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天窗说亮话,这篇文章作者有明显的OXTR基因遗传病症状。(Oxytocin受体由A-allele基因表达时出现该遗传病。)“春节”等事物仅仅是作者在移情作用下迁怒的目标罢了。
这种遗传病临床表现为情感波动剧烈,亲情友情淡漠,极度排斥肢体接触或任何亲密行为,尤其是在婚姻或家庭成员关系中表现为极度自私,不考虑他人感受,容易发生家庭暴力行为。研究表明,携带有该基因的女性,离婚率比正常人高出50%。
由于患者不拥有正常人的亲情等需求,因此一般人视为正常的情感羁绊,对患者而言反而是负担。但患者仅仅是激素水平异常,智商没有问题,因此能意识到自己与旁人的不同,于是需要时刻采取行动掩饰这种区别,对精神造成很大压力,从而造成其他方面的性格问题。
由文章可知,作者对上述一切症状都十分明白,但是苦于这是无法摆脱的遗传病,无法找到一个对现状的改变方式,只能在移情作用的驱使下,迁怒于“春节”、“火车”等外在事物,将其视为灾祸的根源。
文中反映出的一个典型症状就是作者对肢体接触的特殊抗拒,以致于将此当作整个文章的立论核心。我们知道,一个人文字/语言中表露的无意识的想法,是打开潜意识的大门。一篇文章切入点的选择,实际上表现了作者感性认识中最深刻的部分。正如一场战争的导火索,必然是最能激怒情绪的事件。由此可知,真正对患者造成感性伤痕的事件在这里。
为什么呢?人科动物,作为食肉性、捕猎性的野兽,其天性是对肢体接触有警惕性、攻击性的。但智人区别于尼安德特人的最大因素是,人的社会性强于尼安德特人。这是由于人类的oxytocin激素水平更高,因而更适应群居。Oxytocin浓度的最强烈表现之一就反映为降低这种肢体接触的警惕性,例如母亲拥抱婴儿,或者情侣拥抱时,大量的oxytocin分泌作用于脑部导致情绪稳定,并产生正面情绪激励。然而,oxytocin受体异常时,则依原性状表达,即对肢体接触表现为极度的警惕性,并产生不安感。
另一个典型的症状是作者家族中流行的感情淡漠的相处模式。由于这是遗传疾病,一般来说患者家族中必定有该病史。我们要明白,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一般由其中较活跃者主导,也就是说,处在其中较活跃者的水平。所以通常情况下不同群体活跃度区别并不大。但例外在于,群体中不活跃者多于一个阈值时,群体本身的活跃度会骤降。这个阈值本身是相当高的,如果说在家族群体中观察到这种情况,则应当考虑家族遗传病史的可能。
这种疾病的机理是Oxytocin受体难以接受该激素,因而刺激腺体大量分泌,使该激素浓度异常升高,而过高的激素浓度将对身体造成非正常的刺激,使人产生低血压等各种不适反应,甚至产生抗性。由于oxytocin从婴儿时期就起作用,因此患者的性格从小就出现异常。
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疾病对基因传递是极为不利的,因为患者会对配偶,乃至后代表现出攻击性,易导致配偶情况不稳定,后代易夭折等(在现代社会中表现为易离婚)。但是,在东亚的近代社会中,情形是特殊的。对男性而言,由于东亚社会内卷性的存在,社会竞争往往表现为对亲近者的倾轧。而OXTR基因遗传病恰恰使人对越亲近的人越富于攻击性,因而产生竞争优势。对女性而言,虽然没有类似优势,但由于包办婚姻难以离婚,并不会像现代社会一样影响婚姻存续,因此也没有竞争劣势。
然而,现代社会不再是熟人社会而是陌生人社会,因此这种基因的坏处就显现了。看这个作者的微博,可以发现大量类似的症状,本质上是这个基因已不适应现代社会。
携带这种基因的人群,在现代社会往往倾向于独身主义,即使结婚也容易离婚。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的自由度容许这种基因更大程度地表达。现代社会是一个自由的社会,我们应当尊重他们的选择。
这种基因之所以存在于现代社会,是因为现代社会出现的时间并不久,并没有通过自然选择淘汰掉不适合这个社会形态的基因。OXTR基因遗传病正是一种典型的自然选择,在几代人之内,由于这种基因的强烈表达,其携带者将倾向于不留下后代,因而这种基因将在人群中逐渐消失。对生物学研究者来说,这是一个绝佳的观察机会,是对进化论的证实,也是对神创论(乃至特创论,Creationism)的有力反驳。
————————————以下12月30日更新——————————————
应热情观众的要求,补上参考文献:
[1] Walum, H. et al., Variation in the Oxytocin Receptor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Pair-Bonding and Social Behavior [J], Biological Psychiatry, March 1, 2012, Volume 71: p. 419–426.
[2] Bartz, J. et al., Divorce Rate Linked To Oxytocin Levels, Society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annual meeting. 2016.
[3] Robbins S. et al., Organizational Behaviour [M], New York: Pearson Education Ltd., 1995: Chapter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