期三分钟。说这样以后我就可以再犯啦…
接着我便照做了,当晚第二次犯了(好像是不能说脏话),又被打手板心了,但是我死都不认错,说三爹告诉过我这个写了三分钟就只有三分钟的效果,我第二次犯错只能惩罚我再写保证书…
然后我又挨了打…
妈耶 好坑啊。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19-9-7 19:59:13

都说原生家庭是父母最好的老师,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
从生物学角度看,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这也就意味着,孩子出生以后,一部分是父母双方基因的结合,另外一部分则是由孩子的成长环境决定的。
孩子的基因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那就只能去改变成长的环境。
而改变成长环境最重要的,就是父母,因为在孩子的童年,和父母的相处,甚至可能会决定孩子一生的成长。
个人觉得,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可以做这些方面的表率:
一、引导孩子成长,而非去强行塑造
二、以自己为表率,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
三、避免在孩子面前呈现自己的重大缺点,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
四、让孩子得到充分的锻炼,让他在小时候就培养起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19-9-7 19:59:45

我妈。不能说惊艳,但我至今都觉得“这个女人是真的厉害”(我妈应该不上知乎,万一看到这句话别打我QAQ)
讲一件小事情:
我上初二的时候,大概是在2005年吧,那时候我的学习成绩还蛮好的,全班第3的那种,但你知道的,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第3总会被拿来和第1,第2做对比:
你看XXX又考了第一;
下次要再努力一点啊;但这些话,从小到大,都没从我妈嘴里说出来过。
如果我今天要讲的是这个,你们可能会失望:不就是不跟别人比较嘛,这也没啥惊艳的啊~
但重要的在后面:我妈不是不比较,她是分情况比较,并且站在我的角度比较。
那时候和我经常在一起玩的女孩子,就是我们班级的第1名。
我们会一起回家,一起上学,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她长得好看,初二就被我们学校的“混王”看上了。
PS:所谓的混王,其实就是在我们当地特别有钱的某家的儿子,算富二代吧。而且他爸爸在我们当地是很有势力的那种,在学校没有一个人敢得罪他。
被这种人看上,小女生的心自然是会扑通扑通跳的,所以,他们就开始“明目张胆”地谈恋爱了。
这个“明目张胆”,不止是全学校都知道这个女生是混王的女朋友,不能得罪;而且“这个女生的家长知道了以后也在默许”...
可能她的父母觉得从小就攀上这么个关系也是好事???(说实话,我到现在都不能理解她父母对于初中谈恋爱的默认)
咳咳,继续往后讲。
当时,那位小混混给了她一个手机(到现在我还记得,是翻盖的,红色的),用于短信和电话联系。
那可是2005年啊,在我们镇里,很多大人都不一定有手机可以用,但一个初二的女生就这么拥有了,是件多么让人羡慕的事情~~~
我作为每天和她一起上下学的人,自然也是有点嫉妒的... 可我也从来没有在任何人面前表现过这种嫉妒和渴望。
然后,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
在某个周末,我妈带我去姥姥家吃饭,吃完饭就突然送了我一个礼物,一个不大的盒子,打开之后,里面是一部直板手机,牌子是天宇,壁纸是超级女生何洁。
天知道那一刻我有多开心啊,全班第2个拥有自己手机的人~(有一种小心思被我妈看穿的感觉)
其实那时候上学根本用不着手机,但由于被开心冲昏了头脑,拿到手机就摸索着打开mp3播放音乐了,也没去问我妈为什么突然送我这么个礼物。
只是模模糊糊地记得,我妈好像和我姥姥说了一句话:不能让孩子觉得,想要手机就得去找有钱人谈个恋爱。
——
这事过去很多年了,今天看到这个题目觉得必须来答一下,我妈,是真的牛批!

