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59|回复: 0

时时怀抱感恩的心 作者:圣严大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4 17: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自我修炼的过程中,当我们达到“自我肯定”、“自我成长”之后,一定要做到“自我消融”,才算是真正的自我完成,否则很容易产生傲慢心。而其方法和自我成长、自我肯定完全不同,其重点是在于惭愧和忏悔心的升起。

  如果有“惭愧心”,就会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努力不够,没有做到最好。而对自己所获得的成就和成功升起惭愧心,就会惭愧自己得到的太多,付出的太少;回馈的太少,而接受的利益太多。

  所以佛教徒在功德回向时,总会特别提到要“上报四重恩”,意即要报国家、父母、三宝与众生的恩。所谓国家恩,是指整体的社会,包含政府及全体人民,因为我们能安居乐业的生活,都是国家给的保障,故要报国家恩。而报父母恩,就是要想到父母生养我们的恩情。

  至于三宝恩,是指佛法,佛法给我们的更多。但并非一定要看很多经典,或是上很多佛学的课程,才能得到佛法的好处。其实只要听闻一句,甚至数句佛法,就可以转变我们的人生观,一生受用不尽。

  我在十几岁时,听到佛法中讲述如何把颠倒的观念变成正念,我这才发现,一般的人都是用颠倒的方向看世界,之所以颠倒的原因,是因为自私心;如果我们不以自私心看世界,就不会烦恼,也不会自以为理所当然地向这个世界有所要求,生命中没有过多的要求,便会过得很快乐。就是因为这样的观念,让我一生受用不尽,因此我对三宝产生无限的感恩,而希望能永远奉献三宝。

  另外,我们要感恩的是众生。所谓的“众生”,是指所有的人,包括我们生命中间接、直接接触的人,乃至于古代及历史上所有的人。

  古往今来,有很多的人我们根本不认识,也许连名字都不知道,但是我们却都受过他们的恩惠。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类的历史文化和文明,不是一个人就能发明成就的,而是过去许许多多人的智慧与努力,所累积的结晶,才能让今日的我们坐享其成,对于这些我们都要感恩。

  时时以感恩的心来过生活,“自我”就会消融。因为知道宇宙之大,个人实在是太渺小了,一个人所知、所能、所奉献的,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反观我们所接受的恩惠,却太多、太大了。如果真的能如此自省、觉察,就是懂得自我消融,能生活在“自我消融”的状态中,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成为菩萨、成为佛,至少傲慢心及自以为是的心,就不会那么的强烈了。

  此外,还有一种自我消融的方法就是忏悔,虽然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为了自己的自私自利,而伤害众生或伤害人,就应该要忏悔。忏悔是表示知道自己的过失,非常对不起他人,而心中有所愧疚。忏悔之后,仍必须负起对他人的责任;也唯有负起责任,愧疚感才会减轻、减少。

  其实,愧疚心的减少是为了让自己安心,因为愧疚心就是痛苦的我,只有真正负起责任,痛苦才能减少;所以是在奉献他人时,才知道并不是为了求回馈,而是为了报答别人让我们有机会减轻痛苦的恩。

  奉献他人是为了报恩,忏悔是为了改进自己,如此,我们的自我中心自然而然会愈来愈少。自我中心愈少,智慧就会增长,慈悲心也会愈增加,烦恼也就愈少,过失也就愈少。虽然还没有到达成佛的境界,但是如果能持之以恒,一点一滴地慢慢增加、慢慢提升,当提升到“动者恒动,静者恒静”的境界自然出现时,便是烦恼永远不动、智慧永远不停、慈悲永远不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回手机版|论坛帮助|易德轩网 ( 苏ICP备2022008325号-4 )

GMT+8, 2025-2-25 05:4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