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心“究竟是什么状态呢?我们试着列举几个常见表现:
1. 非常在意外界评价,对他人想法极其敏感。容易多想,忍不住怀疑别人是不是在“针对”自己。
2. 不爱看悲剧,有时甚至不想面对世间他人的种种不幸,所以连严肃的新闻、纪录片都会躲开。
3. 一旦产生负面情绪,很容易越陷越深,很难逃离。一方面觉得很难过,却又忍不住会去想种种不好的事。
如果你觉得以上几条描述令你有些感同身受,那么也许你就是大家常说的“玻璃心”:1) 对他人想法敏感;2) 对环境、外界刺激敏感;3) 对自己的情绪也格外敏感 (Ni, 2017)。
除了令自己不愉快,上述特质还会给我们造成什么困扰?
是什么让我们不喜欢”玻璃心“,想要”治好“它?
我们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包括两个方面:
过激反应(overreaction)、对自我的过度保护(overprotection)。
他们常常对我说:“不至于吧。”
对”玻璃心“的人来说,需要承受的东西更多,一切也都显得更难忍一些。这也是为什么”玻璃心“的有些反应在他人看来有些过激:别人的一个小建议,都会让我们陷入自己是不是无能的反思;看了结局不美好的故事,就忍不住想世间是否本就没有童话…
这些别人看起来有点”夸张“、”不至于“的眼泪和难过,对”玻璃心“的人来讲都是真真切切的。而一旦进入这种思考模式,他们又很难将自己从情绪的泥潭中拔出来。因此,他们很可能对自己感到手足无措,不知如何面对。
我告诉自己:”远离这些吧。“
既然我无法麻木自己,别人也常常无法理解我,那我躲还不行吗?——这可能是很多”玻璃心“的想法,也解释了为什么他们不爱接触一些外界刺激。这作为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当然无可厚非,我们也鼓励积极自我调节、关爱自我精神健康的做法。但这种策略如果不小心使用,有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自我封闭,失去身边人的支持(social support),因此感到更绝望。
不难看出,”玻璃心“确实会影响心态和生活方式。可能也有不少人感到”玻璃心“这个词被滥用,变成了一种过于简化的标签,已经有些偏离最初的定义。
内心敏感不等于情绪不稳定,也不能和性格内向划等号(Aron & Aron, 1997):情绪起伏大,只是敏感的一种表现形式。同理,内向的人可能只是有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和足够满足他们社交需求的小圈子,因此不常向大众展现自己的情绪波动。这不代表内向的人天天都在唉声叹气,伤春悲秋。
怎么让小心脏不再像玻璃般易碎?
“玻璃心”只是一个性格特点,并不需要被严格意义上的“治疗”。
如果说真的有什么需要采取措施的,那无非是我们提到的在过激反应和过度自我保护上做出调整,以下是几个策略,供大家参考:
1. 勇于说不: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减少刺激因素,根本不踏进负面情绪的漩涡。我们不提倡一味逃避,最终走入自我封闭的极端。我们鼓励大家尊重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自己做朋友,不强迫、不质疑自己:正视自己的需求不代表软弱,照顾自己(self-care)也绝不可耻。
2. 现实检验(reality check): 很多时候“玻璃心”容易被过去的不愉快经历缠住,影响当下或未来的判断。这是我们要做的,是牢记过去已经过去,现在、将来都与过去不同。同时,现在也会过去,这一切都只是短暂的,没有过不去的坎,也没有不会亮的夜。如果觉得做到这一点很难,不妨尝试冥想、正念等方式来帮助自己活在当下,不被过去的阴影所扰。
3. 变“劣势”为优势:内心敏感的“玻璃心”们往往有极强的同理心,能够换位思考,同时也对他人更宽容。另外,对外界环境的敏感也让他们的感官像艺术家一样细腻,能探知到最细小的差别。这都是不“玻璃心”的人做不到的。既然认识了自己,不如发挥自己的特点,做做别人做不到的事。
4. 保证休息:这看似和“玻璃心”没什么关联,实际上却不失为一种简单又有效的对策。敏感,意味着我们每天要承受更多外界刺激,且这些刺激很多时候起不到正向、积极的作用。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认知容量(cognitive load),当需要承受的信息溢出,自然会感到无助。为了处理比别人更多、更强烈的信息,更应该好好休息,解放自己的容量(Sweller, 1988)。
以上~
===============
了解更多生活中的心理学知识,请关注我们哦 @KnowYourself
References
Aron, E. N., & Aron, A. (1997). Sensory-processing sensitivity and its relation to introversion and emotiona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3(2), 345.
Ni, P. Are You Highly Sensitive? How to Gain Immunity, Peace, and Self-Mastery!. PNCC. (2017)
Sweller, J. (1988). Cognitive load during problem solving: Effects on learning. Cognitive science, 12(2), 257-2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