赤月 发表于 2019-9-7 20:00:21

我的父亲是一名飞行员,从部队复员后去了某航空公司当任职。
父亲从小就带我走上了裕兴电脑,小霸王游戏之路。
那时候的坦克大战,
他让我守家,自己就左攻右挡,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抵御到了最后一关,直至胜利通过。
每到这种高光时刻,父亲把我举得高高的,看着他灿烂的相容,活像个孩子。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我们俩热血格斗。
玩过黑卡的同学都知道,日本的小卡带游戏很精致,也很耐玩。
那时候,不知道秘笈。父亲也不懂日文,我们瞎选总被电脑虐。
后来,父亲学聪明了。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我们俩除了名字不一样,剩下血型,体重什么什么的都一样。果然,我们配合我绝技是9级,最高级。为此,我们付出了无数回的失败。
看着那从天而降的白色旋风,扫荡者一切罪恶,包括威胁我们前进的两个敌人。我就有种荣誉感和使命感。
我们用了很久很久时间,经历了太多被虐,父亲让我寻找原因,我们为什么输?怎么才能赢?
幼小的我就朦朦胧胧说出几点看法,父亲点点头会鼓励我继续说。说实话我不太懂,父亲会耐心给我讲解一番游戏机制,接着会引给我一个观点,从而让我思考这样是否行的通。终在找技巧被虐,试错找经验的情况下,父子把双胞胎Boss斩落。
现在我玩吃鸡手游,带着父亲一起玩,他毕竟是飞行员,也不晕头转向。唯一不足之处,反应能力下降太多了,总是先看见人停顿许久,找开枪键。除非遇到的是人机,他也能打好久。
和他一起在和平精英驰骋时候,又想到了父亲带着年幼的我在无数卡带里拼杀,那里有我童年最美的记忆。我童年的幸福之处在于,父亲没有给我报大量的补习班,他会带我玩,肯花花时间陪我,会引导我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虽然是游戏但是一通百通,我还是感谢他教会我面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思考方式。
我的成长伴随着父亲参与的身影,小时候我是他的“小迷儿”,世界第一父吹,长大后我要用宽厚的背脊保护父亲。
下面说说自己的看法。
培养优秀的孩子,应当从小引导阅读习惯,为什么说犹太人是最聪明的人种。他们的图书馆每隔几条街就一个,阅读获取知识已经是全民都认可的最快晋升阶层通道。
咱们老祖宗也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读书的重要性。
犹太人还有一点被广大民族学习的地方,从小培养孩子财商。犹太人善经商,天下人尽知,大名鼎鼎的格林斯潘、伯南克、巴菲特、索罗斯、摩根家族、雷曼兄弟、所罗门兄弟都是犹太人。毫不夸张的说,世界金融中心的美国华尔街都是由犹太人所掌控的,华尔街80%以上的投资产品都是犹太人发明。
他们会鼓励孩子去理财,不怕试错,无论得与失,家长都会帮助孩子总结经验。让孩子从小树立投资和风险观念,金钱不罪恶观念,如何正确使用金钱等等。
情商中的共情能力和同理心,用咱们通俗话讲就是换位思考,事怕打颠倒。一个听话懂礼貌的孩子相处起来绝对很舒服,一个能为别人考虑的孩子是赢得尊重的,他们的朋友一定会不少。
越早的培养孩子高情商,他们越早懂得人与人的关系,如何打交道。
我觉得这三方面假如一个孩子都能尽善尽美,真的,这个孩子已经非常出色了。
读书和阅读对标大量知识为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财商为以后的理财投资打下坚实基础。情商为以后的与人相处打下坚实基础。
足够了,小时了了,大未为佳。不存在的。

赤月 发表于 2019-9-7 20:01:04

北京五号线地铁,这个小孩子一直说累,想坐着。
妈妈一直跟他说“这些叔叔阿姨上一天班很累了,你都5岁了可以自己站好,不需要让座啦”
说是这么说,可是妈妈还是蹲下来,让儿子坐在自己腿上。
家人的爱才是最让人温暖的吧!

孔子世家 发表于 2019-9-7 20:02:03

我想到了《傅雷家书》,里面有2篇傅雷写给孩子的信,我觉得非常经典。


第一封家书,写作时间是当儿子精神消沉的时候
1954年10月2日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第二封家书,写作的时间是当儿子欣喜成功的时候
亲爱的孩子:元旦一手扶杖,一手搭在妈妈的肩上,试了半步,勉强可走,这两日也就半坐半卧。但和残废一样,事事要人服侍,单独还是一步行不得。大概再要养息一星期方能照常。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的等着。果然昨天早上收到你来信,而且是多少可喜的消息。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泪横流的。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能够把不朽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扬光大,传布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荣的使命!孩子,你太幸福了,天待你太厚了。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你。还加上古今的名著,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孩子,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的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
赤子之心这句话,我也一直记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你那位朋友说得不错,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
音乐院长说你的演奏像流水、像河,更令我想到克利斯朵夫的象征。天舅舅说你小时候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命,而你的个性居然和罗曼·罗兰的理想有些相像了。河,莱茵,江声浩荡……钟声复起,天已黎明……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滔滔不竭的流水,流到每个人的心坎里去,把大家都带着,跟你一块到无边无岸的音响的海洋中去吧!名闻世界的扬子江与黄河,比莱茵的气势还要大呢!……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冲斗牛的表现才对。
你说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眼前你感到的还不过是技巧与理想的矛盾,将来你还有反复不已更大的矛盾呢:形式与内容的枘凿,自己内心的许许多多不可预料的矛盾,都在前途等着你。别担心,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一步!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没有perfect[完美,十全十美]的一天,人生也没有perfect[完美,十全十美]的一天!唯其如此,才需要我们日以继夜,终生的追求、苦练;要不然大家做了羲皇上人,垂手而天下治,做人也太腻了!

