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46|回复: 0

]相声已死,小品难产,中国草根艺术何去何从?(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1 22: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class="font14g">不得不说,在马季先生的‘歌颂观念’推动下,相声艺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走上了最高峰。相声演员开始大红大紫,开始走穴,开始涉足影视,甚至政治。于是,相声艺人逐渐脱离了底层的人民群众,开始向名利双收,相声艺术和相声艺人‘一头沉’进了‘腿子活儿’。原来小范围传播的街头艺术,现在一个晚会便天下知的境地,加之艺人们走遍全国的老本儿吃百遍的做法,也让相声面临创作枯竭的窘境。老段子不新鲜了,新段子编不出,于是有人‘好惜’改良又维持了一段时间,可终归推新乏术,不务正业,相声早就衰退到了灭亡的边缘。走穴多了,改良多了,都把相声糟蹋到了不伦不类的样子,于是,现在已经无穴可走,无可改良。有位爱听相声的老人说:“都是钱闹的!”。其实,就相声的讽刺鞭挞特性来说,相声创作范围的限制增加了,该讽刺挖苦什么呢?创作者看不透现在的生活,也就找不出潜水的‘包袱’。搞这一行的人无一个大儒,他们不懂也摸不着方向。歌颂什么呢?对于思想越来越个性化的时代,歌颂的主题难免招来讽刺挖苦。于是,相声创作的源泉几乎枯竭了,只剩下彼此挖苦的人身攻击式演出。郭德纲的成名与其说是相声的复苏不如说是相声的回光返照,因为,相声不能只‘挖传统的墙角儿’而没有创新。更何况,现如今更加直接的奔着名利二字去拼杀了,相声成就了他,可他却依然过河拆桥一般弃相声而去。拿着相声带来的名声和底子去电视台主持节目,拍影视剧更容易加快成名的脚步和走上富裕之路。名利思想害了人民的草根艺术,使得‘草根儿一族’走上了精英化的‘羊上树’道路,相声的‘跳板’过后,也就成了敝履,而且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相声被名利窝拉进了漩涡,误入歧途,已经由病入膏肓转为无药可治。 </p>
<p class="font14g">以前,说相声的都是底层的穷苦人,现在几乎全部倒成了大款加明星。于是,相声这门草根艺术也就不得不死和必然得死。其实,只要相声圈儿要搞清楚一点,兴许还有的救。相声: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人民币服务?脱离草根,那还叫相声?离开广大底层人民的生活,就找不到创作源泉;作品脱离群众,谁还听你的老套的三翻四抖?礼坏乐崩的相声界似乎不在乎什么了,既功成名就哪还能在乎相声的死活。 </p>
<p class="font14g">‘小品’一词早在晋代就有了,本属佛教用语。小品的历史由来已久,我国电视喜剧小品起源于80年代初电视普及和晚会风的兴起,它继承和发展了话剧、相声、二人转、小戏等剧目的优点。尤以赵本山、赵丽蓉、陈佩斯、朱时茂、宋丹丹、黄宏、蔡明、郭达、潘长江著名,继承了地方语言艺术的反而最火爆,同时,也颇具脱口秀的某些特点。赵本山的成功跟他来自民间的背景有关系,小品这种即兴式的表演形式需要丰富的生活阅历和鲜活的生活语言。它的艺术气质是跟话剧绝对对立的,它的语言气质也是跟话剧截然相反的。本山在国外演出时小品时,被海外华人会以‘不正当得益、不正当商业竞争和精神伤害’等罪名控告。因为价值观的不同,当观众哈哈大笑的时候,小品是拿农民、弱者、精神病人的伤痛做笑料的。有观点认为:一个文明的社会不应如此!国人的‘审丑’疲劳应该清醒过来!逗嘴皮子真看不出什么艺术价值!其实,如果社会事实本来如此,这反倒是真实的人民幽默艺术。 </p>
<p class="font14g">陈佩斯、朱时茂二人演小品我认为不过是不务正业,这二人都是电影演员出身,反倒因为小品加深了知名度,这本身就是一个另类的讽刺。本山的绝妙表演来自真实而长期的农村底层生活,所以才迎合了观众,他本人的魅力也把小品推向了辉煌。本山的离婚,出车祸,再婚生子,搞足球,办产业,移民等等事情都招来了媒体和社会公众的注意,模仿秀者更是层出不穷,本身就说明了他的声名魅力。而小品名作者何庆魁的新闻也是不绝于耳,似乎证明小品的魅力好像渗入到了人们的肺管子里。是晚会风和电视成就了小品,因为小品的表演技术盖过了相声,肢体语言的加入使人们更容易接受。但是,央视和各类晚会的平台很高,一个草根艺人很难爬的上去,赵本山的成名近乎是个遇到贵人的意外。人为的现场和主题化的编造,演员生活艺术领悟的水平都给小品的创新提出了难题。小品,已经走到了瓶颈化的境地,在几位老演员的故去和离去之后,小品沦落到了庸俗或者无笑的田地。 </p>
<p class="font14g">小品表演,演员是关键,不同的演员的表演可谓大相径庭。小品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演员的个人魅力,可是程式化的表演人们早就审美疲劳了,于是才给了本山展示‘审丑’疲劳的机会。高入云端的平台使得人们只能寄希望于众多‘王保长’的新篇,而缺少新鲜血液的小品行业的命运,真是岌岌可危。而小品创作者,面对‘高质量’的‘精品’要求,挥动长杆儿的镰刀把云端的麦田即将收割完。人民艺术就是草根艺术,来源于人民,奉献给人民,脱离人民的艺术不是真艺术。小品演员在成名后即名利双收,大红大紫,生活‘质量’翻天覆地,于是,表演逐渐不迎合人民了,人民自然也就开始有微辞甚至批评。《炊事班的故事》这个小品剧的一度火爆证明了最基层官兵的喜怒哀乐和真实生活有广泛的观众基础,我们的部队还保持着草根传统。有人说方言化的倾向不可取,其实,中国人特别是大众都是说地方方言的,方言的生活源泉最多、覆盖面最广,绝非不可取。很多方言的小品和影视剧深受老百姓的普遍欢迎,关键是如何巧妙的利用和转化。成名的演员表演走向程式化,千篇一律,不受欢迎,草根演员上不了台面,想登上屏幕或大型晚会难于上青天,使得小品的创新面临难产!一味追求‘精品’的思路害了小品,因为位于塔尖儿处的几位‘精品’的裁判不可能是完全迎合人民口味的代言人。过于集中的精品化实质就是片面化的代名词,精品与否是人民来评定的。小品界那为数不多的几颗星星,似乎找不到后来者,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辈新人换旧人’前浪褪去了,后浪却不见踪影。这就需要更多的伯乐,人民的艺术来自人民,低下头到人民中间去寻找,去感受,人民的海洋里不缺少浪花。 </p>
<p class="font14g">群众是艺术的根本土壤,群众路线是艺术的生命力,脱离了群众的土壤,任何艺术都是空中楼阁,没有生机、没有活力而无法生存,更不要说开花结果了。人民的艺术只能来自人民;人民的艺术家更是只能来自于人民。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回手机版|论坛帮助|易德轩网 ( 苏ICP备2022008325号-4 )

GMT+8, 2025-1-9 23: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