引用豆瓣网友绿水高山的书评:
初读《傅雷家书》时,有一丁点的排斥,觉得那些信里说教的口吻重了些,让我想起了母亲的絮叨,想起了居高临下的教育。
慢慢地,开始被吸引,懂了傅雷夫妇的爱子之情,也体会到了字里行间的温暖和真诚。《傅雷家书》里,饱含着为人父母者的责任,充满了对子女炽烈而深沉的爱,传递着对真理、对道德执着追求的精神。
这是一个严父,也是一个良师,更是一个益友。
这是一对父子,也是一对知己,那种心灵和精神上的高度共鸣、相互映照,让人艳羡。
这里还有一对夫妇,他们在人生路上携手同行、相互扶持,是多么美妙的琴瑟和谐啊!
傅聪评价父亲:“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秒又率直。”在这些信里,流淌的不仅有温情,也有智慧,对生活、工作、理想朴素而又深刻的见解。这些家书里,包含着傅雷那颗炽热、剔透的心。于是,可以明白,为什么当年的大师们,足以让今天的同行们高山仰止,他们创造了一个今人多难以企及的高度——“德艺具备,人格卓越”。
等待儿子家书时的惶惶不安,收到信件时整天整天的兴奋,为儿子手抄6万字的“希腊雕塑”译稿,给儿子和儿媳用不同的语言写信,这就是天下父母心。
《傅雷家书》不仅在教人如何为人父母,也在警戒世人该怎样做人子女,更在指引着我们,对生活,对工作,该有怎样的态度和追求。
傅雷教导傅聪要有计划地工作生活,减少不必要的时光消磨,要有“安排的技术”。
他说:“越是轻视物质越需要控制物质。”所以总是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授以家庭经济计划的经验和心得。
他不时为儿子准备书,或是推荐好书,指导他们多看正经书,不能光把时间用于消遣读物。
他还总是细心地指出儿子的书信中的错误,他告诉傅聪该如何用丰富的词语表达感情。
当然,他们还一起探讨钢琴演奏的技巧,彼此分享对艺术的感受和看法。
几十年前父母与子女间的对话,今天读来,依然让人受益多多。
很悲愤,这样的家书在1966年嘎然而止,看到傅雷夫妇弃世之前的遗书,那冤屈难辨的屈辱、无人能顾的孤寂,让人怅惋。
他们最终也没能等回自己亲爱的儿子,生命就这样遗憾地划上了终止符。多年后,当傅聪的儿子可以阅读这些书信时,他会对自己的祖父母作何感想?又会怎样去理解那出在颠倒昏暗的年代里上演的人生悲剧?

铁笔居士 发表于 2019-9-7 20:02:10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马爸爸一则关于中国教育的演讲。
听完这21分钟的演讲,我听了感触颇深,我们有太多时候是“叫育”,到底什么样的方式才是真正对孩子有益,而不是填鸭式地读书学习备课做题?
或许这段视频也能给许多家长和老师带来启发,值得一看,引人深思,在教育这件事上,我们还有很多很多的路要走。
马云谈中国教育(视频来源于网络,侵删)

赤月 发表于 2019-9-7 20:02:35

讲一讲以前当老师时遇到的
1.我做的是机器人教育,所以去上课的一般是家庭条件非常富裕的。很多学生,对于金钱的理解就是我家很有钱。 但是有个同学却与所谓的富二代不太一样。
彬彬有礼,谦逊待人,不会有一丁点的桀骜。
时间长了,和父母聊天了解到,在学生五岁的时候,爸妈为了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和独立能力,想了一个办法。
每到六日他们会交给孩子两百块钱,告诉他:“这两百块随便你支配,但是是咱们三个人的一天的花费。”
学生开始超级开心,第一次就带着父母去了商场,看到了乐高玩具,一下花掉了大部分的钱,中午又去吃了他最爱的汉堡。到了晚饭时间,钱用光了。他以为爸妈会继续给他买好吃的,但是没有,晚饭只能去吃他最不爱吃的白菜。
第二天,他又如愿获得了二百块,这次他想去游乐场玩,还可以吃他最喜欢的冰激凌。结果还没有到中午,钱就花光了。中午时候饿的一直哭,爸妈却并没有给她买饭。到了晚上他又只能吃最不喜欢的蔬菜了。
后来,时间长了。这二百块。有时候他会和父母学着去买菜,有时候他会为自己的小玩具存钱,有时候会为父母买一些小礼物。
我们都见过富豪将自己的财产捐给慈善机构,却不会有人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所以他对于时间的把控,金钱的管理甚至比我还强。
现在我从他身上看到了远超同龄人的成熟。也许每个人的起点不同,但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决定了成长的速度。


2.前几天有个故事对我印象很深刻
大人问小孩:“你以后想做什么?”
小孩说:“我想当医生。”
爸爸说,医生好,挣得多。妈妈说,医生好,给家里人看病方便。
爷爷奶奶说,医生好,社会地位高,以后工作生活都方便………
小孩子内心想:“难道当医生不是为了救人吗?”


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真的千千万万种,无法说好还是不好。但是有一点,请不要用成年人的思维,来看待儿童的行为。否则,他们早晚会变得像你们安排的那样,平庸。

赤月 发表于 2019-9-7 20:02:58

作为教育从业者/3岁孩子家长,让我惊艳的教育方式有以下3点:
1.好习惯,从娃娃抓起
在我老家有一幢两层的小阁楼,背依一条小河,河水清澈,声如钟磬。爸爸在楼顶的平台砌了一个石桌,配一个石椅,古朴雅致,3岁的我每天便早早爬上楼,坐在那里背千家诗、三字经。
闲暇时,妈妈会用收音机放字母英文歌、儿歌,就是那种老式收音机。
现在想起来,爸妈的这些刻意行为,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我的学习习惯。让从没上过幼儿园的我,一路碾压其他小学生。


2.尊重孩子,引导而不是替孩子做决定。
亲戚朋友带小孩来家里做客,临走前要拿走自己孩子的玩具。这个时候一般的父母碍于面子会一口答应,却从不问物权所有者——自己孩子的意见,这其实就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
当遇到这种情况,我司同事小海爸爸是这样处理的:
他没有一口答应下来,而是直接跟亲戚家小孩蓝蓝说“这个是小海最喜欢的机器人,你要经过他的同意才能拿走噢,不然他会很伤心的”。
这时候双方家长都在,碍于面子,对方家长肯定也会鼓励孩子去问当事人小海。
小海爸爸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蓝蓝很喜欢你的机器人,想要拿走玩几天,可不可以呢?”
小海说:“自己不想玩具被拿走,这是他最喜欢的,拿走了就不能玩机器人大作战了,如果蓝蓝弟弟喜欢的话,可以多来我家一起玩。”
你看,把决定权交给孩子,又不会伤和气,才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正确方法。


3.高质量的亲子时光
都知道要多陪陪孩子,可你真的会陪伴么?
你刷抖音孩子看动画片,亲子之间毫无交流,这只是「陪着」不是陪伴。
高质量的陪伴,要求父母全身心投入。
0~3岁的孩子,是培养孩子安全感以及语言能力的黄金时期。每天晚上,我会给3岁的女儿读绘本、讲故事,读到某些故事情节,我会观察他的情绪变化,鼓励她表达自己的感受,不管是开心的,还是伤心的,好几本书都快被翻烂了。
这是女儿的书:
这是被翻烂了的绘本,孩子喜欢听,我也愿意经常给她讲,重复才是最好的老师。
这是一个系列的故事书:
这是一期完成的手工作品:
周末会陪她玩游戏、做手工,平时手机不离身的我,在这期间谁都不能来打扰。慢慢的女儿把我当成了好朋友,学会跟我分享自己的情绪、提出自己的诉求了。孩子的这些变化,家长不花时间不投入精力,是永远没办法感知到的。
所以高质量的陪伴,不是扔一个手机那么简单的事儿。
另外,父母以身作则,做好榜样,比跟孩子说一万遍道理更有效。


看完文章,有2件事需要你来完成:
1.点赞,让更多的人看到这篇内容(收藏不点赞的都是耍流氓,哼!)
2.关注我,让我们成为好朋友,嘻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哪些父母的教育方式,让你觉得很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